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胰岛素非注射给药试验阶段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临床护士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临床护士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临床护士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3-03-01T09:18:40.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张乾坤黄秋鹏[导读] 严格执行胰岛素注射技术操作规范,才能保证准确剂量的胰岛素被吸收,从而有效控制血糖,达到预期目标。

张乾坤黄秋鹏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

方法观察护士对300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操作过程,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结果护理人员认识到严格执行胰岛素注射技术操作规范的重要性,确保准确剂量的胰岛素被吸收,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护理安全得到了保障。

【关键词】胰岛素注射问题分析对策科室质控护士对病区护士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300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操作过程中进行现场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存在问题1.1吸药前及吸药过程中存在问题1.1.1注射胰岛素前30分钟,胰岛素从冰箱冷藏室内取出未复温,有时甚至将从冰箱内刚取出的胰岛素立即注射。

在这种情况下注射胰岛素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不适,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感。

1.1.2胰岛素种类或剂型选择错误。

面对胰岛素众多的的类型及剂型,护士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将胰岛素种类弄错或剂型选错,导致病人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低血糖。

1.1.3胰岛素剂量不准。

预混胰岛素及混合胰岛素未充分混匀呈云雾状的悬浊液或用力过猛的摇晃导致胰岛素被破坏,将安瓶式配套的胰岛素空针与笔芯式配套的胰岛素空针混淆,胰岛素空针抽吸胰岛素时单位换算不准确,胰岛素抽吸完毕未排尽空气,未严执行查对制度将胰岛素吸多了或吸少了。

导致病人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低血糖。

1.1.4胰岛素抽吸方法不正确。

笔芯式胰岛素也常规的注射了等量空气再抽吸胰岛素,会造成笔芯内活塞完全落出或部分落出或松动,从而导致胰岛素被浪废或污染。

胰岛素药物的临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胰岛素药物的临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胰岛素药物的临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摘要:胰岛素是含有蛋白质和肽类激素、开启后可多次使用的一种多剂量注射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既可调节血糖又能促进机体代谢。

胰岛素的药物稳定性是决定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物理稳定性(如温湿度等影响胰岛素的活性)、化学稳定性(如氧化水解等反应导致胰岛素化学降解)和生物稳定性(如微生物的滋长加速胰岛素腐败),任何一种稳定性被破坏均会造成胰岛素的效价降低。

目前我国仍有部分研究对胰岛素的药物稳定性认识不足,保存、使用和管理不规范,胰岛素开启后的储存时间备受争议,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所有药物制剂稳定性,忽略了胰岛素这类药物的特殊性。

因此,本文将全面分析胰岛素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胰岛素的干预性策略,旨在提升临床使用胰岛素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药物管理的规范性,为确定胰岛素开启后的有效期提供参考,确保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胰岛素;药物稳定性;影响因素引言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引起,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容易在环境因素的触发下发病。

胰岛素既可以提供降低餐后血糖的速效胰岛素成分,又可以提供降低空腹血糖和基础血糖的中效胰岛素成分。

研究观察胰岛素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和疗效,证实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已经接受过口服降糖药治疗,接受胰岛素治疗24周后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同时显著改善了血糖控制。

另外一项国际开放、非随机、非干预的临床观察性试验研究同样表明,胰岛素起始治疗26周后,患者的HbA1c、空腹血糖水平和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概率均显著下降,从而也证明了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起始治疗中可以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胰岛素在临床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方便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所以,胰岛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胰岛素治疗T2DM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小患者血糖波动幅度,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及减少达标时使用胰岛素总剂量,降低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

胰岛素研究状况分析和调研2014-10-14 13.57.4

胰岛素研究状况分析和调研2014-10-14 13.57.4

胰岛素研发状况分析及调研魏利军在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满足的今天,糖尿病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烦恼,在Ⅰ型糖尿病和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Ⅱ型糖尿病的治疗领域,胰岛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胰岛素,第一代为动物胰岛素,第二代为重组人胰岛素,第三代为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

按照胰岛素的作用时间长短可以分成三类:速效胰岛素,其主要用于餐后血糖控制;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其主要用于长期血糖控制,以减少注射次数,降低血糖峰谷波动,因此中长效胰岛素又统称基础胰岛素。

1. 已经上市的胰岛素1.1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甘精胰岛素由赛诺菲公司研发,于2000年4月获FDA批准,商品名为Lantus。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重组胰岛素,结构特征为A21-Gly-B31-Arg-B32-Arg-insulin,由于B链末端两个精氨酸的接入,增加了胰岛素的碱性,弱酸性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注射到弱碱性人体皮下后析出,再缓慢释放,从而缓慢平稳降糖。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等剂量的甘精胰岛素和人胰岛素,效价相同,而且每日只需注射一次。

2008年6月,旧金山美国糖尿病协会第68届学术会上,赛诺菲公开了一项为期5年四期临床研究数据,在受试的1017名患者中,甘精胰岛素疗效方面不劣效性于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现平均空腹血糖7.7mM的终点,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患者低血糖幅度小0.21%【1】。

同样发布在2009年6月的数据表明,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相比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要低。

