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作家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秋水》。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善用譬喻,活泼风趣,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的好友。

三、内容把握。

本文通过写庄子、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

四、课下注释。

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

鲦鱼:一种白色小鱼。

安知:怎么知道。安,如何、怎么。

固.不知子也:连词,固然。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全.矣:完全、完备。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既已:已经。

五、课文翻译。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肯定的了。”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六、问题探究。

1.诵读指导。

①第一句要读出庄子悠然自得、愉悦的语气。

②第二句是无疑而问,显然惠子认定庄子不可能知道“鱼之乐”,要读出问中带

着肯定,甚至是有意刁难、咄咄逼人的语气。

③第三句,庄子不正面回答,而是以问对问,要读出庄子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

迫的语气。

④惠子前半句是一个让步,后半句则以庄子的逻辑发起气势汹汹的反攻,最后

“全矣”则表现出一种胜券在握的得意,要注意读出语气的变化。

⑤最后一句,庄子依然不正面回答,而是将辩论拖回原点,然后巧妙地偷换概

念,一击制胜,语气依然是缓和、冷静、从容。

二人对话的语气,也显示了二人性格的不同,惠子语气的步步紧逼,正与他对于事理本原的寻根究底相契合;庄子的语气悠然从容,则是他能够感知到“鱼之乐”的重要原因。体现庄子的旷达、超脱。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这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即“人乐鱼亦乐”。这符合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

3.哪几句能表现庄子超然、物我统一的思想?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我知之濠上也。”

4.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是说说巧妙在哪里?

庄子一句不经意的感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被惠子抓住不放,辩论由此展开。

惠子质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很难正面回答,

庄子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样的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

惠子又以退为进,承认“我非子,固不知子矣”,进而又强调“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把庄子逼到了更为尴尬的境地;

庄子只好偷换概念,在一个“安”字上做文章,“安”既有“怎样、如何”的意思,又有“哪里”的意思。惠子本意是问庄子如何知道“鱼之乐”,却被庄子故意理解为“在哪里知道鱼之乐”,于是庄子回答“我知之濠上也”,论辩戛然而止。

5.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这缘于庄子的思想和他当时的心境。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思想的,由此,他断定鱼“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6.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利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利者。

观点三: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

七、文言知识积累。

1.古今异义。

①安.知鱼之乐:古义,疑问代词,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如何”

今义,安定,安全,平安。

②请循.其本:古义,追溯。

今义,遵循,依照。

2.一词多义。

①之

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我知之.濠上也:代词,代“鱼之乐”。

②固

固.不知子也:连词,固然。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3.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也,表示判断)

②状语后置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于濠梁之上”后置)

4.成语积累

濠梁观鱼:háo liáng guān yú梁,桥,桥梁。在濠水的桥上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八、理解性默写。

1.庄子提出的观点是: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驳斥庄子的句子是: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九、品读李白的《上李邕》。

上李邕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①补充注释。

假令:假使,即使。

簸却:激起。

沧溟:大海。

恒:常常。

殊调:特殊论调,不同流俗的言行。

②翻译。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

世间人们见我常发奇谈怪论,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

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也,焉知来之不如今也”,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③借大鹏鸟表达的感情。

李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庄子》中的大鹏形象。他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