儿科学指导:非感染性腹泻病
第六章小儿腹泻病
难点:腹泻病的液体疗法的方案制订。
课时安排:
小儿腹泻病2学时
教法设计:采取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教材、教案
讲授内容
旁批
第五节小儿腹泻病(infantile diarrhea)
了解部分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
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性,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
及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
体;脱水时血液浓缩,组织灌注不足和缺氧,致乳酸堆积;脱水
使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滞留在体内,故中、
重度脱水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3)低钾血症呕吐和腹泻丢失大量钾离子;进食少,钾
摄入不足;肾脏保钾功能比保钠差,在缺钾时仍有一定量的钾继
六、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调整饮食,加强护理,合理用药,预防和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七、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严格管理水源,注意食品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循序渐进添加副食,避
免在夏季断乳。
讲授内容
3、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食物的
新鲜、清洁和食具的消毒。
4、对感染性腹泻患儿和带菌者隔离治疗,排泄物要消毒处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班级:学时: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儿科学》单元、章节:第六章第四节
课题:小儿腹泻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及几种分类方法。
2、掌握轻型泻和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液体疗法方案的制订。
3、熟悉几种常见类型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
4、熟悉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原则。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大便次数较平日增多和/或大便性状改变(含不消化食物残渣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
2.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其他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高热或体温不升、抽搐、昏迷、休克等)。
3.脱水程度的分度4.脱水性质的判断(见下表)5.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判断腹泻时因肠道丢失和摄入不足可发生低钾、低钙、低镁和代谢性酸中毒,重度脱水均合并酸中毒应根据症状、体征、血生化和血气分析判断。
二、病程分类病程<2周为急性腹泻病;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病;>2月为慢性腹泻病。
三、病情分类轻型:大便次数在5~10次/日,无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重型:大便次数在10次/日以上,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四、辅助检查1.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大便常规及培养因致病原而异,细菌性腹泻病可获阳性结果。
3.病毒检查病毒性腹泻病用免疫酶联反应(ELISA)或PCR检测或电镜检查大便,可检查出大便轮状病毒或其他病毒。
4.血液生化检查血电解质(钠、钾、氯、钙、镁)、血气分析等。
五、鉴别诊断应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肠套叠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急性腹泻病的治疗一、一般治疗除重度脱水和严重呕吐外,一般不禁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h(不禁水)。
母乳喂养儿,继续喂养,人工喂养儿,可适当稀释奶液,已添加辅食儿,适当维持或减少品种和数量,应保证饮食卫生、新鲜、易消化、有营养。
推荐补充量及疗程:6个月以内锌元素1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20ml/d),6个月以上锌元素20mg/d(葡萄糖酸锌口服液40ml/d),10~14d;疑似乳糖不耐受:进食母乳后即出现水样泻;合并脱水、酸中毒;大便pH<5.5,还原糖试验阳性++以上。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
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儿科腹泻病是指儿童在消化道出现异常,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稀薄、呈现液体状态的一种常见疾病。
它有很多种病因,包括感染性、非感染性和药物等引起,严重的腹泻会给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针对儿科腹泻病,制定诊疗指南十分有必要。
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儿科腹泻病的诊断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病程、腹泻性质、大便频率、是否有血便、发热情况等。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呕吐、腹痛、腹胀、是否有腹部包块等。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病情和病因、制定治疗方案都非常重要。