甘精胰岛素上市以来取得了非常好市场反响,2013年,赛诺菲靠甘精胰岛素取得了超过75亿美元的销售额,据Drug anlyst分析师预测,Lantus最高销售额可突破100亿美元【2】。

然而随着化合物专利即将到期,FDA 于2014年8月批准了礼来和勃林格殷格的甘精胰岛素仿制药,商品名为Basaglar。

中国方面,甘李药业无效了赛诺菲的专利,取得了上市销售权。

胰岛素非注射用药途径的研究与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用药途径的研究与进展

#综述#胰岛素非注射用药途径的研究与进展杨秋萍宫芸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药物,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胰岛素的使用基本上用注射的方法。

几十年来,为了提高胰岛素的疗效,人们不断地改进胰岛素剂型,如中效、长效、超长效、速效、不同比例的预混胰岛素,并不断更新胰岛素注射装置如改良注射针头、笔式注射器、无针头注射器等。

但终究离不开注射途径,由此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便,增加了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因此,胰岛素的给药方式一直是医药学界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更是一个热门课题。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及治疗质量,采用有效、无创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已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本文对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与进展做一综述。

一、直肠给药直肠对胰岛素的吸收不受肠道的动力、胃肠排空及进餐的影响。

此外,消化酶的活性从小肠到直肠明显减少,对胰岛素的破坏减少,且环境p H接近中性,胰岛素在直肠内可以较稳定地存在。

但是胰岛素是大分子肽类物质,吸收较为困难。

人们使用一些化学促渗剂如胰岛素与胆盐、环状糊精、表面活性剂及螯合剂结合等促进直肠对胰岛素的吸收。

化学促渗剂的使用改变了直肠黏膜的通透性,导致了严重的局部反应,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且胰岛素直肠给药其生物效应低,吸收不稳定[1],目前胰岛素直肠给药已基本不用。

二、经皮给药皮肤既是人体对环境的一个有效天然屏障,又是很多药物(雌二醇、硝化甘油、芬太尼等)的主要给药途径。

经皮给药可减少药物肝脏的降解;血浆浓度稳定;不会被消化道降解。

胰岛素经皮给药是一种安全且方便的给药方法。

皮肤中水解酶活性很低,可以避免胰岛素的失活。

但胰岛素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并且容易形成聚集体,皮肤表面的致密角质层结构,使其难以渗入。

胰岛素在经过皮肤渗透的过程中,由于皮肤环境的诱导会发生结构的变化在皮肤中滞留。

目前正在进行许多的研究,通过不同方法促进皮肤胰岛素的吸收。

药物经皮渗透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皮肤角质层。

胰岛素非注射用药途径的研究与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用药途径的研究与进展
已于 2 0 0 5年 5月 1 3日在 厄 瓜 多 尔 上 市 ,07年 9月 1日在 20
难 。人们使用一些 化学促 渗 剂如 胰 岛素与 胆盐 、 环状 糊精 、 表面活性剂及螯 合剂结 合 等促进 直肠 对胰 岛素 的吸 收。化
学促渗剂 的使用改变 了直肠 黏膜 的通透性 , 导致 了严重 的局
量, 在经皮给药领域 已显 示出 良好 的应 用前景 。还有采 用超
声促渗 (oo hrs ) snp oei 的方法促进胰 岛素的吸收 J使用 离子 s ,
载体 (oo hrs , 胰 岛素药 膏 涂在 电极 片 上通 电促 进胰 inp oe) 将
岛 素 吸收 的方 法 ” 。 J 大 分 子 药 物 , 其 是 多 肽 类 药 物 的 经 皮 给 药 是 全 世 界 尚 尤
未攻克的难题 。胰 岛素 的皮肤 给 药有许 多不 利 因素如 大分 子 皮肤 给药 极其
困难 。
较稳定地存在 。但是胰 岛素是大分子肽 类物质 , 收较为 困 吸
三、 口腔 给药 口腔黏膜面积大 (0 10—2 0a , 管丰 富 , 白水 解 0 m ) 血 蛋 酶 的活性 低 , 有利 于蛋 白质的吸收 。 口腔黏膜替 代胰 岛素注 射有研究 的价值 。但 口腔 黏膜 复层上 皮及 唾液 阻碍 胰 岛素 的吸收 , 个体及个体 间胰 岛素 吸收不稳定 j 。口腔 黏膜 吸收 的胰 岛素 , 进入外 周血 循环 中可 直接 被稀 释。 因此 , 用促 利 吸收剂让胰 岛素与表 面活性 物质 、 盐 、 胆 螯合 剂及 脂 肪酸结 合, 促进 其吸收 , 效果 不佳 。磷 脂胰 岛 素微囊 能 有效促 但 进胰 岛素吸收 u 。 已开发 的 主要剂 型有 舌 下含 片 、 部贴 颊 片或贴膜 、 喷雾 剂等 。目前较有影 响的 口腔 黏膜给药 制剂是 口腔用胰岛素喷雾 剂 、 口腔 胰 岛素雾 化剂 , 替餐 时 的胰岛 代 素注射治疗 1型及 2型糖 尿病 -] l1 。胰 岛素 的 口腔 喷雾 剂 l2 经 口腔喷雾后 , 起效快 , 生物利用度 较高 , 也未发 现对 口腔黏 膜 的刺激 与损 伤。人胰 岛素 气雾 剂 ( pa ucl rl y ) S rybca O a— n L

