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
严复
严复严复,初名传初,后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晚号瘉壄老人,别号尊疑、尺盦、辅自然斋主人等。
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父亲是医生。
1853年12月10日(咸丰三年十一月十日),严复生于福州南台。
严复童年曾从师当地宿儒黄昌彝读四书五经,十四岁时,父卒,家计困难,乃投考沈葆桢所办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以首名被录取,次年入学。
这是严复接受西方科学知识的开始,为他以后钻研西学奠定了基础。
1871年(同治十年),以最优成绩毕业,派至军舰实习五年,先后随舰巡历新加坡、槟榔屿、黄海及日本各地。
1874年,又曾随船政大臣沈葆桢到台湾测量海口、筹备海防。
1877年(光绪三年),严复被选送英国学习海军驾驶,先肄业于朴次茅斯,后又入格林尼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考课屡列优等”。
他留心英国社会政治状况,潜心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术文化,曾到英国法庭实际观察,作中西异同比较。
当时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对他极为赏识,“引为忘年交”(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王栻主编:《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547页)。
1879年,严复毕业归国,任教于福州船政学堂。
次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严复被调任该学堂总教习,后升任会办、总办。
在此任事达二十年,直到1900年才离职他去。
在此期间,严复感于仕宦不达,言不见重,曾先后四次应科举考试,欲博一第,但都未能如愿。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举国震动,严复深受刺激,开始致力译著,主张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亡。
同年,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著名政论,以“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精神,公开申斥历代帝王是窃国于民的“大盗窃国者”,尖锐揭露八股取士“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主张废除八股,取消科举制。
他还指出欲求中国富强,必须变法,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革主张。
1897年,严复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情”为宗旨,著文立说,介绍西学,批评时政,积极倡导变法维新,使《国闻报》成为与上海《时务报》南北齐名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
严复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代表作品:译亚当·斯密《原富》、斯宾塞《群学肆言》、孟德斯鸠《法意》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美术通诠》等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严复作品及评传(5张)宗师。
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严复先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等校校长,以教育救国为任。
辛亥革命后,他一度党附袁世凯,卷入洪宪帝制,为世人诟病。
基于对国情民性的独特把握,严复终身反对革命共和,时持犯众之论,既不获解於当时,更致聚讼于后世。
虽然如此,其立身行且秉持特立独行的操守,学术政见有其一以贯之的原则,在翻译学上更是为一时之先,其风格思想影响了后期一大批著名翻译家。
其众多译著更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1]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在翻译理论方面,严复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将三国时支谦《法句经序》中提到过的“信”、“达”、“雅”三字,按译事的内在规律排列组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译事楷模”,成为“我国译界倡导系统而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
严复
• 1905年孙中山由美洲到达英国,特意拜访 严复,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 • 回到上海,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 • 1906年任复旦公学校长,为校第二任校长。 • 后去安庆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 • 1907年恩铭被刺,离开安徽师范学堂。 • 1908年在北京任学部审定名词馆总纂。
• 1909年5月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 福建省顾问官。 • 1910年1月被清廷赐予文科进士出身。 • 1910年任资政院议员。 •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为 首任校长;11月辞职。 • 1913年总统府外交法律顾问。发起组织孔 教会。 1914年1月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 参政院参பைடு நூலகம்。
• 《天演论》的主要内容: • 一、确认进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 普遍规律。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 学》一书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说 明生物不是自古不变的,而是沿着进 化的道路不断发展变化的。
• 二、大力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严 复反对赫胥黎后半部的观点,认为自 然界的进化规律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 他认为人类的天良、同情心、团结互 助等特点并非人类的天性,而是“天 演”的结果和产物。
• 三、宣扬“任人为治”、“与天争胜” 的思想。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依靠人 的主观努力,“任人为治”,“以人 持天”,生死存亡,其权在我,目的 在于激励弱者与强者竞争,使人们相 信事在人为,只要中华民族振作起来, 奋发图强,中国不但可以摆脱亡国灭 种的厄运,还可以逐渐走向独立富强。
• 《天演论》的思想精华,就在于“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合群保种、与天争 胜。”十六个字。 • 严复再三强调“物各竞存,最宜者立,动 植如是,政教也如是也”,这个观点,跟 达尔文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论有天壤 之别,跟斯宾塞放任人类个体自生自灭 “任天为治”的观点也不相同。
9严复
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医生家庭 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 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 任教于福州船政学堂 任教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任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 任北京大学校长 任参议院参政 病逝于福州郎官巷
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 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 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 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 真理的一派人物。
后人对“信、达、雅”的评价
“近人严复,标信、达、雅三义,可谓知言。” ---梁启超(《佛典之翻译》)
“信、达、雅的三字,是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尽人 皆知。” ---郁达夫(《读了珰生的译诗而论及于翻译》)
“信达雅三者为译书不刊的典则,至今悬之国门无 人能损益一字,其权威是已经确定的了。 ---周作人(《谈翻译》)
《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是诸夏的
话,孔子教学生都用诸夏的话,别于各地方言。
所以雅言在现代相当于普通话。
关于“雅”的非议
原文是句骂人的话如何雅?
