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实施现状及绩效分析
果洛州“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坐
,
因其分 布地 域 的广泛性 和危害 的特殊性 ,对 草地
万公顷 ,缓 冲区面积 4 0万公顷 。这 6处核心保 护区分 别是 :玛多县境 内的扎 陵湖 、鄂 陵湖 和星星 海湿地 核
生 态环境 、草地 生产 力 以及 草地畜牧 业造 成 的破坏远
心保护区;玛沁县境内的阿尼玛卿雪山和军功森林灌
化 草场 已超 过 0 . 7万平 方公 里 ,且 呈 不 断扩 大 趋势 , 主要分 布在 黄河源 头 的玛 多 、达 日两县 。全 州现有 鼠
害 面积 2 6万平 方 公 里 , 全 州 可利 用 草 场 面积 的 . 5
4 8 3.5% 。 。
果洛州的 玛多、 日、 达 甘德三县和玛沁县的西部四 乡所处 的地理位置 ,东部和东南有 积石山阻挡 了东南暖
果 洛州 地处 长江 、黄 河 源头 地 区 , 巴颜 喀 拉 山
木 核心 保护 区 ;久治 县境 内的年保玉 则湿地 核心保护
绵亘全 州南部 ,成 为黄河 、长江 的分水 岭 ,境 内雪峰
区; 班玛县境内的多柯河森林灌木核心保护区。
2 生态环境恶 化的主要原 因
耸立 ,江河纵横,湖泊繁多 ,山与山之间多有川流河 曲 。果 洛 地 区 的生 态 环 境 受 特殊 气 候 、地 理 环境 制
远超过雪 、旱灾的危害。区内害 鼠主要有高原 鼠兔 、 高原 田鼠和中华鼢鼠, 中以高原 鼠兔分布最广 ,危 其 害 最 大 。 由于 鼠兔 为群 居 鼠类 ,密 集 分 布 ,数 量 极 大,不仅大量采食优 良牧草 ,与牲畜争食 ,更为严重 的是洞道密集 、 纵横交错 ,使草地植被受到不同程度
土滩” ,致使草地生态环境 出现 了 “ 鼠进人退”的现 象。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三江源区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保护区之一、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三江源区需要进行生态移民,把原先居住在保护区内的人口迁出,保护和恢复区域的生态系统。
但生态移民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安置、生计保障、生态恢复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移民的目标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因此人口安置是重要的一环。
在确定人口迁出地点时,需要兼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避免过度集中人口。
可以选择周边地区相对落后的县市,通过发展产业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移民群体。
同时,要考虑移民人口的规模和适应能力,避免对迁入地区造成巨大压力。
其次,生计保障是关键问题。
移民群体一旦离开原先的生活方式,可能会面临就业、收入等方面的困难。
因此,需要提供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同时,可以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提供创业机会,让移民群体在新的地方找到生计。
生态恢复也是生态移民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迁移出的地区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保护和恢复植被、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土地资源质量,推动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也是保障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移民群体参与生态修复和保护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新迁入地区的管理,确保新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并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综上所述,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安置、生计保障、生态恢复、政府支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评价
利益协调问题
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往往涉及到多方利益的 协调,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工程的顺利 实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同时,生态补偿 机制的建立也是协调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之 一,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许多困难。
CHAPTER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持续发展
继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持续加强对三江源地区 的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 等措施,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 力。
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覆盖三江源地区的核心区域,包括青海、*、四川等省 份的部分地区。
实施期限
工程计划为期5年,分阶段进行实施,以确保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和生态恢复成 果的稳定。
工程主要措施
湿地保护
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改善湿 地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 。
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 减少水资源浪费,保障生态用 水需求。
工程实施中的技术难题
高寒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
三江源地区属于高寒生态系统,其保护与恢复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寒冷、干旱等自然环境因素,增加了 工程实施的难度。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如何在工程建设中充分保护和考虑生物多样性,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 成破坏,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资金筹措与管理问题
工程实施计划与步骤
制定详细计划
01
在工程实施前,制定了详细的工程实施计划,明确了工程目标
、任务、时间表和预算。
开展可行性研究
02
对工程实施地点进行详细的生态调查,评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分步实施
03
按照计划,分步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包括生态修复、水源涵养
田野调查视野下的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评估
田野调查视野下的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评估焦金波;绽小林【摘要】中央政府根据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极度重要性,实施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
截至目前,已有近10年的历史。
本课题组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青海藏区三江源进行了大量的田野实际调查,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修复、后续产业发展、牧民减畜转产就业、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尽可能“全景”式地展现目前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的真实状态。
%The ecological migration in Sanjiangyuan area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en years sinc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immigration measures ou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tection of Sanjiangyuan area.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vestigations,the research group plunged themselves deeply into the Tibetan area of Sanjiangyuan in Qinghai Province to carry out field surveys and completed more investigations and evalu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Sanjiangyuan area,ecological restoration,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industry and herdsmen′s livestock reduction and transference to employ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herdsmen etc,and combined the relative theory with practice so as to display a “panorama”to show the true status quo of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migration in Sanjiangyuan region.【期刊名称】《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9页(P72-80)【关键词】田野调查;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评估分析【作者】焦金波;绽小林【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南阳 473061;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西宁 8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5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
