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及其对策
围术期轻度体温降低及防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围术期轻度体温降低的影 响
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01
02
03
心血管系统
体温降低可导致心率下降、 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呼吸系统
体温降低可引起呼吸频率 加快,增加呼吸肌负担。
神经系统
体温降低可导致意识模糊、 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
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手术难度
体温降低可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 难度。
减少暴露时间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患 者暴露于低温环境中的时间,
以降低体温降低的风险。
药物治疗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 预防体温降低,如使用抗胆碱
能药物或血管收缩剂。
治疗措施
复温措施
在手术后,采取适当的复温措 施,如使用加温床、加温毯等 设备,以促进患者体温的恢复
。
液体治疗
对于因体温降低而导致循环血 量不足的患者,需要进行适当 的液体治疗,以维持正常的血 液循环。
案例二:长时间手术导致的轻度体温降低
总结词
手术时间过长,热量流失增加
VS
详细描述
手术时间过长,导致患者身体长时间暴露 在手术台上,热量流失增加,进而引起轻 度体温降低。这种情况常见于大型手术或 复杂手术。
案例三
总结词
麻醉药物影响体温调节
详细描述
麻醉药物的使用会影响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 导致轻度体温降低。此外,麻醉药物还可能 引起血管扩张,进一步加速热量的流失。
麻醉药抑制体温调节
麻醉药物会抑制患者的体温调节机制,使患者对寒冷环境的 适应性降低。
麻醉药影响产热和散热平衡
麻醉药物可能导致产热和散热平衡失调,使患者更容易出现 体温下降。
预防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最新共识
预防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最新共识围术期低体温是指由于围术期非医疗目的导致患者核心体温低于36℃的一种临床现象。
发生率为7%~90%,可导致诸多不良结局。
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已成为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环节。
笔者特整理《围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中有关对围术期低体温风险评估与预测、常用的体温监测方法以及为患者提供具体保温措施等方面相关知识,做如下分享。
一、患者围术期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患者围术期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患者因素、手术因素、麻醉因素(包括药物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是否干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概率明显增加。
目前尚无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任何单一因素会增加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
推荐意见:围术期患者因素、手术因素、麻醉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以及是否采取干预措施是复合形成低体温的影响因素。
投票赞成率:100%。
二、围术期核心体温监测围术期患者体温监测主要为核心体温,而外周组织温度比核心体温低2~4℃。
临床患者体温监测的部位和技术方法对于发现和防治低体温十分重要。
本专家共识明确了患者体温监测的时机、频率和常用监测方法。
新型体温监测方法(如电子体温计和红外线体温计等)具有快速、精确、舒适的优势,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水银体温计。
新型体温监测方法的精确性取决于测量部位,可实现连续监测和数据联网传输,使得围术期体温监测更实时、准确。
推荐意见:手术患者的体温监测应具有动态连续性,涵盖整个围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恢复期;术中需应用准确度高、成本低、创伤小且能够准确反映患者核心体温的体温测量方法与部位。
投票赞成率:100%。
三、围术期低体温防治措施体温管理目标:目前根据既往研究和临床指南,术中维持患者核心体温目标依旧定义为不低于36℃。
围术期低体温防治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1、物理保温措施,主要分为被动保温、主动保温和增加环境温度。
2、药物干预措施推荐意见:结合患者热舒适度,手术患者的体温维持目标为36℃。
降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标准化流程
降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标准化流程在手术过程中,术中低体温是一种常见但令人担忧的并发症。
术中低体温可能会导致体内代谢率的下降,心率和循环系统功能的不稳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术中低体温的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需要制定标准化的流程,以确保每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能得到适当的体温管理。
1. 制定严格的体温监测标准为了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首先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严格的监测。
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都应该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及时发现体温异常。
通过制定严格的体温监测标准,可以提高术中低体温的发现率,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2. 个性化的术前体温管理方案针对不同体温调节能力的患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术前体温管理方案。
对于易出现体温波动的患者,可以采取预热措施,提前将患者的体温升高到适当水平。
需要严格控制手术室的环境温度,避免术前体温因环境原因而受到影响。
