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衰落(02)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第四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明朝的覆灭、清朝的建立和前中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1. 了解明朝的覆灭原因及清朝的建立过程。
2. 掌握清朝前中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鼎盛和危机表现。
3. 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明朝的覆灭原因及清朝的建立过程。
2. 清朝前中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鼎盛和危机表现。
教学难点:1.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
2. 清朝前中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变化与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有限,对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了解较少。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明清时期的其他内容,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理解较为薄弱。
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和主动性。
2. 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加强教学效果。
3. 融入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2. 图表分析法:借助图表材料,辅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清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前中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学情,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探究式教学、图表分析和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约5分钟):1. 我会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明朝是哪位皇帝建立的吗?他们的首都在哪里?请简单回答。
明清朝代封建制度的巅峰与衰落
明清朝代封建制度的巅峰与衰落明清朝代是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封建制度经历了辉煌的巅峰与最终的衰落。
在明代,封建制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然而,在清代,由于种种原因,封建制度逐渐陷入僵化,最终导致了明清社会的衰败。
明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巅峰时期。
在明朝的治理下,封建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并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首先,在社会等级方面,明代明确了士、农、工、商四民之间的等级关系,农民虽然居于底层,但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福利保障。
其次,在土地制度方面,明代推行了均田制,平稳地调整了土地的分配关系,使农民得到了相对公平的土地分配,保障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明朝还设立了县级官府,明确了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制度的稳定。
在明代的社会和经济繁荣背后,封建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使得人才的选拔更加公正和有效。
这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力资源,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土地私有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土地私有制有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同时,商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封建制度的维护和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财富和资源支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因素的作用,明清封建制度在清代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
封建制度的僵化和腐朽成为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一方面,封建制度滋生了大量的贵族阶层,导致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距日益剧烈,社会分化加剧,增加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在清朝统治下,封建制度的桎梏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求与封建制度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此外,清朝的政治腐败和统治失策也使封建制度逐渐失去了人们的信仰和支持。
尽管明清朝代封建制度在经历了巅峰时期后走向衰落,但它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建制度的兴衰不仅是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节点。
明清封建制度在繁荣和衰败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3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明清
儒家思想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儒家思想中“仁”的思想具有人文主义的内
涵,大同、和谐思想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培养
人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2)其思想对培养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有重要 的启迪意义。 (3)所倡导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所宣扬的人
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
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选 B项。
答案:B
【即时点拨】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围绕着削弱相权、
强化皇权的斗争一直存在,但每个王朝措施、特点各不相同。
今后高考仍然可能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各个历史 阶段强化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及其特点。复习备考时,应 注意梳理秦汉、唐宋、明清不同历史阶段强化皇权的措施, 注意分析比较其异同,把握其强化皇权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是指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措施。比如秦实行郡县制、汉代郡国
