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用解剖学教案

合集下载

艺用解剖学教案教学提纲

艺用解剖学教案教学提纲

《艺用解剖》课程教案课程编号:总学时:34 周学时:2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09美术学1、2、3、开课时间: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姓名:张洪彬课题:艺用解剖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解剖学课程,通过解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和绘画应用,是人物绘画写生和创作及人物画教学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艺用人体解剖课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

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

教学重点:1.解剖学概论2.人物头部、全身及各部位比例(了解和掌握头部五官比例及全身各部位比例)。

3.人体骨骼系统(掌握头部骨骼变化和全身主要骨骼的形态作用和相互结合关系)。

4.人体肌肉系统(基本掌握人体主要肌肉的分布,基本运动规律,负责收、伸肌肉的生长规律,以及肌肉和骨骼的结合规律)。

5.人体头部结构(掌握头部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6.人体躯干结构(掌握躯干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7.人体上肢结构(掌握上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8.人体下肢结构(掌握下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9.复习和考试。

教学难点:①高年级结合幻灯和范图讲解人体骨骼肌肉,复习第一阶段基础知识。

②对照人体模特直接写生分析人体肌肉骨骼,完成一张人体骨骼肌肉形态结构分析图。

③恢复前一阶段学习过的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④对照真实人体,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练习分析归纳出肌肉骨骼解剖图。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幻灯、挂图、课件等教学方法:本课是以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结合技法理论授课,主要针对中低年级,以讲授和直观的人体骨骼和肌肉模型、幻灯、挂图相结合,边分析边讲解。

艺用人体解剖

艺用人体解剖

教案课程:艺用人体解剖学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适用年级:美术学专业一年级任课教师:王彦军授课教师:王彦军《艺用人体解剖》多媒体授课式教案第1次 2006-2-245.根据人体各部位比例的对应关系画一个人体动态示意图并作说明。

6.用基本形画出各年龄段的不同身高比。

7.画出男女老少胖瘦的不同形态的示意图并作简要说明。

《艺用人体解剖》萨拉.西蒙伯尔特著、浙江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艺用人体解剖学》文金扬编著朝花美术出版社56年10月第1版《人体与绘画》[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4年4月第1 版《艺用人体结构》[美]佐治·伯里曼著润棠译人民美术出版社78年9月第1 版《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王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96年12月第1版《艺术家与人体解剖学》约翰·拉依内斯原著左建华张晖编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92年3月第1版《人体素描》(美)安德鲁·路米斯原著刘发全摘译辽宁术出版社80年1月第1版《艺用人体结构形态分析解剖》李景凯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第1 版课题:第一章概论时间:2006年2月(2课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课)授课对象:艺术系美术学专业2005级本科1-8班目的及要求:1、知识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内容、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艺用人体解剖学及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人体体形分类和部位区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解剖学的定义,解剖学方位术语;人体比例的有关指示,比例与形态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从一用人体解剖学的观点出发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艺用人体解剖学造型艺术重要的基础理论技法、是人体造型技能训练的关键,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和热情。

要求学生能从总体上把握人体形态和人体比例。

解剖技术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解剖技术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常用方法,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进行解剖操作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解剖学概述2. 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3. 解剖操作技术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人体基本结构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

2. 解剖学概述介绍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常用方法和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

3. 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以人体主要器官为例,讲解其解剖结构,如头部、胸部、腹部、盆腔等。

4. 解剖操作技术介绍解剖操作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如解剖刀的使用、解剖显微镜的观察等。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解剖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剖过程,提高操作技能。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1. 课堂提问:考察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察学生的解剖操作技能。

3.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常用方法,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进行解剖操作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解剖学概述2. 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3. 解剖操作技术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人体骨骼图,引导学生回顾对人体基本结构的认识,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吗?”引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

2. 解剖学概述教师介绍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常用方法和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

3. 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教师以头部、胸部、腹部、盆腔等主要器官为例,讲解其解剖结构,如头颅、心脏、肝脏、肾脏等。

大学解剖课跳舞教案

大学解剖课跳舞教案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与人体解剖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课程时间:2课时课程对象:大学解剖课学生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音乐播放设备3. 舞蹈道具(如手环、足环等)4. 舞蹈服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舞蹈的了解和看法。

二、舞蹈动作与人体解剖学的关系1. 教师讲解舞蹈动作中涉及到的肌肉、骨骼、关节等人体解剖学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体会人体解剖学在舞蹈中的作用。

