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晚年思想的政治哲学转向

合集下载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思潮,对于传统哲学观念和语言学有着重要的冲击和颠覆,开辟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介绍解构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解析德里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对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和批判。

德里达认为,传统哲学在揭示语言和意义的本质上存在局限性,语言并不是一个稳定、透明的媒介,而是充满欺骗性和矛盾性。

他试图通过反思语言及其运行方式,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矛盾与幻象。

在德里达看来,人类追求意义和真理的历史可以被解构为一系列由二元对立组成的辩证过程。

例如,存在与不存在、正面与负面、中心与边缘等等。

而这些二元对立中的一个极端总是被偏重并且占据统治地位。

但这种二元辩证关系实际上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呢?德里达认为其中包含着隐含或抑制意识形态、权力结构以及符号系统等因素。

在解构主义思潮中,德里达用“漂移”、“补偿”、“根无”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传统哲学观念。

他试图瓦解现有体系中的中心,并揭示其中个别语意元素之间紧张关系,并提醒我们不要将事物简单地归类或定义为二元对立。

二、德里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批判形而上学:德里达认为形而上学是一种固化和死板化的体系,它试图通过对事物属性和定义进行二元化来获取真理。

他指出语言具有无限可塑性和多样性,并通过跳跃而非线性的方式展示事物属性与存在形态之间复杂的内在关系。

解构语言和行动:德里达批判了以符号或文本为基础的知识体系,并试图解构他们所包含的二元对立。

他认为语言是建立意义和知识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但也是混乱和多样化的源头。

通过对语言进行解构分析,他揭示了其中各种层次之间含有暗藏意义及内在矛盾。

反思权力机制:德里达关注权力结构及其在知识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他认为知识被组织、控制和操纵,使得某些特定群体获得主导地位,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公正和不平等。

雅克 德里达

雅克 德里达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1930年,德里达出生在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郊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约20岁时,他考入“法国哲学家 的摇篮”——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留在这里进行教学和研究。他受教于梅洛-庞蒂、阿尔都塞和福柯等人,也深 入研究过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受索绪尔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 学说,以及萨特、巴塔耶、莫里斯·布朗肖的文学等等。后来,这些人大多成为他的解构对象。
雅克 德里达
法国思想家、西方解构主义哲学代表人物
01 人物生平
03 社会评价
目录
02 思想观点acques Derrida,1930-2004),法国哲学家,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 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德里达生于阿尔及利亚。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年至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60年代成为《泰凯尔》 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 的访问教授。1983年起任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EHESS)研究主任,还是国际哲学学院创始人和第一任 院长,法兰西公学院名誉教授。
雅 克 ·德 里 达 是 解 构 主 义 哲 学 的 代 表 人 , 他 的 思 想 在 2 0 世 纪 6 0 年 代 以 后 掀 起 了 巨 大 波 澜 , 成 为 欧 美 知 识 界 最 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 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1967年)、《声音与现象》(1967年)、《书写与差异》(1967年)、《散播》 (1972年)、《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年)、《丧钟》(1974)、《人的目的》(1980年)、《胡塞 尔现象学中的起源问题》(1990),《马克思的幽灵》(1993)、《与勒维纳斯永别》(1997)、《文学行动》 等。

德里达思想评述

德里达思想评述

德里达思想评述德里达是二十世纪后半期解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也是哲学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支持者认为他的理论有助于反对人类对理性的近乎偏执的崇拜,有助于打破形而上传统对真理、本体的僵化认识,有助于打破形形色色的压制差异和活力的权威和中心。

反对者认为,既然德里达相信语言没有确定的意义,真理只是人的臆造,势必导致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德里达的理论确实充满了矛盾,也提供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但要更充分地把握它的要义,就必须把它置于二十世纪的历史语境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来考察。

解构主义的出现与二十世纪人类在哲学、科学和社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动密不可分。

从哲学内部的发展看,从康德等人开始,就有从本体论转向的趋势。

哲学家们越来越对人类把握宇宙本体的能力感到怀疑。

康德虽然试图用先验的思维形式来弥合人的经验与物自身之间的鸿沟,但仍然充满了疑惑。

十九世纪的哲学家对形而上问题更缺乏兴趣,占统治地位的是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意志哲学。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和超善恶的姿态对传统哲学的冲击尤其剧烈。

到了二十世纪,形而上问题几乎从哲学中消失。

现象学将本体问题悬置起来,更多的哲学流派则受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探讨的领域已经转到语言本身。

当发轫于索绪尔的现代语言观通过结构主义运动渗透到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对结构的痴迷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真理的追寻。

解构主义脱胎于结构主义,它认为后者仍未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因而有必要对后者进行扬弃。

二十世纪物理学的突破也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

传统哲学是建立在一种"客观观察者"的假定前提基础上的,也即是假定有一个观察者(人的理性或者神)能够从世界外部"客观"地观察,这种观察活动不会对世界施加任何影响。

哲学家们相信存在客观的、超时空的、确定的真理,正是由此而来的。

量子力学的出现粉碎了这种虚拟的客观性。

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表明,作为观测者的人或者仪器在观测对象的同时已经干预并改变了对象的存在状态,客观的测量是不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其实是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概念上的区别。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解构主义的思潮。

解构主义是一种对于固有概念和二元对立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哲学方法,强调语言的不确定性和文字的多义性。

在德里达看来,语言和文字的本质是流动不定的,因此解构主义试图揭示并颠覆哲学、文化和文本中的固有结构和权力关系。

德里达的生平及思想德里达生于法国阿尔及尔一个犹太裔家庭,曾在巴黎索邦大学和埃科尔·诺马尔高等师范学校任教。

他于1967年发表了开创性著作《语言与否认》,正式提出了解构主义的概念。

德里达的思想深受荷尔德林、尼采、萨特等哲学家的影响,但同时与传统哲学观念存在根本不同之处。

德里达批评了二元对立、中心论和合理主义等传统哲学观念,并提出了“延迟的逻辑”、“免责性”等关键概念。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解释活动,没有固有含义,注定无法精确地传递真理。

因此,解构主义拒绝简单的二元对立,并试图揭示二元对立背后的潜在复杂结构。

解构主义的重要观点及影响解构主义反对“元故事”的观念,试图拆解文本中的隐藏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

德里达主张文本内部存在着自相矛盾和冲突,读者应该通过不断重塑文本来理解其真正含义。

解构主义强调多样性和辩证性,挑战了传统观念中的单一真理和绝对权威。

在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领域,解构主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重要作家、艺术家和学者都受到德里达思想的启发,探索文本及文化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

解构主义挑战了观念之间的界限和层次,并引发了对权力、政治和社会结构的重新审视。

解构主义在当代哲学中的地位尽管解构主义在上世纪后半叶曾风靡一时,但在当代哲学领域,其地位已经出现较大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解构主义过于强调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解构主义为批判传统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提供了独特视角,仍具有重要意义。

德里达的后现代哲学思想

德里达的后现代哲学思想

德里达的后现代哲学思想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的一位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当代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德里达的哲学思想可以被归为后现代主义,他主张反对哲学的中心化和认为存在没有中心或者基础的解释。

他认为现代哲学的中心化思想导致了控制和暴力,因此提出了解构主义来挑战哲学中心化的思想。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并分析其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

一、解构主义思想的基本概念解构主义是德里达提出的一个哲学思想,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哲学中心化的批判和反思。

德里达认为,哲学中的中心化思想直接导致了权力和控制的产生,因为这些中心化的思想是通过建立固定的概念和分类来控制和支配各种事物的。

但是这种中心化思想没有将其建立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之上,因为这个基础同样需要建立在其他概念之上,从而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因此,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来解读并解决这种哲学的中心化问题。

解构主义是一种诠释性的哲学方法,其目的是揭示和发掘出哲学和文化中的隐含意义和不确定性。

这种方法是通过剖析和批判文本、符号和概念中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来实现的。

解构主义的方法受到了萨特和海德格尔的影响,然而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思想更为复杂和系统性,多层次的分析方式使其能够处理一系列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文化问题。

二、解构主义思想的内涵解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没有固定的概念和基础”,这种思想挑战了哲学中许多基本的概念,例如“存在、真理、自我、主体”等等。

德里达认为这些概念都没有一个固定和不变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的含义和作用是可以变化的。

因此,解构主义的任务是找到这些概念的内在矛盾,推翻它们的基础,打破它们的稳定性。

通过解构,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些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意义和关系,以及在它们的内部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矛盾性。

