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六 组合变形

合集下载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
“欣然同意”“不忍心打扰”“默默地”表现了 树叶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部编版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部编版
湖岸很低,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在岸边站着。“妈妈, 这树叶真好看。呀,树叶上还趴着一只小蚂蚁呢!”小男孩伸出 小手把我们捞起,轻轻地放在地上,仰起充满快乐的笑脸,自豪 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把树叶和小蚂蚁捞上岸了④!”

大 家只 是 说 说 就 算了 , 可 贵 的 是他 就 敢 把 这 种不 满 化 为 行 动, 并 在 自 己 的工 作 中 实 施 。如 果 这 种 做 法作 为 象 征 性 的 行动 是 值 得 张 扬的 ,
但对他的博士 生 人文 素 质 提 高 有多 少 帮 助 、 对整 个 教 育 中 的人 文 教 养 的 缺欠 有 多 大 补 益是 值 得 推 敲 的。
④对小男孩的语言描写,给读者呈现出“树叶载着小蚂蚁漂流” 的美好画面。他“出手相捞”,又使故事得以延续。这一情节的设置真 可谓巧妙至极!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部编版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部编版
我对小男孩微笑着,虽然,小男孩看不到我的笑颜。 小蚂蚁为了感谢我,请我一起到地下玩。 在地底下,我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有凤仙花的种子,有 蒲公英的小花伞……天渐渐亮了,我尽自己所能给予朋友们温 暖和帮助。直到有一天,我的身体化成了无形的养分,滋润着 泥土……⑤
⑤树叶飘落湖面,载着小蚂蚁漂流,又在地底下认识了凤仙花的种 子、蒲公英的小花伞等新朋友,符合树叶的特点和生活、成长环境 ,想象奇妙合理。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部编版
(六上)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 人教部编版
秋风温柔地吹着,又一片树叶跳着优美的 舞姿,飘飘悠悠地落下,它是我曾经的伙伴。 于是,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开始了……⑥

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
M z 440 N m
M y 187 N m
T 1020 N m
合弯矩:
2 M M y M z2 4402 187 2
478N m
第四强度理论:
W
r4
1 W
M 2 0.75T 2
603 109
32
21.2110 6 m3
危险截面: B 截面
T 21.7 N m M 26.7 N m
第三强度理论:
r3
W
1 W
M 2 T 2
T图
21.7 N m
353 109
32
2
4.2110 6 m3
2
r3
8.18MPa
26.7 21.7 4.21106
第四强度理论:
式中: T
r4
危险截面上的扭矩 危险截面上的合弯矩
M
M
实心轴 W
2 2 My Mz
D3
32 D3 空心轴 W 1 4 32
,


例题 8-5 45钢的传动轴AB的直径为35mm,许用应力为 85MPa。电动机功率P = 2.2kW,由带轮C 传入。带轮C转速为 966r/min,带轮的直径为 D = 132mm,带拉力为F+F’ = 600N。齿轮E的 d 节圆直径为: 1 50mm 。
Fz Fz F sin 240 F sin 300 257 N
二、作出轴的弯矩图 和扭矩图
T图
21.7 N m
My 图
7.43N m 20.4 N m 11.4 N m 24.1N m
Mz 图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变形记》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变形记》精品教案
课题
变形记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重点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教学
难点
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草茎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
二、重温课文,学习表达
(2)自评(两颗星)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2.师补充要求: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3.刚才有哪些同学得到了两颗星?谁愿意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还要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呢!
二、交换习作,相互评改
1.四人一组,自由组合,相互交换习作、评改。
三、及时鼓励,完善习作
1.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间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修改之后,可以去给你的好朋友或现场的老师读读你修改过后的习作,讲讲你变成另外的东西以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听听他们有什么感受和好的建议吧!
问学生意愿想变成什么,激发学生想象力,把学生带入情境。为写好作文打基础。

