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当我死时》教案新部编本 北师大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当我死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及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法选择朗读、比较、合作探究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5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课题: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
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
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
3. 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
四、学生先学,教师巡视1.作者作品介绍: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2.朗读应该使用的情感: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当我死时》教案 北师大版
课题:《当我死时》一单元:《当我死时》(1课时)课前预习: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评价任务: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
2.爱国思乡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3.通感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
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
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试着读一读全诗2、选择自己读的好的句子读给同位听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4、齐读应该使用的语调: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床的使用(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安魂曲(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1、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母亲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慈爱、伟大、无私、高尚……)2、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作者是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进而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当我死时教案 北师大版
当我死时课前预习: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评价任务: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
2.爱国思乡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3.通感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
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
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试着读一读全诗2、选择自己读的好的句子读给同位听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4、齐读应该使用的语调: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床的使用(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安魂曲(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1、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母亲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慈爱、伟大、无私、高尚……)2、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作者是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进而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当我死时》教案 北师大版
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统统留在祖国,获得圆满归宿。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法
选择
朗读、比较、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
时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总数
第5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题:
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课题
当我死时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及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朗读应该使用的情感: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诗歌两首》当我死时教案北师大版
1.请大家阅读另一首待定的诗歌,并将其与《当我死时》进行比较,找出两首诗歌在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方面的异同。
2.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比较探究,并准备分享你们的发现。
3.各组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
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你们在比较探究中发现的异同点,并尝试解释这些异同点的意义。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并背诵《当我死时》这首诗歌,分析其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
2.阅读并分析另一首待定的诗歌,理解其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
3.学生进行比较探究,探讨两首诗歌的异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的深度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诗歌两首》当我死时教案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诗歌两首》。本单元的两首诗歌分别是《当我死时》和另一首待定的诗歌。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比较探究,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1)诗歌主题和情感的深入理解: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复杂情感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引导性问题进行辅助。
(2)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学生可能对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特点难以把握,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举例。
(3)比较探究两首诗歌的异同:学生在进行比较探究时,可能难以找到两首诗歌的共性和差异性,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提供有效的比较角度。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2诗歌三首》word教案 (4)
《诗歌三首》教学目标:自学目标:朗读三首诗歌,领悟并辨析三个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互学目标:反复吟咏,体会三首诗歌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色。
综合目标:体会不同课文赋予长江、黄河的相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当我死时》一、【导入课堂】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配乐诗朗诵——《乡愁》。
师提问:听完这首诗,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一:诗人对家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内心十分愁苦。
学生二:诗人渴望回到大陆,回到祖国的怀抱。
教师引导:非常好,这首诗虽很简短,内容也极为简单,可是却抒发了诗人那种浓郁的思乡愁苦之情。
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余光中的诗歌《当我死时》,体会一下这首诗又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呢……(师同时板书题目及作者:当我死时——余光中)二、【认定目标】见上三、【自主预习】教师:首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预习成果。
(作者、写作背景、生字词)(学生快速交流,教师指定同学展示预习成果。
)(一)作者文学常识: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教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非常好,下面老师将同学们介绍的知识再进行一下补充说明。
请同学们查缺补漏,及时做好笔记。
(教师出示课件——作者图片、简介)余光中,台湾诗人,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30岁的他离开祖国赴美留学,并获得了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2012年4月,84岁的余光中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余光中自称是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从诗歌艺术上看,他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形式灵活,风格多样。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代表作: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玉苦瓜》;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日不落家》等。
最具影响力的是诗作《乡愁》。
(二)生字词展示:教师:本课的生词不多,我们找同学直接填写老师展示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比较研究诗歌两首当我死时教案北师大版_2112
《当我死时》《当我死时》是一首现代诗,主要是通过对“当我死时”的想象描写,表达对祖国的眷恋和怀念。
“语言明快清新,形象鲜活,意想独特,构思巧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把握诗歌的主题。
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2、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1、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2、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用诗人的“乡愁”导课。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读诗的方法:三步读:1、初读—读准字音、读好断句并初步了解诗文内容。
2、品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魅力。
3、诵读─融入自己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听读诗歌: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
四、初读诗歌:1、注意读好断句,积累字词(见课件)。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文内容。
五、再读诗歌:1、自由朗读这首诗,品味诗中富含情感的语句。
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②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③诗中有两行起过渡作用,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六、诵读诗歌:1、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当我死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教学难点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由老师深情朗读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师生共同欣赏引出本文作者二.走近作者1.点名介绍余光中2.教师做补充(课件展示)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四.走进诗歌师朗读:“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师:当我死时,愿望是什么?生: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师板书:葬我)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庞大的身躯,能够躺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里的长江黄河是自然地理现象吗?生低声讨论:不是,这里指的是祖国。
师:指的是祖国,这里用了什么手法?生:象征的手法。
师朗读:“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我愿葬在祖国的土地上,感受祖国的呼吸。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师:美是什么词?生:形容词师:那母亲呢?生:名词。
(沉默片刻)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师:这里用母亲形容的是什么?生:祖国师:如果让你换一个形容词来代替“母亲“,哪个词合适?生:慈爱、仁爱、温柔。
师: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要表达什么?生:对母亲的赞美。
师:那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读?生:抒情的,热爱的,赞美的。
师朗读:“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这里作者由睡觉联想到安魂曲,那“安魂曲”实际上指的是?生:长江、黄河的滔滔水声。
师:是的,安魂曲指的是长江、黄河的涛声。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比较探究1《当我死时》学案
《当我死时》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品读全诗。
3、感受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背诵全诗.
