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生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自研课导学】 21.与朱元思书预习课(课外20分钟):自读自悟《与朱元思书》,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查找资料,解决课文的生字词及重点字词的翻译。
自主积累:能大致翻译课文。
晨读课(20分钟):目标:1、全体同学朗读《与朱元思书》一文至少一遍,力争达成:读准生字、朗读流畅。
(约4分钟)2、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约10分钟)3、学有余力者能背诵法全文。
(约6分钟)检效:组长检测各组员的课文朗读情况以及背诵情况。
【展示课导学】学习目标(1分钟):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初步感受富春江美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3、逐层解析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目标、内容、时间互动程序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整体感知理清结构内容: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
学法:1.速读课文,解决重点字词及课文翻译。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总分结构描写富春江的景色。
1、两人小对子:相互抽查,用红笔给对方批改;对子间交流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预时:1分钟2、四人互助组:副组长主持互助组内的互动,重点交流内容①怎样准确、快速地理解文言字词;②文章是怎样描写富春江的景色的。
预时:5分钟3、八人共同体:①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交流、明确互助成果。
展示前的准备。
②抽签:明确各组的展示任务。
③预演:围绕展示任务,参照展示方案,优化展示形式,分派展示导学点一:朗读与翻译方案建议:1、先为同学们正字、正音,释义。
2、选取重点句子,全班互动翻译。
导学点二:整体感知3.作者自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到桐庐一段沿途的哪些景物?有何特点?导学点三:赏读与品味4.感悟精彩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1.《与朱元思书》【课文助读厅】◆走进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都(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有《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等。
◆相关背景吴均善写骈体文,他的骈体文成就非常高,其中写景散文艺术成就最高,为历代写景名篇。
其诗文清拔有古气,在当时文坛有很大影响,时人仿效他写作,人称“吴均体”。
与江淹、何逊、阴锵同为梁陈时代较有成就的作家。
吴均的诗歌在当时也很有名,其中多写山水景物,常借自然之物抒其愤懑抑郁之情。
《吴均诗集》三卷,现大部分散失,仅存诗130余首。
另著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一卷。
◆链接一角(一)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书信一般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
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
书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刻意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刻意写景,比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
(二)骈体文骈体文又叫“骈偶文”,“骈文”是和古代散文相对而言的一种文体。
骈体文是从古代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逐渐发展起来的,魏晋时期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了文章的正宗,几乎占领了所有文字领域,为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因此,骈体文对唐宋及其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对律诗,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它在语言方面有以下特色:(1)在语句方面,讲究骈偶。
(2)在语言方面,讲究节奏和平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1课与朱元思书【明确目标】1、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和虚词,读通大意。
2、体味清新优美的语言,体验富春江的美丽风光,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体悟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自主预习】1、指导朗读。
⑴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读出语句意思。
⑵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要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语气、语调中表现出来。
⑶语句中的意思要通过重音强调出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⑴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缥.碧( ) 急湍( ) 轩邈( ) ( ) 泠泠( )鸢( )飞戾( )天经纶( ) 横柯( )⑵积累文言词汇。
①通假字窥谷忘反:千转不穷:②古今异义一百许.里:鸢飞戾.天:经纶..世务:蝉则千转不穷.:猛浪若奔.:③词类活用猛浪若奔.:互相轩邈..:任意东西..:风烟俱净.:皆生寒.树:负势竞上..:望峰息.心:横柯上.蔽:【合作探究】1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2、文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3、水之异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4、山之奇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当堂反馈】1、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拓展提升】1、作者在描摹奇山异水时,使用了哪些手法?举例分析。
2、学完本文,在写作上你有哪些收获?2【课后检测】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自: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从:从.流飘荡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C、绝: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日:有时见日.日.光下澈2.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
⑴天山共.色__________ ⑵一百许.里__________⑶互相轩.邈__________ ⑷窥谷忘反.__________3.简答。
21课导学案
21《与朱元思书》导学学习目标:1、背诵短文并识记重要文言实词。
2、品味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3、理解从视觉和听觉写景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自学1、走近作者《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同时也是一篇清丽的写景小品文。
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上自至一段雄奇秀丽的景致。
吴均,(朝代)文学家,本文选自——————。
全文的主旨是:2、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横柯.()3、解释下列加点词。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甚箭()..()(5)直视无碍.()(6)急湍(7)猛浪若奔()(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好.鸟相鸣()(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世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19)泠泠作响(20)一百许里4、按原文填空。
