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人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学案

合集下载

2015年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15年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师: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出示:120+50=170
120=170-50
50=170-120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加数用减法)
(2)试一试:利用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括号中的数,并写出计算过程。
125+( )=1125 ( )+28=72师:在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准确找到应用题的可用条件。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讲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讲课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2.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XX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感悟运算本质。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看到屏幕里的图片,有什么感觉?(出示各种美丽的花朵)(非常漂亮,感觉很香……)2.是的,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

荷花代表着纯洁,牡丹则代表着高贵。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承前启后1、出示主题图。

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2℃ 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学习引领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算式题,初步了解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内容包括同级运算、含两级运算、含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关键: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课时安排:
6课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2012-2013 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设计者单位(学校)铜陵师范附属小学授课班级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P/2-3(提出问题)教学目标: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滑冰场上午有72 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 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 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小组4 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27+85=113 (人)71-44 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 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十3X6 6-3X 987=329X6 =2X 987=1974 (人)=1974 (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 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 天是3 天的几倍,6 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 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

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2015下四年级数学教案(1单元)

2015下四年级数学教案(1单元)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一)学习目标: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

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 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小黑板出示)2角5分=()元 9分米=()米7分=()元 135克=()千克3元4角=()元 3分米2厘米=()分米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高位是(),计数单位是(),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新人教版四下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四下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姓名:牛帮波日期:2015.3——2015.7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一、四则运算(6课时)二、观察物体(2课时三、运算定律(7课时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2.乘法运算定律......4课时左右营养午餐......1课时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课时4、小数与单位换算......2课时5、小数的近似数......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五、三角形......6课时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七、图形的运动(二) ......4课时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1.平均数......2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营养午餐......1课时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教案

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教科书分3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减法、除法的意义及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和运算经验,需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本单元时,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但不太容易理解减法和除法的意义,同时,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1.注重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在学生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来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出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800=450+350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1、教材第三页做一做。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2、根据上面每个小组合作便出四道题,试算结果,集体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3、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三、有关0的运算:100+0= 0+568= 0×78= 0÷23=128-128= 0÷76= 235+0=99-0= 49-49= 0+319= 0×29=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一课时四则运算(含有同一级运算)使用时间:编写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学习目标】:1、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合作交流;说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用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知识链接】:48+59= 36×47= 125-46= 38+56= 69÷3=116-42= 60÷15= 63×12= 200×3= 400÷20=二、【自主学习】:1、看课本第2-3页冰天雪地情境图;回答问题:这幅图中蕴藏着哪些数学知识?1)滑冰区有___人;滑雪区有____人;冰雕区有_____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学例1;怎样列式计算。

方法一:方法2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上面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3、“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方法一:(1)平均1天接待多少人?列式_____________(2)6天呢?_____________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方法二:(1)6天里边有几个3天;就有几个987.列成综合算式并计算:3、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点:第一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第二种先算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

4、比较两个式子的运算顺序及结果;我发现的运算规律是: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乘除法;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学习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学生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能够看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前独立完成基础部分,上课后同桌对学,组内群学,交流注意点。

然后组间展示,通过对学的学习方式,时间5分钟。

)脱式计算下面各题:72÷8×6 36-12+8 3×8÷4要点部分我尝试:(学习程序:课内先独学要点部分尝试内容,后组内探讨,对学补充,然后组内交流、展示,及时辅导本组有错误的同学,时间5分钟。

)1、我来解决:①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列式:②“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我的算式是:我是先算()和同学交流后,我还知道了还可以先算()可以这样列式:2、我来试: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6÷8×2 156+28-3712×3÷6 128-56+27P5做一做1、2两题3、通过计算和比较我发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的顺序计算。

拓展部分1、填一填:(学习程序:课内先独学完成拓展部分第一题,组内校对,并交流运算规律特点,时间3分钟。

)1.根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写成综合算式。

100+30=180 180-75=105综合算式:200÷4=50 50×7=350综合算式:25×4=100 100÷10=10综合算式:2.判断并改错:169-20+80 240÷40×3=169-100 = 6×3=69 = 183.想一想,算一算12×5÷12×5 85+15-85+15课堂小结(学习程序:课内先独立思考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同桌对学互说,组内群学说一说在做这种练习时,你有什么要提醒的,时间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研学内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5)研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学重难点: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2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研学过程:研学一【知识回顾】、48+59= 36×47= 125-46= 38+56= 69÷3=116-42= 60÷15= 63×12= 200×3= 400÷20=研学二、自主学习1、理解加法的意义。