2.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病原学检测、肠道吸收功能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体,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3.营养支持治疗对于轻度腹泻患儿,可通过改善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来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建议喂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增加饮水量,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保证儿童营养和水分的平衡。
4.抗菌治疗对于明确存在细菌感染的儿童,可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注意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盲目使用,以免产生耐药菌株。
5.抑制腹泻药物治疗针对腹泻症状较为严重的儿童,可以使用抑制腹泻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吗丁啉、吡坦霉素、洛哌丁胺等。
但是应该慎用,根据具体病情和患儿年龄进行选择。
6.病因治疗对于明确的非感染性腹泻,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针对乳糖不耐受,要通过饮食调整使之远离乳糖;对于胆汁酸吸收不良,可采用药物疗法,如奥美拉唑等;对于过敏性腹泻,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7.评估病情和预后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患儿病情和预后。
根据病情的好转程度和复发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8.水电解质平衡的监测和调整儿童腹泻在造成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也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关键。
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理状态,及时纠正钠、钾、钙和氯等电解质的紊乱。
在进行儿科腹泻病的诊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科腹泻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诊疗水平,避免对儿童腹泻的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
儿科腹泻护理论文
儿科腹泻护理论文儿科腹泻护理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方法对131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
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最少2d(3例),最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好转出院的患儿69倒,住院最少1d(7例),最多9d(3例),平均住院3.71d,无死亡病例。
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一、概述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本病一年内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尤其易于发病,不同季节发生的腹泻,临床特点有所不同。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1.易感因素婴幼儿易患腹泻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发育不良: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
(2)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酸度低,杀菌力弱,同时血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不足,易患肠道感染。
2.感染因素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
(1)病毒感染: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小儿腹泻最为常见的病原。
其他有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
(2)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细菌感染中的主要病原,包括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其他有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真菌和寄生虫:小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梨形鞭毛虫、结肠小袋虫及蠕虫感染也可引起肠炎。
3.非感染因素(1)饮食不当:当喂养不定时、不定量或不适宜,以及突然改变辅食种类等,同时由于食物或食具被污染亦可引起肠炎。
(2)疾病引起:患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可伴有腹泻。
(3)其他:个别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以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儿童腹泻疾病知识与腹泻用药
160.91 20.43
5.9 5.37 2.2 1.5 1.14 0.88 0.53 0.62 0.44 0.44 0.44 0.09 0.09 0.18 0.18 0.09
0 0.09 0.09
0 201.6
疾病分布比例
79.82% 10.13% 2.93% 2.66% 1.09% 0.74% 0.57% 0.44% 0.26% 0.31% 0.22% 0.22% 0.22% 0.04% 0.04% 0.09% 0.09% 0.04% 0.00% 0.04% 0.04% 0.00% 100.00%
