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2.1 去括号教案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去括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去括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1《去括号》是整式运算的一个基本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法、乘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去括号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理解去括号在整式运算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方法,提高整式运算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式的加减法、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去括号运算时,容易出错,对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掌握不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
2.提高学生整式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
2.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去括号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3.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去括号的方法。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PPT课件。
3.练习题。
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整式运算中的去括号问题。
例如,计算“(3x+2)-(2x-1)”,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去掉括号。
2.呈现(10分钟)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
①当括号前面是正号时,去掉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②当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掉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的练习题。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检查去括号的正确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运算中,如何灵活运用去括号的方法?举例说明。
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说课稿2 (新版)新人教版
《去括号》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配方法、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变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可以看出,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知识的分解、知识的整合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1、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
2、了解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的符号简化,便于合并,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 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 括号前面是“一”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应如何处理。
重难点的突破:1、让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2、口诀记忆: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一”号,全变号。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并且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的特点是:具体、直观、形象。
为突破难点,选用“导学”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未知欲,求胜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设计理念1、本节课借设置问题情境及练习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脑、动手,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还启发学生的探索的灵感,从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获得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开放的思考、讨论、探究的气氛,要为他们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境界,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方法、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教案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教案
这是七年级去掉括号的教案,是一篇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和家长借鉴。
七年级去括号法则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对数的运算法则教案
1.理解并掌握对数性质及运算法则,能初步运用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解题.
2.通过法则的探究与推导,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思想,渗透化归思想及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法则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胆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数的运算法则及推导和应用
难点是法则的探究与证明.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对数的概念,那么什么叫对数呢?通过下面的题目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看到这个式子会有何联想?
由学生回答(1) (2) (3) (4) .
也就要求学生以后看到对数符号能联想四件事.从式子中,可以总结出从概念上讲,对数与指数就是一码事,从运算上讲它们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既然是一种运算,自然就应有相应的运算法则,所以我们今天重点研究对数的运算法则.
二.对数的运算法则(板书)
对数与指数是互为逆运算的,自然应把握两者的关系及已知的指数运算法则来探求对数的运算法则,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指数的运算法则.
由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用投影仪打出让学生看:,,.
然后直接提出课题:若是否成立?
由学生讨论并举出实例说明其不成立(如可以举而 ),教师在肯定结论的正确性的同时再提出
可提示学生利用刚才的反例,把 5改写成应为,而
32=2 ,还可以让学生再找几个例子,.之后让学生大胆说出发现有什么规律?
由学生回答应有成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多项式教案
2.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多项式问题进行求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多项式的定义:强调多项式的组成元素,如系数、变量、次数等,以及多项式的表示方法。
-多项式加减运算的顺序:在进行多项式加减运算时,学生需要明确运算的顺序,避免计算错误。
-难点解析: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多项式运算时,可能会忽略运算顺序,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解决实际问题时多项式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多项式并进行运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问题描述转化为多项式,然后应用所学的运算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的掌握程度不够。在课堂上,虽然我反复强调同类项的概念,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这说明我在这一部分的讲解可能还不够透彻,需要寻找更直观、生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其次,去括号法则的应用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在课堂演示和练习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容易在这一步骤出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法则,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相关例题,让学生多加练习,以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合并同类项来解决实际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去括号教案 新人教版
解一元一次方程课题: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能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去括号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移项之后,进一步系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
