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摄影

合集下载

《千钧一发》(Apollo 13)1000字观后感

《千钧一发》(Apollo 13)1000字观后感

《千钧一发》(Apollo 13)1000字观后感《千钧一发》(Apollo 13)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导演朗·霍华德通过对真实事件的还原呈现了一场太空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故事。

汤姆·汉克斯、凯文·贝肯、比尔·帕克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以及电影对太空探险的真实还原,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以下是对《千钧一发》的1000字观后感。

影片以阿波罗13号任务中太空舱发生故障为故事背景,生动展现了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的生死一线之间的奋斗和拼搏。

故事通过对太空历史上一次千钧一发的紧急事件的还原,向观众展示了人类科技面对极端环境的巨大挑战,以及人性在面临生死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首先,影片在叙事上的紧凑和情节的跌宕起伏让观众难以转移目光。

从任务开始到太空舱发生故障,再到宇航员们在极端环境中寻找生存之道,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紧凑有力,情节紧张刺激。

导演通过对任务的逐步展开,以及在太空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紧迫感和悬疑感,让观众始终处于一种无法预料的紧张氛围之中。

其次,影片通过对宇航员个体和团队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刻画,突显了人性在危机面前的坚韧和团结。

汤姆·汉克斯、凯文·贝肯和比尔·帕克分别饰演的三位宇航员,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

在生死关头,他们共同面对困境,互相鼓励,形成了紧密的团队。

而地面的指挥中心也展现出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协作能力。

这种在危机时刻展现出来的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令人钦佩。

影片中对科技和工程的还原也是其一大看点。

影片通过真实的太空舱模型和各类仪器设备的还原,展现了宇航员们在太空中修补设备、设计返回地球方案的过程。

这种对科技和工程的真实还原不仅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也让观众对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聪明才智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外,影片的音乐和视觉效果也是其独特之处。

影片运用了宏伟激昂的音乐,如詹姆斯·霍纳的配乐,为影片注入了一种宏大而激情澎湃的氛围。

阿波罗一号

阿波罗一号

疑点五:土星五号火箭为何弃而不 用
• 疑方:比尔· 凯恩教授 • 阿波罗登月用的土星五火箭,功率巨大无比,远超过 现代的任何火箭和现代航天飞机,为什么现在弃而不用了? 据说连图纸都没有保存下来。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怎么 连基本图纸都没有保留下来?现代航天飞机只能一次把不 超过二十吨的载荷送入地球低轨道。土星五号是上世纪60 年代研制的,竟能轻而易举把一百吨以上载荷送上地球轨 道,几十吨物体推出地球重力圈。用来发射空间站应该是 轻而易举的事。如果图纸还在的话,应该很容易用现代电 脑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改进,造出更加有效强大的火箭, 为什么不用? • 中国航空专家高宇美国宇航局辩解说土星五号成本太 高,不令人信服。美国从1967年到1972年,一口气造出 了17个土星五号,从阿波罗1号到阿波罗17号,土星五号 发射无一失败,这样高的可靠性,为何突然弃而不用?
疑点六:太空行走跳跃和地球一样
• 置疑方:美国的物理学家哈姆雷特 • 经过对阿波罗登月录像认真分析,发 现录像带中的宇航员在月面上的跳跃动作、 高度与在地面上的跳跃动作、高度基本相 同。而月球上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应 该轻易地比地球上跳得高六倍,远六倍。
疑点七:月球上有两个光源
• 置疑方:比尔· 凯恩教授 • 月球上太阳是唯一的 光源,登月照片中所有物 体的影子应是平行的,但 不少照片内的影子方向不 一,显示现场有最少两个 光源。很可能另外一个光 源来自拍景用的射灯,证 明登月是伪造的。 • 欧洲摄影师迪芬图像 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 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 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 个方向的。所以这些登月 照片应该是后来合成的。
疑点八:温度高无碍拍照
• 置疑方: • 一些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月球上 根本无法拍摄,因为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 之下,气温可高达华氏250至280度(约摄氏 121至138度),胶片早已熔化了。

