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一)
探析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探析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才的汇集,地方政府可以采用人才安居政策来进行人才的吸引,从而能够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本文首先针对人才、人才安居政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对人才安居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包括政府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旨在能够更好地通过人才安居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人才安居政策;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引言:人才安居政策主要是当地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才的吸引,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人才解决住房、租房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人才的挽留,有助于促进人才在当地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助于企业内部实现技术创新工作,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那么人才安居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体有哪些影响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1人才安居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概述1.1人才定义人才指的是有才学之人,从古到今对人才的具体定义也都具有一定的出入,古代说的人才一般指的是具有一定的贤德之人,后来人才也被用来称赞一些长得好看之人。
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人才指的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能够为国家或者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人才要么具有一定的先进技术,要么具有管理能力,或者具有外交能力、翻译能力等非常多的方面,从而被称之为人才[1]。
1.2人才安居政策定义人才安居政策属于人才政策中的一种,指的是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留住人才而制定的关于人才居住的相关政策,比如可以为人才提供一定的住房,还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住房补贴,也能够在购房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政策优惠,从而能够使得人才在当地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流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14.12.25•【文号】人社部发〔2014〕104号•【施行日期】2014.12.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市场正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发展改革委、财政(财务)厅(局),副省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为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相关服务的专门行业,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招聘、职业指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代理、人力资源培训、人才测评、劳务派遣、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等多种业务形态。
伴随着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从无到有,取得长足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但总体看,规模偏小、实力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支撑保障能力不足,还难以有效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服务的需求,亟待加快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高成长性和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关系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关系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确定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
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是优先开发与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理论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理论进行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出发,梳理和归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分析各种理论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路径选择和效果评价等问题,以期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还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经济学领域的一系列理论,这些理论为产业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分析框架和指导思想。
古典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革。
这一理论为后续产业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等概念,他认为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和专业化分工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进而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升级。
这一理论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发展经济学派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其中,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认为,经济的成长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主导产业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通过调整和改变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是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变革和升级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新兴技术的涌现和传统技术的更新,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政府政策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手段,对产业结构进行引导和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抑制过剩产能的扩大,引导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另外,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升级不仅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也反过来又受到产业结构的影响。
市场需求的升级和多元化,对传统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了新的市场机遇和竞争方式。
只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资金和人力资源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决定了产业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也限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和质量。
相对较多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支持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最后,国际经济环境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产业链的重塑、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技术创新的跨国流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牵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市场需求、资金和人力资源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
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一、前言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对于某一产业或多个相关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政府行动和政策措施的总和。
它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通过对历史发展的回顾和未来趋势的分析,为我国今后产业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二、我国产业政策的起点我国产业政策的起点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
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急需进行改革和发展。
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比如成立专门的工业部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手段引导和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我国产业政策主要注重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通过对国民经济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推动重化工业的发展。
同时,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和提升产品质量,在国内建立了一批技术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
通过这些措施,我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工业的比重显著提高,国家的经济总量也大幅度增长。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和产业政策的片面性,这一阶段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给予重点产业的支持过多,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其他行业难以发展。
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也使得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和缺乏竞争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产业政策经历了深刻的转变。
三、我国产业政策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产业政策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由于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特征,政府不再扮演主导角色,而是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这一阶段,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不再简单追求发展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是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
