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改革研究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改革研究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改革的研究摘要:职业院校传统教学考核评价存在一定的弊端,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改革旨在实现考核评价标准、思想、过程、方法、主体的创新,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考核评价。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能力过程性评价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职业教育传统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弊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掌握先进职业岗位的理论知识和最新技术为目标,以提高自身综合职业能力为关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各职业院校纷纷暴露出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弊端,主要如下:①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以笔试为形式,以分数为标准,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②考核评价时间单一。

主要采用总结性考核评价方式,在学期中、学期末组织学生考试,助长了学生“考试背笔记”的坏风气;③考核评价内容单一。

重理论轻技能,对技能的考核缺乏好的方法;④考核评价标准单一。

仅限于对专业能力的考查,缺乏对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考查;⑤考核评价主体单一。

只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参与。

以上种种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弊端,使职业教育的特色含糊不清,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很多职业院校都在探索考核评价的改革之路。

二、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思路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把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多方法、过程性的考核评价体系来丰富现有的考核评价手段,从而解决信度问题;对过去考核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考核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建设来解决效度问题;将工作任务项目化,实行分类分项考核评价解决质量问题。

在设计中要实现以下创新:(一)“考核评价标准”的创新——以“表格评价”和“指标评价”方式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综合考核评价根据职业教育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进行改革,取消单一“专业理论知识”考核评价标准,实施职业能力的综合考核评价。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调查报告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调查报告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调查报告
根据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调查,以下是结果报告:
1. 沟通与合作能力:
中职学生在沟通和合作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能力。

他们能够与同学和老师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合作,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回应。

2. 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水平。

虽然他们在跟随老师的指示和要求方面表现良好,但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可能还有些欠缺。

3. 创新与创造能力:
中职学生在创新和创造能力方面有待提高。

他们对于新思维和创新的敏感度较低,缺乏自主开展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4. 社交与人际关系能力:
中职学生在社交和人际关系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与他人相处融洽,并能够解决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较高的社交和人际关系能力。

然而,他们需要加强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些调查结果可作为学校和教师们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参考。

高职院校学生增值性评价实施方案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学生增值性评价实施方案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学生增值性评价实施方案研究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始推介增值性评价。

目前研究方向大多停留在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做法的介绍及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在实际运用中主要将其应用于中小学教育,高职教育领域应用增值性评价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

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实施增值性评价中所涉及的评价模式、评价指标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学生增值性评价统计模型的选取(一)增值性评价统计模型概况随着相关统计方法的发展,以及各种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增值性评价方法的统计技术也随之得以完善。

目前应用于增值性评价的主要有三种统计模型。

第一种为概要统计分析模型。

这种统计分析是将学校作为统计分析的最小单位,采取被测评学校学生原始成绩的平均增长数作为测评指标,并将与被测评的其他同级别、同类别学校学生测验成绩平均增长的差值作为学校的增值指标。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根值等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来得出结果,而未对影响学生增值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学生自身因素给予应有关注。

第二种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式。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分析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最常用的统计方法,这一方法是分析测试值与期望值之间残差值的标准统计技术[1]。

根据评估目标,其期望值既可用于以学生个体因素为自变量的层面,也可用于以教学单位因素为自变量的层面。

由于用于不同的层面所取的自变量不同,故两者只能取其一。

在以学生因素为自变量的评估中,期望值自变量涉及学生的入学成绩、学习经历、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诸多元素。

在以教学单位因素为自变量的评估中,期望值自变量涉及学生入学的个体成绩、平均成绩以及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硬件投入、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地域环境等诸要素。

残差值是指学生的个体成绩和全样本平均成绩与期望值的差距,残差值的数值大小与符号,反映被测评单位的教学绩效。

无论针对哪一层面,都是在个体数据的基础上再进行全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测评结果。

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文献

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文献

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文献一、概述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中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对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检验和评估。

而为了更好地进行测试,合理选择和利用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文献进行探讨和总结,为考生和教育机构提供参考。

二、参考文献的重要性1. 提高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合理选择和使用参考文献,可以帮助测试编制者更科学地确定测试内容和测试形式,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的选取可以为测试内容的设计提供依据,保证测试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2. 提升考生的参考价值对于考生而言,合理的参考文献可以作为备考的重要依据。

通过阅读参考文献,考生可以了解测试的范围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参考文献的使用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复习,提升备考效果。

3. 促进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对于教育机构来说,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升教学质量。

三、参考文献的选择原则1. 专业性原则参考文献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能够真实地反映所对应职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应选取那些由相关领域专家或权威机构编写的、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作为依据。

2. 可靠性原则选择的参考文献应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这包括参考文献的来源、作者的资质、被引用的频率等方面。