模块2---构件的基本变形分析

模块2---构件的基本变形分析

为了使取左段或取右段求得的同一截面上 的轴力相一致,规定:FN的方向离开截面为 正(受拉),指向截面为负(受压),如图2-6所示。
2.2.2轴力与轴力图 3. 轴力图 用平行于杆轴线的 x 坐标表示横截面位置,用垂 直于 x的坐标 FN 表示横截面轴力的大小,按选定的 比例,把轴力表示在x-FN坐标系中,描出的轴力随 截面位置变化的曲线,称为轴力图。如图 2-7 所示。
学习情境2 拉伸和压缩
2.2.1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工程实际中,有很多发生轴向拉伸和压缩变
形的杆件,如联接钢板的螺栓(见图2-2(a)), 在钢板反力作用下,沿其轴向发生伸长(见 图2-2(b)),称为轴向拉伸;托架的撑杆CD (见图2-3 (a))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其轴向 发生缩短(见图2-3(b)),称为轴向压缩。产 生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的杆, 简称为拉 (压)杆。
2.2.3 轴向横截面上的应力与变形计算 1.应力 内力在截面上的集度称为应力 (垂直于杆横截面的 应力称为正应力,平行于横截面的称为切应力 ) 。 应力是判断杆件是否破坏的依据。单位是帕斯卡, 简称帕,记作Pa,即l平方米的面积上作用1牛顿的 力为1帕。
根据杆件变形的平面假设和材料均匀连 续性假设可推断:轴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是 均匀的,且方向垂直于横截面。即横截面上 各点处的应力大小相等,方向沿杆轴线,垂 直于横截面, 故为正应力。
模块2 构件的基本变形
【技能目标】
对构件进行拉伸与压缩变形分析与计算; 分析构件剪切与挤压变形,校核其剪切强度
及挤压强度、设计截面等; 分析圆轴类构件的扭转,校核强度条件、设 计截面等; 对梁的剪力和弯矩进行计算,校核强度条件, 并采取措施提高梁的强度。
模块2 构件的基本变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变形记》说课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变形记》说课

板块六、点评修改,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是否发挥了丰富的想象; (2)是否突出了重点; (3)是否写出了变形对象的特点; (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 (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 (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5.修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习作《变形记》 见闻感受 想象 曲折生动
总之,紧紧抓住课题,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易于学生 理清课文思路。精炼的语言,也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 认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
八、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能够针对自己感 兴趣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展开交流,从而幻化成宇宙万象,用 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来叙述自己的奇特见闻和切身感受。学生 在选题和列举事例的基础上,找到了写作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功之处: 1.指导学生审题,围绕题目来构思,注意设计的情及要有趣, 这是作文有内容写的关键。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 生快乐表达。
板块四、习作指导 1.展开想象,学生展示自己变形后的经历,教师适时指导。 2.同桌交流。(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预设: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自己 变形后的“传奇经历”和感受。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评议,让其他同 学得到借鉴。 提示:如谈谈自己习作的叙事线索,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贯穿全文、衔接 过渡,怎样开头、结尾等,从而让其他同学得到启示借鉴。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知识归纳整理

工程力学课程标准-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工程力学标准化课程建设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 工程力学(二)建议课时 72 ,学分 4(三)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中的角色)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煤矿开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抽象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想法,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模具设计与创造、金属处理等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想法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力。

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设的根据和内容挑选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习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机电一体化建设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建设,本课程针对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岗位,以学生获得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机电行业的发展和操作技术人员的岗位要求,采用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宗旨,以实践为导向,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设计思路。

进一步突出了知识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以满足培养机电行业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2.课程内容设计(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案例教学)经过实践项目和任务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力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能将力学分析想法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能力;具备将来在生产第一线运用力学想法分析解决工程中遇到的简单力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情境设计: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工程结构为载体重构了学习内容,根据岗位的任务、项目、能力、知识举行综合分析,按照职业岗位任务,设计了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和机构。

课程内容的两个模块为:①静力学模块;②材料力学模块。

共有11个学习单元和53个学习任务基于实践导向的原则,设计了7个实践教学模块:①力学实验;②现场考察见习;③学习小组活动(综合性大作业);④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专题研讨(工程结构的受力分析);⑤课外解题训练;⑥力学应用能力竞赛(绘制内力图,知识抢答,模型制作)。

