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要点修改版.doc

合集下载

教育学复习要点全面整理

教育学复习要点全面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学术定义1.教育是一种合乎目标的行动(教育是一种既有一定计划性,也有一定随意性,但无论如何却是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德国鲁道夫·络赫纳)2.教育是来源于社会的所有影响的总和(教育是成人一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法国迪尔凯姆)3.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4.教育是为人的完美生活做准备(斯宾塞)5.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生活内涵、行为规范等)(雅斯贝尔斯)二、教育的基本要素三要素说:1.教育者2.学习者3.教育影响六要素说: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三、教育的类型1.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4.学龄教育与成人教育四、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五、教育起源说上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英国沛西·能美孟禄恩格斯主要观点教育与世间万物一样都是由上帝所造,教育的目的在于体现神或上帝的意志,使人皈依上帝或顺从于神。

教育学是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产生的基本观点)局限性教育起源生物学化,将人类教育贬低为本能行为,把教育过程看作是按生物学规律完成的过程,抹杀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教育起源无意识模仿,则此无意识为遗传性,而非获得性的;是先天的而非后天的;为本能的而非文化和社会的。

依然否认的教育的社会性。

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1)中国古代教(2)西方古代教育思想育思想代表作《学记》“产婆术”;《理想国》;《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论雄辩家》;《雄辩术原理》;《忏悔录》《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普通教育学》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儿童中心论);《实验教育学纲要》;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西塞罗;昆体良;奥古斯丁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杜威(现代教育学派);德国·梅伊曼;爱德华* 斯普朗格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1、人的发展:生理的发展:人的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增强心理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意向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社会适应的发展:个性特点、主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2、儿童发展观的近代流变自然成熟论环境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发展观)精神分析理论文化历史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格赛尔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弗洛伊德、艾里克森“维列鲁”(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皮亚杰、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2)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3.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教育学复习重点资料

教育学复习重点资料

1、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3、教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4、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5、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6、显性课程:指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

它具有外显性和计划性。

7、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

一、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他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2、它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扎实而又完整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3、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学生间相互激发、相互鼓励、共同进步;5、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能启发学生思维、丰富想象能力及提高学习热情。

缺点:1、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2、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不能够容纳和适应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5、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6、他缺乏真正的集体性二、如何进行备课: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的准备和具体安排。

(完整word版)教育学考试大纲重点复习

(完整word版)教育学考试大纲重点复习

教育学考试大纲重点复习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人的培养的一门社会学科,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应用的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2,学校教育:它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由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古罗马的昆体良,11其《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4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又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公平:是指为每个孩子提供入学机会的公平,提供教育过程(包括教育条件和师资)的公平,但不能保证教育结果的公平,原因在于人的天赋有差异。

4,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应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的制约作用具有能动性,而不是机械地、被动地完全接受政治经济的控制。

6,个体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生理、心理及身心整体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变化。

7,教育目的: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8,素质教育:是以社会和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弘扬学生个体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自主发展,培养具有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

9,学制:全称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复习要点(小学类)

《教育学》复习要点(小学类)

《教育学》复习要点(小学类)【一级考点: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复习准备】【二级考点:扩展性知识点,在熟练掌握一级考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级考点】1.狭义的教育概念(填空)。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填空与选择);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填空与选择);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与近代学制(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与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填空与选择);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代表着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为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与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填空与选择);5.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简答题);6.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填空与选择);7.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填空与选择);8.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艺教育(礼、乐、射、御、书与数)(填空与选择);9.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填空与选择);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择与填空);11.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选择与填空);1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选择与填空);13.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古代雅典。

新版《教育学》复习总结要点.docx

新版《教育学》复习总结要点.docx

教师招聘《教育学》复习要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硏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倫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一一产婆术培根一一《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夸美纽斯一一《大教学论》一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一一《爱弥儿》赫尔巴特一一《普通教育学》一一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一一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一一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一前苏联 古代社会的教育:(1)冇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冇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全民化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信息化 (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教育与发展•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教育全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 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徳和文化基础。

•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 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4.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 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 •遗传素质具冇可塑性。

二、 环境因索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 教育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H 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可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四、个体因素在人的发展屮起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精品]大学《教育学》复习要点.doc

[精品]大学《教育学》复习要点.doc

大学《教育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一门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来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教育:广义-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

教育目的:广义-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的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狭义-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关于人的培养质量规格的总规定。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之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衔接关系。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依法统一实施的所有市民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其特点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和这些科目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与开展,以及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获得的各种活动,交往经验的总称。

教学:是指学生在教书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个性和品德的双边活动。

德育:就是把一定的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答:.学校德育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之行的统一性。

2.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发展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

3.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4.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我长期反复性。

.德育原则有:1.方向性与现实性结合的原则。

2.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4.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学全册复习内容