三、舞蹈动作示范1.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舞蹈动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分组练习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舞蹈动作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蹈动作与人体解剖学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1. 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舞蹈动作与人体解剖学的关系。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舞蹈组合练习1. 教师教授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舞蹈组合,教师个别指导。

三、舞蹈表演1.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蹈表演的技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蹈动作与人体解剖学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艺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艺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艺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普通教育必修课。

2、课程目的: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结构的一门科学,也是美术学专业和艺术设计学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的比例、骨骼、肌肉的造型及运动规律,获得从事教学辅导或艺术实践所必须的解剖知识,并能运用解剖知识在美术习作及创作中较明确的塑造人物形象、状态及人体动态,能在从事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人体解剖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总论 (4学时)1. 学习人体解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2. ①目的:获得艺用人体解剖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人体造型规律,提高塑造、描绘人物的能力。

②方法:熟悉人体各部位的主要名称及形状特征,理解人体造型的基本规律,应和人物写生、速写、素描等习作结合进行。

2.人体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①人体的比例大致分为217个头长,男、女的比例差异、老人与儿童的比例差异。

②人的体型分类。

③人体解剖部位区分。

头部——脑颅、面颅躯干——颈、胸、腹、背、腰、髋部上肢——肩、上臂、肘、前壁、腕、手下肢——大腿、膝、小腿、踝、足第二节 人体概况①人体的骨骼主要骨骼名称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在外形上决定人体比例的长短、体型差异及肢体生长的方向和形状。

“骨点”是塑造,描绘人体各部的重要依据。

②人体的主要关节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是人体运动枢纽。

全身关节有着不同的形状与类型,行使屈伸、收展、回旋等运动。

关节运动产生不同的变化是描绘人体的关键部分。

③人体的肌肉主要肌肉名称肌肉的类型、形状、位置第二章 头部(4学时)第一节 头部①头部的骨骼和形体结构头部骨骼名称头部骨的主要“骨点”头部骨骼是决定头部外形基础②头部的肌肉头部肌肉的名称咀嚼肌与表情肌的作用③五官的结构五官的描绘人物性格的重要部分④五官的比例特征及画法“三停”、“五眼”眼睛、眉毛、鼻子、嘴唇、耳朵的特征第二节头部的运动和形状类别头部运动主要通过颈部完成,头部的运动使头部产生不同的透视变化。

解剖绘画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解剖绘画讲解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述人体解剖结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体解剖结构。

教学重点: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2. 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位置和形态。

教学难点:1. 人体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学生对解剖结构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人体解剖学?二、讲解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器官、系统、结构等。

2.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对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位置、结构及功能。

三、讲解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位置和形态1. 头部:大脑、颅骨、眼、耳、鼻等。

2. 颈部:颈椎、甲状腺、喉等。

3. 胸部:心脏、肺、食管等。

4. 腹部:胃、肠、肝、胆、胰等。

5. 背部:脊柱、肌肉等。

6. 四肢: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

四、绘画实践1. 教师示范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体解剖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绘制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图。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 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人体解剖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美术解剖腿部肌肉教案设计

美术解剖腿部肌肉教案设计

美术解剖腿部肌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腿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绘画腿部肌肉的基本技巧。

3. 提高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腿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绘画技巧。

难点:对腿部肌肉结构的准确理解和描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腿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 教学模型:人体腿部肌肉模型。

3. 绘画工具:铅笔、素描纸、橡皮擦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腿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图,引导学生对腿部肌肉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理论讲解通过PPT讲解腿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包括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股三头肌、腓肠肌等主要肌肉的位置、形状和作用。

3. 实物展示展示腿部肌肉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腿部肌肉的结构和形态。

4. 绘画实践让学生用铅笔在素描纸上绘制腿部肌肉,引导学生按照解剖结构和比例进行描绘,重点观察和描绘各个肌肉的形状和位置。

5.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出改进建议,引导学生加强对腿部肌肉结构的观察和描绘。

6. 学生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分享绘画心得和体会。

7.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腿部肌肉结构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加强绘画技巧和人体结构的学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腿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和绘画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观察和描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观察真实的腿部肌肉结构,并进行绘画创作。

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描绘能力。

七、教学反馈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解剖辅助绘画教案模板范文

解剖辅助绘画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解剖辅助绘画课程目标: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为绘画提供科学依据。