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

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

《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编码:学分: 8总学时: 72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课教研室:机电教研室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课。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包括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两大部分。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 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基本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按照“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工学交替、实境育人”的改革思路。

本课程结合本系实训条件,按“任务布置、计划、决策、实施、评估、信息反馈”一个完整的过程实施教学。

教学过程做到全过程开放,主要课程内容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完成部分,通过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基本能力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较好的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 2)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3)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的通用基础性能力3、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二)知识目标1. 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2. 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扩初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部分构造详图。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素质目标1.政治思想素质(核心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第十章_组合变形

第十章_组合变形
坐标为x的任意截面上
M z Fy (l x) F(l x) cos M y Fz (l x) F(l x)sin
固定端截面
x
M zmax Fl cos
M ymax Fl sin
2. 应力分析
x 截面上任意一点(y,z) 正应力
Mzy Myz
Iz
Iy
F (l x)( y cos z sin )
三、两个相互垂直平面的弯曲——梁的斜弯曲概念
杆件在通过横截面形心的外载下产生弯曲变形
四、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弯曲问题分析 (即斜弯曲的研究方法 ) 1.分解:外载沿横截面的两个形心主轴分解,得到两个
正交的平面弯曲
z y
Pz
Py
P
x
z jPz
P
Py
y
Fy F cos Fz F sin
1. 内力分析
叠加原理的成立要求:内力、应力、应变、变形等与外力之 间成线性关系.
二、工程实例 (Engineering eA
F1
x
P
y B
P
hg
P q
hg
水坝
厂房牛腿——偏心压缩
吊车杆——压弯组合变形
三、分析组合变形的总思路(基本方法) (Basic method for solving combined deformation)
3.应力分析(Stress analysis)
画出危险截面的应力分布图,利用叠加原理 将基本变形下的
应力和变形叠加,建立危险点的强度条件
=
+
=
+
+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
研究内容
斜弯曲
拉(压)弯组合变形 弯扭组合变形
l

Flash CS5动画设计项目教程-电子教案-明丽宏-51700910 学习情境六 多媒体课件制作

Flash CS5动画设计项目教程-电子教案-明丽宏-51700910 学习情境六 多媒体课件制作
图 6-7 “卡通图标”效果图
6.2.2 案例目的
在本案例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选择工具”、“”任意变形工具的使用。 2.“矩形工具”、“椭圆工具”、“线条工
具”的使用。 3.理解“编辑|粘贴到当前位置”命令的使用。
6.2.3 案例操作步骤
(1)新建Flash文档,设置文档尺寸为250px*200px。 (2)新建一个名为“卡通图标”的图形元件,如图6-8所示。 (3)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设置笔触颜色无,填充颜色为 #007700,不透明度100%,取消绘制对象模式,在图形元件“卡通图 标”的图层1的舞台中绘制一个正圆形,如图6-9所示。 (4)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设置填充颜色为黑色,在图形 元件“卡通图标”的图层1的舞台中绘制矩形,如图6-10所示。
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 学习情境六 多媒体课Eng件lish s制pee作ch contest
目录
1
导入案例一 旋转的太极
2
导入案例二 卡通图标
3
导入案例三 What does he do?
4
项目一 咏鹅课件
5
项目拓展 选择题课件
6
学习情境小结
7
学习情境练习
目录
教学要求
1.1 导入案例一 旋转的太极
图 6-8 卡通元件图
图 6-9 正圆形
图 6-10 圆和矩形
(5)选中刚刚绘制的矩形,执行“编辑|清除”命令,将刚刚创建的 矩形删除;使用“选择工具”对半圆形图像进行调整,图形元件“卡 通图标”的图层1的最终效果如图6-11所示。 (6)执行“编辑|复制”命令,在图形元件“卡通图标”中新建图层2, 执行“编辑|粘贴到当前位置”命令;使用“任意变形工具”将粘贴图 像选中并缩小该图形的比例。