3. 术中体温监测与调整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持续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体温管理措施。
当发现患者体温下降时,可以通过调整麻醉深度、增加供暖措施等方式,及时加以调整,避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4. 术后体温管理与观察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持续监测和观察。
术后恢复室的环境应该保持适当的温暖,并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以确保术后体温的稳定。
对于术后体温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体温管理措施,避免出现术后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
5. 健康教育与宣传针对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工作。
通过向患者和家属普及术中低体温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术中低体温可能带来的风险,增强预防意识。
还可以向患者介绍适当的体温管理方法,使其在手术前能够有所准备,有助于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在降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和实施,确保每位手术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体温管理。
围术期患者低体温管理
汇报完毕
三、创伤:术前推荐测量鼓膜温度,在建立安全气道的患者中,推荐首选食管温度作为 核心体温的测量方法。对创伤患者的体温管理强调预防为先,首先与环境充分隔绝以保留 产生的热量,防止传导性热量损失。围术期应积极行复合保温措施以恢复和维持正常体温,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教学查房的准备
四、肝移植:肝移植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呈现“V”形,门静脉开放后体温最低,供肝置 入腹腔和开放为影响体温最重要的原因。除常规保温方法外,减少供体置入腹腔时与后腹 膜接触面积及“脉冲式开放”或可有效改善肝移植围术期低体温。
• 包括温热腔镜冲洗液或CO2气腹气体加温等 均可有效减少术中热量丢失。
围术期低体温防治措施 环境温度调控:对主动加温患者,环境温度可设置为手术室团队舒适温度。推荐 成人术中手术室温度不低于21 ℃,实施儿科手术的手术室温度不低于23 ℃。
药物干预措施:药物干预的目的主要是减少热量再分布(如去氧肾上腺素)和增加 代谢产热(如果糖、氨基酸)。
婴幼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体温易随室 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更容易发生围术期低体温。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给患者的分级级别显示,患者分级越高,其 发生低体温的几率越高。
影响体温因素
2、手术因素
➢术前禁食,使机体产热减少;慢性消耗性患者的体温调控能力不足,机体代谢率下降 ;
04 Part Four 低体温防治临床路径
低体温防治临床路径
依据围术期患者低体温评估和防治具体操作流程,在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采 取积极的体温保护措施,可降低患者低体温及后续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前
风险评估 体温保护原则
严重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严重创伤患者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吴荷玉,吴丽,蹇琳,王平,刘红,叶玲(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室,湖北武汉,430022)[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并发低体温的原因,为制订采取有效保温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4年1 月-12月100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记录和原因分析,并进行相应有效的保温措施。
结果100例患者术前59 例出现低体温,发生率为59.0%,术中28例出现低体温,术中发生率为28.0%,其原因包括创伤并发低体温、麻醉、暴露和液 体复苏。
保温措施包括麻醉诱导前体温预处理、减少暴露和术中保温及维持等。
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手术低体温的原因包括创伤并发低体温、麻醉、暴露和复苏,采取保温措施,能有效减少低体温发生,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手术患者;严重创伤;低体温;保温[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1-8283(2016)11-0031-05 [DOI] 10.3969/j.issn.l671-8283.2016.11.007 Warming nursing to severe traumatic patients with hypothermia and nursing measuresWu Heyu,Wu lijian Ling,Wang Ping,Liu Hong,Ye Ling//Modem Clinical Nursing, -2016,15 (11) : 31.[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hypothermia in severe trauma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warming nursing. Methods Toally 100 severe trauma patients with hypothermia were engaged in the study during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Their temperature was monitored and recorded, the causes analyzed so that the warming nursing measures were done to them. Results Among the 100 patients, 59 contracted hypothermia, with the rate of 59.0% before operation, 28 contracted hypothermia during operation,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28.0%. The causes of hypothermia included injury, anaesthesia, exposure and fluid resuscitation. The nursing measures included pre-treatment before anaesthesia, avoidance of more exposure and intraoperative wanning. Conclusions For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the hypothermia during the operation can be caused by injury, anaesthesia, exposure and fluid resuscitation. The warming nursing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 ypothermia so as to increase their survival rate.