解构主义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差异”,它被认为是哲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德里达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完全相同的事物,每个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存在方式和性质。

德里达对政治在场本体论的批判

德里达对政治在场本体论的批判

德里达对政治在场本体论的批判作者:郑少东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02期摘要:德里达后期的政治著作沿袭了其早期提出的解构哲学思想,在批判逻辑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驳斥政治在场本体论。

以《马克思的幽灵》为例,德里达在此文本中展现了独特的政治哲学思想:用文本差异来反抗政治中的语音中心主义,用幽灵学来对抗政治的在场本体论,用无限的他者来拯救未来政治。

关键词:政治在场本体论;语音中心主义;幽灵学;无限的他者中图分类号:B5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11)02-0095-06《马克思的幽灵》(Specters of Marx)是德里达在1993年的一部政治哲学力作,从表层意义上看,是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用解构(deconstruction)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的一次尝试,旨在应对苏联垮台后马克思主义往何处去的命题。

但深层意义上,此文本体现了德里达将政治哲学思想融入他早期提出的解构理论,试图将文学行动、哲学行动和政治行动结合在一起。

本文结合德里达前期的解构思想来阐述他在《马克思的幽灵》文本中所表现出的具体政治主张——如何展开对政治在场本体论的驳斥。

一、用文本差异来反抗政治中的语音中心主义德里达在一次接受访问时说过,“解构哲学,自然就是对某种语言指定某种思想这种局限性的关切。

一种语言可以赋予思想以各种资源,同时也限制了它。

因而,必须思考这种‘有限’的资源。

”一切哲学问题,都必须、也完全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语言承担着批判传统和创造新型哲学的任务,为此,他穷其毕生精力考察这种“有限”的资源,在《声音与现象》(Speech and Phenomena)中指出,传统哲学中存在着逻辑中心主义(logocentrisme)和语音中心主义(phonocentrisme),两者导致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横行。

两种中心主义纠缠一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后者在两者的关系中担任动力源的角色,推行着前者前进。

2024年德里达政治学研究论文

2024年德里达政治学研究论文

2024年德里达政治学研究论文德里达首先质疑了传统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主权”。

他认为主权概念在现代政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和矛盾。

主权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它代表了国家的独立和自主。

然而,德里达指出,主权概念在实践中往往被滥用,成为了权力斗争的工具。

他强调,主权不应该是一种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权力,而应该是一种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权力。

这种制约和监督可以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参与和协商,也可以来自于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制约。

德里达进一步批判了传统政治学的线性历史观。

他认为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进程,而是一种充满断裂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现象。

传统的政治学往往将历史视为一种连续的、有规律的进程,而忽略了历史中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德里达强调,政治学研究应该关注历史的断裂和变革,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种必然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德里达还对政治学的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政治语言是政治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政治信息的传递工具,还是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

政治语言往往充满了隐喻、象征和暗示,这些元素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念和行为,还塑造着政治权力的形态和运作方式。

德里达强调,政治学研究应该关注政治语言的使用和解读,以揭示政治权力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在德里达看来,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传统的政治学往往采用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

然而,德里达认为这种方法忽视了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政治学的僵化和片面化。

他主张采用一种更加多元和包容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诠释学、后结构主义等多种理论和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关注政治现象的表面现象,还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以揭示政治现象的真实面貌。

德里达的政治学研究不仅挑战了传统政治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他强调了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呼吁我们关注政治现象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哲学观念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哲学界的重要思潮之一,而其中的代表性学派就是德里达所倡导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是法国哲学家,被誉为“解构之父”,他的解构主义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透彻的反思和批判。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以及与哲学观念的关系。

首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强调语言的表达和意义的多重性。

他主张语言并非媒介,而是创造真理的主体。

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无法准确地传达真实的概念。

每个词汇都有其多重的含义和相互的关系,因此语言的意义是不稳定和流动的。

德里达将这种流动性称为“差异”,并认为差异才是语言的本质。

他的著作《语言的本质》中详细探讨了这一观点。

其次,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对二元对立进行了否定。

他认为,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对立概念如存在与虚无、真实与虚假等并非互相对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他提出了“边缘”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处于边缘状态,无法脱离对立观念而存在。

他的著作《边缘》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思想。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强调理性的局限性与哲学观念的不确定性。

他对哲学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哲学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存在偏见和误解。

他主张超越和抵制这种理性的偏见,通过对辩证法的批判来发现真理的可能性。

他的著作《辩证逻辑》探讨了这一思想。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还包含了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批判。

他认为,权力是基于对立和排他性的结构,会导致压迫与剥削,而意识形态则是为了维护权力结构而存在的。

德里达用解构主义来分析和揭示这些结构,以期促使人们对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和反省。

他的著作《权力与知识》中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总的来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对传统哲学观念的颠覆和批判,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对立的相互依存、理性的局限性以及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剖析。

他的思想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激起了对真理与存在的重思和讨论。

尽管解构主义的观点有时较为晦涩难懂,但其对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与西方哲学的解构主义思潮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对西方传统哲学提出了挑战,试图颠覆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中心主义以及线性思维方式,强调文字、语言和符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本文将探讨德里达及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以及解构主义思潮在当代哲学领域的意义。

德里达的生平和思想德里达生于法国阿尔及尔地区,在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并成为一名哲学教授。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写与差异》、《论语言的力量》等,这些著作不仅在哲学领域引起了轰动,也影响了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多个领域。

德里达的思想最核心的概念是“征兆”。

他认为语言是征兆系统,其含义并非由外部事物决定,而是通过内部差别和关联来构建。

因此,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无法被固定在某种意义上。

基于这一理论,德里达反对哲学传统中的对立、中心和确凿真理观念。

解构主义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挑战解构主义批判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多元对立,如存在与本质、现象与本质、主体与客体等。

德里达认为这些二元对立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在语言符号系统中不断产生意义。

此外,解构主义也挑战了西方哲学中的中心主义。

德里达指出任何一个中心都不可能囊括所有意义,并且中心周围的边缘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应该打破任何一种中心结构。

解构主义在当代哲学领域的影响解构主义思潮在当代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在文本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解构主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批评框架,使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符号系统背后的复杂性。

其次,在语言哲学方面,解构主义拓展了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范畴,使我们看到语言并非简单地传递概念或意义,而是一个充满争议和多样性的领域。

最后,在政治哲学领域,解构主义提出了“无政治的政治”概念,即批判现存政治制度中的权力结构和话语霸权,并探讨在这种框架下可能存在一种更为民主公正的政治实践。

总之,德里达与解构主义思潮对西方哲学传统提出了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挑战,在当代哲学领域仍具有重要意义。

雅克德里达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

雅克德里达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

雅克德里达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哲学家之一,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思想对于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和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雅克·德里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包括他对语言和符号的解构、对中心与边缘的思考以及他对真理和权力的挑战。

一、语言和符号的解构德里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解构”。

他认为,语言和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存在矛盾和内部冲突的源头。

德里达主张通过解构语言和符号系统来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隐含意义和矛盾。

他质疑语言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并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和漂移性。

德里达认为,任何一个意义都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关系而产生的,没有固定的本质或绝对的真实。

二、中心与边缘的思考德里达对中心与边缘的思考也是他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存在着一种塑造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关系,其中中心具有权威和优越性,而边缘则被边缘化和排斥。

德里达对这种二元对立关系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没有真正的中心,任何中心都是通过边缘的辩证关系而定义的。

他的观点挑战了传统体系的权威性。

三、真理和权力的挑战德里达对真理和权力的挑战也是他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

他质疑了传统哲学中关于真理的观念,并认为真理是多样而相对的。

德里达主张没有一个固定的真理标准,而真理是通过不断的交互和不断的解构而不断变化的。

此外,德里达也对权力进行了批判,认为权力存在于语言和符号系统中,并通过文化和社会的支配来实现。

他强调解构的重要性,以揭示权力的演变和操控。

总结:雅克·德里达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于文化批评、文学理论和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解构语言和符号系统,揭示了其中的多义性和漂移性。

德里达对中心与边缘的思考挑战了传统中心权威的观念。

德里达后期解构哲学的政治伦理之维

德里达后期解构哲学的政治伦理之维

德里达后期解构哲学的政治伦理之维卜杭宾 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德里达陆续在一系列著述中将解构主义的哲学思辨与当今世界的重要时代议题相绾合,提出了一套以宽恕、友爱、好客为核心的全新政治理念,深刻揭橥了解构哲学内蕴的政治伦理责任和人道主义关怀。