单纯治疗消化不良腹泻类:苍苓止泻止泻作用更显 著、更全面。轮状病毒腹泻、细菌性腹泻、消化不 良性腹泻均具有显著的作用。
主要竞品比较
1、苍苓止泻口服液:说明书适应症最明确 2、苍苓止泻口服液是剂型最方便、价格适中、口服甘甜儿童止泻药
儿童腹泻疾病知识
儿童腹泻疾病知识 儿童腹泻用药的药物选择 儿童腹泻用药的分析比较 儿童腹泻用药的市场规模
厌食症用药 90%
我国每年有 8.36亿人次 患腹泻,其 中儿童占3
亿人次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真菌
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
其他感染性 腹泻
肠粘膜收敛 保护剂30%
化学药 70%
微生态制剂 60%
品牌选择
苍苓止泻口服液:35% 儿泻停颗粒:15%
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30% 小儿泻速停颗粒:10%
5-14岁儿童患病率 (‰)
74.41 9.15 4.8 2.54 2.01 2.24 0.74 0.71 0.61 0.51 0.53 0.41 0.38 0.41 0.33 0.23 0.13 0.15 0.15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
南阳市中医院 南阳市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张炜
门诊63869998 一病区63869993,二病区63869905 三病区63869904
E-mail: zhwei90@
便次增多
腹泻的定义
轻: 中: 重:
质地改变
水分 粘液、脓血
大便次数与病理的关系
大便次数
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有丰富的乳糖酶,此酶是轮状病毒受体 而使之进入上皮细胞,发生轮状病毒感染。
小肠黏膜的绒毛上皮细胞(尤其十二指肠和空肠)。 病毒在上皮细胞浆内复制→包涵体→细胞变形→绒毛变短,
胞内出现空泡→继之坏死→排毒。 肠段蔗糖和乳糖吸收↓→肠腔糖类滞留→渗透压↑→体液渗入
、吉兰巴雷综合症、瑞氏综合征。。。 肠套叠
轮状病毒肠炎----【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呕吐、蛋花汤便、迅速出现的脱水+季节+ 年龄 ----考虑本病可能。粪便镜检白细胞很少。血 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常在正常范围。粪便检测到 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
2.鉴别诊断 (1)其他病毒性腹泻病:依靠相关病毒特异性抗原
便中存活数日~数周,耐寒冷,在-70°C可长期保存 ,不耐热,55°C30分钟即灭活。耐酸又耐碱, pH3~9范围内保持结构完整,不能被胃酸破坏。75% 乙醇、酚、甲醛及含氯消毒剂有灭活作用。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
是儿童腹泻病最常见的病原体,全球5岁以下儿童患有轮状 病毒腹泻和相关疾病每年约1.3亿,其中受诊患者超过2500 万,约200万儿童为此住院,死亡数超过60万。
克样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四环素、强力霉素、喹喏酮、SMZ
儿童腹泻病诊疗指南
儿童腹泻病诊疗指南
简介
本指南旨在提供儿童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帮助医生和家
长更好地处理这一常见的儿童疾病。
诊断
- 根据症状和体征,判断是否为腹泻病。
- 测量患儿体温,检查大便样本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 判断腹泻的类型(急性或慢性),并根据病因和持续时间采
取相应的诊断措施。
治疗
- 保持水分平衡是治疗腹泻病的关键,确保儿童适当摄入充足
的液体和盐分。
- 给予特殊的口服液体补充剂,如口服补液盐溶液、口服补液
糖盐溶液等。
- 若儿童不能摄入足够的液体,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 在治疗期间,避免给儿童进食含脂肪、高纤维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 观察并控制儿童的食欲,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饮食。
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确定病因并缓解症状。
- 若症状严重或病情复杂,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干预。
预防措施
- 做好卫生惯教育,特别是勤洗手和注意饮食卫生。
- 保证儿童摄入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 饮食多样化,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和甜食。
- 避免儿童接触可能导致腹泻的传染源。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应根据医生的判断和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
请咨询医生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婴幼儿腹泻的诊治要点
婴幼儿腹泻的诊治要点在我国,小儿腹泻病是居第2位的常见多发病。
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多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每年有两次发病顶峰,夏季主要病原是埃希氏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秋季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病因◆(一)内在因素或易感因素1.小儿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胃酸酸度低,杀菌才能较弱。
2.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不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3.小儿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才能低。
4.婴儿时期各系统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容易发生水和电介质紊乱及酸中毒。
