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

合集下载

论语中的四字词成语及意思

论语中的四字词成语及意思

论语中的四字词成语及意思温故知新出处:孔子《论语·为政》译:反复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贤思齐出处:孔子《论语·里仁》译: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任重道远出处:孔子《论语·泰伯》译:担子很重;路程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孔子《论语·卫灵公》译: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论语》首创的成语。

《论语》首创的成语,指后世沿用《论语》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结构而形成的成语。

(1)不亦乐乎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类成语,几乎每篇都有。

如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犯而不校(《泰伯》)、空空如也(《子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这类成语占《论语》成语的很大部分,是《论语》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指来源于《论语》,但又经后人加工、提炼而形成的成语。

据考察分析,后人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形成这类成语。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如:众星拱辰出自《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拱”古作“共”)安老怀少出自《公冶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出自《论语》的经典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经典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经典成语及解释篇一1.无为而治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

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2.小德出入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

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处:《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血气方刚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

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4.学而优则仕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朽木不可雕也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6.循循善诱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7.言必信,行必果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8.言必有中解释: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9.言不及义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0.言而有信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篇二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释: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一言以蔽之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来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析

来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析

来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析杀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一那么以喜,一那么以惧《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那么以喜,一那么以惧。

’”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无所不至《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天道酬勤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天”指“上天”,“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勤”为“勤劳”。

见贤思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质彬彬《论语·雍也》:“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有那么改之,无那么加勉《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那么改之,无那么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色厉内荏《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乐以忘忧《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先秦·孔子《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见义勇为《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乐而不淫《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望而生畏《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祸起萧墙《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导读:本文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1.刚毅木讷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2.割鸡焉用牛刀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3.各不相谋解释:谋:商量,计义。

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4.恭而有礼解释: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器:工具。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攻乎异端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7.过犹不及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8.怪力乱神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9.后生可畏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0.患得患失解释:患:忧患,担心。

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篇二1.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1、(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2、(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3、(成人之美)舍弃别人的好事。

(原文)《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人。

”4、(斗筲之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言必有中)中:正对上。

所指一骂人就能够说道至点子上。

(原文)《论语・一流》:“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6、(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7、(当仁不让)碰到必须搞的事就积极主动回去搞,不辞让。

(原文)《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8、(有教无类)类: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9、(无可无不可)则表示怎样筹办都行,没一定的主见。

(原文)《论语・微子》:“我则相冲于是,就是无可无不可。

”10、(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

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1、(逝者如斯)用来形容光阴例如流水一去不返。

(原文)《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息。

’”12、(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13、(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高的或职位比自己高的人求教为不负责任。

(原文)《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15、(匹夫不容预演)虽就是平民也不容胁迫他退出主张。

(原文)《论语。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丑也,匹夫不容预演也。

”16、(饱食终日)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精选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篇一1.名正言顺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

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2.内省不疚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3.能近取譬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

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以文会友解释: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5.匹夫不可夺志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披发左衽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

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7.轻裘肥马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

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释: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处:《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任重道远解释:任:负担;道:路途。

已:停止。

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0.非礼勿视解释:不合符礼教的文字不能看。

出处:《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篇二1.三十而立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论语的成语并解释

论语的成语并解释

论语的成语并解释关于论语的成语并解释《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下面是关于论语的成语并解释,请参考!关于论语的成语并解释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

言当勇往而必为也。

”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

《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

)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A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1【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1、一言以蔽之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论语》中“一言以蔽之”的用法和今天一样,用于概括、评价某事某物。

这里孔子对《诗经》进行了概括,《论语注疏》中这样提到——“一言以蔽之”者,蔽,犹当也。

古者谓一句为一言。

《诗》虽有三百篇之多,可举一句当尽其理也。

“曰:‘思无邪’”者,此《诗》之一言,《鲁颂駉篇》文也。

《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

也就是说,这里的“一言”,指的是一句话,《诗经》虽然有三百多篇,但是其主旨思想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句话呢?就是“思无邪”——纯正无邪(北宋程颐也用“诚”来解释“思无邪”)。

2、述而不作出自《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孔子在这里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主要是说自己对于古代、前人的学说是更为信赖的。