1、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八个字;第二段写“”二字,抓住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多层次展开描绘。
2文中运用夸张修辞正面写水清澈的句子是:,从侧面写水清澈的句子是,运用比喻、夸张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3、从视觉角度写景的句子是,;,;,;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句子是,;,;,。
4、借景抒情表达对功名利禄的鄙弃,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句子是:,;,。
二、课堂讨论1、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的什么特征?2、本文按什么顺序写景的?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5讨论分析《与朱元思书》、《三峡》和《早发白帝城》的异同?6、翻译全文《与朱元思书》赏析丁长河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流作答。
自 学
检 测
重点检测文句的默写、文学常识;明确“山”的奇、“水”的异的特点,以及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句子。当堂批阅、及时评价
认真阅读,按要求完成,当
堂批阅,有错改正
课 堂
检 测
【课堂检测】少而精,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
握,当堂批阅,及时评价
注重做题方法,认真
检查,准确判断,知道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4、理解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读文——译文——背文
环节
教 师 组 织 指 导
学生活动
预
习
检
测
提醒大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给学生下发学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做适当的补充:
[板书]作者、朝代
书:信
明确:(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善诗文。
学
情
分
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对古诗文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基本的鉴赏能力。因此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同时重视引领学生体验古诗文的语言美感,获得进一步的语感熏陶,较为深入地理解作者借助古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品析写作特点,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
《与朱元思书》
具体内容
教
材
分
析
《与朱元思书》一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风光。读来音节和谐如一篇文笔清丽韵味隽永的小诗。该文描绘的景物特色鲜明,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情景交融,辞章俱佳,自然流畅。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俱以写景见长,在传神贴切的刻画周围景物里,自然融情于景。故《梁书》里称赞他“文体清拔有骨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参考答案预习1.给下列字加拼音: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嘤(yīng)鸢(yuān)窥(kuī)柯(kē)3.补充注释如下: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一百许.里:余。
天下独绝.:极顶。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5.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描写水尤清澈的文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高洁志趣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示例: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探究1、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书信。
从文章的内容看,它属于游记(散文)。
从语言特点上看,它属于骈体文。
2、明确:山奇水异。
课文原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略4、两句话表现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厌倦官场政务,向往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态度5、负、竞、轩邈、争、直,泉声、鸟声、蝉声、猿声6、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7、.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三)、拓展延伸1、提示:感受因人而异,面对如此美丽的山水风光,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2.用现代文介绍“从富阳至桐庐”的景色或写一则介绍富春江的导游词。
【示例】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正置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的富春江。
瞧,这山,这水,真是名副其实——集富春江的美于一身。
从古时起,便已经有文人墨客为富春江折服,不禁倾笔写下句句名言。
此时,我们身临其境,定能品出这诗文中之神韵,可能还有人会大喊出“我爱富春江!”的冲动呢!可这对于真正见到它美懂得欣赏它美的人眼中,并非什么可笑之举。
因为她的美确是能倾倒众生。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 导学案
21 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1、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反复诵读课文,品味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感受和想象文章描绘的美景。
3、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山水奇异的景色美。
2、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圈点勾画。
2、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行解释和翻译。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吴均(469~520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南朝梁时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受梁武帝欣赏,任为奉朝请。
著有《齐春秋》三十卷、注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有《吴均集》二十卷,但很可惜并未流传下来。
保留下来的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导学过程】预习案1.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字__________,吴兴故彰人。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
2.字、词、句自读(1)熟读文章,注意停顿、重音、感情。
给下列加点字拼音。
缥.碧()急湍.()轩.()泠.泠()窥.谷()嘤.嘤()鸢.飞()邈.()横柯.()(2)疏通重点词语、理清文章大意。