用古文翻译今文就能称为雅?
“太务渊雅,刻意模仿先秦文字” ---梁启超
严复提出雅的原因
针对特定的翻译对象 即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精理微言”
原 名: History of Politics
原作者: Jenks Edward
《穆勒名学》
原 名: System of Logic
原作者:John Stuart Mill William Stanley Jevons
《名学浅说》
原 名: Logic 原作者:William Stanley Jevons
后人对“信、达、雅”的评价
“严几道的翻译,不用说了。他是:译须信达 雅,文必夏殷周。……他是用一个‘雅’字打 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可 以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 怎么能够‘达’!……” 主要反对严复的-“--用瞿秋白 汉以前的字法、句法, 则为达易”的观点, 对“信达雅”还是深 信不疑的。
严复的爱国事例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他的爱国事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翻译西方著作,传播先进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国富论》
等西方著作,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论、自由贸易等西方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批判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严复在他的著作中批判了封建专
制制度,倡导民主自由,呼吁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参与维新变法,推动中国现代化:严复是维新变法的支持者之一,
他积极参与了维新变法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4.培养人才,推动教育现代化:严复创办了北洋水师学堂,培养了
一批现代化的海军人才,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总之,严复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通过翻译西方著作、批判封建专制、参与维新变法、培养人才等方式,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思想家翻译家严复
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第一节弃科举,习海军严复,初名传初,乳名体乾,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年号癒壄老人,别号尊疑、尺盦、辅自然斋主人、观我生室主人,别署天演宗哲学家,门人谥为文惠先生。
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为福州市)人。
祖父严秉符是一名医生,父严振先继承祖业。
咸丰三年十一月十日(1853 年12 月10 日),严复生于福州南台。
咸丰九年(1859),“始就外传”①,先后从师数人,中间曾从五叔父严厚甫(光绪年间举人)受业就读。
同治二年(1863),严父聘请同邑黄少岩(昌彝)在家设立学馆。
黄是“闽之宿儒”①,治学以汉宋并重,平时严复跟他学儒家经典,闲时听他讲述宋元明儒学案,因而为学“明汉宋源委,听指日异”②。
越三年,黄少岩去世,其子孟修(拔贡生)继续设馆。
同治五年(1866),严复的父亲病逝,学馆中辍。
由于生活困难,严复不得不放弃走科举的“正途”。
同治六年(1867),严复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在后学堂学习驾驶。
同治十年(1871),他从船政学堂毕业,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习5年,由于他实习认真,成绩优秀,被选派去英国深造。
光绪三年二月(1877 年 3 月),严复到英国后,先在抱士穆德(Portsmouth)学习,后入格林尼次海军大学(GreenwichNaval College)。
尽管严复是抱着学习海军知识的目的来到英国的,然而到了英国之后,使他感兴趣的不是西方军事知识与技术,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学术文化思想。
在英国期间,除了认真学习军事学校规定的高等数学、格致、海军战术、海战公法以及建筑海军炮堡诸学等自然科学和军事技术外,他十分注意接触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和阅读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并曾去资本主义发展比较早的法国游历。
由于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中西学问同异”,探索中国富强之道,“穷日夕弗休”③,因而他的学习往往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不同,引起了清朝出使大臣郭嵩焘的注意。
严复
年谱
1871年 18岁 船政学堂读了五年书,以考列最优等毕业。 年 岁 船政学堂读了五年书,以考列最优等毕业。 1877年 24岁 赴英国普茨茅斯大学 、格林威治海军学 年 岁 院留学。 院留学。 1878年 25岁 与6位同学拜见驻英公使郭嵩焘。随郭嵩 位同学拜见驻英公使郭嵩焘。 年 岁 位同学拜见驻英公使郭嵩焘 焘参观巴黎的天文台、下水道、罗浮宫、 焘参观巴黎的天文台、下水道、罗浮宫、圣西尔陆军士 官学校,凡尔赛议政院等。曾任英法院观审听狱。 官学校,凡尔赛议政院等。曾任英法院观审听狱。 1879年 26岁 对西方社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回国到 年 岁 对西方社会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 1880年 27岁 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调严复 年 岁 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谢谢大家 观看
PPT制作人: PPT制作人: 制作人 马文惠 陈芳 PPT演讲人: PPT演讲人: 演讲人 左雨濛
四、以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振兴国家变法 自强的根本