[Key words ] severe trauma ;patients with surgery ;low temperature ;wanning nursing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意外、工伤事故、地 震等意外事故增加,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 的多发伤屡见不鲜,且其伤情复杂,内环境严重紊 乱,容易引起低体温、酸中毒与凝血障碍,三者被 称为创伤患者的“致死三联征”[1]。
围手术期低体温
辐射: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质 的一种散热形式。安静状态下辐射散热占总散热量的 60%。辐射散热量同皮肤与环境间的温度差以及机体 有效辐射面积等因素有关。环境与皮肤的温差越大, 或是机体有效辐射面积越大,辐射的散热量就越多。
Page 7
传导: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转冷物 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机体深部的热量以传导的方式 传到机体表面皮肤,再由后者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 物体。
Page 19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Page 20
寒战的发生率增加
患者中心体温约降低1℃,就会出现寒战 低温引起寒战可显著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 全麻恢复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复温的患者,寒战
发生率约40% 寒战增加患者不适感,以及引起伤口疼痛,而需增
加止痛剂用量
Page 21
增加切口感染率
Page 16
麻醉因素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区域阻滞麻醉 肌松剂
Page 17
机体散热因素
皮肤消毒: 消毒液温度低,消毒待干后才能达到消毒目的,消 毒液的挥发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
大手术胸腔、腹腔暴露时间长,使用冷液体冲洗体 腔,都是使体温下降的重要因素
Page 18
输液输血的影响
Page 10
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Page 11
心理因素
病人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 分 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易致术中低体温。 表现为患者四肢冰凉、湿冷.
Page 12
年龄因素
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稳定 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低,
Page 14
保暖措施不力
病人从病房至手术室 从手术室至复苏室 麻醉复苏期间 从复苏室回病房
围术期低体温
,因此应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低体温研究的未来方向
围术期低体温的机制研究
进一步探索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机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
体温监测技术的改进
开发更准确、实时的体温监测技术,以便及 时发现并处理围术期低体温。
低温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研究围术期低体温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包括 心、肺、肝、肾等器官的功能变化。
围术期低体温
汇报人: 2023-12-02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低体温的发生机制 • 低体温的预防与治疗 •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 围术期低体温的护理与照护 •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围术期低体温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出现的患者核心体温低于36℃的情况。低 体温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如麻醉、手术室温度、患者自身生理 特点等。
预防和治疗策略的优化
根据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机制,寻找更有效 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与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
新型保温设备
开发新型的手术室保温设备,以 便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保持患者 的正常体温。
体温保护剂
研究新的药物或试剂,能够在手 术过程中有效地保护患者的体温 。
复合保温策略
采用多种保温策略相结合的方式 ,如手术室保温、输液加温、输 血加温等,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治 疗围术期低体温。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和 寒战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低体温。此外,手术室的温度通常较低,也可能是一 个重要因素。
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