应尽量避免引用未经权威认证或评审的参考文献,以确保测试内容的准确性和信度。

3. 实用性原则参考文献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这包括是否能够指导考生提升职业技能、是否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有益信息等方面。

选择的参考文献应该能够为测试编制者、考生和教育机构提供指导和参考。

四、理论性参考文献在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中,理论性参考文献的选择十分重要。

这类参考文献可以帮助考生理解相关职业技能的理论基础,从而为实际操作提供支持。

常见的理论性参考文献包括专业教科书、学术期刊论文、权威专业书籍等。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李红岩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130103)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 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成为了人才培养 的重点,培养具备高性能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人 才培养的关键。本文基于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现状,对 高职学生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进行讨论,以促进我国教育 事业的发展。
难,并能想办法解决。 (八)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全面发展 制定新的评价标准,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学生。重视学
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注重能力的培养。对于知识的掌握 采用分层评价理念,制定不同的目标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改变学困生的厌学心理,激发学
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马培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二)处理好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当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 才为原则,强化对人才的素质教育,在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 能的同时,兼顾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职业 的需要,适应职业的变化。在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对普通文化 的教育有所欠缺,需要通过文学、艺术以及心理课程,开展多 门类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进而培养学 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其成为人格健全、具有强烈社会责任 感的新青年。 (三)理顺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关系 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工作过程系统 化课程理论,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 是,在现实的情况中,并不是所有的专业性工作都能实现“过 程化”,就算是工作流程十分的透彻,也难以实现将所有的课 程都完全转化为学习的过程,例如,专业基础课等专业性较强 的课程。由此可见,这种理论具有选择性,只有能够过程化的 课程才适合这种理论,过于专业化的课程难以实现与学习过程 相对接,因此,在进行课程模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课程进行 选择,适当过程化,以此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融合,促进 学生更快地掌握工作要领,促进其就业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 能力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当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及时了 解当今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调整其教学的内容。学 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安排教师到企业当中参观培训, 进一步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强化对行 业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张阳,张名艳.综合素质测评制度视角下高职学生就 业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4(12):83-85. [2] 方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J]. 现代教育管理,2013(09):93-96. [3] 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 2013,34(05):96-103. [4] 沈苏林.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 [J].江苏高教,2011(04):131-133.

综合实践活动课《职业体验》教学设计与反思-2019年教育文档

综合实践活动课《职业体验》教学设计与反思-2019年教育文档

综合实践活动课《职业体验》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社会职能,体会各行业的辛苦;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本次活动的表现做出评价,并试着用感谢信、赞美诗、画画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提高服务社会意识等。

活动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布置社会调查内容及职业体验。

(略。

)第2课时:汇报社会调查和职业体验情况,谈论自己的理想职业。

第3课时:召开职业不分贵贱的辩论会。

(略。

)活动准备:教师:调查全班学生的职业理想;与社会职业部门取得联系,开展全班性的职业体验;播放大专辩论会的录像;做一些职业名称的卡片,准备摄像机、水晶瓶。

学生:准备社会调查表;进行一天的职业体验;收集职业不分贵贱的小故事。

括动流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综艺节目“幸运52”大家都看过,相信你们对其中的“猜词”环节都很喜欢吧!我们也先来做一个“猜词”的游戏怎么样?(教师提供词卡,一名学生描述词卡上职业的特点,最多只能提供3个,看哪位同学能最先猜出是什么职业,猜不出来由教师公布答案。

)二、汇报调查情况师:你们猜得都很快呀!能通过提供的职业特点,马上就猜出了是什么职业,看来大家的社会调查一定完成得很出色。

下面我们来把大家调查的情况说一说吧!请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先来介绍总体情况。

(先由组长说明活动时间、地点与参加人,然后由1-2名组员汇报调查情况。

调查表可参照书中图例,也可以自己调整增加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师:大家的调查情况都汇报完了,你最欣赏哪组同学的调查,或哪组同学的调查改动一下会更好.请谈―谈你的想法。

(略。

)三、谈职业体验的感受师:上一次活动中,全班同学共同决定我们要一起体验公交车乘务员的职业,我把一些同学当乘务员的情况录子下来,大家来看一下。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报告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报告