制、宋代派文臣做知州、元朝实行行省制等措施。
(2)君主专制主要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包括皇权至上、独
裁、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专制皇权措施主要是在中央政府官僚体制中强化皇权、削弱 相权,如汉代的侍从秘书制度、唐代分散相权、宋代分割相 权、明代废除丞相,清代设军机处等。
彩。
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影响 【典例1】(2011·海南单科·T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
“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
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 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
A.延续元朝典章
C.复兴汉唐制度
B.继承华夏传统
D.回归周朝典制
活动。
(2)文人画从描写的物象来看侧重于山水花鸟 ,从创作手段来 讲,多是简洁的、即兴式的、书法式的。 (3)究其原因,主要是文人画的作者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 内心的情思,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所以才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第13讲 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13讲明清时期的文化一、明清之际的思想(一)背景1.政治: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经济: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3.阶级(层):市民工商业者队伍扩大。
4.文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二)概况1.王阳明的心学(1)主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2.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①挑战正统: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②否定儒学权威: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主张“童心说”。
③在诗文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3)影响:①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力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和封建伦理道德,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②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三)评价1.积极(1)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局限(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注]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
[拓]李贽,一位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有着最为孤绝的理性自觉的先知先觉者,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旗帜。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明清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明、清教材知识分布时代特点政治: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衰落;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白银的大量流入),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兴起许多工商业市镇;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对外贸易日益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思想: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理学仍然占主流地位,并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技处于总结阶段,出现了《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出现的四大名著,更适应了市民生活的需要;书法绘画艺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的倾向;戏剧繁荣,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文学艺术具有高度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加强的色彩。
中西对比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而此时期却恰恰是西方国家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转折时期,一兴一衰,一进一退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做深刻的研究,不仅是历史课题,更是时代发展,中华民族振兴的要求。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分析和研究。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最早产生于14、15世纪;中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即16世纪。
从时间上看中国稍晚,但其发展前途却不能同日而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历经明、清,发展缓慢,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力量,以至于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压榨下夭折;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力量,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无不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2)对外政策:此时期西欧国家纷纷走殖民扩张道路,其前奏是新航路的开辟,实质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根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对外政策除继续进行传统对外友好交往(如郑和下西洋是对中国传统对外政策的总结)外,还担负起反西方殖民侵略的任务,更可悲的是封建统治阶级面临殖民主义东来的局面,不是富国强兵而是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以至于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
明清时期的文化消长与西方影响
