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5课时 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5课时 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时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84例5。

教学目标1. 学会解决含有乘法、加法、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2. 经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理解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两步以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直接说出得数。

(出示课件)4×7= 3×4= 9×6=5×6= 4×8= 5×9=2×8= 3×7= 7×6=5×4= 6×8= 9×3=预设:28 12 54 30 32 45 16 21 42 20 48 27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1~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学习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直接说出得数练习,复习1~9的乘法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1. 理解题意,收集信息。

师:(课件出示教材P84例5)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讨论)一种客车的座位示意图如下,二(1)班准备租这种车去参观科技馆。

2名老师和30名学生,坐得下吗?预设:二(1)班参观科技馆要租车,有2名老师和30名学生,一共有33个座位。

问的是:坐得下吗?2. 明确问题,分析过程。

师:你是如何理解“坐得下吗”这句话的?预设:参观科技馆的人数与客车的座位数进行比较,人数等于或小于座位数,就能坐得下,人数若大于座位数,就坐不下。

3. 看懂图意,尝试解决。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预设1:座位数:2×7=14(个) 2×7=14(个) 14+14+5=33(个)人数:2+30=32(人)因为33>32,所以坐得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5课时解决问题(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五课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学生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整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和实例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和答案。

4.教学道具和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解决教材中的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5课时人民币兑换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5课时人民币兑换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5课时人民币兑换北师大版教案:小数除法人民币兑换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人民币兑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能进行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小数除法在人民币兑换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能灵活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人民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面额的人民币。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币的兑换。

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100元可以兑换成多少张50元?2.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3. 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答案。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教师出示问题:200元可以兑换成多少张100元?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3. 各组分享解答过程和答案。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300元可以兑换成多少张100元?2.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分享答案,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人民币兑换100元÷ 50元 = 2张200元÷ 100元 = 2张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5页的练习题。

2. 用自己的钱进行一次人民币兑换,记录下兑换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方法,能灵活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哪些实际问题?2. 让学生尝试用小数除法计算其他货币的兑换问题,如美元、欧元等。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第5课时 问题解决(3)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第5课时  问题解决(3)

第六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5课时问题解决(3)【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解决分数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

5/2×1= 5/12×3/5= 6×1/3= 2/7×3=4/5×1/16 2-7/10= 1/6×4= 51×2/17=2.先画出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加工了一批零件的3/7。

已经加工的零件个数=();剩下的零件个数=()。

(2)小芳的身高比小林的身高矮1/9。

()×1/9=()()×(1-1/9)=()教师出示课件,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从两句话中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3.练习二十一第1题。

二、对比练习教师课件出示2组练习题。

1.(1)一桶汽油倒出3/8,正好倒出15千克,这桶汽油重多少千克?(2)一桶汽油倒出3/8,还剩15千克,这桶汽油重多少千克?2.(1)白兔36只,黑兔比白兔少2/9,黑兔有多少只?(2)白兔36只,比黑兔少2/9,黑兔有多少只?三、综合练习1.练习二十一第2题。

学生默读题目,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方法。

全班交流,重点比较用分数方法解与具体数量进行解答的思路。

2.教师课件出示根据条件补充算式。

商店运来苹果500千克,,梨子有多少千克?(1)梨子比苹果多1/5,;(2)比梨子少1/4,。

(3)比梨子的4/5多60千克,;(4)梨子比苹果的4/5少60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对什么知识进行了探究?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五、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2.课后作业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求不规则瓶子的容积》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求不规则瓶子的容积》教案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求不规则瓶子的容积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教材呈现了一个装了小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下部是圆柱形,上部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

给出了瓶子平置时水的高度和倒置时无水部分的高度,要求的是这个瓶子的容积。

这是一个非常规数学问题,不是简单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决的,但例题素材的选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能力。

(二)核心能力能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求出不规则瓶子的容积,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中“瓶子”导入,能站在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通过讨论、探究、交流等活动,能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经历把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以求出容积的过程,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3.通过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体验不规则物体容积的解决方法,进一步体会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四)学习重点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五)学习难点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不规则物体的容积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复习任务(1)我们学过的求规则物体的体积有哪些?分别是怎样计算的?(2)我们学过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哪些?分别是怎样计算的?(二)课堂设计1. 谈话导入师:大家来看,这是什么?(出示:喝完水的空瓶子),关于这个瓶子,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底面积和高各是多少还有其他问题吗?预设2:想知道瓶子的容积师:一个小小的瓶子,大家就能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你们真了不起!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回顾旧知,引起学生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新知突破难点做铺垫。

】2.问题探究(1)复习旧知,唤醒记忆师:刚才有同学想知道瓶子的高和底面积,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高可以直接测量,想知道底面积是多少,需要测量出底面半径后可根据πr2计算出来。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2 Mascots 第5课时 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2 Mascots 第5课时 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