低体温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凝血障碍、免疫系统功 能下降和术后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 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预防围手术期意外出现的低体温
大量输血、输液
大量输血、输液会使患者体温下降, 尤其是在手术过程中大量失血的情况 下。
输血、输液前应将液体温度加热至接 近体温,以减少体温下降的程度。
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干扰
麻醉剂会抑制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使患者容易发生低体温 。
在使用麻醉剂时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低 体温的发生。
手术时间长、创伤大
监测部位
监测的部位可以是口腔、直肠或腋 下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 测部位。
监测频率
在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手术时长和 患者情况,适当调整监测频率,确 保及时发现低体温。
低体温的预警系统
设定预警值
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合适的体温 预警值,当患者体温低于该值时,
预警系统自动报警。
报警方式
预警系统可以采用声、光、震动 等多种方式报警,以便医护人员
根据需要调整加热毯的温度和 湿度。
注意防止加热毯过热或过湿, 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和散热
尽量减少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身体 的暴露。
使用保温毯或其他保温设备,减 少散热。
注意保护患者的头部、颈部和脚 部等容易散热的部位。
04
低体温的监测与处理
实时监测患者体温
实时监测
在围手术期,应持续监测患者的 体温,以便及时发现低体温情况。
低体温对手术的影响
01
02
03
延长手术时间
低体温导致麻醉药代谢减 慢,从而使患者苏醒时间 延长,进而影响手术进程。
增加出血量
低体温使血小板功能降低, 凝血物质减少,导致手术 中出血量增加。
增加感染风险
低体温降低免疫功能,使 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
低体温对患者的危害
围术期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
围术期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田利利王文芳李晋芳(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医院,山西晋城048000)围术期人体温度受到麻醉剂的抑制,同时由于患者暴露于低温环境中,导致深部体温低于36℃,即低体温。
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1],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可采用维持适宜室温,减少患者体温丢失及对输血、输液、冲洗液加温等措施,使患者术中维持正常体温,对减少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1围术期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药物、麻醉、环境等因素,患者体力过度消耗,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年迈患者及胸腹腔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致体温下降,这对患者预后极为不利,心功能不全者更加危险。
1.1麻醉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1.1.1静脉麻醉药(如异丙酚)和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均显著降低冷反应的温度阈值,吸入性麻醉药(如地氟醚和异氟醚)也可显著降低冷反应的温度阈值。
1.1.2神经阻滞麻醉,既干扰了温度感受,也抑制了正常的温度调节反应,如出汗、血管收缩和寒战。
1.1.3局麻药,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相对于较高的皮肤温度,可误导中枢温度调节系统,使其耐受较高的热量散失仍不触发冷反应。
1.2环境温度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手术室都配有空调设备或空气净化系统,并且主张手术室温度设定于24~25℃为宜,患者在室温中呼吸,吸入气体为室温,呼出气体为34~36℃,以通气量5L/min,吸入气体为20℃,呼出气体为36℃计算,呼吸时机体为加温气体而散失的热量约为100.36J/min,这部分热量通过气体对流丢失[2]。
因此,手术室温度应适宜,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麻醉及手术全过程。
1.3各种护理操作的影响手术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要进行各项操作,如静脉输液、输血,术前皮肤消毒,摆放合适的体位等。
静脉输注的液体和皮肤消毒液与机体直接接触,这些液体极易挥发,带走体内的大部分热量。
同时操作时身体暴露于空气中,体温与室温形成温差,加大热量散发。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不良后果与防治对策
1
11
临床结果
➢ 研究表明,轻度低温增加术中出血。中心体温每 降低1.6℃,就增加失血量500ml,并大大增加了 异体输血的需求。
➢ 两个随机对照试验已证实:在腰麻下髋关节置换 术的患者中心体温降低大约0.5℃,术中出血量增 加200-300ml。
Winkler M, et al. Aggressive warming reduces blood loss during hip arthroplasty.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00; 91(4): 978–984.
1
40
辐射加热器
➢ 辐射加热器使用特殊的白炽灯或加热器表面产生 红外线辐射。
➢ 辐射热的最大益处是加热器和需要温暖的病人之 间不接触
1
19
低体温的次要后果
➢ 低体温时,布比卡因的心脏毒性显着增加。
➢ 低温对体感诱发电位有轻微影响,但变化不足以 改变临床管理。
Freysz M, et al. Potentiation by mild hypothermia of ventricular conduction disturbances and reentrant arrhythmias induced by bupivacaine in dogs. Anesthesiology 1989; 70: 799–804.
➢ 纤溶蛋白是血栓形成的主要构成成分,但必须降 解成纤维蛋白酶才能参与血栓形成。
➢ 纤溶酶原到纤溶酶的转化过程是纤溶过程的核心 步骤。
➢ 血栓弹性图表明:低温损害凝块的形成
Kettner SC, et al..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1998; 80(3): 313–317.
