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一、构造原理(一)构造原理。
IC 反应器高度可达16~25m,高径比一般为4~8,由混合区、颗粒污泥膨胀床区、精处理区、内循环系统和出水区5 个基本部分组成。
核心部分是内循环系统,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和泥水下降管等组成。
经pH 值、温度调节及预酸化处理后的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与厌氧颗粒污泥充分混合后,进入颗粒污泥膨胀床区进行生化降解,该处理区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COD 在此处被降解,产生的沼气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收集。
IC 反应器构造原理图1.气液分离器2.集气管3.二级三相分离器4.沼气提升管5.论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工艺思想一级三相分离器6.泥水下降管7.进水8.出水区9.精处理区10.颗粒污泥膨胀床区11.混合区沼气气泡在形成过程中会对液体做膨胀功产生气提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液沿沼气提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
沼气与泥水分离被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沿着泥水下降管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污泥膨胀床区,形成内循环系统。
经颗粒污泥膨胀床区处理后的污水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另一部分进入精处理区进行剩余COD 的降解,提高并保证了出水水质。
由于大部分COD 已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的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小。
产生的沼气由二级三相分离器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被导出处理系统。
泥水经二级三相分离器作用后,上清液由出水区排走,颗粒污泥返回精处理区。
二、设计工艺思想厌氧反应器发展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目前大部分研究基于高效厌氧反应器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保持大量活性污泥和良好传质)这一角度将厌氧反应器划分为三代,把IC 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代表之一对其设计工艺和特点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仅从这一角度理解IC 反应器的设计工艺思想有所偏颇,并从污泥龄及水力停留时间、水力流态、微生物体的聚合状态这三个角度来看IC 反应器的设计工艺。
IC厌氧反应器
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会造成很大一部分工业废水发无法采用常规厌氧反应器来处理,因此市场迫切需要一种能真正处理工业废水的厌氧反应器,我公司采用脉冲厌氧反应器对几十种工业废水处理实践证明,该脉冲厌氧反应器耐毒性强,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效果优于常规厌氧反应器,是工业废水处理行之有效的厌氧技术。
3
高效脉冲厌氧反应器是南京伊万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开发并多次改进的新型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第二反应区的液相上升流速小于第一反应区,一般仅为2~10 m/h。这个区域除了继续进行生物反应之外,由于上升流速的降低,还充当第一反应区和沉淀区之间的缓冲段,对解决跑泥、确保沉淀后出水水质起着重要作用。
IC
①
②
③
④
先后应用于大型淀粉厂、酒精废水、生物制药厂、农药废水废水处理系统。
1
2
目前应用的厌氧反应器一般均基于
铁碳微电解填料是铁炭微电解技术的一次技术革命。它的广泛应用将为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铁碳微电解填料采用固定流化床运行方式,其操作维护方便,运行安全可靠。
同时脉冲厌氧反应器可以根据废水性质来确定反应的容积,反应器的大小不受其它条件影响,完全可以根据水质需求来确定反应的容积,因此比较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4
◆
◆
◆
◆
5
详解IC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及优势
详解IC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及优势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设备,适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有机固体废物。
它基于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通过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甲烷产生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能力。
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进水:将待处理的有机废水或固体废物进入反应器内部。
在进水前,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沉淀物以及可能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2.厌氧反应: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含有能量的中间产物。
这些中间产物主要包括乙酸、氢气、甲酸和乙醇等。
3.淘汰:在乳酸菌发酵期,乳酸菌主要是通过乳酸维持酸度,而乳酸酸度较低时,不少乳酸菌有被干丘菌竞争代谢或抑制的趋势。
适当控制乳酸菌的繁殖就是一重要的环节.4.转化:部分中间产物通过异好氧微生物转化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甲烷菌,它们具有氨氮转化为甲烷的能力。
这种转化过程称为甲烷化作用。
5.排出:产生的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会从反应器中排出,并可以用作能源源,如发电或直接供暖等。
IC厌氧反应器相比传统的厌氧处理技术有以下优势:1.高效稳定:IC厌氧反应器可以提供较高的废物处理效率,可以稳定地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与传统的厌氧处理技术相比,其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2.灵活性:IC厌氧反应器可以处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有机废物。
不同于传统厌氧池只能处理废水,IC厌氧反应器可以同时处理废水和有机固体废物,增加了处理的灵活性和范围。
3.减少气味:IC厌氧反应器通过在无氧条件下处理有机废物,有效减少了废物的气味和污染。
4.能源回收:IC厌氧反应器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用作能源,如发电或直接供暖等。
这种能源回收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成本。
5.有机固体资源化:IC厌氧反应器能够将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废物排放。
总之,IC厌氧反应器通过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废物转化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实现了高效、稳定的废物处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常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来净化废水。
在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气体,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厌氧性细菌,它们能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并进行代谢活动。
当废水进入反应器后,微生物会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
这些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甲烷等气体。