教育学全册复习内容

教育学全册复习内容目录目录 1绪论 3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4第一节教育的概念 4第二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第三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5第四节教育的历史形态 5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6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6第二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7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8第一节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8第二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8第四章教育目的 9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9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10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12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12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3第三节教育行政体制 14第六章课程 14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 14第二节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16第七章教学(上) 17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7第二节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18第三节教学过程的规律 20第八章教学(中) 21第四节教学原则 21第五节教学方法 22第九章教学(下) 23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 23第七节教学评价 26第十章电化教学 28第一节电化教学概述 28第二节电化教学媒体 29第三节电化教学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30第十一章德育(上) 30第一节德育概述 30第二节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31第十二章德育(下) 32第三节德育的过程 32第四节德育的原则 34第五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35第十三章美育 36第一节美育的意义和任务 36第二节美育的过程和原则 36第三节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37第十四章体育 37第一节体育 37第二节卫生 38第十五章劳动技术教育 39第一节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39第二节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和原则 39第三节劳动技术教育和途径和方法 40第十六章课外活动 40第一节课外活动的特点和任务 40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与组织形式 41第十七章学校与家庭 41第一节家庭教育的作用 41第二节家庭教育的任务和良好家庭教育的条件 41 第三节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41第十八章班主任 42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 42第二节如何将班级培养成为班集体 42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43第十九章教师和学生 44第一节教师 44第二节学生 45第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46第二十章学校管理 46第一节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人员 46第二节学校管理过程和原则 47第三节学校管理工作及其方法 47赏析 48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学和教育⏹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简】(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3)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礼记》中的《学记》,大约出现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21年,比外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300来年。

【判】⏹“道(引导)而弗牵(走,强通),强(鼓励)而弗抑(打击),开(启发)而弗达(结果)”,“不凌(超越)节(年龄)而施(教育)”“长(发扬)善救(弥补)失”,“禁(预防)于未发”,“教学相长”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的规律,成为千古朗诵的教育格言,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1632年,著名的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赫尔巴特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

⏹赫尔巴特被称为奠定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教室、书本⏹杜威现代教育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

⏹1939年,前苏联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母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成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基本概念:•教育学P3;教育现象P3;教育规律P4;教育科学P5;教育改革P21行动研究法P301、论述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

•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地说,可从两个角度来认识。

•⑴从纵向上看,有原始教育现象、古代教育现象、近代教育现象、现代教育现象和当代教育现象。

•⑵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等形式。

2、论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⑴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阶段•教育学逐渐从哲学、宗教、伦理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在学科与内容上走向独立,形成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⑶科学教育学的建立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

3、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⑴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⑵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⑶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⑷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4、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方法论是什么?•⑴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基本概念•生物起源论P35、心理起源论P37、劳动起源论P37、终身教育P64 •1、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⑵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⑶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⑷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2、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⑵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市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要点《教育学》考试要点1.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2.了解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3.理解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4.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掌握教师的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5.了解学制的历史沿革,掌握现代学制的类型。

6.了解课程的类型,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含义,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7.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8.掌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评价的类型及功能。

9.理解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方法及其应用。

10.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2.了解行为主义和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并运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并促进教学。

3.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了解学习动机的分类和学习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4.理解学习迁移的含义,了解学习迁移的类型和学习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5.理解知识和学习的含义,了解知识学习的类型,掌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特点与学习过程。

6.理解学习策略的含义,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学习策略教学的特点与方法。

7.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8.了解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教师职业道德》考试要点1.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理解各项道德规范的含义和要求。

2.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中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公正、教师职业幸福的含义。

3.掌握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4.明确《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在教师思想行为、教师教学行为、教师人际行为、教师仪表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5.能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问题。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docx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docx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08政教内部资料绪论(多出选择题)一、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课本P1-P9)1•教育学孕育、萌芽阶段(1)孕育时期:孔子的《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

但均不是专门的教育著作。

(2)萌芽时期:人类刃黑丄弟二那专诊舉頁旳著作《学记》,被称为“教頁学旳雏誓”、古罗马帝国的昆体良所著的西方笫丁谭朝亩专苓《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标志: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探讨“绘:勿缈甲舉络:勿人白.勺芝术”、徳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a.倡导教育对象普及化。

b.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教育学科体系一一开始尝试班级投课制。

c.:绘施丁丁損述”」•勺第作厦诊述方武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d.握世了线身朝頁®设想,将人的一生划分为成七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规定了具体的教育任务。

...................(2)赫尔巴特是现代舉頁卩、理学的犁娇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舉学白勺舉頁性黒则”的教育家。