5.对食物的不耐受,非常常见的。
也有先天性的酶缺乏,如一些孩子肠道缺乏一种乳糖酶,这个酶缺乏的时候也会导致腹泻。
6.要提醒的是,如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
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病症。
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二)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引起,病原体多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1)病毒感染:病毒性腹泻中,有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等感染。
以人类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顶峰多在秋冬季节,故又称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特别容易进犯近端小肠粘膜绒毛上皮细胞,引起细胞变性与脱落。
绒毛上皮细胞的病变,使刷状缘外表的双糖酶活性减少,双糖不能水解为单糖,反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产生有机酸,增加肠内浸透压,渗入大量水分,导致浸透性腹泻的发生。
轮状病毒感染仅有肠绒毛破坏,故本病的粪便镜检阴性或仅有少量白细胞。
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起病急,一般无明显的中毒病症。
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
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病症,病程5-7天,少数较长。
大便镜检一般无异常发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感染后1-3天取粪便的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完整版)小儿腹泻教案
儿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儿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儿科学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药物、对症支持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适当地联系临床,介绍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来理解儿科学疾病的发展、采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会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继续配以图片,介绍治疗措施,生动形象。
★
重
点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15分钟
25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教学方法、手段和
时间安排
教学方法、手段:
本节主要学习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为了减少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枯燥。学习上采用引导式学习,在引导中使学习逐步逼进概念。案例为引,采用幻灯、临床丰富图片等信息,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结合传统板书,帮助理解及记忆。
教学时间安排:
引言、概述2分钟
临床病例5分钟
病因5分钟
发病机制15分钟
临床表现25分钟
实验室检查8分钟
诊断与鉴别诊断10分钟
治疗10分钟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讲授过程
教师——学生
活动内容设计
教学手段
运用设计
儿童非感染性慢性腹泻的病因分析
儿童非感染性慢性腹泻的病因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儿童非感染慢性腹泻的病因。
方法:通过总结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及本人的临床经验,综合分析儿童非感染慢性腹泻的病因。
结果:儿童慢性腹泻主要病因为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炎性肠病及小肠淋巴管扩张。
结论:慢性腹泻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多样,通过病因的分析,对临床治疗有实际指导意义,我们儿科医师要对这些病因有更多的了解,以便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治疗患儿,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非感染;腹泻;乳糖;过敏;肠病;淋巴管【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757—011 儿童慢性腹泻的定义及病因分析腹泻即大便的性状、次数出现改变。
腹泻在儿童时期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腹泻以时间分类分为急性、迁延性、慢性,病程大于2周者称为慢性腹泻,是基层医院儿科门诊/病房的常见疾病,在此就非感染性的慢性腹泻做病因分析。
1.1 乳糖不耐受1978年,美国儿科协会提出“乳糖不耐受综合征(1actose intolerance)”的概念”。
,指服用乳糖或含乳糖食物后出现的一种或多种临床不适表现,如腹痛、腹泻、恶心、腹胀等。
原因常见为: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出生后乳糖酶活性低下或缺乏;2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即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由于人类饮食习惯导致的基因突变,发病率与年龄、地区、种族差异性大;3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由于感染、抗生素的应用的原因造成小肠绒毛受损或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门诊常见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患儿,特别是继发于病毒或细菌性肠炎的之后引起的慢性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之后出现慢性腹泻,大便性状为蛋花汤样、可见奶瓣,便常规多正常,无红白细胞,可见脂肪球阳性,大便病原学检查阴性。