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030108栏目化药药物评价>>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题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作者张杰左晓春彭健部门正文内容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张杰左晓春彭健迄今为止,胰岛素使用途径仍为皮下注射。

由于胰岛素须终生用药,长期每日注射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和身体影响。

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正致力于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开发。

所研究制剂的给药途径除肺部吸入外,还有口腔给药、直肠给药、透皮吸收给药以及滴眼剂等,但研究的较为成熟的是经肺吸入制剂。

一、国外研究和开发概况国外从70 年代开始有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报道,但至今尚未有该类制剂批准上市。

1、肺部吸入剂:研究的有干粉粉雾剂、液体雾化剂等,相对较为成熟,已进入Ⅱ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作用机理是胰岛素通过肺泡吸收至全身,肺部吸收面积大,约100平方米,由于胰岛素需要达到肺泡,其制剂粒度要求小于5μm,或1-5μm控制在95%以上。

这类制剂对于皮下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在10%至20%左右,安全性关注问题是长期或终身用药对肺功能的影响。

2、口腔喷雾剂:不够成熟,吸收面积小且需加促进剂,报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在8%左右,临床资料非常有限,安全性关注问题是对口腔粘膜刺激性。

3、鼻喷剂:90年代初曾有诺和诺德鼻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报道,但近期文献检索未见进一步的报道。

鼻腔吸收面积小,安全性关注问题是鼻黏膜刺激性。

二、国内研发情况已有胰岛素吸入粉雾剂、胰岛素口腔喷剂和胰岛素喷鼻液申报。

三、非注射胰岛素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法该类制剂的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新制剂吸收情况,因为胰岛素本身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已经非常清楚,新制剂改变了给药途径,因此新的给药途径的制剂能否吸收、吸收程度和速度是多少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研究胰岛素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control day method,通过测定C肽估算内源性胰岛素生长抑素输注(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同位素125I标记胰岛素Ⅰ型糖尿病人(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下面介绍前两种方法:1.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该方法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以固定速度输注胰岛素,使血浆胰岛素水平迅速升高并保持在优势浓度(100μm/ml),另一条输注葡萄糖,使血糖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超过5mmol/L),此时身体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受到抑制。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成为研究热点,其重要性和优势逐渐凸显。

本文从口服胰岛素、胰岛素鼻腔给药、透皮胰岛素给药、胰岛素肠膜给药和胰岛素鼠眼给药等多个方面探讨了研究进展。

口服胰岛素通过研究不断改进给药系统,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胰岛素鼻腔给药逐渐成为可行选择,更好地模拟内源性分泌方式;透皮胰岛素给药弥补了注射不便的缺陷,提高用药便利性;胰岛素肠膜给药和胰岛素鼠眼给药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有着广阔的前景,但也面临着挑战,如药物稳定性、给药途径选择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突破。

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药物的定制化和个体化,以提高疗效和患者遵从性。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口服、鼻腔给药、透皮给药、肠膜给药、鼠眼给药、研究进展、前景、挑战、展望1. 引言1.1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重要性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胰岛素治疗方式通常是通过注射给药,这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痛苦,包括注射疼痛、注射位点反复受损、注射技术要求等等。

研究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方法成为了当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病患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抵触情绪,同时也能降低患者发生注射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研究开发新的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还有望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和缩短药效延迟时间,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将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便捷、有效和舒适的治疗方式,是当前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优势1. 提高患者依从性:传统的胰岛素注射需要患者每天多次注射,给予患者带来不便和疼痛,容易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

而胰岛素非注射给药方式,例如口服、鼻腔、透皮等,更便于患者接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胰岛素论文_大学论文

胰岛素论文_大学论文

胰岛素论文目录摘要 (3)第1章引言 (4)第2章课题分析 (5)2.1胰岛素研发史 (5)2.1.1发现胰岛素 (5)2.1.2得到胰岛素 (5)2.1.3了解胰岛素 (5)2.1.4合成胰岛素 (5)2.1.5改造胰岛素 (6)2.2胰岛素产品的发展趋势 (7)2.3胰岛素的新剂型 (7)2.3.1新型注射剂 (7)2.3.2肺部吸入给药制剂 (7)2.3.3口服制剂 (8)2.3.4植入剂 (8)2.3.5透皮制剂 (8)第3章方案设计 (9)3.1 肺部吸入给药 (9)3.1.1 吸入粉雾剂 (9)3.1.2 吸入气雾剂 (9)3.1.3 电喷雾剂 (10)第4章结果讨论 (11)4.1讨论 (11)4.1.1新型注射剂功效 (11)4.1.2肺部吸入给药制剂功效 (11)4.1.3口服制剂功效 (11)4.1.4植入剂功效 (11)4.1.5透皮制剂功效 (12)4.2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胰岛素新剂型的研究与进展—肺部吸入给药制剂摘要: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的上升,世界各大制药公司也在积极的开发抗糖尿病新药,并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近年来胰岛素新剂型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有代表性和应用前景看好的胰岛素新制剂,如新型注射剂、肺部吸入给药制剂、口服或口腔黏膜吸收给药制剂、鼻腔给药的气雾剂、植入剂和透皮制剂等。

