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1)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三)课后小结 1. 明确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
思考题
(一)地方性氟中毒的毒作用机制。 (二)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哪些?
2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3 分钟
主要 英文词汇
Endemic Fluorosis,Dental Fluorosis,Endemic Arseniasis,Skeletal fluorosis
Endemic arseniasis, Endemic selenosis, Keshan disease, Kaschin-Beck desease
教学 后记
主要授课内容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是由于长期自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 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临床上以末梢神经炎、皮肤 色素代谢异常、掌跖部皮肤角化、肢端缺血坏疽、皮肤癌变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伴有多 系统、多脏器受损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一、砷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砷在体内的代谢 (一) 砷的吸收途径 (二)砷的运输、分布与蓄积 (三) 砷的排泄途径 三、砷中毒的作用机制 有关砷中毒的作用机制的几种学说: (一) 抑制酶的活性 (二) 诱发脂质过氧化 (三) 导致细胞凋亡
华北煤炭医学院 教案
教 学 部 门:
预防医学系
教 研 室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任课教师姓名 :
蒋守芳
任课教师职称 :
讲师
课 程 名 称:
环境卫生学
授 课 时 间 :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
1
授课章节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 方法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三)预防措施
改换水源 饮水除砷 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 减少室内空气砷污染
六、地方性硒中毒 endemic selenosis
七、地方性心肌病 endemic cardiomyopathy 克山病 Keshan disease
八、大骨节病 Kaschin-Beck disease
预防措施:
1. 制订相应的总摄入量为适宜浓度或允许浓度; 2. 减少摄入量或补充不足量;
• 抑制(含钙)酶的活性
氟乙酰胺 氟乙酸 氟乙酸CoA 氟柠檬酸 CoA ATP
由于氟柠檬酸的合成,它与顺乌头酸酶结合而抑制 其活性,从而干扰、阻碍三羧酸循环。因此这种氟柠檬 酸的合成又称致死合成。
地方性氟病的预防措施: ﹡关键是控制氟源,减少人体对氟的摄入量
1.补碘: 2.控碘 3.控制其它致甲状腺肿物质
(三)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功能亢进 3.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 4.甲状腺癌
四、地方性克汀病 endemic cretinism
(一)病因及机制
胚 胎 缺期 碘 出 生 后
甲状腺素供应不足,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 障碍,大脑发育分化不良 耳聋、语言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障碍、智力障碍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biogeochemical diseases)
一、定义:
在地球上某一地区自然界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使 当地动物、植物或人群所发生的一种特有的疾病。也叫地方病 (endemic diseases)。
流行特征:
1. 明显的地区性分布; 2. 病因为微量元素的过多或缺乏; 3. 全人群发病,无性别差异
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影响身体和骨骼生长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缺乏病(id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导致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的碘) 而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变现出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一)碘
碘(iodine,I)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空气、水、土 壤、岩石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并以碘化物的形式存 在。
海水含碘较高使海产品中碘含量也较高,可达到 100ug/kg以上,特别是海藻类碘含量更高。
来源:食物、水和空气; ➢ 吸收途径:胃肠吸收; ➢ 分布:全身组织器官,其中甲状腺富集碘的能
力最强;
常见食物中的平均含碘量
我国碘供给量标准
第一次调整是1996年。由于对食盐中碘含量没有规定上限值,导 致部分地区的盐碘含量有的高达100毫克/公斤。规定碘含量的 上限值不得超过60毫克/公斤。
2020/6/18
20
(二)诊断标准
地方性甲状腺肿
➢居住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 ➢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或小于拇指末节而有 结节; ➢排除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尿碘低于50ug/g肌酐,甲状腺吸131I率 呈“饥饿曲 线”、B超检查患者的甲状腺容积超过相应年龄段的正
常值20可20/6作/18为参考指标。
2020/6/18
15
地方性甲状腺肿
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 、食物摄入低于生理需要量或过量的碘,而造成 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体征的生物地球化学 性疾病。
History
• 我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文字记载,称为瘿 (Ying) 病,晋代的葛洪首次提出用海藻、昆布治 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直至二十世纪人们才普遍认识 到可以用碘来预防碘缺乏病并获得成功 。
第三节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辅助条件
神经系统障碍
甲状腺功能障碍
诊断原则
必备条件加至少一项辅助条件再排除由碘缺乏以外
原因造成的疾病
2019/6/22
32
(四) 临床分型
地方性克汀病
: 神 经型:精神缺陷、聋哑、神经运动障碍,
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
粘液型: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生长
迟滞、侏儒。
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有的以神经
21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临床分型
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增大,质地较柔软,可摸 到结节,B超查不出结节;
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模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 常见于缺碘成人,特别是妇女和儿童。
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摸到一个或 几个结节 。
2019/6/22
23
地方性克汀病
原指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常见的一种体格发育落后、痴 呆和聋哑的疾病。
4 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因子,该病的发生会减少或 消失。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种类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 )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asis) 克山病 大骨节病
1946年Lyth报道了贵州省威宁县的4例氟骨症
患者和134例儿童的氟斑牙,也认为是水氟高引起
的。
2019/6/22
41
图1、 7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百分比
四川 湖北重庆
重庆
9% 4% 3%
云南
云南
25%
陕西
湖南
陕西
贵州
贵州 46%
湖 南5 %
四川
8%

