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30张PPT).ppt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30张PPT).ppt

一、遇见一篇“日记”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 jiě)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念/无与(yŭ)为乐者,遂(suì)/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 盖/竹柏(bǎ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的生命,把月亮写活了,月不请自来,仿佛是苏轼的知己、好 友。
如:从“欣然”一词,我品味出那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苏轼非
常欢欣、高兴。
如:从“遂”一词,我品味出苏轼第一反应想要与之分享快乐的
人是张怀民,不假思索,说明他们是好友。
如:从“亦”一词,我品味出苏轼和张怀民是彼此的知己知音,
充满默契,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欣喜,心意相通,心有灵犀。
张怀民
作者的朋友,1083年被贬黄州,初 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 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 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 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在被贬黄州、生活困顿、日间劳累 时,却能看到世间最美的月亮,做到欣然起行,悠闲赏 月。
水调歌头:苏轼在兄弟分离时,却能想到“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译句验收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 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和荇 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4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4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思想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 感情 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微妙而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 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返回
典型考题
1.名句默写。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 从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_水__中__藻__、__荇__交__横___, __盖__竹__柏__影__也____。
再度 外调
再任 杭州
一贬 再贬
身逝 常州
48岁被召还朝。三年后,因向朝廷提出谏议,遭到诬告陷害。 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的苏轼再度自求外调。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今义:耳朵。
◆一词多义
与 念无与为乐者
介词,和、跟
能与其奇者
动词,参与,这里有“欣
《答谢中书书》 赏”“领悟”的意思
者 念无与为,与“如”连用,可
译为“像……的”
◆文言句式
判断句:盖竹柏影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解衣欲睡 省略主语“余”,即“(余)解衣欲睡”
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即“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即“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成语积累
夜不闭户 月色入户 门 随心所欲 解衣欲睡 想要
研读赏析
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自然成文,不事雕饰。多用散句, 间用整句。节奏舒缓,散淡自然。
视角角度:仰视、俯视、平视
写景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
异 方法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 修辞手法:对偶
表现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修辞手法:比喻
景物 山高水清,石绚林青,猿鸣鱼跃, 月色空明澄澈,竹柏疏影摇曳,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作探究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庭下……”一句在写景上的妙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比喻
月光——积水 竹柏的影子——水中交横的藻、荇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 中交横的藻、荇,写出了月光的空灵澄澈以及竹柏倒影的清丽 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情趣。
新课导入
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 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 大书法家、画家……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 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曾为妓女题诗,他与和尚趣谈,他为百 姓求雨,他四处游历。
记承天寺 夜游
宋 苏轼
知识备查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 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课堂小结
班长总结
课堂作业
1.朗读并背诵文章 2.完成《日清周练》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借助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常见的 文言实词和虚词
二、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以景传 情的写法
三、反复朗读,体会“闲人”心境,领会苏轼“安闲从容” 的人生境界
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suì
qĭn
zăo
xìng
zhú băi




竹柏
二、解释下列词语
念: 考虑,想到 空明:形容水清澈
1.记叙,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 2.描写,写月下庭中景物 3.议论抒情,抒发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叹
合作探究
2、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具 体语句进行分析?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张怀民:苏轼的朋友,1083 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 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 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 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 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 高超逸的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 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 名月台寺。
①欣然起行
(高兴的样子)
②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③月色入户 ④遂至承天寺
(门) (于是、就)
⑤怀民亦未寝
(睡)
⑥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⑦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⑧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罢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清明,水中藻荇 之类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 建《十五夜望月》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李白《军行》
导入
•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 ,月光如清水般洒落大地,一 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 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 片浮动的云烟。
一读课文,知内容:读准字音和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jiě)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yŭ)乐者,遂 (suì)/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qǐn),相 与/步于中庭。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42张PPT)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42张PPT)

资料链接: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
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曾筑亭于住院所之旁,在那 里可以纵览江山的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 了一首《水调歌头》词赠他,词中有“一点浩然气,千 里快哉风”的名句。苏轼之弟苏辙也为他写了一篇《黄 州快哉亭记》,文章中说张怀民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 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 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 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注意:字音、停顿、文言的味道、宁静的氛围、夜游的兴 致、复杂的情愫。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
照进 门
高兴、愉快的样子
重点句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了 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 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的一生是贬谪的一生
他在遭贬途中怡然自得,一路享受自然风光,人情风物。
初贬黄州时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
通判杭州时沉浸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远谪岭南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食荔枝》;
流放海南时仍高歌“枝头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比喻
月下美丽的竹 柏倒影
藻荇交横 表现了月影的摇曳多姿,
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用
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这个境界也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