本课题针对市场现有胰岛素存在的不足,意在开发出一种新剂型,研制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胰岛素新剂型,肺部吸入给药制剂。

关键词胰岛素;新剂型;给药途径;肺部吸入Insul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osage forms - pulmonary inhalation agents Abstract AbstractAs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world's major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also actively developing anti-diabetic drugs,and has made many new advance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ormulations of insulin and research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presentative and promising application of new insulin formulations, such as the new injection, pulmonary inhalation agents, administration of oral or oral mucosa absorption preparations, nasal cavity to the Aerosol drugs, implants and transdermal preparations and so on. This topic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presence of insulin deficiency, aimed at developing a new dosage form, developed easy to use, effective, safe and reliable new dosage form of insulin, pulmonary inhalation agents.Key words Insulin;New formulation;Route of administration;Lungs第1章引言胰岛素为一种多肽激素,作为一种降血糖生化药,自1923年开始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

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近展

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近展

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近展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障碍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可促进体内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并调节血糖水平。

因此,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目前,胰岛素的主要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

但注射会造成疼痛和不满意的体验,进而降低糖尿病患者遵从治疗的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尝试使用许多非注射途径,如口服、鼻喷、肺吸入、舌下给药、或皮肤贴片等。

非注射途径给药的应用口服口服胰岛素是一种理念上很有吸引力的治疗方法,它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但出于胃的酸性环境和胰岛素的降解,口服胰岛素的输送效率较低,临床应用仍面临许多困难。

鼻喷鼻喷是一种便利且有效的途径,特别适用于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快速增加血糖的需要。

然而,那里也存在鼻黏膜屏障和胰岛素的分解,这样胰岛素较难渗透鼻黏膜而进入血液。

肺吸入给药通过肺部吸入胰岛素可以产生迅速而稳定的胰岛素血糖效应。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早期糖尿病、不需要大量胰岛素的患者。

但它需要由专门的设备进行操作,且一些研究表明,肺吸入胰岛素与哮喘可能有关。

舌下给药舌下给药是该领域的一个相对新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舌下黏膜可以吸收药物而不易引起其他副作用,但是胰岛素在此处的稳定性和渗透性仍然是研究的前沿。

皮肤贴片胰岛素贴片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而达到血液中。

皮肤贴片胰岛素的主要优点在于在24小时内可以持续输送胰岛素,并可以调整输送速率。

但它在贴着的时候需要维持皮肤干燥,否则粘合不牢。

结论和未来展望除了注射给药,还有其他选择。

这些选项虽然受到许多障碍的影响,但它们的优点是明显的,这可能成为未来胰岛素治疗的一个新的方向。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和药物输送的创新加速了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

在未来,人们可以期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结果。

但在选择非注射给药途径时,需要进一步了解其效果、副作用、费用和可获得性等因素,并与医生咨询。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的研究进展胰岛素(INS)是目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主要药物,属多肽类药物,分子量大,半衰期短,脂溶性差,不易透过生物膜,长期以来一直以注射给药为主,不仅用药不便而且会出现注射部位炎症,硬结等副作用及耐药性,为此,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INS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与研制,如口服、鼻腔、肺部、直肠、透皮制剂等,并已在这些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

现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动态做一简要综述。

1 口服给药游离的INS口服无效是由于①INS易被胃肠道中的酶水解失活,②INS分子量大超过6000,很难透过胃肠道上皮细胞,③肝脏首过效应。

因此需要对INS加以保护及促进吸收才能使口服成为可能。

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和剂型如下。

1.1 制成微囊、毫微囊或纳米颗粒Damage[1]等报道分别给予大鼠口服12.5和50IUkg-1INS微囊,可分别降低血糖水平至50-60%,达6d和20d。

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及糖尿病狗依次不同剂量一次口服氰基丙烯酸酯包裹的INS微囊,可维持1-3周的降糖效果,INS可在小肠各部位吸收,其吸收大小顺序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2]。

杨彩哲等[3]也报道给糖尿病大鼠一次口服120IUkg-1的氰基丙烯酸酯毫微囊乳液,给药后第1d血糖下降,第2d降至正常,维持正常血糖3d,降糖幅度达90%。

张强等[4]用氰基丙烯酸烷基酯包裹INS,制成INS毫微球,比较了INS溶液皮下给药和INS毫微球口服的降糖效果,结果表明INS毫微球口服后降血糖速度低于皮下给药,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血糖水平相对较为稳定,相对生物利用度为7.58%。

之后[5]又改进了配方,比较两种INS毫微球的降糖作用,其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7.86%和28.56%。