政府注重培养和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管理,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时,不能忽视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无论在整体素质、结构,还是在配置利用方面都存在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提出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建议1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1.1 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结构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差,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程度低。
①人口素质低。
②人力资本短缺,尤其专业技术人员、高层次人才比重低、层次低。
由于教育滞后,一直未能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现有的人力资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而言仍是非常薄弱的,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2)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历教育过度与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员工严重短缺并存。
通过连续几年的规模扩张,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大学生人数也快速增加。
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产业结构主要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体,对大学毕业生的吸收有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高等教育的迅猛扩张,使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教育过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如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0%左右。
②单位用人上大材小用,高中生能干的活由大学生干,而本科生能干的活由硕士生和博士生干,造成所谓的高能低就。
③人们普遍追求高学历,希望通过获取更高的学历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数为117.2万人,2006年达127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正是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不仅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发展起来,而且许多传统产业也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而技术进步缓慢。
发展和改革部门行业政策研究方案
发展和改革部门行业政策研究方案第一章绪论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分析 (4)2.1 国内外行业政策发展概况 (4)2.1.1 国际行业政策发展概况 (4)2.1.2 国内行业政策发展概况 (4)2.2 我国行业政策发展特点 (4)2.2.1 政策导向明确 (4)2.2.2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5)2.2.3 政策手段丰富多样 (5)2.2.4 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5)2.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5)2.3.1 政策制定与实施之间存在差距 (5)2.3.2 政策协同性不足 (5)2.3.3 政策执行力度不足 (5)2.3.4 政策适应性不足 (5)2.3.5 政策创新不足 (5)第三章行业政策制定与实施机制 (5)3.1 行业政策制定流程 (5)3.1.1 前期调研与问题识别 (5)3.1.2 制定政策目标 (6)3.1.3 制定政策方案 (6)3.1.4 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 (6)3.1.5 制定政策文本 (6)3.2 行业政策实施机制 (6)3.2.1 政策宣传与培训 (6)3.2.2 政策实施主体与责任分工 (6)3.2.3 政策实施监督与考核 (6)3.2.4 政策实施协调与沟通 (6)3.3 行业政策评估与调整 (7)3.3.1 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7)3.3.2 政策评估方法与流程 (7)3.3.3 政策评估结果应用 (7)3.3.4 持续跟踪与动态调整 (7)第四章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7)4.1 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 (7)4.1.1 国际背景 (7)4.1.2 我国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7)4.2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8)4.2.2 产业布局政策 (8)4.2.3 产业技术创新政策 (8)4.2.4 产业支持政策 (8)4.3 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8)4.3.1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8)4.3.2 产业布局优化效果 (8)4.3.3 产业技术创新效果 (9)4.3.4 产业支持政策效果 (9)第五章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9)5.1 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趋势 (9)5.2 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 (9)5.3 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10)第六章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10)6.1 节能减排政策的发展趋势 (10)6.2 节能减排政策的主要内容 (10)6.3 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11)第七章人力资源政策研究 (11)7.1 人力资源政策的发展趋势 (11)7.1.1 国际背景下的趋势分析 (11)7.1.2 国内背景下的趋势分析 (12)7.2 人力资源政策的主要内容 (12)7.2.1 人才培养政策 (12)7.2.2 人才引进政策 (12)7.2.3 人才使用政策 (12)7.2.4 人才保障政策 (12)7.3 人力资源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12)7.3.1 人才培养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2)7.3.2 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2)7.3.3 人才使用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3)7.3.4 人才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3)第八章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13)8.1 区域发展政策的发展趋势 (13)8.2 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 (13)8.3 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14)第九章政策协同与协调机制研究 (14)9.1 政策协同的必要性 (14)9.1.1 政策协同的理论依据 (14)9.1.2 政策协同的现实需求 (15)9.2 政策协同的机制设计 (15)9.2.1 政策协同的框架构建 (15)9.2.2 政策协同的运作机制 (15)9.3 政策协同的实施效果分析 (15)9.3.1 政策协同的实证研究 (15)第十章行业政策发展前景与建议 (16)10.1 行业政策发展前景展望 (16)10.2 行业政策发展对策建议 (16)10.3 行业政策发展策略研究 (17)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展和改革部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部门,肩负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职责。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升级中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升级中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研究孙荣芸【摘要】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degree of currency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 general trend. Under the tide of de-capacity,China's original labor-intensive enterprises will inevitably be greatly affected. Talent is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 in the 21st century. How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is the issue that this article needs to focus on.%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货币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去产能的大潮下,我国原本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势必将受到巨大冲击.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如何使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以达到成功转型的目的,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年(卷),期】2018(000)018【总页数】2页(P149-150)【关键词】新常态;制造业;人力资源;新型人才【作者】孙荣芸【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引言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深化经济改革,落后产能去除,经济脱虚向实,推进经济结构升级等多项工作目标,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进入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准确把握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引言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逐渐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结构高级化成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然而,要准确把握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的动力机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驱动力量。
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吸收和消化再创新,我国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这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推动产业升级的政策引导政府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如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财税政策等,引导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升级。
政府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壮大,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贷款便利,以培育我国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推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和市场扩张。
此外,资本市场还可以提供股权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科技创新和高级产业的发展。