[ 高等教 育研 究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报告
宋 剑 祥
( 1 .昆 明冶 金高 等专 科 学 校 ,昆 明 6 5 0 0 3 3 ;2 .俄亥 俄 州 立大 学 教育 与 人类 生 态 学 院 ,美 国 哥伦
布 4 3 2 1 0 )
摘 要 :从 职 业 能力 的 内涵理 解 出发 , 简述 了国 内外的职 业 能力 的研 究与 测评状 况 ,采 用 美国职 业 专 家 霍 兰德 职 业 性 向 S DS测试 量 表 ,以云 南省 5所 职 业 院校 学 生为研 究对 象 ,对 高职 院校 一 、三 年 级 学 生职
近 年来 。我 国高 职教 育发 展迅 速 。作 为我 国高 等教 育 的一个 重要 层次 ,高职 院校规 模 已 占据 大半 壁 江
山 。 以就 业 为导 向 ,如何 更好 地适 应社 会行 业发 展 变化 与职 业 岗位技 能要 求 ,着力 培养 学生 “ 最 能够 做什 么 ”的职业能力 ,是高职 院校共 同面临 的重要任 务和焦点 问题 。为此 ,本文基 于职业 能力测试 ,拟 就高职 院
调 查量 表法 、心理测 验 法 、情 景模 拟 法 和实训 现 场测试 等 方法 。其 中 问卷调 查量 表法 和心 理测 验法 由于 操 作 简单 ,省 时省 力 ,能 迅速 、公 平 、准确 和全 面 地评判 出受试 者 的特点 ,成 为 目前最 为流 行 的职业 能力 测 试 方法 [ 1 ] 。职 业 能力 测评 综 合运 用 心理 学 、测 量学 和 统计 学 等学 科理 论 和操 作程 序 ,对 人 的能 力 和行 为 确 定 出一 种数 量化 的值 ,从 而一 定程 度上 反映 出一个 人潜 在 的能力水 平 ,帮助 寻找 “ 人职 匹配 ”的职业 回 。职 业 能力 测试 工具 有 很 多类 型 ,常 见 的有 :一 般能 力 、单 项/ 特 殊 能力 和 多 项能 力 等倾 向测试 。其 中 ,一 般 能 力倾 向测试 即智力 测 试 。用 “ 智 商 ”表 示 高低 ,是 对一 般 智 慧能 力 的测 试 。单 项/ 特 殊 能力 倾 向测 验 集 中测量 某一 种 能力倾 向 .或某 些 人具 有他 人所 不具 备 的能 力 。如文 书 、心理 运动 和机 械 的能力 倾 向等 。多 项 能力 倾 向测验 则测 量 多种 能力 倾 向或 能力群 。 ’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一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必要性分析职业素养是指一个职业工作者的内在规范与要求,主要表现一个人的职业品德,通过在从事职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

高职学生如果要具备职业素养,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

职业素养有助于一个人更好地展示工作行为。

就业能力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本文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工作机会、维持与稳定工作、更换工作的再适应、能够获取新岗位的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强调过程,也需要强调目标。

高职学生能够意识到就业环境压力,懂得国家就业政策,知会就业市场,一生中能够持续保持“可雇用性”,才能终身拥有工作能力。

现在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包括狭义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包括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就业愿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带着明确的职业动机,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高职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扎实知识技能、拥有积极阳光的就业心态、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

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这是职业教育转变的必须要求。

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暴露的问题不少:职业教育重职业轻素养、重技能轻德育。

因此,高职应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大众化教育之后,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都比较重要。

二构建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1.优化课程设置职业素养与能力已经深刻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为提高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必然要开发与设计职业素养课程与就业能力课程。

设计职业素养课程,如商务礼仪课程、商务谈判课程、职业形象塑造、会务接待课程等,达成以下目标:提高个人形象、掌握商务礼仪规范和技巧、深谙人际交往、懂得人情世故。

设计与开发就业能力课程,如培训课程,通过情景模拟、游戏设计、团队建设等,达成以下目标:训练和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外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改革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
“ 业务操作技能” “ 、 专业知识的 掌握 ” “ 、 主动性 和事业心” “ 、 问题 的解决和执行 能力” “ 术的应 用” 对于高职 高专院校 和 技 , 学生职业能力是非常重要 的 , 并且 , 目前企事业 用人单位和 高职高专院校 对于学生 职业能 力中不同技 能要素 的关注程度 差
3 8 3 0 86 .5 .3 4 1 3 0 85 . l . 1
信 息的收集和分析 意见和信息的交流 业务的操作技能 专业知识 的掌握 团队工作集体意识 问题 的解决和执行能力 自尊心 自我管理 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态度 技术 的应用 主动 性 和 事业 心 危 机 应 变 能 力 学 习和 创 新 能力 沟通 和 谈 判 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
聘的高 职高专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并要求他们说出 这些受聘者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两件事和表现差的两件事。 访 谈结束后, 对谈话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 抽取出职业能力的 特征要素 引。
“ 主动性 和事业心” 442 、 问题 的解 决和执行能 力” (.3) “ (.8)“ 的应用 ”(.3 )“ 433 、技术 439 ,意见和信息的交流” 和
表 l 各 能 力 要 素 描 述 性 统 计 结 果
表 2 五 项 最 重 要 的 能 力 要 素 频 数统 计 (样 本 总体 )
N p r e t P r e to a e e c n e .n fc s s c
职业能力要素 基 础 知识 的掌 握
常 规 知识

