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九章状态空间分析方法.ppt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8状态空间分析法
1 2 3
解析法
通过解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得到系统的状态和 输出响应。
数值法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如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 对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进行离散化求解,得到系 统的离散时间响应。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测 性等性质,为系统设计和控制提供依据。
状态空间模型的求解方法
在处理高阶系统时,计算量较大,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对系统进行适当的简化或近似处理,以降低
计算复杂度和提高计算效率。
状态空间分析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02 03 04
局限性
对于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可能较为复杂。
在处理高阶系统时,计算量较大,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对系统进行适当的简化或近似处理,以降低
描述输入对状态变量的影响。
状态方程的建立
状态变量的选择
选择系统的状态变量,通常基于系统 的物理性质和动态特性进行选择。
建立状态方程
根据状态变量和系统的动态特性,建 立状态方程,描述系统内部状态的变
化规律。
确定系统矩阵
根据状态方程,确定系统矩阵A和B, 其中A描述状态变量的时间导数,B
描述输入对状态变量的影响。
计算复杂度和提高计算效率。
02 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02 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状态方程的建立
状态变量的选择
选择系统的状态变量,通常基于系统 的物理性质和动态特性进行选择。
建立状态方程
根据状态变量和系统的动态特性,建 立状态方程,描述系统内部状态的变
化规律。
确定系统矩阵
根据状态方程,确定系统矩阵A和B, 其中A描述状态变量的时间导数,B
自动控制原理状态空间法
目录
• 引言 • 状态空间法基础 •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 • 状态反馈与极点配置 • 最优控制理论 • 离散系Biblioteka 的状态空间表示01引言
状态空间法的定义
状态空间法是一种基于状态变量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方法,通过建立系 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状态变量是能够完全描述系统内部状态的变量,可以是系统的物理量或抽 象的数学变量。
最优控制问题
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找一个控制输入, 使得被控系统的某个性能指标达到最优。
性能指标
通常为系统状态或输出函数的积分,如时间加 权或能量加权等。
约束条件
包括系统动态方程、初始状态、控制输入和终端状态等。
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
线性二次调节器问题是最优控制问题的一个特例, 其性能指标为系统状态向量的二次范数。
THANKS
状态方程描述了系统内部状态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而输出方程则描述了 系统输出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状态空间法的重要性
1
状态空间法提供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统一框架, 可以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分析和设计问题。
2
通过状态空间法,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的状态反 馈控制、最优控制、鲁棒控制等控制策略。
3
状态空间法具有直观性和易于实现的特点,能够 直接反映系统的动态行为,便于理解和分析。
02
状态空间法基础
状态与状态变量
状态
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是由系统 的所有内部变量共同决定的。
状态变量
描述系统状态的变量,通常选择 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内部变量作 为状态变量。
状态方程的建立
根据系统的物理或数学模型,通过适 当的方法建立状态方程。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2
k!
= P −1IP + P −1 APt + 1 P −1 A2 Pt 2 + + 1 P −1 Ak Pt k +
2
k!
= P −1 (I + At + 1 A2t 2 + + 1 Ak t k + )P = P −1e At P
2
k!