环境卫生学07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07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3. 发病机理 ● 氟对骨骼的影响----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
骨质硬化
与Ca结合 形成CaF2
过量氟
沉积骨 组织
血Ca
反馈引起 甲状旁腺 分泌 溶骨作用
骨质疏松
取代骨盐晶体表面 羟基磷灰石中羟基
抑制某些 酶的活性
氟磷灰石
骨质晶 体破坏
阻碍骨骼对 Ca 的利用
骨钙化不良
● 氟对牙齿的影响-----氟斑牙(dental fluorosis)
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的剂量反应关系
(一)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1. 定义-------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 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 牙和氟骨症 2. 病因
● 饮水型 ------长期饮用高氟水
● 煤烟型 ------燃高氟煤,室内空气和粮食氟
污染
● 饮食型 ------井盐、茶叶中含氟量过高
打深井寻找低氟水
(二)碘缺乏病 (iodion deficiency disorders , IDD)
● 碘缺乏病
----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甲状腺肿和克汀病
● 一般当水碘含量<5~10ug/l 或每日摄碘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0ug 发病
● 胚胎期、婴儿期缺碘可引起克汀病, 生长
0.33~0.86 2.1 3.6
粮食含碘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病情的关系(ug/kg) 粮食种类 玉米 小米 高粱 轻病区 263.6 244.4 205.6 重病区 132.7 156.7 176.8
小麦
黄豆
160.8
160.8
140.7
128.5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医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医学
详细描述
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发生在缺碘地区,由于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 进而引发甲状腺肿大。该病主要症状包括颈部肿胀、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方法 包括补碘、食用碘盐等。
案例二:克山病
总结词
克山病是一种以心肌病变为主要特征的 地方性心肌病,与环境硒缺乏有关。
流行病学特征
地区性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发生在 特定的地理区域,与当地的水、 土壤、食物中的元素含量密切相 关。
人群特征
不同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的人 群对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程度不同, 因此对疾病的易感性也有所不同。
预防和治疗
针对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包括改善环境质量、提供营养补 充剂、加强健康教育等。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医学
目录
CONTENTS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述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由于地球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导致某些地区的水、 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
手段
治疗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营养 补充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治疗效 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与建议
预防措施
预防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关键在于减少暴露于有害物质和改善生活习惯。这包括避免接触有毒化学 物质、减少摄入重金属和毒素、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体育活动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环境卫生学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卫生学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空气、水、土壤、岩石 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碘; 以碘化物形式存在;

水碘含量与碘缺乏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2013-8-2
30
碘缺乏病
三、碘在人体内的代谢
来源:食物、水和空气; 吸收途径:胃肠吸收; 分布:全身组织器官,其中甲状腺富集
碘的能力最强;
2013-8-2
• 自然疫源性疾病(如 鼠疫)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
• 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如布氏杆菌病)等三类。
2013-8-2
6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种类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 )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asis) 克山病 大骨节病
2013-8-2
22
工作总目标
• 到2010年,全国95%以上的县(市)要实现
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
中毒、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的发病水平要显
著降低。
2013-8-2
23
防治基本原则 :
(一)组织措施
1. 建立健全专业队伍和防治网络
2. 开展经常性疾病调查监测 (二)技术措施 1.限制摄入 2.适量补充
6.消除该地区的特异致病因子后,可使该地区变为健康区。
2013-8-2
13
影响地方病流行的因素
营养条件 生活状况、营养条件改善,可降低流行强度; 生活习惯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砷中毒,饮茶型氟中毒;

