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五环式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3加与减教案---------------------------------------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计划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二)总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

(2)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3)利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

(3)经历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体现算理的多样化。

(4)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四)单元知识结构逐步用脱式计算三位数连加三个数摆在一起用竖式直接计算加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与三位数连减逐步用脱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减逐步用脱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教法建议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如结合学生熟悉的乘车这一生活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教学中渗透估算意识。

因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

每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都让学生先估一估。

开始学生估计的结果可能与正确答案相差甚远,但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就会发现估算的技巧,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3《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里程表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里程表的数值,并进行加减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读取里程表的数值和进行加减运算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读取方法,能够正确读取里程表的数值。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取里程表的数值,并进行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运用加减法进行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里程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里程表的图片、例题等。

2.教学材料:准备一些里程表的模型,供学生操作和使用。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汽车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怎么计算行驶路程的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里程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里程表的读取方法。

然后给出一个例子,如:“一辆汽车初始里程是5000公里,行驶了300公里,现在的里程是多少?”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回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里程表模型和一些行驶记录卡片。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例如,在“运白菜”一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剩余白菜的数量。

2.给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在解决每个问题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1捐书活动 1课时2运白菜1课时3节余多少钱1课时4里程表(一)1课时5里程表(二)1课时6练习二1课时捐书活动。

(教材第17~18页)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课件。

师:六一前夕,学校举行了一些活动,图中的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你知道这是在进行什么活动吗?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学生可能会说:?学校正在举行捐书活动。

?从表格中知道,三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18本、104本和95本。

?从表格中也可以知道,四年级三个班分别捐书103本、109本和98本。

师: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们可以把每个班捐书的数目取整百数或整十数,那么这两个年级捐书的总数都可以用算式100+100+90=290计算出来,也就是说两个年级捐书的数量都超过了290本。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说课稿8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说课稿8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说课稿8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说课稿8篇说课稿需要充分发挥教学示范和引领作用,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需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加与减说课稿精选篇1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逻辑图式。

2. 在游戏流程中,能根据预先给出的专业指令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分析和运算,并正确记录。

3. 经历自己选择、自我设计、自主探索的开放式学习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

4. 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重点:逻辑图式,专业指令的运用,学会一种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逻辑图式,专业指令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游戏棋、数点块、逻辑图、记录表等。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知(贴近生活现实,引发学生共鸣)师:老师知道大家很喜欢下游戏棋,今天我们就先一起来下游戏棋。

一边下一边想,下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学知识。

(同桌下游戏棋)师:请大家谈谈游戏棋中的数学(实物投影仪显示游戏棋盘)生:“小心马路游戏棋”中,如果进入9号格就“违例驶入停掷一次”,假如同学掷的3和6,我就比他少行了3+6=9(格)。

如果我已行到88号格,数点块掷了6,那么88+6-90=4,90-4=86,我就退到86。

师:小朋友不只会下游戏棋,还在游戏棋中找到了好多数学知识,真不错。

我们刚才看到,游戏棋有好多种,不同的棋盘有不同的规则。

下棋时必须依从规则。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新的棋,请大家找一下,它与我们刚才下的棋有什么不同?(多媒体显示:逻辑图式,记录表。

规则:1.本棋由2~4人合作下。

2. 先掷三个数点块,再将掷出的点数造一个三位数。

3. 依从图内指示加或减。

4. 将得到的结果登入表格。

)二、领悟新知(初次探究,整体感知)师:小朋友找到了新棋与其它棋的不同地方,大家也一定想在新棋上下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5课时 里程表(二)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第5课时 里程表(二) 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两、三位数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有关“里程”方面的知识。

淘气今天给我们带来了有关“里程”以外的知识课题。

(板书课题:里程表(二))二、探索新知1.(课件显示)教材第26页例题。

(1)观察、思考了例题后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小组交流获得的信息。

生1:表内的里程数都是以“千米”作单位的。

生2: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

生3:星期一行驶了160千米。

生3: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应是160-35=125(千米)。

2.探究验证(课件显示)淘气画的图。

(1)小组讨论:叔叔每天行驶的里程数是多少?(2)交流汇报:每个交流的同学,需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觉得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不是35千米。