因而式(9-39)成立。
性质10: 两种常见的状态转移矩阵。设 A = diag[1, 2 ,,n ],
2. 拉普拉斯变换法。将式(9-22)取拉氏变换有
sX (s) = AX (s) + x(0)
则
(sI − A) X (s) = x(0)
X (s) = (sI − A)−1 x(0)
(9-27)
进行拉氏反变换有
x(t) = −1[(sI − A)−1]x(0)
(9-28)
与(9-25)相比有
e At = −1[(sI − A)−1 ]
进行拉氏反变换有 x(t) = −1(sI − A)−1 x(0) + −1[(sI − A)−1 BU (s)]
由拉氏变换卷积定理
−1[F1(s)F2 (s)] =
t
0 f1 (t − ) f2 ( )d
=
t
0 f1 ( ) f2 (t − )d
在此将(sI − A)−1 视为F1 (s),将BU (s) 视为 F2 (s) ,则有
x(t) = eA(t) x(0) + t eA(t− )Bu( )d 0 t = (t)x(0) + 0 (t − )Bu( )d
结果与式(9-43)相同。上式又可表示为
自动控制原理(第九章)
15
一、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14)
4、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直接根据 系统的机理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继而选择有关 的物理量作为状态变量,从而导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二是 由已知的系统其它数学模型经过转化而得到状态空间表达式。
(1)根据系统机理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通过例题来介绍根据系统机理建立线性定常连续系统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方法。
若状态 x 、输入 u 、输出 y 的维数分别为 n, p, q, 则称 n n 矩阵 A(t )及 G (k ) 为系统矩阵或状态矩阵或系数矩阵, 称 n p矩阵 B (t )及 H (k )为控制矩阵或输入矩阵,称 q n 矩阵 C (t ) 及C (k )为观测矩阵或输出矩阵,
12
x (t ) x1 (t ), x 2 (t ), , x n (t )
T
则向量 x (t ) 称为 n 维状态向量。
8
一、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7)
状态空间: 以 n 个状态量作为基底所组成的 n维空间称 为状态空间。 状态轨线: 系统在任一时刻的状态,在状态空间中用 一点来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状态在变化,并在状 态空间中描绘出一条轨迹。这种系统状态向量在状态空间 中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称为状态轨迹或状态轨线。 状态方程: 描述系统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关系的 一阶微分方程组(连续时间系统)或一阶差分方程组(离 散时间系统)称为系统的状态方程。状态方程表征了系统 由输入所引起的内部状态变化,其一般形式为 x(t ) f x(t ), u(t ), t 或 x(t k 1 ) f x(t k ), u(t k ), t k
常具有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的形式,称为状态方程。另一 T x x1 , x 2 ,, x n 及变量u u1 , u 2 , , u p T 个是表征系统内部变量 T 和输出变量 y y1 , y 2 , , y q 间转换关系的数学式,具有 代数方程的形式,称为输出方程。 仅当在系统具有一定属性的条件下,两种描述才具有 等价关系。
《自动控制原理》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在第一章至第七章中,我们曾详细讲解了经典线性系统理论以及用其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法。
可以看到,经典线性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和z 变换,系统的基本数学模型是线性定常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脉冲传递函数,主要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时域法、根轨迹法和频域法,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系统运动的稳定性。
经典线性系统理论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是比较有效的,但其显著的缺点是只能揭示输入-输出间的外部特性,难以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特性,也难以有效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在50年代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在1960年前后开始了从经典控制理论到现代控制理论的过渡,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卡尔曼系统地将状态空间概念引入到控制理论中来。
现代控制理论正是在引入状态和状态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线性系统理论首先得到研究和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成熟的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许多分支,如最优控制、最优估计与滤波、系统辨识、随机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均以线性系统理论为基础;非线性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线性系统理论的概念、方法和结果的影响和推动。