在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发酵阶段。
在酸化阶段,有机物首先被厌氧性细菌分解为酸和氢气等中间产物。
随后,在甲烷发酵阶段,这些中间产物会被另一类微生物进一步代谢,生成甲烷等气体。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的反应过程还受到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pH值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而控制反应器内氧气浓度则可以有效地维持厌氧条件,保证微生物正常的代谢活动。
总的来说,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气体,实现了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了解ic内循环厌氧反
应器的反应机理有助于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保护环境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IC厌氧塔
IC厌氧塔产品描述:一简介IC反应器中文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两个UASB反应器上下叠加串联构成,高度可达16-25m,高径比一般为4—8,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混合区、颗粒污泥膨胀床区、精处理区、内循环系统与出水区。
其内循环系统就是IC工艺得核心结构,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与泥水下降管等结构组成。
二工作原理ﻫ经过调节pH与温度得生产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底部得混合区,并与来自泥水下降管得内循环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入颗粒污泥膨胀床区进行COD生化降解,此处得COD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进水COD在此处被降解,产生大量沼气。
沼气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收集。
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做得膨胀功产生了气提得作用,使得沼气、污泥与水得混合物沿沼气提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得气液分离器,沼气在该处与泥水分离并被导出处理系统。
泥水混合物则沿泥水下降管进入反应器底部得混合区,并于进水充分混合后进入污泥膨胀床区,形成所谓内循环。
根据不同得进水COD负荷与反应器得不同构造,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得0、5-5倍。
经膨胀床处理后得废水除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外,其余污水通过一级三相分离器后,进入精处理区得颗粒污泥床区进行剩余COD降解与产沼气过程,提高与保证了出水水质。
由于大部分COD已经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得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较小。
该处产生得沼气由二级三相分离器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并被导出处理系统、经过精处理区处理后得废水经二级三相分离器作用后,上清液经出水区排走,颗粒污泥则返回精处理区污泥床。
三选型、选材及尺寸(IC实验室选型)ﻫ1、有机玻璃IC厌氧反应器有效容积为25L,底边周长15cm,高120cm。
其优点为外观结构干净漂亮;内部三相分离器、布水器、上下流管道等结构清晰可见;外附保温层保障了系统在合适得温度下自动运行;该产品适用于学校、实验室小试模拟教学使用、ﻫ2、钢结构IC厌氧反应器为Q235碳钢焊制主体,内衬双层玻璃钢防腐层,内部管道喷双层环氧漆防腐,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不被腐蚀。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反应器,主要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
其反应机理是通过微生物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部有一个循环流动的系统,通过泵将底部的厌氧污泥循环到上部,使其与进入反应器的有机废水混合。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这些有机酸随后被微生物进一步代谢,最终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主要分为两类:厌氧菌和产甲烷菌。
厌氧菌是一类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微生物,其代谢途径主要是通过酸化和乳酸发酵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酸。
产甲烷菌则是一类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微生物,其主要功能是将有机酸和一些其他无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
在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厌氧菌和产甲烷菌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
厌氧菌通过分解有机废水产生有机酸,这些有机酸能够提供给产甲烷菌代谢,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
同时,产甲烷菌通过消耗有机酸,维持了反应器内的pH值,使得厌氧菌能够稳定地生长和代谢。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反应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其反应效率和稳定性都受到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反应器内的微生物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反应器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处理废水。
同时,不同的有机废水成分和水质条件也会对反应器的运行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反应机理是基于微生物代谢的有机物分解和无机物生成过程。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管理,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废水处理。
IC厌氧反应器
IC厌氧反应器
宜兴市金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产品型号:IC
所在地:江苏
产品描述:
一简介
IC反应器中文名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由两个UASB反应器上下叠加串联构成,高度可达16-25m,高径比一般为4-8,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混合区、颗粒污泥膨胀床区、精处理区、内循环系统和出水区。
其内循环系统是IC工艺的核心结构,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和泥水下降管等结构组成。
二工作原理
经过调节pH和温度的生产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与来自泥水下降管的
内循环泥水混合液充分混合后进入颗粒污泥膨胀床区进行COD生化降解,此处的COD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进水COD在此处被降解,产生大量沼气。
沼气由一级三相分离器收集。
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做的膨胀功产生了气提的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物沿沼气提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沼气在该处与泥水分离并被导出处理系统。
泥水混合物则沿泥水下降管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于进水充分混合后进入污泥膨胀床区,形成所谓内循环。
根据不同的进水COD负荷和反应器的不同构造,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流量的0.5-5倍。