毫微球增加INS吸收的机制已明确的有两点:一是小于500nm的NP可以在肠道的派尔淋巴集结(Peyer'patche)中累积,并以完整的结构通过淋巴结集中的M细胞,将药物释放到循环中去[6],其次是由于INS分子结合于毫微球,INS受到NP的保护,与蛋白水解酶的接触机会大大下降,从而增加了吸收的机会[7]。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新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新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新进展【摘要】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正在取得新进展,包括口服胰岛素的研究、鼻腔给药胰岛素的研究、皮肤贴剂胰岛素的研究、眼部给药胰岛素的研究等方面。

这些方法的研究为胰岛素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舒适的用药途径。

这些新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应用探索,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需要开发更多创新药物剂型,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为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更多希望。

【关键词】口服胰岛素、鼻腔给药、皮肤贴剂、眼部给药、新型给药途径、胰岛素研究、非注射给药、临床验证、药物剂型、患者需求1. 引言1.1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新进展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通过注射。

注射给药存在疼痛、注射部位损伤、不便携带等问题,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途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药物制剂技术的进步,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2. 正文2.1 口服胰岛素研究进展目前,口服胰岛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胰岛素分子的改造和靶向输送技术的创新。

胰岛素分子的改造可以增加其口服吸收性和生物利用率,提高药效并减少副作用。

而靶向输送技术则可以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和指导药物到达靶组织,从而提高口服胰岛素的效果和安全性。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利用纳米技术和肠道吸收增强剂等手段,口服胰岛素的生物利用率可以显著提高。

一些新型胰岛素载体材料的研发也为口服胰岛素的应用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口服胰岛素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实现胰岛素注射给药的替代。

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应用探索,同时开发创新药物剂型,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2 鼻腔给药胰岛素的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于通过鼻腔给药途径给予胰岛素的研究逐渐增多。

鼻腔给药不仅能够绕过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减少对胰岛素的代谢损失,还可实现胰岛素直接穿越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快速起效,具有显著的优势。

【推荐下载】浅谈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近展

【推荐下载】浅谈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近展

[键入文字]
浅谈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近展
2012-12-19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浅谈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近展
 【摘要】胰岛素皮下注射是多年来一直延用的给药方法。

由于胰岛素是一种典型的蛋白质激素,口服给药将受到消化道内各种蛋白酶的作用而使之分解失活,并且还有第首过效应,对于1型糖尿病人来讲,需要每天几次的皮下注射,造成许多不便,不良反应也较多?。

本文旨在探讨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口服;吸入;粘膜给药;皮肤给药
1。

非注射类胰岛素进展

非注射类胰岛素进展

循环,长时间保持血药浓度稳定,避免了肝脏、胃肠道的酶解对药物的破坏作用,提
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了给药频率,减少了吸收代谢的个体差异;且透皮给药 应用方便,在发生问题时能简单迅速地停止给药。
胰岛素透皮给药
透皮给药的关键在于提高药物透过角质层的效率
透皮促进剂:DMSO 、尿素、氮酮、油酸等。
氮酮与其他试剂如泊洛沙姆和丙二醇等合用能进一步促进胰岛素的透皮
1
口服 肺部
透皮
2
C
目录
O N T E N TS
3
4
黏膜
载体
5
研发透皮给药的原因
通常在口服给药或注射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上有“峰谷”和“峰顶”出现,对应 的血药浓度处于最小和最大。当血药浓度最小时,难以充分发挥疗效;而最大时,超 剂量又会产生毒性。透皮给药系统能使药物不断地经皮肤扩散、渗透吸收后进入血液
可以看出,大部分工作还是局限于皮肤的体外透过研究, 离临床应用还比较远。
1
口服 肺部
透皮
2
C
目录
O N T E N TS
3
4
黏膜
载体
5
黏膜给药
概念:利用身体某些部位,如口腔、鼻腔、肺部、直肠等,黏膜细胞表面有大量微 细绒毛,使得胰岛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大大增加,从而避免胰岛素注射给药的一 种新型给药方式。
优缺点:
1.鼻腔黏膜中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十分丰富,有利于药物被吸 收进入血液循环并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鼻腔中酶的含量很低, 对大分子蛋白质的分解作用远低于胃肠黏膜。 2.生物利用度较差。 有待解决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黏膜给药之 鼻腔给药
03
1.为提高给药时的生物利用度,可采用固醇类或甾甙类亲脂性 物质做吸收促进剂,将其与胰岛素做成混悬液作用于鼻黏膜中 的类脂而增加后者的吸收。 2.寻找载体也是一种新途径:有报道称粒径为300~400纳米的 脱乙酰壳多糖毫微粒作为载体可显著增强胰岛素穿透鼻黏膜的 能力,使药物在鼻内的吸收增多。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近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近展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的近展【摘要】胰岛素皮下注射是多年来一直延用的给药方法.由于胰岛素是一种典型的蛋白质激素,口服给药将受到消化道内各种蛋白酶的作用而使之分解失活,并且还有首过效应,所以口服给药一直是未攻克的难题之一,故而多年来一直采用注射给药,对于1型糖尿病人来讲,需要每天几次的皮下注射,造成不便,不良反应也多本文重点综述了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系统的研究近展。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口服;吸入:皮肤和粘膜给药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所有给药途径中最为方便的一种,病人依从性最好。