明问卷的信度很高 。
二 、 究过 程 研
( 谈话法。 一) 我们依谈话法对河南的高职高专院校及其
主要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 这些单位经常大量录用高职高专 ( 一)描述性分析。 1 个要素的最大值、 将 8 最小值、 平均 院校应届毕业生 , 很多单位和企业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在提 值和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指标列于表 1 。从表 1 统计数据可 前制定的谈话法提纲的基础上 J我们主要就高职高专院校 以看出, ,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要素中的“ 业务操作技 学生的职业能力问题进行了访谈 , 要求被访单位对于近年招 能” 平均值最高(. 6 , 48 )其次是“ 业知识的掌握”459 、 0 专 (.1)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课题项目: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支持课题“职业能力发展与职业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编号:9852001xsjg011),主持人:赵志群。

一、背景职业能力研究是国际职业教育研究和革新实践中的一个重点,然而我国的相关讨论多建立在朴素的主观感知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由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解释力有限。

我国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的影响,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采用了类似英国的NVQs和美国DACUM课程开发方法中的行为主义定义,但同时又有很多职业教育机构引进了德国建立在情境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基础上的职业行动能力和设计导向职业教育的概念。

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识,演绎出了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教学和评价方案,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了不同的工作策略与措施。

鉴于对能力理解的过于多样化,大家意识到,只有在实证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职业能力研究才能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更直接的指导。

在此,开展职业能力测评具有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我国的职业能力测评主要是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采用的能力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强的学校或区域性特征,无法藉此进行校际之间和区域间的比较。

由于相关理论研究不足,能力模型和测评方案无法反映职业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没有建立起对测评结果与能力发展阶段对应关系的解释模型[1]。

COMET项目是一个起源于德国,由瑞士和南非等国参与的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项目,其内涵相当于职业教育的PISA。

COMET采用大规模能力诊断(large-scale diagnostic)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感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院校、地区间的教学质量比较,并为教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COMET能力模型和测评模型[2]的理论基础是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3]、行动导向教学[4]、发展性任务[5]、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6]和工作过程知识[7]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能力测评实用范本

职业能力测评实用范本

职业能力测评实用范本在这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对于每个职场人士来说都至关重要。

职业能力测评是评估个人在特定工作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的有效方法。

为了提供一个实用范本,下面将从能力评估的目的、测评方法以及应用实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能力评估的目的能力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人了解自己在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并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通过评估,个人可以了解自己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技能,找到自己在团队中最适合的角色,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和满足个人成就感。

二、测评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向被评估者提供一系列有关工作经历、职业目标、能力倾向以及自我评估等问题的问卷,来获取有关个体能力和潜力的信息。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性格特点等个体因素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2.能力测试:能力测试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测试项目,对个体在特定职业领域中所需的各种能力进行评估。

常见的能力测试包括智力测验、情商测验、语言能力测试等。

通过能力测试,个人可以了解自己在诸多职业能力中的优劣势,为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提供依据。

3.行为面试:行为面试是通过对被评估者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来评估其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潜力。

行为面试通常包括个人经历面试、问题解决面试、团队合作面试等。

通过行为面试,个体可以了解自己在工作中具体的能力表现和行为习惯,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三、应用实例能力评估可以在各个阶段和领域进行应用,以下将以销售领域为例进行说明。

1.招聘与选拔:企业在招聘销售人员时,可以通过能力评估来筛选出具备良好谈判技巧、人际沟通能力强、抗压能力高等特质的候选人。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招聘成功率,减少人力资本投入的风险。

2.培训与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能力评估了解员工在销售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性地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

《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作者:袁静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第12期摘要:COMET(职业能力与职业认同感测评)项目以KOMET能力模型和测评方案为基础。

《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是现时唯一依据Felix rauner、赵志群、吉利主编《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职业能力测评方案》研究开发的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

《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可以对职业能力测评工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记录、管理、分析、整理以及存档吗,完成对某个特定群体工作能力的分析。

该图能具体反映出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及学生的能力水平等情况。

同时,《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专业能力评价中存在的缺陷,如纸张浪费不环保、手工记录统计、数据保存等。

另外,《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还可以对测评过程实施监控,这样主要是保证各项测评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展现了《COMET职业能力测评管理系统》的优势。