经膨胀床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外,其余污水通过一级三相分离器
后,进入精处理区的颗粒污泥床区进行剩余COD降解与产沼气过程,提高和保证了出水水质。
由于大部分COD已经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的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较小。
该处产生的沼气由二级三相分离器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并被导出处理系统。
经过精处理区处理后的废水经二级三相分离器作用后,上清液经出水区排走,颗粒污泥则返回精处理区污泥床。
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它相似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
按功能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为5个区:混合区、第1厌氧区、第2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混合区:反应器底部进水、颗粒污泥和气液分离区回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区混合。
第1厌氧区:混合区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该区,在高浓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
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该反应区内污泥呈膨胀和流化状态,加强了泥水表面接触,污泥由此而保持着高的活性。
随着沼气产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气提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区。
气液分离区: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气在此与泥水分离并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则沿着回流管返回到下端的混合区,与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第2厌氧区:经第1厌氧区处理后的废水,除一部分被沼气提升外,其余的都通过三相分离器进入第2厌氧区。
该区污泥浓度较低,且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已在第1厌氧区被降解,因此沼气产生量较少。
沼气通过沼气管导入气液分离区,对第2厌氧区的扰动很小,这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沉淀区:第2厌氧区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第2厌氧区污泥床。
从IC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反应器通过2层三相分离器来实现
SRT>HRT,获得高污泥浓度;通过大量沼气和内循环的剧烈扰动,使泥水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传质效果。
详解IC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及优势
详解I
IC厌氧反应器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基础上研发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山东绿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现有IC厌氧反应器基础上研发了新型LIC厌氧反应器,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运用。
IC厌氧反应器对比UASB反应器的优势
IC与UASB反应器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运行方式。最大速度高达2.5~6.0m/h,远远大于UASB反应器中采用的约0.5~2.5m/h的最大速度。因此,在IC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床处于“膨胀状态”,而且在高的最大速度和产气的搅拌作用下,废水与颗粒污泥间的接触更充分,水力停留时间更短,从而可大大提高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由于采用较大的高径比和回流比,在高的最大速度和产气的搅动下,废水与颗粒污泥间的接触更充分,使IC内物质向颗粒污泥内的传质优于混合强度较低的UASB反应器。由于良好的混合传质作用,IC反应器内所有的活性的细菌,包括颗粒污泥内部的细菌都能得到来自废水的有机物。也就是说,在IC内更多微生物参与了水处理过程。因此可允许废水在反应器中有很短的水力停留时间。
6、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 IC 反应器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
7、出水稳定性好:利用二级 UASB 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过程中 K s 高产生的不利影响。Van Lier 在 1994 年证明,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 VFA 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使反应进行稳定。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内循环(internal 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简称IC反应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荷兰帕克(PAQUES)公司开发,也是在UASB反应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IC反应器的基本构造如图6-5-35所示。
它可以看作是由两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反应器从下而上分为5个区,即混合区、第一厌氧反应室、第二厌氧反应室、沉淀区和气液分离区。
IC反应器是在一个反应器内将废水有机物的降解分解为两个阶段,底部一个阶段(第一厌氧反应室)处于高负荷,上部一个阶段(第二厌氧反应室)处于低负荷。
IC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是:废水从反应器的底部进入第一厌氧反应室与颗粒污泥均匀混合,大部分有机物在这里被降解而转为沼气。
混合液的上升流和沼气的剧烈扰动,使污泥量膨胀成流化状态,加强了进水与颗粒污泥的充分接触。
所产生的沼气被第一厌氧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
沼气将沿着提升管上升,在沼气上升的同时,将第一厌氧反应室的混合液提升至IC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
被分离出的沼气从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排气管引走,而分离出的泥水混合液沿着回流管返回到第一厌氧反应室的底部,并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和进水再充分混合,实现了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经过第一厌氧反应器处理过的废水,会自动进入第二厌氧反应器,继续进行生化反应,由于上升流速降低(一般2~6m/h),因此第二厌氧反应室还具有厌氧反应器与沉淀区之间的缓冲段作用,对防止污泥流失及确保沉淀后的出水水质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第二厌氧反应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剩余有机物,使废水得到更好净化,提高了出水水质,而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
第二厌氧反应室的混合液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排水管排出,沉淀的污泥自动返回第二厌氧反应室。
IC反应器具有处理容量高、投资少、占地省、运行稳定等优点。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反应机理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采用固体吸附剂来处理污水的反应器,它实行有效的厌氧反应,有效地消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高的处理效率。
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反应机理是什么?
