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统计局2003年)200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实现了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继续调整。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49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5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60.49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43.07亿元,增长12.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61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6.3:44.1:49.6变化为6.0:44.2:49.8。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96.5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5.83亿元,增长27%。

市场物价低位平稳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4%。

除烟酒上涨2.7%、居住上涨1.3%外,食品下降1.0%、衣着下降0.5%、家庭设备下降5.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9.0%、交通和通讯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价格下降1.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6%。

劳动就业工作有新进展。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0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增长0.3%。

全年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7.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98%。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向各区下放了226户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整合力度加大,一批国有控股公司重组壮大;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了一批市级审批项目;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农民人平负担比上年减少31.29元,下降31.6%。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1.13•【字号】武政办[2014]9号•【施行日期】2014.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14〕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2014年全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1月13日2014年全市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办理工作方案2014年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以下简称议提案)共1020件。

其中,市人大议案2件、代表建议351件,市政协建议案3件、提案664件。

另外,全国及省人大、政协“两会”后还将有一批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交由我市办理。

为做好2014年全市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2014年全市议提案办理工作目标是:办复率100%、见面率100%、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二、责任分工(一)关于市人大议案、政协建议案的办理工作。

每件议案、建议案都要成立办理工作专班,明确由1位副市长分管,并明确1个主办单位、1位责任人和相关协办单位(见附件)。

要针对每件议案、建议案制订落实方案,确定年度目标,明确责任分工。

(二)关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

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根据各部门和单位职能,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确定承办单位。

各承办单位按照分工,认真做好办理工作。

(三)对涉及需多个部门办理的议提案,主办单位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代表市人民政府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各协办单位要按照主办单位的安排做好协办工作,及时报送有关办理情况。

2014武汉调研报告

2014武汉调研报告

2014武汉调研报告2014年武汉调研报告武汉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省会,也是湖北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2014年,我们对武汉市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了解该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旅游资源以及居民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发展武汉市是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市场。

调研显示,2014年武汉GDP达到1.3万亿元,增长了10.1%。

武汉市著名的“东湖新技术产业园”是该市的经济增长引擎,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

此外,武汉市还在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城市规划武汉市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据调研显示,2014年武汉市将旧城改造和居住区建设作为重点,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不断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同时,武汉市还加强了对交通、环保、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市民们的需求。

三、旅游资源武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调研显示,2014年武汉市接待游客数量达到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00亿元。

武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东湖、黄鹤楼、户部巷等,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武汉市还致力于推广文化旅游,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的吸引力。

四、居民生活状况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武汉市的居民生活状况较好。

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6%,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武汉市着力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2014年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规划和建设不断完善,旅游资源丰富且受到广泛关注,居民生活状况不断提高。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武汉市在环境保护和交通拥堵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善力度。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00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统计局2001年)2000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环境趋好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进一步显现的机遇,开拓前进,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运行质量好转,城市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592亿元,增长12.4%。

“九五”时期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89.03亿元,年均增长13.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8454元提高到2000年的16238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0.2:47.6:42.2调整为6.7:44.3:49.0,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

市场物价总水平止降转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5%,扭转了前两年持续下降的局面。

价格总水平转稳,反映了市场需求增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见附表)。

劳动就业规模稳定。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1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1%,其中,城镇职工199万人,下降3.8%;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6万人,下降1.1%。

城镇失业人员数16.16万人,增长21.5%。

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数6.20万人,增长19.2%;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7.21万人,增长0.6%。

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2012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3月7日武汉市统计局)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努力稳中求进,突出工业倍增计划,不断扩大内需,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实现了新跨越。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00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1.2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869.56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3833.05亿元,增长10.0%。

一、二、三产业比重3.8:48.3:47.9,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

表1: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产品名称金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年生产总值8003.8211.4第一产业301.214.5第二产业3869.5613.2第三产业3833.0510.0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019.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83.92亿元,增长11.5%。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9.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年末企业数18.82万户,本年新登记3.02户。