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运用状态空间法描述输入-状态-输出诸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不但反映了系统的输入—输出外部特性,而且揭示了系统内部的结构特性,是一种既适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又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既可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又可用于线性时变系统的有效分析和综合方法。
在线性系统理论中,根据所采用的数学工具及系统描述方法的不同,又出现了一些平行的分支,目前主要有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法、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线性系统的代数理论、线性系统的多变量频域方法等。
由于状态空间法是线性系统理论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广的分支,加之受篇幅限制,所以本章只介绍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法。
9-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1. 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类型这里所谓的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制约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它可能是一个由反馈闭合的整体,也可能是某一控制装置或受控对象。
自动控制原理第九章线性离散控制系统
e -Ts
1 - e-Ts s
注意:这里的输入为1×δ(t),是单位幅 值脉冲经理想脉冲调制后的信号,即单 位理想脉冲,其拉氏变换为1。
16
u( t )
1
0
uh( t )
1
0T
1 0 -1
说明:零阶保持器实际的传递函数
u( t )
零阶 uh ( t )
保持器
实际的 u( t ) 1( t ) - 1( t - )
t
7
单位幅值脉冲与理想脉冲的区别
δT (t)
1
δT (t)
0 T 2T
t
0 T 2T
t
用 1( t ) 表示 0 时刻的单位幅值脉冲,则第nT 时刻的单位幅值 脉冲为 1( t - nT ) 1( t - nT ) - 1( t - nT - ) , n 0 , 1, 2,
当 0 时, 其拉氏变换为
- s - max 0 max s
2s
s 2max 时
F( j )
- s - max 0 max s
2s
13
s 2max 时
F( j )
- 2s
-
-
s
max
0
max
s
2s
只有满足 s 2max,采样信号 f ( t ) 才包含了原信号
f ( t )的全部信息,因此可以不失真地重现原信号。
说明:采样定理只提供了选择采样周期的理论依据,对于 实际的反馈控制系统,连续反馈信号的上限频率(带宽) 通常难以准确地确定,因此选择采样周期一般依靠估计。
15
u( t )
1
0
uh( t )
1
0T
1 0 -1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8状态空间分析法
目录
• 状态空间分析法概述 •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 非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 状态空间分析法的应用
01
状态空间分析法概述
Chapter
状态空间的概念
状态变量
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内部变量, 通常选取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内 部变量作为状态变量。
状态方程
描述系统内部状态变量之间关系 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微分方程 或差分方程形式表示。
故障隔离和定位
结合状态空间方法和故障诊断算法,可以隔离和 定位故障源,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故障预测和预防
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控制 系统的故障进行预测和预防,降低故障发生的概 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在控制系统仿真制系统的动态行为,验证 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系统分析和调试
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对系统进行调 试和优化。
多目标优化
利用状态空间方法,可以对多个性能指标进行优化, 实现多目标控制。
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 2
故障检测和诊断
通过状态空间方法,可以检测和诊断控制系统的 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状态方程定义
描述系统内部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通常表示为dx/dt = Ax + Bu,其中x是状态向量,u是输入向量,A 和B是系统矩阵。
建立状态方程
根据系统的物理特性和输入输出关系,通过适当的方法建立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解法
通过求解状态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状态响应。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定义
极点配置的方法
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或优化问题,找到合适的 控制输入u(t),使得系统的极点配置在期望的位置 上。
《自动控制原理》系统数学描述的两种基本类型
