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禅宗的智慧
禅宗文化的名词解释
禅宗文化的名词解释禅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闪耀的一颗明珠,它承载着千年智慧,展现了人类追求真理与自我超越的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禅宗文化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揭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1. 禅宗禅宗(Chan Buddhism)起源于公元6世纪的中国,是传承佛教禅定思想的一个分支。
禅宗注重体验直接认知的境界,通过悟道来实现心灵的觉醒与超越。
清净心境、专注与寂静均为禅宗修行的要点。
2. 禅定与参禅禅宗强调修行者通过禅定(Dhyana)来培养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禅定是指通过静坐冥想,使心灵达到超越物质世界的状态,融入宇宙的智慧与和谐之中。
参禅(Zazen)是禅宗修行者的主要行动方式,通过专注呼吸和肢体的姿势,培养内心的平和与觉醒。
3. 是与非禅宗倡导超越对传统论述的执着,以体验与悟性为准则。
禅宗强调的是直接体验,而非通过概念和逻辑的分析与推理。
在禅宗看来,真正的自性并不依附于任何概念或形式,通过突破对是与非的执念,可以开启智慧与境界的提升。
4. 禅师禅师(Zen Master)是禅宗传承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禅宗中具有开悟境地的智慧和经验,通过言传身教来启发和引领修行者。
禅师常常以无言无语的方式与修行者互动,通过问答、公案和直接示教等形式来点化修行者的悟性。
5. 禅堂与禅院禅堂(Zen Hall)是禅宗修行的场所,通常是一个安静的空间,用于禅定和开示。
禅宗修行者在禅堂中静坐,与禅师一同探索真理。
禅院(Zen Monastery)是禅宗修行者集体生活和修行的地方,这里提供了无尽的修行机会和交流的环境。
6. 公案与禅语公案(Koan)是禅宗中常用的修行工具,是一种蕴含悖理和矛盾的问题或故事。
禅师会给予修行者一个公案,通过思考和反思来超越对常识和逻辑的依赖,达到开悟的境地。
禅语(Zen Saying)是禅宗中具有警示和启示的短语或句子,通常简洁明了,却含有深刻的智慧。
7. 禅画与禅诗禅宗文化还涌现出精美的禅画和禅诗。
中国古代的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中国禅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又称为禅宗佛教,是佛教中的一种宗派,其思想体系强调觉悟,注重禅修和直接体证,因此非常受到人们的追捧。
禅学思想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古代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禅宗文化与禅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中国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禅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中国禅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
禅宗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传入中国,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主要包括禅宗佛教、禅宗艺术、禅宗诗歌等领域。
禅宗佛教的核心是“观心”,即通过禅修达到对自己和宇宙的真实认知。
禅修是通过禅坐、默想、禅打等方式进行的。
禅宗艺术指的是以禅修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如禅画、禅剧、禅曲等。
禅宗诗歌则是借助诗歌形式表达禅学思想的艺术形式,如苏轼的“庐山谣”、杨万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等。
禅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贡献。
禅宗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生命、人类存在等问题的认知和思考,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二、中国古代禅学的思想体系中国古代禅学的思想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存在的思考。
禅学主张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悟道的本能和潜力,只要经过适当的修行,就能够觉醒,了悟佛性,超越生死,达到无上的境界。
禅学思想的核心是“一念清净”。
禅宗认为,人们应当通过禅修将自己的自我意识转化为“智慧的目盼”,使自己的“心”得到调和,达到真正的安定和平静。
禅宗认为,“无心”即“无念”,是达到涅槃的境界。
禅宗所追求的不止是一种对世界的看法,更是一种对世界、自我、他人的感知。
三、禅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禅宗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等领域。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禅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
禅宗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源于印度佛教,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并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其思想、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修养、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世界的独特领悟。
禅宗思想的精髓在于“悟空”、“本觉”、“般若”。
悟空是指破除迷惑,觉悟空性,认识真实世界的本质;本觉则是指内在的本性觉性,是众生本有但常常被糊涂覆盖的一面;般若则是指智慧,通过提升自己的境界,触发内在的智慧,认识真实的存在。
这种思想与佛教的“无我”、“缘起”、“空性”等核心思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禅宗思想的核心。
在实践上,禅宗强调简约、清净、自我修养,全身心地追寻和感悟真实的存在,以达到身心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
禅宗在道德伦理、心理学、人生观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佛教、儒家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禅宗哲学也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破除二元论和二元对立。
禅宗强调的是“中道”,也就是超越对立,平衡的人生境界,既不追求极富欲望的物质生活,也不陷入无理性的虚无主义。
禅宗主张“一切如来”、“一切皆空”二合一的思想,这体现了禅宗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为其开创了一种宽广而包容的思想氛围。
在禅宗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绘画和茶道。
这些艺术体现了禅宗文化的特点,追求的是清新、淡泊、内敛和静谧。
诗歌中有着禅宗的精神内涵,注重的是追求境界,表达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感悟。