6学习情境六

6学习情境六
重机。它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起重高度大,广泛应用于多层及高层装配式结构 安装工程,一般可按行走机构、变幅方式、回转机构的位置及爬升方式的不同而 分成若干类型。常用的类型有轨道式塔式起重机、爬升式塔式起重机、附着式塔 式起重机等。
二、索具设备
(一)钢丝绳 钢丝绳是吊装工艺中的主要绳索,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等特点。同 时,钢丝绳被磨损后,外表面产生许多毛刺,易被发现,及时更换可避免事故
上搁置吊车梁的牛腿面的统一标高值。以标高值为基准,得出各钢柱上搁置吊车 梁的牛腿面的实际标高差。根据各个标高差值和吊车梁的实际高差来加工不同厚 度的钢垫板,同一牛腿面上的钢垫板应分成两块加工。吊装吊车梁前,将垫板点 焊在牛腿面上。 2.吊装 钢吊车梁吊装在柱子最后固定、柱间支承安装完毕后进行。吊装时,一般利
许值,应用工具式支承加以纠正,并在屋架端部支承面垫入薄钢片。校正无误后,
立即用电焊焊牢作为最后固定。 (四)屋面板的吊装 如下图所示,屋面板四角一般预埋有吊环,用带钩的吊索钩住吊环即可安装。 1.5 m×6 m的屋面板有四个吊环,起吊时,应使四根吊索长度相等,屋面板
保持水平。
三、结构安装方案
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应着重解决结构吊装方法,起重机的选择、开行路线、 停机位置及构件的平面布置等。 (一)结构吊装方法 结构吊装方法主要有分件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两种。 1.分件吊装法 分件吊装法是指起重机开行一次,只吊装一种或几种构件。通常分三次开行 安装完构件:第一次吊装柱,并逐一进行校正和最后固定;第二次吊装吊车梁、 连续梁及柱间支撑等;第三次以节间为单位吊装屋架、天窗架和屋面板等构件。 2.综合吊装法 综合吊装法是指起重机在车间内的一次开行中,分节间安装各种类型的构件。
据。
(2)杯底抄平。为了保证柱牛腿标高的准确,在吊装前需对杯底标高进行 调整(抄平)。调整前,先测量出杯底原有标高,小柱测中点,大柱测四个角点, 再测量出柱脚底面至牛腿面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杯底标高的调整值,然后用细 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抹至需要的标高。 (四)构件的检查与清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对现场所有的构件都要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构件的型号、 数量、外形、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预埋件位置、吊环位置等。

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

第10章组合变形§10-1 组合变形的概念1.组合变形的概念组合变形:构件往往会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的这类变形。

在前面各章分别讨论了杆件在拉(压)、剪切、扭转和弯曲基本变形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工程实际中,杆件在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经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这种变形称为组合变形。

例如图10.1(a)所示屋架檩条的变形,是由y/z两个方向的平面弯曲变形组成的斜弯曲;如图10.1(b)所示厂房柱,在偏心力F作用下,会发生压缩和弯曲的组合变形;如图10.1(c)所示的卷扬机轴在力F作用下,则发生弯曲和扭转的组合变行。

2.组合变形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原理处理组合变形问题的方法:1.将构件的组合变形分解为基本变形;2.计算构件在每一种基本变形情况下的应力;3.将同一点的应力叠加起来,便可得到构件在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应力。

叠加原理是解决组合变形计算的基本原理叠加原理应用条件:即在材料服从胡克定律,构件产生小变形,所求力学量定荷载的一次函数的情况下,计算组合变形时可以将几种变形分别单独计算,然后再叠加,即得组合变形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变形。

计算原理:(1)圣维南原理以静力等效力系代替构件原有的荷载,为此,要求构件为细长杆,且所求应力的截面远离外力作用点;(2)叠加原理 按各基本变形计算后进行叠加,为此,要求构件处于线弹性范围内,且变形很小,可按构件的原始形状的尺寸进行计算。

