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语文教案
《短文两篇》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分析两篇短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能够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短文一:《的早晨》描述了的早晨景象,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物的活动,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2 短文二:《的变迁》描述了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并分析两篇短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2 教学难点: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方法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短文,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两篇短文的期待和好奇心。
4.2 阅读与讨论:学生自读两篇短文,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短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并引导学生思考短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4.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短文的内容和主题,写一篇类似的短文。
学生互相交换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过程。
5.2 学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写作,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阅读短文时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词典、参考资料等方式,帮助理解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短文两篇》语文教案
《短文两篇》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能够阅读和理解短文的内容。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简要介绍短文的两篇作品,包括作者、背景和主题。
2.2 课文分析对每篇短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
2.3 问题讨论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的内容和主题。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交流。
3.4 思考与拓展学生思考短文中的深层次含义,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4.2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思考与拓展评估学生在思考和拓展方面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短文的文本,包括作者和作品的背景信息。
5.2 问题清单提供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
5.3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小组讨论的指南,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设计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游戏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6.2 课堂活动设计一系列课堂活动,包括阅读、讨论、分析和写作,以促进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和思考。
6.3 课后活动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写一篇读后感或进行深入研究。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引导式教学使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篇二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相关日月的诗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难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
《日》和《月》是两首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文章诵读起来很有一种音韵的美感。
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水平、理解水平。
2.讨论点拨法。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备课。
五、教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设计:(一)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设计: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
在当代作家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则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深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
(板书文题、作者)。
2. 明确目标(略)(二)自主学习(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日》一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月》一文中的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的哪些词句表现了这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略)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日》文中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2)、《日》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3)、《月》文中的句子“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课文《短文两篇》教案范文
课文《短文两篇》是一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的灵活运用和短文写作技巧的好文章。
本期教案主要针对该文章的教学和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提高短文写作能力。
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文中词语的含义。
(2)掌握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提高写作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技能,写出自己的短文。
2、教学重点(1)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
(2)短文写作技巧。
3、教学难点(1)提高写作能力,由浅入深地展开短文写作。
(2)准确地理解词语含义。
二、教学设计1、教学方式阅读+讨论+写作2、教学过程(1)预习导入学生自学第一篇短文《菜市场的买卖》,尝试总结其中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2)课堂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第一篇短文的内容、结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短文中涉及到的重要词汇、句式和语言运用等进行讨论,以确保学生准确了解文章内容和所涉及的语言知识。
(4)写作指导教师列举短文中的一些句式和语言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写出自己的短文,也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写出自己的短文。
(5)学习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题。
三、教学效果评估1、目标达成情况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情况。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并掌握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和句子结构。
(2)学生在短文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2、教学反馈(1)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课堂参与程度,对学生进行评分。
(2)教学反馈教师根据教学反馈情况,对下一节课进行调整和完善。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陋室铭(刘禹锡)一、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
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两句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本篇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主要教授巴金短文《草地》和《茶馆》两篇短文。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短文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深入感知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阅读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巴金的两篇短文,了解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了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短文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巴金的两篇文章,唤起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巴金的两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抛砖引玉、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作品鉴赏等。