比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自己就说:“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后面提到的“老彭”,是商朝时一名贤明的士大夫,是一位喜爱、遵从“先王之道”的人,孔子就以“老彭”自比。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认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这些行为都是“述而不作”而非自己在创作。

3、箪食瓢饮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这句话实际上是孔子在赞美自己的一个学生——颜回。

“箪食瓢饮”表面上指的是生活条件的简陋,这里引申为生活在简朴的环境下,依然能保持安贫乐道的精神,所以孔子这里称赞颜回“贤哉”。

宋代的周敦颐,特别重视这句话,经常叫他的学生程颐“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这里的“乐”,说的正是人超越了物质环境,追求精神圆满的至高境界。

4、能近取譬出自《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5.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0.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总结超有用

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总结超有用

1不亦乐乎《学而》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成语义:①不也是很快乐;②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③表示情况令人满意;④表示十分高兴。

2犯上作乱《学而》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翻译: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成语义: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3节用爱人《学而》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以要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季节役使人民。

成语义: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4食无求饱《学而》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成语义:吃饭不要求饱足。

5居无求安《学而》原文:同上成语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6 安贫乐道《学而》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贫穷却不去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仍快快乐乐,富裕仍爱好礼义的人。

成语义: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

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7巧言令色《学而》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面容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成语义: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8告往知来《学而》原文:告诸往而知来者翻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

成语义:9慎终追远《学而》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

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10、【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下面请欣赏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相关内容。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大全1) 无適无莫《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后汉书·刘梁传》:“是以君子之于事也,无適无莫,必考之以义焉。

”2)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 和颜悦色《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邢昺疏:“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

”4) 后生可畏《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 胜残去杀《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6) 时不我待《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7) 怨天尤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8) 中庸之道《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9) 半部论语参见“半部论语治天下”。

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 恶居下流《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2)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3) 枉道事人《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14) 循序渐进《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1. 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 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 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1、犯上作乱【解释】封建时代指违抗尊长君上,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现多指冒犯尊长。

犯上:冒犯长辈上级。

作乱:叛乱。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解释】形容花言巧语,假装和善,向人讨好。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一言以蔽之【解释】用一句话来概括。

蔽:遮,引伸为概括。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温故知新【解释】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温:温习;故:旧的。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见义勇为【解释】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解释】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是:这个;孰:那个。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尽善尽美【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朝闻夕死【解释】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解释】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0、听其言而观其行【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中道而废【解释】半路就停止了。

中道:中途。

【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出自《论语》的115个成语

出自《论语》的115个成语

出自《论语》的115个成语A1 .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僧》B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3 .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4 .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论语•乡党》6 .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论语•雍也》7 .博文约礼【解释】博:广泛;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8 .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9 .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10 .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1 .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1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C13 .察言观色【解释】察:详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论语中的成语及解释篇一1、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示例:徐迟《牡丹》:“她果然成为一个——的教师了。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3、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听其翻阅,则书非书也,不怒不威而引人——之明师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称颂人近义词:登峰造极、当行出色、炉火纯青反义词:浅尝辄止、一窍不通、一无所知、初出茅庐。

4、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出处:《论语。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示例: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以直报怨、以礼相待、以德报德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

6、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示例:哎,那骂得可真也是——。

(郭沫若《屈原》第五幕)7、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示例: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8、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示例:大批——,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9、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10、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篇二1、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

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示例:——,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犯上作乱: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4、言必有中: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示例: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近义词:废寝忘食用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

6、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

(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平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7、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

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

”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8、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

〕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9、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0、言过其实:实际。

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篇三1、恶衣恶食: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

(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2、手足无措:措: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示例: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3、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

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示例:《魏书·杨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回:“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一个老成人在旁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

”梁实秋《雅舍小品·职业》:“至于弈棋,虽曰小道,亦有可观,比饱食终日言不及义要好一些。

”刘心武《钟鼓楼·不是结尾》:“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既然是该办的事就不要等!就不能慢!”5、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6、欲速不达:欲:想要。

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7、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示例: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8、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

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9、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10、饱食终日: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

反义词:废寝忘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