创伤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及其对策
创伤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及其对策作者:吴爱玲李建国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06期[关键词] 围术期;低体温;对策[中图分类号] R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023-03创伤患者围术期极易出现低体温,是创伤病人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如果创伤患者低温持续4 h以上,死亡率可达40%,体温降至32℃以下,死亡率为100%[1]。
因此,通过被动与主动保温措施,防止患者发生低体温,维持恒定的核心体温极为重要。
现就创伤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等作一综述。
1创伤低体温的概念人体正常体温通过体温调节系统通常保持核心体温在36℃左右。
传统上将低温分为:轻度低温(32~35℃)、中度低温(28~32℃)和重度低温(2低体温发生的原因2.1创伤引起的低温创伤并发低体温有两种假说[5]。
一为“休克代偿假说”:创伤后低血压、低氧血症和脑缺血等会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抑制了寒战等产热耗氧活动,这种对低温的生理性接受被认为是机体对休克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另一为“代谢衰竭假说”:创伤早期为抑制期,氧耗减少,体温降低,随后是反应期,高代谢和产热增加、充分的组织氧合。
如果抑制期后持续体温不升或下降,即创伤后单相反应则意味着复苏失败和非生理性的产热减少。
2.2麻醉对体温的影响全身麻醉可明显抑制正常体温的自身调节功能,使下丘脑调节机制、血管舒缩反应、寒战及其他反射均受到抑制。
区域阻滞麻醉由于阻滞区内肌肉松弛,血管扩张,热量丢失增加,在椎管内注射局麻药或镇痛药可降低脊髓温度调节中枢的作用,末梢温度感受区也被局部或区域阻滞麻醉阻断,因此大多数病人手术中体温会有下降趋势。
2.3环境温度对体温的影响由于医患对室温要求的差异,室温调节不当或不及时,使手术室温度相对降低;手术室转入恢复室的运送途中,室外温度低于室内等因素均可导致体温下降。
2.4输液输血对体温的影响手术中输注大量温度较低的液体,特别是输入大量库血,可明显降低机体体温。
术中主动保温策略及标准流程
术中主动保温策略及标准流程一、背景与意义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大量输血输液等因素,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
低体温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凝血障碍、免疫力下降等。
近年来,术中主动保温策略逐渐受到重视,其意义在于预防和治疗低体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二、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机制1.麻醉影响:麻醉药物会抑制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2.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皮肤暴露、冲洗液温度较低、手术时间长等因素都会导致热量流失。
3.环境因素:手术室温度较低、输血输液温度过低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
三、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1.凝血障碍:低体温会影响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导致凝血障碍。
2.免疫力下降:低体温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3.心血管并发症:低体温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并发症。
4.术后恢复延迟:低体温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延长患者恢复时间。
四、主动保温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减少并发症:主动保温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低体温,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手术效果: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因低体温导致的手术风险。
3.缩短恢复时间:通过主动保温策略,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4.提高患者满意度:术中主动保温策略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五、保温方法与具体流程1.调节手术室温度:手术室温度应维持在24-26摄氏度,减少患者热量流失。
2.预加热输血输液:对输血输液进行预加热,减少因低温液体输入导致的热量流失。
3.使用保温毯:为患者加盖保温毯,减少皮肤暴露导致的热量流失。
4.体温监测:在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低体温。
5.加热冲洗液:使用加热冲洗液进行手术部位的冲洗,减少因冲洗液导致的热量流失。
6.减少暴露时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皮肤暴露时间,从而减少热量流失。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ppt课件
血管内加温
