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病人的术后护理查房

肠梗阻病人的术后护理查房一、查房目的本次查房主要目的是了解肠梗阻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术后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查房,确保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二、查房时间2023年2月24日上午9:00-10:00三、查房人员1. 查房组长:主管医生张三2. 查房成员:护士长李四、责任护士王五、实生赵六四、查房内容1. 病人一般情况- 病人姓名:王某某- 年龄:56岁- 性别:男- 诊断: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日期:2023年2月10日2. 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病人术后饮食恢复情况,了解进食量、营养状况。
- 检查病人术后活动能力,观察是否出现肢体功能障碍。
- 评估病人术后心理状态,了解病人对术后生活的适应程度。
3. 术后并发症观察-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切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
-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吻合口漏、肠梗阻再次发生等并发症。
- 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4. 术后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检查病人术后伤口护理情况,包括伤口清洁、换药等。
- 检查病人术后引流管护理情况,包括引流管通畅、固定等。
- 检查病人术后生活护理情况,包括饮食、卫生、休息等。
5. 护理问题及改进措施- 针对病人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营养不良、肢体功能障碍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 针对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吻合口漏等,制定预防措施。
- 针对病人术后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开展心理疏导。
五、查房结论1. 病人术后恢复情况良好,饮食逐渐恢复,活动能力良好。
2. 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需继续观察。
3. 术后护理措施执行到位,需加强伤口护理和生活护理。
4. 针对病人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关注病人心理状况。
六、查房记录1. 查房组长:张三2. 查房成员:李四、王五、赵六3. 查房时间:2023年2月24日上午9:00-10:004. 查房地点:外科病房5. 查房内容:详见上文6. 查房结论:详见上文注:本查房记录由赵六整理,于2023年2月24日上午10:00提交。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护理评价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护理评价
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护理评价:
部分或全部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
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
一、术后护理
(一)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排气等。
如有腹腔引流时,应观察纪录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
(二)体位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三)饮食术后禁食,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进食后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肠吻合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四)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处红肿,以后流出较多带有恶臭味液体,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并积极处理。
二、护理评价
(一)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组织灌注量是否恢复正常。
(二)疼痛是否减轻
(三)病人是否舒适,腹痛、腹胀、呕吐得到缓解,肠蠕动恢复正常
(四)是否补充足够的液体,脱水或电解质酸碱失衡是否得到相应的处理
(五)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或及时发现
(六)是否摄入足够的营养。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临床 护理 ・
2 25第卷 1 0 年月 2第O 1 期
腹部术 后粘连性 肠梗 阻的观察及护理
赫 怡心 赫 惠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吉林省通化市中医院, . 吉林通化 14 0 ; . 3 0 1 2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 吉林 通化 14 0 30 1
【 要】 摘 目的 探讨 腹部术后粘 连性肠梗 阻的临床观察 及护理体会 。方法 笔者 所在 医院收治的腹部术后 粘连性肠梗 阻患
【 键 词 ] 连 性 肠 梗 阻 ; 部 术 后 ; 理 关 粘 腹 护
【 中图分 类号 】 4 3 R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 5 0 1 2 1 1 — 6 - 2 2 9 — 6 6( 0 2) 0 1 4 0 理 状态进行治疗 l l I 。 1 42 一般 护理 .. 禁 食 水 并 给予 持续 的 胃肠减 压 , 同时 观察 积极 纠 正患 者 的水 电解 质紊 乱 、 正 酸 纠
化 的服 务 , 应耐 心 的做思想 工作 , 为患 者 以及家 属详 细讲 解疾
病 的发生机 制 与防治 方法 , 导患 者正 确认 识疾病 , 指 并用 精心
困难 , 表示 食 管 已被 肿瘤 侵 犯 或 压迫 ;如肿 瘤 同侧 的上 眼 则
睑下 垂 , 并伴 有 眼 球 内 陷 、 孑 缩 小 的症 状 , 表 示 发 生 了 瞳 L 则 Hon r r e 综合 征 ;如 出现 头 颈 部 和 上 肢 水肿 , 且 伴 有 头 痛 、 并 眩晕 、 前 部 淤 血 和静 脉 曲 张症 状 , 胸 则表 示 上 腔 静 脉 压迫 综 合征 的 发生 。
此 , 理人员需要 在术后 的护理过 程 中向患者耐 心的讲解治 疗 护
肠梗阻手术病人的护理常规

