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学三年上第3课时认识几分之几(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几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几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c6cd6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a.png)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2.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3. 分数的大小比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卡片、实物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切开的蛋糕、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可以怎么分?”2. 探究新知(1)分数的概念a. 教师出示一个圆形卡片,将其分成四份,每份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圆形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是什么形状?”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每份相等,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叫做分数。
”(2)分数的读写方法a.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分数,如1/2、1/4、3/4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数吗?怎么读?怎么写?”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数的读写方法。
(3)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a.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分数表示人数、分数表示时间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分数?它们分别表示什么?”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分数题目,让学生读写并说出分数的含义。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分数表示。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1)课本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分数,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慕课教案-【第3课时 几分之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慕课教案-【第3课时 几分之几】](https://img.taocdn.com/s3/m/eacac1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5.png)
第3课时几分之几同学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慕课堂。
我是小雅老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几分之几。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谁来举例说几个是几分之一的分数?(1)学生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师:那把这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同样的,把这个物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1/6。
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3)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给这些分数按大小排排队。
(4)学生2:1/2大于1/4大于1/6大于1/8。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5)学生3:分子都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2.揭示课题。
师:大家还想认识其他的分数吗?今天我们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折一折,涂一涂:请同学们各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同样大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1)这里要求折成同样大的4份,就是表示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
(2)再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请问涂色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学生4:1/4】(3)是的,这个1/4 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2. 现在我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那应该用什么数表示呢?请同学们看图,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1/4 。
现在我把其中的2份涂色颜色,2份是2个1/4,就是这个正方形的2/4,读作四分之二。
3. 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那应该怎样表示呢?【学生5: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3份涂色颜色,表示3个1/4,就是3/4,读作四分之三。
】我们借助折纸的情境进行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认识了四分之几。
咱们继续深入探究。
4. 把1分米长的一条彩带平均分成10份。
请他们画一画,分一分。
(1)其中的1份用什么数表示呢?【学生6:110】(2)那如果选取其中的3份呢?师:那就是3个110,也就是310。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5e955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0.png)
教案:《认识几分之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学会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具(如水果、糖果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蛋糕的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个问题。
2.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分数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分数的意义,如“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2. 教师示范分数的读写方法,如“1/2读作‘一半’,2/3读作‘二分之三’”。
3. 学生跟读,并尝试读写一些简单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把一块披萨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披萨的多少?”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
四、拓展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2.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用分数描述这个问题,并给出解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如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运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用分数描述你家里的一些物品,并计算出每份的量”。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92e7d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9.png)
教案:《认识几分之几》课程名称: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适用学段: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的。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能将分数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3. 培养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计算。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2. 分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3. 分数的比较和计算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2. 分数的比较和计算教学难点:1. 分数的概念理解2. 分数的比较和计算方法教学准备:1. 教材2. 黑板和粉笔3. 实物模型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发现它们可以被平均分成几份。
2. 提问学生:如果我们要表示这些物品被平均分成几份,应该怎么表示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分数是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的。
2. 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写分数。
3. 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读写练习,巩固对分数的理解。
2. 让学生进行分数的比较和计算练习,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用分数来表示它们被平均分成的份数,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计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a177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d.png)
教案:《认识几分之几》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的读写。
2. 分数的基本性质。
3. 分数的比较。
教学难点:1. 分数的读写。
2.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分数?分数有什么作用?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二、探究(10分钟)1. 利用课件介绍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分数是用来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
2. 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读写分数。
3.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三、讲解(10分钟)1. 利用课件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等价性等。
2.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进行分数的比较。
四、练习(10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分数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应用(10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基本性质。
2. 提问:你们觉得分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件展示、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和基本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分数的计算、比较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3c0e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0.png)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明了地解释“几分之几”的概念;2.能够根据给定的分数,标出相应的图形;3.能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简单进行大小关系判断;4.能够自己动手画出一个给定分数大小的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2.判断分数大小和绘制对应的图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出问题首先让孩子们看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两份汉堡和四份鸡块,然后问孩子们两个问题:1.汉堡占了所有食物的几分之几?2.鸡块占了所有食物的几分之几?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并引导他们尝试用文字描述出自己的回答。
2. 呈现绘制图形的方法2.1 引导孩子们在纸上绘制直线,然后将其等分,强调每一份都是相等的。
2.2 引导孩子们对这些份进行标记,并命名分数。
2.3 通过绘制这些图形,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几分之几。
3. 如何比较分数大小让孩子们再次看到图形,然后问他们两个问题:1.比较2/4和3/6哪个大?2.比较3/6和4/8哪个大?引导孩子们分析问题和比较结果,并引导他们将纸上的图形进行比较。
4. 绘制指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绘制出某个分数大小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比较和分享。
5. 课堂小结让孩子们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几分之几?2.如何比较两个分数大小?3.你能画出某个分数大小的图形吗?四、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让孩子们根据给定的分数,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作业:设计一道小问题,让孩子们在家里完成。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采用了问题导入和课堂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听老师讲解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思考和讨论。
通过实际绘制图形和比较大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几分之几的概念以及如何比较分数大小。