明清时期的文化消长与西方影响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文化消长与西方影响对于这一时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消长的原因、西方的影响以及明清时期文化的变迁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消长的原因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消长趋势。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动荡与战乱:明初经历了朱元璋统一国家后的动荡时期,而后明末清初的战乱更是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许多文化资源被破坏或丧失。
2. 政治层面的变革:明清之际,中国发生了朝代更替,这种政治层面的变革也对于文化的繁荣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 思想观念的转变:明清时期,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消长。
二、西方的影响明清时期,西方的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科学的引入: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清时期,借鉴西方传统自然科学思想和方法成为中国学者的重要课题,这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文学艺术的交流:西方文学艺术形式的引入,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
明清时期,西方戏剧、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思想触角和艺术样式,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刺激和启发。
3. 思想观念的冲击:西方的人文思想、宗教信仰等观念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例如基督教的传入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变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文化的变迁明清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变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产业的兴起:明清时期,出版业兴盛,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书籍、字画等文化产品大量涌现。
这直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
2. 文人墨客的崛起: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得到提升,他们的作品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朝的文化颓废和社会变迁
清朝的文化颓废和社会变迁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文化和社会变迁在当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的文化开始颓废,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迁。
在清朝的前期,封建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也限制了文化的发展。
清朝初期的文化表现为儒家思想,强调礼仪、人伦、宗教和道德。
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其他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了抑制,文化的发展也就逐渐趋于停滞。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文化的颓废愈加明显。
在这段时期,清朝的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例如红楼梦、长生殿等文学作品的兴起,但这些作品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是一些文人墨客之间的绅士游戏,而对于大众而言意义并不大。
从文艺表现手法上讲,也比较单调,缺乏以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手法。
清朝文化的颓废还表现在宗教方面,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和法家推动的禁书运动,也使得知识分子的自由思想遭到了压制。
随着工商业的崛起和外国文化的介入,清朝的社会开始发生变革。
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一些中产阶级。
这些人具有资本家的特点,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封建主义的观念和文化。
同时,外国文化的介入也促进了清朝文化的变革,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新的思想和学问受到了推崇,清朝文化出现了一些转折点。
如在其后期,近代教育进入中国,走向普及,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文化和生活得到大幅改善。
同时,社会的变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社会的分化。
中产阶级虽然开始具有了一部分社会地位,但由于社会金字塔结构的剧烈变化,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
于是,清朝的民众也出现了反叛情绪,不断发生政治和社会事件,清朝王朝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向了崩溃。
综上所述,清朝的文化颓废和社会变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文化颓废主要表现在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对于其他新兴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抑制,而社会变革带来了经济和文化上的变化,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分化。
明清之际的传统文化危机与重建
明清之际的传统文化危机与重建中国历史上,明清时期算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文化危机之下,中国的学者和文化名流开始进行重建。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明清之间传统文化危机与重建。
一、文化危机的背景明朝时期,中央集权化的程度比较高,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也有较高的管控能力。
说到底,明朝的统治者是希望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不过确实也有一些因素导致了文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胀。
首先就是经济的问题。
明朝时期,因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式技术上的限制,国内经济就呈现低谷。
其次,进入明朝中晚期,社会中出现了“私学”的概念。
因为官学教育的传统体系相对僵化,民间就开始探讨起教育、知识本身的问题来。
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导致了整个社会始终无法摆脱一种“知识僵化”的状况。
这也是明末清初文化危机的一个重要背景。
二、文化危机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明朝末年至清初,因为军阀割据,朝廷失去了某种程度的控制权,使得文化危机的状况愈发严重。
这个时期,传统文化出现了比较多的滞胀现象。
但是,明清之时传统文化并未受到摧残,不能说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但确实已经落入一种僵化的腐朽的状态。
例如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产物,在明末清初出现了一种叫做“秀才文化”的风潮,而这个风潮往往会让作品显得过于“精细”和“拘谨”,艺术的内在灵气和创造力都受到了压抑。