1.污水处理过程:
污水先进入反应器内,在反应器中有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反应,生成的水溶性有机物在反应器上表面的吸附剂上反应,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将水溶性有机物移出反应器,避免了机械型污水处理器污水的污染。
反应器内的污水经分离后经过泵排出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2.吸附反应:
吸附反应是反应器内有机物厌氧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
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水溶性有机物迅速移出反应器,可以有效避免水溶性有机物污染污水。
吸附反应有助于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使有机物分解后的有机物排出污水处理系统,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3.厌氧分解:
厌氧分解是反应器内有机物的重要反应过程,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水溶性有机物,有机物分解的热量可以表现在污水的温度升高,污水温度的升高表明有机物的分解反应在反应器内进行。
- 1 -。
ic厌氧反应
ic厌氧反应
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多级内循环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
它由上下两个反应室组成,废水在反应器中自下而上流动,污染物被细菌吸附并降解,净化过的水从反应器上部流出。
IC厌氧反应器具有占地面积少、容积负荷量高、布水均匀、抗冲击能力强、性能更稳定、操作更简单等优势。
例如,当COD为10000\~15000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时,第二代USCB反应器一般容积负荷为5\~8kgCODm3·d,而第三代IC厌氧反应器的容积负荷可达到10\~18kgCODm3·d。
IC厌氧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4\~8,反应器的高度达到20m 左右。
它由两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通过内循环实现进水浓度的稳定性。
此外,IC厌氧反应器具有抗冲击能力强、运行稳定、高效去除有机物等优点,因此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IC厌氧反应器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简介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 第1 个反应室包含颗粒污泥膨胀床,在此大 多数的COD 被转化为沼气。所产生的沼气 被下层相分离器收集。
• 收集的气体产生气提作用,污泥和水的混合 液通过上升管带到位于反应器顶部气液分 离器。
• 沼气在这里从泥水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并且 排出系统。泥水混合液直接流到反应器的 底部,造成反应器的内部循环流。
• 在反应器的较低部分,液体的上升流速在 10—20 m/h 之间。经过下部反应室处理后 的污水进上部反应室,所有剩余的可生化降 解的有机物将被去除。
• 关于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就是这些了, 大家明白了吗。
简介IC厌氧反应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原理
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是IC厌氧反应器的工 作原理,都是小编自己整理的,希望对大家 有用。
• 内循环反应器( Interior Circulation) ,简称IC 反应器是基于UASB 反应器颗粒化和三相 分离器而改进的新型反应器
• 实际上相当于由2 个UASB 反应器的单元相 互重叠而成。1 个处于高负荷而另1 个处于 低负荷。
IC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IC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第三代厌氧反应器——IC(中文全称: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 和UASB相比除了一直保持原有的优点外,更在“容积负荷、抗冲击能力、基建投资”等方面有着UASB无法比拟的优势。
产品已经成功地将IC厌氧反应器运用于柠檬酸、玉米淀粉、啤酒、酒精、豆制品、造纸、白酒、养牛场、喷涂车间、制药厂、化工厂等中高浓度有机废水,从实际的运行效果、稳定性和处理负荷上来看,整体效果非常明显。
与运用、二代厌氧技术相比工程投资可省到1/3~1/5,占地可减少到1/2~1/3,池体容积可减少到1/3~1/4。
IC厌氧反应器处理以玉米、木薯、瓜干(红薯)为原料的柠檬酸废水COD去除率可以常年做到90%以上。
同时,应用到以小麦、木薯、瓜干为原料的酒精废水中,COD去除率同样能做到90%以上。
一、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IC即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相当于两个UASB串联使用,主要由混合区、颗粒污泥膨化去、深处理区、内循环系统、出水去五部分组成,核心部分由布水器、下三相分离器、上三相分离器、提升管、泥水回流管、气液分离器、罐体及溢流系统组成。