德里达对“好客伦理”“避难之城”“将临的民主”的阐说,体现了他后期对全球化语境下社会困境和国际政治的洞见,以及他对未来世界政治图景的构想。

德里达的解构哲学并非固囿于文本内部的纯文学批评,或是逃离政治的虚无主义游戏,而是旨在消解一切封闭自洽的单向度建构,希冀以流动多元的思维模式观照个体与异质他者的共存空间,从而在一种不可能的情境中重构一种可能的生命形态。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好客伦理”;“避难之城”;“将临的民主”;政治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20)04-0119-11 作者单位:卜杭宾,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 311121引 言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的解构主义以拆解传统哲学理念而著称于世,广泛应用于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国内对于“解构主义”与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认识基本达到了一定高度,尤其是《论文字学》(OfGrammatology,1967)、《书写与差异》(WritingandDifference,1978)等几部反映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的代表作相继有中译本出版,为国内了解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起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对德里达的译介仍然集中在对其文学批评思想的宏观把握,对他以及西方当代解构主义思潮的评价过多、过泛。

时至今日,国内外学界对德里达其人及其解构哲学依然褒贬不一。

实际上,对德里达哲学思想内涵的深入挖掘除了要研究解构主义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初思想资源之外,德里达后来的政治学转向也应该纳入这个前提下探讨(董迎春,2004:78)。

德里达后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

德里达后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

德里达后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作者:李福岩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第6期李福岩德里达从对现代政治哲学解构的独特视域出发,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批判作出独特的理解,并因此引出与马克思政治哲学十分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作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一位当代独特守候者,德里达守候的只是某种马克思精神,而不是马克思精神的整体。

他守候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但对马克思的批判也展开解构;守候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想性,但反对其确定性的理想主义。

这便出现了德里达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精神的僭越,并在其模糊、不确定性的友爱政治哲学中不自觉地走出马克思。

德里达解构的游戏策略,是一种在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游弋状态,更是一种对自由、民主与人类解放可能性的弥赛亚式召唤,忧患而无目的地等待着一种最终会导致行动和事变的未来。

[关键词]德里达;后现代政治哲学;独特视域;马克思[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20)06-0005-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政治哲学研究”(19BZX001)李福岩,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辽宁沈阳 110169)当全球学界以惊异的目光聚焦福柯后现代哲学的时候,又一位理论风格独特的法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出场了,并再次吸引世界哲学的目光,美国哲学家罗蒂将其视为“最吸引人和最有独创性的当代哲学家”[1](P274),这就是连他自己也不愿意把他的哲学归为后现代思想谱系的德里达。

这位思想的流浪者,以其独特的标志性解构策略向传统与现代哲学发起冲锋;这位思想界勇猛的骑士,以马刺踢向哲学这匹战马的腹部,并不断向前冲。

为哲学创新,他以解构哲学猛烈批判现代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原则、语言及逻各斯中心主义;为不确定地解放弥撒亚与差异政治,他不厌其烦地解构传统与现代政治哲学。

德里达从对现代政治哲学解构的新视域出发,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现代性批判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因此引出其与马克思政治哲学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哀悼伦理学及其政治意蕴——德里达论“哀悼工作”

哀悼伦理学及其政治意蕴——德里达论“哀悼工作”