这些禅诗独具风格,语言简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绘画也是禅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禅宗画家强调笔墨的简洁和自由,以其意境深远和艺术价值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
茶道则是禅宗文化的象征,它不只是一种茶叶的烹饪方式,而是一种细腻、清新、虔诚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在禅宗寺院中找到。
佛陀的佛教传统:禅宗 密宗与净土宗
佛陀的佛教传统:禅宗密宗与净土宗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许多教义和修行方法,使得佛教在亚洲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佛教传统中,禅宗、密宗和净土宗是比较重要的三个分支,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修行方式。
禅宗是佛教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强调通过禅修来觉悟真实的自性。
禅修是一种深度冥想的修行,通过坐禅和呼吸控制来达到扫除杂念、提高专注力的目的。
禅宗的修行者追求直接体验真实的自性而不受外界干扰,这就要求他们放下世俗的执着和烦恼,专心致志地体悟当下的境界。
禅宗的修行方式简单而直接,因此吸引了许多追求内心平静和觉悟的人。
禅宗的修行者通常选择在寺庙中禅坐,或者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修炼,通过长时间的沉思和专注来悟透事理。
与禅宗相比,密宗相对来说比较神秘和高深。
密宗强调通过神秘仪式和心灵指导来实现觉悟。
它注重个体修行者与上师的师徒关系,通过上师的指导和加持来帮助修行者超越世俗的束缚,开发内心的潜能和觉知。
利用各种仪式和加持手法,密宗修行者试图达到比较高级别的境界,实现智慧的提升和智慧的传承。
密宗修行有一定的技巧和要求,需要在正式入门之前经历一系列的准备和试炼。
因此,密宗修行者通常受到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净土宗是佛教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注重信仰和念佛。
净土宗的核心信仰是通过深深地崇拜阿弥陀佛来追求来生的快乐和觉悟。
净土宗认为,世间的苦难和痛苦只能通过转世来超越,而通过念佛修持可以获得阿弥陀佛的庇佑和拯救。
念佛是一种特殊的冥想修行,通过反复地念佛号来打破世俗的执着,净化内心,使修行者能够在死后获得阿弥陀佛的帮助,进入西方净土。
净土宗的修行方式简单易行,吸引了许多对解脱和来世有着强烈渴望的人。
禅宗、密宗和净土宗是佛陀传统的三个重要分支,它们各自强调了不同的修行方式和觉悟途径。
禅宗注重直接体验自性,通过深度冥想来提升觉知;密宗强调神秘仪式和上师指导,通过加持手法实现智慧的传承;净土宗则侧重于信仰和念佛,通过追求来生的快乐和觉悟。
智慧人生之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
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禅的智慧与人生境界】【一、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本性禅,指中国独创的禅宗。
】宗,指直契佛心,以与依靠佛陀经教入门并传授的教相区别。
禅宗在中国的产生,是佛教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出世的印度佛教在重视人文精神的中国土地上一次成功的文化移植。
随着大批知识精英加入佛教传播行列,开始用中国的社会伦理思想和思维方式改铸印度佛教,佛教逐渐走向入世、注重伦常日用和清通简要的道路。
在思想体系上,禅宗以大乘的般若空观和涅槃佛性论为理论基础,融合了中国儒家的心性论和老庄的自然主义态度。
禅的智慧,是通达生命和世界的实相。
如铃木大拙所说,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
(王雷泉等译:《禅宗与精神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这个奴役,是心灵自己设置的牢狱,即烦恼障和所知障,把完整的世界割裂成支离破碎,导致一叶障目、盲人摸象。
这种心结、心狱,按阿部正雄的分析,即人的自我疏离和焦虑,是人的局限性所固有的,阻碍我们对世界的真实认识。
《坛经般若品》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菩提,是开悟的智慧。
禅宗直指人心,将出世的理想和境界,统统收摄于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具的觉悟自性,通过般若智慧的修行而获得主体的自由。
顿悟在禅宗里有迅速地体悟、不依固定修行阶次的体悟和不拘时间场合任运于平常生活中顿悟这三层涵义,而禅宗的重点是在悟后如何重新面对人生和世界。
【二、明心见性:】提升人生境界《坛经行由品》开宗明义指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明心见性,是《坛经》的核心思想。
这段总纲性的话语有四个关键词,涵盖了全部《坛经》乃至整个禅宗的大意。
【1、菩提自性。
】菩提,指觉悟的智慧;自性,指人人心中本来具有的佛性。
《坛经》标举菩提自性,从终极根源上指出生命的本质,也为主体指出达到最高价值的能力。
在终极意义上,我们凡夫生命的本质与至高无上的佛是统一的,并与终极存在的法界、真如融为一体。
张立文:佛(禅)学三句真言论国学
张立文:佛(禅)学三句真言论国学过去讲佛教为西来之学,严格来讲并不科学。
佛教哲学,自汉代传入中国,经过融会了玄学,到南北朝得到很大的发展,非常兴盛。
梁武帝萧衍曾四度舍身为僧,要朝廷用重金赎身。
他认为佛教是正道,中国本土的儒道为邪道,故而崇尚佛教,以之为国教,佛教达到很高的地位。
隋唐时期,佛教得到了更大发展,隋炀帝尽管荒淫无耻,但他信佛求戒,也是佛教弟子,但他并没有向佛教主张的那样行善,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唐代,特别是武则天时,三教并崇,佛教为盛,寺院规模很大,寺院经济非常发达,民间藏书也十有八九为佛教典籍。
佛教文化成为一种强势文化,而儒道本土文化则沦为弱势文化。
如果说在七八世纪,印度佛教存在,到14世纪,那么印度佛教趋于湮灭。
佛教依靠引入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后由中国向外传到韩、日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中国化的佛教在理论上和思维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不管华严宗、天台宗,都是中国化的,惟独华像维世宗照搬照抄印度原始佛教,故很少有人去信仰,逐渐湮没。
特别得到世众信仰的是禅宗,相传如来佛祖在灵山传法,作拈花微笑,众僧皆不解其意,惟迦叶尊者露出会心的笑颜,佛祖明白迦叶已经悟其意,故把法传与他,迦叶尊者是为禅宗初祖,阐扬如来教义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这才是正眼法障。
二十八代达摩尊者东来中国传法,成为中国佛教初祖,代代相传,到慧能六祖发扬光大。
中国佛教本来是没有经的,都从印度引进,中国人只为之做论做疏,直到慧能,才有了一部《六祖坛经》。
相传六祖不识字,是文盲,现在也还在考证这个问题。
五祖弘忍为传衣钵予弟子,特意试法弟子,令弟子各做一偈,聊表心志,他则根据弟子所作之偈悟性、水平高低决定是否达到为我传法的条件。
上座弟子神秀先声夺人,作一偈子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何处惹尘埃。
”弘忍听后,微微一笑,说:“你的悟性可以,已经到了佛学门槛,但还没有入门,假如刻苦修行之乃能登堂入室,可以肯定你基质是好的,不会干坏事,也不会做恶做孽。
禅意概念的来源
禅意概念的来源禅意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禅意的根源与佛教密切相关,佛教最初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提倡修行者通过禅坐和专注觉察来达到觉醒和解脱。
