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结合律教学设计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四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四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四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第四课时,主要介绍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乘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其应用,还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和引导来进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乘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中存在的规律。

2.新课导入:介绍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体会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实例。

苏教数学四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苏教数学四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苏教数学四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宝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律有冲笑,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感受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了加法的运算律及其相关简便运算后学习的。

对于乘法的交换律,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有了初步体验,知道根据同一幅图能列出两个乘法算式,知道互换乘数位置得数。

教材对乘法交换律的编排与加法交换律类似,也是由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引出一组算式,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再让学生通过举例,经历分析、综合、抽象的过程,得出乘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

乘法结合律的编排与加法的结合律相似,但对学生探索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二、说学情学生在本课前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并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但学生对于加法运算定律的表述不是很清楚,本节课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要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学习掌握新知,并能灵活运用新知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在二、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乘法口诀及坚式计算。

本课学习借助乘法运算定律,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的方法。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一、教案的详细内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学问传授与实力培育点)七、教学方法(要依据学生实际,注意引导自学,注意启发思维)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打算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一、教具(或称教具打算,说明协助教学手段运用的工具)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精选8篇)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打算、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我整理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1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验探究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驾驭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究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培育学生视察、比较、抽象、概括实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主动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你能在下列的()内填上合适的数吗?28+320=320+();(27+138)+62=27+( + );提问:你能说出填数的依据吗?谁能用字母分别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出示:在下列○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10=10○4(2○3)○5=2○(3○5)。

谈话:同学们,这两道题的○里既可以都填写加号,也可以都填写乘号。

假如填加号是依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假如填乘号,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是啊,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3、导入新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对乘法交换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知识,这节课是正式概括出任意两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从中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进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这个术语。

1和0在乘法中都具有特殊性,要通过让学生进行口算观察,让学生明白、发现特殊的地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概括、应用中学习知识。

学情分析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计算从几组算式间的联系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乘法的交换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定律。

它是由学生经过自己探索得到的,在学生心中就有实感,有了实感就有认识,有了认识就有理解学生理解了才能运用,理解得透彻就能熟练运用。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

说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熟练使用。

说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1,猜谜:“兄弟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让学生回答谜底(纽扣)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纽扣?生:(因为扣错纽扣了,衣服穿出去会让人笑话)师:纽扣交换了位置会闹笑话,我们刚学了什么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系?谁愿意把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要求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谁愿意猜猜?学生:可能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师:你们怎么会想到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学生:(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来猜的)师:你们能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大胆来猜想乘法中有什么运算定律,这份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表扬的,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呢?(让学生说一说,能说多少就多少)二,验证猜想验证乘法交换律1,师:同学们说得好像有道理但是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乘法是不是具有你们猜想的运算定律呢?怎样确认你们自己的猜想呢?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亲自验证一下呢?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交换律”,我们分组合作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对乘法计算规律的概括,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合理灵活的计算以及提高计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结构,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能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力目标: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对运算定律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合理构建知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难点是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准备的教学具:多媒体课件二、教法及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了“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采用猜测、验证、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组织教学。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比较、归纳的数学方法;自主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学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多媒体播放: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繁忙的情景,并加以介绍:2.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又分为2个环节。

(一):探索乘法结合律1.解决问题⑴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54—P55的内容。

2、教材地位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是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探索与发现一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

本节课与以往教材安排的特点有所不同,教材的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的运算定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

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的重点,而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与发现乘法结合律的交换律这两种运算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体会乘法运算定律的价值所在。

二、说教学重、难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学会如何学习数学才是对学生最有用的知识。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探索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难以从表象性思维中解脱出来,虽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运算让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所以小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往往难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难点确定为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来简便计算乘法算式。

三、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永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法;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诱导法: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3、自主探究法:教师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形式,把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案(实用16篇)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案(实用16篇)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教案(实用16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请大家参考以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了解如何科学制定一份高效的教学计划。

乘法结合律教案乘法结合律是学生在学习乘法的运算规律中的一个难点,容易和前面学习的乘法交换律混淆,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紧扣课本中的例题,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根据课本上例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发现问题,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接着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列出横式,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横式能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学生很快的发现,能用等号,接着顺势总结乘法结合律。

本节课我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接下来的习题我也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题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个环节习题很丰富,但后来发现有孩子在做题时,能把(a+b)某c=a某c+b某C横式类型的题从前往后做,而不会从后往前做,这使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举一反三的看问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上完这节课,我对这节课值得反思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交流和谐融洽。

