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临床应用统计

合集下载

抗组胺药物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

抗组胺药物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t o l a r y n g o l o g y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A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 Hu h h o t 0 1 0 0 1 7 C h i n a)
8 24
内蒙古医学杂志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Me d J 2 0 1 3年第 4 5 卷第 7 期
t e s t i n a l ( 5 5 / 2 6 8 ,2 O ,5 2 %) . C o n c l u s i o n : Ma s t e r y o f v a r i o u s a n t i h i s t a mi n e s u s e a n d f a mi l i a r wi t h d r u g i n d i c a —
果观察[ J ] . 现代I 临床 护理 , 2 0 1 0 , 9 ( 8 ) : 6 0—6 3 .
[ 7 ] 张培琴, ] . 护士进 修杂志, 2 0 1 0 , 2 5 ( 1 6 ) : 1 4 7 2—1 4 7 3 .

wi t h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we r e r e c r u i t e d ,wh i c h u n d e r we n t a n t i h i s t a mi n e s t h e r a p y f o r t wo we e k s t h e n r e t u r n t o c l i n —
【 Ab s t r a c t J Ob j e c t i v e :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a n t i h i s t a mi n e s i n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a n d t o a n a l y s i s t h e

我院3年来抗组胺类药物应用分析

我院3年来抗组胺类药物应用分析
方法 选 择采用金额排序 和使用频度 的分析方法对近 3 年我院抗组胺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 总结分析 。 结果 3 年 来我院 的抗组胺 药品种 ,左西替利 嗪片用量一直居于前列 ,其 次为氯雷他定 片 ;使用 增 幅较大的是氯马斯汀 口服液 ,从构成 比排 序角度基本未变 。 日用药金额 中最高品种为氯马斯汀 口服
液 ,最低为氯苯那敏片 , 但其 限定 1 3 剂量 值为最高 。结论
敏治疗的主要药物种类 。
价格经济性较好 的抗组 胺类药物是抗过
【 关键词 】 抗组胺药 ;用药频度 ;使用分析
目 前社会环境变化较大 , 化学 、 辐射 、电磁 、
各种 变态 反应 性疾 病增 加 。 各 种 常见 过敏性 疾病 ,
5 3 8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4年 第 2 O卷 第 4期
I MHG N,F e b r u a r y 2 0 1 4 ,V o 1 . 2 0 N o . 4
表2 3年来抗组胺药 D D D s 排序及构成 比
专业 治疗和药物管理水平 [ 3 ] ,抗组胺类药物虽然 种 的选 择 和 使 用 方 法不 规 范 、联 合 用 药 不恰 当等 是相 对安全 的的药物 ,但被临床广泛应用 时 ,其 问题 。为 了使 临床用药该类药物更加科学合理 , 固有 和潜 在 的不 良反应 、 以及 药 物之 间 的相 互 作 在 根 据 适 应 证 选 择恰 当抗 组 胺 类 药物 的 同时 ,在 用应 引起重视 。由于第 l 代 的抗组胺类 的药物选 药物剂量 、配伍 、疗程等方面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择特 异性差 ,且有镇静 、嗜睡等副反应症状 ,因 方面还有待 临床医师地深入与提高。 此 目前逐步取消该类品种 , 且其使用量下降明显 , 比如本院统计数据 中的氯苯那敏证明了上述趋势;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不同应用方案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不同应用方案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不同应用方案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效果对比吴英桂;唐南仲;郑英巧【摘要】目的比较盐酸非索非那定片不同应用方案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的3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92例CSU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恒定剂量方案,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120 mg/d,连续12周,观察组给予逐步减量方案,前4周、第5~8周和第9~12周的剂量分别为120、90、60 mg/d,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患者症状的控制状况进行调整.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服药量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总分.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治疗前的症状积分与DL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第8、12周结束时,观察组中分别有34例(73.9%)、29例(63.0%)患者根据减量方案仍能完全控制症状.观察组患者第5~8、9~12周的服药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与DL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U患者在服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120 mg/d治疗4周后可考虑开始逐渐减低剂量,其能取到恒定剂量方案类似的疗效.【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7(046)032【总页数】3页(P4579-4581)【关键词】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盐酸非索非那定;减量;治疗结果【作者】吴英桂;唐南仲;郑英巧【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571100;海口市人民医院博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70102;海南省文昌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 57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4荨麻疹是一种由于皮肤或黏膜的小血管受到或不受到外界刺激后出现的反应性扩张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多表现为瘙痒症状与风团,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漏报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漏报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漏报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出现漏报情况,将会对患者造成伤害,需要针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此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2016年上报ADR 124例和漏报的ADR 230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漏报的230例ADR报告中以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其中又以调节免疫药物方面引发的ADR最多,达到41.28%。

