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三历史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主专制.docx
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高中政治!每天都有干货知识~一、时间:14世纪——19世纪前期二、历史阶段特征: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1、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由盛而衰;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
2、经济方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3、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承古萌新;西方传教士来华,中国开始了解先进的外来文化,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势头。
4、对外关系方面:明朝前期,中外关系和官方贸易出现盛况;明中后期的"海禁"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对外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中国发展;开始遭到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
三、明清时期的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除丞相: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内阁制度的建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制正式形成。
阁臣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3)影响: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清朝设军机处(1)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设立: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而设置的军机房。
(3)发展:由一个暂时的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常设中枢机构。
(4)权限: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信息提取:隋唐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 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知识点三 选官与用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的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___门_第____即可步入
2.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 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 面。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 量。 3.科举制 (1)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 走向成熟与完善。
[归纳比较] 元朝的行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 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郡—县,直线行政。
(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行省行使权 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构图解史]
三省六部制的运转机制
命题研析·考题演练 真题体验 1.命题点:北宋实行募兵制的影响 [全国卷Ⅲ]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 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关键点拨:北宋实行的募兵制,使北宋政府掌握了大量军队,而且 士兵待遇较为优厚,分析这一制度带来的影响。
__三__省__六_部__制___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明清时期
高考热点知识拓展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异化
(1)内阁制度:内阁设立后权力不断加大,甚至通过“票拟”权参 与决策,但内阁却没有决策权,其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 (2)皇帝不上朝:明朝共传16位皇帝,享国276年,其中皇帝不 上朝的时间长达百余年,这反映了明朝官僚运行机制的成熟。 (3)军机处: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权力;秉旨办事, 防止大臣专权;可“廷寄”下发上谕,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 率。 (4)厂卫密折:明朝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和清朝的密折制度,反 映了明清的非理性化统治趋势。
考查的主干知识 清代的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具有官商性质的贸易组织。朝廷 和外商以十三行为媒介,达到“以官制商,以商 制夷”的目的,十三行既是中外贸易的桥梁,也 是中外商人之间不可逾越的屏障,通过朝廷让 渡的外贸权,获取巨额的利润,外商借助十三 行,采购商品,开拓市场,三方以贸易为纽带, 责任明确,利益均沾。
6.明朝中期的赋役货币化与白银货币化
(1) 明 中 后 期 不 仅 开 始 赋 役 货 币 化 和 货 币 以 银 为 本 位 , 而且白银流通量和储存量剧增,货币权力空前增大。 (2)从事货币兑换、汇兑和保存的货币经营业应运而生。 (3)信用借贷需求旺盛,不仅生息资本剧增,借贷利率 下降,而且农业生产性借贷增多、生息资本与商业资本 结合、部分生息资本向手工业资本转移。 (4)赋役、财政白银化导致隆庆时期开放海禁后大量白 银内流,推动了货币经济发展。
答案B
考查的主干知识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工商皆本论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 他认为真正的末业是指那些耗损、浪费社会财富 的行业,如为婚丧礼仪、信佛信巫和倡优服务的 行业以及酒肆和机坊等。而那些有助于增加社会 财富的一般工商业则同农业一样重要。黄宗羲的 工商皆本论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批判重本抑末 有一定启蒙作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结论:绝对君主专制违背了世界发展 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 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1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引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 • 性质:历史上宰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
的长官;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侍从咨询机构,
• 职权:宰相参谋最高决策权和总领最高行政权;内阁提供 顾问,并无决策权。
• 作用:宰相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阁臣的升降取决于皇帝,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 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对皇权无制约作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皇权受到限制
史 料 研 习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史料应用]
材料二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构,一 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 理。„„(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 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大 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 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 ②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 “只供传递缮撰,而不能稍有赞 画于其间”。 ——《当不好的军机大臣》
1、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 出现失误; 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 循守旧之风;
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 僚主义、贪污腐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小 农经济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表现在中央,地方, 选官,监察等方面 • 它的三大趋势: • 皇权越来越强 • 中央权力越来越强 • 思想控制越来越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秦 朝 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制度的形成 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制度的发展
从汉到元
从明到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汇总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汇总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两个朝代,其中明朝自1368年至1644年,清朝自1644年至1912年。
这两个朝代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和变革。
在高三历史考试中,对于明清时期的知识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梳理,帮助你更好地备考。
一、明朝知识点汇总1. 开国之初:明成祖朱棣以北平(今北京)为首都,在政治上重建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六部制度的建立,平定韩林兄弟义军。
2. 明成祖时期:明成祖朱棣进行了多次北伐,统一了辽东、陕西和云南。
他还采用汉族官僚来治理蒙元后人,加强中央集权。
3. 明仁宗时期:明仁宗朱高炽采取了“嘉靖新法”,强化了地方官群,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