可以通过作业和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估,加深让孩子们学习成果。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2549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17.png)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理解几分之几是指将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而言,并能正确使用“几分之几”的概念;2.具备认识部分与整体的能力;3.能够通过游戏和实践的方式感受几分之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的概念,学会使用“几分之几”表达法。
教学难点将整体分成几份,将分数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对象。
三、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实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创建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2.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上设置互动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3.合作式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老师通过教师出示物体标:如一个样本袋子中的球,并引导学生计算出其中红色球占的比例,领悟几分之几是整体分成几份的概念。
第二步:认识几分之几通过游戏和实践,让学生感受几分之几。
老师出示三个不同形状的图形,通过指导学生将图形分成不同份,让学生学会认识几分之几。
同时,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几分之几的实际应用,如分糖果、分蛋糕等。
第三步:练习巩固老师针对课堂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口算、填空题等,帮助学生巩固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和应用。
第四步:课堂作业老师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堂作业,巩固学生对几分之几认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估1.通过询问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几分之几的掌握情况;2.观察学生在实践、游戏及练习环节中的表现;3.收集学生的作业、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六、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对几分之几这种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抽象的,需要通过合适的情境和实践引导学生理解;2.要注重课堂的互动交流,避免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能更好地掌握知识;3.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 2》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 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4337f565ce050876321379.png)
44 10 8
55 7 10
返回
在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 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4
5
3
8
6
7
返回
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
(
)
5
6
(
)
8
5
(
)
6
5
(
)
12
返回
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 是( 2)个
3
1 3
(5)
1
是( 5)个
(9)
( 9)
(7)
(1)
(10) 是( 7)个 (10)
返回Hale Waihona Puke 1 5,就是4
它的(五)分之( 四),写作 5
例9
1 6
5 6
左图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了
( 6 )份,一份是它的 1 ; 6
5份是( 5 )个 1 ,就是它的 6
( 六)分之(五 ),写作 。
5 6
返回
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答答对错了了! !
12 33
12 66
)
2
( 1) 5
返回
例7
拿一个圆,把它平均分成4份,一
份是它的( 1) ; ( 4)
这样的3份是3个 1 ,就是它的四 分之三,写作 3 4。
4
返回
例8 拿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 5
份,一份是它的 1 ; 5
这样的两份是 2 个 1 5
就是它的五分之二,写作 2 。 5
这样的
4
份是(
4 )个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几分之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几分之几](https://img.taocdn.com/s3/m/7d2a2a1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d.pn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第3课时几分之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能够识别和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含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2. 分数的读写: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总份数。
3. 几分之几的意义:表示取的份数占总份数的比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
2.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能够运用分数表示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彩色笔、剪刀、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分数的含义、读写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3. 操练: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
4. 应用: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含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
2. 分数的读写: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总份数。
3. 几分之几的意义:表示取的份数占总份数的比例。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的读写和几分之几的意义。
2. 提高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拓展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分数的含义、读写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
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三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三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c426033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f.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三课时认识几分之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使学生掌握分子、分母、分数线等分数的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线。
3. 分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及基本概念。
2. 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故事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出分数的概念。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的情况呢?2. 讲解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介绍分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或几份。
- 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强调分数线、分子、分母的读写顺序。
3. 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 讲解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含义,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分数的性质和规律。
4. 实际操作,深化理解-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将水果、文具等物品平均分配,用分数表示每份的数量。
-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5. 应用练习-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
-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概念。
- 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为下一课时做准备。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家庭成员在分享食物、玩具等场景中的分配情况。
2. 请学生尝试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把一块披萨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导入、实际操作、应用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及基本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1d865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b.png)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是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的。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并能将分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线及其含义。
2. 分数的读写方法。
3.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将分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分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分配物品、测量长度等,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几分之几》2. 板书内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实际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分数的练习题。
2. 提高题: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的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时机。
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对分数学习的兴趣。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分数?”、“分数有什么作用?”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名师教学教案 (2)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名师教学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dd0180c3376baf1ffd4fadcd.png)
4 →分母师:现在你能说一说42里的各部分名称吗? (三)、运用与拓展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能够从很普通的一个蛋糕、一条彩带中找到了这么多的分数。
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知识来闯关吧!第一关:判一判(做手势)师:判断一个图形能否可以用分数表示时,它必须要被平均分。
第二关:填一填①把一块大蛋糕平均分成8份,这样的5份是它的( ),读作( )。
②分母是7,分子是6的分数是( )。
③右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可以表示为( ),空白部分用分数可以表示为( )。
學生统一在纸上练习,个别回答。
第三关:创想天地你能在一个圆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找到几分之几的分数吗?师:这些分数与昨天學习的几分之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可能:昨天學习的是几分之一,今天學的是几分之几。
昨天學习的是取一份的,今天學的是取几份的。
联系:都是把什么平均分。
今天學的是几分之几里面是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的。
总结与延伸师: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學习,我们再来看这则数學日记,你还能知道更多的数學信息吗?(课件出示)数學日记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为我准备了一个蛋糕。
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平均分成了四份,我吃了它的41,爸爸吃了两块,妈妈吃了剩下的……(我觉得爸爸吃了两块可以用42来表示?妈妈吃了剩下的,应该用41表示,师:提问:你是怎么想的?爸爸、妈妈、我三人中,爸爸吃得最多。
)师:这节课,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學会了这么多的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着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
快做个有心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巩 固 深 化一、自學检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形的阴影部分。
( ) ( )( ) ( )【活动形式】独立完成,二人小组订正。
2、看分数,涂颜色。
65 974292 65 125 【活动形式】独立完成,二人小组订正。
二、巩固练习 1、填空。
(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份,一份是它的( ),2份是2个( ),就是它的( )分之几,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