生:我觉得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不是160千米。

生: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是125千米,把星期一的里程读数减去前一天的里程读数,就得到星期一行驶的里程数。

师:那星期二又行驶了多少千米?生:190千米。

我是把星期二的里程读数350减去星期一的里程读数160得到的。

生:哦老师,我知道啦!要求每天行驶的路程,就是把当天的里程读数减去前一天的里程读数。

比如星期五的里程数是955-745=210(千米)。

师:同学们说得对。

求每天的里程数应该把当天的里程读数减去前一天的里程读数。

小结板书:当天的里程读数减去前一天的里程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

(3)怎样才能知道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先估计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计算结果。

三、反馈练习1.教材第27页第1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收获。

②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教材第28页第1题。

3.指名板演教材第29页第7题。

四、作业练习教材第27页第2、3题,第28页第2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2.能够正确计算小学生常见的一位数加减法;3.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小学生生活中的问题。

能力目标1.能够培养学生的加减法思维方法和运算技能;2.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字逻辑思维;3.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健康的学习情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一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数字逻辑思维能力。

1.课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3.练习册和相关课件等课外资料。

四、教学过程任务一:引入1.教师介绍本课内容,并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任务二:讲解1.教师介绍一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口算和写出计算步骤,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任务三:训练1.分配练习册,让学生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关练习;2.老师巡回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并提供建议和帮助。

任务四: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就所学的内容进行讨论;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任务五:总结1.教师带着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2.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五、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2.小组内自选一位数加减法问题,并在下一堂课上讲解。

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概念,并介绍了一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并提高了口算速度。

在课堂上,小组内的讨论氛围也很积极,学生们也获得了很多思考的机会。

当然,教师也需要更多地探索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BS)教案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5课时 里程表(二)

北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BS)教案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5课时 里程表(二)

第5课时里程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额加减法,并能利用线段图理解题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直觉,培养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理解里程表中的信息含义,能根据含义画出线段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导入(出示数线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吗? 师提问:你能快速算出蓝格子中的数字,并说出计算过程吗?生答: 550-350=200;770-550=220;师提问:看来同学们都还记得数线这个老朋友,数线上面的数字越往右面越( ),数线中增加或者减少的数字都写在哪里?师小结:今天我就用与数线道理相同的图形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去里程表(二)中看一看。

(板书课题里程表(二))设计意图:“数线”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理解算理、解决计算问题常常采用的数学工具,它在“形”与“理”上都与本节课要接触的“线段图”有相似之处。

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本节课的“线段图”有不同之处,而“数线”恰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本节课“线段图”,从而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运用线段图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2二、情境解读师:(出示主题图)谁能给大家读一下给出的信息。

师:这里面的35是什么意思?生:35是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

师:表格中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生: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回家时里程表的读数。

师:这些读数是怎样达到的呢?我们来看看里程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走动情况?(放视频,停在35)星期一早上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35)师:星期一开始工作了,到了回家时里程表是(160千米),星期一一天是由多少开始走到多少?生:星期一是由早上的35千米开始走到回家时的160千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捐书活动教材分析教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小学捐书的情况,从而创设出“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列出数学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自己尝试算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

教材还提供了三个数连加的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格式的指导。

学情分析1、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本课正是在两个知识点基础上继续学习的。

2、大部分学生具备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利用旧知,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独立正确进行计算。

但同样也有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后反复练习才能正确计算。

3、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以及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1、能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及进行简单的估算,说出估算的方法。