㊀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19-04-17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李志强1.2,张强3,祁佳丽1.2,吕渊4(1.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㊀西宁㊀810007;2.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㊀810007;3.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甘肃㊀兰州㊀730020;4.玉树州环境保护局,青海㊀玉树㊀815000)㊀㊀㊀㊀摘㊀要: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5),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选取生物丰度指数㊁植被覆盖指数㊁水网密度指数㊁土地胁迫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对2010年㊁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㊂结果表明,2010年㊁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以 良 为主,期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呈稳中向好趋势㊂关键词: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X171.1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454(2019)03-135-03引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按照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评价研究地域生态环境的优劣[1],可以更加直观㊁清晰地反映生态系统信息,便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数字化决策,是联系生态监测与管理决策的关键环节[2]㊂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三江源区 )地处青海省南部地区,被誉为 中华水塔 ,是长江㊁黄河㊁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㊂本文根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5)[3],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科学地评价2010年㊁2015年和2018年三年间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为分析三江源区未来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趋势和生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㊂1㊀研究区概况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1ʎ39' 37ʎ10',东经89ʎ24' 102ʎ27',区域面积为39.5万km2,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5.89%㊂包括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沁县㊁玛多县㊁甘德县㊁久治县㊁班玛县㊁达日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县㊁称多县㊁杂多县㊁治多县㊁曲麻莱县㊁囊谦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㊁同德县㊁贵德县㊁兴海县㊁贵南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㊁尖扎县㊁泽库县㊁河南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共21县1镇㊂2㊀技术方法与数据来源2.1㊀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5),以三江源区所辖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评价区域生物丰度指数㊁植被覆盖指数㊁水网密度指数㊁土地胁迫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在此基础上,依据各指数权重,计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反映三江源区内生物的丰贫㊁植被覆盖的高低㊁水的丰富程度㊁遭受的胁迫强度㊁承载的污染物压力,并按照分级标准划分级别,评价年度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其它年度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年际间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析㊂531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㊀李志强,张强,祁佳丽,吕渊2.2㊀指数计算与评价方法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以生态环境状况最优的区域定为100作为参照,数值范围在0 100之间,利用全国统一的归一化系数计算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ˑ生物丰度指数+0.25ˑ植被覆盖指数+0.15ˑ水网密度指数+0.15ˑ(100-土地胁迫指数)+0.10ˑ(100-污染负荷指数)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将生态环境分为5级,即优㊁良㊁一般㊁较差和差㊂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见表1㊂㊀表1生态环境状况分级表级别优良一般较差差指数EIȡ7555ɤEI<7535ɤEI<5520ɤEI<35EI<20状态植被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㊂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㊂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活,但有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制约性因子出现㊂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活的因素㊂条件较恶劣,人类生活受到限制㊂㊀㊀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基准值的变化情况,将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幅度分为4级,即无明显变化㊁略有变化(好或差)㊁明显变化(好或差)㊁显著变化(好或差)㊂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见表2㊂㊀表2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级别无明显变化略微变化明显变化显著变化变化值|ΔEI|<11ɤ|ΔEI|<33ɤ|ΔEI|<8|ΔEI|ȡ8描述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㊂如果1ɤΔEI<3,则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好;如果-1ȡΔEI>-3,则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差㊂如果3ɤΔEI<8,则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好;如果-3ȡΔEI>-8,则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差;如果生态环境状况类型发生改变,则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化㊂如果ΔEIȡ8,则生态环境质量显著变好;如果ΔEIɤ-8,则生态环境质量显著变差㊂2.3㊀评价数据来源2.3.1㊀影像数据2010年landsat5TM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30m),2015年㊁2018年landsat8OLI影像(空间分辨率15m);2010年㊁2015年㊁2018年MODIS影像数据(空间分辨率250m)㊂以上数据均从中科院地理空间数据云获取㊂2.3.2㊀遥感监测数据2010年㊁2015年㊁2018年三江源区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数据,均基于各年度遥感影像解译获取㊂2.3.3㊀其它相关数据2010年㊁2015年㊁2018年三江源区各县(市)年降水量㊁年水资源量㊁土壤侵蚀数据和环境统计数据,均从各行业部门获取㊂3㊀评价结果3.1㊀状况评价2018年,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55.76,生态环境状况为 