因此,可以说,文化危机对于传统文化造成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文化变得僵化和缺少生气。
三、文化重建的探讨在文化危机之际,中国的学者们积极探讨,如何打破“知识僵化”的状态,以期重建传统文化。
第一条路径就是强调传统文化中的恢复变化特性。
从明清之际问题得势所致,中国在固态改进中多少超越了时代的变化性。
第二条路径就是强调对传统文化中的童心重建。
因为在明代末期和清代初期,“古典”文化的文化影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与现代世界并不完全吻合的文化传统。
这也是在明清之间,中国学者和文化名流做出的比较具有引导性的尝试之一。
明清之际的文化荒漠现象及其后果
明清之际的文化荒漠现象及其后果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称之为文化荒漠,这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文化产生了萎缩、退化的现象。
此时的文化呈现出极度的庸俗化和浅薄化的特征,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等高层次的文化内容毫无兴趣,而是喜欢繁琐、低俗的娱乐活动和消遣方式。
这种文化现象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经济和社会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明清时期的文化荒漠现象及其后果。
一、政治制度的变革明朝后期,封建帝制逐渐疲软,官僚的腐败和豪强地主的日益壮大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而在清朝时期,满族以封建制度为基础重构了中国的政治组织结构,强调礼仪规范、等级分明、厚重封建气息的特征给予了文化的价值观以深刻的影响。
政治上的变革对于思想文化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思想的影响明清时期,儒释道三教紧密结合,其特征就是将儒家的思想与佛教和道教等思想相结合。
这种宗教熔合将社会文化推向了一个不确定、虚无且模糊的方向,人们所谓的“儒释道三教合一”,初看上去兼收并蓄、博大精深,但实则导致了中国文化的荒漠化。
三、科技与思想交流萎缩明清之际,封建意识方兴未艾,传统观念固化,而科技和思想的交流萎缩严重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虽然当时有一批学者致力于创新、反动封建思想,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和封建制度的激化,这些努力并未能引导出中国文化的新需求,从而导致了文化产出的逐渐下滑。
四、文化小面的推崇文化荒漠现象直接导致了文化的小面化。
比如当时流行的微型艺术品、山水文、寄予山水等类似作品,虽然被当时的市场广为推波助澜,但是对于文化创新、文化氛围的整体提升毫无益处,反倒是对于中国文化形式的破坏。
可见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五、文化荒漠的后果1、文化精神的倒退:文化荒漠现象严重抑制了文化生产的创新活力,导致文化精神不再具备创造性与开放性。
2、社会生活失去文化调味品的品质与味道:文化荒漠现象顺着时代与思维的市场化之流,极大程度的激励了市场化文化的进一步消费,从而模糊了理性与信仰的界限。
中华文化的繁华与停滞并存-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演变
(1)明初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当时海外贸易唯一的合法 形式是官方控制和垄断的“朝贡贸易”(薄来厚往,不计成本)。 (2)明后期,受到社会舆论等影响,被迫逐渐放松海禁政策,允许民间在指定的地点从 事海外贸易,并允许外商通过广州等港口输入商品。 (3)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颁布“迁海令”,实行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 (4)康熙时,因局势逐渐趋于稳定,下令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 (5)乾隆时,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实施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的话本发展 而来的;著名的科学技术著作 《天工开物》中,对中国古代 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 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2、思想、文学中体现反 传统反封建
首先, 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封 建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进 行了激烈地揭露和大胆否定; 其次,明清的小说也反映了封 建社会走向衰落。
政 治
地方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②地方上设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农业
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 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经济
①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 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一些行业出手工 工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制瓷:明宜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为著名,景德镇成 为著名瓷都
手工业
商业
①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 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 现 ②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 形成了大商帮 ③外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大 量外销;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 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④货币: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第13讲 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衰落(02)
第十三讲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衰落02清朝简史与文化(2课时)一、清朝简史1.公元1616年,女真人后裔满族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
2.明末面临攘外与安内的两难局面,外有后金南下之威胁,内有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
兵部尚书杨嗣昌认为“攘外必先安内。
”李自成遭洪承畴重创,几乎全军覆没,张献忠诈降。
后明朝改为攘外为主,李自成东山再起,张献忠反复,遂一发而不可收拾,明终为李自成所灭,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康熙之武功文治。
(1)平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2)收复台湾。
(2)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
(4)抵抗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
(5)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入值者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此后地位日升。
