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3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3

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标画并记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范围、最远、规模、意义等相关知识。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简述其抗倭的经过。

并明确其抗倭的意义。

(可分组讨论完成)3、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的时间,为什么说是“攫取”呢?(分组讨论完成)(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郑和远航取得巨大的成功,结合教材94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一下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呢?(2)“倭寇”指的是哪些人?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教材96页的动脑筋分析总结。

(3)戚继光、岳飞、文天祥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试分析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通过刚才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结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对照表思考)(四)系统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联系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对明朝对外关系的趋势加以分析。

示意图:(五)巩固训练: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2、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A、台州B、温州C、福州D、泉州3、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A、1553年,1999年B、1554年,2000年C、1355年,1999年D、1533年,1997年4、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明朝时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明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C、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沿海D、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第1页(共2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1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表,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学习方法】自主交流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1、明朝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派遣郑和下西洋。

西洋指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年,郑和率领________多人,乘坐__________,从________出发,第一次下西洋 。

到_______年,郑和先后______次下西洋。

到过亚非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_______世纪。

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___________,日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举例说明)2、戚继光抗倭:在 __________ 九战争九捷,荡平了_________倭寇。

后来又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肃清倭寇。

3、评价: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__________,其___________永载史册。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___________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___________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__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二、课内学习活动一、、试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盛况:(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试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_导学案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课前复习】温故知新:在你了解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中外友好往来的史实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吗?【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1、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遣郑和下西洋。

年,郑和舰队从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洋。

到1433年,郑和前后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沿岸和,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世纪。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往来。

2、,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

明政府派到浙东沿海抗倭。

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东南沿海的倭患被清除,他也被誉为。

3、从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年,殖民者以租借的名义,攫取了我国的居住权。

【精讲点拨】一、中外的交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2、观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指出:出发地:最远到达的地方:【合作探究1】课本P94 动脑筋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2、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二、中外的冲突1、戚继光抗倭(1)什么是“倭寇”?明朝政府派谁去进行抗倭斗争?(2)抗倭斗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3)了解抗倭斗争的简要经过【合作探究2】1、抗倭斗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2、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只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比较这支军队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结合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说说他身上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学习?2、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2)葡萄牙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时间和手段(3)澳门回归的时间【达标检测】1、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D、戚继光抗击倭寇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东南亚各地B.阿拉伯海沿岸C.地中海东岸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郑和下西洋所带去的物品中最受欢迎的是()A.金银宝物B.丝绸、瓷器C.香料、宝石D.香料、药材4.、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科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设计: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月日星期
课题: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课时
累计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P93—98)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解读目标(3分钟)
导入:请同学们看P93的导入框
目标:
1、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重点)
2、戚继光抗倭(wō)
(1)背景:①元末明初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他们就是“倭寇”。
②明朝中期,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
(2)经过:戚(qī)继光率军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3)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
“夯实基础”:
1.先独立完成夯实基础
2.再自觉对学(对答案、对笔记),将答案板书在黑板上,对子间互相批改,用彩笔在书本上划记重点
3.对子间背诵
4.课堂抽测(形式:开火车小组间互抽)
小知识:
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邳县一带。他们到处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例如倭寇骚扰江苏昆山县城,“孤城被围凡四十五日,大小三十余战。其六门并被攻。被杀男女五百余人,被烧房屋二万余间,被发棺椁(挖坟盗棺)四十余县。各乡村落凡三百五十里,境内房屋十去八九,男妇十失五六,棺椁三四,有不可胜计而周知者”。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联系材料二中戚继光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中学“导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导学学案班级 姓名 编号 日期: 2014-4- 审批:课题: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设计者:燕子 年级·组制 一年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同类演练(时段:正课 时间:10分钟)“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基础题: *1、郑和一生,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A .1400年 B .1405年 C .1417年 D .1433年 *2、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地点是 ( ) A .广州 B .福州 C .刘家港 D .泉州 *3、郑和下西洋的物质条件是 ( ) A .皇帝的支持 B .郑和坚韧的毅力 C .当时的明朝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D.造船技术先进 4.派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 .朱元璋 B .明太祖 C .建文帝 D .明成祖 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 A .开拓殖民地 B .掠夺财富 C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6.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今年(2013年)相距多少年 ( ) A .605 B .609 C .607 D .608 *7. 郑和下西洋到达的最远地方是 ( ) A .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8. 郑和下西洋时,带去的货物中最受欢迎的是 ( ) A .丝绸、纸张 B .金属器皿、青瓷碗盘C .纸张、金属器皿D .丝绸、瓷器 *9.下列人物可以称为民族英雄的是( )A .岳飞B .陈胜C .曹操D .戚继光 10、1553年,攫取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 ( )A .西班牙殖民者B .英国殖民者C 法国殖民者D 葡萄牙殖民 11、在继承了父职后,他激昂地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他是A .文天祥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俞大猷 ( )发展题: 识图回答问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1、说出右图中的人物是谁?2、他生活在哪个朝代?3、他组织的一支抗倭军队被称为什么?4、他领部队在台州抗倭中取得了怎样的战绩?5、请你结合史实来评价图中的人物。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年级:七年级科目:数学执笔人:审核:【】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七年级【】班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图史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地理范围,主要事迹,重大影响;比较分析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活动情况,得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这一结论。