首先我在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引入课题,让学生从一组算式中发现乘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符合乘法交换律的式子,再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己总结字母表达式。

然后我通过两组算式,采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算一算,仔细观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学习的方式的多样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发现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得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引出乘法结合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第【1】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内容:教科书24页、25页,例5、6.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1、能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旧知复习:(1)我们刚刚学习了两条加法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么?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2)学习加法运算定律时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引入新课:回答的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运算定律3、教师谈话引出情景: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为保护环境,光明小学开展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植树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

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3个问题:4、(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3)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教师说明: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

引导学生看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依据。

教师板书:4×25和25×4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乘法交换律:(1)探究、发现问题: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2)举例验证:教师问: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指名举例,教师板书:如,35×2=2×35 60×30=30×60)(3)概括规律:a、总结定律:教师提问:从以上几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提醒学生由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思路想,总结好后说给同桌听。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掌握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运算规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运算定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乘法交换律的特点,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验证。

3.探究乘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乘法结合律的特点,并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验证。

4.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学生自主选择一些算式,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案设计(优秀3篇)乘法交换律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的主题图,第34—35页的例1(乘法交换律)和例2(乘法结合律)以及练习五中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尝试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4×25=100(人)25×4=100(人)(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齐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乘法运算定律》第24、25页例5、例6 中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初步认识,在作业或者练习中已经接触过当一个乘法算式里的因数交换位置后,通过计算会发现它们的积并不变。

这节课我们正式概括出任意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从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这个术语。

对于乘法结合律这部分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尽量激励学生动口、动眼、动脑,积极探究问题,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方法与技巧:借助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主动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五)教学难点总结、概括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特点,并熟练运用。

二、说教学策略及教法(一)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律在计算中的运用。

教材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可能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脑、善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使用讲解法,详细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运用。

3.运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使用互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主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乘法计算中是否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新课:详细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题目,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例题,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相关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玩具等,用于实践活动。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用具体的例题进行解释。

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实物道具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题。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数学教案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數學教案設計标题: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a × b = b × a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例如:(a × b) × c = a × (b × c)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新课,如:“如果我们有两排同样数量的书,我们可以先从第一排拿取一部分,再从第二排拿取一部分,也可以先从第二排拿取一部分,再从第一排拿取一部分,结果会一样吗?”从而引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2. 新知讲解:教师通过板书或PPT展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并给出实例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这两个定律的正确性。

3. 练习巩固: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题目应包括简单的计算题以及需要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复杂问题。

4.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和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与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改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的:1、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说教学难点:抽象的语言表述。

教学设想: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说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发现算式的'联系。

在新课展开阶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出题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探求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观察、试验、归纳的探索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

在整个知识探索的过程阶段,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和欣赏,感受到运用运算定律的好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诶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发现特征1、①用鸡蛋盘放鸡蛋,(如图)一盘可以放多少个鸡蛋?②阳光小区有楼房8幢,每幢12层,每层6户,共有多少户?(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题)2、汇报所写的算式,并说出你的想法?3、研究算式的特征。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稿

《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乘法与初次体验有趣算式规律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乘法结合律这一内容与以往教材安排不同的是把认识乘法结合律放在学生自主探索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逐步发现乘法计算中的特殊现象。

这样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乘法运算定律,懂得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更简便;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通过对乘法结合律探索基本步骤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

让学生在理解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并初步理解运用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可以进行简算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二、说学情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合作探索运算过程及掌握运算律时,我提倡让同学们通过观察、计算、发现规律、小组探究规律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一点会大大地减少学生推导乘法运算律的难度,为学生探索知识过程提供了一个构建知识的桥梁。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在对教材与学生进行充分分析后,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四环节循环教学法、自主探索学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操作练习、游戏竞赛等。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卢氏二小鲁麦荣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33—35页的例1、例2、教材分析“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它不仅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而且运用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

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没有接触过但学生学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点基础,今天这节课,从解决例1、例2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实例。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二、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定律并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运算定律。

四、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学、探究、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加法中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乘法可能有什么定律?二、自学课本33页----35页内容完成自学提纲中的相关题目。

自学提纲:自学课本33页—35页内容并完成下面各题。

1、要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要有多少人?可以列式为,也可以列式为,所以4×25=(),举出类似的例子如(×)=(×),比较这些算式的左右两边共同点是:()不变,()不变,()不变,但()变了。