【教学步骤】一、热身导入分组进行自然景色的比赛,要求每组同学在五分钟内画出一份关于自然的美景图画,并且给出画面上的各种元素的定义。
二、导入主题介绍巴金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巴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阅读短文(1)学生自主阅读《草地》和《茶馆》两篇短文,同时要求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进行标注,并着重理解短文的主题和情感。
(2)让学生合作,谈论对短文的不同理解,并逐一对比探讨,共同寻找每个学生自己的文学特点和感触。
四、课堂讨论(1)讲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包括用语简练、情感真实、文本纯洁等方面。
(2)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与人性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语文《短文两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短文两篇》,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短文两篇》包括两篇小文章,每篇文章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第一篇短文,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理解。
(4) 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篇短文,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5)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理解。
(7) 进行课堂总结,强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课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评估学生对《短文两篇》的理解程度。
3.2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准备《短文两篇》的文本材料,以及与短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4.2 教学材料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讨论和笔记。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本章的教学计划安排在两个课时内完成。
5.2 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阅读第一篇短文,进行问题讨论和小组讨论。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二篇短文,进行问题讨论和小组讨论。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短文两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6.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短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七章:教学活动设计7.1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理解短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分析短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事件。
(3)能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短文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通过阅读和分析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他人作品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短文选择: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选择两篇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
2. 短文内容:短文可以是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例如故事、说明文、议论文等。
要求短文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3. 生词和短语:根据短文内容,选取适量的生词和短语,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性问题或相关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起学生对短文的关注。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讨论和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讨论短文的主要内容、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比较和归纳:学生比较和归纳两篇短文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合作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评价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短文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材料。
2. 生词和短语表:准备生词和短语表,包括单词和短语的音标、中文意思和例句等。
3. 教学工具:准备必要的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PPT等,以便进行课堂演示和讲解。
《短文两篇》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它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散文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贴近生活,反映人的内心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篇具体的短文。通过分析《背影》和《鹿柴》,了解散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情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散文表达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创作美的散文。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感受两篇短文的主旨思想,特别是作者对亲情和自然的情感表达。
-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学会从字词、句子、段落三个层面分析文本,把握文章结构。
-学习并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评析作品。
举例解释:
-在《背影》中,重点分析父亲送别场景的描写,理解其中蕴含的父爱深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短文两篇》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分析并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品味;培养他们对生活中美好情感的关注,激发对家人、自然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技巧,为终身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短文两篇》这节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这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作者情感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蝉》一、导入同学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炎热烦闷的夏天。
每到夏天,在某个不经意的午后,我们可以若隐若现地听到窗外知了的鸣叫,仿佛在提醒着我们夏天的炎热,增加我们的烦闷感。
那么有谁知道知了,也就是蝉的生长过程呢?蝉在每年7、8月份产卵,产下的卵在泥土里孵化3-5年,在土中完成幼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的幼虫在5-8月从土中钻出来,爬到灌木、杂草等地方,蜕皮、羽化为成虫,也就是成年的蝉。
实质上,蝉真正的寿命只有2-3个月,也就是一个夏天。
如此煎熬的成长过程,如此短暂的生命,它的生命又怎样体现出意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美文。
品味生命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请同学们将第11页注释1和第12页注释4,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
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者,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等。
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诗人。
从小酷爱绘画,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教案一:阿西莫夫短文《机器人学院》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机器人学院》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能够理解和分析该短文中的主题和思想;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机器人学院》的原文,并制作教学课件;2.复印学生阅读材料;3.准备相关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阿西莫夫是一位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并简要介绍《机器人学院》的背景。
二、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先让学生默读短文,然后提问学生阅读短文时遇到的困难和不清楚的地方。