线性定常系统 在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中,若系数矩阵 A(t), B(t),C(t), D(t)或 G(k), H (k),C(k), D(k) 的各元素都是常数,则称该系 统为线性定常系统,否则为线性时变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状态空间 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
.
x(t) = Ax(t) + Bu(t)
y(t) = Cx(t) + Du(t)
应注意到在向量、矩阵的乘法运算中,相乘顺序不允许任意颠倒。
状态空间分析法 在状态空间中以状态向量或状态变量描述系 统的方法称为状态空间分析法或状态变量法。
状态空间分析法的优点是便于采用向量、矩阵记号简化数学描 述,便于在数字机上求解,容易考虑初始条件,能了解系统内部状 态的变化特性,适用于描述时变、非线性、连续、离散、随机、多 变量等各类系统,便于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实现最优控制、自适应控 制等。
这里所谓的系统是指由一些相互制约的部分构成的整体,它可 能是一个由反馈闭合的整体,也可能是某一控制装置或受控对象。 本章中所研究的系统均假定具有若干输入端和输出端,如图9-1所 示。图中方块以外的部分为系统环境,环境对系统的作用为系统输
T
入,系统对环境的作用为系统输出;二者分别用向量u = [u1,u2 ,...,u p ] 和y = [ y1, y2 ,..., yq ] T表示 ,它们均为系统的外部变量。描述系统内部 每个时刻所处状况的变量为系统的内部变量,以向量 x = [x1, x2 ,..., xn ] T 表示。系统的数学描述是反映系统变量间因果关系和变换关系的一 种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659P)
手动控制
人在控制过程中起三个作用: (1)观测:用眼睛去观测温度计和转速表的指示值;
(2)比较与决策:人脑把观测得到的数据与要求的数据相比较,并进行
判断节,如调节阀门开度、改变触点位置。
ppt课件 4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数控车床按预定程序自动切削,人造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并回收
ppt课件 6
控制系统分析:已知系统的结构参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求取系
统的动态、静态性能指标,并据此评价系统的过程称为控制系统分 析。
控制系统设计(或综合):根据控制对象和给定系统的性能指标,
合理的确定控制装置的结构参数,称为控制系统设计。 被控量 :指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给定值、要按给定规律变化的物理 量。被控量又称输出量、输出信号 。 给定值:系统输出量应达到的数值(例如与要求的炉温对应的电 压)。 扰动:是一种对自动控制系统输出量起反作用的信号,如电源电压
闭环控制是指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
与控制作用之间存在着负反馈的控制 方式。采用闭环控制的系统称为闭环
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控制
是一切生物控制自身运动的基本规律。 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控制能
力的闭环系统。
优点:具有自动补偿由于系统内部和外 部干扰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偏差)的
能力,因而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脑
手
输出量 (手的位置)
ppt课件
16
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ppt课件
17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名词术语和定义
反馈控制系统方框图
ppt课件
18
1.2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s
s
0 +
1
=
Gc11 (s) Gc21 (s)
5s
Gc12 (s) Gc22 (s)
式中 Gcij (s) 表示U j (s) 至 Yi (s)(i, j = 1,2) 通道的串联补偿器传递函数。可
以验证这种解耦系统的开环传递矩阵Gp (s)Gc (s) 为对角阵:
1
Gp
(s)Gc
(s)
=
=
1+
(s + 1) 1
U2 (s)
(s + 1)
+ 1+1
1 (s
+ 1)
• 1+1
1 (2s
+ 1) U1 (s)
1
2s +1
= s + 2 U 2 (s) + 2(s + 2) U1 (s)
其向量-矩阵形式为
1
Y
(s)
=
Y1 (s) Y2 (s)
=
2(s 2s
+ +
1) 1
2(s + 2)
0 1
U U
1 2
(s) (s)
=
'(s)U
(s)
s + 2
原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矩阵为
1
'
(s)
=
2(s 2s
+ +
1) 1
2(s + 2)
0
1
s + 2
串联补偿器 Gc (s) 的设计:由式(9-60)并考虑 H (s) = I 有
Gc
(s)
=
G
−1 p
(s)(s)[I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向量-矩阵形式为
x1 (k + 1) 0 1 0 0 x1 (k) 0
x2 (k
+ 1)
0
0
1
0
x2 (k)
0
= 0 0 0 0 + u(k)
xn−1
(k
+
1)
0
0
0
1
x
n−1
(k
)
0
xn (k + 1) − a0 − a1 − a2 − an−1 xn (k) 1
量和输入量:ai ,bi (i = 0,1,2,, n且an = 1) 为表征系统特性的常系
数。考虑初始条件为零时的z变换关系有
[ y(k)] = Y (z), [ y(k + i)] = ziY (z)
对式(9—87)两端取z变换并加以整理可得
G(z)
=
Y (z) U (z)
=
bn z n + bn−1 z n−1 + + b1 z + b0 z n + an−1 z n−1 + + a1 z + a0
(9-95)
三、线性定常离散动态方程的解
求解离散动态方程的方法友递推法和z变换法,这里只介绍常
