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这届高一的学生是第一批接受新高考改革教学模式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
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哲学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
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探究,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在讲讲议议中自主解惑。
效果分析本框题容量大,抽象性强。
学生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要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明确实践的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本课的重点,通过中学生发明案例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活动情景,通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抽象的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进一步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
教材在第二单元着重介绍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
本课则讲述了求索真理的历程,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
本课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有初步的认识,但缺少系统地理论学习,本课时内容将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加强理论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评测练习1、(09四川3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
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
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后反思武钢三中陈辉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从地位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特点。
所以学好该框题为后面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
因而我们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并掌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知识服务于实践。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是由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正确理解该知识点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正确的人生观,学好下一阶段的知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这块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初步接触,需要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系非常密切。 所 以在这个过程 中, 教师发挥的作用就很重要 了, 如 践 。你要知道梨 子的滋味 , 你就得 变革梨子 , 亲 口吃一 吃” 。—— 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节课的抽象 内容相结合是我要做 的争 隋。 毛泽东。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 罗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精神恍惚 、 失去知觉 ,
名人名言 、 古代诗句 、 科学实验 、 经典故事等形式促进学生理解 。 最后 , 让学 生作 出本节课的小结 , 完成在 自己的学案 中, 运用 课外延 伸 ,采用 农业生产 中播种方 式改变是 粮食增产 的案
为了让 学生把实践和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 , 我运用 了生活 中
的谚语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让学生 质疑设计 了相应 的选择题作为训练 。
果 是什 么呢?有的人可能会想是 自己的大脑想 出来 的 , 那么 动物 关于实 践活动 的形式 , 我则采用 了图片展 示 的方 法 , 结合人
的大脑 也能想 出认识来吗 ?为什么不 同的人认 识会 不同?这些 问 类 的生存发 展 , 引导学生 总结出实践 活动 的形 式是 , 改造 自然界 题也许让你百思不得其解 , 这一节课 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些 问题 。 的生产实践 、 变革社会 的实践 、 科学实验三种形式 。
紧张 , 学生思考讨论 的时间减少 , 老师说得多 。在这 一问题 的解决 那 么我就在让学生完成 预习讨论 后 , 进行一个 运用质 疑 , 这 个运 上 , 可 以尝试把材料作 为支持性 、 补充性组织者展现 , 同时也可适 用 质疑 的设计也 是针对易错点设计的 。从而加深 了理解 , 能够更 当减少材料 的使用 , 力争做到精 而简 。 关 于学生 的讨论 , 还有一些 加准确地把握这一含义 。 为后面 的学 习做好 了铺垫 。 时间仓促的 问题 , 教 师在这一过 程 中应该 放手让学 生思考 , 越是 关 于人 的实 践活 动有 哪 些特 点 的处 理 ,我 设计 了青藏 铁 抽 象 的问题 , 越需 要 自主思考 , 老 师一定 要学 会放手 , 随后 再指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师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2013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升空的画面,学生思考:我们对月球正确的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二)进行新课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通过对实践含义的分析,引出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试验。
教师出示《悯农(二)》这首古诗,引导学生品读古诗学哲学。
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据图说说实践的基本要素及其特点?2、只要辛勤劳作,一定会有好收成。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3、老人为什么烈日下仍不辍劳作呢?4、如何提高老人的工作效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略教师总结:实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2.实践具有三个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这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
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要求是: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设计理念是: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对实例的分析中,切实感受到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同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做坚决的斗争,并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点。
二、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二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初步建立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但哲学毕竟是高度系统化、理论化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应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强化学生对于实践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学生参加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欠缺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生活体验,将生活化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考情分析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集中考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
从命题形式上看,以客观题为主,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考察,材料取材于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和热点问题,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概览一、导入新课课前展示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多个具体认识——视频展示教师从哲学板块的切换和本课课题的解题导入。
二、生活启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视频中的具体认识来自于哪些具体活动——学生上黑板写结论三、理论分析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概括自己所写具体活动的共同点,以学生的视角和思路,逐步抽象得出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形式。
——学生分组探究,发言2、组织学生开展“纸桥设计大赛”——学生动手做实验3、针对纸桥实验的过程回答一组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并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生讨论后回答4、展示“中国桥梁创造世界奇迹”资料,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视频资源四、课堂小结五、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讨论实践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作用——讨论回答●教学活动过程课前播放视频:介绍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多个具体认识。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