2、分析讨论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得出:戚继光是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一结论。

3、简要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事实。

4、通过本课学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

【学习方法】1、借助历史地图册掌握历史知识,养成左图右书学习历史的好习惯。

2、比较、讨论法学习历史。

3、幻灯片辅助教学【学具准备】教材、中国历史地图册和中国历史填充图册。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课前完成)要求如下:1、阅读本课文字内容,用心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配套资料《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国历史填充图册》,获取相关历史知识活动探究文字,回答问题。

3、完成下面填空,梳理本课知识结构。

(1)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派遣郑和下西洋。

(2)年,郑和舰队从出发,开始第一次出使西洋。

至年,先后次,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沿岸。

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

(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

(4)元末明初,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被称为“”。

为此明政府派到浙东沿海抗倭。

经过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被誉为民族英雄。

(5)从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殖民侵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人教版

第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教师寄语】走进去,一道古老而亮丽的风景;学起来,我们轻松又愉快。

【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学会识图能力、观察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本课,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等【学习过程】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三、课堂互动,情感共鸣(一)探究一:郑和下西洋合作交流:(读本目课文、插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资料等)1、这里说的“西洋”指哪些地方?2、郑和下西洋从哪里出发?3、他们沿途经过的国家或地区,今天各叫什么名称?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5、学生观察彩图23《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结合课本95页插图和资料,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6、查资料: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在目的、影响方面有何不同?(二)探究二:戚继光抗倭分组讨论:1、倭寇指哪些人?2、戚家军和岳家军有哪些共同点?3、戚家军和岳家军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时代、领导人、对手等)畅所欲言:1、戚继光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番彝佛郎机”指哪个国家?(葡萄牙)3、、他们的侵略行径同郑和下西洋相比,有什么不同?(背景、目的、手段、结果)四、针对训练(牛刀小试!)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 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B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 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2、对郑和下西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显示明朝强大 B 加强经济交流C 促进友好往来D 开拓世界市场3 、今年(2010年)是纪念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 ( )A、505年B、 605年C、585年D、685年4、1553年,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的殖民者是(),我国政府收回澳门主权的时间是()A、葡萄牙,1997年B、西班牙,1999年C、葡萄牙,199D、荷兰,1999年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为戚继光所作的诗句,其中,“但愿海波平”的意思是()A大海风平浪静 B希望渔船、商船能平安地行驶在大海上C希望能扫除中国沿海一带倭寇的危害 D希望加强海防6、下列人物中被誉为民族英雄的是()(1)岳飞(2)郑和(3)戚继光 (4)郑成功A、(1)(2)B、(3)(4)C、(2)(3)D、(1)(3)(4)五、达标测试(我行,我一定能赢!)(一)选择题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对外侵略扩张B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C 学习外国的技术 D显示明政府强盛2、如果你是郑和船队的一名成员,下列国家你不可能到达的是()A印度 B阿拉伯 C索马里 D 英国3 、明代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文天祥4、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 )A抗击侵略 B 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 肃清倭寇 D 抗击金军5、明朝抗倭斗争能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A、抗倭斗争的正义性B、戚家军战斗力强C、戚继光的战术正确D、其他军队的配合6、《七子之歌》中的“七子”之一澳门是被哪个帝国主义国家侵占的?()A、英国B、日本C、荷兰D、葡萄牙(二)材料分析阅读材料: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出示东南亚国家有关郑和下西洋的遗迹,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________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的居住权。

【合作探究】1、那时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2、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明朝前期明朝中后期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明朝主动友好被动侵略中外友好交往冲突与战争【巩固练习】1、郑和远航最远到达()A、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和印度洋沿岸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大西洋沿岸和南海沿岸2、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A、台州B、温州C、福州D、泉州3、葡萄牙占领澳门和中国收复澳门的时间分别是()A、1553年,1999年B、1554年,2000年C、1355年,1999年D、1533年,1997年4、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明朝时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明朝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C、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我国沿海D、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澳门5、通过刚才我们对郑和下西洋经过的学习了解,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郑和下西洋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第 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学习目标1. 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概况.2. 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旧知识巩固(3分钟):明朝什么时候由谁建立的?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30分钟)(一)独学(10分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提出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上;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和记忆,然后闭书完成预习部分。

)★郑和下西洋(重点):(阅读P93-95)(P94动脑筋)1.条件:①明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②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③船上有航海图和罗盘针;④郑和个人的知识和才能。