在小变形和线弹性条件下,杆件上各种力的作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即杆上同时有几种力作用时,一种力对杆的作用效果(变形或应力),不影响另一种力对杆的作用效果(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因此组合变形下杆件内的应力,可视为几种基本变形下杆件内应力的叠加。

本章中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应力计算,将以各基本变形的应力及叠加法为基础。

叠加法的主要步骤:a 、将组合变形按照各基本变形的条件,分解为几种基本变形,简称分解。

b 、利用基本变形的应力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各点处的正应力和切应力。

【部编版语文六上】一单元习作:变形记 教案(2篇)

【部编版语文六上】一单元习作:变形记 教案(2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篇)第一篇习作:变形记第二篇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习作:变形记1.能用比较通顺的语句,不拘形式地写出想象中的“变形记”。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在交流中,学会欣赏习作的成功之处,学习修改习作的不足之处。

3.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重难点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孩子天生爱幻想,教师在课上让孩子欣赏动画片,陶冶情趣,再和孩子们讨论各自喜欢的动画,并适时提问:动画中的人物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把目光投向神奇的变化,不断发现、捕捉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

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大脑进入兴奋状态时,教师借想象让大家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随后教师扮演新角色,来营造一种互相自我介绍的氛围,达到情动辞发的效果。

习作完成后采用让学生尝试自我修改、同学间相互修改、老师修改等多种形式,并针对写得不具体的地方进行二次指导、二次习作、二次点评,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发挥想象,选择自己最想变成的一种东西,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创设情境,激发“变”的兴趣1.播放《西游记》中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画面,感受“变”的神奇。

(1)师提问:看完这段视频,同学们想说些什么?(2)小结:孙悟空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太神奇了!你们想和孙悟空一决高下吗?今天,有一位客人能满足我们的愿望,他就是想象大师。

(课件出示:卡通人物)2.板书:变形记【设计意图】《西游记》是同学们最熟悉的故事,在视频、配乐的感染下,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变”的神奇意境里。

二、引导审题,明确“变”的要求1.阅读习作提示,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

组合变形实例

组合变形实例

组合变形实例一、引言组合变形是指通过对事物进行组合、排列、变化等操作,创造出新的形态或结构。

在不同领域中,组合变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几个实例来说明组合变形在生活、艺术和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二、生活领域1. 食物组合变形在烹饪中,组合变形经常被用于创造出新颖的菜肴。

比如,将水果、蔬菜、肉类等不同食材进行组合,通过切割、搭配、调味等操作,可以制作出各种美食。

例如水果沙拉中,将各种水果切块、混合在一起,既丰富了口感,又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

2. 家居组合变形在家居装饰中,组合变形可以使空间更加灵活多样。

比如,通过移动家具的位置、调整布局,可以改变房间的功能和氛围。

在小空间中,利用折叠桌椅、可伸缩家具等,可以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三、艺术领域1. 组合变形的绘画组合变形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

艺术家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排列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画面。

例如,立体派艺术家通过将不同几何形状进行组合,创造出抽象的艺术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2. 音乐中的组合变形音乐中的和弦、旋律等元素可以通过组合变形创造出不同的音乐作品。

例如,通过对音符的排列组合,可以创造出悦耳动听的旋律。

同时,在现代音乐中,通过对不同乐器声音的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四、科学领域1. 基因组合变形在生物学领域,基因组合变形是指通过改变基因的排列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形态。

例如,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种的基因进行组合,创造出转基因生物,具有新的特征和功能。

2. 化学反应中的组合变形在化学领域,组合变形是指不同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通过将不同元素或化合物进行组合,产生新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广泛应用于药物、材料等领域。

五、总结组合变形在生活、艺术和科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事物的组合、排列、变化等操作,可以创造出新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物组合、家居布置等方式,体验到组合变形的乐趣。