所以,()两个因数的位置,()不变。

这叫做(),用字母表示:= 。

2、通过列式计算,要求一共浇多少桶水?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出(25 ×5)×2○25 ×(5 ×2),举出类似的例子:(44 ×5)×20= ×(×)(×)×= ×(×),比较这些算式的左右两边共同点是:()不变,()不变,()不变,但()变了,所以,三个数相乘,先乘()或者先乘(),()不变,这叫做()。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说课稿
本课的授课对象四年级下的学生,从知识的起点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并且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对于简便运算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需要教师利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他们思考,真正掌握和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当中。

这节课以得数是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的算式和复习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导入,用新授出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先以问题情境出现,最后观察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在让学生举例,最后发现规律,概括规律,建立模型。

在分别再和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做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是相同的只是将加法变成了乘法。

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改成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最后做练习用来提高和巩固。

最后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计算时有什么妙用?学生深刻感受到他们的作用是简算。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说课稿李晓丽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律有冲突,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1、出示图片2、学生观察图片并交流: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二)教学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还可以5×3所以3×5=5×3请大家观察这个等式,它有什么特点。

你能照着样子,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4、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

他写的对吗?还有吗?5、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等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6、交流发现,充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归纳出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这个规律就是乘法的交换律(板书)7、字母表示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b×a[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充分的交流,发现规律,再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换律。

](三)教学乘法结合律1、出示例题22、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吗?3、让学生自主解答4、交流解答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还能怎样算?5、这道题目有两种方法,那你能用“=”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吗?(23×5)×6=23×(5×6)请大家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一下。

6、交流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说说,找出相同点:结果一样,数字一样。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7,那你能照着再写几组这样的等式吗?8、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请大家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吗?10、交流发现,让学生说一说,归纳出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3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1个数,它们的积不变。

揭题:这就是乘法的结合律。

(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那乘法结合律可以怎样表示呢?得到字母表达式:(a×b)×c=a×(b×c)让学生读一读,并再说说乘法结合律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并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充分的交流,发现规律,再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法结合律。

](四)初步应用,教学试一试1、前面,我们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那乘法行不行呢?2、出示题目,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吗?3、交流方法: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有不同方法吗?(如果有,都板书出来,进行比较)为什么这样简便?[设计意图:要使学生认识到:仅仅应用乘法结合律,还不能使计算简便,还得先应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乘数5与37(或37与2)的位置,再应用乘法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简便的关键。

] (五)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

1、先填空,再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最后一个先用交换律,再用结合律,如果学生不清楚,分步写出来转换过程。

[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计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

]2、先算一算,再比较哪种方法简单?说说第2小题为什么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律?3、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连乘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最快?让学生体会先算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比较简便。

4、想想做做5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吗?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方法,说说哪种计算简便?(六)课堂小结三、教学理念的设计: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当然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本教学中也有体现,例如在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中,我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先写一个式子,再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在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律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概括,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记住。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就能获得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在巩固练习阶段,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李晓丽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率的运用。

三、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四、教学过程: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50x70= 125x8= 40x5= 11+7= 4+25=70x50= 8x125= 5x40= 7+11= 25+4=2.复习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板书: 5 x 4 = 20因数因数积五、教学实施1.领会主题图(1)、观察图意(2)、说说你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3)、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解决那些问题?2、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分析数量关系(2)、列式计算:4x25=100(人)或25x4=100(人)(3)、引导观察,比较两种解决的结果,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x25=25x4)(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把4和25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举例(6)、归纳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乘法交换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b=b*a说一说a、b可以是那些数?(a、b可以是任何两个不同的数)(8)、找一找,主题图中哪个问题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解决。

师:加法中有结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会有结合律呢?乘法的结合律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3.出示例2: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请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板书解题思路。

方法一:(25X5)X2方法二:25X(5X2)=125X2 =25X10=250(桶) =250(桶)(3)、小组讨论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板书:(25X5)X2=25X(5X2)(5)、观察下面三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5x6)x10()15x(6x10)(125x80)x3()125x(80x3)(12x25)x4()12x(25x4)(6)、归纳总结: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叫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4.比较、概括、归纳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交换律是两数相加(乘)的规律,既交换两个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乘)的规律,既可以从左往右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

5.巩固提高(1)、填一填:(2)、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

一共需要多少盏灯?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