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统编版)】《老子》四章(第二课时)-任务单

合集下载

《老子》四章+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案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学习以喻说理的论证方法。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等的关系,理解老子的辩证哲学。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老子凝练精妙、如歌如诗的语言。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传承其中的积极、优秀之处。

学法指导1.利用课下注释、工具书并结合语境,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通过讨论、探究、交流,理解老子的思想。

3.辩证分析道家文化在当时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知道孔子和老子的关系吗?《师说》里说孔子曾以老子为师。

传说孔丘千里迢迢拜见老子,老子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逗留数日。

孔丘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

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

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回到鲁国,"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

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明确:结论不同。

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②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

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簧的结局。

四、小结。

【四章大意】第十一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车子、器皿、屋室等事物,论述了“有”与“无”的辩证关系,强调了“无”的用处。

老子四章第2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第2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准确翻译文言文。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老子“无为”思想含义。

3.体会老子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难点:感知、体悟《老子》“无为”思想学说【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先秦诸子散文深刻影响了我国三千年的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

其中,《老子》更具它独特的智慧,鲁迅先生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今天让我们继续品读堪称陪伴我们一生的经典著作《老子》四章中(第六十四章)。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老子的思想有所初步了解,我们能感受到老子在修身养性方面的观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感知老子“无为”的思想学说。

二、学习活动(一)1.请同学们先来跟着我诵读本章并标注生字读音第六十四章[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①,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④。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⑤。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⑥,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⑦。

2.请同学们结合注释注意重点语句的翻译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译文]事情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

②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译文]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做,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处理妥当。

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译文]动手去做就会坏事,有所把持就会失去。

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

④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一般人做事情,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谨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

高二【语文(统编版)】《老子》四章(第二课时)-任务单

高二【语文(统编版)】《老子》四章(第二课时)-任务单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
表4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老子》四章(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Hale Waihona Puke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2.了解老子阐述道理的言说方式,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3.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
4.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学做知识卡片,熟记并积累经典语句,培养文言感受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朗读《老子》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注意读准字音。
『学习任务二』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请联系实际简要作答。
『学习任务三』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
『学习任务四』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
『学习任务五』一般人“常于几成而败之”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习任务二』借助工具书,给划线的词注音,并解释意思。
1、强行者有志
2、其脆易泮
3、起于累土
4、常于几成而败之
『学习任务三』说说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的大意,并记下疑难问题。

《老子》四章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学习重点: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积累文学常识,把握基础知识,知人论世。

(自学篇)1、自学文学常识,把握基础知识。

(1)作者介绍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人。

出生于楚国苦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2)作品常识《老子》又称《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分上篇《德经》和下篇《道经》。

该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

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現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

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3)、写作背景介绍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

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老子》四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 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 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 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其书】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 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 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 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 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疏通词句】
『学习任务』朗读《老子》第三十三章,读准字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qi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①强行者有志: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② 不失其所者久: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③ 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长寿。意思是,有道之人 身死而道长存,这就是寿。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 “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 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必将走向虚无。 比如:人的生与死。
【疏通词句】
『学习任务』朗读第十一章,读准字音。
三十辐共一毂(ɡ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
道者不处。
①企者:踮起脚的人 ②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③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④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⑤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重。 ⑥余食赘行:剩饭、赘瘤,行,同“形”。 ⑦处:为,做。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案一、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课程标准解读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三、教材分析选择性必修学习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四、单元解读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

本单元选择了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论说,包括儒家的《论语》十二章、《大学》一章、《孟子》一章,道家的《老子》四章、《庄子》一章,以及墨家的《墨子·兼爱》篇。

可结合以前读过的孔子、孟子、庄子等人的语录或作品,感受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

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

《老子》四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项目目标与内容要求指向课标要求(1 )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 )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4 ) 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

选择一部(篇) 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

(5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1 )(2 )(4 ) 指向言语内容。

( 1 )(3)(4 ) (5 ) 指向言语形式。

单元导语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

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悟其妙处。

前半部分指向言语内容,后半部分指向言语形式。

学习提示(1 )学习本课,首先就要留意《老子》《庄子》的这些篇章有哪些突破常规的认识。

(2 ) 阅读时,可以把课文中类似的关系提取出来,看看《老子》重视的是什么,有没有道理。

(3) 学习本课,要注意在比较中品味二者不同的论述风格和语言韵味。

( 1 )(2 )指向言语内容。

(3) 指向言语形式。

研习任务( 1 ) 梳理本单元各篇课文所讲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并思考它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 ) 反复诵读本单元课文,总结概括其各自的风格特点。

你更喜欢谁的文章风格?结合课文,联系你的语文学习经验,同学间相互交流。

(3) 小组分工合作,找出上面列举的虚词在本单元课文中的用例,以卡片或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老子》四章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老子》四章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老子》四章》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