门诊耳鼻喉科ADR的漏报率最高,达到84.88%。

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如实上报ADR的发生率,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missing report in our hospital,which would cause harm to the patient.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was requir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nd to promot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124 cases report ADR and 230 cases of missed report ADR in our hospital in 2015 -2016. Results Among the 230 cases of missing report ADR,the most was ADR caused by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mong them,ADR caused the regulation of immune drugs was the most,up to 41.28%.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ENT,had the highest false negative rate of ADR,reaching 84.88%. Conclus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ADR and truthfully report the incidence of ADR to avoid or reduce adverse drug reactions.[Key word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drugs;Reason analysis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我院2008年抗过敏药物使用分析_梁燕

我院2008年抗过敏药物使用分析_梁燕

医学信息2009年11月第22卷第11期Medical Information.Novt.2009.Vol.22.No.11临床医学收稿日期:2009-07-20过敏性皮肤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如荨麻疹、湿疹、各类皮炎,我院自2001年正式开设皮肤病专科后,接诊人数逐年增多,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上普遍采用口服或注射抗过敏反应药物,及局部使用抗炎止痒药进行治疗。

本文对我院2008年度抗过敏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临床应用特点,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来自我院门诊药房数据库,查询我院2008年度抗过敏药物的处方使用量和药品销售金额。

1.2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 )法,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1],结合药品说明书和我院门诊实际用量情况确定各药的DDD 值,以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相应的DDD 值,得到用以衡量该药物使用频率的用药频度(DDDs )[2];以DDDs 除以使用该药的总天数,得到用以衡量医师使用合理性的药物利用指数(DUI ),DUI ≤1为合理用药。

以药物的销售金额除以相应的DDDs 值,得到用以比较用药经济性的日均费用(DDC )。

2结果我院2008年全年处方数344020张,其中使用抗过敏药物处方9767张,共包含抗过敏药物6种,各药的总用量、DDDs 与DUI 统计见表1;其销售金额与DDC 统计见表2。

我院2008年抗过敏药物使用分析梁燕(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16)摘要:目的研究我院抗过敏药物的应用状况,并进行临床利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8年抗过敏药物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 、DDC 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安全、高效、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的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是我院当前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用量合理,经济性较好。

结论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首选药物,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新的抗过敏药物,对传统剂型进行改良是研究的方向。

2008年至2010年我院皮肤科抗组胺药物应用分析

2008年至2010年我院皮肤科抗组胺药物应用分析
查 阅 我 院 皮 肤 科2 0 年 至 2 年 抗 08 00 l
种类繁多 , 发展 快 速 , 主要 分 为 组 胺 H. 受 药 , 已 广 泛 应 用 于 临 床 。 了 更 好 地 1 资料 与方 法 均 J为
体 拮抗 药和 H 受体 拮抗 药 。 H 受体 拮抗 药 合 发挥 抗 变 态 反应 的 作用 , 肤 科 主要 用 皮
An l ss o ay i f An i s a n s Us d i r t l g s p rme t o r H p t l t hit mi e e n De ma o o it De a t n f Ou o ia s
f om 2 0 t 01 r 08 o2 0
y a . e e o g n r t o a thit mi e we e p le wi l . n l in e r Th s c nd e e a i n n i s a ns r a p i d d y Co cu o s nt s c n g n r to a th s a n i t e e e o d e e a i n n i it mi e s n h
t e t n o s i d s a e p a s n mp r a t o e Lo a a i e n c tr z n a e tl h i s c ie h r p o le g c r a me t f k n i s s l y a i o t n r l . r t d n a d e ii i e r s i t e f r t hoc t e a y f a l r i e l
关 , 引起 过 敏性 鼻 炎 、 麻 疹 、 是 荨 湿疹 等 过 病 。 胺H, 拮 抗药 按 其发 展分 为 第一 内容 。 组 受体