4. 明宪宗时期: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实施了“马市令”,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并推行货币改革。
5.明嘉靖时期:明嘉靖帝朱厚照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限制宦官的权力,同时也实行了“海禁”政策以保护国家经济。
6. 明万历时期:明万历帝朱翊钧即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新政,如“去除文官之灾”政策,重视士人才能。
7. 明末农民起义和洪承畴:明末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李自成的大顺军起义和张献忠的大西国,农民起义导致明朝统治的崩溃;洪承畴是明末将领,为了保卫明朝,投降了后金的努尔哈赤。
二、清朝知识点汇总1. 清朝的建立: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后金努尔哈赤改号为清,建立了清朝,首领沈阳为首都。
2. 孝庄文皇后统治:康熙帝泰山出生后,由内务府控制实权,康熙帝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延续明人政策,设立总理衙门-理藩院等,统一了中国的版图。
3. 雍正时期:雍正帝即位后,继续推行各项改革政策,如整顿吏治,推行吏治,简化官员编制。
4. 清朝的对外关系:清朝在对外关系中实行“藩属外交”,通过朝贡制度,建立了一些藩属国家。
5. 乾隆盛世:乾隆帝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战争,如打败了西藏军队,巩固了对西藏的统治;他还继续扩张版图,统一了台湾和新疆。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明清)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明清)
高中历史
知识点(明清),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
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
外交、思想环境。
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
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
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
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
教育。
(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
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明清),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阶段特征主干知识梳理一、政治: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完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
(4)实行特务统治: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凌驾于法律和司法机关之上,直接服务于皇权。
(5)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
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6)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1)设立军机处:初为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
其后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笔录,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③体现了时代特征。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消极: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加剧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上,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明清知识点梳理高三
明清知识点梳理高三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本文将对明清时期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政治1. 明代政治制度:- 皇帝专制统治:明代的政治体制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拥有最高权力,集中控制政权。
- 内阁制度:明朝设立内阁,由内阁首辅和内阁成员负责处理政务和制定国家政策。
- 六部制度:明代设立了吏、礼、户、兵、刑、工六个部门,分别负责各个方面的政务管理。
2. 清代政治制度:- 清朝延续了明朝的政治体制,但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特点。
- 设立了内阁和六部,但皇帝的权力更加集中,官员选拔更为重视族谱和门第,实行了严格的科举制度。
二、经济1. 明代经济:- 农业经济:明代农业发展较为繁荣,采用了新的农业技术,如水稻早稻、土地整理、水利工程等,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 商业经济:明代商业经济逐渐发展,在江南一带兴起了许多商业城市,如苏州、杭州等,商业贸易逐渐繁荣。
- 工业经济:明代手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陶瓷、纺织、造纸、钢铁等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2. 清代经济:- 农业经济:清代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经济政策上比明代更加重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 商业经济:清代商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扶持内地商业发展,促进商业繁荣。
- 工业经济:清代手工业和制造业也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和冶铁业。
三、文化1. 明代文化:- 文学艺术:明代文学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戏剧家,如杨慎、戚继光、汤显祖等。
- 绘画艺术:明代绘画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仇英的山水画和唐寅的花鸟画。
- 科学技术:明代科学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农业、医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2. 清代文化:- 文学艺术:清代文学以诗词、小说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同时,清代也注重古代经典的研究和保护。
高考历史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1)明初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2)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1)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2.过程(1)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很少能参决政事。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3)发展:后来,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4)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1)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原因: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设内阁、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
(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州贵族组成,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3)设南书房: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设立(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组成: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3.职能(1)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2)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4.影响(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2)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高考历史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总结(3篇)
高考历史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1.明太祖废丞相,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胡惟庸专权擅政)影响: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系于皇帝的个人素质2.内阁的形成:(明成祖时期形成,明宣宗时开始有票拟权)性质(特点):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二、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高考历史必修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二)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奠基:梭伦改革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黄金时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2.城邦的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二、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1.梭伦改革(奠定基础):BC6世纪初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____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BC6世纪末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民主政治确立起来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②建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③十将军委员会④陶片放逐法;⑤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3.伯利克里改革(顶峰)BC5世纪意义: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①发放参政工资和观剧津贴;②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③扩大公民参政范围;④继续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直接民主消极: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3.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高考历史考点过专题0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专题03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明朝1.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1380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2.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这些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③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至明英宗时,票拟制度化。