良 ㊂各县域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分布在43.60 71.60之间,反映三江源区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差异性大㊂三江源区(21县1镇)生态环境状况以 良 为主,生态环境状况 良 的县域共19个,占区域总面积的54.94%;生态环境状况 一般 的县域共3个,占区域总面积的45.06%㊂从空间分布来看,总体上南部生态环境状况好于北部,东部好于西部㊂三江源南部大部分区域及东部区域共19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 良 ,主要是由于三江源区内基本没有工业污染源分布,631青海环境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29卷第3期(总第11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9月且植被覆盖整体较好,三江源区西部及中部河流水域分布较少的2个县及1个镇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 一般 ,见图1㊂图1㊀2018年三江源区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级别空间分布图3.2㊀年际变化2010年㊁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年际变化评价结果见图2㊂图2㊀三江源区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图㊀㊀(1)与2010年相比,2015年三江源区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以 良 为主,15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7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略有变化㊂其中仅有2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值ΔEIȡ1,占三江源区域面积的0.14%㊂(2)与2015年相比,2018年三江源区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以 良 为主,10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11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略有变化,1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化㊂其中有11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值ΔEIȡ1,占三江源区域面积的32.52%㊂(3)与2010年相比,2018年三江源区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以 良 为主,10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11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略有变化,1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变化,其中有10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值ΔEIȡ1,占三江源区域面积的35.87%㊂4㊀结论(1)2018年,三江源区各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分布在43.60 71.60之间,生态环境状况以 良 为主㊂(2)2010年㊁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且呈向好趋势㊂参考文献[1]周华荣.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2000(2).[2]董贵华,何立环,刘海江,等.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J].中国环境监测,2013,29(2):41 45.[3]环境保护部.HJ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731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分析㊀李志强,张强,祁佳丽,吕渊。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是中国淡水资源的主要生态屏障和补给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三江源地区在中国生态保护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性与关键性作用。
然而,三江源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频发生态危机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这种重要性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存,凸显了“生态移民协调”的价值所在。
生态移民是解决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措施之一,在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已达成共识。
因此,本文就“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为有效推进生态移民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
第一章对“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的分析,构成该研究的理论支撑。
本章剖析了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外延、分类及特点;运用“生态文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生态移民问题,为实施生态移民提供理论支撑;从有利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实施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对“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构成该研究的实践基础。
从“人口变迁(生态难民的出现)、生态恶化(实施移民工程)、移民项目(生态移民的依托)”三个角度分析生态移民的背景和动因;指出生态移民在主要政策、实施过程、安置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并从“移民管理、文化变迁、产业转型、移民返迁”等方面探究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以及从“政策、经济、人口、文化、生态”等角度分析影响生态移民的原因。
第三章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进行探索,这是该研究的难点所在,同时也是亮点所在。
在分析生态移民对象(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自然灾害地区)的基础上,从一般特征与突出特征两个维度对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
生态移民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移民的广泛性特征、意愿的双重性特征、移民的高效性特征等方面;生态移民的突出特征集中体现在生态移民所形成的“飞地”问题,并对“飞地”区域、内涵、特征、类型及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
三江源保护工作总结
三江源保护工作总结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三大源头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
保护区。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植被恢
复和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的保育能力。
同时,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平衡的恢复,保护了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其次,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
政府部门建立了完善的
监测体系,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加强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和管理,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再次,三江源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政府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环
保宣传活动,提高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
同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守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让三江源地区的美丽和纯净永远保留下去。
浅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形势更 为严 峻。 黄河 源 头 8 0~9 0年 代 平 均 草场 退 化速率 比 7 0年代 增 加 了一 倍 以 上 。水 文 观 测资 料
表明: 黄河 上游连 续 7年 出现枯水 期 , 年平均径 流量
间, 均大于 同纬度 的东部 地 区。 1 2 生 态环境 的基本 状况 .