第11章 组合变形

第11章 组合变形
z
c ,max
(2)若 [ t ] [ c ] [ ] ,

FN M max [ c ] A Wz
25
max Max { t ,max , c ,max } [ ]
[例11-3-1] 最大吊重为 P=20kN的简易吊车,如图所 示,AB为工字A3钢梁,许用应力[σ]=100MPa,试选 T Y Ty A 择工字梁型号。 XA D
= +
Fz
z
叠加原理
x
y
Fy
z
在线弹性范围
小变形条件下
x y
8
二、内力分析
m m x L
xy平面弯曲
y z
Mz
z
x x
Fy
m y
z
m Fz m x L
xz平面弯曲
y
z
x
My
x
m y
9
二、内力分析
m A m x L m A L 危险截面:杆件根部A截面
10
z x y
FL
弯矩:Mz Fy x
xy平面弯矩图
M
A
A
A
=
B
压弯组合 B 轴向拉压
+
B 平面弯曲
32
F F1
内力分析
M
F
A
A
M A
A
B 轴向拉压
B FN(轴力)
B 平面弯曲
B
33) M(弯矩
应力分析
FN
z
M
z
y
FN ( y, z) A
y
z
y
+
z
y
M σ(y, z) y Iz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教学设计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所给图示发生什么变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由相关的思考题引出新的知识点,过渡比较自然,不会显得突兀,学生们也比较容易接受。
(多媒体展示)由图示引入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概念。
总结计算方法:分别计算轴向力和横向力引起的正应力;按叠加原理求正应力的代数和,即可。
1、习题10-4
2、预习:压杆的稳定性问题
记录作业
布置课后习题,以加强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使学生们对下节课内容有所了解,以利于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下节课所学内容
八、板书设计
(1)外力分析
(2)变形分析
(3)内力分析
(4)应力状态
(5)确定危险截面、危险点、建立强度条件
应用
本节课理论授课较少,动手练习较多的一节课,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将采用PPT和板书相结合授课,以学生们自主思考、练习为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变形、内力、应力分析及强度校核
难点: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强度校核。
建立计算简图及外力分析;
变形分析;
内力分析;
根据强度理论,确定危险截面和危险点,并进行强度计算。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动手练习。
通过PPT与板书授课相结合、例题讲解和自主练习相结合,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可以简化计算,以便于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布置作业: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会应用基本变形的理论解决组合变形的问题。

学习风格量表LSI

学习风格量表LSI

学习风格量表(Learning Style Inventory,简称LSI),Kolb (1984)所提出,学习风格是指个人学习过程中的喜欢与爱好状况,亦即到达有效学习所反应出的习性与倾向。

Kolb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类型,包含:适应型、发散型、聚合型、同化型。

而Grasha (1996) 将学习风格更细化为六类型,包含:独立型、回避型、协作型、依赖型、竞争型、参与型。

学习风格量表的维度Kolb将学习风格量表分成四大维度,包含:(一) 发散型象限:为「具体的经验」与「省思的观察」所组成。

(二) 聚合型象限:为「省思的观察」与「抽象的概念」所组成。

(三) 同化型象限:为「抽象的概念」与「主动的实验」所组成。

(四) 适应型象限:为「主动的实验」与「具体的经验」所组成。

学习风格量表的计分方式将受试者感受、反应及认同程度为评定指标,采用4点量表级分方法。

其标准为“1”表示基本不符合;“2”表示一般符合;“3”表示比较符合;“4”表示最符合。

将四个维度的总分排序,就可的知为哪一类学习风格,四个维度的计分方式如下:1. 具体的经验:1、5、9、13、17、21、25、29、33、37、41、45,相加的总分;2. 省思的观察:2、6、10、14、18、22、26、30、34、38、42、46,相加的总分;3. 抽象的概念:3、7、11、15、19、23、27、31、35、39、43、47,相加的总分;4. 主动的实验:4、8、12、16、20、24、28、32、36、40、44、48,相加的总分。

