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犯罪客观条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的方法一般不影响定罪。但是某些犯罪 注如方意抢法劫规罪 定、 为暴 犯力 罪干构涉成婚要姻件自。由罪等,法律把特定的
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2、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3、不作为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4、刑法上因果关系具有那些特点?
5、甲某与乙某(女)恋爱中发生性关系,致乙某怀孕。甲 某提出分手,并要乙某做流产手术。乙某坚决不同意,几次 欲跳楼自杀。某日中午,甲某与乙某在甲某家中又发生争吵, 争吵中,甲某还用打火机扔打乙某。乙某感到绝望,走到走 廊里,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农药,又走进了甲某房间。 此时,甲某不但没有及时去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 被人知道还将房门锁上。甲某走后很长时间,乙某才被人发 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 请分析甲某的行为?
二、危害行为
(一)含义
是指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 动。犯罪是人的一种危害行为。
第一,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活动或动作。言论本 身不是犯罪行为,但发表言论则是一种身体活动, 因而也是行为。
第二,危害行为是人的意识支配的产物。因此, 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危害行为之外。
第三,危害行为必须是在客观上侵害或者威胁了 社会关系的行为。
(二) 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作为
不作为
1.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 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 危害行为。作为是危害 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
2.从表现形式上看,作 为是积极的身体活动。 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 看,作为直接违反了禁 止性刑法规范。
不当为而为
1.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 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 不履行该义务。它是与作为相 对应的另一基本形式。
3、时间序列性
4、复杂性
(1)“一果多因”即某一危害结果是由多个原因造 成的。它最明显地表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责任事 故这类过失犯罪;二是共同犯罪。
(2)“一因多果”即一个危害行为,可以同时引起 多种结果的情况。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 1、必然因果关系 2、偶然因果关系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
以危害结果距 离危害行为的 远近为标准
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结果 非构成要件要素的结果 物质性危害结果 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实害结果 危险结果
直接危害结果 间接危害结果
(三)危害结果的意义
• • • •
之是 一影
响 诉
讼 程 序 的
因 素
之是 一影 ;响
量
刑 轻 重 的
因 素
之是 一区 ;分
犯 罪 形 态 的 标 准
三、危害结果 (一)含义
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客体即刑法所 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实际损害 或现实危险。 危害结果具备客观性、特定性、多 样性、法定性的特征。
(二) 危 害 结 果 的 种 类
以危害结果是 否是犯罪构成 要件要素为标 准
以危害结果的 现象形态为标 准
以危害行为对 犯罪客体是否 需要造成实际 侵害的事实为 标准。
之是 一区 ;分
罪
与 非 罪 的
标 准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概念
是指危害行为(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犯 罪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关 系。
查明某一危害结果与某一危害行为之间是否 存在因果关系,是决定行为人对该结果应否 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相对性
2.从表现形式上看,不作为是 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规范违反 的法律性质上看,不作为不仅 违反了禁止性罪刑规范,而且 还违反了某种命令性法律规范。
当为而不为
成立刑法上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 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具有法律 性质的义务。
注意特定义务的来源主要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 务、因法律行为需承担的义务四个方面。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危害结果。
主要区别: 1、二者对犯罪性质的影响不 同。
2、二者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不同。 3、二者在犯罪中是否受到实 际的损害不同。 4、二者对犯罪分类的意义不 同。
第二节 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 系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 特征。 1、客观性 2、法定性 3、复杂性
犯罪的一般客体
2.是一个抽象的法益整体。反映了一切犯罪客体 的共性,是犯罪客体的最高层次。
二
犯
罪
1.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共同侵犯的某一部分或某
客 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
一方面法益。 2.刑法分则的规定。
3.是对一般客体的具体化。
的
分 类
1、又称犯罪的具体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行 为所直接侵犯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
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犯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轻,刑 法予以次要保护的法益。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一般认为,犯罪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 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
(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二者的联系在于:
犯罪对象反映犯罪客 体,犯罪行为往往通 过作用于犯罪对象即 具体的物或人来侵害 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犯 罪客体
第三章 犯罪客观条件
☆☆☆☆
刑有 确有 的有 确有
(
。助 于 科
定助 罪于 。分
刑助 法于 分划
定助 刑于 法认
二 )
wk.baidu.com
学
清 则分 打清
地
此 体犯 击犯
配
罪 系罪 犯罪
犯 罪
置
与 。的 罪的
法
彼
类 的本
定
罪
别 重质
刑
的
, 点特
和
界
建 。征
客 体 的
正
限
立
,
确
,
科
便
量
准
学
于
意 义
1.是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我国刑法保护的法益。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组成要件 1、必备要件 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2、选择要件 危害结果、时间、地点、方法是部分犯罪构成的必 要要件。 (三)意义 一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区分犯罪完成与否的重要根据之一。 四是影响刑罚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行 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不能把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
五、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一)含义
是指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因素, 它们通常是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件。 (二)意义
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实施的。但 是,只有少数几种犯罪如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 狩猎罪等,才以法定的某种时间、地点为构成要件。
会关系。
犯罪的直接客体
2、决定着某一具体行为的定性。揭示了具体犯 罪侵犯的法益的性质以及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
度。是司法实践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
重要标准
犯 罪 简单客体 直 接 客 体 的 复杂客体 分 类
主要客体 次要客体
是指某一具体犯罪 所侵犯的复杂客体 中程度较为严重, 刑法予以重点保护 的法益。主要客体 决定了该具体犯罪 在刑法分则中的归 属,决定了犯罪的 性质。
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2、危害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3、不作为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4、刑法上因果关系具有那些特点?