它既是第三章知识的深化,又为我们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的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对去括号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节课的教材所具有的特点是所涉及到的方法和性质比较多,并且都是以题目的形式给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去暴露学生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学生在第二章《整式》中“整式的加减”的第二课时已经接触并掌握了去括号法则,故本节课只是去括号法则运用在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延伸,针对学生而言,本节课的掌握并不难。
再者,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还较低,学生爱表现、有较强的好胜心理等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学生的这些特征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去括号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
2、准确而熟练的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方程。
重点准确而熟练的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方程。
难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要改变符号;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时,乘数应乘括号内的每一项,不要漏乘。
提炼课题探究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法学法指导探究思考法、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一、知识回顾:一、复习回顾:1、解方程 9-3x=-5x+52、去括号回顾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去括号的法则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基础教学过程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一)问题:(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步骤二、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1、问题分析: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分析:若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度,半年共用电度,下半年共用电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去括号》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理解括号在代数式中的作用,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含括号的整式加减运算。
2.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符号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去括号的过程,加深对代数式运算规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运算的严谨性和趣味性,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基本法则及其应用。
•含括号的整式加减运算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理解括号前正负号对括号内各项符号的影响。
•在复杂整式中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去括号法则的示例、练习题)•黑板及粉笔(用于板书关键概念和例题)•学生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练习)•实物教具(如可拆卸的括号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去括号过程)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直观展示去括号的过程和结果。
•讲授法: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讲解去括号的基本法则和注意事项。
•练习巩固法: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掌握和运算能力。
•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去括号的心得和疑惑,促进相互学习。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复习引入:回顾整式加减的基本运算,特别是涉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引出括号在代数式中的作用。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结算时合并同类项并去除括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除括号进行运算。
新课教学•去括号法则:•正号情况:明确当括号前是正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不变。
•负号情况:强调当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
•实例演示:选取几个典型例题,逐步演示去括号的过程,强调法则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符号对括号内各项符号的影响,以及运算顺序的遵循。
课堂小结•知识回顾:总结去括号的基本法则和注意事项,强调其在整式加减运算中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去括号》教案
《去括号》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2.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3.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4.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类比与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其化简代数式.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该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提出课题1.计算下列各式,并观察、思考怎么算比较简便?(1)-9+(26+9)(2)17-(17+68)2.找出下列各多项式的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1)3a-2b2-2a+b2(2)3a-2b2-(2a+b2)3.第2(2)小题能直接合并同类项吗?那怎么办?(引出课题:去括号)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问题一:周三下午,校图书馆内起初有a位同学,后来某年级组织同学阅读,第一批来了b位同学,第二批又来了c位同学.(请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图书馆内共有多少位同学.(2)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吗?(3)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相等吗?为什么?(相等.均表示同一个量.)a+(b+c)=a+b+c①2.问题二:若图书馆内原有a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b位同学,第二批又走了c位同学.(1)试用两种方式写出图书馆内还剩下的同学数.(2)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关系?(这两个式子的值相等吗?为什么?)a-(b+c)=a-b-c②3.请学生思考,举出生活中与①和②相类似的问题.三、观察交流、发现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①、②两个等式,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学生先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然后围绕以下问题结合示意图让学生回答、弄清.)(1)观察①、②两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这两个等式,左边有括号,右边没有括号(即括号去掉了))(2)去括号是否就是直接把括号去掉就可以?(3)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正负号有什么变化?(4)括号内各项的正负号发生改变取决于什么?(5)去括号的规律分几种情况归纳?(6)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归纳出来.2.多媒体演示,归纳法则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去括号法则(板书):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四、理解应用、巩固新知1.去括号:(请同学们对照法则来完成)(1)a+(b-c);(2)a-(b-c);(3)a+(-b+c);(4)a-(-b-c);(5)a-(b-c-d);(6)a-3(b-c).2.让学生参与讨论a-3(b-c)的括号怎样去?(1)比较a-3(b-c)和a-(b-c)去括号的异同点.同:括号内各项相同,括号前有“-”号.异:a-3(b-c)括号前有数字“3”,a-(b-c)括号前应是数字“1”省略不写.(2)板演a-(b-c)a-3(b-c)=a-1×b-1×(-c)=a-3×b-3×(-c)=a-b+c.=a-3b+3c.(3)让学生想一想,上面两题的去括号,实际上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做的?(乘法分配律)揭示本质: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理解去括号的法则.强调:“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过程中要注意积的符号的确定和积的系数最易出错.”3.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x-y-z)+(x-y+z)-(x-y-z)(2)(a²+2ab+b²)-(a²-2ab+b²)(3)2(x-2)+3(1-2x)(4)3(2x²-y²)-2(3y²-2x²)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师生共评,小结:若有括号时,要合并同类项,必须先要去括号.4.思维训练:根据去括号法则,在横线上添上“+”或“-”:(1)a(-b+c)=a-b+c;(2)a(b+c)=a-b-c;(3)(a-b)(-c-d)=-a+b+c+d.四、课堂小结、提升新知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法则?2.在去括号时你觉得应该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内化新知必做题:教材P107第1、3题.选做题:多项式a-[b-(c+d)]去括号有几种解法?。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