第四季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结果及整改建议

第四季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结果及整改建议

第四季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结果及整改建议2015年第四季度,我院进行了门急诊处方和归档病历医嘱的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本文总结了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

首先,针对门急诊处方,我们从2015年10-12月份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了100张进行分析评价,并抽查了300张处方。

结果显示,本季度处方合格率为98%,不合格处方共6张,其中不规范处方6张。

不规范处方主要存在问题是处方诊断书写不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不符合规定、处方超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

同时,个别医生对需做皮试的药物未标明皮试结果。

我们希望医院加强对不合格处方的监管,信息科完善信息系统,提高处方质量。

其次,我们对出院病历进行点评,共点评了90份,存在不合理用药为26份,占26.67%。

不合理用药病历主要存在问题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某些药物的用量超说明书用量或不足、给药途径不适宜、开具的药物与诊断不符。

主要原因是医生在输入时缺乏责任心、对药品的用法用量不熟悉、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药情况与说明书不符。

我们建议医生加强对药品的了解和用法用量的研究,提高出院病历的质量。

最后,我们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基药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

2015年第四季度,门急诊处方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数3152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50%,达到了不超过20%的要求。

我们将继续关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2015年第四季度,本病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35%,使用强度为44.92.虽然抗生素使用率符合规定要求,但有些科室的使用强度超过了预定指标。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仍然是提高整改工作的重点。

根据系统统计出的各科室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2015年第四季度全院基药金额占药品金额比例平均为35.56%。

然而,使用金额和使用品种均未达到国家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规定。

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科室使用基药品种数达不到规定,可能是由于科室常用的药品基药品种数相对不足。

2003—2006年我院抗组胺药的应用分析

2003—2006年我院抗组胺药的应用分析
维普资讯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0 8年 4月第 8卷第 4期 C ieeR m de &C ii , r 0 8V 1 ,o hns e e is l c Api2 0 ,o. N . ns l 8 4

调 查 xl ・ 院抗组胺药的应 用分析
售价。
2 结 果
从 表 1 以 看 出 , 我 院 常 用 的 抗 组 胺 药 品 种 中 . 非 可 在 以
索非那定 的 日用药金额最 高. 6 7元 , 为 . 4 是我 院于 20 0 5年引 进的新 药 . 其次为依 巴司汀 、 咪唑 司汀等 . 日用药 金额最低 的 为氯苯那敏 , 仅为 0 6元。总的来 讲 , . 0 第二代 、 第三代抗组胺 药的 日用药金额总体上远高于第一代抗组胺药。 2 20 - 2 0 . 0 3 0 6年我院抗组胺药用药频度排 序及销售金额 2
表3 用药金额排序前 5位 的抗组胺药及构成比
42 @ 当中一直稳居第三 ,显示这一价格低廉的药物在临床应 用中的重 要作用 。特非那 丁由于其心脏毒性已于 2 0 年 完 05
全 退 出 我 院 。阿斯 咪 唑 的销 售 金 额 和用 药 频 度 也 于 2 0 0 3年
后 明显减少 , 出了前 5 。 退 名 23 D s . D D 排序前 8位的药物的排序 比 ( 金额位序/D s D D 位 序 ) 见表 4 : 。
那些代谢 途径狭 窄 、 只依 靠 C P D Y 2 6酶代谢 的药物 , 如一 些 i环类抗 抑郁药 、抗心律失常药 、 一 D 受体阻滞剂和抗精 神分 裂症药以及镇痛药等的体 内代谢。 第一代抗组胺药都不是 P 一 糖蛋 白的底物 , 易透过血脑屏障 , 而具有强烈 的镇静 作用 , 因

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

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报告随着临床感染病例的不断增加,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报告将对近一季度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使用情况、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季度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下:1.用药种类: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β-内酰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四环素类药物等。

