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优质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板书:生字词

宫阙(que)乘()琼()楼不胜()

转()绮()婵()娟()

上阕——月下饮酒(写景——月),问由幻想超脱尘世

虑转化为

叹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对月怀人(抒情——人)怨由感伤离别

悟转而为

愿对离人的祝福

1、导入:自古以来许多诗人以月亮来吟诗赋词,也在月亮身上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感情。我们曾经也学过不少带有月字的诗词,有没有同学说一下你知道的一些咏月的诗词。

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同学们看着课本111面,哪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雄阔超旷,慷慨激越,与传统的花间词风不同。别离一宗,就是豪放派。词集有《东坡乐府》代表诗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

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

这首词就是苏轼在遭到贬谪,出任密州太守时写的。当时他和弟弟已经分别六七年没见了,在中秋之夜,词人望着明月,想起仕途不顺,兄弟分离不能团聚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3、苏东坡还曾经说过:“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读词,首先要注意字正腔圆,也就是要注意字音的准确性。哪位同学起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这些字词?

好同学们把这些字词齐读一遍。

4、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以下这篇课文,注意里面的字音。同时——把这首词的节奏划分出来。来,先自己划分一下节奏,一会儿老师要挑人起来给大家朗诵一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读词不仅要字正腔圆,同时还要富有感情,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下这首词的配乐朗诵,大家注意里面节奏的划分,自己再划分一下节奏,听完之后,老师要请同学们起来按照自己的节奏划分把这首词朗诵一遍,注意是有感情的朗诵。

播放配乐朗诵

6、好,听完之后不能白听啊,哪位同学愿意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词。

7、同学们我们把这首词齐读一遍,注意感情和节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8,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这首词的小序,丙辰中秋是时间点

作用: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中秋咏月兼怀亲人(子由)

9这首词大家会不会翻译呀,知道是讲的是什么意思吗?

下面我讲一句大家翻译一句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由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大家看是不是比较相似,

几时:什么时候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何年:哪一年乘:驾归去:回到天上

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天宫不胜:经不住。

弄:玩弄欣赏。清影:指月下的身影。

何似:哪里是,怎比得上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绮户:雕花的窗户。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

无眠:没有入睡的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不应该恨:怨恨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这些事,指人的“欢”与“合”月亮的“晴”和“圆”

全:圆全,圆满。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的是

隔千里兮共命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大家学过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上阕开头四句写月宫境界,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的心理状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呢?(联系预习7写作背景)

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这反映他当时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幻想超脱尘世。

(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写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元丰二年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一度被起用,哲宗亲政后又被贬。其时,他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中进士,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时值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咏月词。)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反映了他矛盾的心理?为什么?

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

4、矛盾最终结果是回到现实(喜爱人间生活)。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可以看出。

5、下阕是月光引起“离人”的无眠。作者是怎样想通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自然和人生的规律,自古皆然,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既然离别不可避免,词人最终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的心态。(联系预习8①)

10大家看,整篇文章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

上阕——月下饮酒(写景——月),问由幻想超脱尘世

虑转化为

叹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对月怀人(抒情——人)怨由感伤离别

悟转而为

愿对离人的祝福

上阕景,下阕情,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感情变化——

11、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