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地位下降。
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
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
(6)兴文字狱。
(7)学习西方天文、科技、数学,鼓励西医传入中国,开始引进西医方法治天花。
4.雍正。
在位13年,在年羹尧、隆科多的支持下上台。
(1)严厉打击朋党,包括年羹尧和隆科多。
(2)设军机处(集权)。
(3)摊丁入亩,即把历代沿用的人头税改为土地税(即财产税)。
(4)取消“贱民”的“贱藉”,但实际鲁迅还看到家乡有贱民。
(5)打破西南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司制度,代之以中央委任的“流官”。
需要强制执行,此时的镇压所造成后遗症到红军长征时还没有消除。
5.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同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
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
明清时期的文化衰落与文化早期
明清时期的文化衰落与文化早期在中国的历史上,明清时期是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
虽然这个时期有着许多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成就,但也是一个特别矛盾的时代。
文化方面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的文化面临了早期与衰落的交替。
本文将讨论明清时期的文化衰落与文化早期,以及相关原因。
一、文化早期“文化早期”是指16到18世纪,也就是明清过渡期,明朝灭亡至清朝成立之前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向近现代快速转型的时期,对于文化来说有着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的,满清的入侵和政治动荡带来的文化的失序,给文化和它的内容带来了灵活性。
在文化早期,文学、书法、戏剧、绘画等许多文化形式都得到了大力地发展,并且还有一些特别典型的文化代表作。
例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等等经典名著,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在文化早期中,满汉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也是十分明显的。
这个时期,汉族文化受到了满族文化的影响,这对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崇德暴行的发生和匪乱现象的增多,促使民间文学反映社会现实,出现了一批以悲惨命运为题材的小说。
这些小说既擅长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悲苦命运,又兼顾历史变迁和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
二、文化衰落尽管明清时期文化早期有着许多较好的文化表现,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后,文化衰落也逐渐被诟病。
这个时期可谓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太多的变数影响,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缺陷和问题。
相较于文化早期,文化衰落的表现如下:一、文化水平下降明清时期的文化水平比以前有所下降,连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成体系”都在不断地消失。
于此同时,欧洲文艺复兴在全面出现,以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为标志的文化形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文艺创作萎靡不振明清时期的文化缺乏生机,文艺创作失去了原创性,出现了很多烟花之外的东西。
例如小说的文学创新就逐渐减缓,仅有少数名家如施耐庵、冯雪峰、李渔等仍然保持着严谨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作品中展示出了许多思考现实的主题。
清代的政治与文化衰退
清代的政治与文化衰退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于1644年,为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政治与文化印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代的政治与文化逐渐出现衰退的趋势。
一、政治衰败清朝初期,因为建立在“满汉合一”的基础之上,政治上表现出相对的稳定。
然而,在雍正、乾隆时期,封建统治逐渐加强,特权阶层日益独裁,致使政治呈现独裁、黑暗化的倾向。
而且,由于清朝统治者对外界文化缺乏开放的态度,正值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中国政治经济与先进国家相比越发落后。
当英国的火车正在飞快地穿越山谷和草原,中国还在通过马车来运输货物;当德国已经开始利用煤气来照明,中国的城市洋灯依旧要靠夜明珠才能亮起……中国的落后越来越明显,清政府的封建朝廷也随之变得越来越腐败。
二、文化衰退清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特殊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文化上呈现出大压抑、一国两制的特殊状态。
朝廷一手掌控文化,追求传统道统的完整,矛盾的是社会上伟大的思想家也踏着传统策马奔腾,力图开拓深邃的哲学境界。
然而,清朝传统文化的盛衰由于各种原因呈现出文化下滑、离经叛道的趋势。
1. 文化保守束缚思想清代的文化保守,严加控制是否导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
朝廷限制了文化活动及文化传承,使得知识分子乏人问津,几乎没有太多的新思想得以表现和发展。
这也是导致清朝文化逐渐走向衰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 文化上缺乏国际化视野由于清政府一直对西方的文化发展是封闭的,因此除了少数洋务派和自学达人,许多普通的知识分子很少关注到国际文化发展的趋势,不了解外部世界的发展。
这种文化孤立主义使中国的文化逐渐失去它生机和活力。
而文化的逐渐丧失更是导致了近代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3. 文学艺术的形式固守清代文学艺术的“踏实沉痼”、“戏剧化”、“泥塑人物的刻板形象”等方面,未能打破固有形式的框架,使得许多文艺创作只是重复己见,乏善可陈。
而这种封闭性,往往对先进的作品缺乏吸纳和传承。
这种情况下,当中国陷入外敌入侵的时候,文艺事业显然已经陷入了僵局,无力支撑社会精神上的强调。
明清时期的文化危机与变革
明清时期的文化危机与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经历了明朝灭亡和清朝兴起的漫长过程,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文化的危机和变革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明朝文化危机明朝末期,文化危机已经显露出来。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化领域出现了极大的分化和混乱,传统文化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新文化开始渐渐成为主流。
二是文化失去了与人民生活的联系,成为了贵族精英的附庸。
这不仅导致了文化与社会的脱节,而且牵涉到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生态。
在明朝末期,士人阶层的垄断越来越严重。
文人集团强化了自身的文化特权,通过借口批评传统道德、民间文化所包含的迷信和陋习来攻击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形成了一种显然的文化压迫。