初中去括号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去括号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相关知识点,如加减法、乘除法等;(2)提问:如何将一个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简化?2. 教学新课:(1)介绍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3)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的题目。
3.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2)小组讨论:如何将去括号法则应用于实际生活中?4.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记忆;(2)强调去括号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巩固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2. 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去括号方法和规律的掌握程度;2. 学生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课后,要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总之,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规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题解析及教案
很高兴能为大家分享一下七年级上册数学去括号题解析及教案。
在这个学段,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符号和式子,去括号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下面我将结合教科书和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知识点解析去括号是指把一个包含括号的代数式转化成不包含括号的等价式子。
举例说明,假设有以下代数式:3(a+b)要把这个式子去括号,就要把3乘以a和b,变成:3a+3b那么如何去括号呢?在教学中,我会分步骤讲解,先从小括号开始。
如果有一个代数式的形式是:a(b+c)那么可以先把b和c相加,再乘以a,即:ab+ac如果式子里面嵌套了两层括号,该怎么处理呢?例如:2(a+b)(c+d)这个式子里面的两层括号,可以通过乘法原理,转换成四个乘积项,如下所示:2ac+2ad+2bc+2bd如果有多项式相加或相减,可以直接把式子中的每一项括号去掉,例如:(a+b)+(c-d)等价于:a+b+c-d二、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通常会引导学生先做一些基础的括号运算练习,然后再开始进行去括号的练习。
以下是一些可能用得到的教学步骤:1.介绍去括号的意义和实际运用。
2.讲解数学符号、字母和代数式基础知识,包括字母代表的含义,符号的意义等。
3.展示括号的种类和运用,如何识别括号并加以处理。
4.培养学生判断和比较的能力,例如给出两个式子,让学生判断是否相等,然后解释为什么相等或者不相等。
5.理解式子的含义和作用,包括了解常用的数学运算规则,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代数式。
6.给学生展示一些例子,并与学生一起完成去括号的问题,了解如何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
7.制定练习计划,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确保学生掌握该知识点。
三、教学要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我会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理解括号的含义。
括号是用来指示运算顺序的,学生应该会用括号把同一优先级的运算归为一组。
2.控制数学表达式的形式。
学生应该学会把代数式的形式转换为易于计算的形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去括号》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去括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去括号》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去括号的法则和操作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技巧,能够熟练地对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进行简化。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代数知识,对数学表达式的构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去括号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刚开始接触,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意义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去括号的基本法则,能够对含有括号的数学表达式进行简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去括号的法则和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去括号的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去括号的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出去括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去括号的法则:通过PPT展示去括号的法则,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3.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去括号的题目,检验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4.总结提升: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学生在去括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去括号的重点。
可以设计一个,列出去括号的法则,并在旁边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优质课教案_11
课题: 《去 括 号》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美育目标:通过去括号使代数式化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去括号法则。
难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三、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讲练结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四、教材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整式乘除、分式运算、解方程和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故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 情境导入戴老师昨天抵达邵东买了邵东特产玉竹片a 克装的3袋,b 克装的5袋。
如果我将a 克装的送朋友2袋, b 克装的送朋友2袋,那我一共还剩下多少克呢?(请列出式子,可列出几种?)[设计意图]以邵东特产为对象,贴近学生生活。
提出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环节二 合作探究,归纳规律观察交流,达成共识:去括号的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设计意图]从一般到特殊,从几个具体的实例得出a+(b+c)=a+b+c ;a-(b+c)=a-b-c ,让学生自己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总结得出去括号的法则,意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与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保持着自信的教态、洋溢着诚信、友善的笑容,体现了当代名师敬业爱生的精神与态度。
环节三 团队合作,积分游戏1分题:+(-x-y )=-x-y2分题:直接加分 3分题: 4分题:-3(x-y )=-3x+3y[设计意图]通过积分游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去括号的法则。
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去括号)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人教版)
(2)原式=(5a-3b)-(3a2-6b) =5a-3b-3a2+6b =-3a2+5a+3b;
例1 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3)(2x2+x)-[4x2-(3x2-x)].[
解:原式 =2x2+x-(4x2-3x2+x) =2x2+x-(x2+x) =2x2+x-x2-x =2x2.