其中,私营企业数16.29万户,新登记2.86万户。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02-26 09:30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指标年末数(万人)比重(%)全国总人口136782100.0其中:城镇7491654.77乡村6186645.23其中:男性7007951.2女性6670348.8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4]2395717.5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9158367.060周岁及以上2124215.5其中:65周岁及以上1375510.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 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12•【字号】武政办[2014]78号•【施行日期】2014.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武政办〔2014〕7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2014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5月12日2014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坚持以公开透明为基本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继续规范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提高公开的质量和实效,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继续加大主动公开力度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依法、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

推进重点领域特别是行政权力运行、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共政策、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

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开全市各区(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工区,下同)、各部门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

(二)增强公共资金运行和监管透明度。

积极推进市级部门预决算及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的信息公开,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外,市级各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主动公开经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部门预决算及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以及公务车辆、因公出国(境)和公务接待有关情况。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来源:武汉统计局作者:武汉统计局时间:2015年02月07日浏览数:2269 点击率:2269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稳神定力,克难奋进,坚持改革创新总基调,深入实施“五大计划”,兴产业上项目,调结构促转型,全市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59.4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全年粮食总产量127.13万吨,增长0.2%;蔬菜产量702.74万吨,增长2.1%;牲猪出栏311.02万头,增长0.9%;家禽出笼5500.37万只,下降5.2%;禽蛋产量22.04万吨,增长2.6%;水产品产量50.55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7.95万吨,增长11.4%。

二、工业继续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76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五大行业产值超过千亿元,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2346.15亿元、电子信息1713.03亿元、装备制造1676.49亿元、食品烟草1351.32亿元、能源环保1004.99亿元。

汽车产量超过百万,达到112.47万辆,增长18.0%,武汉成为全国第八个汽车产量超百万辆城市。

两大开发区产值超过两千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其中武汉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617.37亿元,增长13.1%;东湖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011.51亿元,增长16.3%。

三、投资增速稳中有降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2.33亿元,增长67.7%;第二产业2643.8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4296.39亿元,增长16.3%。

工业投资增速放缓,2014年完成投资26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11个工业重点行业投资十升一降,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586.58亿元,增长11.4%;汽车及零部件业490.2亿元,增长2.0%;电子信息制造业405.54亿元,增长40.8%;能源及环保产业158.76亿元,增长33.2%。

202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武汉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武汉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发展2024年,武汉市的GDP总量达到了8350.17亿元,同比增长了12.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9.75亿元,增长了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275.35亿元,增长了1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75.07亿元,增长了13.5%。

这些数据说明了武汉市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成功。

与此同时,武汉市的财政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达到了565.81亿元,同比增长了21.4%。

二、产业结构2024年,武汉市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先进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了696.57亿元,同比增长了26.2%。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935.57亿元,增长了20.1%。

这些数据表明武汉市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三、固定资产投资2024年,武汉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2125.11亿元,同比增长了26.9%。

其中,工业投资增长了35.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了33.7%。

这些数据显示出武汉市投资活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

四、人均收入五、就业和社会保障2024年,武汉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67.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9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了96%。

六、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2024年,武汉市继续加大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投入。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学校263所,大中专院校174所。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了89.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61%。

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内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的参观人数也有了大幅增加。

七、城市建设2024年,武汉市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五期)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五期)

第五期2015年2月28日目录公安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安县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公安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日益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环境大创优、效能大提速、作风大转变”活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实体经济总量。

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3:43.1:26.6,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

经济实体。

2014年,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3653户,其中内资企业(含私营企业)5827户、个体工商户3715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71户。

本年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0248户,其中内资企业(含私营企业)1497户,个体工商户85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1户。

二、农业经济201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0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农业增加值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5.3%。

种植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0.84万亩,比上年增长5.7%;棉花播种面积38.49万亩,比上年减少9.9%;油菜籽播种面积59.65万亩,比上年增长0.2%。

全年粮食产量67.12万吨,比上年增长4.5%;棉花产量2.98万吨,比上年减少26.0%;油菜籽产量12.44万吨,比上年减少1.2%。

林业。

全年造林面积2.20万亩,比上年增长9.2%。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江日报)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奋发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五大计划",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为"十二五"规划完成和"万亿倍增"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年末常住人口1033.80万人,比上年增加11.80万人。