同时期其他代表人物:洛克(英)、卢梭(法)、裴斯泰洛奇(瑞士)、福禄贝尔(徳)、康徳(徳)等。

• • •• ••••• •••• ••3.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论》,他提出获頁旳任务悬获号△们唇样牛话,教育方法上多欢审孩学牛学刁的自堂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2)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心理学》,他将生物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摩愛丁丁蹩理二「衣现”三个阶段。

(3)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儿車屮心诊”,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论断“敎頁即生适,.学枚艮卩社舍,.从做甲学” o(4)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的规律,标志着社舍王乂获学理诊的诞生。

教育学最全复习提纲

教育学最全复习提纲

复习(识记、理解、应用)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教育学的概念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及其代表作。

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二讲人、社会、教育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自的作用。

对环境因素的基本理解。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为什么说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理解社会生产力、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对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讲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哪些功能。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教材P142-143)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第四讲教师怎样全面认识教育的劳动特点及其价值?如何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你认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多向的教育交往、完善的能力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特征?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五讲课程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理解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应该如何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如何理解隐性课程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第六讲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什么是教学观?现代教学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上好一堂课所要遵循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教育学复习整理.doc

教育学复习整理.doc

教育学复习整理.名词解释、1.教育指: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

狭义: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或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教育系统对社会非教育系统的发展需要的一定满足。

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和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的认识, 在思想上对教育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计。

培养目标: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培养目标:指一个国家学校教育系统中某一级或某一类教育机构培养的人的共同要求和质量规格。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题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是所持的一种倾向。

(社会本位论、个体本位论.P60)课程的涵义:广义:课程是指学校对学生实施影响的教育内容和活动的综合及进程安排狭义: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具体科目及进程。

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的活动。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飞并由人们自觉提炼飞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而采用的调整和建构师生关系和活动的方式.填空题、选择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

教育形态的主要类型: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起源的不同观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教育心理起源说,英国心理学家孟禄.教育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世界教育史》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发展主题的主观能动性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87)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理解宽容、教学相长、合作对话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策略:1.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2.尊重、关爱、理解学生3.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 4.完善自我,提升人格魅力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其他课程资源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能力突出、教学效果优异教育评价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论述题:教育的社会价值的主要内容:(P49)①.教育的经济的价值②.教育的政治价值③.教育的文化价值④.教育的人口价值教师的角色:(110).学习者和研究者②.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③.学生心灵的培育者④.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的专业素质:(112)1.专业知识,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②、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③、教育学科知识2.专业能力;①、教学能力②、表达能力③、组织能力④.教育智慧⑤、科研能力⑥、信息获取能力3.专业情意,①、专业理想②、专业情操③、专业意志④、专业性向⑤、专业自我教育专业发展的手段和途径:1221.加强高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学校的合作2.注重行动研究,引领专业发展3.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4.推动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1.自我评价和他评价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1.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②为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③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2.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3.新课程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4.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5.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①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②评价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③评价应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④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6.新课程的管理策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引起动机、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我国中小学生常用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①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方法(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直观与教师讲解相结合2.启发性原则: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考习惯③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3.系统性原则:①遵循教学内容的系统性②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4.巩固性原则: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复习方式的多样化5.因材施教原则: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为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发展条件6.思想性与科学性原则:①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充分发掘教材内的思想性,主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教育性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①基础知识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新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个人整理的,有不足的地方,看书。

教育学复习要点范文

教育学复习要点范文

教育学复习要点范文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师教育活动、教育行政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以下是教育学的复习要点: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征;2.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4.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古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2.近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3.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

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教育决定论理论;3.教育发展论理论;4.教育活动理论。

四、社会化与教育:1.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社会化的类型和途径;3.社会化与教育的关系;4.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作用。

五、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学习与教学的心理过程;3.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4.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

六、教育社会学: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教育与社会的关系;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4.教育的社会差异和不平等。

七、教育方法学:1.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征;2.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3.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4.教学评价与教学改进。

八、教育评价与质量管理:1.教育评价的概念和目的;2.教育评价的方法和程序;3.教育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4.教育质量保障与改进。

九、教师教育学:1.教师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教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3.教师教育的方法和手段;4.教师教育的评价与改进。

十、教育行政管理学:1.教育行政管理的概念和任务;2.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与管理;3.教育行政管理的决策与实施;4.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估与改进。

以上是教育学的复习要点的一部分,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教育学 复习简要.doc

教育学 复习简要.doc

绪论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全面准确的揭示和阐述教育规律,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工作和教育改革3自然科学: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 “科学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将教育学的科学会运动推向了高峰。