2.用药途径:抗菌药物主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行给药,其中注射为主要途径,占总用药量的80%以上。

3.用药目的: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目的是治疗细菌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为主要病种。

二、抗菌药物应用效果近一季度的抗菌药物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治愈率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感染治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对于敏感菌株所致的感染。

治愈率从上一季度的85%提高到90%以上。

2.症状缓解快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病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患者的体温下降、咳嗽、排尿困难等症状减轻。

3.应激反应减少:与以往相比,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应激反应明显减少,如药物过敏反应、肝肾功能障碍等。

三、抗菌药物应用问题尽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多重耐药菌株增加: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给抗菌药物的应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些细菌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导致治疗难度和费用增加。

2.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一些医生在面对病情紧急的情况下,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快速控制感染的目的。

这种滥用现象容易导致药物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3.不合理用药选择: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部分医生缺乏科学依据,仅凭经验或主观判断进行用药,容易导致疗效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四、应对策略针对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监管,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2.宣传教育: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意识,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的问题。

我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t e d . t o Usi g u t xi a d r q e y n y S r n s Me h ds n s m a S n f e u nc a al si me h t d St ri t c A t od o o a s i a1 nal i o ys S f
f e u n y n t e m u of r u i g a e n r a e . T e D i 2 05 nd 0 6 e p s v l , r q e c a d h a o nt d ug s n h v i c e s d h D Ds n 0 a 2 0 r s e ti e y we 1 2 ti re .1 mes and 1 2l ti . mes t an i 20 . ne1 h n 04 Co USi N O Lo rat di a C a ne nd eti Zi a ri ne re p fr d re e re as an hi t mi s, al h g t e oxi t i l w ti s a ne t ou h h t Ci y S o as r p t, we h e or s oul be e 1 d v Fy
同时,我们 可 以从 中看 出 ,三年来 ,第 1代 苯海
Hos t f r hr ni Di e e o L ng a g, h nz e 51 7 pi al o C o C as f o g n S e h n 8 2 s 1
A s r c O j c i e T i e t g t t e u e o n i i t m n s n o r h s i a a d d v l p e t b t a t b e t v o n s i a e h s f a t h s a i e i u o p t l n e e o m n

2009年度我院使用抗过敏药物分析

2009年度我院使用抗过敏药物分析

2009年度我院使用抗过敏药物分析
文淑珍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年(卷),期】2010(019)007
【摘要】目的研究抗过敏药物在我院的应用状况,进行临床评价,为临床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9年抗过敏药物用药品种、消费金额、DDDs,DDC等。

结果我院当前抗过敏治疗的主要药物为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其经济性较好,用量合理。

结论抗过敏治疗的药物将以第2代、第3代H1受体阻断剂为首选,对传统剂型进行改良是寻找更有效安全抗过敏药物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文淑珍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药剂科,41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8
【相关文献】
1.我院2009~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 李晟琰;邵文明
2.我院门诊2008年抗过敏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J], 鲁晟;陈学锋
3.2007~2009年度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分析 [J], 林文宏
4.2008年我院门诊抗过敏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J], 鲁晟;陈学锋
5.2007~2009年度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J], 成明建;陈少仪;薛建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微乳释药系统在西药制剂中的应用