品美景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
课文导入
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 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 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 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 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 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 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 轼的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 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设计
记 叙事--- 月色入户

夜游赏月
赏月的欣喜

天 寺 夜 游
写景--月如积水空明 竹柏如藻荇
景 交 融
贬谪的悲凉 自我排遣的乐观
感慨--- 闲
背景介绍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十日所作诗篇中“潜龙”一语遭谤,被下御史台 狱,于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始出狱,史称“乌台诗案”。元丰三年二月到达黄州贬 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不得签书公事”,实为看押。这篇文章开头即说“元 丰六年十月十二日”,表明他在黄州贬所已经快满四年了。张怀民(名梦得)此时也 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因贬而获“闲”。本文即苏轼于 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任上所作的。
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 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 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 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 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 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悟闲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如何理解“闲人”?
“闲人”指悠闲自在之人。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跃然纸上。 “闲人”又指清闲无事,百无聊赖之人。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寄寓其中。 这里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表现出一种达观的 生活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用(共20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背诵用(共20张PPT)
第2页,共20页。
苏东坡的黄州
❖ 苏东坡在黄州生活四年又四月,计作诗220首 ,词66首,赋3篇,文169篇,书信288封, 合计740篇,是他文学成就的顶峰时期。在 这里,他以秀美的山水为知音,启迪灵感 ,张扬个性,抒写灵性。满腹锦绣既然不 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化作光耀千古的 文明华章。
第3页,共20页。
苏轼 一是哪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
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 三个月,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 文章,苏轼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 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 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 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 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 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 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 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 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苏轼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悄悄的透进窗纱,一眼晶莹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两句一正写,一侧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难道你不为此刻触景生情

《记承天寺夜游》语文教学PPT课件(4篇)

《记承天寺夜游》语文教学PPT课件(4篇)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 备睡觉时,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美), 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可以交谈 取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 民。
共同、一起。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
(“ 唐海
上 张生 九明 龄月 ),
天 涯 共 此 时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 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职,任杭州通判, 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 罪贬黄州。
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 友谊深厚,试找出一句做简要赏析。
如“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共乐, 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灵犀, 友情深厚。
静的意境。 • 3、结合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
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第一次先学后教: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 自学指导: • 1、自由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2、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把握节奏。 • 3、赛读课文,比谁读得准确流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欣赏月下美景。
研读探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领悟“闲”之情 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闲”字是文眼,“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两人之闲,点明主旨。 ①、反映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②、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闲事。 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暇顾及良辰美景
情感: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研读探究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海南。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
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 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挂了一个闲职。他们都“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研读探究
“怀民亦未寝”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 出两人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点: 处境相同 情怀一致 志同道合
研读探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领悟“闲”之意
问题: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
光山色。)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长江环抱着城郭,可知江鱼的味道鲜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 不曾有过的。)

记承天寺夜游PPT42 人教版 (共36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PPT42 人教版 (共36张PPT)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西洞学校 贾增会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 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 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 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 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 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 “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 苏轼(1037—1101), 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 团练副使。 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 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 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 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 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 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 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 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 后谥“文忠公”。 采风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
“ 野 旷 天 低 树 , 江 清 月 近 人 ” ( 唐 孟 浩 然 · )
唐 张 九 龄
( · )
“ 海 上 生 明 月 , 天 涯 共 此 时 ”
“ 举 杯 邀 明 月 对 饮 成 三 人 。 ” 李 白
, ( )
“ 露 从 今 夜 白 , 月 是 故 乡 明 。 ” 杜 甫
3.本文描写生动,比喻贴切,写庭中所见月 景时全是用喻。请一一找出喻体,并认真体会。 先是明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 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却能翻新意, 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 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 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 奇制胜。 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 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 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先 客后主,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人了一 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PPT26 人教版 (共11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PPT26 人教版 (共11张PPT)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清闲人啊。
思考下列问题
• 1、漫步景色 有什么特点。
景色: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特点:空明澄澈。
2、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
(1)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 凉心境。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交谈取乐的人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 庭院中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 水藻和荇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柏在月光 下的影子啊。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记承天寺夜游PPT58 人教版 (共21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PPT58 人教版 (共21张PPT)