治疗要注意去乳糖或低乳糖饮食,补充肠道益生菌[1],促进乳糖酶的恢复等。
同时祖国医学认为乳糖不耐受的关键是脾虚湿盛,因此研究提示运脾化湿疗法,对治疗乳糖不耐受有良好的疗效[2]。
自制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50例临床观察
病 2天内就医 ,均为首 次应用 药 物治疗 。随机 将 1 0 0例 患
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 0例 ,对照组 中男 2 6例 ,女 2 4 例 ,年龄 6个月 一5岁 ,平均年龄 ( 2 . 7±1 . 3 )岁 ;观察组
制的小儿腹泻贴治疗 ,腹泻贴 中吴茱萸可以散热止痛 、降逆
止呕 ,木香可以行气 止痛 、调 中导滞 ,丁 香可 增强 胃肠 蠕
2 . 1 两组 患儿治疗效 果 的比较
两组患儿 均完成 了治疗 ,
观察组 患儿痊愈 3 3例 ,显效 1 0例 ,有效 6例 ,无 效 1 例,
痊愈率 为 6 6 % ;对 照组患儿 痊愈 2 2例 ,显 效 l 0例 ,有 效 1 1例 ,无效 7例 ,痊愈率为 4 4 % ,两组 患儿痊愈 率 比较 差
自制 小 儿 腹 泻 贴 治 疗 小 儿 非 感 染 性腹 泻 5 O例 临床 观 察
张 海 平
江西省都昌县妇幼保健 院儿科 ,江西 都昌 3 3 2 6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 自制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1 0 0 例d gDl  ̄ 感 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 究对象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6 2・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多发病 ,也是 多种 原因引起 的消化道
1 .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 院 2 0 1 1年 2月至 2 0 1 3年 2月收 治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用药
益丰大药房11月门店培训教材小儿腹泻的诊断与用药第一部分:医学知识一、定义(理解)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
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
二、病因(理解)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量的较大变化,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胃内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易患肠道感染。
小儿腹泻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生理性腹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使小儿发生腹泻;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2)感染性原因: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①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②诺沃克病毒:多侵犯儿童及成人,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
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伴有腹泻。
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可同时感染肠道(主要是病毒)。
三、临床表现(重点掌握)(一)腹泻分期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下者。
2、迁延性腹:泻病程持续2周至2月者。
2023年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课件)
2023 年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课件〕儿科腹泻病诊疗指南腹泻病是大便次数或大便性状的转变的统称 .感染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
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志贺痢疾杆菌、沙门菌等 .按病程分:急性腹泻,病程〈2周; 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至 2 个月;慢性腹泻:病程>2 个月。
一、病史采集〔一)入院24 小时内完成病历,首次病程记录于入院 8 小时内完成。
〔二〕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三〕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四〕有无中毒病症。
〔五〕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二、临床表现〔包括病症、体征〕〔一)可有不洁饮食史。
〔二〕共同表现呕吐、腹痛、腹泻。
重症呕吐、腹泻频繁,可吐出黄绿色或咖啡色液体 ,大便每日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
(三〕伴有精神委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等感染中毒病症.〔四〕腹部平软或腹胀,肠鸣音活泼。
〔五〕重者合并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脱水程度〔1〕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
患儿精神稍委靡,略有烦躁,尿量削减,口唇稍枯燥,眼窝和前囟稍凹陷。
(2)中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5 %~10%。