1、将导管置入右侧股静脉,这根导管型号为9.3F, 45 cm三腔带有3个气囊可以循环加热的无菌盐水, 这个控制装置的目标温度设定在37℃,最高42℃, 平均温度为38.5℃ 2、这种方法安全、易于操作,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 术中加温技术
主动加温装置
1、强制气流加温系统:安全有效 2、热电阻加温毯 :运行时安静,消毒相对简单,降 低病原菌的定植的风险。但是,它材质较硬且易起 皱,必须正确覆盖使其与皮肤紧密贴合 3、循环水褥 :效率有限,不减少寒冷主诉和寒战的 发生 ,可能导致“压力-热损伤”
3、手术部位皮肤—皮肤保护膜粘帖
温度监测
1、体表各部位温度差异大,核心温度比较均衡。 2、核心温度可在肺动脉、鼓膜、食管远端、鼻咽
部、口腔、直肠等处测出 3、直肠为较理想测温部位 4、手术病人应常规监测体核温度,做到早发现、
早处理,防止低温并发症发生
体温检测 注意事项
* 鼻咽温度易受呼吸气流温度影响 * 直肠温度测量温度计放置部位应超过肛门6cm以上 * 膀胱温度易受尿量的影响,尿量减少时反映速度将会
• 围手术期轻度低体温发生率为50 %~70%
低体温的发生原因
1. 麻醉 2. 手术室温度和湿度 3. 手术相关操作的影响 4. 患者因素
麻醉
• 主要原因:麻醉药物对体温调节系统的抑制。麻醉药多能直接扩 张血管,肌松药使全身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也消除了肌紧张及 肌肉运动的产热,而导致体温下降。
• 全麻期间代谢率减少15%~40%,人体核心温度的变化可由原有 的0.2℃增加至4℃,高达正常体温调节阈值区间的20倍。全麻低 体温呈特征性的“三阶段模式”,即再分布期--线性期--平台期 。
红外线辐射 湿热交换器
围术期小儿低体温处理案例分享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 围术期低体温的常见原因 • 低体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 围术期低体温的处理
01
围术期低体温的常见原因
麻醉因素
手术时全身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均可能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降低机体的体温调节功 能。
麻醉药物可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作用于体温调节系统某个或多个环节,进而使体 温发生明显变化。
20~25℃时,出现中枢 性抑制。麻醉本身和绝 大多数麻醉药都可降低 寒战阈值,正常时寒战 的阈值是(35.7±0.4) ℃;而硬膜外麻醉下( 35.4± 0.5)℃。
寒战是具有潜在危险的 并发症,不仅可引起不 适且使机体耗氧量约增 加100%,与术中热量丢 失成正比。
在麻醉期间,如未进行 有效的保温措施,寒战 发生率约达40%。
降低患者体温。
研究报道,成人每输注1000ml 环境温度下液体或1U(200ml )的4℃库血,可使体温下降
0.25℃。
可见,手术中输入的环境温度液 体越多,体温下降得也越快。
气管插管
在正常情况下,鼻咽能够加温 和湿化吸入的空气。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气管与 外界空气相通,丧失上呼吸道 对吸入气体的滤过、加温和湿 化作用。
在使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的手术室,室温应控制在22~ 24℃为宜。
体表散热
手术中体表散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手术初期, 身体暴露于消毒液和等待铺巾等操作过程中,无法得到 充分保暖。 手术中反复使用大量未加温的生理盐水冲洗胸、腹腔, 液体可带走大量体热。
通过流、传导、蒸发及辐射的方式丢失热量,致使患者 体温降低,统计下降幅度可达0.6~1.7℃。
当体温降至35℃时,各种生理功能可转为抑制状态, 患者将逐渐进入昏迷。
主动加温法在防治围术期低体温中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作者不给尾款,论文作废_______级(春/秋)__护理学__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主动加温法在防治围术期低体温中的应用实习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0二零年四月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主动加温法在防治围术期低体温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主动加温法在围术期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明确主动加温的意义,为临床工作提供实际参考。
方法:对2019年1月至12月间采取手术治疗的病患进行随机抽样,选取得到80例样本数据,利用组距相同的标准将样本数据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式通过是否对病患进行主动加温来区分,并以此来对比两组实验条件下患者体温及寒颤次数的正常与否。
结果:被实行主动加温的实验组病患,在围术期体温较高,且出室温度高于入室温度,同时,实验组病患的寒颤发生率仅为7.5%,远低于对照组22.5%的实验结果,P<0.05,因此数据结果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操作意义。
结论:对病患个体实行主动加温,能够明显降低围术期低体温以及寒颤的发生率,我们应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和深入研究患者的围术期主动加温。