哀悼伦理学及其政治意蕴德里达论 哀悼工作 *彭玉峰ʌ摘要ɔ作为‘马克思的幽灵“副标题的 哀悼工作 是一直被忽略的谜,它实际上构成了解构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线索㊂ 哀悼工作 是德里达晚年30年间所形成的哀悼理论的集中运用,基于对弗洛伊德本体论式的哀悼概念的批判,他提出了一种游荡论意义下的哀悼理论㊂而‘马克思的幽灵“等成为哀悼理论应用于伦理 政治领域的典范㊂德里达的哀悼概念是一种 战斗的忧郁 的姿态,在驱使我们坚持一种战斗精神来继承逝去之人的精神和遗产的同时,又保有谨慎和忧郁以避免一种激进和僵化的立场㊂它既是透视德里达的他者理论的重要路径,也是解读德里达政治学的重要切入点㊂ʌ关键词ɔ哀悼工作;战斗的忧郁;幽灵;本体论;游荡论ʌ中图分类号ɔB82ʌ文献标识码ɔAʌ文章编号ɔ2096-1723(2020)03-0092-10ʌ作者简介ɔ彭玉峰,哲学博士,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讲师㊁浙江省文化发展创新与文化浙江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哀悼工作 是‘马克思的幽灵“的副标题内容之一且高频次出现的一个概念,哀悼一定程度上是串联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㊂然而,相对来说,学界基本没有对 哀悼工作 作出较为完整的阐述㊂事实上,对德里达哀悼概念的理解并不容易,正如他在该书的注释中所说,对哀悼的理解需要回到他长时间所形成的哀悼理论㊂苏东剧变后所流行的是福山主义者的哀悼工作,它试图将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化从而给其下 死刑判决书 ㊂德里达对这种新自由主义霸权话语进行了批判,基于他的新型哀悼理论,他解释了马克思的幽灵们所具有的力量和价值,在一种悲观情绪泛滥的时代氛围下提出了一种 战斗的忧郁 的号召㊂德里达对哀悼的论述至少始于1974年的‘丧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在各种著作和访谈中集中谈论哀悼工作,提出 我悼故我*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金融危机后西方左翼民粹主义兴起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 (20C K S061)的阶段性成果㊂在(I m o u r n t h e r e f o r e I a m) ①的命题㊂德里达对哀悼的论述散落在他最后30年的各种作品中,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 哀悼伦理学 ,是德里达晚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读德里达政治学的重要切入点㊂某种意义上,哀悼工作天然带有伦理性和政治性㊂伯利克里的 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两千多年来都是不断为人所回顾的传世经典㊂哀悼是友谊与爱的再现与延续,它赋予死亡以荣耀和意义,从而能够达成逝去的人的事业和志向的延续以及实现对死亡的某种超越㊂哀悼伦理学是解读解构的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途径㊂本文试图对德里达的哀悼伦理学作出概要性阐释,并以此为基础透视德里达的他者理论及其政治学㊂一㊁哀悼理论的形成:德里达对弗洛伊德的批判和发展德里达的哀悼理论基于弗洛伊德的相关论述,他多次表示不满意后者的哀悼概念,并就哀悼提出了很多新的看法㊂正如加斯顿(S e a n G a s t o n)在德里达去世后写的系列哀悼文稿中所说, 从1974年到2004年,德里达花了30年时间来警告哀悼的危险性,对于他而言,哀悼无法避免,却又是危险和不可能的 ②㊂这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德里达哀悼概念的基本内涵㊂我们可以从诸多零散的片段中描绘出其哀悼理论的具体内容㊂弗洛伊德的论文‘哀悼与忧郁症“开启了该领域的全新研究㊂通过对比哀悼与忧郁症这两个相关联而又有差异的心理状态,他试图对忧郁症做出一些初步的临床结论㊂哀悼与忧郁症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源于失去所爱对象,导致痛苦情绪的产生以及对其他人或事物兴趣寥寥㊂正常的(n o r m a l)哀悼意味着从痛苦情绪中走出来,将力比多从所失去对象抽回并转移至新的对象,即经过或长或短时间的情绪调节之后是哀悼的结束或哀悼的成功㊂反常的(p a t h o l o g i c a l)或失败的哀悼指的是陷入一种忧郁情绪而不能自拔㊂失败的哀悼与忧郁症也有区别,除了陷入忧郁, 忧郁症患者还展示了某种别的东西 自我评价异乎寻常得低,自我大幅度地变得贫乏㊂在哀悼中,是世界变得贫困和空虚;在忧郁症中,变得贫困和空虚的则是自我本身㊂ ③忧郁症通常是对所失去对象爱恨交织的产物㊂通过某种内部机制,爱恨交织转化为自我认同的重构和自我惩罚㊂出于爱,对象的性格和特质被无意识地纳入从而转化为自我的组成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或覆盖了患者原初的自我,重构一种新的自我认同并造成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丧失㊂出于恨,无意识地由恨对象转变为恨重构后的自我,与对象之间的冲突变成了患者的内心冲突,自我分裂为谴责者与被谴责者㊂倾注于对象的恨意转变为对自我的极度不满和猛烈谴责,并在自我惩罚中获得某种报复对方的快感㊂有些忧郁症会发展为躁狂抑郁症(即由单相情感障碍到双相情感障碍),它类似于精神分裂,患者在躁狂和忧郁两种对立的情绪之间转换,时而狂热㊁欣快,对各种事物特别容易感兴趣,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如站在世界之巅;时而情绪低落㊁自我怀疑㊁自我否定㊁对任何东西都缺乏兴趣㊂狂热与忧郁其实是爱恨交织的另一种形式,是自我丧失的更为多元和复杂的表现㊂①②③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P o i n t s...:I n t e r v i e w s,1974-1994,e d.W e b e r E l i s a b e t h,t r a n s.K a m u f P e g g y,S t a n f o r d: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5,p.321.S e a n G a s t o n,T h e I m p o s s i b l e M o u r n i n g o f 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N e w Y o r k:C o n t i n u u m,2006,p.2.[奥]西格蒙特㊃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症“,汪民安编:‘生产(第8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页㊂德里达试图从几个方面来超越弗洛伊德的哀悼概念:为了超越哀悼与忧郁症的两分,德里达从内投射(i n t r o j e c t i o n)和合并(i n c o r p o r a t i o n)①这两个精神分析中常用术语的微妙区分着手㊂弗洛伊德传统并没有严格区分内投射与合并,它们指的是无意识地将他人的价值观和特点内化为自身的属性,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②㊂托洛克(M a r i a T o r o k)的研究代表了精神分析的重大推进,她在分析弗洛伊德的反常哀悼时提出了内投射与合并的区分,认为反常的内投射将导致自我内部的冲突,她用合并来指称这种反常心理状态㊂在‘狼人的咒语“的长篇序言(1977)等著作中,德里达在托洛克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上述区分㊂它们都属于内在化(i n t e r i o r i z a t i o n)的形式,都有接纳他者的涵义,与排斥㊁拒绝等非接纳概念对立,但二者也有区别㊂在成功哀悼工作中发生的是内投射,来自他者的元素与自我得以和谐相处;失败哀悼意味着没能消化他者元素,忧郁症患者在合并他者来重构自我之后,自我与他者的外在冲突转变为自我内部的并列和冲突, 自我越是将外来元素作为外来者而保存于自身之中,他就越是在排斥它 ③㊂德里达提出要超越内投射与合并这两种对立状态,在保存他者元素的同时避免内部排斥㊂他将之总结为 鬼魂效应 (g h o s t e f f e c t)与 坟墓效应 (c r y p t e f f e c t)的区分, 没有完全成功的内投射,也没有纯粹和简单的合并 ④,要使得他者的元素像鬼魂一样游荡在心中,而非像一座沉重的㊁异在的坟墓始终驻扎在心里㊂这也成为后来‘马克思的幽灵“中相关论述的先声㊂超越内投射与合并的对立意味着成功或失败的哀悼之间不再界限分明㊂德里达提出没有完全成功或完全失败的哀悼,一再强调成功的哀悼工作的不可能性㊂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哀悼意味着一种好心的遗忘,伴随着内投射的是他者被存档了㊁被中性化了,即哀悼 将他者当作自我并保存于自我之中,这已经是对他者的遗忘 ⑤㊂自我的和谐及力比多的转移意味着对他者的背叛,因而需要使他者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我们心中,而又不会导致一种合并及由此而来的精神紊乱和自我丧失㊂德里达重新定义了哀悼的成功或失败㊂友谊或爱的本质在于对他者的责任及忠诚,要在自身之中承载他者作为他者所特有的东西 他异性(a l t e r i t y)㊂虽然弗洛伊德式的作为遗忘的哀悼注定要失败,它却是一种构成性的失败(c o n s t i t u t i v e f a i l u r e),而这种失败就是某种成功,即我们在将他者内在化的同时保留某种他异性㊂因而我们将会面临矛盾, 在成功之处失败 反过来,在失败之处成功 ⑥,或者说,哀悼作为一种对他者的忠诚,必须通过失败而成功或通过成功而失败㊂在上述批判的基础上,德里达提出了自己的哀悼理论及 我悼故我在 的命题㊂他强调,①②③④⑤⑥德里达法语原文中也同样是这两个词,参见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r e s d e M a r x-L E t a t d e l a d e t t e,l et r a v a i l d u d e u i l e t l a n o u v e l l e,P a r i s:E d i t i o n s G a l iée,1993,p.160.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修正了‘哀悼与忧郁症“中的相关思想㊂他不再强调忧郁症中自我重构过程的反常性,而是指出之前没有认识到这一过程的普遍性,以及它在性格形成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㊂这一自我批评与德里达对他的批评有相似之处㊂不过,德里达似乎并没有特别看重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转向㊂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F o r s:T h e A n g l i s h W o r d s o f N i c o l a s A b r a h a m a n d M a r i a T o r o k,A b r a h a m N i c o l a s a n d M a r i a T o r o k, i n T h e W o l f M a n s M a g i c W o r d:A C r y p t o n y m y,M i n n e a p o l i s: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n e s o t a P r e s s, 1986,p.x v i i.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P o i n t s...:I n t e r v i e w s,1974-1994,e d.W e b e r E l i s a b e t h,t r a n s.K a m u f P e g g y, S t a n f o r d: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5,p.321.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Bél i e r s:l e d i a l o g e i n t e r r o m p u:e n t r e d e u x i n f i n i s,l e p oèm e,P a r i s:E d i t i o n s G a l iée, 2003,p.74.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M e m o r i e s f o r P a u l d e M a n,t r a n s.C e c i l e L i n d s a y e t c,N e w Y o r k:C o l u m b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89,p.35.