自微乳释药系统在西药制剂中的应用
3小结
综上所述,SMEDDS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给药系统,其对于易水解、溶解度低、亲脂性药物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消除首过效应,提高西药制剂溶解度,加快人体吸收,加强西药制剂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参考文献
[1]王传邦,刘亭亭,牟丽秋,等.新型微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J].中国药业,2016,25(01):5-9.
2 SMEDDS在西药制剂中的应用
2.1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属于药力强、药效持久的抗组胺药物,可对外周H1受体发挥选择性对抗作用,在临床上多被用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治疗中。本药溶解度低,在PH不同的介质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且几乎不溶于水中。在氯雷他定自微乳制剂研究中,使用中碳链三甘脂为油相、1,2丙二醇为助乳化剂、聚氧乙烯蓖麻油为乳化剂,其后绘制三元相图,并考虑表面活性剂用量最少、水乳化后效果等因素以取得最佳处方,可确保Zeta电位=(-12.60±0.53)mV,平均粒径=(28.15±1.65)nm[3]。其体外释放结果,15min时溶出度>80%高于市售片剂溶出度<10%,且峰浓度高于市售片剂的7.97倍、药-时曲线下面积高于市售片剂的4.37倍。另外,SMEDDS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可达53.7%,明显提高了药物吸收率。
1.2 SMEDDS处方组成
临床上认为制备SMEDDS的要点在于依据药物特性,选择适宜的油相、助乳化剂与乳化剂,接着对助乳化剂/乳化剂比例绘制伪三元相图以优化处方,同时还需比较、结合微乳区域大小以确定最优比例。SMEDDS适用于易水解、溶解度低、亲脂性药物的载体,尤其是作为肽类、疏水性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与抗生素、降压药等药物的理想载体。油相属于SMEDDS一大重要辅料,可提高药物溶解度以及溶出速率,初级乳糜微粒产生,加快药物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科学选择乳化剂对于扩大自微乳区域,加快水包油型乳剂形成,加速自乳化剂扩散,增加疏水性药物溶出速度与溶解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助乳化剂能够与乳化剂联合,推动复合界面膜形成,增加界面柔顺性,促进药物溶解,加快微乳形成,增加稳定性。

氯雷他定与糠酸莫米松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氯雷他定与糠酸莫米松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氯雷他定与糠酸莫米松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氯雷他定与糠酸莫米松联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糠酸莫米松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 vs. 76.00%,P<0.05)。

结论:氯雷他定与糠酸莫米松联合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关键词】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22-02过敏性鼻炎是指因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流涕、鼻黏膜肿胀等,严重者嗅觉丧失,若未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则会导致鼻窦炎、哮喘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

针对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常采用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氯雷他定与糠酸莫米松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5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痒、喷嚏、鼻塞、流涕等,符合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2],且排除鼻部手术史、鼻窦炎、药物过敏及不配合治疗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9~55岁,平均(37.63±3.27)岁,病程1~6年,平均(2.83±0.54)年;将入组的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数据对比。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

10、住院患者抗菌素使用强度(DDD) 11、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12、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13、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min — 2h内的比例(%) 14、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h的比例(%) 15、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天) 16、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3 医院药品总品规数(个) 药 其中: 品 总 医院西药总品规数(个) 品 医院中成药总品规数(个) 规 4、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按销售金额计,万元) 5、药品总金额(按含中药销售金额计,万元) 6、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9、抗菌药 物使用量 注射剂型累计DDD数 口服剂型累计DDD数
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按通用名和累计DDD数统计) 药品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
医院名称: 统计时间范围: 填表人: 内容 以药品通用名计(种) 以药品品规计(个) 1 抗 菌 药 物 的 品 种 品 规 其中: 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数(个) 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数(个)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发制剂)口服剂型品规数(个)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发制剂)注射剂型品规数(个) 碳青霉烯类注射剂型品规数(个) 氟喹诺酮类口服剂型品规数(个) 氟喹诺酮类注射剂型品规数(个) 深部抗真菌类品种数(个) 深部抗真菌类品规数(个)(一品两规) 2 药 物 总 品 种 医院药品总品总数(个) 其中: 医院西药总品总数(个) 医院中成药总品总数(个) 医院中药饮片总品总数(个) 开放床位数: 填表日期: 填表人联系电话: 数值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许文;夏云昆【摘要】目的分析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06至2016-12收治的120例急慢性荨麻疹患者,予以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免疫球蛋白E(IgE),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复发率为3.33%.治疗后IgE、风团持续时间、风团数量、风团直径、风团外观、风团发作次数、瘙痒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用药期间,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肯定,能够促进临床表现的缓解,降低血清IgE浓度.%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combined with calcium gluconate and 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or chronic urticaria.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acute or chronic urticaria were treated with cetirizine hydrochloride,calcium gluconate and vitamin C.The therapeutic effect,rate of recurrence,clinical symptoms integra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immunoglobulin E (IgE),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00% in patients with acute or chronic urticaria,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33%.IgE,the duration,number,diameter,appearance and frequency of onsets of wheals,the degree of pruritus,and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all lower after treatment (P < 0.05).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medication.Conclusions Cetirizinehydrochloride combined calcium gluconate and 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or chronic urticaria is effective,which can mitigate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IgE.【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7(028)012【总页数】4页(P1202-1204,1208)【关键词】急慢性荨麻疹;盐酸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作者】许文;夏云昆【作者单位】210028,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皮肤科;210028,武警江苏总队南京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8荨麻疹作为一种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可包含急慢性,是由系列因素所致血管、黏膜、皮肤出现暂时性的充血及水肿。