夫所谓富强云者, 利民, 《原强》“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 原强》 夫所谓富强云者 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 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 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 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 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 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 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 三曰新民德” 三曰新民德”
严 复
找 真 理 的 “先
严复: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精心整理严复: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
“与、斯宾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严复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省候官人。
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年68。
着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着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化。
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
”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
严复民智”21岁文理通顺、有小学基础的青年入学;大学堂学习三、四年,然后升入专门学堂进行分科的专业学习。
同时,还要把学习好的聪明之士送出国留学,以造就学有专长的人才。
严复名词解释
严复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严复吗?严复啊,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呢!他就像
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当时中国的思想之路。
严复出生在那个动荡又充满变革的年代。
他远赴海外求学,学习到
了西方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呀!就好比你要
去攀登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峰,需要有巨大的勇气和毅力。
回到国内后,严复开始翻译大量的西方著作,把那些先进的思想传
递给国人。
他翻译的,哇,那影响力简直太大了!就像一颗投入湖中
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让人们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也要像西方那
样进行变革和进步呢?
严复的思想就如同春风一般,吹拂着人们的心灵。
他倡导的进化论
思想,让大家意识到不进步就要被淘汰,这多紧迫啊!这就像在赛跑,你不努力跑,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
他和当时的许多仁人志士交流、探讨,为中国的未来出谋划策。
他
们的讨论激烈又精彩,仿佛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我们要怎么才能让中
国强大起来呢?”“严复的思想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严复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呀!他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
努力。
他就像一个勇敢的开拓者,在荆棘丛中为我们开辟出一条道路。
我觉得啊,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人,他的思想和行动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记住他,学习他的精神,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继续努力奋斗!。
著名翻译家严复
著名翻译家:严复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898年,严复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Henry 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正式出版。
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Adam Smith,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the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的《群学肄言》(H. Spenser,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J. Stuart Mill,On Liberty)、《穆勒名学》(J. Stuart Mill,System of Logic)、甄克斯的《社会通诠》(E.Jenks,History of Politics)、孟德斯鸠的《法意》(C.D.S Montesquien,Spirit of Law)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W.S Jevons,Logic)等西方名著,达160多万字。
严复被尊为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说:“译才并世数严林”。
“严林”即严复和林纾。
严复是维新派人士中最著名的翻译家,他对我国翻译事业的贡献同时兼备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
在理论方面,他的最大成就是尽人皆知的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字简直成了中国翻译理论史上言开必谈的金科玉律。
严复的翻译观主要体现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 ,时有所颠倒附益……。
严复
LOREM IPSUM DOLOR