三江 源( 玉树 州 ) 地 自然 条件 不尽 相 同, 气 各 其
年播种 面积 14 . 4万 h 2 r 左右 。 n
位 就下降 了 2 以上 。19 m 9 6年” 湖 ” 间的 黄河 沿 两 之
段首 次 出 现 断 流 ,9 7年 第 一 季 度 降 到 历 史 最 低 19
点, 源头首 次 出现断 流 , 源头 的鄂 陵湖和扎 陵湖水位
下 降 了近 2 两 湖 间 发 生 断 流 。 19 m, 9 8年 1月 ~6
约着 农牧业 生产 的发展 。全 州年 日照时 数在2 9 日趋 减少 .
近年来 三江源 区来 水 量逐 年 减少 , 河 流域 的 黄
2 7 .h之 间 ; 70 9 年辐 射量在 6 3 5~ 7 .K /r 之 2 . 6 4 7 Je 2 a
候 和土壤 也有 明显差 别 , 草 场类 型 上 也相 应 地 反 在 应 出纬度 变化 和垂直分 布 的规 律 。境 内主要 以高寒
草甸草 场为 主 , 州 可 利 用 的草 场 面 积 为 16 .5 全 15 4
减少 2 .% , 2 7 黄河 源 头 区素 有 ” 湖 之 区 ” 千 的美 称 ,
月, 鄂陵湖 口以下 至黄 河 沿 6 k 以上 的 河 段 陆续 0i n
出现断流 9 d 8 。长江 源 头近 la来 出现 了严 重 的 缺 O
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三江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韩成军;王林【摘要】三江源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水土流失使源区草场退化与沙化,目前的退化草场面积达250万hm2;大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下降,造成河川径流量减少;生物多样性萎缩.目前三江源区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8.07万hm2,其中营造水土保持林6.29万hm2、经果林0.05万hm2,种草3.78万hm2,实施封禁治理7.82万hm2,建设基本农田0.13万hm2,有效地缓解了牲畜缺草现状,提高了草地水源涵养能力,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原则和重点.【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0(000)011【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发展对策;三江源区【作者】韩成军;王林【作者单位】青海省水土保持局,青海,西宁,810001;平安县水土保持工作站,青海,平安,8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1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概况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因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地而得名,被誉为“中华水塔”。
三江源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地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三江源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原始、最脆弱的地区,多数土壤、植被尚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系统结构和功能简单,受到外界干扰时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而且恢复能力较弱。
在 20世纪的不同时期里,由于过牧过樵、无序垦荒、采药及开发建设活动等,使得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根据青海省 2007年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三江源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13.1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6.29%[1],与1995和2000年的遥感调查数据相比都有所增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
政策因素:生态保护政策与生态移民计划
生态保护政策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政府制 定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政策,包括限制放 牧、禁止采矿、强制性退耕还林还草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当地居民失去了部分 生活来源,不得不面临生态移民的问题。
VS
生态移民计划
政府为了解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移民计划,包括异 地搬迁、就业扶持、社会保障等措施,这 些计划的实施帮助当地居民解决了生活困 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
应进一步深化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生态移民政 策提供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01
02
03
保护和恢复植被
通过植树造林、退化草地 修复等措施,提高植被覆 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
治理水土流失
采取工程措施如修建护坡 、实施水土保持耕作等, 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 资源。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提 高生物多样性。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
2023-11-07
目 录
• 三江源地区概述 • 生态移民问题产生的原因 • 生态移民问题的挑战与困境 • 解决方案与政策建议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三江源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 源地。
澳大利亚大堡礁生态移民
澳大利亚大堡礁采取了限制捕捞、鼓励当地居 民迁出等措施,以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展望
果洛州三江源生态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分析
等多个方面对各级政府官员、移民村村干部和典型移民进行了
深入访谈。本次共计发放问卷 200 份,合格 187 份,有效率达
93.5%。抽样结果汇总如表 1 所示。
(二)研究方法
1、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值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
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确定指标权重。
权重越大,效用值越大,反之则小。
至 2020 年 3 月,青海省 4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53.9 万建 贫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在生态移民脱贫问题的研究
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 上,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从可持续生计的视角看待可持续
贫困的问题,但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仍然存在,相对贫困问题将
脱贫 , [11][12] 且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数据的实证分