关键词:COMET;KOMET职业能力测评方案;信息化数据管理;能力轮廓图;测评体系信度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080-061 研究开发的背景和意义1.1 权威性和独创性综合课程的教学,即一体化教学,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点,且一体化课程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智能测评手段也随之出现,各大院校逐渐创新出多样化的职能测评信息化辅助手段。

但是,这些辅助手段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没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导致测评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KOMET理论基础与方案》,不管经过多长时间,一直保持良好权威性。

主要是以心理测评技术为主,对院校的职能能力以及成长承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测评和分析。

同时,该方案不管是在认知规律、要求,还在发展规律和技术标准等方面,都可以展现出自身的优势。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究

2019第7期中(总第306期)在职业院校中,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最重要的教育环节之一,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培养效果,需要职业院校的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内容(一)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在职业发展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对于职业者的要求,专业的能力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和专业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也要培养其工匠精神,这样学生可以对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不断的总结和细化,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种实践能力需要长期的学习,不断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真正发展成为一种职业素养。

(二)不断发展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就要从创新意识开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进行创新力的培养中,要使学生不断的适应新的技术的变革,使学生可以熟悉操作最新的生产设备,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学生应该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技能和操作,不但是在学校,在校外也要有自学的精神,可以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技艺,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样才能在职场中发挥自己的能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适应环境的合作精神职业要在具体的岗位上才能体现,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时候,要将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环境中,让学生不断的适应企业的环境和各种变化,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因此,在发展职业能力的时候,需要学生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中去实践,让学生学会适应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工作环境带来的变化,这对于他们的职业能力的锻炼是较好的方法。

学生如果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那么不论是在什么单位,不论是在什么岗位,都可以与其他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二、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策略(一)专业课程实践性训练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时候,职业院校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课,使得一些实践的内容可以体现在课堂活动中,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并且对于职业生涯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只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只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校 际 之 间 和 区 域 间 的 比 较 由 于 相 关 理 论 研 究 不
展 水平 . 也 为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和 教 学 改 革 提 供 了有 价 值 的 参 考 数 据 。本 文 仅 对 2 0 1 2年 汽 车 维 修 专 业 学 生 的能力 测评 做一 个简 要介 绍 。 二、 CoM E T职 业能 力模型 C OME T 职 业 能 力 测 评 的 基 础 是 一 个 三 维 能 力 模型 . 三 个 维度 包 括 能力 的级 别维 度 、 能 力 的 内 容 结构 维度 和职业 行 动维度 ( 见图 1 ) 。
中图分 类号 : G7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 7 5 1 8 ( 2 0 1 3 ) 0 3 — 0 0 0 4 - 0 4


背 景
此 基 础 上 进 行 不 同 院 校 、地 区 间 的 教 学 质 量 比较 . 并 为 教 学 改 革 和 政 策 制 定 提 供 依 据 C 0ME T能 力 模 型和 测评模 型【 2 】 的 理 论 基 础 是 设 计 导 向 的 职 业 教 育 思 想 嘲、 行 动导 向教 学[ 硐 、 发 展 性 任 务 闭、 职 业 成 长
模 不 等 的 能 力 测 评 测 评 不 但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了 解 了 不 同 地 区 和 不 同类 型 职 业 院 校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的 发
部 的教 学质 量监 控活 动 . 采 用 的 能 力 模 型 和 评 价 指 标体 系 有较 强 的学校 或 区域性 特征 . 无 法藉 此 进行
职 业 能 力 研 究 是 国 际 职 业 教 育 研 究 和 革 新 实
践 中 的一个 重点 . 然 而我 国 的相关 讨 论多建 立 在朴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