2、结合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我们数学经常要进行单元考试是不是,这些试卷都我们老师们轮流着自己出,自己印的哦,接下去的这个单元要轮到蓝老师去印试卷,我在想,试卷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一份的,可我不知道我们二年级到底有多少个小朋友,但我知道我们二年级有五个班,你觉得老师大概要印多少份试卷才够呢呢?一、提供材料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一堆书)师:这是什么,(书),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就举行为贫困地区儿童的捐书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同学捐的课外书,你知道有多少本吗?(学生说)大家都说不出来吧,老师也估不出来,想知道大概有几本吗?那怎么办?蓝老师有办法啊?我去大队部去找一个人!2、看看、说说:找出数学信息结果啊,姜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东西,(课件出示)出示统计表:航埠小学四、五、六年级捐书活动情况统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第3单元的第7~11节内容,具体包括:加法运算、减法运算、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解答: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六、板书设计: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加法: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加起3. 逢十进一减法:1. 相同数位对齐2. 从个位减起3. 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家长协助,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将过程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导入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我选择了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讲解环节是知识传授的核心。

在这个环节中,我详细讲解了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我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运算规则,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板书设计是课堂知识的直观呈现,我简洁明了地展示了整数加减法运算规则,方便学生随时回顾和记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说课稿最新北师大2014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XXX说课稿3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较,学生已经在1、二年级研究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

研究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研究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出现两所小学捐书情形,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较的问题睁开讲授,教材为学生办理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较前先要肄业生估量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较。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较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较。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2、说学情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3、说讲授目标基于以上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连加计较与生活的亲昵接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办理一些简朴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用讲授法、谈话法、练法等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研究数学的快乐。

学法:自主研究,探究研究。

五、说讲授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教案教学设计

2021年秋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加与减?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里程表〔练习〕
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1、完成书27面的第一题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画一画,并与同伴说一说〔2〕分别算出乐乐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

〔3〕乐乐家下半年〔7——12月〕总的用电量是多少?
〔3〕请你再提一个问题并尝试解答
2、计算
950-902 328+396+204 468+376-168
567+433 900-281-430 850-〔162+88〕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
老师出示题目:淘气一家开车去古都旅游。

他家距古都1000千米,第一天行驶255
千米,第二天行驶了240千米,第三天行驶了305千米。

〔1〕三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2〕还要行驶多少千米能到古都?
四、拓展延伸稳固应用
赵叔叔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一周行驶的里程如下。

星期一:28千米
星期二:27千米
星期三:31千米
星期四:29千米
星期五:28千米
〔1〕赵叔叔这五天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的读数是632千米,算一算,赵叔叔星期五晚上到家时
的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
五、总结评价鼓励进取。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认识数比数的大小关系,通过对比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加减法。

2.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减法运算的方法,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的大小比较,认识比大小的符号。

2.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3.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际问题到加减法的转化。

四、教学准备1.教具和器材:数学教学软件、数学绘图仪、教学课件等;2.教材和参考资料: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指导大纲等。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数字,让学生逐个报数,并观察这些数字的大小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数字的大小比较。

2.通过小游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符号,如: >,<,= 的含义。

2. 认识加法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字的数量关系。

2.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口算的方式掌握加法运算法则。

3. 认识减法1.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和一个减数,让学生思考这两个数字的关系,并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化的方式理解减法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口算的方式掌握减法运算法则,并通过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4. 应用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五、课后作业1.查找有关加减法的知识,编写一份小结,将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练习拓展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加减法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加与减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
和连减法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
的应用。

2、会借助简单的直观图等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运用
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分析、解
决问题的经验。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逐步养成
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
习习惯。

教学课时安排 : 7课时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 1课时
运白菜(三位数连减) 1课时
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里程表(一)(解决起点为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1课时里程表(二)(解决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 1课时练习二 1课时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
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借助图示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能运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火车或汽车里程表的实际问
题。

4、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三单元 加与减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三单元  加与减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学案-第三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律,灵活运用运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讲解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一些与加法和减法相关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

在本学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一个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1.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2、以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的情况: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三年级捐书情况班级数量本三年级(1) 103 三年级(2) 109 三年级(3) 98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班级数量本四年级(1) 118 四年级(2) 104 四年级(3) 951、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级捐的多?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哪个学校捐的书多一些?三年级:120+100+100=320(本)四年级:100+110+100=310(本)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独立完成学习。