④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3)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二、清朝1.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帝:设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3.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1)目的:适应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2)职责: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把各种诏令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快捷。
(4)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历史影响1.一方面,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抵御外来侵略、发展社会经济、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另一方面,君主专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
具体体现在:(4)对外关系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例如,明朝一度实行“海禁”政策,清政府则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多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四、对明清君主专制基本认识1.明代内阁“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是专制主义皇权强化的表现,本质是帝国政治制度的畸变。
高三明清时期知识点
高三明清时期知识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涵盖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
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历史学习中需要了解的明清时期的知识点。
一、明朝的建立和明初的政治制度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他在洪武年间登基称帝,建都南京。
明初的政治制度着重强调皇帝的权威,设立六部、九卿、京官等,采取严密的监察制度和科举选拔官员的制度,以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运行。
二、明朝的政治改革和海外扩张明朝初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农田改革、户口调查和整编、科举制度的完善等,旨在提高国家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性。
明朝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派出郑和七次下西洋,并收复了台湾,拓展了中国的疆域。
三、明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明朝时期,中国经济和商业繁荣发展,明代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商人和企业家,如王直、程宗猷等。
明代文学艺术也迎来了繁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如文学家杨慎、戏剧家汤显祖等。
四、明朝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明朝晚期,政治腐败日益严重,明政府内外贪污现象严重,朝廷内部纷争不断。
同时,社会上的农民起义、地方割据和民变也层出不穷,使得明朝逐渐衰败并最终被推翻。
五、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清朝是由满洲族建立的,顺治年间入主中原,建都北京。
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官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六部、八旗等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
六、清朝的政治改革和全面统一清朝初期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如吏治整顿、地方制度的调整等,以实现对全国的统一管理。
康熙时期,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进行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改革。
七、清朝的对外战争和开放政策清朝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如抵御沙俄的侵略以及与日本和西方列强的战争。
康熙、乾隆时期推行了开放政策,允许外国商人进入中国进行贸易活动,对当时的中国经济有重要影响。
八、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明清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例如京剧、文人画等艺术形式的兴起,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名人,如石涛、郑燮等。
【教育学习文章】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主专制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主专制课件www.5yk 【什么是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
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明清君主专制特点】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清朝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必知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课件www.5yk。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
高三历史明清时期知识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复杂多变,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
在高三历史学习中,我们需要对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围绕着明清时期的主要知识点展开论述,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
一、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向中央集权制度转变的过程。
明朝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包括明太祖朱棣的独断专行和明成祖朱棣的借助宦官实行中央集权等。
而清朝则废除了明朝的帝制,实行了以满洲贵族为中坚力量的君主集权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的变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我们理解明清时期历史的重要窗口。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所差异。
明代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明太祖朱棣的“皇帝制度”的建立和明成祖朱棣的封建思想的推行中。
清代的政治思想则受到了满洲族群的影响,其“皇帝制度”建立在满洲贵族的支持之下。
这些政治思想对于当时的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意识形态。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特点。
明朝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而清朝时期,则是在战乱之后逐渐实现了统一和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变化是我们分析明清时期历史的重要视角,也是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线索。
四、明清时期的文化与科技明清时期的文化与科技水平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成就。
明代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明代文人在文学、绘画、戏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清朝时期则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康熙皇帝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和康熙字典的修订等,使得清代的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明清时期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五、明清时期的外交与海洋政策明清时期的外交与海洋政策也是该时期历史上的重要议题。
明清高考知识点
明清高考知识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而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知识点在高考中也是经常被考察的内容之一。
下面将对明清时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概括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1. 历史背景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领导的大一统王朝,其成立标志着元朝的灭亡和汉族的复兴。