我院2011年口服抗过敏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2011年口服抗过敏药物使用分析

我院2011年口服抗过敏药物使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口服抗过敏药物的应用状况,并进行临床利用评价,为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选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我院2011年口服抗过敏药物的用药品种、消耗金额、DDDs、DDC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安全、高效、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小的第2代、第3 代H1 受体阻断剂是我院当前口服抗过敏治疗的主导药物,用量合理,经济性较好。

结论:第2 代、第3 代H1 受体阻断剂将成为抗过敏治疗的首选药物,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新的抗过敏药物,对传统剂型进行改良是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抗过敏药物使用分析 DDDs DDC【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76-02城市生活环境的过快变化,工作压力骤增,过敏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如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等,抗过敏药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本文对我院2011年度口服抗过敏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来自我院门诊药房数据库,查询我院2011年度口服抗过敏药物的处方使用量和药品销售金额。

1.2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1],结合药品说明书和我院门诊实际用量情况确定各药的DDD 值,以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相应的DDD值,得到用以衡量该药物使用频率的用药频度(DDDs)[2];以药物的销售金额除以相应的DDDs 值,得到用以比较用药经济性的日均费用(DDC)。

2 结果2011 年我院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其排序见表 1。

3 分析扑尔敏为第1代H1受体阻断剂,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依匹斯汀,依巴斯汀,咪唑斯汀均为第2代H1受体阻断剂,而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丁则为第3代H1受体阻断剂,由表1可以看出,2011年度我院DDDs最高的3种药分别为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匹斯汀片和依巴斯汀片均为第2代H1受体阻断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临床应用统计作者:李玮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第26期[摘要] 目的了解2014~2016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及排序、抗过敏组胺药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3年来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一代抗过敏组胺药降低尤为明显。

各类抗过敏组胺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变化不大,其中排名前两位药品均为枸地氯雷他定片和地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排名逐年靠前,其他药物排序稍有变动。

抗过敏组胺药DDDS排名前3位的主要是第三代药物,其中氯雷他定成分药始终排在前列。

抗过敏组胺药西替利嗪滴剂的B/A值始终1。

处方点评结果中涉及抗过敏组胺药不合理应用现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物联用不当、剂量不当、给药频次不当等,合计213例。

结论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的DDDS排序基本趋向合理,但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对第二、三代抗组胺的合理应用,以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关键词] 抗过敏组胺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b)-0126-04Clinical application statistics of antihistamine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6LI WeiDepartment of Pharmacy, Hanzhong Central Hospital, Shaanxi Province, Hanzhong 72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antihistamine drugs in Hanzhong Central Hospital ("our hospital" for shor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The total drug sales amounts and sort, DDDs, DDC and sort ratio(B/A) of antihistamine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trend of total drug sales amount of antihistamine agent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especially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ntiallergic histamines. The sales amount sorting of all kinds of antihistamine drugs had few changes,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Tablet and Desloratadine Tablet ranked the top two, rankings of Cetirizine raised year after year, other drugs sorting changed slightly. The top three DDDs of antihistamine drugs were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antiallergic histamines, drugs with Chloropressin composition always ranked the front of the list. The B/A values of Cetirizine Drops were always 1. There were irrational use of antihistamine drugs inprescriptions, including improper drug combination, improper dosage, improper frequency for drugs giving, with total of 213 cases. Conclusion The DDDs sort of antihistamine drug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but the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of antihistamine drugs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reduce improper use of drugs.[Key words] Antihistamine drugs; Consumption sum; DDDs; Medication analysis2005年6月28日,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对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变态反应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变态反应的发生。