根据病人病情,安排相应的特殊检查,如腹部CT、MRI等,进一步明确肠梗阻的 诊断和定位。
肠道准备措施
饮食调整
术前应禁食,以减少肠道内积存的粪 便和气体,有助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恢 复。
肠道清洁
给予病人肠道清洁剂或灌肠等措施, 清洁肠道,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心理护理与家属沟通
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情绪 ,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增强病人的信 心。
VS
家属沟通
与病人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必 要性和风险,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和注意事项,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PART 03
术中护理措施
手术室环境准备
确保手术室清洁、无菌,定期 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培养监测 。
保持手术室温度、湿度适宜,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手术环境。
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敷料 、药品等,确保物品齐全、无 菌、在有效期内。
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肠粘连症状。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 复,防止肠粘连。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可开具相关药物治疗肠 粘连。
其他可能出现问题
电解质紊乱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
营养不良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促进术后 恢复。
麻醉配合与体位摆放
01
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情况,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确保麻醉过 程平稳、安全。
02
摆放患者体位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保暖,同时确保手术部
位充分暴露。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体位和麻醉深度,确保
03
手术顺利进行。
器械消毒及传递规范
一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个案护理【32页】

不足之处
此例患者护理方面评估不足,没有及时了解到产妇有习惯性便秘史;术后宣教不到位,因为本地人习惯产后食猪腰以帮助排瘀血,但临床上观察,实际作用不大,副作用却反而增多。宣教时应把利弊关系说清楚,以达到更好的宣教效果;发生肠梗阻后,医疗上及时请会诊,但护理上欠缺了护理会诊的措施,以后在工作中,对于涉及其他专科内容,可多请专科护士指导护理工作。
术后第一天
阴道流血少,肛门未排气,产妇无咳嗽,无咳痰,无头晕,无头痛,感畏寒,无胸闷、心悸,双乳不胀,有少量初乳,感腹胀。
14:30拔除导尿管,嘱下床活动,交代饮食注意事项,昨天复查血象明显偏高,继续予五水头孢唑啉联合奥硝唑抗感染治疗,因使用奥硝唑,暂时予人工喂养,护理要予以指导挤奶,保持泌乳通畅。
术后第六天术后第7天
产妇无腹痛腹胀,解少许软便,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一般情况好,无不适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3*10e9/L,中性粒细胞数7.8*10e9/L;CRP73.6mg/L;电解质三项示钾3.41mmol/L.无腹痛腹胀,精神食纳睡眠可,大小便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一般情况好,无不适
18
01
胃肠减压
0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03
饮食护理
04
体位护理
护理措施
20
一、胃肠减压
1、禁饮禁食,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2、准确记录出入水量。3、保持胃管固定通畅,防止脱落。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准确记录。5、口腔护理。
21
二、饮食护理
1、发生肠梗阻后应禁食禁饮水; 2、梗阻解除后指导患者先由进食少量流质开始;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改半流质饮食;最后改为普食。 进食原则:少量多餐、由稀到稠; 忌:糖、蛋、奶等易至胃肠胀气的食物:
肠梗阻护理查房

