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讲课稿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合集下载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科技中学徐坤辉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它是现行课程改革教材高一年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的内容。

现在我就本节的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

海水运动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体现了教材的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

对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b、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c、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4、教学的重、难点: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二、说学情分析及对策♦结合我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学习热情较底和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际。

♦对策:1、需要正确的引导,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地理课的魅力。

2、充分挖掘本节新的学习资源,结合乡土地理和网上资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知识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学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在体验中成长。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制作:阳国强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 • • • • 1、洋流概念: 洋流概念: 寒流和暖流 洋流根据性质分类: 2、洋流根据性质分类: 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3、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 4、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5、洋流成因和洋流模式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层水温异常 示意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 • • • • • • • • •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气候: 1、影响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 ①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涌: ②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涌:秘鲁渔场 3、对航运的影响 顺洋流省时省燃料、 顺洋流省时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有大雾 4、影响污染物 加快净化速度、 加快净化速度、同时使污染范围扩大 阅读: 5、阅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大规模海水运动讲课稿范文

大规模海水运动讲课稿范文

大规模海水运动讲课稿范文大规模海水运动讲课稿第一节课:介绍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海洋科学课堂,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大规模海水运动是指影响海洋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大范围海水流动现象。

它是海洋环境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运动形式,对海洋的循环、气候变化等有重大影响。

一、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概念大规模海水运动是指海洋中广泛地区的海水流动,包括了洋流、涡旋、边界流等。

这些运动不仅发生在水平方向上,也常常伴随着垂直方向的运动。

其中,洋流是最典型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形式之一,指的是海水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一般由风力、地转偏向力和地形等因素共同驱动。

涡旋是指海水在局部范围内环绕某一中心旋转的流动。

边界流是指与大陆边缘相邻的海水流动,它受到地形和大陆表面的影响,常常与洋流相互作用。

二、大规模海水运动的驱动因素大规模海水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其中最主要的是风力、地转偏向力和海水密度。

风力是大规模海水运动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主要通过摩擦力将能量传递给海水,使其运动起来。

地转偏向力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它使得海水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转。

海水密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由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等因素决定。

不同水团的密度差异会引发海水的垂直运动和混合。

三、大规模海水运动的重要性大规模海水运动对海洋生态系统、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大规模海水运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重要传递途径,它影响着海洋生物的分布和生活环境。

其次,大规模海水运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通过海洋对热量的吸收和分布,参与了全球气候体系的运行。

此外,大规模海水运动还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洋流可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课: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讨论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一、大规模海水运动的分类大规模海水运动可以按照时间、空间和水深等维度进行分类。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1、说出洋流的概念【教师讲解】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其中注意的关键词是:常年、沿一定的方向、大规模,同时,这些也是洋流的特点。

2、认识与理解洋流的性质分类有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后先说出按照洋流性质对洋流的分类,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加以讲解深入。

【教师讲解】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大家注意,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的。

【教学活动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在等温线地图上洋流属性判断的方法。

①判断南北半球:看等温线递变方向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练习讲解】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来做这个题目,同学们先思考,等下我让一个同学起来回答根据洋流流经某海区的海水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 此图表示(南)半球图(2) 按性质分类,此洋流是(寒)流(3) 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①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②暖流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两侧高;寒流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③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师的指导,分别找出洋流概念的关键词让学生结合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阅读课本第57页第二段,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

学生先按照老师对洋流属性分类的讲解对练习题中的洋流属性进行判断,之后再总结出判断洋流的方法【过渡设问】这些性质不同、分布各异的洋流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洋流的成因。

3.洋流的成因【教学活动3】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主要的内容有:1、由学生阅读课本p58,找出洋流形成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解释洋流成因。

【教师讲解】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说课稿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说课稿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叶县二高的刘中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整个说课有以下六个部分有机组成。

一、教材分析1.对课程标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应指导学生从“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及其性质。

(需要补充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第二,结合“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航行的影响。

2、教材的作用与地位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

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形成的过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

本节课在中学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重点与难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是难点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及渔场的形成是重点4、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学生虽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但初中地理知识欠缺,特别是这节课涉及到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盲区,因此在这一部分应有所侧重,应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洋流分布图等地理图像而得出结论。

5、教学目标①、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②、结合所归纳的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成因③、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指导小结,形成板书6、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二、教学方式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主学习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自学、归纳洋流规律2、案例分析使学生获得分析方法、知识迁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自行分析其他案例3、指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四、主要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提出两个问题(1)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上撞上冰山而沉没,那末这些冰山来自何方,是谁带来的呢(2)浙江舟山渔场是中国第一大渔场,鱼为什都喜欢在此聚集呢(设计这两个问题是在开始上课就能充分的吸引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个五方面分析说明。