用的递推法,对z变换法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有关书籍。下面以解
离散化状态方程为例来说明如何使用递推法求解。令式(9-93)
中的k = 0,1,, k −1可得到 T,2T,, kT 时刻的状态,即
k = 0 : x(1) = (T )x(0) + G(T )u(0)
=
bn
+
z n−1 n−1
+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状态空间分析
C CA =n rankP = rank n −1 CA
必要性: 设rankP<n,则存在x(0), 使得Px(0)=0, 即
我们有
10 X 1 (s) = X 2 (s) s+5
状态空间方程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定义 2.1 如果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施加一个无约束的控制向量, 使 系统由初始状态x(t0)转移到任一状态, 则称该系统在时间t0时 为状态可控的。 定义 2.2 如果系统的状态x(t0)在有限时间内可由输出的观测值确定, 那么称系统在时刻t0是状态可观测的。 控制系统的状态完全可控性 设状态方程为:
y1 (t ) = g1 ( x1 , , xn ; u1 , , ur ; t )
y2 (t ) = g 2 ( x1 , , xn ; u1 , , ur ; t )
ym (t ) = g m ( x1 , , xn ; u1 , , ur ; t )
定义:
x(t ) = [ x1 (t ), , xn (t )]
A(t)称为状态矩阵, B(t)称为输入矩阵 C(t)称为输出矩阵, D(t)称为直接传输矩阵
D(t )
u (t )
B(t )
+
x(t )
•
+
∫ dt
A(t )
x(t )
C (t )
+
+
y (t )
如果向量函数f和g不显含时间t, 则称该系统定常系统:
x(t ) = Ax(t ) + Bu (t ) y (t ) = Cx (t ) + Du (t )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8状态空间分析法
状态方程描述了自动控制系统中各个元件之间的动态关系。
系统转换
通过将系统转换成状态空间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描述和理解系统的行为。
状态矩阵与控制矩阵
状态矩阵和控制矩阵是描述系统状态和输入的重要工具。
系统传递函数
1 概念
传递函数表示系统的输入 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2 输入输出方程
通过传递函数,我们可以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 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8状态 空间分析法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学习状态空间分析法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通过简洁而 生动的文本和精美的图片,我们将探索这一方法的定义、优势以及设计过程。
引言
状态空间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方法。它与传统的频 域和时域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更直观和全面的特点。
系统状态方程
总结与展望
1 优缺点
我们将总结状态空间分析法的优点和不足之 处。
2 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将探讨状态空间分析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和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在本课件中,我们引用了一些重要的参考文基于极点配置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可帮助我们实现期望的系统响应。
使用最优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可 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实例分析
线性系统表示
我们将以一个实际的线性系统为例,展示如何进行状态空间分析。
控制器设计算法
我们将运用控制器设计算法,设计出最佳的控制器。
仿真实验结果展示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将验证设计的控制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3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方法帮助我们 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状态转移矩阵
1
线性时不变系统
状态转移矩阵可以用于描述线性时不变
性质
2
系统的状态演变。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 (b0 − an−1hn−1 − an−2hn−2 −− a1h1 − a0h0 )u
选择 h0 , h1, hn−1 ,使得上式中u的各阶导
的次数n。为了避免在状态方程中出现u的导
数项,可以选择如下的一组状态变量。
设
bn
0
,选取: x1 = y − h0u
xi = xi−1 − hi−1u, i = 2,3,, n
其中h0, h1, , hn−1是n个待定系数
x• • •
xi = xi−1 − hi−1u • • •
x1
+
1 L
u ( t)
x2 0
y=0
x1
1
x2
令 x=x 1x2T 为状态向量
则: x • =−
R−
L
1 L
x+
1
L u ( t)
1 c
0
0
y=0 1 x
补充:
• 由(A,B,C,D) 画状态变量图 • 由电路→基本方程→状态变量图→(A,B,C,D) • 状态变量选取不唯一 • D0的解释 • 充放电过程的解释 • 状态方程的稳态求解
(1)求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2)画出其状态变量图
解:选 x1 = y
.
x2 = y
..