•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 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 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 长),1889年后捐得选用知府 衔,并升为会办、总办(校 长)。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 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 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 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 回国后,严复于1905年任皖江中学 堂(今芜湖第一中学)的监督(即校 长),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 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 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 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 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 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 存。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 的译文标准。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应开平矿务局总办张冀邀请赴天津主开平矿务局事, 后任该局总办。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赴北京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
1904年(光绪三十年)辞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一职,回到上海。
1904年冬发生开平矿务局诉讼事件,被邀前往英国伦敦进行交涉。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由美洲到达英国,特意去拜访严复,二人进 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回到上海,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主张;改捐同知; 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
9月《国闻报》因报道戊戌政变的详情,被清政府勒令停办。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严复离开天津,避居上海;参加 汪康年、唐才常发起的“中国议会”,被选为副会长;创办名学会,讲演名 学。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2年严复受袁世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 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 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 “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 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 “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严复
④《群己权界论》
政治学著作,以宣传 个性解放,反对专制 迷信为宗旨。1900年 基本译出,时八国联 军侵华,严复避走上 海,译稿失于天津, 后为外人得,1903年 寄还。后由商务印书 馆出版。
⑤《法意》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 1748年写成的名著,阐 述各国政治设施和立法 源流,试图揭示国家起 源和法的本质。批判封 建专制,提出三权分立 说。严复翻译此书的主 旨也是反封建,用孟德 斯鸠宣传的国家观念对 照中国,认为中国两千 年来没有 “国”,只有 “家”,极端专制。全 书分7册,1904年后由 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
①《天演论》
1895~1898年翻译赫胥黎的 《天演论》。严复不是纯粹直 译,而是有评论、有发挥。将 导论分为18篇、正文分17篇, 分别冠以篇名,并对其中28篇 加了案语。他在阐述进化论的 同时,联系中国的实际,向人 们提出不振作自强就会亡国灭 种的警告。面对中国的民族危 机,他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 能妄自尊大。试图以“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 唤起国人救亡图存,“自强保 种”,对近代思想界影响极大。
福州船政学堂
当时的洋教习宿舍
福州船政学堂,创立在福州马尾。是洋务派左宗棠、沈葆
桢等为培养中国造船与海军人才而创办起来的中国近代第一 所海军新式学校。“船政”就是国家造船的机构。
格林尼茨海军学院, 因坐落在伦敦郊外的伤兵养病院,1871年改建为海军学院。现 该学院仍用于培训海军军官。
⑥社会通诠
英国学者甄克思著, 将社会进化分为图腾 社会、宗法社会、军 国社会三阶段,用资 产阶级理论评述社会 历史。严复基本上赞 同甄克思的社会进化 阶段划分方法。他以 甄克思的划分标准对 照中国,认为当时中 国的政法、风俗及人 们的思维习惯,都是 属于宗法社会的东西。
严复个人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
• 原名宗光,字又陵, 福州南台人。1871年 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曾作为中国第一批留 学生留学英国。 •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教育家、翻译 家(近代中国第一译 手,翻译大量西方名 学著作,)
严复的书法欣赏
楷书条幅(回首、洛阳)
信札行书团扇(桃李)• 严复返国之后,官场失意、考试受挫,加上家庭 生活不睦,使他染上鸦片烟瘾,后来又因为生理 的病痛,持续吸食鸦片长达三十余年。这些经验 使他认识到要改革中国时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 尤其是早婚、鸦片、八股文等,也使他深刻体认 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严复提倡禁绝鸦片以 强国强种,自己却身陷烟瘾无法自拔,为此一落 差的最佳例证。 • 我们很难想象这位翻译大师早上以典雅的文言文 翻译《天演论》,鼓励国人发愤图强,而下午则 躺在床上吸食鸦片的情景;然而,严复主要的作 品都是在鸦片提供身心舒缓状况之下所写出来的。 同时因为鸦片吸食的经验使他深刻地体认到要挽 救“中国者,固病夫也”的困难。
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