这样的文化压迫导致了文人对民间文化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肯定,随之传统文化的丧失也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此外,明朝政治变革的频繁也对文化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
官僚制度的虚弱,税收负担的重压,以及外患的威胁等多重因素都打击了国家的文化生态。
这种情况下,文化中的知识分子高度集中,新思想成为主流,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影响力,国家的文化生态岌岌可危。
二、清朝文化变革清朝开国初期,由于西方列强没入中国的殖民和近代化的要求,清朝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化变革。
他们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文化秩序,加强国家对文化的控制,确保文化与政治、经济的有机结合,以应对外来挑战。
在清朝初年,政府的这种变革措施给全国带来了一些新的文化改革。
这些变革旨在发扬传统文化及各种艺术、文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种倡导传统文化的做法使清朝文化生态得到了改善。
同时,清朝政府也倡导了“采用西洋之华,以防西学之溃”和“中西合璧,以求中西文化之融合”的思路,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引进了科学知识、技术和艺术,更趋向于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在这个时期,清朝文化的变革更倡导人才、人民、医卫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以深化国家和民众的文化意识,增加祖国和人民的自信心和历史觉醒。
明清时期封建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不利于中国古代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政治文明 中央制度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成祖时,内阁出现,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地方制度 明代地方设置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监察、军政经济文明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行业的主体;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 出现徽商、晋商等地域性商帮和同一地域商人在异地的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经济政策 (1)继续强化重农抑商政策;(2)明朝推行海禁政策;(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思想文明 心学 从理学发展到心学,封建理学占据思想主流地位,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反封建思想 明末清初出现,涌现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否定君主专制,主张个性自由,提倡“经世致用”,对传统儒学批判地继承科技 出现了一批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这些科技成就未能向近代科技转变文学 明清主要文学成就是小说,出现了四大名著等优秀小说,适应了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书画 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文人写意画成就突出戏剧戏剧繁荣,清代“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概念解析】(1)内阁制:内阁制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讲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衰落02清朝简史与文化(2课时)一、清朝简史1.公元1616年,女真人后裔满族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
2.明末面临攘外与安内的两难局面,外有后金南下之威胁,内有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
兵部尚书杨嗣昌认为“攘外必先安内。
”李自成遭洪承畴重创,几乎全军覆没,张献忠诈降。
后明朝改为攘外为主,李自成东山再起,张献忠反复,遂一发而不可收拾,明终为李自成所灭,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康熙之武功文治。
(1)平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2)收复台湾。
(3)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
(4)抵抗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
(5)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入值者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此后地位日升。
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地位下降。
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
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
(6)兴文字狱。
(7)学习西方天文、科技、数学,鼓励西医传入中国,开始引进西医方法治天花。
4.雍正。
在位13年,在年羹尧、隆科多的支持下上台。
(1)严厉打击朋党,包括年羹尧和隆科多。
(2)设军机处(集权)。
(3)摊丁入亩,即把历代沿用的人头税改为土地税(即财产税)。
(4)取消“贱民”的“贱藉”,但实际鲁迅还看到家乡有贱民。
(5)打破西南少数民族世袭的土司制度,代之以中央委任的“流官”。
需要强制执行,此时的镇压所造成后遗症到红军长征时还没有消除。
5.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同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
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
二、清朝政治与文化1.科场案:中国清代处理科场舞弊的案件。
顺治十四年(1657)、康熙五十年(1711)和咸丰八年(1858)的科场案,是其中三大重要案件。
审讯之后,涉案主考均斩立决,多者二十五人,其中甚至有一品大员。
2.哭庙案。
顺治十八年,顺治驾崩,哀诏府衙设灵举哀痛哭三日,此时苏州吴县县令任维初,私取公粮三千余石,又逮捕交不出补仓粮的老百姓。
以金圣叹为首的几个秀才,因同情农民的遭遇,写了“揭帖”到哭灵场所控告县官,金圣叹等共有十八人被判死刑。
科场案与哭庙案都是政治斗争的手段,乃民族矛盾爆发之结果。
3.为笼络汉族读书人,清朝政府特开博学鸿儒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等取士。
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元年(1736)曾两度举行博学鸿儒科,或称博学鸿词科。
康熙词科,除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拒不参加外,其他如朱彝尊、汪琬、毛奇龄、施润章等都应选录取,入翰林院纂修《明史》。
4.清朝的文化专制。
(1)明朝后期,私人办书院,可讲学,可结社。
清朝则不允许办书院,不能结社。
(2)科举则明确规定以宋儒注解为标准答案的《四书》、《五经》取士,要写八股文。
(3)文字狱。
康雍乾三朝都有,以乾隆朝为甚。
(相当于“思想犯”,“意识形态罪”,与文革时相类。
)顺治年间开中国言论出版审查制度之端。
康熙朝戴名世记录明末历史之《南山集》,引来杀身之祸,被诛连者300余人。
雍正朝年羹尧案,凡写诗文吹捧过年羹尧的都被牵连。