禅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沉静的心境、内观和深思熟虑来寻求内心平静和真实的觉醒。
在禅宗发展的早期,禅意受到了诸多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其中包括儒家学说、道家哲学和印度的佛教禅修传统。
禅意的主要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5至6世纪间的中国南北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禅意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禅宗。
禅宗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祖师禅师们的贡献。
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位禅宗祖师是南北朝时期的达摩祖师、唐代的神秀禅师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六祖慧能。
他们通过禅修实践和教导,进一步丰富了禅意概念并为禅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祖师达摩祖师是禅宗的发起者,他是印度曼荼罗(现在尼泊尔地区)人,公元6世纪初传入中国。
达摩祖师在中国传授禅宗修行法门,强调通过观想、禅坐和行住坐卧中的精神专注来消除执着、烦恼与干扰。
神秀禅师是禅宗北传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教导进一步丰富了禅宗的哲学和实践。
神秀禅师提出了“二谛”观念,即相对谛(尘埃世界)和绝对谛(真实本性)。
他强调了悟性与智慧的重要性,主张禅修者通过悟空的觉醒来体悟真实本性。
六祖慧能是禅宗发展中的又一重要人物。
他提出了禅修中的重要原则,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和“无法可传,唯心之法”。
慧能禅师强调了直接体验真实自性的重要性,认为禅修者可以通过悟空的直接经验来实现觉醒和解脱。
除了这些祖师之外,禅宗的发展还受到了许多后续禅师的影响,包括唐代的法眼和曹洞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
这些禅师们通过他们的教导和实践,为禅宗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禅意概念的来源还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传统。
禅宗与中国古代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禅意观念。
儒家的理性主义和道家的自然主义都为禅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禅定
什么是禅定禅定,又称为禅修或坐禅,是一种在佛教中被广泛实践和教导的修行方法。
它旨在通过专注和冥想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觉知。
禅定的本质是让我们超越思维和概念的限制,直接观察和体验当前的存在。
它是佛教的灵魂之一,也是一种智慧的训练。
在禅宗派别中,禅定被认为是实现觉悟的直接途径。
它没有依赖于某种信仰或信条,而是通过个人的实践和直接体验来获得智慧和觉悟。
禅定的目的是超越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情绪波动,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觉知。
禅定的核心理念是“止观”。
止指的是止息心绪活动,观则是观察内外的现象。
在禅修过程中,我们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或其他对象来止息心绪活动。
在止的基础上,我们观察身体的感觉、思想的流动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通过观察,我们能够了解事物的真实本性,并逐渐超越对事物的执着和執著。
禅定的修行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耐心。
虽然它看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
我们的思想常常在禅定过程中变得活跃,妨碍我们的专注和觉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持续的修行,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内心的平静和觉知,并享受到禅定带来的好处。
禅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和焦虑。
当我们专注于当下的存在时,我们不再被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担忧所困扰。
我们能够接受并坦然面对当前的情况,而不想改变或逃避。
这种内心的平和和觉知使我们更加从容和自信。
其次,禅定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益。
通过深呼吸和松弛身体,禅修可以降低我们的血压和心率,减少焦虑和紧张感。
它还可以改善我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提升大脑的功能。
禅定还能培养我们的智慧和觉知。
在禅修过程中,我们学会观察和抵御内心的妄念,并逐渐超越对事物的執著。
我们开始意识到事物的无常和相对性,以及内心和外在世界的相互依存性。
这种智慧和觉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对生命的开放和宽容。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禅定并不是要逃避或排斥我们的情绪和思维。
相反,禅修是要我们直接面对和接纳一切的经验,包括痛苦和困难。
浅议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深入民间
浅议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深入民间本文結合《唐宋传奇选》所提的有关内容,浅议唐宋期间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是如何地深入民间。
在时代发展中,慈悲、智慧理念的意义不断得到新的诠释和新的发展,浸润人心,生发作用。
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佛教慈悲、智慧理念仍将具有现实价值与意义。
标签:佛教慈悲智慧现实意义唐宋传奇多出自文人墨客之手,通篇文言,与明代《三言》、《两拍》等相比,格调更高雅,当然同时少了很多世俗性。
在唐宋年间,佛教的传播在当时中国已是很广泛并且深入民间了,我想通过当时士大夫笔下的描写来看看当时中国佛教的一些情况。
总体来说在士大夫们眼中,当时的佛教慈悲为怀,常常收容救济困难人群,佛门中人多有饱学睿智的,名士与这些僧人常有往来互相切磋交游,不像明清小说中多有僧人造恶、寺庙藏污纳垢等情节,可见在唐宋年间,佛教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所以当时的士大夫们才会如此写来。
落难无依入佛寺,了却尘缘遁空门。
李公佐的《谢小娥传》中写“时小娥年十四,始及笄。
父与夫俱为盗所杀,尽掠金帛。
段之弟兄,谢之生侄,与童仆辈数十,昔沉于江。
小娥亦伤胸折足,漂流水中,为他船所获,经夕而活。
因流转乞食至上元县,依玅果尼寺尼净悟之室。
”谢小娥身遭大变,痛心疾首,无处可依,乃投佛门,然大仇未报,不能静心求佛,净悟收留她完全出于悲悯。
而小娥因父与夫分别托梦各留六字谜语寻仇之事,却是通过佛门流转才使李公佐得知并解谜的,初看时觉得不对,那不成了佛门鼓励寻仇报复了吗,其实不然,世间万物皆有果报,恶人种了恶因自会尝恶果,佛门之人只是顺其自然罢了,谢小娥既然广求智者辨之,那不妨伸出援手帮帮忙解谜,早日了解这桩孽缘,使小娥与恶人同脱苦海。
后来小娥终于大冤得报,她的选择是“里中豪族争求娉,娥誓心不嫁。
遂剪发披褐,访道于牛头山,师事大士尼将律师。