而人类无疑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存在,因为,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勾画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主观世界。
此前,同学们的学习生涯,大多在形成认识、获得认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认识!让我们携手走进认识论,开启探索真理的历程!【生活启示】要认识我们的认识,先要知道“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视频中的各个具体的认识来自于哪里。
合作探究一:请选择视频中的一个或几个认识,分析其来源。
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到黑板相应位置。
学生上黑板写:例:架桥、造船技术——古代交通运输、过河过江,现代缓解拥堵面积和体积公式——数学书——古代人丈量土地、修屋造院对月亮太阳运动变化的认识——农牧业生产活动炼铁技术和酿酒技术——冶铁炼丹、酿酒染色等生产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法律的制定——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孙子兵法——古代战争水稻杂交技术——袁隆平水稻种植实验克隆技术——科学家的克隆实验……【理论分析】针对学生所写的具体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思考、总结提炼一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人的认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对世界进行思考和理解的结果。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一个深奥而又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经验、感知、思维和社会文化等角度探讨人的认识的来源。
一、经验是人的认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人通过感官对外界的感知,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朵鲜花时,我们会通过视觉感知到它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特征,从而对这朵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当我们摸到一件物体时,我们会通过触觉感知到它的质地、温度和硬度等特征,进一步加深对这个物体的认识。
经验的积累使得我们能够对事物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二、感知是人的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感知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接收、加工和理解过程。
人的感知能力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到外界的声音、光线、气味等刺激,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
比如,当我们听到一段音乐时,我们能够通过听觉感知到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特征,从而对音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感知的过程是人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感知信息,促使我们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思维是人的认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思维是指人对事物进行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通过思维,人能够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从而形成更为深入和具体的认识。
思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它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概念思维和逻辑思维等高级思维活动。
通过思维,人们能够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推理和判断,从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四、社会文化是人的认识的重要背景和支撑。
人的认识不仅仅是个体的认识,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是人的认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人通过社会交往和沟通,从他人那里获取信息和知识,从而丰富和拓宽自己的认识。
文化是人的认识的重要支撑,人通过接受和传承文化,融入文化的认知框架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使得我们的认识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使得我们的认识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政治教学设计第六课第0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情分析1、认识起点: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基本具备了学习本框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综合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学习障碍:学生喜欢热闹,但动机不够明确,不太注重效率,在探究学习中有畏难心理;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有的学生还习惯于“等、靠、要”。
4、学习难度:本节课的容量较大,理论性较强,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效果分析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通过直观生动的情景设置,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提炼知识,升华情感。
学生能在探究中潜移默化的理解和接受知识。
课堂上基本做到了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
能够举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通过学习,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共享,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能正确对待实践与理论知识,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和地位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基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题内容,主要讲述实践的内涵、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冀以引导人们重视实践、热爱实践、积极参与实践。
难点在于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本课时教学知识容量大,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对此理解上有些难度。
运用本课知识指导学习和生活存在一定困难。
我认为教学不应该是讲解式的,没有思维波澜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
课堂应该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教学篇誗教学反思《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王艳茹(陕西省榆林中学)在哲学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一个非常生活化的问题———人的认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我想这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思考过的问题,那么结果是什么呢?有的人可能会想是自己的大脑想出来的,那么动物的大脑也能想出认识来吗?为什么不同的人认识会不同?这些问题也许让你百思不得其解,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选择本课作为本学期的汇报课,首先这节课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抽象性比较强,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一个挑战。
同时,面对抽象的内容,本节课并不是无从下手,相反,它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节课的抽象内容相结合是我要做的事情。
首先,锚式问题的提出我使用了小故事见大道理。
组织活动,让学生情景模拟《船夫和哲学家的对话》,语言风趣幽默,甚至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还用自己的理解和语气阐释了这个故事,从而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这个锚是成功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实践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把实践和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我运用了生活中的谚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出真知。
让学生总结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体验。
在此基础上,我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了链式问题。
关于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形式、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哲学问题。
给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导学案的预习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使自己的回答更加完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紧接着,在处理每一个链式问题的时候,我使用了不同的方式。
比如说,关于实践含义的处理,这一问题本身抽象,不好把握,那么我就在让学生完成预习讨论后,进行一个运用质疑,这个运用质疑的设计也是针对易错点设计的。