这种资本市场的支持,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国际市场的开放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中,国际市场的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我国企业可以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放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让我国企业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核心动力。
我国政府和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培养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通过各种培训计划、项目资助和政策激励,鼓励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和高级产业的发展。
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演变研究综述
DOI:10.19995/10-1617/F7.2024.05.152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演变研究综述杨小莉(昆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摘 要:人才是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密切相关,产业内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结构对产业升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人才结构是企业实现新的突破和持续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出两者的发展趋势及互动关系,并根据以往研究总结出人才结构的分类,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才结构;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型人才本文索引:杨小莉.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演变研究综述[J].商展经济,2024(05):152-155.中图分类号:F121.3;C962 文献标识码:A产业是经济之本,产业竞争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
当前,产业结构和布局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中国已然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关键的“胜负手”(郭克莎和田潇潇,2021)。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现状是体系规模大、种类多,但其中仍有不少“断点”和“堵点”(符茜和段雪,2023)。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进行产业升级,其中最需要关注的是产业由传统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及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吴立元,2023)。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而制约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才。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Romer Puala,1986),也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点睛之笔”,并将持续稳健地释放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政策效应(胡兆谦等,2020)。
因此,在进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更要重视依靠人才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人才与区域的经济社会成长结合起来(王通讯和吴帅,2014)。
近年来,我国的人才结构在多个维度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涵盖产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类型和学历层次多个方面(陈玉兰,2013)。
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短期内人才培养和引进无法解决其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这一问题若持续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影响,我国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引致劳动力“极化”现象
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引致劳动力“极化”现象一、概述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深远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上,更在劳动力市场的变动中得以显现。
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极化”现象逐渐凸显,成为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不可忽视的社会经济现象。
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
这种转变带来了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新兴产业和高技能岗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衰退和转型也导致部分低技能岗位的减少或消失。
这种劳动力需求的两极分化趋势,正是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的具体体现。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职业培训的普及,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整体得到提升,但不同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
高技能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而低技能劳动力则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这种供给结构的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极化”现象。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市场的“极化”现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理解这种联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为制定有效的就业政策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 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及背景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指的是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轨。
它不仅是产业升级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内部要素与结构的全面升级。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各个产业通过技术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企业结构变革以及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这种升级不仅体现在单个企业或产业的层面,更体现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层面,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转变,以及资源运营向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的转变。
市场经济下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市场经济下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不断变化,中国经济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进而提升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市场经济下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相关问题。
一、市场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因素之一。
随着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某些产业的需求会逐渐下降,而其他产业则会迅速崛起。
因此,中国经济需要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因此,中国经济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在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加强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企业和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
其次,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人力资源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优秀的人才是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最后,产业结构升级还需要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战略性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优惠政策和市场准入等手段,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向这些产业聚集,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广东省2024公需课《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100分
1、[单选题] 广东省至今共建成了三批(B)家重点实验室。
A、5B、10C、15D、202、[单选题] 奥巴马在(A)年提出组建制造业创新研究院。
A、2012B、2018C、2020D、20233、[单选题] 内地与香港从(D)起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
A、2019年1月18日B、2021年1月28日C、2022年1月18日D、2024年1月29日4、B [单选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降税承诺在哪一年全部履行完毕?A、2005年B、2010年C、2012年D、2015年5、B [单选题] 中国在哪一年首次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5年6、A [单选题] 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是什么?A、雅万高铁B、伊安高铁C、匈塞铁路D、麦麦高铁7、C[单选题]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三驾马车”是?A、雅万高铁B、伊安高铁C、匈塞铁路D、麦麦高铁8、D[单选题] 2024年全国数据工作会议上的最新信息显示,经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预计超A、8.1ZBB、9ZBC、28ZBD、32ZB9、A[单选题] 2023年11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发布,以下不属于其主要特色的是A、加强关键算法技术研究B、体系化布局政策C、突出粤港澳协同发展D、夯实自主算力底座基础10、A [单选题]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
A、基础B、核心内容C、主要部分D、基本构成11、B[单选题] 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把()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A、人才B、创新C、资本D、开放12、A [单选题] 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构建以()为核心的新制造生态系统。
A、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B、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产业数字金融C、工业互联园区+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D、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融13、ABC[多选题] 新质生产力具有()的特征。
1+1+n”人才政策体系