在与他者关系产生之初,哀悼就已经被预示,因为朋友之间总有一方会先行离去,幸存者就承担了承载他者㊁哀悼他者的责任㊂哀悼工作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就内在于友谊或爱的结构之中,即是说,哀悼工作与友谊和爱同在㊂德里达甚至提出, 除了表现为对(哀悼)工作的激情㊁耐力和恒心,爱或友谊什么都不是 ①㊂他有时也将这种哀悼称为原生的哀悼(o r i g i n a r y m o u r n i n g),原生的哀悼同时意味着一种命定的(f a t a l)哀悼,一种不可能(成功)的哀悼㊂因此,在 解构之后 ,重建一种主体概念需要考虑原初的哀悼㊂这种在内在化他者的同时尊重他异性的过程,在他者逝去之前便已经进行㊂从主体在与他者的关系中逐渐构成自我的意义上来说,哀悼是主体的一般存在形式,因而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德里达提出的两个命题的涵义㊂一是他最初在‘丧钟“中提出㊁后又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所强调的, 哀悼工作不是众多工作中的一种,它是工作本身,是一般性的工作 ②,二是 我悼故我在 的命题㊂这两个命题中的原生的哀悼概念等同于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及主体的建构㊂弗洛伊德式的成功哀悼的危险性在于它是一种好心的遗忘,但友谊与爱的本质决定了将他者完全内化和遗忘的哀悼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以某种方式让他异性得以幸存㊂德里达对于传统哀悼概念并不满意,他有时也使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指称,即 我们也许可以使用一个更确切的概念 半-哀悼(s e m i-m o u r n i n g) 它介于内投射和合并这两种内在化之间 ③㊂尽管他并没有一以贯之地使用半-哀悼概念,但要求超越成功或失败的哀悼的对立是一贯的㊂他并非主要是在知识论的范畴下来论证成功或失败的内在化的可能性,而是基于一种伦理或政治的视角㊂这种负重而行意味着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责任和要求,德里达指出, 这是我不爱却又想要去爱的糟糕的东西 ④㊂它不只是对某个他者的责任,而是对他异性本身的责任,最终指向是作为解构基础的正义原则㊂因而德里达才会说半-哀悼是一种 为哀悼而哀悼 ,这种新型哀悼理论实质上是哀悼伦理学㊂二、哀悼理论的伦理-政治意蕴很多研究者认为,德里达在晚年有某种政治学转向㊂如果说他在‘马克思的幽灵“和‘友爱政治学“等著作中形成了德里达政治学,那么,有关哀悼工作的论述及其哀悼理论的逐渐成形就是这一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㊂德里达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主要是从理论思辨上来阐释哀悼理论,在之后则更多地转向了伦理和政治领域㊂在征得德里达同意后,有学者将他近20年对学术圈朋友的哀悼作品结集出版,编者在这本‘哀悼工作“(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⑤的导言中提出了德里达的 哀悼政治学 ㊂尽管笔者大体上认同该文中的某些观①②③④⑤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B y F o r c e o f M o u r n i n g, i n 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e d.M i c h a e l N a a s a n d P a s c a l e-A n n eB r a u l t,C h i c a g o: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2001,p.146.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p.121.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P o i n t s...:I n t e r v i e w s,1974-1994,e d.W e b e r E l i s a b e t h,t r a n s.K a m u f P e g g y, S t a n f o r d: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5,p.48.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P o i n t s...:I n t e r v i e w s,1974-1994,e d.W e b e r E l i s a b e t h,t r a n s.K a m u f P e g g y, S t a n f o r d: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95,p.49.也有人将该书译为‘哀悼之作“,这也并无不可㊂但该术语本身有丰富的内涵,想表达哀悼作品和哀悼工作的双关涵义㊂鉴于编者使用的是w o r k而非w o r k s,而且书中提到作品的时候所使用的都是t e x t s或e s s a y s,为了与‘马克思的幽灵“中的译法相对应,本文将之译为 哀悼工作 ㊂点,但鉴于德里达所使用的 伦理 这个术语,笔者更倾向于将之归纳为 哀悼伦理学 ㊂‘以哀悼的力量“是德里达哀悼概念的伦理转向的重要体现㊂该文通过对路易斯㊃马林的悼念来阐述哀悼工作中他者所具有的力量㊂德里达认为,无论是生前死后,他者留在我们心中的东西都是一种回忆或肖像(i m a g e)㊂马林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的作品和肖像仍在我们心中,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我们之间㊂马林作为他者 在我们心里(i n u s),看着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各自被马林所注视着 ①㊂每个人的面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留在心中的肖像也是他者独自具有的,这种肖像所具有的力量即是哀悼的力量㊂他异性就是法则本身,我们永远不可能摆脱他者的肖像在内心中的注视,它将伴随到我们死亡的那一刻㊂这意味着他者被纳入到自我之中,在自我内部生成某种张力,但却不会导致自我的分裂和迷失㊂这种生者心中的逝者肖像是一种幽灵般的存在,这种肖像效应来自于幽灵的巨大力量,它是一种非生非死的他异性的存在形式,是 对哀悼及亡灵归来,对游荡(h a u n t i n g)和幽灵性(s p e c t r a l i t y)的思考:是对在场和不在场两种对立选择的超越 ②㊂该主题也构成了‘马克思的幽灵“的核心主线㊂他者肖像注视之下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对事业的继承㊂德里达在纪念福柯的文章中提出,我们向福柯及其作品致敬,不只是关注他的研究结论,更是要追逐其作品中固有和永恒的问题, 这个使它悬而未决,屏住呼吸,因而得以一直保持活力的问题 ③㊂福柯所阐述的关于权力与控制的问题,不过是弗洛伊德的社会约束与超越快乐原则研究的一种延续,这种研究的不断深入, 这种螺旋上升的精神,使我们悬而未决,屏住呼吸,从而使我们一直保持活力 ④㊂哀悼工作所具有的力量表明其本身是一种积极的活动㊂在1998年的一个访谈中,德里达提出, 哀悼工作总是在那被称为解构的冒险活动中占据中心地位 ⑤,这种哀悼是一种肯定性的活动㊂注定会失败的或反常的哀悼将带来某种疯狂㊂因而,从一种原生的哀悼概念来看,只要与他者相关联就会有疯狂生成,疯狂处于我们与他者关系的中心地位,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让这种疯狂在一定限度内存在㊂因而哀悼之中总会带有疯狂或忧郁,只要与他者交往就需要学会与这种必然而来的疯狂或忧郁相处㊂ 这种要求以失败告终的哀悼工作也是一种肯定(a f f i r m a t i o n) 这种肯定是哀悼工作的核心所在 ⑥㊂不过,这种肯定并非是一种绝对的肯定,它是一种不可能的可能㊂ 不可能 意味着自我与他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区分,而 可能 指的是某种事业和责任的承担与继承㊂哀悼的不可能性带来可能,它是一种伴随着忧郁的肯定㊂这也是德里达关于好客理论的类似判断,对他者的绝对的好客是不可能的,否则①②③④⑤⑥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B y F o r c e o f M o u r n i n g, i n 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e d.M i c h a e l N a a s a n d P a s c a l e-A n n eB r a u l t,C h i c a g o: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2001,p.161.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B y F o r c e o f M o u r n i n g, i n 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e d.M i c h a e l N a a s a n d P a s c a l e-A n n e B r a u l t,C h i c a g o: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2001,p.153.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M i c h e l F o u c a u l t, i n 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e d.M i c h a e l N a a s a n d P a s c a l e-A n n e B r a u l t, C h i c a g o: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2001,p.88.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M i c h e l F o u c a u l t, i n 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e d.M i c h a e l N a a s a n d P a s c a l e-A n n e B r a u l t,C h i c a g o: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c a g o P r e s s,2001,p.90.D a n i e G o o s e n, T h e T r a g i c,t h e I m p o s s i b l e a n d t h e d e m o c r a c y:A n I n t e r v i e w w i t h 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f o r t h e S e m i o t i c s o f L a w,v o l.23,i s s u e3,2010,p.250.D a n i e G o o s e n, T h e T r a g i c,t h e I m p o s s i b l e a n d t h e d e m o c r a c y:A n I n t e r v i e w w i t h 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f o r t h e S e m i o t i c s o f L a w,v o l.23,i s s u e3,2010,p.250.