肠梗阻护理查房在肠梗阻护理查房中,我们首先得明白肠梗阻的病因。
许多病人因肿瘤、炎症或者手术后粘连而遭受这个困扰。
我们要关注的是,病人的疼痛程度和腹胀情况,特别是那些像气球一样鼓起来的肚子,真让人心疼。
在查房的时候,护士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个病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听,那些微微皱起的眉头,明显就是疼痛在作祟。
医生们常常会询问病人的病史,比如以往是否有过类似的症状。
这些都是我们深入了解病情的关键。
接着,我们要关注病人的饮食和排便情况。
很多病人会因为痛苦而不敢进食,结果又导致营养不良。
我们要鼓励病人少食多餐,慢慢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饮食要清淡,温和一些,像燕麦粥或者清汤,这样能让他们的肠道慢慢恢复活力。
再说说护理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温热敷腹、轻柔按摩来缓解病人的不适。
想象一下,轻轻地在病人的肚子上画圈,温暖的感觉真的能带来一些安慰。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要时刻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像心率、血压,这些都是细节中的细节。
此外,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肠梗阻往往让病人感到焦虑和无助。
我们可以和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烦恼。
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告诉他们,咱们会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毕竟,情感上的安慰有时候比药物更有效。
最后,护士的记录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每次查房结束后,要及时更新病人的护理记录,记录下观察到的症状、处理措施和病人的反应。
这不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依据,也让团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顺畅。
总结一下,肠梗阻护理查房不仅仅是一个例行公事。
它是一个了解、关心、支持病人的过程。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人性化的护理,我们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痛苦,恢复健康。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需要满满人情味的事业。
肠梗阻病人术后健康指导

肠梗阻病人术后健康指导:
1)体位: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可去枕平卧。
硬膜外麻醉病人一般去枕平卧6小时,如生命体征正常,予以半坐卧位。
2)饮食指导:术后禁食,待肠道功能恢复后,病人无腹胀,腹痛,可进温开水,无不适之后开始进流质饮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如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尤其是大肠手术后,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3)病情观察指导: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等;
②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③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胃管及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或滑脱;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胃管在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
4)密切注意术后各种并发症,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感染:绞窄性肠梗阻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
(2)切口裂开:切口裂开一般发生于术后一周左右时间,故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缝合时法相腹壁张力过高的病人,手术时采用减张缝合,术后腹带加压包扎,及时处理咳嗽、腹胀、排便困难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并预防切口感染。
5)活动:肠梗阻手术后,尤其是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早期活动,如病情平稳,术
后24小时即可开始床上活动,争取尽早下床活动。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部手术是治疗多种腹部疾病的常见方法,然而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腹腔手术后因炎症、手术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肠壁相互粘连,导致肠管腔受到压迫、扭曲或阻塞而出现肠梗阻的情况。
粘连性肠梗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干预。
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而且治疗效果并不稳定。
综合护理干预成为了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重要策略。
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护理措施的选择、实施和评估,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病人教育与康复指导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旨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实际效果,并评估其对病人康复的影响;2. 分析不同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3.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4. 提出相应的研究建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也有助于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梗阻术后病人的护理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主讲人:
内容:
1.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注意病人腹痛、腹胀的改善程度,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等。
必要时,及时联系化验室或其他检查。
(2)要密切注意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感染:绞窄性肠梗阻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若病人出现腹胀、持续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红肿,腹腔引流管或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②切口裂开:由于肠梗阻病人存在腹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或术中因腹壁切口张力过大,强行缝合造成腹壁组织撕裂,术后易发生切口裂开。
切口裂开一般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的时间,故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缝合时发现腹壁张力过高的病人,手术时采用减张缝合,术后应加强支持,腹带加压包扎,及时处理咳嗽、腹胀、排便困难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预防切口感染。
如病人出现异常,疑有切口裂开时,应加强安慰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镇静。
若有内脏脱出,切勿在床旁还纳内脏,以免造成腹腔内感染,可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切口,盖换药碗保护并腹带包扎,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2.体位
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也有利于腹腔渗液渗血的引流。
3.饮食
在肠蠕动功能恢复之前,病人应禁食,禁食期间给予补液,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营养。
呆肠蠕动恢复并有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若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及普食。
4.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胃管一般在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
5.活动
肠蠕动术后,尤其是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应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床上勤翻身,病情允许时,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