1.1胰岛素在消化道中的吸收部位有报道在小肠和回肠中效果较好1.2口服胰岛素的药剂学问题1.2.1 微球及毫微球制剂Ramdas等制备了含有海藻酸的壳聚糖微球,包裹胰岛素进行肠道给药,利用海藻酸和壳聚糖的粘附能力增加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

Nagareya等利用w/o/w方法制备出50μm左右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AS-HG)微球,含4%月桂酸和9%胰岛素(包封率达90%),胰岛素在pH 1.2溶液中不释放,而在pH 6.8溶液中快速释放。

Mathlowitz等制备的胰岛素生物溶蚀性毫微球,平均粒径96.7 nm,载体材料为富马酸-乙交酯-丙交酯的共聚物。

法国学者Damge和Couvreur等人首先将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材料制备胰岛素毫微囊并获得成功。

清华大学的郑昌学等通过抗体捕捉实验,认为胰岛素是借助于共价键的作用被牢牢吸附于毫微囊表面,因而产生极慢的释放作用。

1.2.2胰岛素脂质体通过改变脂质体的成份来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或作用时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Muramatsu等将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和豆甾醇取代胆固醇制得脂质体,胰岛素的包封率最高达到33%。

沈阳药科大学最近研制了胰岛素微粒剂。

他们将胰岛素与明胶形成复合物后,通过高速匀浆分散法制备成脂质体,经过冷冻干燥和过筛等处理得到微粒剂。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
鼻腔胰岛素的临床试验
已有一些鼻腔胰岛素在临床试验中证明其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 。
肺部胰岛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肺部胰岛素的给药优势
01
肺部具有丰富的血管和黏膜,通过肺部给药可以增加胰岛素的
生物利用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肺部胰岛素的剂型研究
02
目前研究的肺部胰岛素剂型包括吸入粉剂和吸入器等。
肺部胰岛素的临床试验
03
目前有一些肺部胰岛素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证明其能
02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概述
口服给药系统
01
02
03
药物稳定性
口服胰岛素在胃肠道内稳 定性较差,容易被酶降解 ,导致生物利用度不高。
药代动力学
口服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 与注射途径相比存在差异 ,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如 注射途径。
制剂形式
口服胰岛素的制剂形式包 括胶囊、片剂等,但均需 通过胃肠道吸收。
性。
开发新型的非注射给药系统,如 微球、纳米颗粒和脂质体等,以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需要进一步研究非注射给药途径 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
潜在免疫效果。
研究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和 药代动力学特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和改进。
对于新型非注射给药系统的开发 和优化仍需加强。
鼻腔给药系统
药物稳定性
鼻腔给药时,胰岛素在鼻 腔内稳定性较好,但仍然 可能被酶降解,需要采取 措施提高稳定性。
药代动力学
鼻腔给药的胰岛素可以经 鼻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 环,起效快,但生物利用 度较低。
制剂形式
鼻腔给药的制剂形式包括 喷雾剂、滴鼻剂等。
肺部给药系统

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研究进展

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研究进展摘要】长期以来,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是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长期的注射给药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对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研究发展迅速,产生了一些非注射给药系统。

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已经发表的文献对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进行综述。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是位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疾病,自从1921年Banting和Best发现胰岛素并与翌年应用于临床后,胰岛素成为I型和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药物。

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多为注射给药,给患者的长期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一直在探索中。

1、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胰岛素口服给药方便,患者服药依从性好,但是长期以来在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中始终无法突破胰岛素进入胃肠道后被消化液催化分解蛋白酶降解以及粘膜穿透性差等屏障导致了口服胰岛素生物利用度低,服药后达不到降低血糖的血药浓度所以提高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是各国药学工作者多年来致力克服的难题,在肝脏门静脉与周围血管胰岛素血浓度比为5:1,据此科学家认为口服胰岛素可以更好激活肝脏参与葡萄糖的代谢。

随着近年微球、脂质体等新型制剂技术的发展是胰岛素口服成为可能。

2、胰岛素肺部吸收给药相对于蛋白多肽药物的胃肠道吸收而言,通过肺部给药可以有效释放大分子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到达深部肺泡,在此可以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肺部吸具有许多优点:(1)、剂量均匀性与可重复性,(2)、可携带性并使用方便,(3)、可灵活调节剂量,(4)、药物在室温环境中储存稳定。

(5)、初始接触肺部体液的药剂溶解迅速:胰岛素毫微球制剂的肺部给药最近研究比较广泛,沈赞聪报道研究胰岛素毫微球(insulin-loaded nanoparticles, INS-NP)经大鼠肺部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

方法:建立大鼠肺部给药的动物模型,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质量浓度来评价INS-NP 经肺部给药后对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胰岛素非注射给药试验阶段分析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口服给药;肺部给药;口腔给药;其它给药途径;结语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其中,主要包括: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目前市售胰岛素制剂多数为注射剂、口服给药是所有给药途径中最为方便的一种、微球及毫微球制剂、胰岛素脂质体、胰岛素微乳及油制剂、肺部具有较多的优点、胰岛素的毫微球及微球制剂的肺部给药、胰岛素经鼻粘膜吸收被认为是效果确切的、口服该药物在体内可引起细胞内胰岛素的解聚等。