2.目的:为了(笔记.记忆),派遣下西洋。

3.时间:──年,郑和下西洋。

4.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

5.意义:①郑和的远航,促进了(笔记.记忆),加强了(笔记.记忆).(P95)②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戚继光抗倭(重点):(阅读P96)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 "。

2.背景:明朝中期,倭寇入侵中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明政府派遣等抗倭。

3.概况:戚继光组建"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九战九捷,荡平倭寇;后又率部剿灭了。

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

4.评价:戚继光是我国一位杰出的英雄.其_____________精神永载史册。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阅读课本97页)1._________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________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二)对学(20分钟):1.组内交流检查(5分钟):(1)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一、自主学习(一)郑和下西洋1.背景: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2.目的:为了加强同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派遣。

3.过程:(1)时间:从年到年前后,先后七次下西洋(2)路线:郑和的舰队从出发,到过亚非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4.意义:加强了我国和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2.背景: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3.过程:戚继光组建出一支抗倭队伍,人称“”,在浙江九战九捷。

后又赴,与当地军民并肩抗倭。

4.意义:抗倭取得重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

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从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二、儿歌记忆我国航海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亚非经济大交流,友好关系长又长。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战斗是名将,英勇善战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浙江。

知识拓展动脑筋:1.郑和为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答: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郑和远航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这些都是郑和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的科学技术条件。

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有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也是他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导学案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2.培养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习带来不便。

◆新课导入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了加强同的联系,明成祖派遣下西洋。

2.时间:年,郑和率领船队,第次出使西洋。

3.到1433年,郑和前后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

4.意义:(1)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

(2)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 ”。

2.背景:明朝中期,倭寇入侵中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明政府派遣等抗倭。

3.概况:戚继光组建“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后又率部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

4.评价:戚继光是我国的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的居住权。

当堂训练1.中国扩展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受最内在的动机所激发,而绝非一次探险。

作为一个新建王朝,明朝需要威望,而威望的实现则是需要外国访客带着货物到中国,然后中国人把它们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接收下来。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尽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但他们还是在追求一种外交上的认可。

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郑和下两洋2.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A.抗元的决心B.抗倭的决心C.抗清的决心D.收复台湾的决心3.下列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丝绸之路开辟②实行“闭关锁国” ③郑和下西洋④玄奘西游天竺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②4.右面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宋素芹【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学生 2,学科:中国历史(人教版)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本课内容,收集和阅读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一些材料。

5、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室及投影设备教学的PPT课件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引擎查阅有关郑和和戚继光的视频资料,再现历史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发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概况、影响;知道戚继光抗倭;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2、能力目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提高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习,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分析】明朝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郑和下西洋是在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和平友好交往,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到了顶峰,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同时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而且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相吻合,意义深远。

明朝中后期国力衰微,倭寇猖獗,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冲突与战争又为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作了铺垫。

而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每当遭受外敌侵略之际,都会成为一面激励人民的旗帜。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郑和下西洋影响至今,意义深远,是一个重点。

戚继光抗倭是我国历史上反抗外来民族侵略的第一次胜利,而他的优秀品质对端正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积极作用,故确定为另一个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学习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一、自主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2.目的:为了加强同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派遣。

3.过程:(1)时间:从年到年前后,先后七次下西洋(2)路线:郑和的舰队从出发,到过亚非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4.意义:加强了我国和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
2.背景: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

3.过程:戚继光组建出一支抗倭队伍,人称“”,在浙江九战九捷。

后又赴,与当地军民并肩抗倭。

4.意义:抗倭取得重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

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从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二、儿歌记忆
我国航海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亚非经济大交流,友好关系长又长。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战斗是名将,英勇善战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浙江。

知识拓展
动脑筋:1.郑和为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答: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郑和远航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这些都是郑和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的科学技术条件。

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有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也是他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

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例如,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

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他们俩都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的资金和优质的远航船只,如果没有当
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值得学习?
答:“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练一练:C
活动与探究:2.材料分析与比较:阅读右边材料......说明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两者航海的背景.目的.采用的手段及结果都不同。

郑和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而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是通过航海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以谋取暴利为目的;在手段和方式上,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和平贸易.友好交往的形式,因而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这就是一个明证,伴随着葡萄牙殖民者的航海活动而来的,是残暴血腥的殖民侵略活动,如材料中所说,他们窃居屯门岛,在哪里建筑堡垒,大造火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甚至连婴儿都不肯放过,犯下了野蛮残暴的罪行。

因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当地人们的痛恨和反抗。

这同郑和下西洋有着本质的区别。

巩固提高
1.明朝的“西洋”是指现在的()
A.文莱以东的菲律宾.日本等地
B.欧洲各国
C.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D.大西洋沿岸地区
2.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原因是()
A.明成祖即位
B.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C.东南沿海地区倭寇的荡平
D.与北方蒙古的交往比较友好
3.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贵重物品
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发展对外贸易
4.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郑和船队上装有指南针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5.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C.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
D.占城
参考答案1—5CBC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