学习风格量表的条目1. 我在学习过程中喜欢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 我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思考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 我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做中学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 我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看和听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5. 我感觉什么时候学习效果最好:认真聆听并观察的时候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6. 我感觉什么时候学习效果最好:借助逻辑思考的时候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7. 我感觉什么时候学习效果最好:相信自己的预感和体验的时候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8. 我感觉什么时候学习效果最好:努力将事情做完的时候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9. 我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推理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0. 我在学习过程中:认真负责11. 我在学习过程中:安静而沉稳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2. 我在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情感反应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3. 我采用什么方式学习:情感体验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4. 我采用什么方式学习:实践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5. 我采用什么方式学习:观察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6. 我采用什么方式学习:思考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7. 我学习的时候:对新的体验、新经历采取开放的态度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8. 我学习的时候:会多方位地观察问题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19. 我学习的时候:喜欢分析事物,将整体分解成各部分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0. 我学习的时候:喜欢试验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1. 我在学习的时候:乐于观察22. 我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活跃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3. 我在学习的时候:看重直觉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4. 我在学习的时候:偏重逻辑思维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5. 通过什么途径我会学得最好:观察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6. 通过什么途径我会学得最好:人际间互动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7. 通过什么途径我会学得最好:合理的理论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8. 通过什么途径我会学得最好:有机会试验和实践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29. 我学习的时候:喜欢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效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0. 我学习的时候:喜欢理念和理论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1. 我学习的时候:倾向行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2. 我学习的时候:喜欢全身心投入学习33. 什么时候我学得最好:依赖观察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4. 什么时候我学得最好:凭借感觉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5. 什么时候我学得最好:己尝试做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6. 什么时候我学得最好:思考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7. 我在学习中:是个心静、含蓄的人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8. 我在学习中:是个乐于接受的人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39. 我在学习中:是个负责的人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0. 我在学习中:是个理性的人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1. 我学习时:乐于投入其中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2. 我学习时:喜欢观察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3. 我学习时:喜欢对事情作评价44. 我学习时:乐于积极行动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5. 什么时候我可以得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进行思考、分析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6. 什么时候我可以得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乐于接受、思想开放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7. 什么时候我可以得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认真仔细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48. 什么时候我可以得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以致用时①基本不符合②一般符合③比较符合④最符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1×2 = 2 m2
W 1 22 2m3 63
N= G = 2000 kN
M = 200×1.2 = 240 kN.m (右侧受拉)
NM
AW
2000 103 240 106 1 2 106 2 / 3 109
1 0.36
A
B
1m 中性轴
IZ
P M Z y
A IZ
单向偏心受压时最大(最小)应力计算公式

max m in


P A

M W
P—压力 A—横截面面积 M—绕中性轴的弯矩
W—截面对中性轴的抗弯截面模量
例:图示为一厂房的牛腿柱,设由房顶传来的压力P1=100kN,由 吊车梁传来压力P2=30kN,已知e=0.2m,b=0.18m,问截面边h为多少 时,截面不出现拉应力。并求出这时的最大压应力。
P A

M W
A bh bh2
W 6
M Pe
max

P bh
(1
6e ) 0 h
e h 6
即将矩形截面的截面核心范围在三分点内。
类似可确定其它截面的截面核心。
圆形截面 为四分点
练习:求图示杆中不出现拉应力时的F1/F2 。
F1
A
b
B F2 h
l
解:这是压缩+弯曲的组合变形
Mmax=F1l N=-F2
M max

M max WZ
N

N A
max N M max N M max A WZ
要使杆中不出现拉应力,σmax≤0
max

N M max A WZ
F2 F1l 0 hb bh2 / 6
F1 h F2 6l

2. 图示正方形截面悬臂梁,截面边长为a,跨度为l。受轴 向力2F和位于纵向对称面xy面的横向力F的共同作用。材料
Izb

max

k
Qmax A

[
]
学习任务一 斜弯曲杆件的强度计算
受力特点:外力垂直杆轴且通过形心但未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变形特点:杆轴弯曲平面与外力作用平面不重合。
y
斜弯曲也称为双向平面弯曲。
一、正应力计算:
x z
1、 外力分解: Py P cos Pz P sin
2、内力计算:
Iy
Iy
叠加后:
M Z y cos M yZ sin
IZ
Iy
最大应力:
max