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进入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发展迅速,不少制剂现已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有希望在最近一两年内上市,从而将给长期蒙受注射痛苦的糖尿病人带来福音。

本文重点综述了胰岛素口服、肺部和口腔等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是位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

据1998美国糖尿病协会年度报告中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约为1.35亿人,到2025年,估计糖尿病患者将上升到3亿人,其中发达国家由5100万增加到7200万,增加42%;而发展中国家由8400万跃进到2.28亿人,增幅达170%。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600万,约占美国总人口的5.9%,为此美国每年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上约花费1000亿美元左右。

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状况也不容乐观。

1998年的统计表明,我国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25岁至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2.5%。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胰岛素是I型和中重度II型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目前市售胰岛素制剂多数为注射剂,长期的注射会给病人带来躯体痛苦和耐受性,这已经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被长期困扰的问题。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研制探索中,九十年代后期,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不少胰岛素非注射给药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从而使该类制剂的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

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所有给药途径中最为方便的一种,其病人依从性最好。

但由于胰岛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在胃肠道内的吸收难以克服酸催化分解、蛋白酶降解以及粘膜穿透性差等屏障,具有生物利用度低下的缺点,因而提高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克服的难题。

目前胰岛素口服制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如下几方面:1.1微球及毫微球制剂Ramdas等制备了含有海藻酸的壳聚糖微球[1],包裹胰岛素进行肠道给药,利用海藻酸和壳聚糖的粘附能力增加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

Nagareya等[2]利用w/o/w方法制备出50μm左右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AS-HG)微球,含4%月桂酸和9%胰岛素(包封率达90%),胰岛素在pH1.2溶液中不释放,而在pH6.8溶液中快速释放。

大鼠肠道给药50u/kg,0.5小时后即出现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Purdue大学的Lowman等[3]将pH敏感性的聚甲基丙烯酸-g-乙二醇的亲水凝胶制成微球,内含胰岛素,在胃酸环境中凝胶并不膨胀,当到达中性或偏碱性环境的小肠后,凝胶微球开始膨胀,胰岛素被释放出来产生降血糖效果。

在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身上降血糖作用能持续8小时。

1997年Nature杂志发表了Mathlowitz等[4]制备的胰岛素生物溶蚀性毫微球,平均粒径96.7nm,载体材料为富马酸-乙交酯-丙交酯的共聚物。

该毫微球在肠道中具有较强的粘附力,能进入小肠吸收细胞,同时也能被Peyer结摄取而进入淋巴循环。

毫微球能保护胰岛素不受酶的降解,同时增加其在吸收部位的滞留时间。

大鼠体内的口服糖耐量实验表明,该制剂(20u给药量)有效地抑制了口服高血糖的形成。

1988年法国学者Damge和Couvreur等人[5]首先将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为材料制备胰岛素毫微囊并获得成功。

给予大鼠口服12.5u/kg或50u/kg胰岛素毫微囊,可分别降低血糖水平至50-60%达6-20天,在健康及糖尿病狗身上药效上长达6-8天。

关于该制剂长时间的药效作用机理,最近清华大学的郑昌学等[6]通过抗体捕捉实验,认为胰岛素是借助于共价键的作用被牢牢吸附于毫微囊表面,因而产生极慢的释放作用。

但是后来Couveur等人[7]却认为在制备毫微囊的过程中,胰岛素其实并没有与氰基丙烯酸异丁酯产生相互作用,也没有被共价结合到毫微囊的表面,而是被包裹在内核的油相。

张强等[8]改进了毫微囊的制备方法,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胰岛素的氰基丙烯酸正丁基酯毫微球,药物包封率达到75%左右。

该胰岛素毫微球降糖效果维持12小时,比毫微囊的作用要迅速得多,可见毫微囊和毫微球对胰岛素的释放控制有很大差异。

1.2胰岛素脂质体通过改变脂质体的成份来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或作用时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Muramatsu等[9]将二棕榈酰磷酯酰胆碱(DPPC)和豆甾醇取代胆固醇制得脂质体,胰岛素的包封率最高达到33%。

以80u/kg的剂量口服给予正常大鼠,结果报道给药21小时后以DPPC:豆甾醇(7:4)的组分制备的脂质体的降血糖作用最明显,生物利用度可高达31.6%。

Iwanaga等[10]将脂质体表面包裹PEG-2000或粘液素(mucin)。

与未经表面处理的脂质体相比,PEG-2000包裹的胰岛素脂质体在小肠内的驻留时间明显延长,而经粘液素处理的脂质体在胃内驻留时间延长,在肠道内驻留时间没有改变。

沈阳药科大学最近研制了胰岛素微粒剂。

他们将胰岛素与明胶形成复合物后,通过高速匀浆分散法制备成脂质体,经过冷冻干燥和过筛等处理得到微粒剂。

糖尿病小鼠,大鼠,高血糖家兔的降糖实验表明,小鼠灌胃8u/kg,降糖百分率为33%,4u/kg降糖百分率为21%;13u/kg的剂量使肾上腺素注射后家兔的一过性高血糖趋于正常水平。