基本原理如下:两层三相分离器人为的将整个反应区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部为高负荷区域,上部为深处理区。
废水在进入IC反应器底部时,与从下三相气液分离器回流的水混合,混合水在通过反应器下部的颗粒污泥层时,将废水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沼气。
通过下三相分离器的废水由于沼气的提升作用被提升到上部的气水分离装置,将沼气和废水分离,沼气通过管道排出,分离后的废水再回流到罐的底部,与进水混合;经过下三相分离器的废水继续进入上部的深处理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后废水通过上三相分离器进入分离区将颗粒污泥、水、沼气进行分离,污泥则回流到反应器内以保持生物量,沼气由上部管道排出,处理后的水经溢流系统排出。
二、IC厌氧反应器的优点1、IC厌氧装置在布水系统上采用旋流布水,上下三相分离器采用差别式设计,大大提高了分离效果,确保了反应器高效稳定的运行。
厌氧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
厌氧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一、IC反应器的原理IC 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 4 ~8,反应器的高度可达16 ~25m。
所以在外形上看,IC 反应器实际上是个厌氧生化反应塔。
由图17-1 可知,进水通过泵由反应器底部进入第一反应室,与该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混合。
废水中所含的大部分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成沼气,所产生的沼气被第一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沼气将沿着提升管上升。
沼气上升的同时,把第一反应室的混合液提升至设在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的沼气由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沼气排出管排走。
分离出的泥水混合液将沿着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的底部,并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第一反应室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IC 反应器的命名由此得来。
内循环的结果是,第一反应室不仅有很高的生物量、很长的污泥龄,并具有很大的升流速度,使该室内的颗粒污泥完全达到流化状态,有很高的传质速率,使生化反应速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第一反应室的去除有机物能力。
经过第一反应室处理过的废水,会自动地进入第二反应室继续处理。
废水中的剩余有机物可被第二反应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进一步降解,使废水得到更好的净化,提高出水水质。
产生的沼气由第二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
第二反应室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处理过的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下来的污泥可自动返回第二反应室。
这样,废水就完成了在IC 反应器内处理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IC 反应器实际上是由两个上下重叠的UASB 反应器串联组成的。
由下面第一个UASB 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内动力,使升流管与回流管的混合液产生密度差,实现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预处理。
上面的第二个UASB 反应器对废水继续进行后处理(或称精处理),使出水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
下图为BIOPAQ IC reactor的示意图:二、IC反应器的设计IC反应器的涉及内容包括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三相分离器、循环系统、布水系统及反应器的外形尺寸等。
ic厌氧反应器原理
ic厌氧反应器原理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垃圾处理设备,它采用厌氧反应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和有机物。
这种设备原理非常优秀,是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之一。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IC厌氧反应器的原理。
第一步,IC厌氧反应器的构造原理。
IC厌氧反应器通常由反应器部分、气体回收部分、沼气发电部分、生物脱水部分组成。
其中,反应器部分是整个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由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污泥浓缩器、生物膜反应器和沼气回收仪构成。
反应器设有气氛调节设备,可以调节反应器内的气氛,保证反应器内良好的反应环境。
