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导学案2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导学案 新人教版

6 最后一课【导学目标】1.积累词语。

了解作者及作品。

2.初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1.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理解文章的主题。

2.根据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和心理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的尊严。

侮辱一种语言,就是侮辱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剥夺一种语言,就是剥夺一个民族的存在。

当普鲁士人入侵阿尔萨斯,禁止法国人讲法语的时候,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还有阿尔萨斯的普通人民,他们又将有怎样的一种表现呢?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锯.木厂(jù)喧.闹(xuān)踱.来踱去(duó)纵.身(zònɡ)督.学(dū) 郝叟..(hǎo sǒu) 诧.异(chà) 溜.冰(liū)钥匙..(yào shi) 强.迫(qiǎnɡ) 祈.祷(qí) 哽.住(ɡěnɡ)(2)词义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征发:旧时指政府征集民间的人力或物资。

视察:上级到下级单位检查工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导学案新人教版(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导学案新人教版(2)

6最后一课、自学导航(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其中的生字词。

2 •分析层次理解大意,把握爱国这一主题。

3.体会课文重的重点字词的含义,分析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

(二)学习方法默读和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批注二、自主学习1、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并积累字词。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品味小说语言。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本文作者,著名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2、读准下列字音踱()胳膊()郝叟()捂()懊悔()惩罚()赚钱()♦♦♦♦♦♦♦♦♦♦钥匙()祈祷()哽()督学()(二)文本理解、适当的环境描写。

1、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2、这篇小说的主要写的事是: ,主要人物是:”,表达了法国的情感。

3、本文的线索是:。

四自主(合作)探究、(一)速读课文,感知内容1、圈点批注出生字词。

2、小说以“我” 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可划分成哪几部分?(二)跳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2、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从气氛、学生、老师、后排板凳几方面去分析)3、想一想小弗郎士在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加以揣摩)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

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三)品读课文,分析环境描写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在课文中勾画并点评。

)(四)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语句(1)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一最明白,最精确。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6最后一课
在反复朗读中熟悉
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

他的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

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所以不怕铃声。

今天,他可是怕听这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

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
敌人,但是
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列举出文中对祁瑞宣老师进行心理活动物化法描写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句。

祈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什么?
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的、悲愤的生活,课堂气氛都是:肃静、
逃学。

《最后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最后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最后一课》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方法,理解人物形象。

3. 品味小说语言,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主题。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法指导:1.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阅读为主。

将导读法、点拨法、交流质疑法、朗读解惑法等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新课程要求,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因此,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适度点拨,真正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接受爱国情感教育。

并由此拓展延伸,展望“中国梦”。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简介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锯()踱()挟()皱()()督()叟()摊()旷()懊()隶()钥()匙()哽()赚()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宛转: 踱来踱去:诧异: 哽住: 4.教师范读或让学生朗读课文。

二、学习·研讨走进文本,理解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1. 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老师最后的教书生涯;学生最后的学习自己母语的机会。

2.通读全篇后简要地说出本篇小说中的人物和主要的故事情节。

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以郝叟为代表的“镇上的人”,普鲁士士兵。

其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在全篇小说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重要人物。

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

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转变。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短篇小)
法国都德
情节 : 人物:
上学路上(开端)小弗朗士
认真上课(发展)
宣布下课(高潮、结局 )韩麦尔先生
反思
4.倾听报告。明 确答案,释疑,解难。
4.情感调动:引导学生体会爱国主义。
1.用笔在文中勾画相关内容并做批注点评。
2以“我从______中读出韩麦尔先生是个____的人。”这样的句式概括读后的感悟。
3、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存疑之处。
4.组间交流探究,展现合作成果。倾听 并做好补充和笔记。
5.提出除小组合作问题之外,还有不理解的问题,再次探究。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节
步骤
复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郝叟喧闹懊悔祈祷惨白磨损钥匙气氛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并组词:
强:()()()
称:()() ()
差:()()()
3.文学常识
.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这一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四、品味语言,谈谈你对关键语句的理 解。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五、品味文中的环境描写。小说哪些 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都有什么作
1.明确研习任务。
2.指导合作交流、巡视并适时释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最后一课》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最后一课》学案 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并积累字词。