纪实摄影的感悟

纪实摄影的感悟

纪实摄影的感悟真正掌握摄影这门艺术,驾驭好手中的相机并不是那么容易,“入门容易、成名成家难上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于纪实摄影的感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纪实摄影的感悟一、摄影是什么?现今没有权威的答案。

我认为摄影就是通过光和介质记录景物。

摄影师以光线绘画,通过图片艺术创造地表达个人对景物情感,如同作家用文字、画家用画笔渲染对景物情感一样。

纪实摄影的感悟二、纪实摄影是什么?纪实摄影是摄影者直接用光和介质描绘现实社会中的人、物与环境。

1985年,美国人斯蒂芬尼.安克莱恩在《纪实摄影的新定义》中说:纪实摄影是由一个技艺高超,富有献身精神的摄影家以任何画幅的照相机拍摄的系列照片,它能抓取人类状况的现实本质,展现生活条件,无论是好是坏。

中国“纪实摄影”概念最早由王惠敏在1984年《国际摄影》提出来。

纪实摄影是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记录的真实的情景。

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记录特有的世界文化历史。

纪实摄影是尊重被摄对象,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大多以抓拍的方式记录的真实的情景。

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记录特有的世界文化历史。

纪实摄影的感悟三、摄影的介质摄影介质主要分为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手机相机)两大类。

从1826年到2007年的18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把湿板变成了干板,又把干板变成了胶卷,又用CCD替代了传统胶卷,数码相机代替传统相机。

从图片的后期制作来看,数码摄影意味着不再需要传统的化学暗房,图片稍加调整联上打印机就出照片。

有人预测,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感光器来替代现有的数码相机CCD(CMOS)。

但不管记录的媒介怎么变,摄影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摄影是贵族玩的艺术,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但是,经过180年来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过程变得越来越简单,极大地降低了这门艺术的门槛,使摄影走进了千家万户。

摄影史上最受争议15张照片

摄影史上最受争议15张照片


戈尔多夫认为,美国宇航员当时只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 因技术原因并未踏上月球。由于美国急于在和苏联的太空 竞赛中赢得先机,因而伪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录像资 料片,蒙蔽了世人几十年。戈尔多夫并没有提供新的证据, 但这篇文章让很多人对“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产生了怀 疑。 这么大的登月工程竟然也可能造假?许多科学家听到 这一说法后立即站出来反对。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当即指责 戈尔多夫是“试图愚弄大众”,其官方网站也专门在首页 推出了“阿波罗登月”的特别版块。美国阿姆斯特朗航天 航空博物馆工作人员、教育学专家安德烈娅沃对戈尔多夫 的论据进行了一一反驳,他表示旗子飘起来是因为在插旗 时旗杆在宇航员手的触动下产生了弹性运动,而不规则阴 影则是由月球上不规则的地势引起的。同时认为登月是真 的支持者也与“造假论”展开了争锋:如果登月计划是一 场骗局,不仅“阿波罗”计划全体参与者的人格将受损, 而让参与登月工作的几万人守着谎言过几十年,实非易事。 目前来说,支持论者阵营仍然占据优势,但争论仍将持续 下去。

骗翻千万网民的“巨人遗骸伪照”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新闻网报道,一名加拿大男子利用电脑技术 对一幅乳齿象化石挖掘照进行了数字化修改,将挖掘坑中的乳齿象骨骼 “变”成了一具庞大的巨人遗骸,单是“巨人遗骸”的脑袋就比一个人还 大。这幅伪造的巨人遗骸照在互联网传播后,骗翻了上千万网民,人们纷 纷致信美国国家地理协会,询问他们的考古小组是否真的秘密挖掘出了一 具巨人遗骸。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经过详细调查,终于揭开了加拿大男子的 “恶作剧”。 印度媒体“添油加醋” 2004年以来,互联网上就开始流传一幅“巨人遗骸挖掘照”,这幅照 片通过电子邮件和博客链接传遍了全世界。在这幅令人目瞪口呆的照片上, 只见两名身穿白衣的考古人员正在一个坑内进行挖掘,而里面躺着的竟是 一个巨大的“人体遗骸”。这个“巨人遗骸”至少有10米长。 这些电子邮件还介绍称,遗骸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考古小组秘密 挖掘出来的,并被政++_府列为绝对机密。 一些媒体随即也上了当,报道了这起“秘闻”。今年3月,印度孟买 市很有声望的《印度之声》月刊就发表了一篇“揭秘报道”,宣称美国国 家地理协会的一个考古小组在印度陆军的配合下,在印度某个秘密的军方 管辖地点挖掘出了一具“巨人遗骸”。报道添油加醋地写道:“他们出奇 地高大和强壮,能用手臂抱住一棵大树。”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幅照片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幅照片

