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含答案)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学习难点】“百家争鸣”的深远影响。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一、老子(4)经典著作: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一书。
3.意义: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1.背景:(1)经济: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
(2)政治:诸侯争霸,各国竞相改革旧制,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3)人才:士人四处游说、讲学,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探索。
2.概况:时期,不同政治思想派别众多,历史上统称为“”,各学派对当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互相争论和批判,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史称“”3.主要学派:墨家、家、家、法家等学派。
4.影响:促进了和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教材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教材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展示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知识视野,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背景,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认识各家学派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各家学派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各家学派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古代哲学发展中的地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家学派的思想。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8课百家争鸣》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案例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引导学生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和学术成就。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各种学说纷呈,形成了多元化的学术氛围。
教材通过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和学术成就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学术成就,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学术成就,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诸子百家思想的深层含义和影响,以及如何评价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学术成就。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和影响,分享学习心得。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4.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参考资料:教师整理的关于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
4.视频资料:关于诸子百家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导学案
第8课 百家争鸣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
——易中天上面是著名学者易中天对春秋战国时期几位思想家的评价,他为什么给予这些思想家这样的评价?这些思想家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带着问题,我们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老子 1.图片展示:老子像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老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集中在哪一著作中? 3.教师补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目标导学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图片展示:孔子像2.孔子的政治思想一是主张以礼治国,即是加强道德规范的约束,以恢复周礼来维系社会秩序;二是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并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统治者则应体贴民意,爱惜民力,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三是要求实行德政,反对苛政,主张爱护百姓,并以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
3.孔子的教育成就:一是主张“有教无类”,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实现了教育体制的创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二是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三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导入新课】家乡美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那么我们济宁地区属于哪一个诸侯国呢?(鲁国)济宁有哪些称号呢?(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我们济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
今天,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去追寻圣人的足迹,去品尝思想文化的争鸣盛宴!解读“学习目标”。
(一)智者老子:自主学习师: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是谁呢?老子是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的人物原型,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思想家。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简单了解一下。
请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人物名片”——老子(二)圣人孔子【合作探究】1、大思想家孔子师:孔子为什么称为大思想家?生答:因为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提问:儒家思想是一个很大的思想体系,包括很多方面,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生答:是仁和礼。
教师一边利用课件,一边解释“仁”:“仁”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大家猜猜看,“仁”字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总结)“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做人的道理。
用孔子的话解释,仁最根本的含义是“仁者爱人”。
当然,这里的“爱人”不是我们现在平常说的男女之间的爱,而是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
(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问:孔子所说的礼是指什么呢?生答: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师: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不仅对普通人要求,对统治者也提出了要求,在政治方面孔子有什么主张呢?生答: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师: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还不被统治者采纳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对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第8课 百家争鸣》教案(附学案)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塞翁失马”的故事;课文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
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
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感知理解一、老子1.老子生平。
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
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留世。
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
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无为,那就会被别国吞并。
因此,老子的思想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3)老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质课导学案_0
第8课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
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学会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
通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再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教材分析:《百家争鸣》这一课是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以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作为时代背景,又为下一单元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汉武帝思想上的大一统做铺垫。
而诸子百家的思想又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当今社会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节课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对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但是七年级学生的历史思维薄弱,而本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知识目标的设定不宜太难。
教学重点:孔子及思想主张教学难点:百家争鸣、初步理解百家争鸣的影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讲解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PPT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课前准备好卡片),请两位同学将卡片中关于春秋战国知识的卡片贴在黑板上.从刚刚同学们的反应来看,老师感觉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你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呢?孔子。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与他同处一个时代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概念理解:何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百家争鸣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2.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2、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一)老子1.地位:春秋时期楚国人,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1)思想:人们应;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2)政治:主张“”。
3.学说:他的学说集中在《》一书。
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生活时期:后期鲁国人。
2.思想主张(1)学派:孔子是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3)政治: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3.教育成就(1)兴办教育:创办,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2)理论总结: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和方法。
(3)文献整理: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三)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2.概况(1)墨家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
(2)儒家代表人物,主张“仁政”;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3)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4)法家代表人物,强调以法治国。
3.影响: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百家争鸣》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吗?那么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学派,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称之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诸子百家的基本内容。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导学案)(精品)
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________”。
(2)代表思想家及其地位、思想主张
思想家
地位
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的 创始人
主张“________”“________”,要求人民互爱互利;提出要选 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_____
孟子
儒家的
主张实行“________”;“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 一切________的战争
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
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兼爱”,“非攻” B.“仁政”治国 C. 提倡“法
治” D.“无为而治”
6. 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
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 的思想主张是( )
荀子
代表
主张实行“________”,明确尊卑等级
庄子
道家的 代表
强调治国要________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 独立的人格
韩非
法家的 集大成者
强调________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________专制统治
(3)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
的繁荣,成为中国古 代第一次
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课堂合作探究(依据书本知识和导学案所给材料,分析和探究相关问题) (一)老子
思维 1: 问题 1:老子的思想是?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
思维 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张问仁, 子曰“恭、宽、信、敏、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请回答: 问题 1:孔子的思想观点中的“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8课 百家争鸣》第二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老子的思想观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2.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一、老子1.地位:春秋后期人,学派创始人。