就消解了主人与客人的区分,但这种不可能给有限的好客带来可能,即一种以无限的好客理念为旨归的现实好客形式㊂在‘公羊们“一书中,德里达直接提出了哀悼伦理学的问题㊂他强调, 为了忠诚于他者及尊重其独有的他异性,我必须(这就是伦理本身)在自身之中承载他者,必须保有一定的忧郁来抵制正常的哀悼 因而忧郁(l a mél a n c h o l i e)是必须的 ①㊂这种作为伦理的 我必须(d o i t) 意味着一种哀悼伦理学的形成㊂正如他在‘马克思的幽灵“开篇中所提出的,学会生活就是伦理本身,这种学习只能是通过他者和通过死亡,其实也就是学会与一种非生非死的幽灵一起生活, 这种与幽灵的共存也同时是一种回忆政治学㊁继承政治学和生成政治学 ②㊂在德里达对科耶夫的一段评论中更明确地解释了 d o i t 所具有的意义㊂‘黑格尔导读“第二版注释中有关西方社会的日本化的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但是德里达认为他们几乎都错失了关注的重点,真正值得解读的是 这一注释中最后的和最令人困惑的句子 后历史人类d o i t 不管d o i t翻译为必须(m u s t)还是应该(s h o u l d) 未来都有 你必须 的空间 ③,d o i t就是伦理和政治本身,不管科耶夫所说的日本化是否代表了历史的前进方向,无论科耶夫的内容判断是否准确,这种 你必须 都表明了在历史的走向中有人类的活动空间,这是对历史中人的力量的重新认识,是对未来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开启,即我们必须或应该承担一种去行动㊁去工作的义务㊂德里达强调,这种 你必须 是一种号召去 改变世界 的政治律令,这种人的主体力量和解放的欲望是不可解构的,是打破历史终结论和推动再政治化的条件㊂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才会指出,面对这个失序的和脱节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起扭转乾坤的责任,马克思的幽灵徘徊在世界之中,游荡在每个人的心头, 改变世界 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每个人都必须是㊁不得不是马克思精神的继承人㊂可见,德里达认为哀悼工作中所固有的忧郁是一种伦理和责任㊂德里达相信,我们可以将忧郁(l a mél a n c h o l i e)这种精神状态从忧郁症(mél a n c h o l i e)这种精神疾病中拯救出来④,成为一种新型伦理和政治的起点㊂因而,德里达的朋友本宁顿(G e o f f r e y B e n n i n g t o n)在这一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德里达的忧郁式哀悼是一种战斗性的姿态,他指出,德里达所提出的半哀悼,一种始终带有忧郁的哀悼, 并非是哀悼的反面或一种病态的哀悼形式,而是肯定性的,甚至是战斗性的,唯一可能的一种哀悼 ⑤,德里达的哀悼工作同时是一种战斗的忧郁(m i l i t a n t m e l a n c h o l y)㊂本宁顿的这一术语可谓是对德里达哀悼思想的一种有趣而又合理的总结㊂德里达的哀悼理论是对弗洛伊德原初理论的一种修正和发展,对哀悼与忧郁的思辨是为①②③④⑤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Bél i e r s:l e d i a l o g e i n t e r r o m p u:e n t r e d e u x i n f i n i s,l e p oèm e,P a r i s:E d i t i o n s G a l iée,2003,p.74.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e x o r d i u m x v i i i.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r e s d e M a r x-L E t a t d e l a d e t t e,l e t r a v a i l d u d e u i l e t l a n o u v e l l e,P a r i s:E d i t i o n s G a l iée,1993,p.123.两者相对应的英文分别是m e l a n c h o l y和m e l a n c h o l i a,如果这一区分在德里达处仍是潜在的,本宁顿则对此做出了更清晰的区分㊂G e o f f r e y B e n n i n g t o n,N o t H a l f N o E n d:M i l i t a n t l y M e l a n c h o l i c E s s a y s i n M e m o r y o f 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E d i n b u r g h:E d i n b u r g h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2010,I n t r o d u c t i o n x i i.了提出一种哀悼伦理学㊂德里达指出,他所运用的哀悼与马克思的思想遗产及革命的允诺密不可分,这预设了精神分析逻辑的某种转变,从而 使得我能够将精神分析类型的一些必要问题引入政治领域 ①,用于分析 马克思死亡 之后的世界政治图景㊂‘马克思的幽灵“等成为哀悼理论应用于伦理-政治领域的典范㊂三、哀悼伦理学视域下的马克思幽灵在‘马克思的幽灵“之后,德里达在1998年撰写了长篇文章‘马克思和儿子们“来回应9位著名学者的批判,它们共同构成其解构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框架㊂然而,困难在于德里达的大量概念都基于其过去数十年的研究和创造,通常都具有其特定的涵义,而他又常常是 拿来主义 式的运用㊂在哀悼概念上同样如此,德里达实际上交叉运用了弗洛伊德式的和自己的哀悼概念,但他又并非每次都作出明确说明,这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㊂那么,在解构的马克思主义中,哀悼工作扮演了什么角色?首先,‘马克思的幽灵“中贯穿着对本体论的批判,而德里达认为弗洛伊德式哀悼是一种典型的本体论概念㊂在苏东剧变之后,福山主义者追求一种成功的哀悼工作,这种哀悼 常常尝试去将遗体本体论化,使他们在场,首先是通过辨认肉身的遗骸及确认死者的位置 让他待在那儿,不要移动他 ②㊂成功的哀悼是要盖棺定论,将苏东剧变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遗骸㊂即便还承认马克思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那也是通过将马克思中性化为一个普通的学者而祛除掉其革命属性和他异性㊂它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的行动律令存档和遗忘,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作为一种解释世界而非改变世界的学说㊂德里达提出, 马克思的幽灵们 这一标题所想要命名的是死者的归来,是哀悼工作永远不可能驱除的他异性和对解放的欲望, 是世界范围内的哀悼工作所无法摆脱却又往往既逃避又追逐着 排除着㊁废除着,同时又追求着 的死者之回返 ③㊂其次,福山主义者想要通过成功的哀悼来摆脱马克思的幽灵,这种带着欢庆的哀悼工作其实是为了掩饰失败和脆弱,最终通向的是哀悼的失败,并表现为躁狂抑郁症的典型症候,新自由主义的话语在喜庆和狂躁的同时带有忧虑和悲伤㊂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狂欢和躁狂的方式是不成功的哀悼工作的必然表现形式 ④,面对马克思主义的 死亡 ,自由资本主义的信徒感觉自己无所不能,但这种躁狂情绪下所掩盖的是他们的忧虑情绪㊂他们宣称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是如此地没有底气,这种独断的宣称是为了自我欺骗,将这个满是黑暗和威胁的世界描绘为历史的终结㊂因而,对象丧失变成了自我沦丧,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构成了资本主义自我激励和改良的强大外部压力,它有如一种 鲶鱼效应 ,如今,鲶鱼的 死亡 也导致了资本主义活力的消亡㊂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就孕育着深重的危机,苏东剧变并不会使得①②③④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M a r x&s o n s, i n G h o s t l y D e m a r c a t i o n s:a s y m p o s i u m o n 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 s S p e c t e r s o fM a r x,e d.M i c h a e l S p i n k l e,L o n d o n&N e w Y o r k:V e r s o,2008,p.235.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p.9.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p.126.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p.85.这种危机得到真正的解决,反而导致面对危机的忧患意识被掩盖㊂苏联作为他者的死亡让西方很多人产生了盲目的乐观和自信,他们患上了躁狂抑郁症,似乎自由资本主义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㊂正如躁狂忧郁症患者很容易由亢奋转为失落,一系列悲剧性的事件㊁特别是9㊃11事件等给予福山主义者以沉重打击,他们很快由开始的狂热转变为低落和怀疑㊂而金融危机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回归㊂最后,德里达在批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哀悼概念, 一种事实上和按理说是无止尽的哀悼,非正常的哀悼,没有可靠的限制,它在实际上和概念上介于内投射与合并之间 ①,这种哀悼概念可以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提出的游荡论(h a u n t o l o g y)意义下来进行思考㊂ 游荡不意味着在场,有必要将游荡引入每个概念的结构之中 本体论仅仅在驱魔运动中与游荡论对立 ②㊂德里达的半哀悼概念实际上是将游荡引入哀悼中,强调哀悼工作中所固有的非同一性及他异性的游荡㊂这意味着他异性始终游荡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之中,也游荡在所有为改造世界而生成的集体行动和革命组织之中㊂在这个意义上, 我悼故我在 的命题实质上就是一种游荡论㊂如果说柏拉图以降的形而上学意味着一种同一性的力量,那么与这种本体论相对立的游荡论则是要追逐被同一性所掩盖或回避的差异性㊂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这种对他异性的责任是对现代性中的强制性和资本的同质化力量的抗争,是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统治下对解放和个性的追求㊂因而,德里达的哀悼工作是对马克思思想中永恒批判性的继承㊂德里达永远不会放弃的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永恒的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更重要的是一种对解放的希望和政治行动的律令㊂正义是不可解构的,而且作为解构的可能性本身,解构的马克思主义以正义为最终指向㊂但是所有时代都是脱节的或不完美的,正义原则不可能还原为任何司法-道德原则,不能以任何特定的制度形式为最终的目标,试图将正义在场化的结果就是历史的终结㊂因而,正义永远不可能,但不可能的正义意味着一种可能,一种可以永远朝着正义前进的可能性,它需要付诸于革命组织和行动㊂马克思的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心理存在形式,而将以某种组织形式而存在,并指向可能发生的 事件 ㊂德里达指出,幽灵是精神的显形和现象性的身体,马克思的精神需要肉身化(i n c a r n a t i o n)为马克思的幽灵们,并且一定要有某种革命组织形式作为肉身或幽灵在场,但如果将其中某个幽灵视为精神和正义本身,那就是一种幽灵化(s p e c t r a l i z a t i o n)㊂德里达不是反对幽灵㊁存在(b e i n g)和在场,而是反对存在论(本体论)(o n t o l o g y)㊂精神只有通过对幽灵们的无止境的追逐才能保持自身㊂因此,精神中有某种异于幽灵的他者,这种他者就是对正义的追求,他异性就是幽灵性㊂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的幽灵“全书所要解释的问题就是怎样避免这个 某物 的消失㊂这种游荡在历史进程中的 某物 超越和取消在场与不在场,实在与非实在之间的二元对立, 这个游荡的主体不可识别,我们不能看见㊁定位或确定任何形式 我们感觉被某种看不见之物在注视着 ③㊂在精神与幽灵的辩证法基础上,解构的马克思主义逐渐成形㊂马克思的思想遗产具有异①②③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p.121.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p.202.J a c q u e s D e r r i d a,S p e c t e r s o f M a r x-t h e S t a t e o f t h e D e b t,t h e W o r k o f M o u r n i n g a n d t h e 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r a n s.P e g g y K a m u f,N e w Y o r k:R o u n l e d g e,2006,p.169.。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