写出和下列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_____________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_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_______________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净: 共色: 从: 自: 至:许: 独绝: 缥碧: 碍: 若:急湍: 负: 竞: 轩: 邈:轩邈: 泠泠: 相鸣: 嘤嘤: 成韵:(3)翻译下列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 21 课《与朱元思书》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缥(piǎo) 湍(tuān) 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 鸢(yuān) 戾(lì) 纶(lún) 窥(kuī) 柯(kē) (2)解词 从流飘荡(顺、随) 水皆缥碧(青白色) 猛浪着奔(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凭借) 千转不穷(通“啭’ ,鸟叫声) 鸢飞戾天(至) 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经纶世务者(筹划) (3)通假字 千转不穷 “转” 同“啭” 窥谷忘反 “反” 同“返” 【重点句子分析】 (1)作者是怎样描写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观的 在文中,作者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富春江的美景就是 在这样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 而变,江上小舟,顺流而下,随流飘荡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 心情。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既是作者在百里富春江上的所见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说是本 文所写山光水色的一个总体特点。下文自然就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了。第二段写平 静的江面, 水之澄澈, 以至千丈深的水都能见底, 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河段, 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夸张比喻中,水之异尽现。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 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山之奇毕呈。然后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 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于是,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 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最后四句,仍结在写景 上。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2)关于文章的体式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 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 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 (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 本文前两段, “风烟”两句、 “从流”两句、 “急湍”两句以及“泉水” 以下直至篇末,都是 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吴均(469~520) ,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家世贫贱,好学而有俊才。著有 《齐春秋》三十卷、 《庙记》十卷、 《十二州记》十六卷等。 (2)文学常识 六朝文人在往返书信中好用景语作点缀, 其作用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动对方, 例如立迟的《与陈伯元书》中写的“暮春二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就有引 起对方故国之思、促其早日归顺朝廷的作用。另一种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例如六朝 人伪托的《李陵答苏武书》 ,其中“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一段,就有力地烘托了写信人独居塞外,不得归国的凄
八下导学案21与朱元思书(学生版)(1)
八下导学案21与朱元思书(学生版)(1)(八下语文导学案)21.与朱元思书(学生版)[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分析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感受作者追求自由的感受,把握文本主题。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江大山,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品味文章中描述风景的巧妙方式。
5.大声朗读并背诵。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5【风景的巧妙描述】教学的难度1。
2.了解作者的想法和感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我预览:1.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首先用铅笔在课文中断句并做标记(如“水/全绿,千英尺/见底”),然后大声朗读课文。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
指名学生注音,再齐读一遍。
漂浮的()飘渺的()玄妙的()玲玲的()。
和声()口哨()风筝()飞翔()天堂窥视山谷()3.文学常识:朱元思的书的作者是南朝的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军,书香一词。
他出身卑微,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吴钧的诗文善于描写山水,风格庄重清新。
当时人们纷纷效仿,这被称为“武军式”。
与朱元思合著的这本书讲述了浙江富春江沿岸的秋景,展现了游山玩水的生活情趣。
这是一部一直被人阅读的著名骈文作品。
在七下的“附录诗”曾学过他的《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补充资料:骈体文: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后以四句、六句相间,称为“四六文”。
二、合作与交流11.翻译课文第一段。
(1)解释重点词语:风和烟:共同的颜色:漂浮在溪流中:许:独特的:(2)翻译文本。
2.思考:(1)一起读这一段。
(2)分析: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一段的奇山异水。
(3)总结本段的写作方法:本段采用描写、叙述和抒情表达的方法。
请指出。
(4)比较黑板上的文字,快速背诵这一段。
三、合作交流21.翻译课文的第二段。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生用)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准确、熟练朗读全文,基本达到熟读成诵。
2、借助页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趣美等,获得美的享受。
【知识链接】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障人。
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
他的文章善于写景,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
书——书信,一种文体。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因多用四六句又称“四六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读一读:水皆缥.( )碧急湍.()甚箭互相轩( )邈( ) 泠泠( )作响嘤嘤 ( )成韵千转()不穷鸢( )飞戾( )天窥( )谷忘反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a.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c.语速--应慢一些,以便品味、欣赏d.情感--流露出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3、试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标出疑难词句。