本课程旨在通过进修《老子》四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老子》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2. 掌握《老子》四章的核心理念和重要观点;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大心;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道德经2. 第二章:德经3. 第三章:道经4. 第四章:德道经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老子》四章的内容和思想;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老子》四章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3.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老子》原文,理解其深层含义;4. 写作法: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心得体会等作业,加深对《老子》四章的理解和领悟。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介绍《老子》四章的背景和基本内容;2. 第二课时:讲解第一章《道德经》的核心理念;3. 第三课时:讨论第二章《德经》的重要观点;4. 第四课时:阅读第三章《道经》,理解其内涵;5. 第五课时:进修第四章《德道经》,总结《老子》四章的精髓。

六、评判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教室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2. 期中考试占比30%;3. 期末论文占比40%。

七、教学资源1. 《老子》四章原文资料;2. PPT课件;3. 阅读材料和参考书目;4. 讨论题目和作业设计。

八、作业设计1.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分组,就《老子》四章中的某一段文字进行讨论,并撰写讨论报告;2. 读后感:要求学生选择一章《老子》,撰写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定一个主题,撰写关于《老子》四章的论文,展示对《老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九、参考书目1. 《老子》2. 《中国哲学史》3. 《中华经典诵读》通过本课程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将对《老子》四章的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大心,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子》四章(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之《老子》四章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理解《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学习提示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则开创了道家学派。

老子之后,道家代表人物又有庄子等人。

《老子》《庄子》中的思想常有突破俗见之处,可以说是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

学习本课,首先就要留意《老子》《庄子》的这些篇章有哪些突破常规的认识。

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

”(《中国文化史》)本课所选《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

通常情况下,人们偏执于这种对待关系的一面,比如“有”“知人”“胜人”等。

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其论说有很强的思辨性,对现实人生有一定的启示。

阅读时,可以把课文中类似的关系提取出来,看看《老子》重视的是什么,有没有道理。

背诵《<老子〉四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子是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

他观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状,他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古与今相互间的关系与因果,他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个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

他把这种矛盾性称为道与德。

二、作者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史载,老子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课时作业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课时作业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老子》四章课时作业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5.1《老子》四章一、语言基础落实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有道者不处处:为,做B.自伐者无功伐:夸耀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同“判”,判断D.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无,有车之用其安易持B.故有之以为利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C.死而不亡者寿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D.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

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

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

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

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作总结的句子是“,”。

(2)《老子》对偏执的人、自以为是的人以及自我夸耀的人都给予了理性的警告,其中“,”两句是对自我夸耀之人的劝谏。

(3)《老子》不断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先用“合抱之木”来阐述;接着又以“,”来形象说理;最后指出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道理。

6.请你从下面所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

要求:①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不超过80字。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1《老子》四章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1《老子》四章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5.课堂小结(5分钟)
6.作业布置(5分钟)
请同学们课后复习《老子》四章的内容,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心得体会,谈谈你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理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道德经》:老子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包含了丰富的哲学观点和人生智慧。
(2)《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介绍了老子的生平和思想,是研究老子的重要史料。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与《老子》四章相关的电子书籍、学术论文、网络文章、视频讲座等。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思维导图、互动问答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老子》中的四章内容,分别是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第三章“不上贤”,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四章涵盖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章节的主旨。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通过对《老子》四章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欣赏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老子》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文化自信。此外,通过分析《老子》中的哲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和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在课堂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学生们对于《老子》四章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此外,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纪律良好,能够遵守课堂规则,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6《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高二上册《老子四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2.了解老子阐述道理的言说方式,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3.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

4.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学做知识卡片,熟记并积累经典语句,培养文言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老子学说辩证认识事物、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2.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

教学难点:1.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

2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提起道家,同学们可能会觉得道家思想是玄而又玄的学说,难于理解。

但其实,我们看看下面一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就明白道家的一些思想认识,至今还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出自《老子》的成语上善若水祸福相倚大器晚成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庄子》的成语越俎代庖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贻笑大方沉鱼落雁失之交臂邯郸学步庄周梦蝶.....这些凝练精辟的语言,如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

所以,老子、庄子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和两位思想大师已经有认识上的相通与默契。

二、作家作品介绍老子其人、《老子》其书(自主预习《同步导练》第49-50页)三、探究文本第十一章[疏通词句]『学习任务」朗读第十一章,读准字音。

毂(gǔ) 埏埴(shān zhi) 牖(yǒu)「学习任务」解释文中疑难词句。

①辐:是指车轮上的车条。

三十辐,是一个车轮上车条(辐条)的数目。

②毂③无④埏埴⑤户牖(参考教材注释)[探究章旨]「学习任务」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一般的世俗常见有何不同?1.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看到眼前事物“实”和“有”的部分及其作用,而忽略事物另一面“空”和“无”所起的作用,只会利用事物“有”的部分,却不知道这“有”的功用正是“无”造就而成的。

《老子》四章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 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6.1 《老子》四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理解老子“专说对待之理”的辩证哲学。