第二步,IC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在IC厌氧反应器中,生物体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通过异味等潜在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再通过进一步的压缩、净化、浓缩等处理,最终产生沼气。
生物脱水部分则通过高压过滤机对沼渣进行脱水处理,将污泥脱水到25%~40%的干含率,然后将污泥送往静态调理池进行二次厌氧反应。
第三步,IC厌氧反应器的应用原理。
IC厌氧反应器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垃圾和有机物的处理,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中。
使用IC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垃圾和有机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产生的沼气也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是一种非常环保、经济的处理方式。
综上所述,IC厌氧反应器的原理是利用厌氧生物反应器,将生活垃圾和有机物分解成沼气和沼渣,经过处理之后,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沼渣则可以进行脱水等处理再次利用。
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垃圾处理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垃圾处理中的环保问题。
厌氧反应器原理
厌氧反应器原理
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厌氧消化和处理有机废物的设备。
它利用厌氧微生物来进行消化,将有机废物转化为产气和消化液。
厌氧反应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厌氧环境:厌氧反应器内部创造了无氧环境,排除了氧气对厌氧微生物活动的干扰。
这是通过反应器密封性好、进气和出气管道设计合理等方式实现的。
2. 厌氧微生物:厌氧反应器中存在着多种厌氧微生物,如产气菌、乙酸菌、甲烷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协同作用,完成有机废物的分解和转化。
其中,产气菌将有机废物分解为有机酸和氢气,乙酸菌将部分有机酸转化为乙酸,而甲烷菌则利用乙酸和氢气生成甲烷。
3. pH调节:厌氧反应器中往往需要进行pH的调节,以适应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一般来说,适宜的pH范围为6.8-7.2,可以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或者利用厌氧微生物自身的代谢产物来维持合适的pH值。
4. 温度控制:厌氧反应器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通常保持在35-40摄氏度。
这是因为厌氧微生物的活动速率和产气量与温度密切相关,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5. 反应器结构:厌氧反应器的结构通常是圆筒形状,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以促进废物和微生物的充分混合。
同时,反应器
还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用于废物的输入和产物的收集。
总的来说,厌氧反应器利用厌氧微生物,通过调节环境参数和提供适宜的废物供应,实现有机废物的分解和转化,同时产生可用的生物气体和消化液,具有节能环保、资源化利用等优点。
IC厌氧反应器是怎么工作的
IC厌氧反应器是怎么工作的IC厌氧反应器一般来说是由上、下两个UASB构成两个反应室,下反应室负荷高,上反应室负荷低,在反应器内部,对应分为三个反应区。
高负荷区借助于本的殊的多旋流式防堵塞的布水系统,高浓度的机废水均匀进入反应器底部,完成与反应器内污泥的充分混合,由于内循环、高的水力负荷和产的搅动,导致反应器底部的污泥膨胀状态良好,使废水与污泥能够充分接触,如此良好的传质和较高的污泥活性才了IC厌氧反应器具较高的机负荷。
低负荷区低负荷区也是精处理区,在这个反应区内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较低,产量少,产搅动小,因此可以效的对废水中的机物进行再处理。
沉降区IC厌氧反应器部为污泥沉降区,机物已基本去除的废水中的少量悬浮物在本区内进一步进行沉降,IC出水水质实现规定要求。
废水通过布水系统进入厌氧反应器的下部高负荷区,与颗粒污泥进行充分的混合和传质,将废水中大部分的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沼。
沼通过下三相分别器时,由于沼的提升,沼连同一部分混合液被提升到罐部的液分别器,沼在液分别器里被分别出来,分别后的混合液再通过回流管回流到罐的底部,与进入IC厌氧反应器的进水混合,形成了厌氧罐自身的内循环。
废水通过下三相分别器后进入上部低负荷区(精处理区),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机物,混合液通过上部的三相分别器时进行颗粒污泥、水、沼的分别,沼通过沼管道出,污泥则回流到厌罐底部保持生物量,而沉淀后的水通过出水堰进入后续构筑物。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在第一阶段,有机废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质被快速分解并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
这一步骤是在低氧和低pH条件下进行的。