娥志坚行苦,霜春雨薪,不倦筋力。
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小娥厚貌深辞,聪敏端特,炼指跛足,誓求真如。
有关禅宗读书笔记
有关禅宗读书笔记有关禅宗读书笔记篇1禅宗,作为中国佛教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修行方法和哲学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旨在探讨禅宗的核心思想、修行方法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禅宗,源于印度佛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其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顿悟”,强调通过静坐冥想、自我反思和心灵探索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觉醒。
禅宗的哲学理念则强调“无我”、“空寂”和“自性”,即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只有通过不断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对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影响力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当时的文人雅士纷纷效仿禅宗的修行方法,并将禅宗的思想融入诗歌、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中。
在现代社会,禅宗的影响依然广泛,许多人通过阅读禅宗书籍、参加禅修班等方式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觉醒。
以《六祖坛经》为例,介绍了禅宗的主要思想。
这部作品是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的自传,其中详细阐述了“般若无知”、“无念为宗”等禅宗的核心思想,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禅宗文献。
从禅宗的修行方法入手,分析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前景。
禅宗的修行方法可以使人从繁杂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内心的探索和感悟,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
在现代社会,禅修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许多人通过禅修来缓解压力、提高专注力、增强自信心等。
总结了禅宗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禅宗强调通过修行和领悟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觉醒,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禅宗的修行方法可以使人更加关注内在的成长和自我提升,对于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禅宗对于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影响也依然存在,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
总之,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修行方法和哲学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禅宗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推动个人成长、心理健康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禅的名词解释
参禅旨在帮助个体觉知自己的心灵,解放自己的精神。在参禅的过程中,个体逐渐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清明和宁静,体验到与宇宙的共通。参禅不仅仅是一种静坐冥想,更是一种悟性和觉醒的过程。
结语
禅的名词解释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佛教禅宗,禅修、禅定和参禅等概念都是禅宗学说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通过静默冥想和直接经验的方式,引导个体走向寂静与觉醒。在禅修的过程中,个体培养自己的内观力,并最终体验到超越物质世界的自由与解脱。
禅的名词解释
禅,作为一种宗教和哲学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禅宗,追求内心的寂静与觉醒。禅的概念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内涵,涉及到禅修、禅定、参禅等不同层面的理解。本文将就禅宗的名词解释展开探讨,探究其中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
一、禅修
禅修是指通过冥想和默观的方式,培养内心的安宁与觉知。禅修强调静坐冥想,使思绪平静下来,淡化杂念,达到心灵与身体的和谐状态。在禅修的过程中,个体经历直接面对自己内心的觉知,超越了一般的思维模式。
禅修不仅仅是一种修行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持续的禅修,个体可以培养出洞察力和自觉力,从而逐渐获得对自己和外界的深刻认体走向自由与解脱。
二、禅定
禅宗的核心修行之一是禅定。禅定是通过以一点为中心的冥想,将心境保持在镇定、专注和平和的状态。在禅定中,个体会逐渐超越世俗的思维,寻求本真的本性。通过禅定的实践,人们可以超越烦忧和欲望,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禅文化概述
禅文化概述禅在大千世界中无处不在,是一种智慧。
禅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植根于印度,兴盛于中国。
禅文化千百年来兴盛不衰,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影响巨大。
禅学,是佛教的禅法理论。
在印度原始佛教中,禅是定的一种,在佛教教义里的“戒定慧”,以及“八正道”教理中的“正定”等都有论述。
汉化佛教兴盛发展,中国佛教往往把禅和定并称为“禅定”,随着禅宗的崛起,“禅定”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佛教在中国与儒教、道教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孕育了中国禅学,禅学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学说。
禅宗出现之后,中国的禅宗思想成为中国禅学思想的代表,中国禅学中折射着禅宗的发展以及演变。
在中国佛教中,禅宗流传时间最长,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
禅宗的核心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六祖慧能大师所著的《六祖坛经》是禅宗的经典著作,是禅宗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影响力遍及哲学、政治、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中,而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和南华寺更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禅修,顾名思义就是学禅的修行。
禅修,就是修行戒、定、慧,培育品德,静心思考,增长智慧。