期撰 文 指 出. 21世 纪 . 身 学 习 已 成 为 所 有 终 国 家 教 育 发 展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基 础 与 发 达 国 家 不 同 .发 展 中 国 家 利 用 终 身 学 习 是 为 了 实 现 全 民 教 育 和 教 育 机 会 均 等 终 身 学
习 成 为 发 展 中 国 家 实 现 人 人 享 有 平 等 的 教
同 携 手 开 展 的 学 习 活 动 。 ( ) 认 学 校 外 五 承 获 得 的 各 种 学 习 和 实 践 经 验 .可 以 与 正 规
出. 入 研 究 职 业 院 校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的 获 得 及 其 培 深 养. 我 国职业 教 育 的发展 和 高 技能 人才 的培 养具 对 有 理 论 和 实 践 双 重 意 义 作 者 提 出 根 据 职 业 能 力 的 层 级 性 特 点 . 寻 各 层 能 力 与 职 业 角 色 的 内在 关 系 。 探
与 服 务 日益 成 为 亚 洲 各 国 教 育 管 理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f )建 立 终 身 学 习 服 务 体 一 系 。2 世 纪 7 年 代 , 国 、 度 尼 西 亚 、 0 0 泰 印 菲 律 宾 等 国 已 将 教 育 部 中 薄 弱 的 成 人 教 育 司
蓝建在
《 国 教 育 研 究 ) 0 8年 第 7 外 ) 0 2
上 . 洲 主 要 国 家 从 上 世 纪 7 年 代 末 期 开 亚 0 始 相 继 制 定 了 有 关 法 律 条 款 。一 1 终 身 学 f 用
习 原 则 界 定 教 育 概 念 .在 立 法 中 明 确 规 定
维普资讯
X EH I YN学 术 前 沿 U SU Q NA A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摘要: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伴随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客观、科学、有效地开展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和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中国的大学虽然培养了许多研究人才,但他们已经投资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然而,技术人才的差距仍然很大。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时代”。

1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1.1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是职业能力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经过科学反复的验证,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设计应科学合理。

1.2全面性原则评价标准应全面具体,包括基本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1.3客观性原则在教师综合专业能力评价中,引入了评价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评价程序的公正合理,结果的公正客观。

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师,应在指标、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上有所不同,并应进行分类和分级评价。

1.4可行性原则评价标准应在教师岗位职责范围内,不得超过或与教师岗位职责无关。

评价体系应确保结构清晰、指标数量适中、内容清晰、不重叠、便于实际操作。

2职业院校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2.1评价体系不健全现阶段,以技术培训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学生评价管理体系不完善,团队意识、工作责任感、研究精神、实践精神等技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塑造,导致学生技术水平强、职业道德弱的现状。

2.2缺乏评价主体目前,教师在评价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生时,通常根据学生的正常学习状况来评价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培养的学生最终会进入社会,进入公司。

他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工作场所的需要,最终由企业进行评估。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作者:苏红丽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年第8期苏红丽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职业能力培养”是由具体的课程实施来体现的。

本文以《网页制作》课为例,首先分析了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网站建设方向的岗位群,根据岗位确定专业能力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和素质能力目标。

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形成独特的网站建设方向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网页制作;岗位群;考核体系0 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是有区别的,而现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由于外界或者自身的因素,依然不能将高职教育脱离传统,要么是延续本科教育的体系教育,要么是变成中职教育,或者是只教授技术的技校教育。

其实,高职的教育是有本身的独特的特点的,笔者结合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课程组成员研读了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理念,同时也学习了戴士弘教授课程设计的方法,形成了符合本校的网站建设方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法。

1 网站建设方向学生职业能力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培养的人才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直接面对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第一线,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合适的人才[1]。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更要立足于本省、本市的经济,要为地方培养地方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因而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与辽宁浑南信息产业园、沈北新区德国产业园、三好街电子信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1.1 网站建设方向专业学生从事岗位群分析通过网上职位搜索及其对辽宁省沈阳市三十多家企业(包括大型、中型、小型)的实地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分析了行业发展的趋势,明确了网站建设方向建设网站的过程,通常建成一个网站的基本步骤是: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寅网站建设总体设计寅网站建设详细设计寅网站制作寅网站测试寅网站发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赵志群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赵志群

30.0%
学校21,n=78
24.4%
学校12,n=119
设计能力
过程性能力
功能性能力 名义能力
定向任务 程序任务 问题任务 未知任务
新手
生手
熟手
能手
专家
获取信息 计划 决策
能力内容维度 (学习范围)
实施
控制
评价
行动维度(完整的工作过程)
KOMET项目
赵志群
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IV+AE)
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初学者到专家
(R.J. Havighhurst, H.Dreyfus/S.E.Dreyfus, F. Rauner)
参照系:普通教育的能力测评(PISA)
由OECD(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组织的“国际学生评 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以纸笔测验测试15岁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 学能力;
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测试的重点不同; PISA的口号:评价学生现实生活和终身学习(职业工作
➢ 得到了职业院校的广泛认可; ➢ 与德国、瑞士、挪威、南非等国开展了国际合作测
评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国际影响。
赵志群
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IV+AE)
小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区别
➢ 技能是从事一项工作所必需的客观条件,人是技能的载 体并通过接受学习培训获得技能;
➢ 能力是特定领域的“心理认知特征和发展潜力”,能力 获得是人格发展的组成部分,能力的应用是开放的;
➢ 可以获得人才培养质量的准确信息和重要参数,为各级 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 可以提高职业教育体系设计和教育质量控制水平,为 “建立能够迅速提醒决策者及时纠正任何不利趋势” (PISA定义)的质量保障机制奠定技术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课题项目: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支持课题“职业能力发展与职业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编号:9852001xsjg011),主持人:赵志群。