2. 学会使用解剖辅助工具,提高绘画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程时长:2课时课程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人体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对解剖辅助绘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绘画作品更真实、生动?二、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1. 介绍人体骨骼、肌肉、内脏等基本结构。

2. 分析骨骼、肌肉的形态、走向及相互关系。

3. 讲解人体比例和动态。

三、解剖辅助工具的使用1. 介绍常用的解剖辅助工具,如解剖图、骨骼模型、肌肉模型等。

2. 讲解解剖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解剖辅助工具的使用。

四、实践练习1. 学生根据解剖图,绘制人体骨骼。

2. 学生根据肌肉模型,绘制人体肌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2. 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骨骼和肌肉,教师进行点评。

二、动态人物绘画1. 讲解动态人物绘画的技巧。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动态人物,分析其动态特点。

3. 学生根据观察,绘制动态人物。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提高绘画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使用解剖辅助工具的能力。

3. 学生绘画作品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4. 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资源:1. 人体解剖学教材、图片、视频等。

2. 解剖图、骨骼模型、肌肉模型等辅助工具。

3. 绘画教材、画纸、画笔等绘画用品。

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技能。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艺用人体解剖课程设计

大学艺用人体解剖课程设计

大学艺用人体解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结构,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

2. 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掌握人体比例、动态和空间关系的表现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艺用人体解剖知识进行绘画创作,准确表现人体结构和动态。

2. 能够分析艺术作品中的人体解剖元素,并进行鉴赏与评价。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艺术创作中的人体解剖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动力。

2. 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人体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艺用人体解剖知识,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艺术素养,对人体解剖学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艺用人体解剖知识灵活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与术语: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的分类及功能,艺用人体解剖学特点。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人体解剖学概述2. 人体骨骼结构:学习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骨骼系统3. 人体肌肉结构:掌握肌肉的起止点、功能、形态,以及肌肉群在艺术创作中的表现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肌肉系统4. 人体比例与动态:学习人体比例规律、动态表现方法,掌握空间关系处理技巧。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人体比例与动态5. 艺用人体解剖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分析经典艺术作品中的人体解剖元素,进行实践创作。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艺用人体解剖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6. 艺术鉴赏与评价:学会分析、评价艺术作品中的人体解剖表现,提高审美能力。

艺用解剖学学习计划

艺用解剖学学习计划

艺用解剖学学习计划一、前言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需要艺术家具备创作技巧和审美观念,还需要对人体结构有深入的了解。

艺用解剖学即为艺术家提供了对人体结构深度解剖的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描绘人体形态。

本文将从艺用解剖学学习的目的、方法、内容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帮助广大艺术爱好者更好地规划和实施自己的艺用解剖学学习计划。

二、目的1.深入了解人体结构艺术家需要对人体的骨骼、肌肉、皮肤和神经系统等结构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描绘人体形态。

通过解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准确地把握人体的比例和结构,从而提高其作品的艺术水平。

2.提高艺术创作技能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经常需要描绘人体,对人体结构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表现人体的动态和光影效果。

艺用解剖学的学习可以帮助艺术家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技能,从而创作出更加精湛的艺术作品。

3.拓展艺术视野通过解剖学学习可以让艺术家对人体结构有系统化的了解,这对于扩展艺术视野和提升艺术境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艺术家可以通过解剖学的学习,发现人体结构的奇妙之处,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三、方法1. 系统学习解剖学知识艺用解剖学的学习首先需要系统学习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骨骼、肌肉、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等结构的构造和分布。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解剖学书籍或者参加解剖学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

2. 临摹解剖图在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艺术家可以通过临摹解剖图来加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解剖图进行临摹,包括骨骼解剖图、肌肉解剖图、神经系统解剖图等,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描绘人体结构。

3. 实践练习在学习解剖学知识和临摹解剖图的基础上,艺术家还需要进行实践练习,例如通过素描、速写、雕塑等方式来描绘人体结构。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姿势的模特进行观察和描绘,从而加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四、内容1. 人体骨骼结构的学习艺用解剖学的学习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的骨骼结构,包括人体的各种骨骼的名称、分布和形态特征等。

艺用解剖学教案

艺用解剖学教案

《艺用解剖》课程教案课程编号:总学时:周学时: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09美术学开课时间:使用教材:授课教师姓名:万艳兰课题:艺用解剖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解剖学课程,通过解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和绘画应用,是人物绘画写生和创作及人物画教学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艺用人体解剖课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