而“八正道”则是将对戒、定、慧三学渐次修行分为八个部分,作为修习佛法的八种基本法门,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其中,正见和正思维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修习八正道就是通过禅修,在不同认识层面上培育戒定慧,逐级升华自身的精神境界。
在品茶中参禅、悟道,借茶喻禅,以茶论禅,只要和佛教禅学有联系的茶,都称之为禅茶。
在佛教徒的眼中,茶就是禅,喝茶就是修禅。
禅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参禅。
禅僧种茶、饮茶日渐风行,饮茶甚至成为禅寺的一项制度,将禅修融入茶中,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禅茶文化,茶则成为了以“正、清、和、雅”的基本内涵。
禅画,通俗地说就是以禅学、禅理、禅僧、禅机等一切与禅有关内容为题材的绘画。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
禅宗,又称禅派或禅门,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公元6世纪南北
朝时期的中国福建。
禅宗的创始人是一位名叫达摩的印度僧人。
禅宗哲学是以禅定、智慧为核心的一种思想,旨在通过修行达到身心的平衡,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越。
传统禅宗哲学的思想和内涵在很多方面是与其他佛教流派有所不同的。
首先,
禅宗强调的是直接经验,而不是信仰。
禅宗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实践,而不是对某些教条的遵循。
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坐禅和禅定,通过这些方法使人能够清晰认识自身内在的真实情况。
其次,禅宗的哲学强调的是“无我”。
无我指的是人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在
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利益应该与整个宇宙的利益相一致。
这种观念与人类的自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背道而驰。
但是,在禅宗看来,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态度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而只有放下自我,才能达到真正的内心和谐。
另外,禅宗的哲学还强调了“缘起空性”的概念。
缘起空性主要是指一切事物的
产生和变化都是由无数事物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存在的。
换句话说,世间万物都是因缘相生,都是条件性的。
这种观念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寓意着要以一种宽广的视角看待生命和存在。
综上,传统的禅宗哲学不只是一套综合的身心训练法,也是一种哲学思想,蕴
含着深刻的人类智慧。
禅宗强调个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提倡平等和看待世界的宽容与崇高,以上的所有理念都体现了禅宗哲学的价值,让人们能够认识到世界的真相,追寻内心平衡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关键字:道悟,信仰对象,人生的智慧,禅宗思想,思想文化史,佛教禅宗禅宗从创立开始,首先强调的一个思想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可是关于禅的文字,是所有汉地佛教宗派经典文字最多的。
所以禅宗的超越性,不但是超越了文字,同时也是超越了不立文字,超越了一切表相的、概念的范畴。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走入禅的境界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契入:直接、不二、包容。
一般来讲,禅宗作为一个佛教宗派,必然就有一个形式,必然就要与信仰挂钩。
按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佛教是形而上的、玄之又玄的、神秘不可知的东西,但是禅没有这些!禅是直接的,超越了“距离”,首先就是“信仰的距离”,禅不存在信仰不信仰的问题。
我们学过“宗教学”、“比较宗教学”,也了解其他宗教乃至佛教信仰者的实践和修行,但是禅不强调信仰。
信仰是什么?因为觉得自己很悲弱、很无助、很无能、没有力量,我要找到能量高过我,力气大过我,智慧超过我的那么一个至高无上的对象,神也好、真主也好、菩萨或佛也好,把自己交给他,这个叫信仰。
产生信仰的先决条件中就有一种对立和距离。
神在哪里?神在天上!佛在哪里?佛在西天!释迦牟尼佛出生在2500多年前的印度,我们可以坐飞机去,但西方极乐世界,你用什么作为的交通工具可以到呢?所以禅的第一个超越,就是把卑与尊、圣与凡的对立给超越了。
那么超越了圣凡尊卑的对立之后,假名为明奘的我是否有具备佛陀所有的一切优良品质的可能性?佛陀无穷尽的智慧,无穷尽的慈悲,对生命有情无穷尽的关怀和怜悯,更纯净的爱,我们有没有?你们有没有?假如只有我有,只有上帝有,只有佛陀有,这是宗教,但是禅并不是如此。
禅说所有这些纯净的爱、智慧或者无尽的慈悲,你我他都具有,任何一个生命,只要能够脱离开遮蔽生命本质的迷惑与障碍,本所具有的优良品质就自然现前了。
这个优良的品质,不是由所信仰对象赏赐给我们的,而是我原本具足的。
既然是原本具足的,那么西天咫尺和当下有没有距离?没有距离!所以禅宗的诗歌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
俱舍论白话文译
俱舍论白话文译俱舍论白话文译:探寻佛教禅宗的智慧之源佛教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凝聚了千百年来智者的智慧结晶。
其中,禅宗作为佛教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和深刻的教义而闻名于世。
而在禅宗经典中,有一篇被誉为佛教禅宗经典之首的文字,那就是《俱舍论》。
今天,我们以白话文的形式来译解《俱舍论》,一起深入探寻禅宗的智慧之源。
《俱舍论》一词,意味着“一切众生的住所”。
它是由禅宗大师释道安所著,记录了他对佛教禅宗的理解和体悟。
这部经典以具体的例子和清晰的逻辑,解释了众生的住所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通过禅修来超越个体身心的束缚,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俱舍论》的核心思想是“空性”。
空性指的是一切现象都是空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
传统的理解是,一切事物都是由无数的因缘所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依存,没有自性的存在。
这种理解,让我们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在《俱舍论》中,释道安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分析,阐述了一切现象的空性。
比如,他以一棵树为例,解释了树的存在是由种子、土壤、阳光、水分等因缘所构成的,没有一个固定的实体。
然后,他延伸到人类的存在,指出我们的身体、心念、感受等都是由各种因缘所组成的,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我”。
通过这样的讲解,释道安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
这种理解,让我们摆脱了对于自我的执著和固执的观念,接纳了事物的变化和无常。
同时,也启示我们要通过禅修,超越个体的限制,认识到一切众生都是相互依存、共生共存的。
在《俱舍论》中,释道安还提出了“缘起性空”的概念,意味着一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于无数的因缘相生相续所造成的。