解:原式 3ab ab a2 2a2
= (3-1)ab (-1+2)a2 2ab a2
问题 怎么化简下列式子 2 xy 2x2 xy 3x2 =?
新知探究
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两个式子,你们知道该怎样化简吗? 100t+120(t-0.5) ① 100t-120(t-0.5) ②
归纳方法
• 1.当括号前面有数字因数时,可应用乘法分配律将这个数字因数乘以 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
• 2.当含有多重括号时,可以由内向外逐层去括号,也可以由外向内逐 层去括号.每去掉一层括号,若有同类项可随时合并,这样可使下一 步运算简化,减少差错.
针对练习
化简下列各式: (1)3(a2-4a+3)-5(5a2-a+2); (2)3(x2-5xy)-4(x2+2xy-y2)-5(y2-3xy); (3)abc-[2ab-(3abc-ab)+4abc]
符号相同; • 2.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
符号相反.
针对练习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1)3(x+8)=3x+8 (2)-3(x-8)=-3x-24 (3)4(-3-2x)=-12+8x (4)-2(6-x)=-12+2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教学设计
《2.2 去括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去括号的意义;(2)会去括号,并能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的化简。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理解去括号法则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掌握去括号法则,并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化简。
教学难点:括号前有系数时,注意括号中各项都要与系数相乘。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合并同类项,而且在小学就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并进行简便运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于七年级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式的运算不太熟悉。
本节课要让学生明白,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让学生通过类比学习,充分体会“数式通性”,引导他们每一个运算步骤都要有依据,为后面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地位和作用)“去括号”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整式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等后续数学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是以后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这个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的转换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难点。
因此,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教学环节与活动:本节课的教学。
主要分下面几个环节:(一)微课教学,以旧探新【微课教学】(1)背景知识:把下列各式化简:①)5-(-(-+②)6(2)去括号的基本类型讲解:①)2--x+x②)8(-(+(3)去括号法则归纳:法则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法则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2024去括号与去分母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2024去括号与去分母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
2.能够熟练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
难点: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去括号1.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那么大家知道如何去掉式子中的括号吗?2.探索我们来观察一个简单的例子:\(2\times(3+4)\)。
大家觉得去掉括号后,这个式子会变成什么?很好,去掉括号后,式子变成了\(2\times3+2\times4\)。
这就是去括号的法则,即乘法分配律。
3.练习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去括号的法则。
题目1:\(5\times(2+3)\)题目2:\(4\times(62)\)题目3:\(3\times(24)\)经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去括号的法则。
记住,当我们遇到括号前面有乘号时,要将括号内的每一项分别乘以括号外的数。
第二课时:去分母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的法则,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去掉式子中的分母。
2.探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frac{2}{3}\times(4+5)\)。
去掉分母后,这个式子会变成什么?对,去掉分母后,式子变成了\(2\times4+2\times5\)。
这就是去分母的法则,即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3.练习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去分母的法则。
题目1:\(\frac{3}{4}\times(52)\)题目2:\(\frac{5}{6}\times(7+3)\)题目3:\(\frac{2}{5}\times(94)\)经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去分母的法则。
记住,当我们遇到分母时,要将分子乘以分母的倒数,然后进行计算。
第三课时:混合运算1.导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法则,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进行混合运算。
去括号-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去括号-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加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以及去括号后的最简形式。
2.能够正确去掉括号,并会应用分配律把式子拆开。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去括号法则。
二、教学重点1.去括号法则的学习和运用。
2.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3.应用去括号和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应用分配律。
2.运用分配律拆开式子。
3.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引入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分配律的思想。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共同研究一个问题,配合完成一个问题,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引入例如,一个表达式(a + b) × c,其中有括号,后面出现了× c的乘号。
我们想要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但这样要怎么操作呢?2. 理解加法分配律通过引入适当的例子,如3 × (4 + 2) = 3 × 4 + 3 × 2,让学生理解加法分配律。
3. 理解乘法分配律引入例子,如2 × (3 + 4) = 2 × 3 + 2 × 4,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
4. 与学生一起应用分配律通过引入表达式(a + b) × c,与学生一起运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即(a+ b) × c = ac + bc。
5.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加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第二课时1. 教师应用例子引导针对去括号问题,引入问题2(x + 3) + y(x + 3),并以具体操作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去掉括号,发现结果为 3x+2y+6。