2021 年第 10 期
56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区域经济
困县的 17 个乡镇、33 个移民村的 200 个生态移民家庭进行了
入户调查,并就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情况、移民家庭收支、致
贫原因、政策补助、就业帮扶以及移民在安置区居住的满意度
区域经济
果洛州三江源生态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分析
黄 蕾
(青海民族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摘 要:果洛州作为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重点搬迁区以及国家集中连片特困扶贫地区,其特殊性决定了果洛州在扶贫开发 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对果洛州3个县17个乡镇33个移民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方法从阿玛蒂亚·森的五类 “工具性”自由出发,构建生态移民可持续脱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果洛州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可持续脱贫能力进行分析。研 究结果表明:防护性保障、政治自由和经济条件三类“工具性”自由对移民的可持续脱贫能力有显著影响,当聚类分析的欧式平 方距离为5时可将移民村分为均衡发展型、就业促进型和后发提升型三大类。结论:提高移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和增加国家的 就业帮扶有助于提升果洛州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可持续脱贫能力。
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问题和对策
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问题和对策摘要:本文对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效、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入手,进一步展开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最后提出了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江源生态保护;实施效果评估;问题及原因;对策建议前言三江源地区作为国内及其关键的淡水资源供应区,其水资源蕴藏量高于2000亿立方米,其中分别占据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总水量的25%、49%、15%,三江皆起源于此地,所以被称为三江源,也有“中华水塔”之称。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1.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生态工程的建设促进了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蓄养能力,其中水源总量上升了大概85亿立方米,而湖泊和湿地面积分别增长了79、104平方千米,从工程建成后2012年的情况调查数据看,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出境水量相较于2004年实现了高于20%的增长。
不仅如此,该地区的水体也得到了净化,因此可以说,三江源地区开展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对于提升区域水源蓄养水平、增长水量、改善水质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2.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自2005年开启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后,工程所在区的植被恢复情况表现良好,中等覆盖度的草地面积渐趋稳定,而高覆盖度率区域则以每年2000平方千米的速率在增长;黑土滩的植被覆盖程度也提升了60%左右,沙化趋势得到了实际效果上的遏制,正是因为植被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所以水土保持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在三江源区域的生态保护过程中,森林植被扩张了约150平方的范围,工程项目相关的草原植被也有了11%的提升,因此整个植物物种也因此获得了保护,动物的种类得以因此而保存下来,2012年玛多县内生存的藏羚羊就突破了四万的数目,和十年之前比有了1.5万只的上涨,其他的藏野驴、岩羊等动物种类的繁衍生息条件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区域内的生态体系得到了质的改观,生物多样性也因此快速恢复起来。
三江源生态现状分析
一
、
四 季及 年 平 均 气 温普 遍 升 高 。年 平均 气温 的升 幅 , 自南 向北 、 由西 向 曾 经 水 草 丰 美 , 狐 狸 、 、 羊 等野 生动 物 以及 众 多 鸟 类 的 乐 园 , 是 狼 黄 东 、 海拔 高度 的 降低 而增 大 。三 江源 地 区 的 各组 成 单 元 一 黄 河 源 时至今 日, 随 它们数量锐减 , 很多甚至 已经绝迹。源年平均气温上升的速率分别为每 1 O年 03 .2摄 氏度度、 .4摄 氏度和 O2 02 .8摄 氏度。其中 , 黄河源区是整个 三江源地区气温升 幅最 大的区域 , 中以青海省黄南藏族 自治州泽 其 库县增幅最 大, 其温度上升的速率达到每 1 0 2 0年 . 摄氏宦。三江源地 4 区年 平 均 气 温 的升 高 , 由 全 球 气候 暖 干 化 的 自然 因素 为 主 、 类 是 人 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 室效应加剧的原 因为辅造成的。 2 冰 川 退缩 、 地退 化 、 地 荒漠 化现 象严 重 。 川 水 是 三 江 源 、 湿 土 冰 地 区的 主 要 补 给 水 源 , 冰川在 急剧退 化 , 1 9 1 9 但 仅 9 3— 9 5年两 年 因表 面减 薄和 末端退缩 , 导 致 冰 川 下 流 水 量 减 少 7亿 立 方 以 上 , 后 情 就 其 况还在 发展 。冻土也在继续退化, 现在比九十年代减少了 1 成约 1 6万
关于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思考
“ 中华水塔”之称 ,是黄河 、 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
长江总水量的 2%,黄河总水量的 4 %, 5 9 澜沧江总水 量 的1%均来源于此地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 变 5 暖, 三江源地区也受到影响 , 气温普遍有所升高。源
责
辑
草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另外 由于挖虫草 、淘金人数 2 生态移民过程 中面临的问题 。
剧增对草原植被的 自 我修复也构成障碍 ,而且当地居
2 生产方式的转 变 . 1
向 锦
牧民在移民前采用靠天放牧的传统生产方式 , 牲
收稿 日期 :2 0 — 1 1 0 5 1- 1 作者简介 : 马茹芳 , 青海民院经济与管理学系 20 0 4级 中国少数 民
三江源生态恶化除了 自 然因素外 ,人为因素也不 搬迁已成为三江源地 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的重要选择 , 容忽视 。由于政治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牧民把追 也是当前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的重要手段 , 求牲畜数量作为主要 目 , 标 造成草原超载过牧 ,导致 更是关乎国计 民生的大事。
维普资讯
马茹芳
( 民院经济与管理学系。青海 西宁 800) 青海 108