014 《第一张X光照片》
• 【德】伦琴 • 1896年 • 20世纪物理学发展 的一个里程碑式的 标志。伦琴也由此 获得了世界上第一 次诺贝尔奖。
015《展翅飞翔》
• 1903年 • 在美国北卡 罗来纳州小 鹰镇一片荒 凉的滩涂上, 两个自行车 匠实现了有 史以来人类 最伟大的梦 想
016《荒地上的印第安酋长》
• 1965
• 这一游行及 警察的袭击 最后导致选 举法案的通 过,塞尔玛 游行成为美 国民权运动 史上的第一 次高潮。
066《生存还是死亡》
• 【英】 拉里 伯罗斯 • 1966 • 反映越战的最 经典影像之一, 越战的痛苦迷 茫,不知所措, 没有目标在这 张照片中反映 得淋漓尽致。
067 《墨西哥奥运会 “黑权事件”》
• 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 最能反映大师风格的 经典作品
049 《登顶珠峰》
• 1953 • 人类的攀登史上定 格了一个经典的永 恒:人类的脚步终 于踏上了世界之巅
050 《奔跑的极限》
• 1954 • 罗杰 班尼斯特突破4 分钟一英里极限,被 认为是生理和心理双 重胜利,他证明长久 以来制约运动员进度 的不是生理权限,而 是人类的心理压力。
040 《最著名的吻》
• 【德】 伊森斯塔特 • 1945 • 当二战结束的消息 传到纽约的时代广 场,一位狂喜的海 军士兵搂住正走过 身旁的陌生护士热 烈亲吻她
041《斯特拉文斯基肖像》
• 阿诺德 纽曼 • 1946 • 人与环境的 最佳结合方 式所产生的 环境人像, 肖像摄影的 又一次创新。
037《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 1945 • 在布痕凡尔 德集中营发 生了历史上 最黑暗、最 野蛮、最残 酷的反人类 暴行,代表 着德国历史 最阴暗的一 页。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1900年,国际镜头制造商巴黎会议商定镜头光圈级数统一。

190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年,美国耶鲁大学开始有了新闻摄影课。

1902年,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组织“摄影分离派”,使美国摄影界摒弃了19世纪以来模仿欧洲学院式艺术的传统。

20世纪初,艺术摄影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

1904年9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照片,为日本报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胶片与干版)。

1909年,海因发表两套童工照片直接影响厂美国关于童工的立法。

以推动社会变革为己任的写实派摄影家把镜头对准人和社会,海因是其代表人物。

1912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发售袖珍柯达相机。

1914年,美国开始在护照上贴用像片。

191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台具有测距器的相机。

1917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及航空摄影所用软片,广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美国摄影家科伯恩拍出第一批抽象照片,名为“旋涡照片”。

1919年世界摄影出现新的流派——抽象主义摄影。

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命令,把俄国摄影、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

之后,苏联把这—天当作苏联摄影的诞生日。

20世纪20年代,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运用剪辑照片作政治宣传。

1921年,匈牙利摄影家莫霍伊——纳吉.尝试不用照相机的抽象摄影。

后发表《绘画•摄影•电影》、《新的视觉》等文。

他的理论与实验对20世纪中叶西方摄影、美术及应用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1921年,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把多种平面的、立体的不透明物,放在感光纸上曝光和显影,制作出“光影图像”。