1866年(同治5年)的冬天,福州一个刚创办的海军学堂招生,闽 广一带许多家道比较困难人家的孩子都去投考。 揭榜了,孩子们聚集在船政局前。只见榜首赫然三个大字:严崇光 (后改名严复)。这个十四岁叫严宗光的少年。父亲原是乡里间一位 儒医,母亲是一个“布衣”的女儿,家道本不宽裕。不幸,父亲在这 一年死了,母亲、两个妹妹和他的生计,只能靠母亲作女红维持。这 时,福州船政局开张,学堂招生,食宿全免,每月有四两白银补贴, 每三个月考试一次,成绩列为一等,可领赏银十元。 考试题目是由新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所出,也许因为丧亲丁忧的缘 故,出了《大孝终身慕父母论》的考题。它使丧父不久,刚经历了与 亲人生离死别的严复,不免触题生情,有感于怀,笔端流露了对亡父 的哀思,对母亲含辛茹苦的感情,挥笔成章,写下了几百字的一篇声 情并茂的文章。此文很得沈葆桢的击赏。 严复格外珍惜进学堂的机会,特别刻苦勤奋,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同治十年,在理论课结业大考中,严复考了最优等。
严复简介
严复(1854-1921)初名体乾、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易名复,字几道,晚号愈野老人,别号尊疑,又署天演哲学家。
福建福州人。
特赐文科进士出身,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1866年以第一名考入马尾船政学堂,5年后以最佳成绩毕业后上军舰实习。
1877年作为首批海军留学生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在英国期间除学习海军专业外,还精心研读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学著作,并到英国法庭考察审判过程,作中西异同比较。
学成归国后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
甲午战败后严复感于时事弥艰,开始致力译著,并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斥责历代帝王是“大盗窃国者”,力主变法图强,以西方科学取代八股文章。
二十二年帮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次年又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
二十四年九月,又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极力倡导维新变法;同年,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正式出版。
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穆勒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等西方名著,达160多万字。
他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
通过翻译《天演论》,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了世界观的意义。
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尤为重视,并猛烈抨击陆、王学派主观唯心主义的“心成之说”。
因此,严复是将中国哲学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之上、使中国近代哲学真正摆脱古代“经学”形式的划时代人物。
除译著外,他还倾心于教育事业。
光绪二十八年(1902)受聘为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办;三十一年参与创办复旦公学,并于次年一度任校长;三十二年赴任安徽省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文科学长。
严复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长)。
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
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主办《国闻报》。
“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
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严复简介
1. 严复的实业观
严复的实业观
严复认为要挽救民族危亡,疗治穷困,就 必须求富强,为了富强,就必须重实业。
一、实业以工冶制造之业为中心
蒸气机的使用对西方纺织、铁业等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效率极大提高,产量飞速增加,自18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西 方各国造物成事,几乎无事不用机器。比较而言,中国是大大 落后了。因此,严复主张实业应以公冶制造业为中心。
严复还认为,之所以中国工商业萎靡不振,是因 为缺乏必要的生产知识技能,农工商业需要的人才 极度缺乏。
3. 实业与实业教育
实业与实业教育
1、严复把欧美各国国力富厚,实业精进的原 因归结为教育尤其是实业教育的功劳。他认为 西方交通必依靠轮船火车,而轮船铁路非汽不 行,这是利用力学的结果,其土地出产丰富, 是有了农矿之学,织染冶酿等都离不开化学, 反观中国,几千年来没有舟车电邮,不知交通 竞争,自然也不需要实业教育,但至近代国门 洞开,外强环逼,亡国灭种之祸迫在眉睫,于 是不得不发展实业,这就离不开实业教育。
3. 实业与实业教育
严复的实业观
5、严复认为实业教育是一种专门教育。这种教育是在一定程度的普通教育 基础上实施的。其传授的知识包括某物某货,产于何地,制于何工,销于何 所(商业),制造业中五金的性质,采炼之方,机器之使用(工业),为工商服 务的计算之学等等之类知识,非经专门学习是不可能掌握应用的。
1. 严复的实业观
严复的实业观
四、实业观之农业
严复很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工商业存在的基础 和前提。而且中国是农业国,农业所产工业生产的 原料来源,农业发展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此基础上,努力进行工业商业建设才能逐步与西 洋争衡,达到富强的目的。严复又仔细分析了欧洲 各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因其工商业的繁荣带动 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严复
严复著作
《论世变之亟》,《直报》,1895年 《原强》,《直报》,1895年 《辟韩》,《直报》,1895年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 ,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 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 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 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严几道诗文钞》 《愈野堂诗集》 《严几道文集》 《严译名著丛刊》 《侯官严氏丛刊》 《侯官严氏丛刻》 《严侯官先生全集》 《严复集》,中华书局,王栻主编,北京,1986年。