在第二阶段,挥发性脂肪酸被产甲烷菌进一步降解成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反应器内微生物的活性,需要供应适合的环境条件。
譬如,反应器内的温度需要掌控在适合的范围内,通常是35—40摄氏度。
另外,pH值也需要调整在4.5—7.5之间。
这些条件有助于维持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提高有机物质的降解效率。
IC厌氧反应器的介绍
供应UASB厌氧反应器临沂圣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工作原理:IC厌氧反应器由2层UASB反应器串联而成。
按工程划分,反应器由下而上共分5个区:混合区、第1厌氧区、第二厌氧区、沉淀区和气流分离区。
二、技术优点:1、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率IC厌氧反应器由于存在着强大的内循环、传质效果好、生物量大、其容积负荷远比普通的UASB 反应器高,一般可高出3倍左右。
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当COD为10000-15000mg/1 时,容积负荷率可达10-18CODm3·d。
2、节省基建投资和占地面积IC反应器比普通UASB 反应器高3倍左右容积负荷率,是普通UASB反应器占地面积的1/4-1/3 左右,所以可以降低反应器的基建投资。
IC反应器不仅体积小,而且有很大的高径比,所以占地面积特别省,非常适用于紧张的厂矿企业新、扩建工程。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IC反应器实现了自身的内循环,循环量可达进水的10-20 倍。
因为循环水与进水在反应器底部充分混合,使反应器底部有机物浓度降低,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同时大水量也使底部污泥得以均散,保证了废水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的充分接触反应,提高了处理负荷。
4、出水稳定性好因为IC反应器相当上下两个UASB 反应器的串联运行,下面一个反应器具有很高的有机负荷率,起“粗”处理作用,上面一个反应器的负荷低,起“精”处理作用,使出水水质好且稳定。
5、抗低温能力强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是对消化速率的影响。
IC反应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不再显著和严重。
通常IC厌氧器厌氧消化可在常温条件下20~25℃下进行,这样减少了消化保温的困难,节省了能量。
6、具有缓冲PH的能力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1厌氧区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转化的碱度,对反应器内PH 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还可减少进水的投碱量。
7、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IC反应器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动力消耗。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简称IC反应器,是基于UASB反应器颗粒化和三相分离器的概念而改进的新型反应器,可看成是由两个UASB反应器的单元相互重叠而成。
它的特点是在一个高的反应器内将沼气的分离分成两个阶段。
底部一个处于极端的高负荷,上部一个处于低负荷。
其基本构造如图3所示。
图3 IC反应器构造简图1-进水; 2-集气罩 3-沼气提升管和回流部分;4-气液分离器;5-沼气导管; 6-回流管;7-集气罩;8-集气管;9-沉淀区;10-出水管;11-气封。
IC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到4-8,高度可达16-25m,从外观看,就象一个厌氧生化反应塔。
IE反应器从功能上讲由四个不同的功能部分组成,即混合部分、膨胀床部分、精处理部分1、混合区:由反应器的底部进入的污水与颗粒污泥和内部气体循环所带回的出水有效地混合,使进水得到有效地稀释和均化。
2、污泥膨胀床部分:由包含高浓度的颗粒污泥膨胀床所构成。
床的膨胀或流化是由于进水的上升流速、回流和产生的沼气所造成。
废水和污泥之间有效地接触使得污泥具有高的活性,可获得高的有机负荷和转化效率。
3、精处理部分:在这一区域内,由于低的污泥负荷率,相对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推流的流态特性,产生了有效的后处理。
另外由于沼气产生的扰动在精处理部分较低,使得生物可降解COD几乎全部去除。
虽然与UASB反应器条件相比,反应器的负荷率较高,但因内部循环流体不经过这一区域,因此在精处理区的上升流速也较低,这两点为固体停留提供了最佳的条件。
4、回流系统:内部的回流是利用气提原理,因为在上部和下层的气室间存在着压力差。
回流的比例是由产其量所决定的。
大部分有机物(BOD和COD)是在IE反应器下部的颗粒污泥膨胀床内降解为生物沼气的(甲烷),沼气经由第一部分分离器收集,通过气体升力携带水和污泥进入气体上升管,至位于IE反应器顶部的液气分离罐进行液气分离,水与污泥经过中心循环下降管流向反应器底部,形成内循环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
一、IC反应器的原理
IC 反应器的构造特点是具有很大的高径比,一般可达 4 ~8,反应器的高度可达16 ~25m。
所以在外形上看,IC 反应器实际上是个厌氧生化反应塔。
由图17-1 可知,进水通过泵由反应器底部进入第一反应室,与该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均匀混合。