摘 要:生态移民是治理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重要选择。本文从三江源生态移民的重要性、移民 “ 再社会化”
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 和成功 实施 生态移民的对策措施方面进行 了探 讨。
区生态环境 日趋恶化 ,区域内天然草地退化严重 ,土
增多和 日 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落后的自然放牧生产方 式矛盾 的表现 。要恢 复和维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状 况, 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牧 民群众的生计问题, 改
浅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青海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资源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湿地。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本文旨在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现状进行浅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对策以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现状三江源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该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湿地、无污染的湿地草甸、大面积的湿地和森林植被等。
然而,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被过度开发。
这不仅导致湿地退化和水位下降,还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水污染问题:农业和工业活动导致了大量的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进入水体,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不仅危害了水生生物的生存,也对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生态失衡: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和过度开发等人为活动导致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失衡。
土地退化、草原退化和野生动物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三、存在问题在分析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现状后,可以看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由于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发,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许多物种已经濒临灭绝。
3.水资源短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三江源地区的自然水资源有限,造成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对策为了解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1.加强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
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增强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江源区生态资产核算与价值评估
三江源区生态资产核算与价值评估前言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遗传基因库之一,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之称,其生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重要的生态功能调节区、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高度集中区。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不仅影响三江源区和青海省,而且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005年国务院启动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规划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涵盖行政区域为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的21县及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明确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开展“三江源二期工程”建设。
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取得了巨大成效,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稳定恢复尚需持续建设、管理与维护,后续生态保护、恢复治理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资产评估及价值核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
青海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已明确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列为制度建设创新的工作重点。
但截至目前,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
准确掌握三江源区生态资产,了解三江源区生态状况及主要功能,清算三江源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生态产品价值,正确评估三江源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的机会成本,从而为探索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体系机制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为三江源区生态补偿方法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青海省乃至全国自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探索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
根据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就“开展三江源重要生态功能区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达成共识,联合开展了此项工作。
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调研报告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华水塔”乃至“亚州水塔”。
这里作为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对世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之后,国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促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