2.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品味小说语言。

4.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1.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并积累字词。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情,品味小说语言。

【学习难点】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他对法语的见解【自主预习案】1.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踱.()胳膊.( ) 郝叟..()()捂.()懊悔.()惩.罚()赚.钱()钥匙..()()..()()祈祷哽.()督.学()膝.头()2.解释词语:宛转:诧异:祈祷:7.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最后一课》学案参考答案1.duò bo hǎo sǒu wǔ huì chéng zhuàn yào shi qí dǎo gěng dū xī2.宛转:(说话)温和而曲折诧异:觉得奇怪祈祷:指向神祝告求福3.法国《小东西》《星期一的故事集》4.故事情节5.被普鲁士占领的阿尔萨斯地区的人上最后一堂课的事小弗郎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6.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7.平时上课最后一课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一切都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 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氛。

”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上课前,学生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 耳朵大声背书啦。

”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静一点,静一点……’” 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我”迟到遭到先生的责骂。

今天,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

6最后一课[教课目的 ]:知识与能力:1、朗读文本,掌握“郝、叟、哽、后悔、祷告”等字的读音及在文本中的含义。

2、仔细推测、领悟要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频频阅读课文,整体掌握文章内容 , 理清故事情节 , 努力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领悟本文所表达的激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理解并领会文中一些要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自主——协作——研究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心,培育崇敬的爱国主义精神。

[ 教课要点 ] :在剖析人物形象过程中领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感情。

[ 教课难点 ] : 1、小弗郎士的感情变化线索。

2、剖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 教法学法 ] :朗诵法、复述法、议论与点拨法[教课课时 ]: 2 课时[教课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介绍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

夺取了法国革命成就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争经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权力,以挣脱内部危机,稳固王朝统治。

俾斯麦则打算经过战争,成立一个德意志帝国,妄图占据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0 年 7 月,法国第一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打劫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

9 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所向披摩,占据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关于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戮打劫,法国人民同仇家忾,抗击仇家。

《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以陷落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为题材,经过描绘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农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应了法国人民深沉的爱国感情。

二、作者简介都德,法国小说家。

1868 年第一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取巨大成功,以此确定了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

“普法战争”时期,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为拥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深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6 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6 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

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

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2、简介课文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

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

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

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即完成课后练习一)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

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

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课前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课上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

陕西省山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导学

陕西省山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最后一课导学

最后一课学习内容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 (第3、4课时) 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分析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2、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方法。

3、结合小说的语言及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分析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方法。

时间预计: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分、展示分、小结__分、巩固分钟学习流程学习流程学案导案(学法指导)一、温故知新1、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2、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二、合作交流标出有关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段并分析该人物。

讨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归纳:刻画韩麦尔先生形象,作者用了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韩麦尔先生就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意志的集中体现。

三、重点研读最后一部分1、“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钟响了,意味着什么?最后一课的结束2、“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普鲁士占领了法国)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二、温故知新这一环节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做好两节课之间的衔接工作。

三、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学习学习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的3、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号声,暗示着德语要替代法语,两者都宣告了阿尔萨斯人民将和自己的民族语言、祖国的语言告别,这对韩麦尔是沉重的打击,“脸色惨白”是他内心痛苦已极的表现。

“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4、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法语老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20060525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200605250

6 最后一课学习目标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3.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感情。

感悟文章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 ) 督.学( ) 郝叟..( )( )摊.( ) 懊悔..( )( )..( )( ) 钥匙磨损.( ) qí dǎo()( ) 哽.( )婉转..(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郝叟..(hǎo sǒu)诧.异(chà)哽.住(ɡěnɡ)B.祈.祷(qí)懊.悔(ào)挟.(jiá)C.惩.罚(chěnɡ)板凳.(dènɡ)捂.(wǔ)D.紫藤.(ténɡ)钥匙..(yuè shi)赚.(zhuàn)3.解释下列词语。

(1)诧异:(2)懊悔:(3)哽咽:(4)婉转: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祈祷督学B.思量墙璧C.惨白阻塞D.戒尺溜冰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喧哗喧闹吵闹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2)观察检查视察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3)严肃肃静严厉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的气氛。