这种理解,也是对于佛教中“因缘果报”原理的延伸。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由无数的因缘所造成的,没有一个确定的原因或结果。
这种理解让我们明白,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空性的,没有永恒的存在。
通过对《俱舍论》的深入阐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我们应该超越对于事物的执著和固执,认识到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固定的实体存在。
古印度的智慧之光佛陀与禅宗的传播
古印度的智慧之光佛陀与禅宗的传播古印度的智慧之光:佛陀与禅宗的传播古印度是一个庞大而充满智慧的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文明中,佛陀和禅宗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一束光明,以其独特的智慧和传播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
一、佛陀及其智慧的传播佛陀,也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北部的一个王子家庭。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世俗的生活,而是追求内心的真理和智慧。
佛陀的智慧来自于他的觉醒,即他所说的悟道。
悟道是佛陀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和冥想后所获得的觉悟,他意识到生命的本质和人类的痛苦,并提出了“四圣谛”和“八正道”等教义。
这些教义传达了关于生命意义、苦难的原因以及如何解脱苦难的智慧。
佛陀并不局限于教导一小群人,他将自己的智慧和教义传播给了更多的人。
他游历了整个古印度,并向众多人们传授了他的思想和哲学。
他运用了各种讲经和述说的方式,例如以故事和比喻的形式,使复杂的哲理变得简明易懂。
佛陀的言语和智慧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内心,让他们在他的教导下寻求救赎和真理。
佛陀的智慧传播延伸至其他地区,尤其是东亚,如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佛教成为这些地区的主要宗教之一,并在当地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艺术、哲学和禅宗的修行方式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面貌。
二、禅宗的传播和古印度智慧的传承禅宗又被称为禅宗佛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冥想和直接体验的方法。
它起源于中国,是古印度智慧的重要传承。
禅宗的传播与佛陀的传播方式有所不同。
佛陀强调教诲和解释,而禅宗更注重于通过冥想实践来体验智慧。
禅宗强调直接体验、悟道和无言的传授。
禅宗大师更倾向于默默地示范和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体验来觉悟。
禅宗的冥想方法无需依赖语言,通过坐禅和观察觉察,能够帮助修行者直接体验本心的本源和智慧。
禅宗的传播在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发展得非常迅速。
禅宗的修行方法和哲理深深融入了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
茶道、园林艺术、武术和诗歌等艺术形式都受到禅宗的影响。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与禅宗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与禅宗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部小说中,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渗透在每一个章节中,为故事增添了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与禅宗的几个重要方面。
1. 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在西游记中,佛陀被塑造为一个具有无穷智慧和慈悲心的形象。
佛陀的智慧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他能够看破人心的欲望与执着,以平等和智慧的态度对待众生。
佛陀的慈悲则表现为他对于众生的不离不弃和无私奉献。
这一形象在孙悟空与观音菩萨的对话中得以体现,孙悟空在取经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观音菩萨始终不离不弃地给予他指引和帮助,这展现了佛陀的慈悲之心。
2. 人物角色的修行与悟道西游记的每个主要角色都经历了一次次的修行与悟道过程,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修行路径。
孙悟空作为唐僧的大弟子,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获得佛陀的赐予,成为了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他通过一路的磨砺,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悟道成佛。
而猪八戒和沙僧也在与孙悟空共同修行的过程中逐渐修正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完成了自我内心的净化与提升。
3. 禅宗思想的体现禅宗是佛教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注重修行的体验与悟道的直接领悟。
在西游记中,禅宗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展现。
例如,可以通过孙悟空的变化来理解禅宗的无我观念:孙悟空在取经过程中逐渐放下了自己的自我观念与个人欲望,实践了无我的道理。
同时,禅宗的一味静心与观察内心也可以通过师徒四人修行的过程中找到。
在他们遇到种种困难与诱惑时,只有通过深入内心的冥想与反思,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佛教文化的象征与启示佛教文化在西游记中还以各种象征的方式展现。
例如,宝塔、佛像、经书等都是佛教文化中的常见符号。
这些象征物不仅代表着佛教的智慧与神圣,还给予师徒四人以指引与力量。
同时,在小说中也出现了许多佛陀与菩萨的形象,这些形象给予人们以信仰与敬仰,启示了善良与慈悲的力量。
总结:在《西游记》中,佛教文化与禅宗思想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之中。
赞美僧人最经典的句子
赞美僧人最经典的句子1. 净土智慧,寿命长久,感恩无限,如此美妙的僧人令人赞叹不已。
2. 禅宗的智慧,如水流深,僧人的精神永存不灭,让我们感悟生命的意义。
3. 真正的僧人是大智慧的持有者,他们用无量的慈悲之心为众生造福。
4. 真正的僧人是尘世中的清流,他们仁爱慈悲,无私无欲,让人叹为观止。
5. 僧人在寂静的禅房里修行,不为外物所迷惑,是修行者的榜样和启蒙者。
6. 僧人就像大海里的明珠,闪耀着光芒,让世界无限延伸,让人的内心清明丰沛。
7. 僧人的智慧是天上的星辰,照耀人间,他们的勤修苦行,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
8. 僧人是花园里最美的花,他们深深地根植于慈悲之心,散发出无限的馨香。
9. 僧人是人间的天使,他们用慈爱之手带给世界无限的祝福和温暖。
10. 真正的僧人不为功名所动,不为财富所诱惑,他们勤勉修行,用无私之心建立慈悲之家。
11. 僧人在尘世中寻找着圣洁的大道,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塑造自己,让人惊叹不已。
12. 僧人的佛法是光明的源泉,他们用无私之心把光明照耀到每一个角落。