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2.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连加法该如何计算?3.小组交流并汇报4.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的同学向老师询问。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汇报:118 +104 +95=317(本)100222+ 95————————317•118 + 104 + 95= 222 + 95=317(本)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第二课时:捐书活动(练习)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书18面第一题,想一想书中给了那些信息?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谁花的钱多一些?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张阿姨花了多少钱?李叔叔呢?3、如果每种商品只买一个,买哪三种商品能获取大礼包?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1、用竖式计算727+114+86 397+304+120475+260+149 292+450+1082、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符号要写准确;(3)标好进位,在计算时一定要加进去。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二附小一共捐书多少本?3、引导检测卡有错误的同学改错全部正确及改完错误的同学继续做发展卡。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小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第三课时:运白菜(三位数连减)教学目标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经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出示书中“运白菜”的情境图。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估算2.学生独立计算3.小组交流并汇报4.小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5.算一算、再进行验算。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检测诊断学习结果-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还剩多少棵白菜?提问:你能试着先估计还剩多少棵白菜吗?说一说自己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出示学习指南:•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2.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3.集体交流。

共有白菜1000棵,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

•把256和280都看成30, =250;也可以把256看成 250,把280看成300, =300。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汇报:•=314(棵)850256- 280——————314= 594 - 280=314(棵)850-(256+280)==314(棵)256 850+ 280 - 536————————536 314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第四课时:运白菜(练习)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观察20面的练一练第一题,根据条件回答问题。

1、李阿姨买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2、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连减解决的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1、先独立完成20面的第二题2、完成20面的第二题368-(168+122)346+199 930-(80+480)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1、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2、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相同数位要对齐;•符号要写准确;•标好进位和退位点,在计算时一定要算进去。

在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第五课时: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流程】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1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问题1“亮亮和奶奶8月份花了745元,8月份节余了多少元?”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3、还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吗?说一说。

4、出示问题2“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的钱比九月份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提问: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哪个信息已经知道?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通过哪两个信息能求出来?•独立解决,可以画一画,做一做。

•集体交流,全班汇报。

•260为什么用了两次?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试一试:平均每个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约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意•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讨论•800+==240(元)•+185=55+185=240(元)•独立思考•独立尝试列算式计算•260-30=230(元)260+230=490(元)•260+(260-30)=260+30=290(元)•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要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第六课时:结余多少钱(练一练)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为了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节课可以模仿上节课的例题仿写练习第一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在完成第一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合作完成第二题,并让学生说出其中的算理。

并总结方法,更好的复习巩固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连减的计算三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先练习第三题。

让后说方法。

+680 +484318+ 653+97+203 427+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连减的形式是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的,所以要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让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23面的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并说出条件,和计算的方法。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通过练习,在计算连减的时候方法有三种,1、连减用两个竖式计算(或脱式计算)。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3、可以分步先求出要减的两个数的和,再减。

第七课时:里程表(一)(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课件、投影,学习卡片和答案。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

2•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异同?•集体试着画一画。

•你能试着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集体交流汇报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3•解决: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直观图和线段图”是如何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

•学生独立试画•画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学生独立计算•=131(千米)•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543(千米)•画一画、说一说.关注学生能否看懂图意.关注学生是否会正确画直观图或线段图•关注学生能否明确图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检测诊断学习结果1.练一练:25页1题。

2.25页2题。

3.25页3题。

. 学生画一画之后独立解决问题。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 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读懂数学信息后再独立计算。

第八课时:里程表(二)(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疑导入新课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回顾交流:我们昨天是怎样学习“火车里程表”这节课的?2•怎样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题意的?3•出示问题情境和汽车里程表。

独立读题,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4•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能看懂吗?图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两个数据?•在图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分?实际上行驶多少千米?•尝试画一画直观图或线段图。

•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呢?5•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比较出来?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6•通过学习“里程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