《天演论》序
• 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 --------严复
主要思想
• 维新思想 • 提倡科学思想 • 自由
维新思想
• • • • 以西方进化论为思想 抨击封建社会 以中西文化对比为张本 振兴国家
自由思想
• • • • 物竞天择 渐进变革论 道德 方法论
影响
•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敲响了人民心中的 警钟,为后来国家趋势做出一定西人之学,多吾所未闻,欲瀹民智[17],莫善于译书。吾则 以谓今西书之流入吾国,适当吾文学靡敝之时,士大夫相矜尚以为学 者,时文耳、公牍耳、说部耳[18]。舍此三者,几无所为书。而是三 者,固不足与于文学之事。今西书虽多新学,顾吾之士以其时文、公 牍、说部之词译而传之,有识者方鄙夷而不之顾,民智之瀹何由?此 无他,文不足焉故也。 • 文如几道,可与言译书矣。往者释氏之入中国,中学未衰也,能 者笔受[19],前后相望,顾其自为一类,不与中国同。今赫胥氏之道, 未知释氏何如,然欲侪其书于太史氏、扬氏之列[20],吾知其难也; 即欲侪之唐宋作者,吾亦知其难也。严子一文之,而其书乃骎骎与晚 周诸子相上下[21],然则文顾不重耶? • 抑严子之译是书,不惟自传其文而已。盖谓赫胥氏以人持天,以 人治之日卫其种族之说,其义富,其辞危[22],使读焉者怵然知变, 于国论殆有助乎[23]?是旨也,予又惑焉。凡为书,必与其时之学者 相入,而后其效明。今学者方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而严子乃欲 进之以可久之词,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之书,吾惧其舛驰而不相入也 [24]。虽然,严子之意盖将有待也。待而得其人,则吾民之智瀹矣。 是又赫胥氏以人治归天演之一义也欤? • 光绪戊戌孟夏桐城吴汝纶叙[25]。
赞扬严复的句子
赞扬严复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赞扬严复的句子:
1.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他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进程,翻译了许多西方的著作,对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严复的翻译工作非常出色,他不仅准确地翻译了西方的著作,还注入了自
己的理解和思考,使得他的翻译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3.严复的思想非常先进,他倡导科学、民主、自由等现代理念,对于推动中
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严复的人格魅力也非常值得称赞,他一生清廉正直,不畏权势,始终坚持
自己的信仰和理念,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总之,严复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他的贡献和成就值得我们铭记和赞扬。
严复个人简介
• 原名宗光,字又陵, 福州南台人。1871年 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 曾作为中国第一批留 学生留学英国。 • 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教育家、翻译 家(近代中国第一译 手,翻译大量西方名 学著作,)
人物生平
• 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 于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 家。 • 1866年考入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学习英文 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 1877年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留英期间,广泛地 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及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 作,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 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 升为总办(校长)。 • 1921年10月27日去世,终年68岁。著作有《严几 道诗文钞》等。
• He is “one of the advanced chinese” who is looking for the truth from western country in modern china.(严复是中国近代史 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 之一 ) • He devoted all his life to the publicity of the ideology of enlightenment,he is one of the most eminent thinkers of enlightenment in modern china.(他毕生致力于启蒙思想的宣 传,是近代ve our nation in peril,Yanfu put forword some thoughts:
一、He advocate political reform,so he translated Huxley['hʌksli]’s(赫胥黎) “theory of natural selection”(天演论),he want to acquaint the chinese with such biological evolutionist idea as “organic evolution and natural selection”and “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and awaken them to the necessity of retaining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of striving to become stronger,of competing with nature for supremacy. 他主张政治改革,因此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他的目的是使中国人知道“物竟天泽,适者生存”的道 理,唤醒中国人保种自强,与天争胜进而变法图强的政 治意识。 