x3 = y
则: x1 = x2 x2 = x3
x3 = −6x1 − 8x2 − 5x3 + 3u
y = x1
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自动控制原理状态空间分析方法PPT课件
返回子目录
第6页/共217页
一、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状态:动力学系统的状态可以定义为信息的集合。
已知 t0时状态, t 时t0的输入,可确定
时任一变量的运动状况。
t t0
: 状态变量 确定动力学系统状态的最小一组变
量
。 x1(t),, xn (t)
第7页/共217页
状态向量:
x1 t
x2
t
0
用 e At 左乘上式两边
t
x(t) eAt x(0) eA(t )Bu( )d (9-54)
0
则式(9-54)可以写成
t
x(t) (t)x(0) (t )Bu( )d (9-55) 0
第40页/共217页
讨论非齐次状态方程的拉氏变换解法
sx(s) x0 Ax(s) Bus
⑩ 正确理解系统齐次方程渐近稳定和系统BIBO稳 定的概念, 熟练掌握判别渐近稳定的方法和判别 系统BIBO稳定的方法。
⑪ 正确理解李雅普诺夫方程正定对称解存在的条件
第5页/共217页
9-1 状态空间方法 基础
•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用传递函数来设计和分析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用状态变量来描述系统。 采用矩阵表示法可以使系统的数学表达式简洁 明了,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经典控制理论 (50年代前)
现代控制理论 (50年代后)
研究对象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 可以比较复杂 性定常系统
数学模型 数学基础
传递函数 (输入、输出描述)
运算微积、复变函 数
状态方程 (可描述内部行为)
线性代数、矩阵理论
设计方法的 特点
非唯一性、试凑成 份多, 经验起很大 作用。主要在复数 域进行。
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第9章
第九章 状态空间系统响应、可控性与可观性 图 9-3 电路系统
第九章 状态空间系统响应、可控性与可观性
解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以得到a、b和c三个节点 处的电流关系分别为
第九章 状态空间系统响应、可控性与可观性
可把上式表示为如下两个一阶微分方程:
u2
(t)
1 C
i(t)i(t )来自1 Lu2 (t)
R L
i(t)
1 L
u1 (t )
取状态变量x1=u2(t),x2=i(t),则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输出方程
x1
1 C
x2
描x述2 系 统 L1输x出1 量RL与x状2 态 变L1 量u1 间的函数关系式,
通常,对于单变量系统,状态方程习惯写成如下形式:
x1 a11x1 a12x2 a1n xn b1u x2 a21x1 a22x2 a2n xn b2u xn an1x1 an2 x2 ann xn bnu
(9.1)
输出方程为
y=c1x1+c2x2+…+cnxn+du 写成矩阵向量形式为
x1 x2
1
L
0
u
第九章 状态空间系统响应、可控性与可观性
若指定角速度ω为输出,则系统的输出方程为
y x2 0
1
x1 x2
若指定机械旋转部分转角θ为输出,则系统需增加一个
状态量x3=θ,并且有
x3 x2
(9.2)
x Ax Bu
y
自动控制原理PPT分析共91页文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xn
0 0 0 1 a0 a1 a2 an1
0
(9-19)
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图9-3
例9-3
考虑用下列常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y 2 y 2 y 2u
输入为 u ,输出为y 。
试求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解:
取状态变量 x1 y, x2 y
yq cq1x1 cq2x2 cqnxn dq1u1 dqpup
返回子目录
一、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状态:动力学系统的状态可以定义为信息的集合。
已知 t0时状态, t 时t0的输入,可确定
时任一变量的运动状况。
t t0
: 状态变量 确定动力学系统状态的最小一组变
量
。 x1(t),, xn (t)
状态向量:
x1 t
x2
t
如果完全描述一个给定系统的动 态行为需要n个状态变量,那么状态 向量定义为X(t)
状态方程为 写成
x1 x2
x2 2x1 2x2 2u
x1 x2
0
2
1
2
x1 x2
0
2
u
输出
y 1
0
x1 x2
图9-4 例9-3系统的结构图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图9-6 多变量系统
x1 a11x1 a12 x2 a1n xn b11u1 b1pu p x2 a21x1 a22 x2 a2n xn b21u1 b2 pu p
X t
xn t
状态空间:由X (张t) 成的n维向量空间。
对于确定的某个时刻,状态表示为状态空间中一 个点,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构成了状态空间 中的一条轨迹。
例9-2
• 设一RLC网络如图所示。
回路方程为
e(t)
Ri(t)
L
di(t) dt
1 C
i(t)dt
图9-2 RLC网络
选择状态变量
第九章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第9章 状态空间分 析方法
基本要求 9-1 状态空间方法基础 9-2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 9-3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9-4 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的稳定性 9-5 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
返回主目录
引言:前面几章所学的内容称为经典控制理
论;下面要学的内容称为现代控制理论。两者作 一简单比较。
ut , t 0 时就可确定系统的行为。
选取状态变量
x1 y, x2 y, , xn yn1
x1 x2 x2 x3
xn1 xn xn a0 x1 a1x2 an1xn u (9-17)
或写成
x Ax Bx
0 1 0 0
0
x1
x2
0
0
1
0
0 0
x
A a21
a22
a2n
B b21
b22
b2
p
an1
an 2
ann
bn1
bn 2
bnp
输出变量方程
y1 c11x1 c12x2 c1nxn d11u1 d1pup
y2 c21x1 c22x2 c2nxn d21u1 d2 pup
……….