(4)惊奇惊异诧异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5)后悔懊悔懊恼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6)责备责怪谴责“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自己的地方吗?”(7)肃静安安静静安静平静静悄悄可是那一天,一切偏的。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的教室。

二、整体感知1.本文的作者是国作家,写作背景是1870年爆发的,“最后一课”指的是。

2.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适当的环境描写。

部编版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最后一课》(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部编版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最后一课》(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最后一课》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品味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

培养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发奋学习,不断上进。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透过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
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生复述课
语言赏析: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外貌描写、神态描
表现了他对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及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文中动作描写最传神的是哪几句话?
兰西万岁!只向
分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思想感情麦尔先生悲愤、痛苦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高
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
决定逃学。

到了学校后
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
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说不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难以言说的痛苦。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6 最后一课第2课时[教学要点] 1.通过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精神。

2.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某些学生不易理解的环节。

3.注意省略号、破折号以及某些感叹号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听写生字、拼音。

2.从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看,你觉得小弗郎士是怎样一个人? 幼稚、天真、无知。

3.教室里有哪些地方不同往日?说明什么?(1)教室气氛。

(2)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3)老师的衣着。

(4)教室里来了镇上的人。

这一切引起读者的疑问,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二、讲析课文第11-23节1.讲析第11节。

问1: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用书上的话回答)--"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问2:这问题严重吗?为什么?--很严重,说明国土沦丧,国已失去主权.问3:韩麦尔先生怀着什么心情来宣布这一消息?--"又柔和又严肃"。

柔和:对孩子充满了爱;严肃,怀着沉重的心情宣布这一消息。

问4:这"沉痛而又复杂的心情"还表现在哪儿?--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第一个"最后"表现他沉痛及愤慨的心情。

第二个"最后"提出希望"用心学习"的原因,表现他对祖国的热爱。

2.讲析第12-16节。

问1:听到这消息,小弗郎士思想上有了哪些变化?(用书上的原文回答)--"万分难过,坏家伙"、"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可怜的人,忘了他给我的惩罚"、"现在我明白了"。

问2:第15节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辛勤工作四十多年,却要被无辜赶走,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

这当中有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还掺杂着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6.....最后一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文本,掌握.........................”.等字的读音及在文本中的含义。

........“.郝、叟、哽、懊悔、祈祷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领会本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并体会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3..自主....探究...——..协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法学........法.].:.朗读法、复述......法.、.讨论与点拨法[.教学....].:. 2.课时..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介绍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年。

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1873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2)

最后一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4.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揣摩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难点:通过诵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

方法和手段: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4.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本文三要素并初步感知主题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字词积累1.导入新课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

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课》,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

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

(板书:《最后一课》)2.简介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

普法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

普鲁士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从普鲁士军队占领法兰西国土的那一刻起,法兰西人民就奋起反抗。

法国作家都德也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以沦陷后的阿尔萨斯的学校被迫停教法语改教德语为题材,通过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描述,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

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课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分析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
2、学习心理描写学习重、难点:
1、分析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
2、学习心理描写
时间预计:导课分、自学分、交流分、展示分、小结__分、巩固分钟
学习流程
学习流程
学案导案(学法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3、本文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二、合作交流
1、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
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
认识小弗郎士: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士思想
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

2、想一想小弗郎士在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
(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加以揣摩)
上课之前:“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
上课之中:贪玩不爱学习热爱法语;
怕老师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幼稚不懂事热爱祖国。

归纳: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
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
——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

二、自学新知
这一环节组织学生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做好两节课之间的衔接
工作。

三、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深入文
本,分析小弗朗士的人
物形象,学习心理描写。

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
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三、能力提升
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1)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副标题: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
(2)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练习
①本文的作者 ,他是国作家.
②本文的体裁是 ,它的三要素
是、、。

③本文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上最后一节课的情景,表现了国人民强烈的热情.
④第一部分是故事的 ,有两个细节暗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请指出: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小弗郎士这个任务,作者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板书设计:
教师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