《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一说一演
学生一:幕前读白, 学生二:依照读白的内容情节, 表演动作。
让我们学会欣赏—— 欣赏诗歌、欣赏美景……
悠日众虽欣岂相翼 然夕声无及思林翼 陶其气每昔旧失徘归 渊怀清谐侣栖路徊鸟 明。,。,。,。,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中闲人的言外之 意是什么?(即:①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 的思想情感?②说说句中“闲”字在全文起什么 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闲”人的言外之意是: •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 •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释词检验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只是 共同,一起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清闲的人,这里指不汲汲于 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复习巩固
一、解释红色的字词: 1、相与步于中庭 2、欣然起行 4、积水空明 5、藻荇交横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念无与乐者 6、盖竹柏影也 8、怀民亦未寝
• 1、一同,一起;散步,漫步;前院 • 2、高兴、愉快的样子 3、考虑、想到 4、形容水的空无澄澈 5、交错纵横 6、原来是 • 7、只是;清闲的人;罢了 8、睡觉
复习巩固
一、解释红色的字词: 1、相与步于中庭 2、欣然起行 4、积水空明 5、藻荇交横 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念无与乐者 6、盖竹柏影也 8、怀民亦未寝
• 1、一同,一起;散步,漫步;前院 • 2、高兴、愉快的样子 3、考虑、想到 4、形容水的空无澄澈 5、交错纵横 6、原来是 • 7、只是;清闲的人;罢了 8、睡觉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下庭中景物; 第二层,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 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 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结构梳理!
完成背诵!
全文共分三层,请用四字短语简要概括。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记叙 ——寻伴夜游 描写 ——庭中月色 抒情 ——月下感叹
探究理解
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从中可以看出月色的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的言外 之意是什么?
导语:皎洁明亮的月光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古往今 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吟咏月亮的 诗句吗?
请欣赏歌曲:《明月几时有…… 》,并让自己 的心融入词曲之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 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 散文家、书画家和诗人,是 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 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 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 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 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 家之一。
探究理解
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被贬之人。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 的感受。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生动形象 皎洁、清澈 比喻 如临其境 透明、优美 竹柏:藻荇交横
二、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A)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月色(或月光) 三、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 , 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上文共分三层: 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 ;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 (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二、译句子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 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或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 达观。)
“ 古人有不少咏月的佳句,你能写出哪些来? 野 旷 野旷天低树, 天 知 低 江清月近人。 识 树 , 拓 江 展 ——孟浩然 清 月 近 人 ” ( 唐 孟 浩 然 ·
)
床前明月光, 举头望明月, 疑似地上霜。 低头思故乡。 ----李白
——王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一、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B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 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 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 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 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 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 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 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 • • • •
五、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B )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节奏梳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 /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
自主释词译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 ②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复习巩固
• 三.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 • 时间: 地点: 人物: • 起因: 经过: 结果: • • • • • •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 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相与步于庭中
八、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其 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须扣住“月”字概括。)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iblioteka 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
九、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 •旷达 •(答“豁达”“达观”也对;答“怀才不遇”、 “愤愤不平”、“乐观”、“闲适”、“热爱自 然”不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照进

释词检验
高兴、愉快的样子
•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想到 • 念无与为乐者 于是 到 共同,一起 院子里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睡,睡觉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散步,漫步
形容水清澈透明 • 庭下如积水空明 交叉错杂 原来是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 (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念无与为乐者. 译句验收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 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
海 上 生 明 月 , 天 涯 共 张 此 九 时 龄 。
——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
——李白
露 从 今 夜 白 , 月 是 故 乡 明 杜 。 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六、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D )
• • •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七、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 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 异常欣喜的心情。 •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 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
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
口忙”之句。
预习检测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苏轼文集 》,作者是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 (朝代)的 ________ _______,是______
苏洵 、弟弟________ 苏辙 合称 ________ 家。他与父亲________ 文学 三苏 为“ 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给下列红颜色的字注音: 寝(qǐn ) 竹柏( bǎi) 藻荇( Zǎo xìng ) 3、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
背景介绍
•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 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 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 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 “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 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