经典控制理论 (50年代前)
现代控制理论 (50年代后)
研究对象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 可以比较复杂 性定常系统
数学模型 数学基础
传递函数 (输入、输出描述)
运算微积、复变函 数
状态方程 (可描述内部行为)
线性代数、矩阵理论
设计方法的 特点
非唯一性、试凑成 份多, 经验起很大 作用。主要在复数 域进行。
设计的解析性,与计 算机结合,主要在时 间域进行。
x1(t) i(t) x2 (t) i(t)dt
则有
x1
R L
x1
1 LC
x2
1 L
e
x2 x1
写成 输出
R
x
L
1 CL
x
1 L
u
1 0 0
1 y(t) c(t) C x2
0
1 C
x
若选另一组状态变量
x1(t) i(t)
1 x2 (t) C i(t)dt
则有
x1
④ 正确理解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概念,熟练掌握和 运用可控性判据和可观性判据。
返回子目录
⑤ 熟练掌握可逆线性变换矩阵的构成方法, 能将可控系统 化为可控标准形。能将不可控系统进行可控性分解。
⑥ 正确理解对偶原理, 会将原系统的有关可观测性的问题 转化为对偶系统的可控性问题来研究。
⑦ 正确理解单变量系统零、极点对消与动态方程可控、 可观测的关系。熟练掌握传递函数的可控性标准形实 现、可观性标准形实现的构成方法。
R L
x1
1 L
x2
1 L
e(t)
x2
1 c
x1
写成
x
R L
1
C
1 L 0
x
1 L 0
u
二、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y n an1 y n1 an2 y n2 a0 y u
若给出 (t=0) 时的初值y(0) 、y(0) 、… 、y(n1) (0) 和
………
xn an1x1 an2 x2 ann xn bn1u1 bnpu p
x1 , x2 , , xn 为状态变量;
u1 , u 2 , , u p
y1 , y2 , , yq
为输入量; 为输出变量。
矩阵形式:
x Ax Βu
式中
a11 a12 a1n
b11 b12 b1p
⑪ 正确理解李雅普诺夫方程正定对称解存在的条件和 解法, 能通过解李雅普诺夫方程进行稳定性分析。
9-1 状态空间方法 基础
•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用传递函数来设计和分析单 输入、单输出系统。
• 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用状态变量来描述系统。采 用矩阵表示法可以使系统的数学表达式简洁明了, 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基本要求
① 掌握由系统输入—输出的微分方程式、系统动态 结构图、及简单物理模型图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模 型的方法。
② 熟练掌握矩阵指数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由时域 和复数域求解状态方程的方法。熟练掌握由动态 方程计算传递函数的公式。
③ 正确理解可逆线性变换, 熟练掌握可逆线性变换 前、后动态方程各矩阵的关系。
⑧ 正确理解状态反馈对可控性,可观性的影响, 正确理解 状态反馈可任意配置闭环极点的充要条件。
⑨ 熟练掌握全维状态观测器的公式和设计方法, 熟练掌 握由观测器得到的状态估计值代替状态值构成的状 态反馈系统, 可进行闭环极点配置和观测器极点配置。
⑩ 正确理解系统齐次方程渐近稳定和系统BIBO稳定的 概念, 熟练掌握判别渐近稳定的方法和判别系统BIBO 稳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