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

教学重点:1.解剖学概论2.人物头部、全身及各部位比例(了解和掌握头部五官比例及全身各部位比例)。

3.人体骨骼系统(掌握头部骨骼变化和全身主要骨骼的形态作用和相互结合关系)。

4.人体肌肉系统(基本掌握人体主要肌肉的分布,基本运动规律,负责收、伸肌肉的生长规律,以及肌肉和骨骼的结合规律)。

5.人体头部结构(掌握头部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6.人体躯干结构(掌握躯干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7.人体上肢结构(掌握上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8.人体下肢结构(掌握下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9.复习和考试。

教学难点:①高年级结合幻灯和范图讲解人体骨骼肌肉,复习第一阶段基础知识。

②对照人体模特直接写生分析人体肌肉骨骼,完成一张人体骨骼肌肉形态结构分析图。

③恢复前一阶段学习过的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④对照真实人体,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练习分析归纳出肌肉骨骼解剖图。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幻灯、挂图、课件等教学方法:本课是以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结合技法理论授课,主要针对中低年级,以讲授和直观的人体骨骼和肌肉模型、幻灯、挂图相结合,边分析边讲解。

对于高年级,一般对照人体模特写生方式进行。

雕塑解剖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雕塑解剖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雕塑解剖授课对象:雕塑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雕塑解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人体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结构,并能够应用于雕塑创作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雕塑作品的写实性和生动性。

教学重点:1. 人体骨骼结构。

2. 人体肌肉分布与运动规律。

3. 骨骼与肌肉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骨骼与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将解剖知识应用于雕塑创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人体骨骼模型、人体肌肉图、雕塑作品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如何表现出人体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2. 提出问题:在雕塑创作中,如何准确地表现人体结构,使作品更具生命力?二、讲授新课1. 骨骼结构:介绍人体骨骼的基本构成,包括头骨、躯干骨、四肢骨等。

重点讲解骨骼的形态、连接方式以及运动规律。

2. 肌肉分布:介绍人体肌肉的基本构成,包括皮肌、长肌、短肌等。

重点讲解肌肉的起止点、走向以及与骨骼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人体骨骼图和肌肉图。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画图中的错误。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骨骼与肌肉在雕塑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以一个特定的人体姿态为题材,进行雕塑创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骨骼和肌肉结构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自己的骨骼图和肌肉图,教师点评。

二、讲解骨骼与肌肉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1. 介绍一些著名的雕塑家及其作品,分析他们在雕塑创作中如何运用骨骼和肌肉知识。

2. 教师示范如何将骨骼和肌肉知识应用于雕塑创作中。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雕塑创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雕塑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用解剖》课程
教案
课程编号:
总学时:34 周学时:2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09美术学1、2、3、开课时间: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使用教材:
授课教师姓名:张洪彬
课题:艺用解剖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美术学专业必修的解剖学课程,通过解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和绘画应用,是人物绘画写生和创作及人物画教学必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
艺用人体解剖课是高等美术教学中的技法理论必修课之一。

学生能否学好人体解剖知识,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严谨地塑造人物形象。

本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人物造型能力起作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用人体解剖课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与艺术造型相关的人体解剖知识。

教学重点:
1.解剖学概论
2.人物头部、全身及各部位比例(了解和掌握头部五官比例及全身各部位比例)。

3.人体骨骼系统(掌握头部骨骼变化和全身主要骨骼的形态作用和相互结合关系)。

4.人体肌肉系统(基本掌握人体主要肌肉的分布,基本运动规律,负责收、伸肌肉的生长规律,以及肌肉和骨骼的结合规律)。

5.人体头部结构(掌握头部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6.人体躯干结构(掌握躯干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及几何分面)。

7.人体上肢结构(掌握上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8.人体下肢结构(掌握下肢骨骼肌肉的形态,骨点和肌肉运动规律几何分面)。

9.复习和考试。

教学难点:
①高年级结合幻灯和范图讲解人体骨骼肌肉,复习第一阶段基础知识。

②对照人体模特直接写生分析人体肌肉骨骼,完成一张人体骨骼肌肉形态结构分析图。

③恢复前一阶段学习过的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④对照真实人体,结合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练习分析归纳出肌肉骨骼解剖图。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
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幻灯、挂图、课件等
教学方法:
本课是以人体骨骼和石膏肌肉模型结合技法理论授课,主要针对中低年级,以讲授和直观的人体骨骼和肌肉模型、幻灯、挂图相结合,边分析边讲解。