从而加深了理解,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这一含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第四课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的一般规律,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培养实践第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包括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新闻报道等,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2. 制作PPT课件,包括图片、图表、案例分析等,便于课堂教学展示。
3. 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历史,讨论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引出本课主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讲授新课:(1) 说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 分析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
(3) 讲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 引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的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认识的发展是不断向前推进的。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实践决定认识,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容量大理论性较强,要落实实践的含义、形式、特征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大部分知识,其中难点是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部分知识,为了突破难点我用分析法理解实践这一概念,用实例理解实践的特点,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尤其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实践的特点,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为了突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重点,我采用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教学,在课堂留足时间给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互动。
3、习题的精选、练习、分析,对于提高本节课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哲学中有关体现类答题方法的介绍对于同学们如何答主观题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指导。
4、不足之处: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结合本节课的制作出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画、音像作品等,效果会更好。
《第四课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了解人类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2. 掌握认识的本质,理解实践和认识的互相干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科学认识和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干系,以及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难点:如何理解实践对于人类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实践与认识互相作用的复杂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案例、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教室讨论题目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准备实践活动道具,如模拟实验器械或场景安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干系。
4. 准备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观看一些哲学纪录片片段,引出人类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导入到哲学范畴的探讨。
2. 展示问题,引导思考:(1)哲学思考的重要性表此刻哪里?(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干系?(二)讲授新课(35分钟)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干系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认识具有再三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3. 分析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具体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得出结论,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诠释这些现象。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设计一次关于人与自然的教室讨论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去理解“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观点。
2. 让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室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导意义。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海口市长流中学陈芳花
这一节课知识容量较大、理论性强。
要逐一讲授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特点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在部分的知识,时间仓促、内容不易讲透、教学形式上也会流于传统教学,那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学生真正能否理解运用,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设计上我运用了“花露水”这一话题,通过“花露水”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把“散”的知识用同一个话题“串”起来,避免了一则材料一个知识点的现象,节省了课堂教学资源,有更多的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采用“情境展示——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课堂实验的方式对文科班的学生是比较新奇的,很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于生活并终将回归生活,去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达到了本节课情感上的升华。
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点较多且学生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学生展示的环节中由于时间关系完成
的比较匆忙,也没有预设的效果,因此设计好一节课,如何在课中调整和把握时间也是非常关键。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发布者:林燕[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2.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3.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课时安排] 1--2学时[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说明实践特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材料,充分了解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已有认识,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将文字、图片材料事先做成课件或投影,设计预习导读提纲和课堂反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的特点,可事先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预习导读【教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应该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第六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2、能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能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树立起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特征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微课、PPT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在开始阶段先找了班里的一位“天文爱好者”来给大家展示“人们是如何逐渐认识土星的”,并使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以此来引出“认识是在实践的推进下不断发展的”这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本节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知识,探究人的认识是如何来的。
具体包括了三个重点问题——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三个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大致如下。
1、面对这三个问题,其中较简单的是实践的含义。
对此,我在导学案中让同学们找出实践的含义的表述之后,又紧跟一个预习自测,找出下列属于实践的有哪些,以便同学们迅速分清哪些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之后,面对实践的三个特征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我国探测月球的探究问题。