废水中所含的大部分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成沼气,所产生的沼气被第一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沼气将沿着提升管上升。
沼气上升的同时,把第一反应室的混合液提升至设在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被分离出的沼气由气液分离器顶部的沼气排出管排走。
分离出的泥水混合液将沿着回流管回到第一反应室的底部,并与底部的颗粒污泥和进水充分混合,实现第一反应室混合液的内部循环。
IC 反应器的命名由此得来。
内循环的结果是,第一反应室不仅有很高的生物量、很长的污泥龄,并具有很大的升流速度,使该室内的颗粒污泥完全达到流化状态,有很高的传质速率,使生化反应速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第一反应室的去除有机物能力。
经过第一反应室处理过的废水,会自动地进入第二反应室继续处理。
废水中的剩余有机物可被第二反应室内的厌氧颗粒污泥进一步降解,使废水得到更好的净化,提高出水水质。
产生的沼气由第二反应室的集气罩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
第二反应室的泥水混合液进入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处理过的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下来的污泥可自动返回第二反应室。
这样,废水就完成了在IC 反应器内处理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IC 反应器实际上是由两个上下重叠的UASB 反应器串联组成的。
由下面第一个UASB 反应器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内动力,使升流管与回流管的混合液产生密度差,实现下部混合液的内循环,使废水获得强化预处理。
上面的第二个UASB 反应器对废水继续进行后处理(或称精处理),使出水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
下图为BIOPAQ IC reactor的示意图:
二、IC反应器的设计
IC反应器的涉及内容包括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三相分离器、循环系统、布水系统及反应器的外形尺寸等。
1、COD容积负荷的确定
表4-1归纳了国外生产装置和中试装置所推荐的COD容积负荷。
这些数据对于主要含溶解性有机物的废水来水,是比较安全的,实际的中试和小试装置上达到的COD负荷远远高于此值。
2、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目的是使沼气从混合液和上浮的污泥絮体或颗粒中分离出来,并使污泥尽可能很好地与水分离,返回反应区。
三相分离器同UASB中的,因此具体见UASB中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3、配水系统
为了尽可能减少污泥床内出现的沟流、断路等不利因素,涉及良好的配水系统显得尤其重要。
均匀的布水和良好的混合将充分发挥IC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性能,提高生化降解速率创造条件。
反应器底部配水管的布置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详细见UASB中的布水方式)。
比较简单的是采用类似快滤池用的穿孔管配水系统。
国外在生产装置的设计中,常根据反应器内可能的污泥状态和最小COD容积负荷确定每平方米底面积所需要的进水孔数(见表4-2)。
4、循环系统
IC反应器中的三相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和沼气提升管、泥水下降管构成了反应器的“心脏”和循环系统,两者协同作用使得该反应器在处理有机工业废水方面比其他反应器更有优势。
一级三相分离器收集的沼气经由沼气提升管携带泥水倒入顶部的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泥水再沿泥水下降管返回反应器底部,与底部进水充分混合。
因此,沼气提升管的设计要考虑能够使所收集的沼气顺利导出,还要考虑由气体上升产生的气提作用能够带动泥水上升至顶部的气液分离器。
这必然涉及到一级三相分离器的相对位置和沼气提升管管径的大小。
泥水下降管必须保证不被下降的污泥堵塞,其管径可比沼气提升管管径粗一些,以利于泥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降至反应器底部和进水混合。
此外,顶部气液分离器要大小适当,以维持一定的液位从而保证稳定的内循环量。
5、高径比的控制
对于特定的废水,在一定的处理容量条件下高径比的不同将直接导致反应器内水流状况的不同,并通过传质速率最终影响生物降解速率,能否控制合适的高径比还将直接影响沉淀出水的效果。
过高的反应器高度必使水泵动力消耗增加。
国外的生产装置,高径比一般为4~8,反应器的直径和高度的关系主要通过选择适当的表面负荷(或水力停留时间来确定)。
根据反应器的高度、容积、以及设计的表面负荷,便可以确定反应器的横截面积。
6、其他
在几乎所有的IC反应器的文献里的构造图中,在与第一级三相分离器相连的出气管(即上水管)和下降管以及与第二级三相分离器相连的出气管是分开标画的,而在实际运行的IC反应器中,三管式采用同心安装的,即下降管在内,上升管在外,而与第二级三相分离器相连的出气管处于最外侧。
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使得反应器结构紧凑,以节约容器内的有效空间。
其它的设备与UASB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