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讲述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特征,包括洋流的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2.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养成用彩笔或有区别的符号描绘地图来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第一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一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波浪,指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的局部质点受到 扰动后,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作周期性起伏 运动,并向四周传播的现象。 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 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 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 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洋 流的成因
盛行风是海洋 水体运动的主 要动力,盛行风 吹拂海面,推动 海水随风漂流, 并且使上层海 水带动下层海 水流动,形成规 模很大的洋流。
洋 流的分布规律
中高纬度海区:
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逆时针,
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
中低纬度海区:
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西暖东寒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夏季:顺时针 冬季:逆时针
洋 流的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 流,北顺南逆。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逆时针方向,大洋东岸是暖流, 大洋西岸是寒流。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洋流 夏顺冬逆
主讲人:董紫微
哥 伦 布
37天
? 哥伦布1492年到美洲时花了37天, 1493年,哥
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顺风顺流,结果只花了20天 时间就顺利到达。
20天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 流的概念
1. 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 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 模的流动,也叫海流。 2. 按性质分类 • 暖流 水温高 水温低 • 寒流 水温低 水温高
①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发生 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上泛。 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形成水障,常
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性和暖水性鱼
类在此滞留,形成渔场。
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一、引言海水在地球上的运动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海水运动是引起海洋浪潮、热带气旋、海平面变化、海浪等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

深入了解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旨在介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并分析其对人类的影响。

二、课前导入1. 通过图片展示地球气候系统中海水运动的地位。

2. 翻译一段海洋大循环的定义:“海洋大循环是沿全球六条主要海流的圈流,正常情况下,海洋大循环会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循环系统。

”三、核心内容1. 海洋循环的基本原理2. 大西洋热带循环的形成与影响3. 洋流的种类及其运动规律4. 风暴潮的成因和对海岸的影响四、课堂活动1. 小组分析海洋大循环的图像资料,并给出自己的解释。

2. 查找资料,了解大西洋热带循环对气候的影响。

3. 观察测量仪器的原理,了解海水流深度、温度和盐度对海流的影响。

4. 通过班内模拟实验,研究风暴潮的成因和对海岸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汇总资料,分析海水运动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

2. 自行观察海洋动力系统中的规律,并写出总结。

3. 查找某种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生命周期与浩渺的海洋循环相关之处。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了解了海洋大循环的基本原理、大西洋热带循环的形成和对气候的影响、洋流的种类和运动规律以及风暴潮的成因和对海岸的影响。

通过课堂活动,我们深入了解海水运动现象,通过观察探究和实验操作,更好地领悟了海洋动力系统中的规律。

在课后作业中,我们将学习的知识联系到实际,进一步展开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海洋大循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影响海水运动的因素3. 掌握海水运动的测量方法和应用4. 培养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学内容:一、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1. 海流:是海水在全球范围内的水平流动。

海流是由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季节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控制的2. 潮汐:是地球引力和惯性力所产生的现象,使海面上涨和降的周期性运动,也是海水的纵向运动。

3. 波浪:是在海水表层传播的一种机械波,由风力、海水密度、地形、草莓和海水运动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

二、影响海洋运动的因素1. 风力:强劲的风可以形成大规模的海面流动和强烈的海浪。

2. 水密度:水体密度的变化会造成上升或下沉的运动,从而影响海水的流动。

3. 海底地形:海底的凸凹地形也会影响海水的流动,如海峡处的潮汐会造成海水的紊流和涌流。

三、海水运动的测量方法和应用1. 浮标法可以用船只或飞行器在水面上布置浮标,根据浮标的运动轨迹来测量水面上的潮汐、海流或波浪。

2. 轨迹追踪法是利用海洋流速仪和人工遥控,对流体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追踪。

3. 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利用卫星图像和遥测数据进行海水的运动和特征的测量。

四、保护海洋环境1.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海洋污染和海洋资源的开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在海水运动的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因素,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 通过大众教育和科普,让更多人了解海洋环境和海水运动的特性,并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中。

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述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海水运动的知识。

2. 观察法:通过观察海洋卫星遥感图像、海浪、潮汐、模拟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海洋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 实践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海洋环境的现状和海水运动的应用,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模型等海洋运动的实物资料2. 浮标、流速仪等探测海水运动的装置3. 海洋运动的模拟实验设备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包括海水运动的种类和特点、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和应用等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优秀教案范文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优秀教案范文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优秀教案范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鸭子舰队漂游记。

视频中事发地点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鸭子舰队怎么入侵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洲,甚至英国的呢?师: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请同学们结合学案的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以及海水运动的动力。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请坐。

师:在洋流的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你抓住了没有?这位同学,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关键?师:对,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常年的沿一定方向、大规模。

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

比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

师:根据性质,洋流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

其中,暖流是?师:对,一般来说,较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

暖流就是从较低纬度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的洋流。

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平整的海平面上,海水怎么会流动?师:对,盛行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随风漂流。

表层海水会带动下层海水流动,最终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

洋流的方向与盛行风的方向一致。

师:同学们还记得地球上有哪些全球性的盛行风吗?请同学们看图,图中椭圆内表示均一的海洋,椭圆表示海岸线。

请在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师谁来说说全球风带分布情况?师:回答得很好,请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风带的方向,在洋流模式图中画出箭头,表示洋流方向。

师:同桌之间相互交换看看。

一致吗?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画大洋环流分布图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赤道南北两侧附近的海水受哪个风带的影响?师:对,信风带。

在信风的吹拂下,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促使海水自东向西流。

由于它们分别位于赤道南、北两侧附近,所以我们称之为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是x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