1+1+n”人才政策体系“1+1+N”人才政策体系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为吸引和培养人才,我国提出了“1+1+N”人才政策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政策体系,并探讨其对于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意义与影响。
一、「1+1+N」人才政策体系的概念“1+1+N”人才政策体系是指一个支持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的政策框架,其中,“1”代表引进来的海外顶尖人才,“1”代表吸引全球领军人才,“N”代表扶持各类人才成为创业领军人才。
二、引进海外顶尖人才海外顶尖人才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
我国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吸引海外顶尖人才来华工作。
首先,提供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这些人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为海外顶尖人才提供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还为他们提供更便利的签证和居留政策,方便他们来华工作和生活。
三、吸引全球领军人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领军人才是不受国界限制的高端人才。
我国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吸引全球领军人才来华工作。
与引进海外顶尖人才不同的是,吸引全球领军人才更加注重人才的发展环境和合作机会。
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优秀的团队合作平台,为他们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四、扶持各类人才成为创业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是推动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
我国通过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扶持各类人才成为创业领军人才。
首先,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降低创业风险。
其次,建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为创业领军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
此外,还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
五、人才政策体系的意义与影响“1+1+N”人才政策体系的出台对于我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政策体系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次,吸引和培养各类人才有助于促进地区间的协同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流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4.07.28•【文号】国发[2014]26号•【施行日期】2014.07.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
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家庭、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服务供给规模和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亟待加快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为加快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科学规划布局,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行业标准,创造环境条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突出重点。
以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纷纷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产业的发展已经面临市场饱和、环境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而新兴产业则具有创新前景、生态友好等优势。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有效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持续发展。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创新的不足。
创新能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但我国尚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
其次是人力资源问题。
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高,但我国目前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此外,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问题也是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四、创新驱动的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通过创新驱动,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加强科技研发、加大技术转移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同时培育和吸引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五、生态友好的产业转型生态友好的产业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等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引进人力资源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为确保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需要加大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七、政策环境的优化政策环境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需要加大对创新企业的财税支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动政务公开和审批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探讨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探讨摘要: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下,劳动力资源颇丰在很长一段时间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加工厂,而在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高水平人力资本则成为该项工作的力量源泉,这是从发达国家践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所吸取的成功经验。
所以如何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并力求适配于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亟待解决。
本文针对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这就为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低度化状态,进而也就弱化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恶化间矛盾的日益凸显也促使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了当前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如何借助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进而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力量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一、以人力资本为主导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发展途径在全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意识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基础是资本、技术以及人力资本等,而其中人力资本又是重中之重,其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供给者,同时也是最难实现的条件,因资本与技术二者在当前的国际市场这一大背景下已不再是主要问题,而人力资本的主要输出力量是依靠于国家的培养,所以,这就意味着在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在宏观背景下相应人力资本的主导作用尤为凸显。
同时,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国情与经济建设事业所需,也再次印证了人力资本为主导,是当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加快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选择。
首先,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看,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在参与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但是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致使我国比较优势在逐渐弱化,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使得这一比较优势在弱化,所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是当前发展国际贸易并提升相应利润空间的必然选择;其次,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追赶与跨越式发展,进而保持中国的后发优势以追赶上发达国家发展的脚步,则就需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技术的发展同样需要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力量,所以提高人力资本的总体能力素质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并保持后发优势的重要基础;再次,是促进城镇化建设并缩小贫富差距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探讨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智能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不断应用到产业领域各个环节,引发了我国产业领域的深度变革,以提高经济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重头戏”和主旋律。
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产业领域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剧了生产线上低技能、重复性工作岗位被工业智能机器人取代的危机,就业市场呈现岗位被机器替代、工作岗位供给不足、结构性失业、工作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等趋势,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转型;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引言技能对个体生存、社会进步、国力提升都至关重要。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建设技能型社会,“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是技能社会的内涵。
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在技能型社会构建与运行过程中应承担相应主体职能。
政府应营造政策环境,发挥协调作用;职业院校与企业应深度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政、校、行、企四方联动营造技能形成的社会环境。
一、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在关注技术技能人才规模的基础上,从人才结构优化出发关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工业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四维度知识结构包括经验型技术知识、实体型技术知识、方法型技术知识与理论型技术知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结合技术技能人才知识结构的变迁进行深度变革。