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德里达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政治、宗教和伦理问题的著作,其中《马克思的幽灵》(1993)、《友爱政治学》(1994)、《赐人以死》(1995)和《宗教行动》(2001)尤其令人瞩目。

这位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哲学家,重新成为欧美学术界的焦点人物,他所代表的解构主义理论似乎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不少学者将这一变化称为德里达的“政治学转向”。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向?德里达的“转向”在多大程度上背叛或者延续了自己早年的思想?早期德里达和晚期德里达之间是什么关系?解构主义是否有某种一以贯之的原则?在简要分析第一个问题之后,我们将着重讨论后面几个问题。

长期以来,解构主义一直面临着双重误解,处境尴尬。

在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德里达过于保守。

在六十年代的“五月风暴”前后,在许多知识分子或者走上街头,以行动与体制抗争,或者在著作中将批判的火力对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时,德里达给人的形象却是一位安坐书斋、专心拆解文本的学究,因而受到同辈的指责。

后来,由于美国耶鲁学派影响巨大,解构主义更日渐成为一种与政治和社会现实无关的、游戏式的文本批评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批评者将德里达视为一位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理想为敌的危险分子,认为他缺乏正面的社会关怀,只会通过文字游戏破坏欧美精神大厦的根基。

因此从诞生之日起,解构主义就承受着来自不同方向的敌意,围绕保罗•迪•曼的争辩1和1992年的剑桥风波2都是这种敌意的集中体现。

德里达曾在各种场合为自己辩护,努力澄清人们的误解,但他避免正面立论的策略却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因此,在不放弃解构主义基本立场的前提下,直接介入思想界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促使德里达拓宽研究领域的另外一个目的,或许是为了保持解构主义理论的生命力。

美国耶鲁学派的文学批评实践在传播解构主义的同时,也遮蔽了解构主义的真实面目。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第一节“The Incorruptibles”1966 Foucault's The Order of Things1967 Derrida1968 Deleuze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Hélène Cixous:“the incorruptibles”I call this approa ch [of “the incorruptibles”] an intransigent, even incorruptible, ethos of writing and thinking …, without concession even to philosophy, and not letting public opinion, the media, or the phantasm of an intimidating readership frighten or force us into simplifying or repressing. Hence the strict taste for refinement, paradox, and aporia.”——Le Monde ,2004“当起源消失之时,一切都成为语言”——德里达“不存在任何独特的名称,即使是存在的名称。

我们在作这样的思考时,决不能有任何的‘怀古情结’,这就是说,要走出一种纯粹母系或父系语言的神话,一种失去了的思想故土。

”——德里达《哲学的边缘》德里达:“destruction”“dé-construction”笛卡儿“第一沉思”:建筑隐喻uncovering a “firm and permanent foundation.”“de-constructing”“origin-heterogeneous”2. “解构”作为哲学的“策略”a. 颠倒等级“传统哲学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等方面统治着另一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

文学中的后现代伦理:后期的德里达、莫里森和他者

文学中的后现代伦理:后期的德里达、莫里森和他者

文学中的后现代伦理:后期的德里达、莫里森和他者【内容提要】本文是米勒2005年8月发给我的一次演讲的修订稿,同意我翻译并在《外国文学》发表。

德里达在他的《信仰和知识》(Foi et Savoir)以及后期著作的一些地方曾论及社群的概念,本文将说明德里达的社群概念在解释后现代美国叙事中的适用性,实际上也是对解释一般叙事和一般社群的适用性,例如对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于其中的全球“社群”的适用性。

在讨论中,文章将以托尼·莫里森的《爱娃》作为主要的文学实例。

【关键词】德里达/莫里森/《爱娃》/伦理/社群/免疫系统我认为,今天最迫切的思想和伦理挑战,应该是根据某种认识理解当前的世界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而我们当前世界的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三种巨大力量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对抗、交叉和相互依赖。

至少可以说,了解当前的世界并做出相应的行动,是类似我这样的美国公民和启蒙运动(建立美国的精神依据)的继承者的责任。

在我看来,这三种巨大的力量是:电信的—技术的—科学的—军事的—医药的—媒体的—全球化的—启蒙的—跨国的资本主义,福音的、启示的、原教旨主义的、狂喜的基督教,以及激进的、“恐怖主义的”、跨国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当然,世界上许多人处于这些群体之外,例如大量中国和印度的居民是佛教徒,但甚至这些人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的影响。

另外。

中国和印度有大量基督教和穆斯林信徒。

我也知道还有大量温和的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把宗教信仰和科学理性主义结合在一起。

但是,这样一些活动——例如最近在美国的教育中,大力鼓吹进化论是不可证实的假设,鼓吹创世论——使人们处于不得不进行选择的境遇。

(参见2005年3月14日的《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的《圣经》当然不会支持进化论。