关键词:主动加温;寒颤;围术期;体温;文献综述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tive warming method in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prevention, and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active warming, to provide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clinical work. 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same criteria: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distinguished by whether or not the patients were actively warmed, and the patients'body temperature and number of chil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shiver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nly7.5% , 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Lt; 0.05) , therefore, the comparison of the data results has operational significance in statistics. Conclusion Individual active warming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thermia and chill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We should promote and further study the patient's active warming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Keywords: Active warming; Chills; Perioperative period; Body temperature; Journals reviewed目录引言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研究方法 (2)1.3 监测方法和观察指标 (2)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围术期体温 (3)2.2 寒颤情况 (3)3 讨论 (3)3.1 研究背景与目标 (3)3.2 文献回顾 (4)3.3 主动加温的临床效果 (4)4 结论 (5)参考文献 (5)致谢 (6)引言人体核心温度的正常范围在36.5℃到37.5℃之间,机体体温通过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维持在正常温度之间,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诸多原因会破坏机体的温度平衡,导致病患体温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身体机能对氧气的损耗,但如果病患核心体温持续降低至正常值(36.5℃)以下时,会对各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物 质 代 谢 .
低 温可 降低 机 体代 谢 率 。在人 体 , 体温 每 降低 1= 代 谢 c, I 率 就 降低 6 体 温 为 2 c 时 , %。 8I = 代谢 率 为正 常 的 5 %。 0 尽管 低 温 时人 体 可通 过 降低 机体 代谢 率 而 减少 对 氧 的需 求 . 低 温 但 引 起 的氧 传送 能力 的 下 降仍 可导 致机 体 严重 缺 氧 。 温每 降 体 低 1= 氢 离 子 浓 度 增 加 00 7 mo, 红 蛋 白对 氧 的亲 和 力 c, I 1 l血
24输 液 输 血 对 体 温 的 影 响 .
创 伤患 者 围术 期极 易 出现低 体 温 , 创 伤病 人 并发 症 之 是
一
据 报 道 , 果 创 伤 患 者低 温 持续 4h以上 , 亡 率 可 达 如 死
4 %. 0 体温 降 至 3 c 以下 , 2I = 死亡 率 为 10 ” 0 %[ 。因此 , 过被 动 通 与 主动 保 温措 施 , 止 患 者 发生 低 体 温 , 持恒 定 的核 心 体 防 维 温 极为 重要 。现就创 伤 患 者 围术期 低 体 温 的原 因 、 害及 防 危
约 增 加 57 , 释 放 减 少 , 造 成 组 织 缺 氧 , 病 人 处 于 酸 .% 氧 易 使
创 伤并发 低 体 温有 两 种假 说I 5 ] 为 “ 克代 偿假 说 ”创 。一 休 : 伤 后低 血 压 、 氧血 症 和脑 缺血 等 会影 响 下 丘脑 体 温调 节 中 低 枢 体 温 调 定点 下 移 制 了寒 战等 产 热 耗 氧 活 动 种 对 使 抑 这 低 温 的生 理性 接受 被 认 为是 机体 对休 克 的一 种 保 护性 机 制 。 另 一 为 “ 谢 衰 竭假 说 ”创 伤早 期 为抑 制 期 , 耗 减 少 , 温 代 : 氧 体 降低 , 后 是 反 应期 代 谢 和 产 热增 加 、 分 的组 织 氧 合 。 随 高 充 如 果抑 制 期后 持 续 体 温不 升 或下 降. 即创 伤 后单 相 反 应 则 意
维普资讯
20 0 8年 2月 第 5卷 第 6期
・
研究进展 ・
创伤 患者 围术期低体 温及 其对 策
吴 爱玲( 述) 李 建 国( 综 , 审校) (. 义 医学 院急 诊 医学 教 研 室 , 州遵 义 5 3 0 ; . I 内江市 第一 人 民 医院麻 醉 科 , l 1 遵 贵 6 0 0 21 I  ̄J 省 四J 内江 I 6 10 ) 4 0 0
【 关键 词】围术期 ; 体温 ; 策 低 对 [ c O图分 类号】R 3 . 3 96
【 献标 识码】A 文
【 文章 编号 】1 7 — 2 0 2 0 ) 2( ) 0 3 0 6 3 7 1 (0 8 0 c 一 2 — 3 外 温 度低 于 室 内等 因素 均 可导致 体 温 下降 。
胁 的状态 . . 2低 体 温 发 生 的 原 因 21创 伤 引起 的 低 温 .