人文科学:卢梭、康德、狄尔泰、杜威4研习教育学的意义:a有助于师生形成教育思想b有助于师范生提升教育智慧5研习教育学的方法:a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研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深入领会课改的基本精神b养成精读文本、深度阅读的习惯,潜心研读古今中外的各类教育经典文献c以教育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现实教育问题第一单元教育观第一章教育的认识1教育的构成要素:①教育者②教育对象,其主体性表现为:a教育对象是学校存在的主体b教育对象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服务和管理的中心c教育对象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d教育对象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e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f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③教育资料2学校教育的三基本特点:a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b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c学校教育环境优越3现代教育及其特点:①现代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日趋结合②现代教育的民主化a 教育机会均等b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民主渗入教育教学过程的内部,实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c更多的个体和社会组织有机会积极“参与教育”③现代教育追求鲜明的人性化④现代教育的终身化,。

各国结合自身的国情,确立自己的终身教育战略原则:a保证教育的连续性,防止知识过时b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创新目标c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能适应充满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d大规模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e正在各种形式的行动和教育的目标之间建立密切联系⑤现代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渠道国际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复习要点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冇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它与教育方针、政策冇所不同,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的汇编。

教育的核心问题:引导和规范的人的发展,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索Z间、教育与其他事物Z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者政治著作、言论记录之中。

如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苏格拉底“产婆术,对话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战国儒家思孟学派“教学相长”西方最早的是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资产阶级教冇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冇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专门教育若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他们的论证方法,耒能运用实证和实验的方法來研究教冇问题,因而他们的教育著作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

(1)1632年捷克的夸美纽斯写出《人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系统阐述的第一人。

提出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班级授课制,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2)1762年法国卢梭出版《爱弥儿》,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其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引起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彖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1776-1787年徳国的康徳是较早的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

(4)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的《普通教冇学》标志着教冇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逐渐兴起,对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了冇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地利用社会学所常用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來研究教育问题,使教育学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是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变,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1861年英国的斯宾塞《教育论》出版实证主义者1901年徳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学”1908年德国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1916年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批判传统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创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是教育从传统转向现代的一个重耍标志。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39年苏联凯洛夫《教育学》1930年小国杨贤江《新教育学人纲》我国第一部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学的著作。

4、教冇学的理论深化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以來,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窩生产劳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逐步深化,在内容力面更加丰富。

1956年美国布卢姆:制定出教育11标的分类系统:认知、悄感、动作技能。

1963年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任何学科的皐本原理都可以川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 “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提倡发现学习1975年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高难度高速度1972巴班斯基教学是一个系统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成长。

所以,教冇质的规定是:教冇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Ps:教育内涵:广义教育是指的凡是有目的地用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徳,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冇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社会现实和未來发展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徳,发展智力和体力,将其培养成为既适应社会需要,又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1)教育者:遂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而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2)受教冇者:在各种教冇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插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屮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①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來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的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冇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

②教育活动的方式涉及教冇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丿1J,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冇活动本身。

它大体涉及四个环节:教冇活动的实际目的;与教育目的、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心理和行动的活动方法与方式;对教育活动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和地位。

教育活动的中介系统还应当有以培养人为H的而组织的包拆生产劳动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冇的三个基本要索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他是教冇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寧握着教冇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冇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冇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1、古代教育: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六艺封建社会:四书、五经2、现代教育(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学校教育的普及将古代少数人垄断教育转变为现代所冇人都能享受的学校教育,这是现代教育的重人发展,对社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联合国大会1948年12月10日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教冇应以充分发展人格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木H由的尊重为目的”。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在生产的重耍手段, 也成为科学知识在牛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耍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巫耍作用。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3、未来教冇:自由个性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1、人的发展的含义:广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

狭义的个体发展: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耍指儿童的发展。

这既是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儿人向成年人,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至人类的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个体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而: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牛态度和实践能力的现实的社会个体,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总体上,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 香火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过程,它体现为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乂较稳定的发展变化。

2、人发展的基本特点:(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來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

人在工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现在人的孕育期、幼年期的延长方而。

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2)能动性:人是能动的、自主的完成和完善的。

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戢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白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Z间最根本的区别。

3、人发展的规律性:(1)顺序性: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不平衡性:人的发展并不是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的水平是不同的;统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冇不同的发展速率。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耍求教育要学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发展。

(抓住关键期,及时教育)(3)阶段性(可接受性):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最得积累,又表现为质的飞跃。

当某些新质要索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既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人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从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冇针対性的教育。

(量力而行)(4)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力别的。

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冇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

(5)整体性:教育面对的对彖既具冇生物性和社会性,还农现出个体的独特性。

幣体的人决不是其各个方面的简单相加,人的整体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秩序。

整体中毎一部分的变化必将引起其他方面乃至人的整体发生变化。

人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把学生看成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徳、美等方面全而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和完善的人。

二、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个体能动性(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索质是人的发展的口然的或生理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③遗传素质的差界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④遗传素质具冇可舉性;(2)坏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泛指个体牛存于其中,在个体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①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从小离开社会环境成长的儿童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