2. 提出类似例子如(a + b) × (c + d)或(a - b) × c + (a - b) × d,与学生一起去掉括号,让学生发现这些式子可以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3. 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巩固去括号和分配律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去括号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掌握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能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模型的能力.教学重点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相等关系,用方程模型表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求出未知数并说明解题步骤.(1)若5x-4=-9+3x,则x=________.(2)若7x+6=16-3x,则x=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如何解上面方程?学生回答:可以利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教师追问: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答案】(1)52(2)12.化简下列整式并说明你的依据.(1)2(6x+5)=_______________.(2)-3(7x-5)=_____________.【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如何进行整式的化简?学生回答:(1)有括号,先去括号;(2)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化简的最终结果不含同类项.【答案】(1)12x+10(2)-21x+15【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复习已学过的解方程和去括号知识,为引出本节课“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作铺垫.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 000 kW·h(千瓦·时),全年用电15万kW·h.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量是多少?【师生活动】教师提问:问题中涉及了哪些量?学生回答: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全年用电量.教师提问:这些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6×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6×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全年用电量.教师总结:在列方程时,“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学生尝试作答.解: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kW·h,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2 000) kW·h;上半年共用电6x kW·h,下半年共用电6(x-2 000) kW·h.根据全年用电15万kW·h,列方程,得6x+6(x-2 000)=150 000.教师追问:如何解这个方程?教师提示:如果去括号,就能简化方程的形式.学生尝试作答.解:去括号,得6x+6x-12 000=150 000.移项,得6x+6x=150 000+12 000.合并同类项,得12x=162 000.系数化为1,得x=13 500.教师总结: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号是常用的化简步骤.教师提问: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学生回答:可以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来列方程.(1)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上半年月平均用电量-2 000;(2)下半年月平均用电量=16(全年用电量-上半年用电量).【答案】解: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kW·h,由题意,得16(150 000-6x)=x-2 000.去括号,得25 000-x=x-2 000.移项,得-x-x=-25 000-2 000.合并同类项,得-2x=-27 000.系数化为1,得x=13 500.答: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13 500 kW·h.【新知】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列方程知识入手,提出问题“如何解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原方程与目标之间的差异,能分析、寻找消除差异的方法,初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二、典例精讲【例1】解下列方程:(1)2x-(x+10)=5x+2(x-1);(2)3x-7(x-1)=3-2(x+3).【答案】解:(1)去括号,得2x-x-10=5x+2x-2.移项,得2x-x-5x-2x=-2+10.合并同类项,得-6x=8.系数化为1,得43x=-.(2)去括号,得3x-7x+7=3-2x-6.移项,得3x-7x+2x=3-6-7.合并同类项,得-2x=-10.系数化为1,得x=5.【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而行,用了2 h;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而行,用了2.5 h.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 km/h,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师生活动】教师提问: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填空:顺流速度____顺流时间____逆流速度____逆流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____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____水流速度.学生回答: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答案】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km/h,则顺流速度为(x+3) km/h,逆流速度为(x-3) km/h.根据往返路程相等,得2(x+3)=2.5(x-3).去括号,得2x+6=2.5x-7.5.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0.5x=13.5.系数化为1,得x=27.答: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27 km/h.【设计意图】通过例题1、例题2的练习与讲解,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列方程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1)~(4)小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去括号
去括号【学习目标】1. 理解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会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类比,让学生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索过程,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3.通过观察、猜想、整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去括号法则【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利用10分钟精读一遍教材P65下――P67上,用红色笔进行勾画重难点;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解答预习案中的问题;疑惑随时记录在我的疑惑栏内,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2.利用25分钟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3.预习后,A层同学结合探究案进行探究、尝试应用,B层力争完成探究点的研究,C层同学力争完成探究点,保持卷面整洁,独立完成,不能讨论。
带★题目选作。