受年案牵连的汪景祺斩首示众后,其头骨在北京菜市口挂了十年。
清文字狱以其诛连极广而可称为“文化恐怖主义”毫不过分。
5.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清乾隆年间编修的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
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
也是世界头号文化工程。
可惜的是,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同时也是禁书,毁书的过程,存目书籍几乎相当于收录书籍的两倍,基本被毁。
同时,收入书籍也存在一定程度被改动现象。
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虽然如此,丛书在保存古代典籍方面,还是功不可没。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表面上是石头,很坚强,里头是草,软弱的很。
)6.明末清初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
以传统儒家思想号召反清复明。
在他们的影响下,儒家思想,由宋明理学空谈性命变为所谓“朴学”,以章句训诂为主崇效汉学。
7.道教之衰落。
雍正是中丹毒死的。
宫里有采办机构,购买炼丹用的原材料。
除北宗全真道龙门派与张天师系的正一派外,其余皆微不足道。
作为禅师的雍正皇帝亲自为张紫阳的《悟真篇》作序,对其倍加推崇。
(1)有伍冲虚、柳华阳师徒为主的伍柳派,专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内功丹法,以断欲而修证身心气脉,幻出化身以成神仙,其说似是而非,普遍流传于民间。
(2)明末国破,清军入关时,明朝进士杨来如在山东、河北创设理门,后称为“理教”,综合儒道释三家修心养性的一般方法,成为新兴的另一宗教。
8.佛教之禅宗,由明朝口头禅转变为坐禅习定的老路,一如佛教于南北朝时初入中国时的模样。
清军入关之初,有西藏密宗黄教五世达赖,与清朝有了往来。
清朝为了联合满、蒙,极力崇敬章嘉呼图克图。
清军入关之初,即册封达赖、班禅、双尊奉章嘉十四世为国师。
顺治一方面从玉琳国师学禅宗,同时并不改变对喇嘛的推崇。
雍正与迦陵性音禅师往来,自以为已经大彻大悟,自称“圆明居士”,大弘临济宗,废除明末以来密云圆悟禅师旁门的汉月法藏禅师法统。
雍正不自信,以问章嘉,章嘉不许之,更勉其进步,故雍正对章嘉极信仰,称为证明之恩师。
乾隆一代,承皇室习惯,也笃信佛教,专修密宗,临死时还口念咒语。
9.明末清初,著名的学术著作有顾亭林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为研究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思想必读的书。
顾祖禹写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研究政治、军事地理最重要的书,此书对每一省先作总评,内有各省情况研究,如各地区人的性格等。
二书合称“二顾全书”,对于中国搞政治与军事有极端的重要性。
10.清朝的人口相对过剩。
乾隆时突破3亿,道光时4亿。
康熙55年后,新增人口永不加赋。
洪亮吉的人口论。
三、作业:1.中国文化为什么会衰落?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化的接受者在军事上的失败?3.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怎样?4.如果中国文化想要在世界文化中继续生存,应该怎样发展?四、补充材料:1.攘外必先安内。
西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内”,引起当时朝廷的激烈争论,大多数人都不同意或认为时机还未到,以窦婴为首的认为当时应一致对外,对付匈奴;晁错以政治家的眼光说服汉景帝最后选择继续和匈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
结果,汉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内忧,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力,为武帝对匈奴动武、解决边患创造了条件。
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明朝于谦《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提到:“臣等看议得,疆兵以足食为本,攘外以安内为先。
”2. 八股文。
学者多数认为,它滥觞于北宋的经义。
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
经义即以经书中的文句命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
宋代的经义虽无固定的格式,但在代圣人立言这点上,已奠定了八股文的雏形。
经义后来吸收了南宋以后的散文和元曲的一些成份,到明初被确定为一种独立的八股文体,成化以后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遂演变成为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
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
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
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
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
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3.文字狱各朝都有,清朝发展到顶峰。
《汉书》上说,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令“宣帝见而恶之”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被处腰斩。
魏末嵇康因其《与山巨源绝交书》令司马师“闻而恶之”而被斩于东市。
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同时株连被杀的还有崔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史称“国史之狱”.北宋苏轼就曾因政敌陷害,被捕入狱将近五个月,罪名是包藏祸心、谤讪时政。
主要的根据是《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陈述古冬日牡丹》等几首诗。
史称“乌台诗案”。
翰林学士张钧是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文字狱受害者,因为一场天灾为金熙宗起草“深自贬损”的诏书,被萧肄诬陷而被劈开嘴巴剁成肉酱。
公元1323年,身为高僧的前宋恭帝怀念宋朝,写了以下的诗句: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触怒元廷,赐死。
戴名世对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甚感愤慨,他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
康熙五十年(1711年),书印出十年后被人告发,因为书中用南明年号并涉及多尔衮不轨之事,康熙帝十分震怒,下旨将戴名世凌迟处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满清功臣家作奴仆。
同乡方孝标曾提供参考资料《黔贵记事》,也和戴名世同样治罪;戴氏同族人有职衔者,一律革去;给《南山集》作序的汪灏、方苞、王源等处斩刑;给《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云鹗等人及其妻、子,发宁古塔充军。
由《南山集》受到牵连的有三百多人,后来康熙帝故作慈悲,改戴名世凌迟为斩刑,本来应处斩刑之人如戴家、方家都流放黑龙江,方孝标已死,但仍被发棺戮尸。
裘琏戏笔之祸。
裘琏是浙江慈溪人,少时曾戏作《拟张良招四皓书》,内有“欲定太子,莫若翼太子;欲翼太子,莫若贤太子”、“先生一出而太子可安,天下可定”等语句,当时颇为传诵。
康熙末年,七十岁的裘琏中进士,后来致仕归乡。
雍正七年(1729年),八十五岁的裘琏突然被捕,原来有人告发他那篇代张良写的招贤信是替废太子胤礽出谋划策。
次年六月,裘琏卒于京师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