一、背景职业能力研究是国际职业教育研究和革新实践中的一个重点,然而我国的相关讨论多建立在朴素的主观感知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由于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解释力有限。

我国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的影响,如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采用了类似英国的NVQs和美国DACUM课程开发方法中的行为主义定义,但同时又有很多职业教育机构引进了德国建立在情境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基础上的职业行动能力和设计导向职业教育的概念。

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识,演绎出了不同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教学和评价方案,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了不同的工作策略与措施。

鉴于对能力理解的过于多样化,大家意识到,只有在实证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职业能力研究才能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更直接的指导。

在此,开展职业能力测评具有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我国的职业能力测评主要是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采用的能力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强的学校或区域性特征,无法藉此进行校际之间和区域间的比较。

由于相关理论研究不足,能力模型和测评方案无法反映职业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没有建立起对测评结果与能力发展阶段对应关系的解释模型[1]。

COMET项目是一个起源于德国,由瑞士和南非等国参与的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项目,其内涵相当于职业教育的PISA。

COMET采用大规模能力诊断(large-scale diagnostic)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感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院校、地区间的教学质量比较,并为教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COMET能力模型和测评模型[2]的理论基础是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3]、行动导向教学[4]、发展性任务[5]、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6]和工作过程知识[7]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

由于这些理论在国际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因此COMET 能力模型和测评方案也很容易得到认可。

大家认为它建立了科学的对职业能力解释框架,不仅可以用来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诊断和评价,而且能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直接的支持,并有较好的跨职业领域和跨文化特点。

2008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科院在多个职业教育创新项目中引入了COMET能力测评方案,分别在北京、四川、广东和交通部等所属职业学校的电气技术和汽车维修专业进行了4次规模不等的能力测评。

测评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本文仅对2012年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能力测评做一个简要介绍。

二、COMET职业能力模型COMET职业能力测评的基础是一个三维能力模型,三个维度包括能力的级别维度、能力的内容结构维度和职业行动维度(见图1)。

(一)职业能力级别1.名义能力。

职业能力水平的第一层次,要求学生具备概括性和概念性的基础知识,但这些基础知识还不足以用以引导出专业化的行动。

2.功能性能力。

进行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即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里还不要求学生理解复杂的关系,与情境关联性不大。

3.过程性能力。

工作任务与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情境联系密切。

完成工作任务需要考虑经济性、顾客导向和工作过程等多方面要求。

学生需具备质量意识和工作过程知识。

4.整体化的设计能力。

学生将工作任务放到整个工作系统中认识,不但满足任务的复杂性要求,而且要考虑复杂的企业和社会环境以及对于工作过程和结果的不同要求。

参照PISA在科学教育中“名义能力”的定义(即“风险学生”所在的能力水平),处于名义能力水平的学生属于风险群体,他们没有足够的职业能力,即无法按照职业标准独立完成岗位任务[8]。

(二)学习范围按照职业成长逻辑规律理论,职业发展过程分为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五个阶段[9]。

劳耐尔(F.Rauner)等发现并确认了与各发展阶段相对性的知识形态。

据此,职业学习的内容分为四个范围:范围一:职业入门教育。

即学习本职业(专业)的基本工作内容,了解职业轮廓,完成从职业选择向职业工作世界过渡并初步建立职业认同感。

范围二:职业关联性教育。

学生对工作系统、综合性任务和复杂设备建立整体性的认识,掌握与职业相关联的知识,了解生产流程和设备运作,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与劳动组织间的关系,获取初步工作经验并开始建立职业责任感。

范围三:职业功能性教育。

学生掌握与复杂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功能性知识,完成非常规性任务(如故障诊断)并促进合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成长为初步的专业人员并形成较高的职业责任感。

范围四:知识系统化的专业教育。

学生完成结果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建立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并发展组织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10]。

(三)完整的行动过程按照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完整的行动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反馈[11]。

(四)职业能力的水平级别与评价指标为了开发测试题目并对被试者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解释和评价,COMET测试建立了8个能力指标,用以对被测试者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解释和评价,这8个指标是:直观性/展示;功能性;使用价值导向;经济性;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社会接受度;环保性;创造性[8]。

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详述。

三、能力测评过程(一)测评对象参加2012年汽车维修专业职业能力测评的有724名学生和76名教师,包括交通部系统6所和四川省3所高等职业学院,以及广州市7所技师学院。