4、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
导学设计:
一、听朗读,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
二、生字识记。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把该词语读一遍。
头颅.()未餍.()
饕餮
..()
..()鹧鸪
三、读课文。
要求:
1.自己试着读一读全诗。
2.展示读。
3.齐读。
四、课文品读。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
3、作者在诗中用了“死”和“满足”,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矛盾吗?
五、背诵全文。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2诗歌三首当我死时》word教案 (1)
当我死时课前预习: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评价任务: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
2.爱国思乡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3.通感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
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
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试着读一读全诗2、选择自己读的好的句子读给同位听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4、齐读应该使用的语调: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床的使用(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安魂曲(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1、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母亲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慈爱、伟大、无私、高尚……)2、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作者是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进而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
部编本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当我死时》说课稿(大赛一等奖)
《当我死时》说课稿一、说教材《当我死时》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篇比较探究课文,该单元以“千古涛声”为主题展开。
《当我死时》是一首富含情感的诗歌。
这首诗是1966年作者在美国密西根州写的,羁旅漂泊的生涯使得余光中的怀乡病日益深重,该诗表现的便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
全诗字数不多,但情感强烈。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同时根据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诗作内容。
2、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领会诗人深沉而哀伤的恋家思国之情。
3、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感受其中寄托着的深情。
(二)过程与方法:粗读诗句知内容——细读诗章悟深意——诵读诗作融情感——比读诗篇寻异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渴望统一的愿望。
因为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人真诚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的意象,感受其中深刻的蕴涵。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余光中老先生曾说:“一首诗是要读出来,它的生命才算完成,朗读者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
”所以本堂课上我将读贯穿本堂课的全过程,同时我引导所有孩子来当一次演奏家,让余老的这首诗作的生命更精彩。
演奏由四个乐章组成:粗读诗句知内容——细读诗章悟深意——诵读诗作融情感——比读诗篇寻异同。
通过这一设计,努力开设一堂科学的朗读赏析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朗读品味的能力。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搜集了相关的视频、音频,创设良好的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由央视《大家》栏目中关于余光中的介绍导入。
当我死时说课稿
《当我死时》说课材料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当我死时》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单元比较探究里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听千古涛声感爱国深情”为主题展开。
《当我死时》是一首现代诗,主要是通过对“当我死时”的想象描写,表达对祖国的眷恋和怀念。
“语言明快清新,形象鲜活,意想独特,构思巧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作者及其乡愁情结,理解并积累文中生字词。
2.理解作者将难以言说的情绪化为具体可感的物的写法。
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这首诗,作者将那份深深的思乡愁和爱国情化为死后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把大陆作为一张永久的睡床,即使不能回去,死也要葬在长江黄河之间,把长江黄河当作永生的音乐来谛听,感情强烈,意象独特,构思巧妙,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诗歌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味感情,陶冶情操,这也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我将目标二·三订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朗诵诗歌《乡愁》,提问: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诗歌两首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当我死时》是一首现代诗,主要是通过对“当我死时”的想象描写,表达对祖国的眷恋和怀念.“语言明快清新,形象鲜活,意想独特,构思巧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2、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1、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2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用诗人的“乡愁”导课.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二、读诗的方法:三步读:1、初读—读准字音、读好断句并初步了解诗文内容.2、品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魅力.3、诵读─融入自己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体会作者的情感.三、听读诗歌: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四、初读诗歌:1、注意读好断句,积累字词(见课件).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文内容.五、再读诗歌:1、自由朗读这首诗,品味诗中富含情感的语句.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②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③诗中有两行起过渡作用,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六、诵读诗歌:1、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提示:可以从诵读的语速、语调和表达出的作者的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2、齐读诗歌.七、拓展延伸:1、海峡浅浅,乡愁浓浓.乡愁是对家的向往,对根的期盼,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情思.假如这位隔海峡翘首以望大陆的老人来到你面前,作为大陆一员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朗读《乡愁》再次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八、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这首诗.2、课后读背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略.。
【2020】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比较研究诗歌两首当我死时教案北师大版
《当我死时》是一首现代诗,主要是通过对“当我死时”的想象描写,表达对祖国的眷恋和怀念.。
“语言明快清新,形象鲜活,意想独特,构思巧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把握诗歌的主题.。
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1、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2.想情感。
【教学重点】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1、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2、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用诗人的“乡愁”导课.。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读诗的方法:三步读:1、初读—读准字音、读好断句并初步了解诗文内容.。
2、品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魅力.。
3、诵读─融入自己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听读诗歌: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
四、初读诗歌:1、注意读好断句,积累字词(见课件).。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文内容.。
五、再读诗歌:1、自由朗读这首诗,品味诗中富含情感的语句.。
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②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诗歌三首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课前预习: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评价任务: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
2.爱国思乡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3.通感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余光中(1928-)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
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
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试着读一读全诗2、选择自己读的好的句子读给同位听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4、齐读应该使用的语调: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床的使用(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安魂曲(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1、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母亲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慈爱、伟大、无私、高尚……)2、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作者是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进而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
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
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
三、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
关于作者:
PPT展示——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七年级语文下册《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应该使用的情感:
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体的事物)
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
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死在祖国大括号统统留在祖国,获得圆满归宿
安葬——安眠——安魂
(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
床的使用
(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
安魂曲
(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
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
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