海水运动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以下三个教学纬度,建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依据大纲规定及教学实际,确定教学重点为: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示说明风海流的形成。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因这部分的知识点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洋流的分布规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1、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主”原则,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故而本课将采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进行授课。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如海洋洋流和海潮,是由于多种因素所产生的海水水平和垂直运动。

这些运动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海洋洋流是指海水水平运动的大规模运动。

海洋洋流的形成和演变与风、地转偏向力、水密度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风对海洋洋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的海洋洋流有赤道洋流、北大西洋洋流和北太平洋洋流等。

这些洋流将热量、盐分和营养物质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对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候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举个例子,北大西洋洋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暖水洋流之一。

它从墨西哥湾流向北方,沿欧洲西海岸流向北极圈。

这个洋流通过输送暖水,将温暖的热量带到了北极圈,使得北欧地区相对较暖。

而在北大西洋洋流的冷水下沉区,形成了深海环流系统,将大量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深层海水,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海潮是地球引力和地转偏向力相互作用下,使得海水发生周期性垂直运动的现象。

海潮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有关。

月球是地球上引力作用最大的天体,因此月球对海潮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海潮的周期为大约12小时26分,分为涨潮和退潮两个过程。

涨潮是海水由低位转向高位的过程,而退潮则是海水由高位转向低位的过程。

海潮的规律性使得海岸线上的海水水平发生周期性变化,对海岸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影响。

例如,英格兰西南沿海的康沃尔地区就因为海潮而闻名。

每年夏季,成千上万的人涌向康沃尔地区,目睹大型海潮现象“康沃尔飞跃”。

在康沃尔地区的圣迈克尔山,每当海潮涨至最高点时,巨大的浪潮会冲击山脚,形成壮观的海浪飞溅景色。

这个海潮景观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也成为了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

海洋洋流和海潮的大规模运动与地球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系统密不可分。

海洋洋流将能量和物质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重要影响。

而海潮则通过周期性的垂直运动,影响了海岸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海洋的资源,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海洋洋流和海潮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对地球系统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即大洋环流,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

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的过程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

本节教材共两目。

第一目,世界洋流的分布。

主要阐述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形成与环流方向,并通过“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说明实际洋流的分布更为复杂。

第二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阐述了洋流及其变化对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环境污染几方面的影响。

这些内容综合体现了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目标
态度:
通过学习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洋流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用小故事: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第一次路程比第二次路程短,可花的时间却比第二次多,这是怎么回事?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自己总结世界大洋的海水不仅是连续运动的整体,而且这种运动是有方向的。

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讲授新课:1、让学生看教材61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要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
描述中总结概念中的关键字。

学生总结完关键字后,教师展示出自己总结的关键字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多媒体展示概念中的关键字是常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2、讲解洋流的分类,指出按温度性质将洋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

通过多媒体展示练习,加
强巩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

教师点拨:由于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的影响,洋流的分布发生着变化,实际生活中的洋流是怎样分布的呢?
显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冬季)”,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同纬度不同海区和不同纬度同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引导学生从气候带和风带的角度分析洋流流向,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探讨:A. 中、低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
B.中、高纬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
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可适当提示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并总结:(1)、中、低纬海
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2)、中、高纬海区
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环流
南半球:形成一支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
(3)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教师讲解:请同学们打开P.58(让学生上黑板画出六个风带,其他同学在
底下画,画完后大家看世界风带图)
过度:刚才我们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这么大范围的洋流对于
我们人类所生存的地理环境会有哪些影响呢?(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9的案例(1)。

第一、二组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第三、四组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注意图文结合,阅读后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
汇报讨论成果。

【课件展示】
第一、二组讨论的问题:
(1)在书本上图3.6的相应位置,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
(2)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4)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第三、四组讨论的问题:
(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小结】从案例(1)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
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

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
【转入】洋流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对地理环境或人类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2.渔场的成因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及秘鲁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②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③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④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以“秘鲁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图加以分析)
3.海洋航行的影响
教师提问学生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并引导学生从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
教师小结:洋流规律很早就被我国劳动人民所掌握和利用,而洋流对海上航行有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有利方面就是让船只顺风顺水,节省时间,不利方面如: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行造成威胁。

此外,寒流、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也极
为不利,海上船舶碰撞事件有60%~70%是由海雾引起的,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的杀手” 。

如: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

“泰坦尼克”号就是因航行到此海域后,能见度差,触冰山而沉没的。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引用课前的小故事,设置疑问:假设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原油泄漏,那么在美国以西海域是否被污染
从而解释,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物范围扩大。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学习洋流对气候和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同学们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吗?“厄尔尼诺” 现象会影响秘鲁渔场的渔获量;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探究活动』“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学习小组交流
教师小结】“厄尔尼诺”现象还有许多不解之谜,其中之一是形成原因,尚未能解释清楚。

有人认为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减弱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大气环流减弱造成的结果;且“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有没有自身的规律?发生周期长短受什么制约?等等,这些谜团正等待着我们去一一解开。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九、作业
( 以学生熟知的事例入手,激发探究的兴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