Join In 五年级上册Unit 2 Mascots第5课时教学设计目录【内容来源】 (1)【主题】 (1)【课时】 (1)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1)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1)三、教学准备(Teaching preparation) (1)四、教学过程 (2)Step 1: Review (2)Step 2: Presentation (2)Step 3: Practice (3)Step 4: Summary &. Homework (4)【内容来源】Join In三起点五上unit 2【主题】part6【课时】第5课时一、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1.能借助图片听懂、读懂、朗读故事The necklace,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图片的提示下讲述故事。

2.能学唱英语歌曲Mascots。

二、教学重难点(Teaching points and difficulties)1. 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图片的提示下讲述故事三、教学准备(Teaching preparation)慧话宝课件四、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1.老师课件,向学生介绍Puma Ranch然后介绍说有个故事就发生在Puma Ranch.Step 2: Presentation1.老师使用慧话宝课件,打开动画,学生边听边看图片,初步感知整个故事。

2.老师点击慧话宝课件part6, 点击“单句点读”,播放图片1-5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适当用问题进行引导:What does Joe want to do in the morning?What does Joe find on the way? Does he like it? Is Joe OK?3.师生核对答案,老师带领学生学说和操练故事中的句子:Don’t forget thepotatoes. It looks great. My head hurts.等。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5课时_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5课时_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5课时_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5课时,内容是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是学生学习分数运算的重要内容。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但是对于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加深对分数运算的理解,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能够正确列式和计算。

2.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目。

2.练习纸:准备练习纸,供学生练习使用。

3.教学黑板:准备教学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例如:“一个数是12,求这个数的1/2、1/3和1/4是多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题目,例如:“一个数是15,求这个数的2/5和3/5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年级上册英语优质教案 - Unit 1 第5课时 人教(PEP)

五年级上册英语优质教案 - Unit 1 第5课时 人教(PEP)

第五课时课时目标1. 通过大量的听读操练,掌握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2. 培养学生听音写词的能力。

3. 完成“Let’s wrap it up”部分的连线和填空任务,知道主要是不同的人称代词时,后面应该用be动词的相应形式。

教学重点1. 掌握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

2. 知道主语是不同的人称代词时,后面应该用be动词的相应形式。

教学难点1. 知道主语是不同的人称代词时,后面应该用be动词的相应形式。

2. 鼓励学生经常听英语,培养学生对于听英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Warm-up)1. Free talkT: Good m orning, everyone.Ss: Good morning, teacher.T: How are you today?Ss: Fine, thank you. And you?T: I’m fine, too. What’s your partner like, S1?S1: He’s / She’s …T: Wha t’s your partner like, S2?S2: He’s / She’s ………2. 教师请一两组学生上讲台表演“B. Let’s talk”部分对话。

二、课前预习(Preview)1. 全班学生分男女比赛唱歌曲“Who’s your teacher?”。

2. 比一比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轮流说一个关于人物体貌特征或性格特征的形容词,每组在3秒内必须说出单词,如果说不出,则另一组获胜。

教师表扬获胜的小组,并鼓励失败的小组下次争取获胜,让他们不要灰心。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A. Let’s spell1. Read, listen and chant(1) 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一个娃娃的图片,说:“This is a baby.”。

人教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2 第5课时 教案

人教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2 第5课时 教案

第五课时一、课时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B.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五课时,围绕“My week”这个话题展开内容。

包括Read and write和Let’s check.两个板块。

Read and write是阅读训练和听力训练板块,是在学习A和B重点单词以及重点问答对话句型等两大板块之后,精心设置的灵活运用的训练板块,阅读题目是“罗宾的建议”,内容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呈现了本单元的重点特殊疑问句What do you have on Fridays?和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以及一般疑问句式Do you often play sports? 还有频度副词的正确使用:I often watch TV. Sometimes I read books. 通过Robin与Wu Binbin的对话,可以了解到Wu Binbin不喜欢体育运动,他在周末经常看电视,有时候读书,因此在星期一,Wu Binbin 上完体育课回到家里瘫软在沙发上,看起来和很疲倦,很劳累。

接下来,Robin为Wu Binbin制定了一周的体育运动的计划课程表,请Wu Binbin今后要按照“体育教练”Robin安排的体育课程进行有计划的体育运动。

三个判断正误的句子是陈述句式,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引导学生注意这三个句子中的谓语动词watches,reads,likes 分别是watch,read,like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这三个句子可以引导学生理解Robin为Wu Binbin制定的体育课程表。

在教学时,请教师注意中间部分Robin以提建议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含有情态动词should的新句式:You should play sports every day. 课程表中的星期几均是用简写形式呈现的:Mon.(Monday),Tues.(Tuesday),Wed.(Wednesday),Thur.(Thursday),Fri.(Friday),Sat.(Saturday),Sun.(Sunday)。