在探究问题之后,我也是紧跟着一个相关的微课,来进一步详细解释这三个特征,以此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探究问题如下:第一步“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政治必修3教案中的思考点有哪些?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探索着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本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一个古老而又一直受到人类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有许多哲学家和学者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其中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问题。
在政治必修3教案中,也有涉及到人的认识问题相关的思考点,下面将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人类的认知和认识的本质人类的认知和认识是人类长期以来探索的问题。
从古代的哲学家到现代的科学家,人类一直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人的认知能力是指人类获得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人类的认识是指在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解、判断、分析、综合等过程来获得对世界和自身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知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二、知识的来源和获取人的认知和认识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来源和获取。
知识的来源和获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从经验中获取的知识,如通过观察、实验、生活经验等方式获得的知识;二是从内在的思考和心灵的体验中获取的知识,如创造性思维和直觉等方式获得的知识。
这两种知识的来源和获取方式互相影响,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认知和认识。
三、认识的局限性和误区人类的认知和认识能力是有局限性和误区的。
这些局限性和误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片面性:人类的认识和认知往往不能包括所有现象的方面和角度,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主观性:人类的认知和认识往往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3、误区:人类的认知和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以偏概全、以小概大等问题。
四、科学技术对认识的影响科学技术对认识和认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推动了人类认知和认识能力的革新和进步。
科学技术不断地为我们展示和解释了世界的奥秘,使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有了更深入、更全面和更准确的了解。
五、政治对认识的影响政治对认识和认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政治领域的哲学、理论、思想和政策,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认知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作者:王艳茹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6年第11期
摘要:主要阐述了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总结与反思。
面对新课改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总结其值得发扬和继承的优点,弥补其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汇报课;实践;课外延伸
在哲学部分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一个非常生活化的问题——人的认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我想这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思考过的问题,那么结果是什么呢?有的人可能会想是自己的大脑想出来的,那么动物的大脑也能想出认识来吗?为什么不同的人认识会不同?这些问题也许让你百思不得其解,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选择本课作为本学期的汇报课,首先这节课上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抽象性比较强,这是我对自己提出的一个挑战。
同时,面对抽象的内容,本节课并不是无从下手,相反,它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节课的抽象内容相结合是我要做的事情。
首先,锚式问题的提出我使用了小故事见大道理。
组织活动,让学生情景模拟《船夫和哲学家的对话》,语言风趣幽默,甚至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还用自己的理解和语气阐释了这个故事,从而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这个锚是成功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实践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把实践和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我运用了生活中的谚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出真知。
让学生总结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体验。
在此基础上,我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设计了链式问题。
关于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形式、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哲学问题。
给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导学案的预习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使自己的回答更加完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紧接着,在处理每一个链式问题的时候,我使用了不同的方式。
比如说,关于实践含义的处理,这一问题本身抽象,不好把握,那么我就在让学生完成预习讨论后,进行一个运用质疑,这个运用质疑的设计也是针对易错点设计的。
从而加深了理解,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这一含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关于人的实践活动有哪些特点的处理,我设计了青藏铁路——天路的修建背景,据此设计了三个探究性活动:修建青藏铁路是实践活动吗?由哪几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为何修建青藏铁路?这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从孙中山时期就提出修建青藏铁路的设想,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这三个探究活动有很好的概括性,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方法,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但是这需要老师在问题材料的设计上多下功夫。
关于难点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我让学生把它分为历史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去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运用质疑,从而让学生吃透它。
关于实践活动的形式,我则采用了图片展示的方法,结合人类的生存发展,引导学生总结出实践活动的形式是,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三种形式。
在重点问题的过渡上,我则采用了一些材料,比如西红柿是狼桃的例子,鲁迅的名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蜘蛛的人只是蜘蛛不好吃便不吃了。
还有“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材料丰富,形象深度,而且做到了语言幽默,课堂气氛活跃。
这样,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关于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四个方面的理解,我均采用了谚语、名人名言、古代诗句、科学实验、经典故事等形式促进学生理解。
最后,让学生作出本节课的小结,完成在自己的学案中,运用质疑设计了相应的选择题作为训练。
课外延伸,采用农业生产中播种方式改变是粮食增产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材料分析哪里有所体现。
这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也是一个训练,而且哲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材料分析题,这也是对学生做题能力的一个锻炼。
课后,这节课得到了专家组的表扬。
我也对自己的努力有所认可。
同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关于学案的完成,有的学生不能很好使用。
材料丰富这本身是一优点,但是用得多了虽然可以实现它的好处,同时弊端也会暴露,那就是课堂时间太紧张,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减少,老师说得多。
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可以尝试把材料作为支持性、补充性组织者展现,同时也可适当减少材料的使用,力争做到精而简。
关于学生的讨论,还有一些时间仓促的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学生思考,越是抽象的问题,越需要自主思考,老师一定要学会放手,随后再指导,补充、完善。
这才是我们支架探究教学应有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M].人民出版社,1952-07.
[2]王艳茹.浅谈高中政治的支架探究教学[J].新课程,2014(8).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