户籍人口827.31万人,增加5.2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68.03万人,增加1.85万人;非农业人口559.26万人,增加3.66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7.25‰,其中,人口出生率12.22‰,人口死亡率4.97‰。

人口净迁移率0.04‰。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069.48亿元,突破万亿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785.6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933.76亿元,增长9.5%。

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7:48.6:47.7调整为3.5:47.5:49.0。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

表1: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年末市场主体78.47万户,其中,本年新登记13.68万户。

全部市场主体中,企业26.55万户,其中新登记4.65万户;个体工商户51.60万户,其中新登记7.60万户。

企业中,私营企业23.40万户,其中新登记4.50万户。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96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1.02亿元,增长15.6%。

其中,税收收入906.76亿元,增长14.3%;非税收入194.26亿元,增长22.0%。

表2:2014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

武汉城市化与空气污染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武汉城市化与空气污染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空气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不仅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还与每个人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1-2]。

如20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污染事件及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发生在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等,都对城市和居民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

因此,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任务之一,是践行“两山”理论的一个重要体现。

空气污染是城市化过程中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表现,因此,目前国内外针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气象要素等自然条件[3-5]和人类活动等社会经济要素[6-7],并逐渐聚焦于城市化与空气环境影响规律的探讨[8-11],还有学者利用遥感技术探索了城市化程度与空气污染的关系[12]。

以上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化过程对空气环境的影响,缺乏城市化与空气环境相互关系的探讨。

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协整、Granger 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来探索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取得较丰富的成果。

张子龙等[13]的研究阐释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在时序维度上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特征;王长健等[14]测度了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并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之间既有相互胁迫的过程也有相互促进的环节,是一种在交互胁迫中相互促进的动态耦合关系;TAN 等[15]利用PCA-VAR 模型探究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武汉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空气环境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并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区域城市化和空气环境协调发展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1城市化与空气污染关系研究的数据与方法1.1数据来源城市化相关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96—2013年)》《武汉市统计年鉴(1997—2014)》;空气环境数据主要参考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1996—2013)》和《武文章编号:1674-9146(2020)0720-06林晶羽[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2018Q N 035)收稿日期:2020-05-11;修回日期:2020-06-10作者简介:林晶羽(1988-),女,浙江舟山人,助教,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语言文化研究,E -m ail :373209391@q q.co m 。

空巢老人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探析

空巢老人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探析

空巢老人人际交往与社会支持探析作者:张琳慧柯燕毋志鑫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2期张琳慧柯燕毋志鑫(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4)摘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是空巢老人安享晚年的重要保障。

以武汉市洪山区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现状及社会支持需求,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人际交往;社会支持中图分类号:C913.6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7.02.042*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城市空巢老人正式社会支持需求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510488041)作者简介:张琳慧(1995-),女,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柯燕(1975-),女,武汉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生活质量、社会工作;毋志鑫(1994-),女,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收稿日期:2016-12-020引言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12亿人,占比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同时,空巢家庭也日益增多。

由于空巢老人身边无子女,缺乏精神慰藉,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恐病、情感饥饿等精神疾患为表现特征的“空巢综合症”,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老龄化与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了解并处理好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为了解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需求,进行了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武汉市洪山区的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包括相对空巢老人(和子女在同一城市,但不同住的老年人)、绝对空巢老人(子女在国外或国内另一城市的老年人)和无子女老人(没有生养子女或子女已故的老年人)。

200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武汉市统计局)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多项经济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国民经济增长加速。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9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增幅提高2.4个百分点,创7年来新高。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5.2%,提高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03亿元,增长17.8%,提高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50亿元,增长13.0%,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44.6:49.7变化为5.3:46.2:48.5,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3%。

其中,食品上涨7.4%,居住上涨5.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3%,烟酒及用品上涨1.7%,衣着下降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1.4%,交通和通讯下降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3.4%。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6%。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90%,生活资料价格下降2.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4.5%。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1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6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1万人。