13. 真正的僧人是心灵的航标,他们用慈悲之心指引着人类前行。
14. 僧人的圣洁之光照耀着尘世,让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和无限的可能。
15. 僧人的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慈悲之心是我们生活的指南针。
16. 僧人用智慧和慈悲的教诲教给我们如何生活,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真谛。
17. 真正的僧人无私地为众生服务,他们的高尚情操让我们叹为观止,令人敬佩。
18. 僧人的精神是我们心中的阳光,他们散发出的欢乐和善良,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19. 僧人是人类的榜样,他们的修行、慈悲、智慧,都是我们学习的好对象。
20. 僧人用善良和慈悲的心灵温暖着所有的众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禅的书籍
关于禅的书籍禅,又称为禅宗,是佛教的一派。
它强调通过冥想和观察内心来达到觉悟的境地。
禅的本质是体验,而不是理论。
禅宗的教义和实践方法在中国和日本都有深厚的传统。
本文将介绍一本关于禅的书籍,并探讨其中的主要内容。
《禅的智慧》是一本关于禅宗教义和实践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由中国著名禅宗大师释永信编写,以他多年的修行经验为基础,向读者传授禅宗的智慧和启示。
书中首先介绍了禅宗的起源和发展。
禅宗起源于中国,最早由印度传入。
它的创始人是南朝梁代的神秀大师。
神秀大师通过禅定和冥想,达到了觉悟的境地,从而开创了禅宗的道路。
随后,禅宗在中国迅速发展,并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
接下来,书中详细介绍了禅宗的核心教义。
禅宗认为,人们的内心本质上是清净、平静的。
然而,因为外界的干扰和执著,人们常常陷入痛苦和迷惑之中。
禅宗通过冥想和观察内心,帮助人们摆脱执著和烦恼,重新回归内心的本质。
禅宗强调“无我”的观念,认为个体的存在只是一种幻象,真正的自我是无边无际的宇宙意识。
书中还介绍了禅宗的修行方法。
禅修行注重坐禅,即通过静坐冥想来观察和研究内心。
禅宗强调直接体验,而不是通过文字或概念来理解。
禅修行者通过专注呼吸和观察思维的流动,逐渐超越思维的界限,达到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境界。
这种境界被称为“禅定”或“禅宗的平静”。
禅的智慧也包括了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洞察。
禅宗教导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觉知和专注。
禅修行者学会专注于此时此刻的活动,不被过去和未来的思绪所困扰。
通过觉知和专注,人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此外,禅宗还教导人们要以慈悲和善意对待他人,培养宽容和包容的心态。
《禅的智慧》这本书给予读者深入理解禅宗的机会。
它不仅解释了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这本书通过清晰而简洁的语言,将深奥的禅宗思想传达给读者,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受益。
无论是对于已经接触过禅宗的人,还是对于初学者,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禅修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 王学钧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在洞内聚集的500罗汉称为“上座部”,而一些还未达到罗汉标准的释迦弟子则更多,他们在洞外结集,也一起背诵佛经,以流传后世,他们称“大众部”。后来佛教的这两部经过多年相传,分成20部,其中,“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观点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此部为部派佛教即小乘佛教(释迦死后400年左右),此教的信徒都追求成为罗汉。
佛教是最古老的宗教,在许多人心中,她不仅是宗教,还是一种哲学.
“佛教实际上是一种信仰”—梁启超
禅宗关注人的心灵和身体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唐朝开始形成,与原始佛教有很大差别
佛教提供一种观察事物的观点即世界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
2、数学:对自然现象从数量和控件上去分析
3、物理:从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变化上观察事物
其主张明白苦恼的根源并用“观察和沉思”的方法去消除。
他总结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此为其基本的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观点)
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
怨憎会:两个互相憎恨的人连在一起却不能分离,即不是怨家不聚头;怨不得;爱别离;五阴盛等都会导致痛苦。
五阴为:眼,耳,鼻,舌,身
人由六种东西构成即五阴+“意”
另一派为瑜珈行派(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留学僧”曾到印度取经,东晋时代的高僧法显和唐朝的唐玄奘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当时西行路上一路尸骨,比万里长征艰难多了。和法显一同去的共五人,路上就死了四个。法显68岁才去印度,并且没有国家资助,回国后70多岁了。他本来打算在越南登陆,船快靠岸时突然一阵风又把他们吹回大海,后来漂到连云港登陆了。唐朝时,玄奘非常想了解瑜珈行派,其内心一定要找到其论述。而唐朝不允许国人出国,玄奘决心已定,一路西行,在沙漠里死过几回,一次没水了,浑身没力气,在这种情况下,沙漠里又突然下起了雨......
主:对应“人”,客:对应“所”。
慧能对般若的解释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就看你自己怎么善处
“佛说实相,即非实相,故曰实相”。第一个实相指“名”或“名称”,第二个实相指“实”或“实际”
“佛说烦恼,即非烦恼,故曰烦恼”
佛主张,善待自己,如果过分“知住”,则无明,应量力而行。知住:集中于单一目标,如吃饭时只想着吃饭而不想到吃饭以外的东西。
中国古代智慧是指处理日常事物的心灵能力,即通过获取知识,并运用具知识来指导自己行为的心灵能力。
重视知识是人类的本能。
中国传统中,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是对知识的运用。但佛教和禅对智慧有更根本的“般若”,根本在于“悟”---太极功夫也要靠“悟”啊:)
只有“悟”(觉悟),才能“定慧等一”。“悟”是一种心理现象,她取消了“人”、“所”之间的界限。
他发现:认识世界需:
1、“观察和沉思”
2、凡事都有因果,称此为“缘起”,即因果律,因果报应。(佛教有一独特特点即用“缘起”的观点观察人生)。
他总结出 12种因缘,最根本的因缘为“无明”(愚昧),因为无明,所以人会烦恼和痛苦。
明白了这些烦恼和痛苦,如何消灭呢?只有涅槃,即终极的智慧--“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简称菩提。到达菩提这种觉悟的人就是佛(佛即在现实中觉悟的人)。
即小孩子出生时是清净的,后来被污染了才有苦恼,智慧即是消除这些苦恼的方法,以获得清净、极乐世界。(即人出生时任督两脉是通的,后来必须通过后天的方法才能打通)
东汉末年,佛教传至中国。中国武术的前身也是印度的佛教徒传给少林寺的沙弥的。
释迦以其智慧,令佛教在印度广受欢迎。
释迦死后,其大弟子阿来召集500罗汉(无烦恼的人)在一山洞内结集,以回忆释迦生前的话,以便记录下来留传后世。这些罗汉记忆力超强,很多佛经都是他们背下来以一代传一代的如《金刚经》等。