1929年他发明“中途曝光”技术。

192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制出第一批放大机。

1922年,小机身、大口径(f2-f1.8)镜头的Er-manox相机在德国出世。

在徕卡相机出世前许多摄影记者使用它。

摄影经典案例

摄影经典案例

摄影经典案例摄影经典案例:1. 《阿富汗少女》这是美国摄影师史蒂夫·麦科里的一幅作品,拍摄于1984年,展示了一名战乱中的阿富汗少女的眼神。

这张照片被认为是摄影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作品之一,它传达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类的无助。

2. 《月亮上的美国国旗》这张照片是阿波罗11号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在1969年登上月球时拍摄的。

在这幅照片中,美国国旗在月球表面飘扬,象征着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的壮举,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经典瞬间。

3. 《曼哈顿午餐》这是由美国摄影师艾德·弗雷尔德拍摄的一幅作品,拍摄于1945年。

在这张照片中,一群摩天楼工人坐在一根钢梁上享用午餐,他们毫无畏高症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了工人阶级的勇气和团结。

4. 《闪电之击》这是由美国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

在这张照片中,一道闪电击中了纽约市的自由女神像,给人一种震撼和壮观的感觉,成为了摄影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5. 《背对背的黛安娜和查尔斯王子》这是由英国摄影师马丁·埃利特拍摄的一幅作品,拍摄于1992年。

在这张照片中,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和王妃黛安娜背靠背地站在一起,表达了两人婚姻破裂的象征,成为了英国王室历史上的经典瞬间。

6. 《沙漠之舞》这是由美国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993年。

在这张照片中,一位沙漠中的部落女性穿着华丽的舞蹈服饰,在黄沙中跳舞,展现了沙漠中的神秘与美丽,成为了摄影界的经典之作。

7. 《越战惨状》这是由美国摄影师尼克·乌特拍摄的一幅作品,拍摄于1972年。

在这张照片中,一名越南儿童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身上被烧伤,展示了越战的残酷和无辜受害者的悲惨命运,成为了反战运动的象征。

8. 《乌戈·奇亚雷斯的死》这是由美国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的一张照片,拍摄于1993年。

在这张照片中,一名苏丹饥饿难民乌戈·奇亚雷斯蜷缩在地上,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饥荒问题的关注。

《辉煌的艺术:摄影》札记

《辉煌的艺术:摄影》札记

《辉煌的艺术:摄影》读书札记目录一、摄影艺术概述 (2)1.1 摄影的定义与起源 (3)1.2 摄影的发展历程 (4)二、摄影艺术的类型与风格 (5)2.1 摄影的流派与风格 (7)2.1.1 写实主义摄影 (8)2.1.2 街头摄影 (9)2.1.3 概念摄影 (10)2.1.4 抽象摄影 (11)2.2 不同主题的摄影表现 (12)2.2.1 人像摄影 (13)2.2.2 风景摄影 (14)2.2.3 建筑摄影 (15)2.2.4 体育摄影 (16)三、摄影技巧与艺术表现 (17)3.1 摄影设备与技术 (18)3.1.1 相机类型与选择 (19)3.1.2 拍摄技巧与构图 (20)3.1.3 光线与色彩运用 (22)3.2 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 (23)3.2.1 视角与视点 (24)3.2.2 运动与静止 (25)3.2.3 简洁与抽象 (26)四、摄影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7)4.1 摄影与日常生活 (29)4.2 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30)4.3 摄影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31)五、摄影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3)5.1 科技创新对摄影的影响 (34)5.2 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35)5.3 摄影艺术的跨界合作与创新 (37)六、结语 (38)6.1 摄影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39)6.2 对摄影艺术未来的展望 (41)一、摄影艺术概述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和塑造了我们的世界。

它不仅仅是图像的捕捉,更是情感、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最初的达盖尔银版摄影到如今的数码摄影,摄影技术不断革新,但其核心——捕捉并呈现真实世界的美好——始终未变。

摄影家们通过镜头,无论是宏观的城市风光,还是微观的细胞结构,都能在瞬间定格,成为永恒。

摄影艺术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与绘画等艺术形式相比,摄影更注重客观性和真实性。