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大胆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写出加法算式画图:方法1: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3)为什么用加法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与同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根据加法的意义,指出上面算式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上面例1(1)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你的改编的减法的应用题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吗?然后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画图:算式1:算式2:(2)为什么用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的运算是减法?(与同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小结:()根据减法的意义,指出上面算式减法各部分名称。

研学三、自主合作交流1、根据上面的算式(即是下面的算式) 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即是加法和减法之间关系)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归纳:减法是加法的()运算。

2、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归纳得:和=()〇(),加数=()和-()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800-350=450800=450+350350=800-450问: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归纳得:被减数=()+(),()=被减数〇()研学巩固:1、P “做一做”2、练习一1、3、5研学检测:1、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3043-575= 你是根据什么,填出横线上数的?2、笔练(利用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括号中的数,并写出计算过程)245-( )=106 ( )-630=2014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式计算① 658加上什么数等于851? ②什么数减去314的差是731?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研学内容: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研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研学重难点:1、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2.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研学过程:研学一、知识回顾15×3= 24÷6= 33÷3= 5×24= 65×20= 1300÷20=研学二、1、乘法的意义阅读例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用加法计算:______________, 用乘法计算:____________.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与同学交流)(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求几个()加数的()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指出的乘法各部分名称 3 × 4 = 12( ) ( ) ( )2、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例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与乘法应题目相比,第①、②题分别是已知什么?______________求什么?__________怎样算?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同学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归纳:已知两个因数的()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的运算,叫做除法。

根据除法的意义,指出 12 ÷ 3 = 4 12 ÷ 4 = 3 除法各部分名称。

( ) ( ) ( ) ( ) ( ) (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认真阅读:课本例1、例2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真观察 3 ×4 =12 12÷3 =4 3 ×4 =12 12÷4= 3从上面的研学你明白: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 )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 ),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 )和其中一个因数求( ),所以除法是乘法的( )运算.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根据上面 3 ×4 =12 算式你能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积〇()(2)观察 12÷3=4和 12÷4=3这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除数=()÷( )被除数=( )〇(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研学巩固:做一做研学检测:1、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_____ 504÷36=______ 你是根据什么得出结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题:(1)9462是()的38倍。

()×43=4472 206×()=34402 ()÷409=203 58684÷()=863 ( )÷80=76003、红旗小学去年植树4500棵,今年植树棵数是去年的2倍。

今年植树多少棵?0的运算学案研学内容:(0的运算)研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研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研学过程:研学一、自主学习口算下面各题:(1)100+0= (2)0+568= (3)0×78=(4)154-0= (5)0÷23= (6)128-128=(7)0÷76= (8)235+0= (9)99-0=(10)49-49= (11)0+319= (12)0×29=研学二、合作探究0的运算有哪些?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并写在横线上.①②③④⑤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①②③④⑤讨论:0能不能做除数?(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引导举例说明(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商=被除数)研学三、强化0运算计算:(1)36+0= (2)0+68= (3)0×68= (4)54-0=(5)0÷28= (6)128-0= (7)0÷306= (8)25+0=(9)99-0= (10)49-49= (11)0+39= (12)90×0==◆研学检测:计算:0×36÷24 125-24×0 (97-12)×0+43 400+0÷200解决问题:1、小红5天看了100页的书,照这样的速度,她要看一本400页的《故事大全》需要多少天?2、高师傅每小时做45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做51个零件。

两个各做8个小时,朱师傅比高师傅多做多少个零件?研学内容:只含有同级运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运算研学目标:1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研学重难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研学过程:一、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在四则运算中,加减运算是一级运算,乘除运算是二级运算。

二、自主研学1、计算27÷3×7 3×6÷9 45+8-23 24-8+10通过上面的计算我发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计算顺序是从_____________算起。

2、计算330 + 570 ÷ 30 300 - 50 × 2通过上面的计算我发现: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计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__.3、研学巩固、计算下面各算式:49 + 17 - 25 90÷15×2 125-25×4 135-135÷997-12×6+43 26×4-125÷5三、同学交流研学你经过上面的自主探究,1、在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的算式里,按照的顺序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