此外,当时社会上有苦行的风俗,印度当时有成群苦行的人,他们相信,通过苦行可迸发强大的智慧。释迦也加入其中,他后来深刻体会到老百姓的苦。当时印度的商业非常发达,他们对智慧也非常尊重,认为有了智慧,则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他此时就开始思考,发现人有生老病死,生前再怎么样的人,死后都一样。老、病、死对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实际上人很可怜,在时间面前,人从根本上都是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人生充满着苦难。
定:有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但“愿望有可能成为埋葬你的坟墓”。无住,才能保持心灵的自由状态,智慧才能产生。
一个人表面上在享受生活,实际上是自己愚昧,未发现自己处于痛苦中。他将愚昧归之为“无明”,他要让人从“无明”变为“有明”即如何认识世界和人们的本来面貌,认识人的本性,即“如实知见”。
苦行后,他发现“苦行”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回到城市。在回城途中,他已奄奄一息,这时一放牛的女孩刚巧路过,并给他牛奶喝,喝了以后他去河里洗澡,休养后又活过来了。
二、禅宗的智慧
“禅宗”即我们通常常讲到的“禅”,其创始人是高僧慧能(慧能,俗性卢,先世河北范阳今涿县人,出生于广东新州今新兴县东,生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卒于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小时家境贫寒,成年以后出家,辗转至黄梅东山弘忍禅师处求法,春米为务。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寺僧作偈。上座神秀主张渐悟,其偈日:“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主张顿悟,其偈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赞许,密授法衣。慧能隐始埋名16年,回岭南,住曹溪宝林寺,开南宗一派,弘扬“直指人心,见心成佛”的法门。禅宗于宋以后大行于天下,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
释迦死后800年,小乘佛教逐步演化为大乘佛教,此时修行者追求成为佛即菩萨(觉有佛),即追求成为有觉悟有志向的人,此志向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大乘佛教的修行者认为在世间只要有一个人还未觉悟,那我就要努力,以让其觉悟。
大乘佛教后分为两派,1派为中观派,此派最早传入中国,其经书有《心经》、《金刚经》、《大品般罗经》,此派核心内容为:般若(波若)即智慧。
宋后,禅宗风行全中国。儒教因吸收了禅宗的思想而形成新儒教;原来粗糙的道教吸收了禅宗的思想而形成崭新的道教。禅宗的思想及其智慧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的智慧:
一、“自力论”
其精神实质:“自证自悟”--慧能
释迦曾说过:自己造就自己的最大障碍是:别人怎么说自己怎么做,这是永远不能有最大成就的。应该:1、“依法不依人”:即服从于真理而不是服从于个别人。2、“依了义经,不依不了经”:了义就是指已经很透彻明白的真理,不了义经是指本来就不透彻的经书。3、“依义不依语”:不能吊章爱句,词句并不重要,而应掌握其根本含义。而中国历史上的《毛泽东语录》则刚好相反。
佛教讲的“空”是指心性本身无常。
禅宗的智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佛教的形成发展过程:
印度:印度人大部分是雅利安人(白种人,雅利安是高贵的意思)的后代。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主要集中于新疆、阿富汗、波斯地区。后来分了两支,一支到了欧洲,形成日耳曼民族;一支往印度支那移动,到了印度恒河流域,当地的土著是黑人。
此智慧强调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磨炼,强调自力更生。
如练太极功夫时,师父再厉害,功夫也还是师父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功夫上身,必须勤学苦练。
二、“定慧等一”或“定慧不二”
“定”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不起杂念,“慧”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即“平常心是道”。平时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以在现实中获取智慧。
他们带去的是婆罗门教,该教非常讲等级制,1等为僧侣,2等为军人,3等为工人农民商人,4等为贱民(不可接触者)。印度受婆罗门教的影响很深,现在还深受影响,此民族比中华民族还古老。
印度后来兴起沙门思潮。该思潮主张剔掉头发和胡须去出家以反对等级制,追求自由,其中有96个派别,佛教就是其中一派。早期佛教主张追求自由平等以反对婆罗门教(印度人缺少历史观点,普遍不知道自己的过去)。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非常艰难复杂,因印度许可人民出家修行,而中国传统认为男子的第一要务是侍奉父母,第二要务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刚开始必然遭到传统的反对。尽管历史上曾有“三武灭佛”(唐武宗时前后两年佛教受重创,但两年后,佛教又蓬勃发展),但经过佛教高僧的努力以及时间的流逝,佛教逐步中国化。佛教的中国化进程以“禅宗”的形成而逐步完成。
眼:色,耳:受,鼻:想,舌:行,身:识--- >这些都会导致:苦
集:12种因缘构成各种复杂的关系,根本在于“无明”
怎样消除“无明”,唯一方法:智慧
即佛教是关于智慧的宗教
怎么消除苦恼呢?即走正道
总结出八正道,其中,“正思维”是第一位。即要有正确的思维
目标:通过智慧消除无明,以获得一个清净的世界。
慧能强调,我不需要脱离实际生活,单纯禅定(静坐)不能成佛。只有在实践中磨练才可能有所造诣。
禅定是指在沉思中获得智慧。
例如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只能靠自己1、改变现实或2、接受现实
智慧必须“定”,只有定才出智慧。
任何事物,都是因缘的结合,事物只能达到冲突的平衡。
三、般若(波若):智慧
世间一切事物皆因“内在的因”和“外界的缘”组合而成。般若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她(心性)是无常的。人心本来是在不断变化之中,一下可能是爱情,一下可能表现为友情,你一直是在受其影响。但是你的心性本身所表现出的是在不断影响不断变化的,她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你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本性。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年)出生于迦田比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南部即喜马拉雅山脚下,是个有50 万人口的国家,有比较多的民主制度,包容着贵族和平民共同治理国家,那时印度还未统一,由25个国家构成),其父亲是该国国王饭净王。饭净王在50多岁时才生出这个独子,非常喜爱。当时有传统,即请先知来看子女。先知看释迦后非常惊讶,说释迦长相非常好,说他聪明慈善是转轮圣王,有32项好,将来可能出家修行,成为一个伟大的智者。饭净王不想儿子出家,只希望他将来继承自己的王位。于是请来很多智者教他吠陀(知识),释迦非常聪明,内心里有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思想,对饭净王给他学习的知识很快精通并感到不满意。此后饭净王就在宫廷让他享受宫廷奢华的生活,但释迦感到不能满足其智慧的需要。有一次看到宫廷侍卫和他们享乐后,休息时流口水,感到很厌倦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