它所呈现的画面,几乎是原汁原味的,让人能够直接感受到拍摄时的光影、色彩和质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波罗摄影协会学年计划
第(一)上半年自我感觉领导影协领导的不是很好,今年身为领导者脑子应该清醒了,有时候也为自己的领导能力堪忧,2013年下半学期我的计划很明确,但是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计划,不知该从何说起!今年下半年度我想借着5月的所有社团的周年庆,好好的表现一下我们社团的实力,为下一届交接做好准备,在举行完周年庆的同时,我有可能实行我第二个计划!
第(二)为了给摄影协会多添加一些日常娱乐,我第二个计划是,参加一次荆州比较正式的车展让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一些,为了处于车展资金方面的考虑,我准备社团出去拉一拉赞助,来从中争取一点经费。

第(三)摄影展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人力物力付出太大再加上这个学校的学生不是对摄影太感兴趣,发动不起来就算举行了也只能在三楼展厅举行,别的地方根本不合适,学校主干道基本没那个可能,怎么可能将社团的照片放在主干道两旁。

第(四)我想这个摄影大家都不解释了,摄影学技术只给有心的人准备的,如果相机也没有又不肯学习摄影,对他不感兴趣,我想你何必学它呢,希望的影协的未来会越走越好吧。

我不知道快毕业了,还能不能带领摄影协会出一些好的作品,视频作品好人力物力很大,我现在很犹豫到底做出来是好事还是坏事,没有给里的团队,该怎么组织起来
想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而不是普通的DV短片,以下条件是必备的:
第一条
组成一个团队,团队15人左右,包括编剧,摄像师,场务、主要演员等,核心人员不少于8人。

最好你本身就是学校和摄像专业相关的团队的负责人,比如校园报社、舞台剧等团体。

如果你完全没有这方面经验,建议最好放弃,等你上了大学再考虑这个问题。

第二条
充足的时间其实拍摄往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创意,其次才是设备,然后你的设备也最好根据你的创意来。

至于具体用什么设备,就像楼下说,用阿莱出的艾丽莎,这机器是好机器,2K的画质,升格到100都没有问题,再加上电影镜头什么的,拍出来的质量那当然不错了,但是贵啊,差不多连附件和全套镜头得七八千甚至上万一天,那就不适合你们学生了。

也有用redone(红)的,也不便宜,全套附件加电影镜头怎么也得五六千一天,估计学生用也是很吃力的,何况这还不算专业的操机员跟焦员和摄影师的费用。

其实比较适合学生用的器材是相机,佳能的5D2、7D、60D应该都不错,标配镜头就成。

如果可以的话,租几个专业的灯光,至少要把画面打出来反差吧,所以至少一个2K的大灯和一个排灯是需要的,有了这些,找几个同学打打灯,用点泡沫板和补补光什么的,应该差不多了。

至于焦点不实什么的,不知道你用的是2K的画质,升格到100都没有问题,再加上电影镜头什么的,拍出来的质量那当然不错了,但是贵啊,差不多连附件和全套镜头得七八千甚至上万一天,那就不适合你们学生了。

也有用redone(红)的,也不便宜,全套附件加电影镜头怎么也得五六千一天,估计学生用也是很吃力的,何况这还不算专业的操机员跟焦员和摄影师的费用。

其实
第二条
充足的时间其实拍摄往往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创意,其次才是设备,然后你的设备也最好比较适合学生用的器材是相机,佳能的5D2、7D、60D应该都不错,标配根据你的创意来。

至于具体用什么设备,就像楼下说,用阿莱出的艾丽莎,这机器是好机器,镜头就成。

如果可以的话,租几个专业的灯光,至少要把画面打出来反差吧,所以至少一个2K的大灯和一个排灯是需要的,有了这些,找几个同学打打灯,用点泡沫板和补补光什么的,应该差不多了。

至于焦点不实什么什么机器,一般机器也都会有跟焦器,也会有跟焦员。

2013年4月2日
负责人:屈弘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