在正常狗身上,2.7u/kg的胰岛素微粒剂即引起明显的血糖下降(>20%)。

此制剂不含蛋白酶抑制剂,辅料无毒,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1.3胰岛素微乳及油制剂微乳作为口服胰岛素载体具有粒径细小和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可保护胰岛素在胃肠道中不受酸和酶的破坏,同时可模拟食物中乳糜微粒的成分被吸收进入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Cortecs公司开发的胰岛素微乳制剂在水相中含胰岛素和蛋白酶抑制剂,油相中含胆固醇、磷酯和游离脂肪酸。

口服后药物可被上皮细胞吸收,按1u/kg剂量对3例IDDM病人给药,血糖均见明显下降。

1997年,Cortecs公司进一步开发了胰岛素的油制剂。

该方法[11]通过一种特殊工技术即通过两亲性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亲水性药物如胰岛素或降钙素等增溶到弱极性的油中而形成了澄清透明的溶液,称为MacrosolTM,胰岛素在此系统中具有很高的物理稳定性。

6个健康志愿者在灌胃口服该制剂后体内的葡萄糖水平比空白降低34%,胰岛素水平升高31%,C-肽水平下降38%。

大动物的降糖实验结果与人体实验相似。

Cortecs公司在1997年宣布已经完成了该制剂的II期临床试验。

与Cortecs公司相似,国内也正在开发类似的胰岛素油制剂,在糖尿病小鼠和大鼠身上已经显示出稳定的降血糖效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2肺部给药相对于蛋白多肽药物的胃肠道吸收而言,肺部具有较多的优点,如巨大的肺泡表面积;极薄的肺泡细胞膜;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狭小的气血通路;低酶活性;肺深处较慢的清除速率等。

这些良好的生理环境为蛋白多肽的吸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胰岛素的毫微球及微球制剂的肺部给药最近已经有人开始进行研究。

Kawashima等[12]制备出粒径约400nm的聚乳酸毫微球,药物的包封率约为47%,通过超声雾化器将此毫微球导入豚鼠气管内,3.9u/kg的胰岛素剂量下可使降血糖作用维持48小时。

此外,沈赞聪等[13]制备并研究了胰岛素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应。

胰岛素微球的研究很是瞩目,1997年底Edwards等[14]在Science上报道了胰岛素多孔微球的成功制备和长时间的降血糖作用。

他们利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出密度仅为0.1g/cm3,粒度大于5μm 的聚乳酸微球。

这种微球具有疏松的孔状结构,质轻,很容易被吸入。

实验表明该多孔微球的肺部可呼吸率为50%,而非多孔微球的可呼吸率不足21%。

经正常大鼠肺部吸入后其体内的降血糖作用能持续达96小时。

相对皮下注射途径,经吸入给药的胰岛素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达87.5%,而同样条件下的非多孔微球的生物利用度仅为12%。

该制剂在25℃RH33%条件下3个月内很稳定。

早在1987年上就有对糖尿病患儿进行胰岛素吸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1993年Laube等人[15]考察6例糖尿病人通过雾化吸入器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的降血糖情况。

6个病人中,平均最低血糖下降值为55%,最低能下降71%,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效果。

1998年他们又在7名糖尿病患者[16]中考察了雾化吸入1u/kg的胰岛素注射液相对皮下注射0.1u/kg后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用同位素标记法求出胰岛素在肺内的沉积分数。

实验表明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为14.7%,如果考虑胰岛素的沉积分数,生物利用度则为18.9%。

同年他们又考察了7名糖尿病人[17]雾化吸入 1.5u/kg胰岛素注射液对餐后高血糖的调节作用Chakraborti[18]将吸入给药剂量降低至10-20u/人。

7名NIDDM病人被分为两组,第一组5名病人早餐后4小时雾化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Actrapid),15min 后体内血糖开始下降,45min达最低。

第二组2名病人则在午餐后2小时吸入10u 人胰岛素注射液,30min内未见血糖下降,此时再吸入10u人胰岛素注射液后,病人血糖开始下降,情况与第一组5名病人相似。

作者认为第一次给药则是阻止了餐后的高血糖形成。

Aradigm公司开发了具有精确控制及监测给药量等功能的雾化吸入装置AERxTM。

他们在7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IDDM病人的试验都肯定了与皮下相似的降血糖作用和较高的的可重复性。

病人在使用时可通过装置上的液晶显示来调节正确的喷雾速率和呼吸深度。

除了胰岛素以外,此装置还在吗啡和芬太尼等镇痛药的吸入给药上进行研究。

与Aradigm公司开发胰岛素雾化吸入装置的同时,Dura和Inhale公司开发了胰岛素粉末吸入制剂。

该制剂在16例NIDDM病人上考察给药后餐后高血糖的抑制作用及在51例NIDDM病人3个月的长期给药观察,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迈阿密大学的Skyler博士等在70名IDDM病人身上比较Inhale公司的粉末吸入剂与皮下注射治疗效果。

他们将病人分为2组,半数病人仍维持常规的胰岛素注射给药治疗,另外半数病人在每次餐前吸入1-2次胰岛素粉末,晚上睡前注射1次长效胰岛素注射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