年末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4.2%,比上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农业总产值165.65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其中,种植业产值95.98亿元,增长7.9%。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武政办[2014]23号
【发布部门】武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4.02.26
【实施日期】2014.02.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武政办[2014]23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1 / 1。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鄂政发[2014]1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4.02.06【实施日期】2014.02.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鄂政发〔2014〕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已经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据此安排工作。

各专项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另行下达。

2014年2月6日关于2014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省发展改革委)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启动“十三五”规划研究的关键之年,改革发展任务重大而艰巨,做好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更加坚定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和释放多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新优势,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夯实基础。

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武汉工资标准 2014

武汉工资标准 2014

武汉工资标准 2014
在2014年,武汉市的工资标准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武汉市的平均工资水平有所提高,这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2014年武汉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2014年武汉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1500元。

这一标准是针对全市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最低工资保障标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武汉市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也有所不同。

在制造业方面,受益于武汉市经济的持续增长,许多制造业企业的工资水平也有所提高。

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由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工资水平普遍较高。

而在服务业方面,餐饮、零售、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的工资水平也有所上涨,这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此外,2014年武汉市的公务员工资标准也有所调整。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2014年武汉市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和保障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和特殊行业,也采取了一些差别化的工资政策,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

总的来说,2014年武汉市的工资标准呈现出整体上涨的趋势。

这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密切相关。

在未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信武汉市的工资标准也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为城市的发展和劳动者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2015年3月12日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奋发作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五大计划”,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为“十二五”规划完成和“万亿倍增”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年末常住人口1033.80万人,比上年增加11.80万人。

户籍人口827.31万人,增加5.2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68.03万人,增加1.85万人;非农业人口559.26万人,增加3.66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7.25‰,其中,人口出生率12.22‰,人口死亡率4.97‰。

人口净迁移率0.04‰。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0069.48亿元,突破万亿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0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785.6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4933.76亿元,增长9.5%。

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7:48.6:47.7调整为3.5:47.5:49.0。

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

人均生产总值97403元表1: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年末市场主体78.47万户,其中,本年新登记13.68万户。

全部市场主体中,企业26.55万户,其中新登记4.65万户;个体工商户51.60万户,其中新登记7.60万户。

企业中,私营企业23.40万户,其中新登记4.50万户。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96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1.02亿元,增长15.6%。

其中,税收收入906.76亿元,增长14.3%;非税收入194.26亿元,增长22.0%。

表2:2014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6%。

表3:2014年价格指数 (上年=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5%,比上年末下降0.37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59.44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种植业316.27亿元,增长5.6%。

林业8.71亿元,增长18.2%。

牧业126.99亿元,增长3.0%。

渔业87.40亿元,增长2.5%。

农林牧渔服务业20.06亿元,增长13.5%。

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310亿元,增长1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6.3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12千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21.22千公顷,减少5.02千公顷。

油料种植面积87.76千公顷,减少1.73千公顷。

蔬菜种植面积169.08千公顷,减少0.28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7.13万吨,比上年增长0.2%。

棉花2.05万吨,下降38.3 %。

油料18.55万吨,下降0.6 %。

蔬菜702.74万吨,增长2.1%。

生猪出栏312.02万头,增长2.9 %。

家禽出笼5500.37万只,下降5.2%。

禽蛋22.04万吨,增长2.6%。

牛奶产量7.95万吨,增长11.4%。

水产品产量50.55万吨,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5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764.59亿元,增长12.3%。

其中,制造业增长1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1.0%。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04户。

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15户,过10亿元的企业109户。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年11大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487.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6%。

其中5个行业产值超千亿元,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2346.15亿元,电子信息1713.03亿元,装备制造1676.49亿元,食品烟草1351.32亿元,能源及环保1004.99亿元。

两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4628.88亿元,增长14.8%。

其中,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11.51亿元,增长16.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617.37亿元,增长13.1%。

表4: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111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6%,下降0.5个百分点。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65户。

建筑业增加值84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建筑业总产值5840.5亿元,增长19.7%。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其中,民间投资4064.56亿元,增长16.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0%。