清朝(1644年-1912年)则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标志着明朝的灭亡和满族的统治。
2. 社会制度明朝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为封建制度,官员分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三个方面,举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清朝则是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并推行满洲族蒙古制度,官员分为内廷和外廷两个部分,同时实行科举制度。
3. 建筑艺术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表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宗教信仰,其中明代的明堂、紫禁城和天坛等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清代则是以颐和园、圆明园等著名的皇家园林为代表。
4. 文学艺术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中明代的文学作品以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为代表。
清代则以曹雪芹、施耐庵等文学家的作品为代表,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且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5. 科技发展明清时期的科技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明朝时期的郭守敬、徐霞客等科学家和航海家的贡献,使得航海、天文测量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清朝时期,则主要在农业、医药、工艺等方面有了一系列的创新。
6. 经济状况明朝时期的经济状况较好,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制造业都有较大发展。
而清朝时期则在经济上实行封建农业经济,垄断商业贸易和对外贸易,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落后。
7. 外部关系明清时期的外交关系复杂多变。
明朝时期积极推行航海活动,与西方国家建立了一定的交流关系。
而清朝则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压力,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其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通过以上的概括和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建筑艺术、文学艺术、科技发展、经济状况和外部关系等方面。
高考历史人教通用版史论阐释第一单元知识点二14明清君主专制制的加强
析·史论阐释一、对清代设立军机处的理解1.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具有浓厚的奴隶制末期军事民主合议制的色彩。
在清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对重大决策曾起过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的统一及君主专制的加强,象征着亲贵权力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必然与皇权产生矛盾。
2.军机处的设立:是康熙时期南书房的延续,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二、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1.削弱相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分割相权,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如汉朝的中朝制度。
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4.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拓展延伸】内阁与军机处所体现的制度创新(1)从明朝的“内阁”到清朝的“军机处”: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者为加强君主权力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创新。
宰相具有两大职能:百官之首和皇帝的助手。
宰相制度去除后,封建君主想找到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仅保留宰相作为皇帝助手的职能,杜绝“皇帝助手”演变为“百官之首”的可能,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辅政机构,但不允许辅政机构变成握有实权的行政机构。
(2)明中期后阁臣权力出现膨胀:并且还有伴随而来的太监乱政问题,说明明朝的内阁制度不是一种理想的辅政制度。
清朝的探索相对比较成功。
其辅政机关实行的是内阁和军机处并行的双轨制。
高三明清历史知识点
高三明清历史知识点明清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
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点众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介绍高三学生需要了解的明清历史知识点。
一、政治知识点1. 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实行封建等级制度,设立六部、三司、都察院等中央政府机构,实行科举制。
2. 太祖朱棣的改革:太祖朱棣建立明朝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的改革,例如“靖难之役”、设立都察院等。
3. 洪武新政:明成祖朱棣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如废除国丈、实行新组织安抚地方等。
4. 科举制度:明朝实行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二、经济知识点1. 明朝的经济状况:明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较为发达,采用屯田制、市舶使制度、海禁政策等发展海外贸易。
2. 杨慎的经济改革:明朝中期,杨慎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如开矿山、纾困户等,促进了明朝的经济繁荣。
3. 世界海上贸易体系:明朝时期通过航海活动,积极参与世界海上贸易体系,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上贸易国家。
三、文化知识点1. 文学艺术:明朝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杂剧的兴起、文人画的繁荣等。
2. 文学名著:明朝出现了许多文学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明代书院:明朝时期,书院成为培养士人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如白鹿洞书院、文山书院等。
四、社会知识点1. 社会结构:明朝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进行组织。
2. 社会风俗:明朝崇尚礼教,提倡儒家思想,重视家庭和孝道,同时也存在一些超stitious的习俗。
3. 妇女地位:明朝妇女地位相对较高,有雠艳后妃、女性地主等。
以上只是高三学生需要了解的部分明清历史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阅读本文可为你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引导你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祝你学业有成!。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主专制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主专制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主专制【什么是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
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明清君主专制特点】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清朝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必知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美国的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高考历史知识点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高考历史知识点
在这样一个专制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
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祟。
他是“天下第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可以想象,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完全放在一个人手中是多么危险!其消极作用就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是中国长期滞留于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因,从这些消极作用可以看出:封建专制社会已走向衰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
主专制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明清君主专制
什么是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
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明清君主专制特点
明朝
1、废除宰相制度:
A、过程: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A、过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明成祖时,“内阁”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B、地位: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大权仍紧握在皇帝手中。
清朝
1、背景: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
2、措施:
A、康熙帝时,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
B、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必知知识点: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明清之际,英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美国的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从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