【合作探究】1、请仔细听录音示范朗读,着重体会其对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的处理。
2. 小组内讨论、交流,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解决疑难词句。
3. 逐段学习课文,全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词句。
●学习第1段:(1)翻译文段。
(2)概括第一段的大意:(3)概括富春江景色总体特点的句子是:●学习第2段:(1)翻译文段。
(2 )请结合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抓住“异”字突出写了“水”的哪些特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习第3段:(1)翻译文段。
(2)请结合文中描写“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抓住“奇”字来突出描写“山”的特征的? 作者有什么感受?4、探究文章主旨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
但我们可以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的情感和志趣?(请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5、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与朱元思书》(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4、背诵课文。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2—3遍后,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再将词语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两遍。
缥()湍()轩()邈()泠()
戾天()经纶()鸢()窥()柯()
2、简介作者。
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3、解释词义。
(1)风烟俱.尽()(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5)直视无碍.()(6)急湍
..甚箭()
(7)皆.生寒树
..()..()(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
(13)望峰息.心()(14)经纶
..事务()(15)窥谷忘反.()
(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
..()
4、参照注释,解释下列句子意思。
(1)从流激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预习思考: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 _之美,概括为“__ _,_ ”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 __”和“__ 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之美。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题解并简介作者。
(题目:“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
二、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粗知文章大意。
(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
三、疏通文意。
(一)小组合作,解决疑问,并记下来。
(程序:读一遍,一人一段,轮流译讲。
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句。
)(二)重点句翻译。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⑤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四、研读课文。
1、根据提示填空:
A、总写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并表达作者赞叹之情的语句
是:,。
B、用比喻、对偶写水势急、猛的句子
是:,。
C、写作者否定仕宦生活,企图归隐的语句
是:,;
,。
D、从侧面写水清澈的语句是:,。
2、思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讨论。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
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
答:
【巩固拓展】解释:
1、通假字: 窥谷忘反
2、古今异义词
(1)一百许里。
许:
(2)鸢飞戾天者。
戾:
(3)经纶世务者。
经纶:
3、一词多义
绝: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4、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2)任意东西
(3)猛浪若奔(4)互相轩邈
(5)望峰息心(6)横柯上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2、背诵课文。
【课前预习】
1、个人或小组准备熟练的诵读课文。
2、找出表现富春江美的句子,并联系其中某一个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3、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能文中某个句子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学习过程】
一、欣赏一组美画。
播放有关富春江山水的美丽画面(配乐),感受气氛。
二、诵读一篇美文。
多形式、多角度地读课文:
①指点学生单读,师生共同点评;②小组展示朗读;③学生齐读。
三、研读课文
(一)描绘一幅美景。
请同学们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从文中看到或听到了什么?
A、听觉举例:“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从这句感觉到了山谷的幽静、连绵不绝。
从声音听出了环境的安静,这是以声写静,也是
的手法。
B、视觉举例:“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
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C、按要求填空: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写山“奇”的句子: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体味一份美情。
(填空)
(学习展示程序: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小组展示。
)
举例:(1)我读“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感受到了作者的之情。
(2)我读“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感受到了作者享受自然的
的惬意之情。
(3)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对生命的;
(4)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对功名利禄的,对官场的。
小结: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确实是如此,美的自然环境能净化人,能另人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忘记很多世俗的烦恼。
就像文中说的能令“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同学们,写景时将自己这种情感寄于景中不仅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情感还能衬托出景的特点。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四、主题归纳。
作者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的志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的厌倦和对的讽刺。
五、巩固练习。
1、在文言文笔记本中翻译全文。
2、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