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下同)2983个,增长12.6%。

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889个,增长10.4%;本年投产项目1615个,增长17.9%。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96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22.33亿元,增长67.7%;第二产业投资2643.8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投资4296.39亿元,增长16.3%。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606.32亿元,增长15.4%。

表5: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工业投资中,装备制造业586.58亿元,增长11.4%;汽车及零部件业490.2亿元,增长2.0%;电子信息业405.54亿元,增长40.8%;食品烟草业完成投资148.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石油化工业112.75亿元,增长4.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住宅开发投资1560.55亿元,增长24.8%;办公楼投资140.39亿元,增长13.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58.23亿元,增长30.6%。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273.16万平方米,增长13.9%。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978.96万平方米,增长13.1%。

六、国内贸易、旅游和会展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3183.23亿元,增长15.4%。

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966.10亿元,增长12.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03.22亿元,增长10.8%。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7.4%,通讯器材类增长25.7%,汽车类增长23.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5%,化妆品类增长17.1%,家具类增长17.0%,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6.5%,日用品类增长14.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1%,金银珠宝类增长0.6%,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3.0%。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9126.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接待海外旅游者170.57万人次,增长5.7%。

实现旅游总收入1949.46亿元,增长15.4%。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92.06亿元,增长15.8%;国际旅游收入9.34亿美元,增长2.2%。

年末旅游景区39个,其中5A级3个,4A级19个,3A级14个。

旅游星级以上宾馆87家,其中五星级14家,四星级31家,三星级31家。

全年举办各类展会节事活动708场,其中,展览322场,会议228场,节庆活动158场。

展览总面积达2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8%。

举办3万平方米以上展览13场,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展览5场。

参展参会客商1195万人次,增长8.4%。

七、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64.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

其中,进口126.38亿美元,增长28.7%;出口137.91亿美元,增长15.5%。

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70.41亿美元,增长16.7%;加工贸易出口62.55亿美元,增长26.1%。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3.28亿美元,增长21.8%。

出口国别和地区数192个。

口岸货运量856.44万吨,增长12.5%。

表6:2014年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1.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1%。

在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6家,累计达到216家。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23.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207人次,增长19.4%。

境外投资8.25亿美元,增长379.5%。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463个,实际到位内资3362.90亿元,增长38.1%。

八、交通和邮电全年交通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3912.4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1%。

全社会货运量48530.83万吨,货物周转量3026.12亿吨公里,全社会客运量28145.48万人,旅客周转量1090.72亿人公里。

表7:2014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运输量年末民用航线271条,新增17条。

其中,国际航线31条,新增7条;国内航线240条,新增10条。

通达国内城市和地区92个,通航国家和地区13个。

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1727.71万人,比上年增长10.0%;货邮吞吐量14.30万吨,比上年增长10.5%。

年末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95.64公里,比上年增加16.85公里。

公路通车里程14520.49公里,比上年增长3.2%。

其中,等级公路14240.69公里。

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633.50公里。

公路路网密度180.85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3.2%。

汽车拥有量163.70万辆,增长23.9%。

其中,私人小汽车125.18万辆,增长32.0%。

全市公交线路352条,营运公共汽(电)车 7690辆,出租汽车16597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60.85亿元,比上年增长31.9%。

年末移动电话3G用户625.57万户,增长25.6%。

互联网宽带用户372.05万户,增长16.0%。

光纤到户覆盖数266.6万户,增长14.2%。

九、金融年末武汉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268.71亿元,比年初增加1353.02亿元。

其中,个人存款5725.87亿元,增加295.91亿元。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4463.40亿元,增加1659.52亿元。

境内贷款中,短期贷款3817.07亿元,增加137.57亿元;中长期贷款9690.30亿元,增加1357.47亿元。

个人消费贷款2083.41亿元,增加360.88亿元。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1740.50亿元,增加311.21亿元;个人购车贷款130.33亿元,增加36.85亿元。

年末总部设在武汉的金融机构19家。

在汉设立或筹建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33 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