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人是万物的尺度” 学案 (3)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人民版(精汇教案)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课设计一、课标内容;认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源,要点认识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论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材剖析:(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人文主义发源的重要原由;认识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论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侧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升辩证思虑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学生经过多种门路、网上资源等感觉西方古典期间伟大圣人的丰富思想。
讲堂上经过创建问题情形,领会人文主义内涵,追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论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课后:还可以够依学生的兴趣程度和疑点持续商讨。
、感情、态度、价值观:我们应当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的问题都应采纳历史的、辩证的态度,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二):专题联系: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课时可参照其余新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纳的史料;人民版中与有关其余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三):本课内容:叙述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包含三个阶段: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年前年),代表看法:“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苏格拉底(约前年前年),主要贡献:、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判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当去想,不该当去做,哪怕遇到当权者和任何法庭的逼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未受观察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首创人芝诺(约前年前年)、西塞罗、塞内卡等,代表看法:、“逻各斯”是一个贯串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自然界的全部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是切合理性的;、人类社会也拥有理性;、人同自然界相同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进而得出人人生而同等的结论。
三、重难点打破要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门派。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是万物的尺度”》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3《“人是万物的尺度”》学案本专题讲授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主要内容包括西方奴隶制时代人文精神萌芽──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光辉,14至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7至18世纪理性主义的光芒──启蒙运动。
通过此专题复习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在演进历程上,由崇敬“神”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再到近代以来系统论证“人”的价值和力量,一直到理性主义至上。
理解人文精神的萌芽,以及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注欧洲近代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嬗变,概述人文精神演进中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一、课标内容;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网上资源等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体会人文主义内涵,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课后:还可以依学生的兴趣程度和疑点继续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的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专题联系: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学时可参照其他新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用的史料;人民版中与相关其他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三)本课内容:讲述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包括三个阶段: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年-前411年),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六《人是万物的尺度》学案 人民版必修3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六《人是万物的尺度》学案人民版必修3【考点考纲】: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知识梳理】一、第一阶段: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1.产生时间:公元前。
2.背景:⑴希腊的发展、的提高。
⑵希腊的成长、解决的需要。
3.性质:是一场反对的运动。
4.探讨问题:探讨与密切相关的问题。
5.言论特点:⑴注重实利,完全从和出发⑵怀疑,否认。
7.代表人物:。
⑴思想核心:。
⑵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它一下子把_____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我们有理由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______,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二、第二阶段: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1.研究范围:。
2.重要主张:⑴反对智者、(与智者学派不同)。
⑵强调人类的,否定(与智者学派相同)。
⑶“ ”。
(在哲学上重大贡献是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⑷“ ”。
4.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_____;对理性的崇拜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影响到18世纪_________。
三、第三阶段:斯多亚学派——“人生而平等”1.产生时间:公元前末至公元前初。
2.创始人:(因他在斯多亚画廊讲学而被称为斯多亚学派)3.主要内容:①哲学划分:、和三部分,其中以 __________和最重要。
核心思想内容是_____________,即统治主宰一切自然形态本源的。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②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_____,人与生俱来就都带有____,因此得出__________5.历史意义: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论证、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山东威海一中)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主题开始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B.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D.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2.(09江苏启东中学)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专题六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

专题六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苏格拉底像[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思考”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2.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学生可以进行预习,感受一下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2.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同时,更应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2.苏格拉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有为捍卫真理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精神。
[课时]一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景; [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课堂设计]导入新课:古希腊有一个伟大的智者,他是第一个收费的教师。
学生入学时,约定先付一半学费,待学成并打赢第一场官司后再付另一半学费。
有一次,他向一个叫优安塞隆的学生收另一半学费,这个学生说:“我还没有打赢一场官司。
”他说:“不行,……。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吗?你们如何理解智者一词?你们知道古希腊智者学派还有哪些代表人物吗?(很多学生还会回答苏格拉底等人,这时教师要及时解惑)讲授新课:一、智者的启蒙1.智者及其言论特点(对教材做一个简单的调整,与导入相衔接)(1)智者的概念: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言论特点:①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2.智者运动的兴起(1)时间: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结合此时间,指出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此从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比较中西方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一、教学目的本节教材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对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地、辩证地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三、教学方法综合法四教学过程(一)、智者的启蒙(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运动)1、智者含义: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也指知识和能力都很杰出的人)。
2、出现背景(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对外交流频繁、文化多元化入境。
②、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成为希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④、雅典城邦民主制度鼓励城邦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成为当时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使得自由民具有表现自己并为自身的利益进行辩护的权利与自由(因此,学习雄辩术与修辞学,学习安邦兴国的知识就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条件)。
⑤、思想家们把研究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人”本身,出现智者学派。
(地理环境—希腊工商业发展—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平民地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智者学派产生)。
3、运动性质: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旧传统的运动。
4、研究领域:人类社会(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5、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6、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事物的存在与否、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因而人的感知也就成为了一切真理的标准,从而也就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7、言论特点: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怀疑神灵、否定绝对权威、批评传统、敢于创新、注重实利,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
高中历史专题六第1课“人是万物的尺度”学案人民版必修3