作为一名长期在藏区工作和生活的少数民族干部,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一直牵动着我的心,为了解规划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展情况,今年6月初,我到三江源保护核心区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作了一次调研。
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的成效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是三江源保护的核心区,面积26.7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7.2%,辖玉树、囊谦、称多、杂多、治多和曲麻莱6个县48个乡镇,人口达33.7万人,其中藏族人口为31.99万人。
2008年全地区生产总值24.52亿元,财政收入5467万元,城镇居民收入1201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76.9元。
年未牲畜存栏数259.62万头匹。
自2005年国家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和建设工程启动以来,玉树州认真实施以退牧还草、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禁牧搬迁工程,以治理黑土滩、灭鼠为内容的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和能源建设等工程,以太阳灶、光伏电源、太阳取暖等内容的能源建设,以水、电、路、通迅、广播、电视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全州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二十多个,完成退牧还草3424.94万亩、治理黑土滩4万亩、安置生态移民3825户、完成草原禁牧减畜166.259万羊单位。
建成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湖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4个州级自然保护区。
有通天河沿岸、东仲、约古宗列、果宗木查、格拉丹东、当曲、昂赛、白扎、江西、索加—曲麻河等10 个以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为主要任务的核心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三江源 ; 生 态移 民 ; 绩效 ; 对 策
中图分类号 : S 1 8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8 5 8 1 ( 2 0 1 3 ) 0 8— 0 1 2 0—0 3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S t a t u s a nd Pe r f o r ma nc e An a l y s i s o f
摘
要: 通过 实地调查研 究表 明: 移民措 施有效地 遏制 草地 生态退化 的趋势 , 促进 了牧 区产业结构 的调 整 , 增加 了草原
牧 民享 受社会福利的机会 , 同时其也存在 生态补偿机制不尽合理 、 移 民缺 乏基本 生活保 障等 问题 , 建议从 完善 生 态补偿 机
制、 发展 3地人民直接 " - 受益的产 业、 改善人 民的生存条件、 加 强禁牧草地监 管等几 个方 面, 对移 民政 策进行 完善 , 确保 生 态
d e g r a d a t i o n ,p r o m o t e d t h e a d j u s t m e n t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i n t h e p a s t o r l a a r e a s , a n d i n c r e a s e d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y o f ra g s s l a n d h e r d s - m e n t o e n j o y t h e s o c i l a w e l f a r e .H o w e v e r , t h e r e w e r e a l s o s o m e p r o b l e ms i n e c o l o ic g l a m i g r a t i o n , f o r e x a m p l e ,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e o m —
l o w a s p e c t s :i mp r o v i n g he t me c h a n i s m f o r e c o l o g i c a l c o mp e n s a t i o n,d e v e l o p i n g t h e d i r e c t g a i n i n d u s t r y f o r l o c l a p e o p l e ,i mp r o v i n g p e o p l e ’ S l i v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a n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s u p e r v i s i o n o f g r a z i n g ra g s s l a n d .
m e n t a t i o n o f he t e c o l o g i c a l m i ra g t i o n e n i g n e e i r n g , t h e a u t h o r s u g g e s t e d t h a t t h e i m m i g r a t i o n p o l i c y s h o u l d b e i m p r o v e d f r o m t h e o f l -
Ab s t r a c t :F i e l d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i mmi g r a t i o n me a s u r e s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s t r a i n e d t h e t r e n d o f ra g s s l a n d e c o l o g i c l a
E c o l o g i c a l Mi g r a t i o n i n S a n j i a n g y u a n Ar e a
NI E Xu e—r ai n,L I Z h i —q i a n g
(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M o n i t o i r n g C e n t e r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 Q i n g h a i P r o v i n c e ,X i h i n g 8 1 0 0 0 7 ,C h i n a )
p e n s 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w a s n o t r e a s o n a b l e, a n d t h e i mmi g r a n t s w e r e l a c k o f b a s i c l i f e s a f e g u a r d .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mo o t h i mp l e —
江西农业学报
2 0 1 3 , 2 5 ( 8 ) : 1 2 0—1 2 2
Ac t a Ag n g x i
三江 源 区生态 移 民 实施 现 状及 绩效 分 析
聂学敏, 李志强
( 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中心 , 青海 西宁 8 1 0 0 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