二、He attack feudal autocracy[ɔː'tɒkrəsɪ] powerfully. Meantime:he give a full attention to the civil Rights.他猛 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同时,他给予民权以充分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士钊,字行严,笔名黄 中黄、烂柯山人、孤桐、 青桐、秋桐等,汉族,湖 南长沙人,1881年3月20 日生。高级民主人士、学 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 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 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 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清 末任上海《苏报》主笔。 1911年后,曾任北京大 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 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 南北议和南方代表。
在中国这个自古以来习惯专制、好同恶异的社会里,蔡先生这 种容纳异己的民主作风,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开创了一代新风。 他的北大是真正兼容并包的北大,各种思想、各种声音都可以并存, 是一个多元、开放、宽容、民主的大学, 超越了单纯的党派观念 和“革命棋子” 的狭隘性,不仅造就了傅斯年、罗家伦,也培养 了高君宇、张国焘等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蔡元培先生重塑了北 大,也奠定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大学的基本面貌。 在他眼里,“大学是包容各种学问的机关”,他用人不分信仰、 党派、学术见解,他主持下的北大因此能超越当时的军阀政权之外、 各种社会势力之外。他有大胸襟、大气魄,是大手笔,前无古人。 如果把北大看作中国民主的摇篮,蔡先生则是中国民主的奠基者, 他一生最为伟大的功绩正是给北大这一民主摇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五四运动以来20世纪的编年史已经可以作出充分的证明。
• 1905年任皖江中学堂(今芜湖第一中学) 的监督(即校长),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 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 作。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 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演论》 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 号召救亡图存 。
1927年4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奉系军阀逮捕,他四处 奔走营救。 1928年国民革命军光复北京后,因章系执政府之高级官员, 曾被通缉,乃赴欧洲游历。 1930年受张学良之聘回国,任沈阳东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次年任院长,“九一八”事变后,章士钊回到上海,为杜月笙 宾客,不久正式挂牌当律师。 1932年10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他 自动站出来为陈辩护,请求法庭宣布陈无罪。其“辩论状”着 力阐述政府应当容忍不同政党之理论,文气逼人,震动法庭, 中外报纸竞相登载。 1934年任上海法学院院长。1934年前,章先后担任北京 明德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上海法政学院院长。
严复简介
•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 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 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 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 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 • 1889年后捐得选用知府衔,并升为会办、总办 (校长)。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 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 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
严复 (1854.1.8— 1921.10.27)原名宗 光,字又陵,后改名 复,字几道,汉族, 福建侯官人,是清末 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和教育家,是中国近 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 找真理的“先进的中 国人”之一。
严 复 (1912. 2 ----- 1912. 10) 章 士 钊 (1912. 10 ----- 1912. 12) 何 燮 侯 (1912. 12 ----- 1913. 11) 胡 仁 源 (1913. 11 ----- 1916. 12) 蔡 元 培 (1916. 12 ----- 1927. 7) 刘 哲 (1927. 8 ----- 1928. 6) 李 煜 嬴 (1928. 6 ----- 1929. 1) 陈 大 齐 (1929. 1 ----- 1929. 8) 蔡 元 培 (1929. 9 ----- 1930. 12) 蒋 梦 麟 (1930. 12 ----- 1945. 10) 胡 适 (1945. 10 ----- 1948. 12) 汤 用 彤 (1949. 5 ----- 1951. 9) 马 寅 初 (1951. 9 ----- 1960. 3) 陆 平 (1957. 10 ----- 1966. 5) 周 培 源 (1978. 7 ----- 1981. 3) 张 龙 翔 (1981. 6 ----- 1984. 3) 丁 石 孙 (1984. 3 ----- 1989. 8) 吴 树 青 (1989. 8 ----- 1996. 8) 陈 佳 洱 (1996. 7 ----- 1999. 11) 许 智 宏 (1999. 11 ----- 2008. 11)
这种特有的温文尔雅的仇外情绪,最终竟基于这样 的理由:纳妾之为正当,其理犹如茶壶须有多个茶杯相配。 以后十多年在北大,辜鸿铭用拉丁文授课。1928年他辞 世时,他的辫子仍傲然在顶。胡适评论道,他们之间无论 有多少分歧,辜的态度风采,总可以用与他相配、也为他 所向往的称号来形容:他是个君子,儒家绅士。