患儿精神委靡或烦躁担忧,尿量明显削减,口唇枯燥,哭时泪少,皮肤苍白,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四肢稍凉。
(3)重度脱水:失水量约在体重 10%以上。
患儿精神极度委靡,表情冷淡,昏睡甚至昏迷。
尿量极少或无尿,口唇极度枯燥,哭时无泪,皮肤枯燥、有花纹、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极度凹陷,甚至消灭休克病症。
2、脱水性质(1 〕等渗性脱水 :最常见,血清钠为13 0-150mmol/L。
〔2〕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可消灭头痛、嗜睡、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病症。
(3)高渗性脱水:血清钠> 150mmol/L。
消灭皮肤黏膜枯燥、烦渴、高热、昏睡、惊厥等。
三、试验室检查〔一〕大便常规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者 ,大便外观常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显微镜检查无或仅有少数白细胞 ; 侵袭性细菌所致者外观多为脓性便或黏液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同时有红细胞。
四神丸治疗非感染性小儿腹泻重症举隅
20 年 第 2 卷 第 1 期 O2 0 l
Vd . 2 0, No 1 . 1, 2 2 0O
四 川
中 医
J u  ̄ 0 ih a f a io a C ie eMe i n or fS u n 0 Trdt n l hn s e i dc e i
夜 发 热 , 喂 水 后 呕 吐 ,大 便 稀 溏 , 当 晚 3次 , 翌 日
次 1 ml 2小 时 1次 , 连 服 2剂 。 曩 其 停 用 果 汁 之 . 5 , 类 营 养 品 , 多 饮 糖 盐 水 。 5月 1 日 再 诊 : 大 便 稀 9 溏 , 日 5~ 6 次 。 续 用 上 方 加 白 蔻 仁 5 g, 服 4剂 ,
一
般 血 常 规 正 常 , 可 见 贫 血 ;大 便 常 规 见 大 量 脂 肪
约 2小 时 1次 , 连 服 2剂 , 嘱 其 噤 人 乳 、 豆 奶 制 品 ,多 饮 水 。 3月 1 日 再 诊 : 大 便 每 日 4 5次 , 4 ~ ,
呈 蛋 花 样 。续 进 上 方 3剂 加 砂 仁 5 g, 用 法 同 前 。
肠 蠕 动 增 加 , 导 致 了 腹 泻 、 脱 水 、 电 解 质 紊 乱 .形
白 ,唇 淡 ,嗜 睡 ,舌 质 淡 红 ,薄 白苔 ,时 有 呕 吐 ,
小 便 淡 黄 少 ,指 纹 色 红 。 中 医 诊 断 t泄 泻 。 辨 证 :
脾 肾 阳虚 。 治疗 : 沮 肾 暖 脾 ,燥 湿 止 泻 。 方 用 四 神
四神 丸 治 疗 非 感染 性 小 儿腹 泻重 症举 隅
‘
李又 1 丁
2
1 峨眉 山市 人民 医院 ( . 四川 峨 眉山 6 4 0 ) 2 峨眉 山市第 二人 民医院 12 0 .
非感染性迁延性腹泻80例临床分析
能 紊 乱 , 营养 吸 收 障 碍 , 多 或 少有 多 种 维生 素缺 乏 , 双 使 或 虽
歧 三 联 活 菌 口服 定 植 后 细 菌 可 以 产 生 维 生 素 , 不 能 即 刻 产 但
生 作 用 。复 方 维 生 素 B液可 提供 细胞 代谢 辅 酶 因子 , 强 细 增
参 考 文 献
l 朱燕风 , 婷 . 生素相关性腹泻 . 张 抗 国外 医 学儿 科 学分 册 ,0 2 2 2 0 ,9
( : 6. 1) 4
21 疗效标准 .
常 , 身 症 状 消 失 ; 效 : 疗 7 全 有 治 2h内 粪 便 性 状 及 次 数 明 显 好 转 , 身 症 状 消 失 ; 效 : 疗 7 全 无 治 2h粪 便 性 状 、 数 及 全 身 次
12 方 法 .
双歧 三联 活菌 1 ~2片 / , / , 7℃ 以 下 温 次 3次 d 3
道 中对 人 体 具 有 潜 在 危 害 的 细 菌 l 。制 霉 菌 素 可 控 制 过 度 3 ] 生 长 的 真 菌 , 双 歧 三 联 活 菌 有 足 够 的 营 养 物 质 而 生 成 繁 使
11 一般资料 .
2月 至 2 0 0 6年 1 月 治疗 患儿 ( 中萧 山 区第 一 人 民 医 院 6 2 其 0
例 , 山 区衙 前 卫 生 院 2 萧 0例 ) 年 龄 6个 月 至 3岁 。 其 中 男 ,
5 2例 , 3 女 8例 。因 急 性 扁 桃 腺 炎 、 中耳 炎 、 气 管 炎 、 炎 、 支 肺
的发 生 。另 外 抗 生 素 引 起 的 变 态 反 应 , 物 作 用 及 对 肠 黏 膜 药
的 直 接 损 伤 , 理 学 效 应 等 致 肠 道 动 力 学 改 变 L , 接 刺 激 药 1 直 】
《小儿腹泻》
整理课件
6、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 ➢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故可产生肠系膜淋巴
便腹泻患儿): ✓多不需抗生素治疗(约70%) ✓新生儿、小婴儿、营养不良儿、免疫缺陷
患儿、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
整理课件
➢ 细菌性肠炎:特别是侵袭性肠炎,应早期应用抗生 素
✓ 大肠杆菌:头孢菌素、庆大霉素 、呋喃唑酮等 ✓ 金葡菌:停用原抗生素,做细菌敏感试验。 ✓ 空肠弯曲菌:首选红霉素。 ✓ 鼠伤寒沙门菌:可用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 ✓ 真菌:制霉菌素
水样整理泻课件
整理课件
临床表现
(一)急性腹泻: 1、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所致。
➢ 消化道症状:腹泻次数增多,每天10次以内,稀 便或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味酸。呕吐少见,腹 痛轻微。便检有大量脂肪球。
➢ 全身中毒症状:无。 ➢ 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无或轻。
整理课件
2、重型腹泻:消化道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 +脱水
物) ➢过敏性腹泻:对牛奶或大豆过敏 ➢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陷,主要是乳糖
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整理课件
2.气候因素: ➢冷-肠蠕动增强 ➢热-消化液、胃酸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