临床上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的科室及疾病类型较多,如皮肤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儿科等,并以湿疹、过敏性哮喘、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最为常见。

近年来,随着环境和食品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明显,已成为目前多国关注的重点[1-3]。

抗过敏组胺药是临床上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线用药,主要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5]。

世界第一个抗过敏组胺药于1937年研发成功,至今其发展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的改良品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疗效不断提高,不良反应也逐步降低。

随着抗过敏组胺药临床应用品种的迅速增多,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也随之增加。

为更好地了解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抗过敏组胺药物的使用状况,本文对2014~2016年该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药库系统数据库中抗过敏组胺药的使用情况,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用量、消耗金额等。

1.2 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

DDD值是指该药用于成人主要适应证的药物平均日剂量,其确定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及药品说明书。

用药频度(DDDs)=某药的总用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使用频度越高。

日均费用(DDC)=药品总金额(元)/DDDS,DDC可用于衡量该药在经济上的被接受程度。

排序比(B/A)=药品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该比值反映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数是否同步,接近1表明同步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致[6]。

不合理用药分析主要包含药物联用不当(两种或超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剂量不当(因患者依从性差而导致药量不足、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给药频次不当(过多或过少)等情况。

2 结果2.1 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情况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一代抗过敏组胺药降低尤为明显。

见表1。

2.2 2014~2016年我院各类抗过敏组胺药销售金额及排序2014~2016年我院各类抗过敏组胺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变化不大,其中前两位排名没有变化,西替利嗪滴剂排名逐年靠前,其他药物排序稍有变动。

见表2。

2.3 2014~2016年我院各类抗过敏组胺药DDDs、DDC、B/A及排序情况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DDDs排前3位的主要是第三代药物,其中氯雷他定成分药始终排在前列;抗过敏组胺药西替利嗪滴剂的B/A值始终1。

见表3。

2.4 我院抗过敏组胺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回顾我院2014~2016年处方点评结果中涉及抗过敏组胺药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物联用不当、剂量不当、给药频次不当,合计213例,具体抗过敏组胺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分类及发生频率见表4。

3 讨论3.1 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分析数据分析显示,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总销售金额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一代抗过敏组胺药降低尤为明显,负增长幅度较大。

主要原因可能随着人们防护意识加强,用药量明显减少,另外与我国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关,药品价格有所降低,导致总销售金额降低。

3.2 我院抗过敏组胺药品种使用情况分析2014~2016年我院抗过敏组胺药使用品种稳定,但能满足我院患者的临床需求,数据显示,我院各类抗过敏组胺药的销售金额排序变化不大,其中排名前两位的药品没有变化,西替利嗪滴剂排名逐年靠前,其他药物排序稍有变动,第三代抗过敏组胺药仍是主要选择药物。

我院第一代抗过敏组胺药包括赛庚啶、氯苯那敏、异丙嗪,该类药物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引起嗜睡、视觉模糊、心悸和心动过速、便秘和尿潴留等一系列不良反应[7-9],故临床应用较少,用量亦逐年减少。

我院第二代抗过敏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片和西替利嗪滴剂,西替利嗪日均费用较低,是药物活性较强的第二代抗过敏组胺药[10-15]。

美国FDA已批准西替利嗪用于大于6月龄儿童,滴剂是其较佳的给药途径药物。

我院第三代抗过敏组胺药包括地氯雷他定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枸地氯雷他定片[16-20],其中,地氯雷他定是第二代抗过敏组胺药氯雷他定的主要活性代谢物,地氯雷他定对H1受体的亲和作用是氯雷他定的15倍左右,可抑制过敏性炎症初期及进展期的多个环节,口服吸收效果好[21-26]。

2014~2016年我院地氯雷他定片销售金额排名均较稳定,为第2位,B/A值在2014、2015年高达2,提示我院临床医师选择药物时不仅关注疗效,还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枸地氯雷他定片是在地氯雷他定片的基础上,经过结构修饰形成的一种新化合物,其在效果上具有自身的优势特征:①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将地氯雷他定结构中易氧化变色的氨基进行保护,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尤其是与辅料的兼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