1916年底蔡元培决定受聘出任北大校长,这受到他长 期的革命同事的怀疑。虽然袁世凯已死,北京仍被视为敌 对地区,而且很多人相信,北大本身不可救药。但在蔡元 培看来,教育与政治是两回事。他明确要求北大学生一改 旧貌 . 19 几个月后,蔡在北大校园里建立了一个名为进德会 的组织。 其成员按不同的禁绝愿望分为三类,第一类保 证不赌不嫖不娶小老婆,第二类保证不当官做议员,第三 类最坚定,戒烟酒,不食肉。“今人恒言:西方尚公德, 而东方尚私德;又以为能尽公德,则私德之出入,曾不足 措意。是误会也。吾人既为社会之一分子,分子之腐败, 不能无影响于全体。”
在“兼容并包”的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 英。以文科为例,从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 周作人、鲁迅,到辜鸿铭、刘师培、黄侃,大师云集。各种文 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 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 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 蔡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 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 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 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如开放女禁,给予女生同等入学 权利),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主席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战后问题; “双十”协定签字后,毛因事滞留重庆,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会 谈,征询章对形势看法,章在手心写一“走”字,耳语“三十六计, 走为上”,劝毛速离险境。 1946年回上海,在同济大学法学院任教,并续任律师;同年 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 1948年行宪后,当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 1951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52年,他与叶恭绰等人联名上书毛泽东,呼吁保护北京广东 新旧两义园的民族英雄袁崇焕遗墓,使袁墓古迹得以保存。[1] 1955、1958、1960年,三次奉命赴香港,与台湾方面连络, 会商两岸统一问题。 1957年,中共整风,章发言中有语“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被 责令检讨,经毛泽东干预始得解脱。 1959年10月,任馆长。晚年以大部分时间从事文史研究工作, 并曾在中国人民大学汉语教研室讲授柳文。既而以其研究心得,集 为《柳文指要》一书。
蔡元培由此制订了吸引思想活跃教师到北大的政 策。蔡作为一个教育家的才能和声望,主要在于他能为 学校请来具有杰出品格和各种思想的人才;他达到这一 目的的方法,是总愿意支持教师,即使他不同意某人的 政治或教育观点,不赞同他的个人行为准则(有时不得 不做出的让步是把他开除出进德会),也还是支持教师。
新文化时期北大教师中也有文化保守派和政治守旧派。著名的 有刘师培,他是我们将要提及的筹安会的重要人物;辜鸿铭 (1857—1928)是个卓越的文化混血儿,他把贵族式的英国保守 党的趣味和主张带到了北大。他生于槟榔屿,在爱丁堡大学读书获 得硕士学位(1877),回到亚洲后辜穿上了儒生长袍,梳起了辫子, 最后成了张之洞的幕僚,担任了多年的秘书翻译工作。在19世纪90 年代和本世纪初十年,他是个激烈的反帝主义者,猛烈抨击那些道 德上自命不凡的西方传教士;可以理解也更让人困惑的是,他热烈 赞美皇太后和义和团。 辜的文章(其中许多发表在中国沿海和日本的英文报纸上)中 点缀着许多海涅、歌德、拉斯金、阿诺德、卡莱尔、爱默生、左拉、 贝朗瑞、福楼拜、伏尔泰以及孔子和孟子的名言警句,有的引用原 文,有的则译述,只要对他世界各地为数不多的读者合适就行。在 他那一代(或任何一代)中国人中,他是唯一能用合格的苏格兰民 谣形式表达其观点的人.
• 民国四年,严复参与袁世凯帝制运动,为筹安会 之发起人,因之名声失坠,一落千丈;至1920 年赴福建避冬,1921年10月27日殁于福建,终 年68岁。
蔡在北大真正的建树远远超过对学生素质的改造。他 上任伊始,就有一个明确有力的想法:一所真正伟大的大 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它应该给社会奉献出什么。尽管他承 认中国当前以及将来都需要他一度称为“功利主义”的教 育,但在北大,他还是强调创造性学生术研究和纯学术探 讨的重要性。他强调艺术与科学的核心教育作用,而且还 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试图鼓励学生从事偏窄学科的研究 .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 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 听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 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 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且公私之间,自有天 然界限。
1914年5月在东京与陈独秀等创办《甲寅》杂志,提倡共和, 反对袁世凯 ; 1915年冬,袁世凯公开称帝,护国军起。5月,肇庆军务院成 立,章士钊出任军务院秘书长,并兼两广都督司令部秘书长。6月 袁死,黎元洪就任总统。章士钊留居北京,任国会议员,并应蔡元 培之邀请,受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伦理教授。 1917年11月,陈独秀之邀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教授,讲授逻 辑学。兼图书馆主任,并被选为国会众议员。章并荐李大钊、杨昌 济到北大任教,以所兼北大图书馆长职荐李大钊继任。 1924年,段祺瑞上台。章主张毁弃约法及国会之主张正合段 的心意,因此段邀章北上。44岁的章士钊投入北洋军阀集团。段 从章建议,以“临时执政”之名兼任总统与总理之职,委章为司法 总长。 1925年7月底段又派章出任教育总长,要他继续“整顿”学风。 章不顾人们的反对撤换了一批反对他的大学校长。8月1日他又派 出武装警察护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到校就职,后又下令 解散“女师大”,镇压爱国学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