5、甲某与乙某(女)恋爱中发生性关系,致乙某怀孕。甲 某提出分手,并要乙某做流产手术。乙某坚决不同意,几次 欲跳楼自杀。某日中午,甲某与乙某在甲某家中又发生争吵, 争吵中,甲某还用打火机扔打乙某。乙某感到绝望,走到走 廊里,喝下了事先准备好的一瓶农药,又走进了甲某房间。 此时,甲某不但没有及时去救人,反而一走了之,临走时怕 被人知道还将房门锁上。甲某走后很长时间,乙某才被人发 现送往医院,但因救治无效死亡。 请分析甲某的行为?
二、危害行为
(一)含义
是指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 动。犯罪是人的一种危害行为。
第一,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活动或动作。言论本 身不是犯罪行为,但发表言论则是一种身体活动, 因而也是行为。
第二,危害行为是人的意识支配的产物。因此, 无意识的举动被排除在危害行为之外。
第三,危害行为必须是在客观上侵害或者威胁了 社会关系的行为。
(二) 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作为
不作为
1.行为人以身体活动实 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 危害行为。作为是危害 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
2.从表现形式上看,作 为是积极的身体活动。 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 看,作为直接违反了禁 止性刑法规范。
不当为而为
1.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 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 不履行该义务。它是与作为相 对应的另一基本形式。
3、时间序列性
4、复杂性
(1)“一果多因”即某一危害结果是由多个原因造 成的。它最明显地表现在两种情况下:一是责任事 故这类过失犯罪;二是共同犯罪。
(2)“一因多果”即一个危害行为,可以同时引起 多种结果的情况。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 1、必然因果关系 2、偶然因果关系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
以危害结果距 离危害行为的 远近为标准
作为构成要件要素的结果 非构成要件要素的结果 物质性危害结果 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实害结果 危险结果
直接危害结果 间接危害结果
(三)危害结果的意义
• • • •
之是 一影
响 诉
讼 程 序 的
因 素
之是 一影 ;响
量
刑 轻 重 的
因 素
之是 一区 ;分
犯 罪 形 态 的 标 准
三、危害结果 (一)含义
是指危害行为对犯罪客体即刑法所 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实际损害 或现实危险。 危害结果具备客观性、特定性、多 样性、法定性的特征。
(二) 危 害 结 果 的 种 类
以危害结果是 否是犯罪构成 要件要素为标 准
以危害结果的 现象形态为标 准
以危害行为对 犯罪客体是否 需要造成实际 侵害的事实为 标准。
之是 一区 ;分
罪
与 非 罪 的
标 准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概念
是指危害行为(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犯 罪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合乎规律的关 系。
查明某一危害结果与某一危害行为之间是否 存在因果关系,是决定行为人对该结果应否 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相对性
2.从表现形式上看,不作为是 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规范违反 的法律性质上看,不作为不仅 违反了禁止性罪刑规范,而且 还违反了某种命令性法律规范。
当为而不为
成立刑法上的不作为,客观方面必 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具有法律 性质的义务。
注意特定义务的来源主要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 务、因法律行为需承担的义务四个方面。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危害结果。
主要区别: 1、二者对犯罪性质的影响不 同。
2、二者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 不同。 3、二者在犯罪中是否受到实 际的损害不同。 4、二者对犯罪分类的意义不 同。
第二节 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是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 系侵犯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 特征。 1、客观性 2、法定性 3、复杂性
犯罪的一般客体
2.是一个抽象的法益整体。反映了一切犯罪客体 的共性,是犯罪客体的最高层次。
二
犯
罪
1.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共同侵犯的某一部分或某
客 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
一方面法益。 2.刑法分则的规定。
3.是对一般客体的具体化。
的
分 类
1、又称犯罪的具体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行 为所直接侵犯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
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侵犯的复杂客体中程度较轻,刑 法予以次要保护的法益。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一)犯罪对象的概念 一般认为,犯罪对象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 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
(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二者的联系在于:
犯罪对象反映犯罪客 体,犯罪行为往往通 过作用于犯罪对象即 具体的物或人来侵害 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犯 罪客体
第三章 犯罪客观条件
☆☆☆☆
刑有 确有 的有 确有
(
。助 于 科
定助 罪于 。分
刑助 法于 分划
定助 刑于 法认
二 )
wk.baidu.com
学
清 则分 打清
地
此 体犯 击犯
配
罪 系罪 犯罪
犯 罪
置
与 。的 罪的
法
彼
类 的本
定
罪
别 重质
刑
的
, 点特
和
界
建 。征
客 体 的
正
限
立
,
确
,
科
便
量
准
学
于
意 义
1.是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我国刑法保护的法益。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组成要件 1、必备要件 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2、选择要件 危害结果、时间、地点、方法是部分犯罪构成的必 要要件。 (三)意义 一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是区分犯罪完成与否的重要根据之一。 四是影响刑罚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行 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不能把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
五、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一)含义
是指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手段)等因素, 它们通常是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选择性要件。 (二)意义
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实施的。但 是,只有少数几种犯罪如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 狩猎罪等,才以法定的某种时间、地点为构成要件。
会关系。
犯罪的直接客体
2、决定着某一具体行为的定性。揭示了具体犯 罪侵犯的法益的性质以及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
度。是司法实践中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
重要标准
犯 罪 简单客体 直 接 客 体 的 复杂客体 分 类
主要客体 次要客体
是指某一具体犯罪 所侵犯的复杂客体 中程度较为严重, 刑法予以重点保护 的法益。主要客体 决定了该具体犯罪 在刑法分则中的归 属,决定了犯罪的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