2.主张(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在政治上主张“”。
3.相关著作: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家的经典——《老子》()一书中。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地位:春秋后期鲁国人,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2.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是“”,提出“仁者爱人”。
(2)主张,反对苛政。
3.教育成就(1)创办,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2)注重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著作: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一书。
5.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3.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当堂达标】1.(绍兴中考)《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这说明老子()A.崇尚“自然”,主张“无为”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2.(衡阳中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3.(安徽中考)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百家争鸣》导学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上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8课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学习目标】1.知道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
2.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
【学习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学习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诸子百家在当世和后世的影响。
【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为“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
第二局部为“碰撞---百家争鸣大放异彩〞。
一、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1.阅读教材找出老子的政治主张。
2.阅读教材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心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4.材料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对抗专制的“守护神〞。
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决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据材料,“德治主义〞表达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二、碰撞---百家争鸣大放异彩1.阅读教材,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孔子儒家孟子老子道家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兵家孙武2.联系当时社会实际,想一想,为什么法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重视?【自主构建】【直击中考】1.(2021·湖南岳阳)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2.(2021·山东东营)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表达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导学案课题:百家争鸣课型:讲授型教材版本: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学科分类:历史教学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重点: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教学准备:1.教材《世纪中学历史第一册》P22-25;2.多媒体课件;3.提前复印学生手册中的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向学生们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百家争鸣吗?二、展示(10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
2.讲解百家争鸣的几个代表性学派: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等,并向学生们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物。
三、探究(15分钟)1.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结合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回答: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2.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们一些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表达。
四、总结(10分钟)1.请学生们进行课堂笔记和小组讨论的总结,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们一些帮助和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五、拓展(10分钟)1.通过回答一些复习性的问题,巩固学生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提醒学生们多关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积极参与到学习历史的行列中来。
六、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教学重点。
2.帮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学生们完成课堂笔记和习题,培养学生们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2.提醒学生们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导学案课题:百家争鸣课型:讲授型教材版本: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学科分类:历史教学目标:1.了解百家争鸣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无答案)
6.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描述其一是“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指出与该思想吻合的是哪一流派〔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7.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开展的顶峰出现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时期
【课后思】
任务二:【小组探究】结合教材P38页内容 ,小组合作整理老子的个人档案。
任务三:【小组探究】结合教材P38—40页内容 ,小组合作整理孔子的个人信息并掌握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搜集整理学习孔子有关教育的言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任务四:【小组探究】结合教材41——42页内容 ,梳理出本课所要了解的几位思想家、各自所属学派及主要思想 ,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当时的社会背景 ,概括总结他们的思想的影响 ,理解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4.〔2019•泰兴济川中学期末〕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以下选项 ,表达了孟子思想的是〔 〕
A.“兼爱〞“非攻〞B.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轻徭薄赋
C.“无为而治〞D.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 ,提倡法治
5.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
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 ,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学术思想领域活泼 ,形成了“诸子百家〞。
2.学派:
学派
代表
主要主张
墨家
主张“〞“〞 ,提出要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
“〞 ,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8课百家争鸣》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本课内容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学生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主要思想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掌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难点: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2.课件:PPT或者黑板3.教学资源:相关故事、图片、视频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漫画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人物是谁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百家争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诸子百家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学习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学习导学案学习目标:知道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及其历史贡献;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重难点;百家争鸣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课本导学:一、老子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楚国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
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2、老子的思想主张:1)《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
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3)《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老子的经典名言: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孔子与儒家学说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图一图二图三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今天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说出理由。
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
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设计人:李红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老子的思想观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探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3.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古代先贤的智慧,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老子及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2、难点: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1.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__________;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__________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________”。
他的学说集中在《________》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2.孔子和儒家学说(1)政治方面:核心思想是“________”,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________,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2)教育方面:创办_____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__”,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________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影响: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导学案
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
表格来总结。
代表人
物
主要观点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主张轻徭薄赋,实行仁政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不要加重人
负担
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2.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
吸收、利用?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于教育的
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
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
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3.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一派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
统治者最有用?
4.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内容,归纳“百家争鸣”产生
的背景和影响。
思维延伸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课堂总结:
诸子百家针对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提出了各自不
同的见解。
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在一定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诸子百家通过百家争鸣,相互辩驳,又相互影响,有力地促
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
四、课堂检测
1.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
这个人是(D)
A.孙膑B.孔子
C.韩非子D.孙武
五、课后作业
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方面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例说明。
依法治国(法家),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儒家);等等。
(3)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并说出理由。
法家,法家提倡的改革和法治更适合当时的乱世局面。
(4)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
(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
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