预习案【预习自学】1.你记得乘法分配律吗?用字母怎样表示?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2×(1∕6 + 2 ∕3)= ←(注意项数)-12×(1∕4 + 1∕3)=← (注意各项的符号)3.用类比方法计算下列各式:(1)2( X + 8 )=←(注意项数)(2)-3( 3X + 4 )=← (注意各项的符号)(3)-7(7Y-5)=← (注意各项的符号)4.通过上面的3个例子,你能够发现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吗?项数吗?你明白它们变化依据呢?5.去括号:(1)+ ( X + 3 )=(2)-( X - 3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探究点:整式化简例4 化简下列各式:(1)8a + 2b + ( 5a – b ) (2) ( 5a - 3b ) – 3 ( a² - 2b )小结:【例5 】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km∕h,水流速度是a km∕h,(1) 2 h 后两船相距多远?(2) 2 h 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小结:【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1.化简:(1)-5a + (3a – 2) – (3a –7) (2) 1∕3(9Y–3) + 2(Y+1)(2) (2X–3Y) + (5X +4Y) (4)(8a-7b)-(4a-5b)★ 3.能力提升(你能行)若当X=1时,多项式a³x+bx+1的值为5,则当x=-1时,多项式1∕2a³x+ 1∕2bx+1的值为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1.知识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数学思想方法: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整式的去括号法则.2.内容解析整式的去括号法则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本节课类比数的运算,让学生体会在数的运算中遇到括号时怎样去掉括号,去掉括号的理由是什么.在学生搞清楚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算理后,可以让学生归纳得出式子中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学习将为学习整式加减的运算做好铺垫,使得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学习水到渠成.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式通性”的数学研究方法.(2)能熟练、准确地应用去括号法则,并能进行整式的化简.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使学生明白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数的运算中去括号的方法在式的去括号中仍然成立,由学生归纳得出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准确地化简例2中的4道小题,掌握去括号的过程中应对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是“整式的加减”的第三节课.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掌握去括号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并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在进行去括号时,有时不能做到改变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去括号时经常没有把数字因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出现漏乘的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括号中符号的处理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是“整式的加减”的第三节课.本节课先通过三个问题引出列出三个等量关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去括号》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去括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去括号》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法则,能正确、熟练地去掉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并能根据括号前的符号变化括号里各项的符号。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去括号时,可能会忽略括号前的符号对括号里各项符号的影响,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符号的变化,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去括号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方法和法则。
2.能正确、熟练地去掉一个表达式中的括号。
3.能根据括号前的符号变化括号里各项的符号。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的方法和法则。
2.括号前符号对括号里各项符号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采用示范法,教师示例去括号的过程,让学生跟着操作。
3.采用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去括号的方法和应用。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去括号的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3.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4.练习本,学生用于练习去括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3 + (4 +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掉括号。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自己的思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去括号的方法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讲解过程中,注意强调括号前符号对括号里各项符号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去括号的练习题,如:3 × (4 + 5),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操作,体会去括号的方法和法则。
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教案 新人教版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二、操作与探究
1、观察与操作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辽宁省大连市2012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教案新人教版
数学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课型:新授课
课题:去括号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基础知识:
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 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基本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基本思想
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3、知识拓展与拔高训 练
化简下)-(4a2-3a+1).4.(4a2-3a+1)-3(-a3+2a2).
5.3(a2-4a+3)-5(5a2-a+2).6.3x2-[5x-2( x- )+2x2].
基本活动经验
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的方法
教学
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
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具资料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负变正不变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
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四、查疑落实: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作业: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去括号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1)8a+2b+(5a-b);(2)(5a-3b)-3(a2-2b).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三、解疑归类: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50+a)+2(50-a)=100
2(50+a)-2(50-a)=
4a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口答
板演
8分
3分
6分
4分
23分
板 书
一、利用分配率去括号。二、去括号法则。三、法则的应用
教学后记: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x-3)=-x+3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例1.化简下列各式: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
一、设疑导入: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观察投影仪上的问题
1分
二、探疑互动: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