轻 度低 温 的病 人体 温 调节 功 能正 常 体 核 温度 在 3 c 以 4I = 下 时 , 冷 的代 谢 产热反 应 不 复存 在 。体 温 为 3 ~ 0I , 对 3 3 c 时 肌 =
肉僵 直 。体温 为 3 ~ 7I时 , 热量 仅 可维 持 基础 代谢 , 战 02c = 产 寒
26年 龄 因 素 .
人体 正 常 体 温通 过 体温 调 节 系 统 通 常 保 持核 心 体 温 在 3 c 左 右 。传统 上 将 低 温分 为 : 度 低 温 ( 2 3 c ) 中度 低 6I = 轻 3 ~ 5I 、 = 温 (8 3c) 2 ~ 2= 和重度 低 温 ( 2 c )1 于创 伤病 人来 说 , 温 I < 8I [ =2 。对 低 的存 在 使 他们 的死 亡 率 比单 纯 南于 暴 露 于 寒 冷环 境 所 致 低 温 病人 的死 亡率 要 高得 多 。 uk v h等I 现 在 7 名 成 年创 Jro i e 引 发 1 伤病 人 中 , 核 温度 低 于 3 c 者 , 1 率 1 0 认 为低 温 是 体 2I 死 上 = = 0 %, 独 立于 休 克 、 伤严 重 度 评分 、 创 复苏 时 液 体 需要 量 之 外 的一 大 手 术 , 口及 器 官 长 时 间暴 露 于 环 境 温 度 下 ; 切 手术 中反 复 用盐 水 冲洗 , 体 可带 走 大 量 体 热 , 之 冲洗 液 液 加 浸 湿大 量 巾单 ; 前皮 肤 消 毒 ; 可 导致 机 体 大量 热量 丢 失 , 术 均 使 体 温 下 降。
3低 体 温 对 机 体 的 影 响
3 1体 温 调 节
温 分 为 : 度 低 温 (6 3 c ) 病 人 感觉 不 舒 适 , 轻 3 ~ 4I , = 当寒 战 出 现 时加 速氧 消耗 使 病情 不 稳定 而进 入 危 险状 态 : 中度 低温 ( 4 3~ 3 c ) 病 人生 理 功 能下 降 , 2I , = 然而 在 数小 时 内通过 某 些干 预 素 可使 体 温 恢 复 ; 度 低 温 ( 3 c ) 重 < 2I 则是 一 种对 生 命 极 具 威 =
治 对策 等作 一 综述 。
1创 伤 低 体 温 的 概 念
手 术 中输 注 大 量 温 度 较 低 的 液 体 ,特 别 是 输 人 大量 库 血 . 明显 降低机体 体温 。 可 有研 究报 道 , 温下 每输入 l 0 室 0ml 0 液 体或 lU的 4I 血 , c库 = 可使 体温 下 降 02 ~ . I 。 .5 05 = cI
个 因 素 。 ni l Getel H 传 统 分 类 做 了 修 正 , 创 伤 病 人 的 低 l o等 l 将 将
儿 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 , 体温易随 室温 下降而下降 。 如< 岁 婴儿常 温下 手术 l l 温可下 降 05= 手术 2h以上 可 h体 .I: c 下 降 3 4 老年人 基础 代谢率低 , 温下 降 的发生率 也较 高  ̄ ℃。 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