高职学院的被试均为二年级学生;技师学院学制较为复杂,被试学生有中技班、高技班和预备技师班等不同类型的的班级,但是其专业学习时间具有可比性。

(二)测评工具能力测评采用四道开放式“综合测试题目”以及“背景问卷”、“学生测试动机问卷”和“考场情况问卷”,它们均由德国不来梅大学开发并经过多次使用。

综合测试题目根据我国实际做了技术和语言表达上的修改;背景问卷除语言表述修改外,还删减了部分在我国无法回答或答案没有明确意义的题目。

在能力测评中,评分者对能力模型和评分指标的高接受度,会带来较高的评分者间信度。

除了能力模型和评分标准外,本次测评采用了一系列工具来确保评分者间信度,如进行评分者的训练;为每位评分者提供针对该测评任务的“问题解决空间”,描述开放性测试题目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等。

(三)测评与评分过程测评在2012年6月进行,当时被测学生多数在企业实习。

他们在统一时间由实习企业回到所在学校参加测试。

测评过程与COMET项目在德国等国的测评过程完全一致。

测评完成后,由25名教师进行评分,每一份解决方案均有两名教师分别评分。

为了保证评分者间信度,我们对25位评分教师进行了训练,训练中6道练习题目的评分者间信度Finnjust分别为0.79、0.84、0.78、0.84和0.83(0.5以上为及格,0.7以上为良好)。

四、测评结果(一)总体情况全部被测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总体分布如图2所示。

其中,9.9%被测学生处于名义性能力水平,44.6%达到功能性能力水平,38.8%达到过程性能力水平,有6.6%达到了设计能力水平。

测评结果表明,不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如交通系统院校有一半学生处于功能性能力,32%达到过程性能力,1.2%达到了设计能力水平,但有15.8%处于名义能力水平。

在广州市技师学院学生中,53.3%的学生达到了过程性能力水平,13.5%的学生达到了设计能力水平(见图3)。

图3各类学校学生能力水平总体分布总的来看,广州技师学院的平均分(33)高于总体平均分(29),高分段比例也优于其他两类学校;综合类高职院校的平均分为28分,与平均分基本持平。

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能力测评得分分布如图4所示:图4各类学校学生能力百分比分布图(二)能力轮廓三类院校参加能力测评学生的能力轮廓图如下所示。

图5行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轮廓(GPW=26;V=0.397)图6综合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轮廓(GPW=28;V=0.327)图7技师学院学生的能力轮廓(GPW=33,V=0,303)可以看出,被试学生们在K1(直观性和展示性)和K2(功能性)方面表现较好,这反映了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重视岗位技能培训的结果;K5(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K3(使用价值导向)和K4(经济性)次之;而在K8(创造性)、K6(社会接受性)和K7(环保性)方面较弱,这与我国传统教育忽视创造能力、生态环境能力的培养有关,也对全面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

此外,综合类院校和技师学院学生能力的一致性较高(V分别为0.327和0.303),而行业类院校的一致性相对较差(V=0.397)。

这里的原因可能是某些较弱院校较弱的设备设施和教师质量造成的。

本次测评有76位教师参加,他们随机抽取四套题目中的一道参加测试。

结果表明,有的被测教师达到了设计能力水平,超过40%的老师达到了过程性能力水平,有23%的老师处于功能性能力水平阶段。

教师的能力轮廓如图8所示。

教师在K1(直观性和展示)、K2(功能性)、K3(使用价值导向)和K5(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方面得分较高,而在K6(社会接受度)和K7(环保性)上的得分较弱,这与学生的能力轮廓基本类似,反映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对学生的能力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技师学院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整体满意度、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满意度”以及“比入学时更感兴趣”的认同,都高于其他院校学生。

高达79.5%的学生愿意今后在所学的专业工作(见图9)。

这反映了这些学校近年在课程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

事实上,由于近年来取得的突出进步,这些学校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的领导者,并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体化课程和教学试点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学生职业能力较高,与这些学校相对较好的企业实习环境有关。

例如针对“实习期间任务和工作的多样性方面”的问题中,高达81.7%的同学认为他们可以了解到其他员工的任务和工作范围,高于其他类型的院校。

相反,职业能力发展水平较弱的学校多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这些学校的设备和师资条件与发达地区的相比有较大差距,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也较弱,这从交通类学校被试学生能力发展离散度较大的状况可以得到证实。

因为在这一组学校里,既有公认的“好”学校,也有处于经济欠发达省份且各方面相对落后的学校。

从三类院校学生能力轮廓图可以看出,尽管被测学生在能力级别上有明显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在“功能性能力”上表现的并不显著。

也就是说,课程改革的成果主要表现在过程性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提高方面,这与当前职业教育进行的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改革追求也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