接着,教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共同解读短文,并带领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在机器人学院遇到了哪些问题?2.为什么机器人学院要把主人公和其他学生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3.主人公是如何解决机器人学院的问题的?三、思考与讨论(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1.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通常涉及哪些主题和思想?2.你认为《机器人学院》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各组的观点,并给予适当的评论。
五、拓展任务(10分钟)布置拓展任务:学生自行选择阿西莫夫的另一篇科幻小说,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后感。
要求在读后感中分析该短文中的主题和思想。
教案二:阿西莫夫短文《银河系有轨电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有轨电车》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能够理解和分析该短文中的主题和思想;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银河系有轨电车》的原文,并制作教学课件;2.复印学生阅读材料;3.准备相关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阿西莫夫是一位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并简要介绍《银河系有轨电车》的背景。
二、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先让学生默读短文,然后提问学生阅读短文时遇到的困难和不清楚的地方。
初二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精选教案
初二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精选教案初二上册语文《短文两篇》精选教案你喜爱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初二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初二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方、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消失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消失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方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非常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状况。
分小组竞赛,检查积累材料的状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1)名言警句: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留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名人读书的趣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马克思读书趣闻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诞生贵族家庭。
剑桥高校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同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同学朗读课文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非常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学问归纳、总结。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
《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这里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短文两篇》教案【优秀5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课时】2课时。
【课型】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一课时学习《行道树》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三、朗读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方法:《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
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⑴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⑴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⑴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⑴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⑴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⑴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⑴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
【导语】《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情。
话中有诗,意蕴深远。
⽆忧考⼩编整理了⼋年级上册语⽂《短⽂两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的: 1.掌握常⽤⽂⾔词语,理解课⽂⼤意。
2.品味优美语⾔,理解作品意境,体会⽂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的⽂⾔语感。
教学重点:积累⽂⾔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法。
引导学⽣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章画⾯的精美、语⾔的精练及布局的匠⼼所在,提⾼学⽣初步鉴赏⽂学作品的能⼒。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课时 师⽣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
以背诵为突破⼝,指导学⽣美读课⽂;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意;激发学⽣的想象,再现画⾯,引导学⽣感受⽂章的诗情画意;深⼊研读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忆旧知,导⼈新课 1.古⼈云“仁者乐⼭,智者乐⽔”。
⼭⽔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数⽂⼈墨客的⽆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的记忆库,背诵⼀些描写祖国壮丽⼭河的诗⽂。
(《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将⼀起欣赏⼀篇六朝⼭⽔⼩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境。
) 2.学⽣⾃⼰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的书信⼜叫“尺牍”或⽇“信札”,是⼀种应⽤性⽂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读书。
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今茅⼭)。
他精通阴阳五⾏、⼭川地理、天⽂⽓象。
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
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事,朝廷都要派⼈进⼭向他请教,故称他为“⼭中宰相”。
陶⼀⽣好松。
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样如痴如狂。
有时,他竟⼀⼈进⼭,专去听⼭野松涛之声,⼈⼜称之“仙⼈”。
《短文两篇(第三课时)》教案
《短文两篇(第三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pān)惟吾德馨.(xīn)B.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无案牍.(dú)之劳形C.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ái)清涟而不妖D.谈笑有鸿儒.(rú)陶后鲜.(xiān)有闻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可以调.素琴(调弄)惟吾德馨.(美好)B.无案牍之劳.形(劳累)出淤泥而不染.(沾染)C.濯清涟而不妖.(妖媚)山不在.高(在于)D.亭亭净植.(种植)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B.宜.乎众矣C.不蔓.不枝D.香远.益清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5.【新独家原创】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C.孔子云:何陋之有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力提升全练6.【新考法·对比阅读】(2023辽宁葫芦岛连山期中改编,7—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5)题。
(12分)[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
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为人简易佚荡①,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②为,少耆③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④之储,晏如⑤也。
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
——《汉书·扬雄传》[注] ①佚荡:宽和。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5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5篇《短文两篇》教案篇一短文两篇学习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行道树》学习内容: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
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
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