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 一些地区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地球化学性

疾病。低硒+低碘、低硒(低碘)+高氟 地球化学丰度 环境污染

生物地球化学疾病(2)

生物地球化学疾病(2)

36
(一)有益生物学作用
1.抗氧化作用:构成GSH 2.免疫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 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的吞噬 和杀伤能力;刺激抗体产生。
37
(一)有益生物学作用
3.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参与辅酶A、辅酶Q 的合成;促使心肌细胞氧化磷酸化和电子 传递;通过抗氧化降低对心肌的伤害;预 防动脉粥样硬化等。
不稳定潜在型
多由急性或慢性克山病转化而来,经治疗后心脏功能恢 复至正常,心电图改变以T波、S-T段异常或伴有Q-T间 期延长为主要表现。
55
(五)克山病的预防措施 与治疗原则
56
(一)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三级预防网络 治理生态环境 消除诱发因素 提倡合理营养 科学合理补硒
57
(二)治疗原则
53
(三)慢性克山病
此型起病缓慢,多为健康人在不知 不觉中发病,亦称自然慢型克山病,但 小儿患者由亚急型克山病转变而成。慢 型克山病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可出现急性 发作,其症状、体征与亚急型克山病相 同,但大多数患者临床上以慢性心功能 不全为主要表现。
54
(四)潜在型克山病
稳定潜在型
起病即为潜在型,符合潜在型诊断,其预后良好, 很少转变为慢型、亚急型或急型,心电图改变以完全性 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期前收缩。 为主要表现。
急型克山病
发现急型克山病人应坚持“就地治疗”的原则 ,急型克山病的临床救治关键在于纠正心源性 休克、处理急性肺水肿、缓解心律失常。
亚急型、慢型克山病
亚急型、慢型克山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 力衰竭。应对亚急型、慢型克山病人建立家庭 病床,由基层医生负责治疗。
58
(二)治疗原则
24
(一)特异性表现
早期多表现为末梢神经炎,呈四肢 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 皮肤色素异常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 性体征。 乌脚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是缺碘地区:云南129个县都 被认定为缺碘县。因自然环境碘缺乏 造成的机体碘摄入不足
我国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推行吃加碘盐。 现在有一些省份的居民因为摄碘量过多,
“部分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碘摄入过 剩导致的甲状腺肿大,是因为海产品 中含碘非常丰富。
2 致甲状腺肿物质
有人发现有的食物可能与甲状腺发生肿大有 一定关系。
(二)人群分布
氟中毒与
摄入氟的剂量、时间、 饮水化学成分
营养状况
个体排氟能力、 对氟的敏感性、
地理环境及生活方式
五.发病原因和发 病 机 制
(一)发 病 原 因 摄入总氟量 4mg/d可引起慢性氟中毒, 8-15周岁: 饮水型2.4mg/人.d
燃煤型病区2.0 mg/人.d
15周岁以上:燃煤型病区3.0 mg/人. 饮水型3.5mg/人.d
其中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则是碘缺 乏病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一、人体需碘量
胚胎期与出生后
早期缺碘--------
碘的最低生理需要 量每人75µg/天,
人体的碘主要来
可引起克汀病、 单纯聋哑病、
亚克汀病;
自食物,少量来自
水和空气,一般当饮水
中碘含量低于10µg/L或
供给量150µg/天
每日摄入量低于40µg / 天时往往有 本病的发生
(一)发病机制
1 胚胎时期 妊娠时由于缺碘使母体及胎儿的甲状腺竞争性摄取有限的
碘化物,结果同时影响母体和新生儿的甲状腺激素合成碘缺乏 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造成的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 2 出生后早期-2岁
影响身体和骨骼的生长,表现出体格矮小、性发育落后
(二)临床表现
克汀病的临床分型:可分 神经型、黏肿型和混合型
②燃煤型
1.由于采用落后的燃煤方式 及含氟量高的劣质煤污 染室内空气和食物所致。
2.燃煤污染型是我国独有的 一种病区类型,主要分 布在四川、广西、湖南、 湖北等省份的边远山区。
③ 饮茶型
主要是由于摄入大 量的含氟量极高的砖茶而 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 局委托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组织西部有饮砖茶习惯的省区 开展了饮茶型 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内蒙古、 西藏、四 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和云南。