M z max ymax M y maxZ max
IZ
Iy
max

M Z max M ymax
WZ
Wy
M z y M y sin
Iz
结果。
两种基本变形计算:
轴向拉伸(压缩) 外力 轴向力
内力 轴力(N)
应力 正应力
平面弯曲
横向力或外力偶
弯矩(M)
剪力(Q)
正应力 剪应力
分布规律 均匀分布
计算 公式
N
A
强度 条件

[
]
线性分布
Mzy
Iz

max

M zmax Wz

[
]
抛物线分布 QS*
学习情境六 组合变形
学习任务一 斜弯曲杆件的强度计算
学习任务二 偏心压缩杆件的强度计 算
组合变形的概念
一、概念:
1. 组合变形:受力构件产生的变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基本变形组合而成的。
2. 组合变形实例 :
3. 常见组合变形的类型 : (1) 斜弯曲 (2) 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 (3) 偏心拉伸(压缩) (4) 弯扭组合
M z Py x P cos x M cos;
M y Pz x Psin x M sin;
P
y
z

P
3、应力计算:
Mz 产生的应力
M Z y M z y cos
IZ
IZ
My 产生的应力
M y Z M yZ sin
解:(1) 求内力:
N= -P1-P2= -100-30 = -130kN M= P2 e = 30×0.2 = 6 kN.m
(2) 求应力:不出现拉应力即σmax≤ 0
max


N A
M WZ

130 103
180h
6 106
180h2 / 6

0
h≥276.9mm 取h=280mm
max

N A
M
WZ
130 103
6 106

280 180
180 2802
/6

5.13MPa
例:挡土墙尺寸如图所示,已知墙每米长自重G=2000KN,土侧压力P=200KN,
距离墙底1.2m,试求墙底截面A、B两点的应 力,并作出其应力分布图。
解:取1 m长坝体计算
Iz
M y z M z cos
Iy
Iy
Py M z
Pz M y
二、正应力强度条件

max


Mz Wz
My Iy
[ ];
最大压应力
y


㈠㈠

最大拉应力 z
± 在截面距离中性轴最远的两个角点上。 max
拉伸(压缩)和弯曲组合变形的计算
F1
A
受力特点:
xe P
z
xP
MZ z
外力作用在横截面的 对称轴上,但与杆轴线不
y
y
重合,且表现为压力
变形特点:
产生压缩变形和弯曲 变形两种变形
e—称为偏心距
MZ =Pe
1、外力简化 P 平移 P + MZ =Pe
2、内力计算 N=-P MZ=Pe
3、应力计算
N P
AA
M Z y
二、计算方法 : 组合变形若忽略变形过程中各基本变形间的互相影响,
则可依据叠加原理计算。
1. 叠加原理 :弹性范围小变形情况下,各荷载分别单独 作用所产生的应力、变形等互不影响,可叠加计算。
2. 计算方法: “先分解,后叠加。” 先分解-------应先分解为各种基本变形,分别计算各基本变形。 后叠加-------将基本变形计算某量的结果叠加即得组合变形的
b
B F2 h
l
外力 分析
内力 分析
平面弯曲
F1
Mmax=F1l
轴向压缩
F2
N=-F2
应力 分析
M max

M max WZ
N

N A
应力叠加,建立强度条件
max
N M max
N M max A WZ


+
=
学习任务二 偏心压缩杆件的强度计算
一、单向偏心受压的正应力计算
的许用应力为[ ],试计算许可荷载[F]。 F
Mmax=Fl
A
M max

M max WZ
l
N=-2F
N

N A
B 2F a a
max
N M max A WZ
2F Fl


a2 a3 / 6

F a3
2a 6l
σA = -1 – 0.36 = -1.36MPa σB = -1 + 0.36 = -0.64MPa
0.64 1.36
二、截面核心
(1)概念:使截面上只产生压应力而无拉应力时,
外力作用的范围, 称为该截面的截面核心。
(2)计算:以矩形截面为例,使截面边缘最大正
应力小于或等于零,则有:

m
a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