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课标要求]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智者的启蒙1.原因(1)根本原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提高及个人主义的产生。
(2)主要原因: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3)直接原因: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性质: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3.智者及其言论特点(1)人物: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特点①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
③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4.人文精神的起源(1)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2)核心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3)意义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②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关键点拨]智者学派强调人作为客观事物主体的意义、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方面,具有高度自信,但其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否认世间的客观评判标准的存在,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地位:德尔菲神谕说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
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2.思想主张(1)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强调“美德即知识”。
(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3)哲学上发现“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
(4)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3.评价: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深层点拨]“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身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美德即知识”的意思并不仅局限于肯定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
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斯多亚学派(1)产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人是万物的尺度》教案3(人民版必修3).docx

普通當中课程标准卖验教科书•易史必修•第三册专题夫西方人丈精神的起源与发畏- “人是万扬的尺度”【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易史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丈精神的内涵。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丈王义的基本内遥。
学习要求:懂得智者学派普罗煤戈拉"人是万场的尺度”的主張;了聲苏格拉底"认钗你自己”的主張;理解人丈精神的内協。
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丈精神产生飾肘代背景。
难点:如何理聲苏格拉底和普罗煤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教学目标】—.知枳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旨我测评”以及"材料词续与思考”的学习,丰富相关的易史知枳,培养解答0史问题的能力。
着重理聲"人是万炀的尺度"这一命题,提當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可以进行濒习,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犬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卯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普罗煤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理名言飾剖析,认帜到其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毎一句出旨伟人或哲人的话嘟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坊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流程】投彩:基本线索:西方人丈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畏成熟过程;二、西方思想史上的三茨思想聲放运动。
请同学们阖续课本第89页的"导语"部分,思考:7.什么是人丈精神?2. 人丈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1板书丿人丈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丈主义。
播放:世界七大奇迹之亩斯神殿。
投彩:亩斯長希腊众神之神,为蔻崇拜而兴建的亩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丸的言内雕像,亩斯神像所在的亩斯神殿则是典•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嫄地,部份典■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
必修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教学设计

必修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知识与能力]通过“读一读”、“议一议”以及“材料阅读与思考”和“知识链接”的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可以进行预习,感受一下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理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地、辩证地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教学内容分析●作为衡量文明程度重要指标并对社会发展起着独到作用的人文精神,在西方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再到成熟这一发展过程的。
西方的人文精神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应该成为我们所能够汲取的营养。
毛泽东就一贯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他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他曾明确地指出:“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并特别强调:“还有外国的古典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显然,这里所指的启蒙时代的文化,主要指的就是西方的人文精神。
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这些经典作家的论述,成为我们积极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的人文精神,以加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专题主要通过“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性的复苏”、“理性与自由的启蒙”以及“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四课内容来论述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寄语: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明确目标】
1.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学习目标:
(1)了解古希腊孕育人文精神的历史背景;
(2)掌握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斯多亚学派对人的价值认识的观点;比较三者的不同,从中体会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的觉醒;
(3)对比同时期的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预习指导】根据知识要点提示勾画课本,熟读课文。
自主回答思考试题,学会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1.阅读课本P100—101页,概括希腊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简述其主要代表人物的主张及历史影响。
2.阅读课本P101页,归纳苏格拉底的“智慧”有哪些?有何历史影响?
3.阅读课本P101页,简述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何历史影响?
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异同点。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
从若干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
(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也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苏格拉底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
其次,他们俩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
据说孔子名丘,是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
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第三,他们生活的时代也很相似。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繁盛一时的希腊城邦,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
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蒙昧中的觉醒
高一___班___组姓名:_______评价:_______
1.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一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他们以雅典为中心,周游希腊各地,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的训练,教授参政治国、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
由此可见,公元前5一前4世纪的希腊
A.诸侯割据,城邦民主制发达B.社会剧变,政治派别众多
C.思想民主,人文色彩很浓厚D.中央集权,重视思想统一
2.我们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清楚地意识到人是社会舞台的主角B.认为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
C.经常使用各式各样的诡辩方法D.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3.下列关于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B.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的充分条件
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D.知识能充实道德
4.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A.让每个成年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B.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C.国家应由少数精英分子来治理D.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
5.“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对以上言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智者学派的世界观
B.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C.说明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
D.将普遍的规律、共同的理性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
6.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种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下列能代表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漫长的海岸线,风光旖旎②集体管理的民主制度③人文主义精神④泽被后世的法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7.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人的感知是判断万物的标准,与其有相似哲学观点的我国古代哲学家是
A.荀子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
8.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9.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0.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11.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普罗塔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材料2: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3: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4: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内容材料5: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美德即知识,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的越少。
(1)依据材料1至材料4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12分)
(2)概括指出材料5中体现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4分)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