《第5课时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教案

《第5课时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教案

第5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预设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配方法和推导过程,能使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渗透转化思想,掌握一些转化的技能。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形如〔x-a〕2=b的过程。

教具准备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感受新知【问题1】填上适当的数,使以下各式成立,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⑴x2+ 6x+ =(x+3)2⑵x2+8x+ =(x+ )2⑶x2-12x+ =(x- )2⑷x2-x52+=(x- )2⑸a2+2ab+ =(a+ )2 ⑹a2-2ab+ =(a- )2【问题2】解以下方程:⑴x2-4x+7=0 ⑵2x2-8x+1=0二、自主交流探究新知【探究】利用配方法解以下方程,你能从中得到在配方时具有的规律吗?⑴3x2-6x + 4 = 0;⑵2x2+1=3x ⑶(2x-1)(x+3)=5.【归纳】利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应该遵循的步骤:〔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2〕把方程的常数项通过移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三、自主应用稳固新知【例1】用配方法解以下方程:⑴x(2x-5)=4x-10 ⑵4x2-12x-1=0四、当堂练习:教材P35练习题五、自主总结拓展新知〔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2〕把方程的常数项通过移项移到方程的右边;〔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4〕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5〕此时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6〕如果方程右边是非负数,两边直接开平方求解,如果方程右边是负数,那么原方程无解。

第5课时 精读引领课《秋天的雨》+《雨天的歌》教案

第5课时  精读引领课《秋天的雨》+《雨天的歌》教案

第5课时精读引领课《秋天的雨》+图书《雨天的歌》【课型】精读引领课【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

会写“盒、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并仿写句子,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喜欢秋天,能用学过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习运用修辞手法并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能用学过的修辞方法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本单元我们学过了的《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里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情景,让老师考考你们,看一看还记得这诗意盎然的秋天吗?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君须记,。

萧萧梧叶送寒声,。

除了课本上的,老师再考你们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

同学们记得真牢固,还很博学多识呢!秋天是一个有色彩、有声音的季节,你瞧!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与其他季节不一样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吧!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

2.自读课文。

3.生字、词教学:(1)出示词语和短语:钥匙五彩缤纷扇子一枚邮票凉爽争着梨子仙子菠萝勾住小喇叭厚厚的一曲丰收的歌粮食加紧杨树(开小火车——齐读)(2)出示需要写的生字,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3)教学多音字。

出示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扇(shàn)子”“扇(shān)走”中的“扇”读音不同。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一)品读第1、2自然段1.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你知道了什么?2.品读第2自然段:秋天的大门打开后,走进秋天,我们会看到什么呢?(1)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秋天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通过“颜料”来理解“五彩缤纷”:颜料是只有一种单一的颜色吗?都有哪些颜色?这就是文中说的一个词语——“五彩缤纷”。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5课时 这月我当家(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5课时 这月我当家(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5课时这月我当家(1)一、教学目标1.了解“当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2.学习初步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初步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1.电视机、录像带或录像光盘。

2.黑板、粉笔、草稿纸以及其他绘图工具。

3.学生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引入1.你们有谁家里的经济状况比较好?2.你们有什么家庭职务需要分配?3.你们的家长是如何管理家庭预算的?4.听我给你们播放一段视频,看看你们是否了解这项活动。

(播放一段“最强大脑”的视频,介绍“这月我当家”)5.请同学们文明观看视频,然后回答几个问题。

(1)什么是“这月我当家”?(2)在活动过程中,我该怎么做?2.活动1.各个班级选出几位同学可以参与“这月我当家”活动。

2.进行角色分配,例如有家长、子女、财务人员等。

3.按照预定的原则来制定支出方案,建立家庭支出账户。

4.进行家庭支出管理,记录现金流、收支情况等。

(1)每次支出需要经过家长同意。

(2)对支出进行记录。

(3)进行月末结算。

5.统计和展示家庭支出情况,分析支出的构成和变化情况。

6.总结活动,认识家庭支出的意义和重要性。

3.课堂练习(1)按照课本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

(2)练习完成后,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分享。

4.作业布置1.通过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统计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选取了“这月我当家”的活动作为教学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角色分配、家庭支出管理、统计分析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初步的统计图表制作方法,并进一步认识了家庭支出的意义和重要性。

此外,课堂设置了多个环节,包括引入、活动、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等,针对不同内容设置了不同的形式和要求。

在每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上,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适当调整活动方案和要求。

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5课时 里程表(二)

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5课时 里程表(二)