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整体感知①思考质疑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8、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人格。
2.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颇能显示巴金艺术风格的优美散文诗《日》和《月》,去感受其中的言志、言情的动人风采。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ng)谷姮(héng)娥皓(hào)月旸(yá(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
旸:日出。
姮娥:嫦娥。
2.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3.背景链接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
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怕牺牲。
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速读课文,领会文章大意,概括回答下面问题。
1.在《日》《月》两文中日和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交流点拨:日:光和热;月:冰冷2.两篇文章引用了哪些故事?交流点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二)文本探究仔细研读课文,交流探讨,说说你的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日》,分小组探讨问题:(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交流点拨: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2)“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交流点拨: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3)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交流点拨: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
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4)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交流点拨: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5)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交流点拨: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
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6)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交流点拨: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月》,分小组探讨问题:(1)“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交流点拨: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
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文的《日》有相通的地方。
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2)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交流点拨: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
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三)写法借鉴1.本文运用的突出手法是什么?交流点拨:对比2.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交流点拨: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
3.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
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哪些深一层的理解?交流点拨: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
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
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
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板书篇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动物伟大的母爱。
4.体会两篇短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动物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老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谈体会一次空难,一对父母将自己的双臂张开,把孩子护在身体之下,结果父母双亡,而孩子安然无恙。
2.揭示课题人有此情,动物也有此情,今天我们将去感受动物母性的伟大。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故事大意。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教师配乐读两篇短文中的精彩感人语段。
《母牛》:“牛的主人寻来了??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雕像》:“原来,慈爱的鸟妈妈本能地知道??用自己的翅膀为它们撑起了保护伞。
”4.男女生读这些句子。
5.齐读课文,说说两篇短文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母爱)6.两篇短文相同的主题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三、合作探究学习《母牛》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用一个词或句子概括母牛在你心中的形象。
3.说说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母牛的形象的。
4.画出文中描写母牛拦路索水的情形的句子。
(1)“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也不肯挪动半步。
”(2)“双方依然僵持着。
”(3)“可老牛不为所动。
”(4)“老牛的凄厉哞叫??显得分外悲壮。
”5.老牛得到水后又是怎样的情形?(1)“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
”(2)“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眼中的泪水。
”(3)“没等主人吆喝??慢慢地往回走。
”6.文章除了对老牛进行了直接描写外,还有一些侧面描写表现母牛的倔强,找出相关句子。
(人们前后的表现。
)7.母牛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倔强实际上是一种什么的表现?四、小节课文是通过叙述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啦展现母牛的母爱的。
板书设计:拦路索水母牛仰天长哞伟大的母性看小牛喝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体会动物伟大的母爱教学重难点:体会两篇短文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快速读文,了解内容1.找出课文中让人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它微微张开焦枯的翅膀,像一尊雕像。
”“护林员感到有些惊奇??却没有烧伤的痕迹。
”“当火苗窜上来灼伤它的身体时??保护着翅膀低下的孩子们。
”2.从句子中感受到鸟妈妈怎样的形象?3.是什么力量让鸟妈妈这样勇敢,不怕牺牲?二、体会两文在表达方法上的不同《母牛》一文是按故事情节的推进来叙述的。
拦路索水——小牛喝水——牛往回走。
《雕像》一文先设置悬念——母鸟死了,而雏鸟却没有烧伤的痕迹,然后解释悬念——母鸟用自己的翅膀为它们撑起了保护伞。
三、两文给我们的启示动物也有浓浓的亲情,我们人类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四、总结全文板书设计微微张开鸟妈妈勇敢坚定匍匐一动不动篇三:短文两篇教案店中学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时间1巃嵸(事迹)(保存)(音节助词)(它,代黄鹤楼)(高耸的楼宇)(雄伟、高大)(高耸的样子)翻译: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上倚汉敞;坐窥.(yǐ)河..,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井邑..,(靠着)(银河)(靠近,)(两层屋檐)(飞檐)(门)(高大宽敞)(看,远眺)(城乡)翻译: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低头,俯身)(也)(山川胜迹)(的)(最好的事物)翻译: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2、根据课文写出下列字音及字形。
西南隅(yú)返憩(qì)四闼(tà)...井邑(yì)巍峨(wēi é)坐窥(kuī)....3、古江南三大名楼,古代诗人多有吟诵,请尝试完成下列诗句:天下之乐而乐。
”共长天一色。
”黄鹤楼:(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找出文中描写黄鹤楼的夸张句和对偶句。
夸张句: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写楼的高大)。
对偶句:①耸构巍峨,高标lóngzōng(刻画楼的整体形象)②上倚河汉,下临江流③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具体写建筑结构)④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感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3论,有感慨,可谓情辞并茂。
从语言上来看,多用四字句,且多用对偶修辞,铺陈议论,使文章极具文采。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及文中加点字。
2.完成三级训练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略)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交流预习作业1、2,教师校正。
2、师生共同梳理文章内容及重点字。
三、文本探究1 于园并非人人都能进去,从文中那一句话可以证明?明确:“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一句告诉我们: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