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3.症状性腹泻( 肠道外感染)
整理课件
发病机制
1.“渗透性 ”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 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儿科学指导:小儿腹泻病的药物治疗
1、感染性腹泻病:①⽔样便腹泻(约占705)多为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般不⽤抗⽣素。
②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脱⽔解释者选⽤抗⽣素治疗。
③粘液脓⾎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可选⽤⼝服庆⼤霉素,多粘菌素E,黄连素,氯霉素,痢特灵,复⽅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慎⽤氟哌酸。
④伪膜性肠炎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应⽴即停⽤已⽤抗⽣素,选灭滴灵,万古霉素,利福平等⼝服。
霉菌性肠炎⾸先停⽤抗⽣素,采⽤制霉菌素,酮康唑或克霉唑⼝服。
⑤阿⽶巴痢疾及兰⽒贾第鞭⽑⾍肠炎采⽤灭滴灵⼝服,⑥隐胞⼦⾍肠炎采⽤⼤蒜素⼝服。
2、对迁延性或慢性腹泻病患者,抗⽣素仅适⽤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病例,并要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药物。
3、微⽣态疗法:⽬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态平衡,抵御病原菌定殖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可选⽤促菌⽣,回春⽣,增菲康,乐托尔等。
4、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素:锌、铁、维⽣素PP,A,B12和叶酸,有助于肠粘膜的修复。
非感染性腹泻的护理PPT课件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4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非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05
护理效果评估
症状缓解:腹泻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
营养状况:体重增加,食欲改善
心理状态:焦虑减轻,睡眠质量提高
康复速度:恢复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提高
并发症预防:避免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病因:饮食不当、药物反应、精神紧张等
护理措施: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护理效果: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等
护理过程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腹泻原因、症状、持续时间等
01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药物、生活作息等
02
实施护理措施:按照护理计划进行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生活作息指导等
非感染性腹泻的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01.
02.
03.
04.
目录
非感染性腹泻概述
非感染性腹泻的护理要点
非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措施
非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案例分析
非感染性腹泻概述
病因
01
饮食不当:摄入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02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
03
药物因素: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04
疾病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疾病
05
气候变化:受凉、受热等气候变化因素
06
其他因素:如过敏、食物中毒等
症状
01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以上
02
腹痛:腹部疼痛,可能伴有腹胀、恶心等症状
03
脱水:由于腹泻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可能出现脱水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病:小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酶的活力差,胃酸及消化酶分泌较少,而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当食物质与量不合适时很易导致消化紊乱,表现为呕吐,腹泻。
治疗措施主要是调整饮食,混合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则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牛奶或奶制品喂养两天,然后恢复正常饮食。
可服用消化酸或酵母片等消化剂。
二、症状性腹泻病: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肠道外感染时,因发热及毒素作用而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三、过敏性腹泻病:主要是对牛奶中蛋白的过敏导致肠粘膜通透性改变发生腹泻,主要治疗措施是去除食物中过敏原。
四、糖原性腹泻病;患儿肠粘膜缺乏双糖酶,食用富含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的饮食即发生腹泻,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如每100毫升鲜豆浆加5-10%葡萄糖或采用发酵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