对于高年级,一般对照人体模特写生方式进行。

教学时数:72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人体的比例、体型及部位区分
教学要点:
1.了解和掌握人体比例的意义。

从造型艺术角度研究生物结构的科学。

又称艺用解剖学、造型解剖学。

研究动物的分支称动物解剖学;研究人物的分支称人体解剖学。

在人体解剖学中又分骨骼学和肌肉学。

艺术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解剖;着重外部结构以及内部结构显露在外部的部分(如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只关注显露在体表的静脉);并且研究人体根据姿态、情感、运动而形成的变化。

艺术解剖学与体质解剖学(又称医用解剖学)有3个方面的不同:①研究的对象不同。

体质解剖学注重特殊个体的全部结构;艺术解剖学注重正常人体的比例、体积和外部结构。

②研究方法不同。

体质解剖学主要进行尸体解剖和生理分析;而艺术解剖学除了尸体解剖之外还注意活体观察。

③研究目的不同。

体质解剖学最终要
解释各种结构的生理功能;而艺术解剖学最终要揭示人体的外形变化规律。

更为重要的是艺术解剖学不仅说明人体物质结构对外形的影响,而且说明人的情绪、情感、心理境况、修养和灵魂等在人体上的反映。

艺术解剖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一种体质社会学。

所以艺术解剖学不可能完全用解剖学辞典来描述,它要求直接研究和感受真实的生命变动和特殊情境(喜、怒、哀、乐、爱、憎等)。

2.人体比例和体型分类的规律、特点。

比例关系是用数字来表示人体美,并根据一定的基准进行比较。

用同一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为基准,来判定它与人体的比例关系的方法被称为同身方法(见中图)。

分为三组:系数法,常指头高身长指数,
如画人体有坐五、立七,即身高在坐位时为头高的五倍、立位时为7或7.5倍;百分数法,将身长视为100%,身体各部位在其中的比例;两分法:即把人体分成大小两部分,大的部分从脚到脐,小的部分为脐到头顶。

标准的面型,其长宽比例协调,符合三停五眼(见右图)。

三停是指脸型的长度,从头部发际到下颏的距离分为三等分,即从发际到眉、眉到鼻尖、鼻尖到下颏各分为一等分,各称一停共三停;五眼是指脸型的宽度,双耳间正面投影的长度为五只眼裂的长度,除眼裂外、内此间距为一眼裂长度、两侧外眦角到耳部各有一眼裂长度
人体全身的长度以头长为单位。

我国古代就曾有“立七、坐五、盘三半”的比例法。

坐高5头长,盘腿3.5头长
头:为一个长度单位;
躯干:前侧接近三个头长;
颈部:从下颏至肩峰连线为1/3个头长;
胸廓:从肩峰连线至胸廓下缘为1又1/3头长;背侧:3.5个头长。

人体高度的1/2位大转子和耻骨联合处。

上肢为3个头长。

下肢为4个头长。

3.人体部位区分的科学性。

人体美学观察受到种族、社会、个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牵涉到形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只有整体的和谐、比例协调,
才能称得上一种完整的美。

本次讨论的问题主要为美学观察的一些定律。

(一)黄金分割律这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此称为黄金分割。

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此时长段与短段之比恰恰等于整条线与长段之比,其数值比为1.618 : 1或1 : 0.618,也就是说长段的平方等于全长与短段的乘积。

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为什么人们对这样的比例,会本能地感到美的存在?其实这与人类的演化和人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据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骨骼方面以头骨和腿骨变化最大,躯体外形由于近似黄金而矩形变化最小,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从而使人体美在几十万年的历史积淀中固定下来。

人类最熟悉自己,势必将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推而广之,凡是与人体相似的物体就喜欢它,就觉得美。

于是黄金分割律作为一种重要形式美法则,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近年来,在研究黄金分割与人体关系时,发现了人体结构中有14个“黄金点”(物体短段与长段之比值为0.618),12个“黄金矩形”(宽与长比值为0.618的长方形)和2个“黄金指数”(两物体间的比例关系为0.618)。

黄金点:(1)肚脐:头顶-足底之分割点;(2)咽喉:头顶-肚脐之分割点;(3)、(4)膝关节:肚脐-足底之分割点;(5)、(6)肘关节:肩关节-中指尖之分割点;(7)、(8)乳头:躯干乳头纵轴上这分割点;(9)眉间点:发际-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