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额加减法,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题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直觉,培养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理解里程表中的信息含义,能根据含义画出线段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出示数线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吗? 师提问:你能快速算出蓝格子中的数字,并说出计算过程吗?生答: 550-350=200;770-550=220;师提问:看来同学们都还记得数线这个老朋友,数线上面的数字越往右面越( ),数线中增加或者减少的数字都写在哪里?师小结:今天我就用与数线道理相同的图形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去里程表(二)中看一看。

(板书课题里程表(二))设计意图:“数线”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理解算理、解决计算问题常常采用的数学工具,它在“形”与“理”上都与本节课要接触的“线段图”有相似之处。

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本节课的“线段图”有不同之处,而“数线”恰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本节课“线段图”,从而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线段图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2二、情境解读师:(出示主题图)谁能给大家读一下给出的信息。

师:这里面的35是什么意思?生:35是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

师:表格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生: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回家时里程表的读数。

师:这些读数是怎样达到的呢?我们来看看里程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走动情况?(放视频,停在35)星期一早上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35)师:星期一开始工作了,到了回家时里程表是(160千米),星期一一天是由多少开始走到多少?生:星期一是由早上的35千米开始走到回家时的160千米。

2020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 教案

2020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 教案
本教案针对2020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进行设计,主要围绕100以内数的认识展开。教学目标涵盖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发展数感,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与自然和人类社会密切联系的认数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启发法等,并利用PPT课件、小木棒等教具辅助教学。教学流程包括引入新课、课前测、自主探索与合作探究、巩固练习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5课时 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5课时 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第5课时问题解决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除法的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规律,我准备了PPT和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想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有一个1200克的苹果,我想把它分成60克的小块,我应该分成多少块呢?例题:请计算1200除以60的结果。

3. 随堂练习:现在,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希望大家能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1) 1200除以60;(2) 1500除以75;(3) 1800除以90。

4. 学生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三位数÷ 两位数 = 商余数七、作业设计(1) 2000除以100;(2) 2500除以125;(3) 3000除以15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

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四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除法的运算规律,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强调了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是因为除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运算,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还能他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第5课时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时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时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布置作业。

(4分钟)
2.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例6中两个亿以内的数,让他们发现:数末尾有很多0时,书写比较麻烦,也容易丢掉0,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使读写方便,由此导入课题。

接下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优的改写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教师点评和总结:。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5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调商的笔算除法(2)教案苏教版

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5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调商的笔算除法(2)教案苏教版
(3)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不足,影响了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预习复习方面存在问题,对课程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四舍五入”法调商的笔算除法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总结法: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老师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四舍五入”法调商的笔算除法的实际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注意事项
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核心素养目标
1.逻辑推理: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调商的笔算除法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数学建模: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时 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案与反思牛老师

第5课时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教学内容教科书P12例6,完成教科书P12“做一做”,P15“练习二”第6题。

▶教学目标1.认识改写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2.在经历探究改写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万数的改写方法和依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数后交流汇报。

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情预设】预设1:它们的个级全部都是0。

预设2:它们都是整万数。

2.提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个级全是0的数,我们叫做整万数。

而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这样读、写起来比较方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课题: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大数的读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索新知,掌握方法1.认识“整万数”。

课件出示教科书P12例6的主题图。

师:血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对人体有着不同的作用,你知道一小滴血液中含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吗?课件继续出示信息。

师:读一读,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情预设】学生都能知道这些数都是整万数。

2.探究改写的方法。

(1)师: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可以将这些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大家尝试改改看。

学生先尝试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改写的。

【学情预设】预设1:10000改写成1万,因为我们之前学过这两种写法,都表示一万。

预设2:5000000改写成500万,因为整万数的个级都是0,我们可以直【教学提示】这个环节要提醒学生将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时,“万”字千万不能漏写,否则就会改变数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时
课题
打折的问题
备课
梁山友
执教
梁山友
设计
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抓住打折这个学生不易理解的信息展开,先理解打折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解决问题策略来自多样性。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打折的意义,解决打折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生活的情景中,去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d、反思
问: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想法?
2、反馈:练习三P13第1、3、4题
全班交流后,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先理解后再做。
2、课堂活动第2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练习三2、5~8题
学生说单位“1”
学生交流
60元,10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打折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打折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法和学法
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练习:A、男生占女生的 b、现价是原价的 。指名说单位“1”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尝试解决
①先算每种农具打折的价格
喷雾器:50×
箩筐:15×
水泵:320×
再加起来
30+9+192=231元
②先算三种农具的总价,再算打折后的价
学生交流
学生独立解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P12例3.
a、出示主题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b、理解打折的意义
问:有什么不理解的吗?一律打六折是什么意思?
师解释
问:如果原价是100元,打六折是多少?抽生答
c、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问:要求250元够不够,怎样解决?
师巡视,对学困生指导,汇报交流
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比较:你喜欢哪种?为什么?根据回答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