因此,要么《圣经》是错的,要么科学家是错的。

文学对于理解这种境遇有什么作用呢?我的例子是托尼·莫里森的《爱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
德里达晚年思想的政治哲学转向 本来在西方传统 思想史中 , ! 友 爱 ∀ ( ph ilia) 是政治 哲 学中的一个 边缘 概念 , 它更 多地 属于 伦理 学范 畴。亚 里 士多德最早 在 伦 理学 中 讨论了 友爱 的德 性 , 友 爱是 正 义和城邦民 主政 治经 验最 重要 的组 成部 分 , 正义 离不 开 城邦中平等 自由 的公 民间 的友 爱 , 友爱 而非 正义 才是 城 邦的基础。德里达从友 爱来解 构政治 的思路深 入到西 方 最古老的政 治传 统。德 里达 指出 , 亚 里士 多德 的 友爱 的 德性是年轻 人之 间的 兄弟 般的 友爱 , 而 非男 女之 间和 女 人之间的爱 欲 , 而罗 马 共和 国的 ! 公民 友 爱 ∀ 和 ! 公民 团 结 ∀ 像现代的 革命 ! 同 志 ∀ 的友 爱一 样 , 也 是男 人 之间 的 ! 公共的友爱 ∀。 至于基 督教 的友爱 , 同 样是 上帝 子民 之 间的兄弟之 爱 , 法 国大 革命的 ! 博 爱 ∀ 是这 一兄弟 之爱 概 念的世俗化 形式。 西方 古典 形式 的友 爱 , 无论 是希 腊 罗马式的还 是基 督教 式的 , 都 是一 种同 一性 的交 互式 友 爱模式。通过对 友爱的 ! 解构的 谱系 学 ∀ 分析 , 德 里达 指 出 , 整个西方传统的友爱概 念是家 庭至上、 兄弟 优先的 男 性中心主义 政治 学。对 于德 里达 来说 , 对 男性 中 心主 义 以及自然的纽带的质 疑 , 其本身 就是一 种政治 行动 ,对 男性中心主义的友爱 观的质疑 将直接 触动西方 传统的 政 治和民主思想的根基。 这是因 为男性 中心主义 的友爱 概 念完全基于 某种 政治 认同 的概 念 : 在亚 里士 多德 那里 非 常明显的是 ! 城邦 ∀ 及其 ! 公民 ∀ 概念 , 在其 他情 况下是 国 家、 民族、 主权、 阶级及其 臣民、 市民和 公民等 概念。德 里 达认为 , 这些同一性、 身 份和认 同的政 治就是现 代自由 主 义、 保守主义、 社 会主 义、 纳 粹 等 意 识形 态 的 共 同起 源。 因此 , 解构男性 中心 主义 的友 爱以 及像 海德 格尔 的哲 学 那种 ! 对存在的爱 ∀, 就是 解构 这些根 深蒂 固的政 治概 念 的前提 ; 而解构这种爱有差等的友 爱又依 赖于解 构 ! 有 限 数量 ∀ 的友爱所依 赖的 政治 共同 体的 自然 根基。 正如 南 希所言 , 一种无 限责 任的 民主 依赖 于一 种无 限他 者和 无 限差异的共同体 , 它既不是阿伦 特所钟情的 希腊 ! 城邦 ∀, 也不是朋霍 费尔所 钟情 的基督 教 ! 圣徒 同体 ∀ , 更 不是 施 米特所钟情的 ! 主权国家 ∀。 德里达在 友爱的政治学 一 书中着重 解构了施米 特 的 ! 敌友之分的 政治概 念 ∀。 在德里 达看 来 , 要呼 唤一 种 新的政治的 概念 和新 的国 际法 的概 念 , 就必 须解 构施 米 特的 ! 政治的概念 ∀: 既要解构其作为政治标准 的 ! 敌 友之 分 ∀ 概念 , 也 要 解 构其 基 于 国 家主 权 概 念 的 ! 政 治 的 概 念 ∀ 。在 政治的概 念 中 , 施 米特 认为 , ! 政 治的 ∀ 是 ! 国 家的 ∀ , ! 国家是政治 的统一体 ∀, 只有国家 才能 ! 决断 战争
∋ 德里 达 通 过那 些 ! 表现 的 危 拥有相对 于哲 学 的 特权。 ∗ 事件 ∀和 ! 德曼 事件 ∀的陷阱。
实际上 , 德里达早 在 1964 年 的 暴 力与形 而上学 : 论 列维纳斯的思想 一 文中就 站在 他的 老师 列维 纳斯 的他 者、 差异、 异质 性、 不 可还原性、 非关系 性的立场 对海德格
− 只有 从 ! 列维 纳 斯式 模 式 ∀ 出 主义政治哲学 ∀ 的 思想。
发 , 我们才 能更 好地理 解德 里达 晚年思 想中 的那些 核心 概念 : 宽恕、 友爱、 好客、 到来 的民主、 新 国际 , 从而理 解德 里达晚年思想的政治哲学转向。
机 ∀、 ! 语言 的危机 ∀和 ! 文学的危机 ∀ 中的现代派作品提出 了 ! 文学是什么 ? ∀或 ! 文学从哪里来 ? ∀ 等等关于文学 本体 论、 ! 文学建制 ∀ 或 ! 文 本的法 则 ∀ 的哲学 问题。 德里达 揭 示了那些 ! 写得好 ∀ 的文本 的 ! 自 我解构 性 ∀, 正 如德曼 经 常做的那样。 德里 达对 文学 及其 建制、 文 学史 及 其同 形 而上学观念、 意识形态的关 系同样 报以解 构的态 度 , 质 疑 其历史性构 成 , 追问 文学 事件 以其 独特 的书 写方 式对 历 史事件的特 殊的 责任 和义 务。因 此 , 这种 流行 于 文学 批 评和文化研究领域内 的解释模 式对德 里达的理 解也不 无 偏颇。 对德里 达思 想 的海 德 格 尔 式和 德 曼 式 两种 解 释 模 式 , 大致可以 勾勒出德 里达思想上 世纪 90 年代之前 的主 要轨迹 , 然而 , 自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他的十多本大大 小小的著作表明 , 德里达的思想发 生了一 个解构 的 ! 政 治
文本被 激活 的方 式重新 阅读 和进入 传统 的经典 文本 , 激 发西方哲学传统的新生。这 才是海 德格尔 和德里 达所说 的 ! 解构 ∀的 意思。然 而 , 以海 德格尔 来定 位和 解释 德里 达无法 突出 德里 达的解 构事 业不同 于海 德格尔 之处 , 因 此是有所偏颇的。 解构主义的方 向虽 然源 于海 德格 尔 , 但 解构 的 技艺 却更多 地得 益于 结构主 义所 打开的 语言 学洞见 , 德 里达 将其彻底地施 行于 文字 和文 本的 范畴 之中 % , 不 仅 激发 了人们 以一 种新 的方式 阅读 那些经 典文 本 , 而且还 激发 了人们在哲学的文本性和隐喻 性之中、 在 ! 哲 学的边缘 ∀ 、 在双重场域中 重新 阅读 文本 , 进 行哲 学思 考。德 里 达关 注于哲 学文 本的 书写方 式及 其文本 特征 , 因 此很多 人将 其视为 打破 文学 与哲学 之间 的界限、 身 处文 学与哲 学之 间的哲学家。我 们将 强调 德里 达的 文本 和互 文性 、 自我 解构和自由游戏以及意义的延异 - 播 撒 - 增 补 - 踪迹 重复 - 涂抹等这 种解 释模式 称为 ! 保 罗 & 德 曼式 解释 ∀ 。 这一解释模式基于如下的事实 : 德里达 对 ! 文 字与声音 ∀ 、 书写的 ! 踪迹 ∀ 与意义的 ! 播撒 ∀、 二元对立的替补、 文学与 ! 白色的隐喻 ∀ 、 文字与 差异、 ! 双 重场 景 ∀ 的思考 ; 他 对现 代作家萨德、 马拉美、 卡 夫卡、 乔伊斯、 塞林 纳、 贝克特、 阿 尔托、 博尔赫斯、 巴塔耶、 布朗 肖、 蓬 热、 热奈的 解读 ; 他的 写作拥 有他 人无 法模仿 的鲜 明的文 体风 格 ; 还有他 著有 明信片 和 丧钟 这样的超级文本 ; 再加上罗兰 & 巴特、 文学批评中 的 ! 耶 鲁 四人 帮 ∀ ( 德曼、 米勒、 哈 特曼 、 布鲁
+ 列 维纳 尔的 ! 聚拢 ∀ 和同 一性思 想进 行了尖 锐的 批判。
斯强调他者的不 可还 原的、 不可 ! 总 体化 ∀ 的原 初的 给予 性和无限异质性 : 他 者的踪 迹 , 他者 的不可 见的 ! 面孔 ∀ , 他者的 ! 外在 性 ∀, 他者 的超 越性 , 他者 的死 亡 , 对他 者的 义务 , 总之 , ! 绝对的他者 ∀ 。这 是德里达 晚年思想 最直接
政治的思索很大部分 仍然基于 其怀疑 主义和修 辞性的 解
) 在 从 法律 到哲 学 ( 1990 ) 、 马 克思 的 幽灵 构姿态。
( 1993) 、 法律的力量 ( 1994) 等一系列文本中 , 德里 达以 一种非政治 化、 非 教条 主义的 方式 质疑 ! 何谓 政治 ∀并 追 问政治的限度 , 质疑 ! 何谓法律 ∀ ! 何谓法律之外的 正义 ∀。 要想理解晚年德里达 的思想 , 理解 他的 ! 他者的 伦理和 政 治 ∀ 的思想转折 , 就必须理解他 晚年思 想在列维 纳斯那 里 的起源。我们可以把侧 重于德 里达晚 年政治哲 学转向 的 解释模式称之为 ! 列维纳斯式解 释 ∀。这种 解释模式不 仅 在思想内容 上使 德里 达的 思想 与海 德格 尔式、 德 曼式 的 解释截然分开 , 而 且 , 它 也使 德里 达能 够避 免 ! 海 德格 尔
德里达晚年思想的政治哲学转向
张 旭
内容提要
对德里 达的思想流行着三种解释模式 , 分 别是解构传 统形而上学 的海德 格尔模 式 , 以 文学对
抗哲学的德曼模式以及 他者的伦理和政治的列维纳斯模式 。 德 里达借助于 列维纳斯 模式实现 了他晚 年政治 哲学的转向 , 提出了一套以宽恕 、 友爱 、 好客 、 新国际 等概念为核心范畴的新政治哲学 , 对全球化时代 的新国际 政治秩序和人权政治给 出了深刻而负责任的反思 。 关 键 词 解构 他者 友爱 好客 新国际
德里达晚年的解构主义政治哲学
对德里达的 哲学 存在 着三 种不 同 的解 释 , 可 以分 别 称之为海德格尔模式 、 德曼模式和列维纳斯模式。 从解构主义的思 想起源来看 , 费里和 雷诺在 六八 年 的思想 中称德里 达是 ! 法 国的海 德格 尔 ∀ # 。 将德里 达 视为海德格 尔思 想的 传人 , 这 在很 大程 度上 是因 为人 们 把德里达不 仅视 为结 构主 义的 分裂 者 , 而且 还是 整个 西 方传统形而 上学 的彻 底颠 覆者 , 即 尼采 和海 德格 尔事 业 的继承人。对德里达思 想的这 种广为 流行的解 释模式 可 称之为 ! 海德格 尔 式解 释 ∀ ∃ 。显 然 , 德 里 达的 ! 解 构 ∀、 ! 延异 ∀、 ! 踪迹 ∀ 、 ! 播 撒 ∀、 ! 替补 ∀、 ! 游戏 ∀ 、 ! 不 在场 ∀ 等 概念受惠于 海德 格尔 , 他 的关 于不 在场 对于 在场 的优 先 性、 将来对于现 在的 优先 性、 有限 性的 悖论 等思 想 , 在 海 德格尔的 ! 存在论差异 ∀的思 想那里都 有其渊源。德里 达 继承了海德 格尔 解构 传统 的形 而上 学的 事业 , 对 逻各 斯 中心主 义、 在 场中心主 义、 语 音中心主义、 能指 中心主义、 阳性中心主义、 西方中心主 义、 本体论 神学等等 进行了 解 构。然而 , 解构形而上学并不仅仅 是 ! 摧毁 形而上学 ∀, 以 ! 非主题 ∀的方式在前人的文本 中揭示出前 人所未曾 见到 的东西 , 比如 最新的语言 学、 精 神分析、 文化人 类学、 女性 主义的洞见 , 或者是揭示出 前人文 本中自 相矛盾、 自我 拆 台的话语逻辑及其所 压抑的 差异性 或异质 性的东西 。作 为一种文本 解释 和批 判的 模式 , 解 构更 是以 一种 使经 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