这种分析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对后工业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行层次性分析,有利于把握后工业社会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架构。
这种知识结构的分析具有层次性,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
但是,这种探索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无论是经验型技术知识、实体型技术知识、方法型技术知识还是理论型技术知识,都有更多的逻辑底色,就是更多地强调既有技术的学习、使用以及传播,而对创新型知识的关注度并不是太高,更没有将创新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列入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研究(一)
摘要: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化时,不能忽视人力资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无论在整体素质、结构,还是在配置利用方面都存在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
级的需要,提出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力资源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建议
1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状况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1.1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结构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1)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差,人力资源的资本化程度低。
①人口素质低。
②人力资本短缺,尤其专业技术人员、高层次人才比重低、层次低。
由于教育滞后,一直未能将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现有的人力资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而言仍是非常薄弱的,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一
些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2)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历教育过度与技术工人尤其是高技能员工严重短缺并存。
通过连续几年的规模扩张,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大学生人数也快速增加。
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产业结构主要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体,对大学毕业生的吸收有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高等教育的迅猛扩张,使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教育过度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如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70%左右。
②单位用人上大材小用,高中生能干的活由大学生干,而本科生能干的活由硕士生和博士生干,造成所谓的高能低就。
③人们普遍追求高学历,希望通过获取更高的学历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数为117.2万人,2006年达127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正是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不仅高新技术产业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难以发展起来,而且许多传统产业也因为缺乏高素质人才而技术进步缓慢。
1.2人力资源在三大产业间配置不均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导致三大产业升级动力不足。
(1)在我国农村,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却很低,高层次人力资本奇缺,导致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展开,农产品的附加值过低。
由于其素质低下一方面致使劳动力转移困难;另一方面导致收入水平低进而影响到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因缺乏第一产业的稳固基础而受到限制。
(2)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我国来说,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而且还要强化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但我国第二产业人力资本水平尽管比第一产业高,但较之第三产业则明显偏低。
这种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导致我国当前某些支柱产业,产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性能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也导致很多企业技术改造主要依靠进口致使工业结构不能由高加工化阶段向技术集约化阶段快速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受到人力资本的严重制约。
(3)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目标是,在第三产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比重下降,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比重上升。
从第三产业内部人力资本分布情况看,大多集中于党政部门、文教卫部门、广播电影电视业,而从事信息通讯,科技开发,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行业的人才严重不足,则会使产业结构升级缺乏长远发展的深层动力。
从事新兴服务业的就业人员增多,从而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也会
相应提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
1.3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就外因看,人力资源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效率是否高效,首先取决于体现为人力资源的技术知识类型与含量是否适合于经济社会的需要;其次则取决于能否将人力资源配置到适当的地方,实现所谓的“人尽其才”。
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来考察,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不高的。
我国人力资源不仅在投资结构上与当前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偏差,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结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在产业间的配置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宏观上存在低效率的情况,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
从微观角度,也即从人力资源在企业层面的使用看,我国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较低的。
正是由于中国人力资本的低效率使用,进一步限制了我国人力资源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作用的发挥。
2调整人力资源,促推产业结构的升级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无论是素质、结构、还是利用上,都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1产业结构升级教育为本
劳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产业机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要求劳动者配备相应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产业升级的过程伴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即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
新兴产业只有在获得了充足的、具备相应素质的劳动力之后,新技术才能最广泛的得到有效应用,进而实现产业升级。
我国劳动力整体水平低下、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是我国技术创新水平低的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科技人员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普遍缺少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
因此,为有效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具体而言,要重视素质教育,发展基础和各种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完善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和离职培训,使衰退产业的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的技能,顺利过渡到新兴产业中。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目前教育体制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本该由政府管理干预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投资不足,而下放给地方和微观主体“多渠道”筹资办学,而本该由社会各界和家庭个人进行多元投资、自主办学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却因政府部门垄断控制而供给不足。
改革的战略方针是.在建立“政府间接调控教育运行、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基本体制框架下.政府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等关键环节,对非义务教育则面向市场化开展多主体竞争、多元化办学,实现整个教育制度创新和变革。
目前改革的最主要任务是:使政府功能主要是抓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非义务教育的关键领域(如师范、农林)以及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大学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应采取合作、股份、联办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办学.但国家可以采取间接手段、政策措施予以引导和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初等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农村的初等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把开发农村人力
资源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
(2)推行素质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素质教育则是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更为强调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而且更为强调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的形成。
当前我国教育方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注意扭转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那种过于偏重专业知识传授的片面做法,高度重视知识的广度。
培养创新能力,重视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培养出不仅具有深厚宽广的知识,而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特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