75%在血浆 血液
25%血细胞 骨骼 牙齿 尿液、粪便、汗液排出体外
三、氟的生理作用
氟对人体健康具有双重作用
适量的氟人体必需Biblioteka 量元素大量的氟氟中毒
1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2 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3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特征
(一)病区类型和分布
①饮水型
由于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所致。此型最常见, 北方以饮水型为主。 国家饮水标准规定,饮水中氟含量不超过 1.0mg/L 氟中毒患病率与饮水氟含量呈正相关。
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2(1)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点
1 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 例如,我国的饮水型高氟区主 要集中在黄河以北;碘缺乏 病主要发生在海拔高的内陆地区 2 疾病的发生与微量元素有密切的关系 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某种元素的总摄入量
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 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 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早产、 死胎、先天性畸形等。
四、碘缺乏的防治措施
长期坚持补碘措施是改善人群碘营养状况 的唯一有效途径,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 措施。
1、补碘措施 碘盐法 碘油法 2、碘缺乏病监测
地方性氟中毒又称为地方性氟病,它是长期摄人 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 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地方性氟中毒是地球上分布 最广的地方病之一,世界上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 都有本病的存在。
长期大量吃卷心菜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 有人研究发现卷心菜中的有机氰化物,可以影
响碘化物的氧化,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到影响, 继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大。
木薯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也是因为木薯中 含有氰化物 氰酸糖着,食后产生硫氰酸盐, 阻止甲状腺摄取碘。
萝卜和芸香菜含有硫脲类的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有引起甲状腺肿的作用。
神经型 -----常有智力低下、聋哑、下肢痉挛、瘫痪和 僵直,出现特征性步态。
粘液水肿型-----具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全部特点:皮肤 干燥与肿胀,声音嘶哑、表情淡漠、智力缺陷,侏儒症
混合型----有上面两种两型的特点 1 智力低下 2 聋哑 3 生长发育落后 4 神经系统症状 5 甲状腺功能低下 6 甲状腺肿
(二) 甲 状 腺 肿 大 临 床 表 现
1.气管受压时出现憋气,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 2 食管受压造成吞咽困难。 3 声音嘶哑 4 压迫颈交感神经时可造成同侧瞳孔变小、眼帘下垂。 5 压迫上腔静脉或颈内静脉时,可造成面部瘀血、浮肿
(三) 诊断
1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型
弥漫型、结节型 和 混合型
2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度
按肿大程度,可分: 0度,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1度,甲状腺看不见、容易摸得着或摸到结节 2度,甲状腺看得见、摸得着
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克汀病---由于胚胎发育期和出生 后早期严重缺碘造成的,以智力障碍为主要 特征的神经综合征,又称为地方性呆小症. 患者不同程度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 神经运动障碍和甲状腺功能底下,伴有甲状 腺肿.概括为呆、小、聋、哑、瘫五字。
生长期缺碘----则 甲状腺功能低下,
生殖衰退、 性发育落后等。
二、碘的生理作用
1 对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影响:
2 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2)维持正常新陈代谢
(3)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代谢
(4)调节水和无机盐
(5)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6)其他
地方性甲状腺肿
(一)发病原因 1 缺碘或高碘
1.分型:
①饮水型
②燃煤型
3 饮茶型病区
一、氟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地下水 氟〉地面水氟 植物中的氟与土壤、水、品种等有关 瓜果氟低 叶菜氟〉果实氟 粮食氟〉瓜果氟 动物食品〉植物食品 奶类含氟低 海产动物食品〉陆生动物食品 动物食品中骨组织和筋腱部位含氟较高
二、氟在体内的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