【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想中的消极因素。

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写作背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人口和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纷争,于是各学派对当时的社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老子就是在这样种背景下总结出了自己的道家学说。

精华部分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作者介绍】《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其中1—37章的《道经》在前,38—81章的《德经》在后。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通广博。

【层次结构】第十一章: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第二十四章: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

第三十三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

第六十四章:告诉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照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

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学习课文】1.第二十四章中“企者不立……自矜者不长。

”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这里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会使人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2.第三十三章中的“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富”与“志”各有什么含义?“富”即富有,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 《老子》四章 (2)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   《老子》四章 (2)
《老子》四章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 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知人论世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 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 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 庄子并称“老庄”。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 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任务一:初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译文: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 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 把持的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 丧失。
任务一:初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 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① 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② 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zhóu。 ③ 当其无,有车之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 ④ 当:在(某处,某时)。 ⑤ 其:代词,代车毂;代陶器;代房屋。 ⑥ 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⑦ 埏shān埴 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以为:以,来;
任务一:初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
思考:概括这一章蕴含的道理?
这一章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 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 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 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 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 能成就大事业。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老子四章》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五课《老子四章》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道德经》,春秋时期⽼⼦(李⽿)的哲学作品,⼜称《道德真经》、《⽼⼦》、《五千⾔》、《⽼⼦五千⽂》,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分家前的⼀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上册语⽂第五课《四章》课⽂原⽂ 第⼗⼀章 三⼗辐共⼀毂,当其⽆,有车之⽤。

埏埴以为器,当其⽆,有器之⽤。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有室之⽤。

故有之以为利,⽆之以为⽤。

第⼆⼗四章 企者不⽴,跨者不⾏。

⾃见者不明,⾃是者不彰,⾃伐者⽆功,⾃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余⾷赘⾏,物或恶之。

”固有道者不处。

第三⼗三章 知⼈者智,⾃知者明。

胜⼈者有⼒,⾃胜者强。

知⾜者富,强⾏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不亡者寿。

第六⼗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为故⽆败,⽆执故⽆失。

民之从事,常于⼏成⽽败之。

慎终如始,则⽆败事。

是以圣⼈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以辅万物之⾃然⽽不敢为。

2.部编版⾼⼆上册语⽂第五课《四章》教案 教学⽬标 语⾔建构与运⽤:掌握⽂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法;鉴赏《庄⼦》借助寓⾔增强说理的趣味性的写作⽅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中道家⽂化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并继承道家思想中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掌握⽂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说理⽅法。

教学⽅法:研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要点:师⽣共同研读《〈⽼⼦〉四章》。

教学过程: ⼀、引疑设问明⽼⼦ 1.导⼊ ⽩岩松说:“中国⼈不做⽆⽤的事。

然⽽什么是⽆⽤的事?什么是有⽤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起学习《〈⽼⼦〉四章》,了解⽼⼦是如何论述“有”与“⽆”的。

2.作者介绍 ⽼⼦(⽣卒年不详),即⽼聃,相传姓李名⽿,字伯阳,春秋末期⼈。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老子》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2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2.能力目标:了解老子阐述道理的言说方式,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3.素质目标: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

4.思政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老子学说辩证认识事物、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2.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

教学难点:1.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

2.把握老子观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五、教学准备课本、PPT、练习册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早晚读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5分钟一提起道家,同学们可能会觉得道家思想是玄而又玄的学说,难于理解。

但其实,我们看看下面一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就明白道家的一些思想认识,至今还活化在我们的生活中。

……出自《老子》的成语上善若水祸福相倚大器晚成虚怀若谷绝圣弃智自知之明功成不居大智若愚宠辱若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庄子》的成语越俎代庖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贻笑大方沉鱼落雁失之交臂邯郸学步庄周梦蝶这些凝练精辟的语言,如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

所以,老子、庄子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和两位思想大师已经有认识上的相通与默契。

《老子》四章 学习任务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 学习任务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6. 《老子》四章1. 了解道家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 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高二某班拟举行班级辩论赛,正方辩题是“中国社会更需要儒家思想”,反方辩题是“中国社会更需要道家思想”。

为了这次辩论会,反方代表队认真查阅资料,仔细斟酌立论角度,拟从时代背景、社会体制、风俗人情和历史沿革等角度深入挖掘。

他们翻阅了《老子》和《庄子》等道家经典著作进行了专题阅读。

活动一:整体感知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提示:了解每一章的主要观点,进而概括整合其思想的核心。

要求:准确概括,语言简洁流畅。

活动二:文本研读认真研读文本,疏通文义,为班级辩论赛打好基础。

1.通读文本,疏通文义,解释加点的词语,将释义填写在空白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毂:埏埴:户牖:企:彰:伐:矜:强:寿。

(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四章)持:泮:累:几: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2)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课题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老子》四章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老子>四章》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篇文章。

本篇课文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从“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的方面探究“对待”的关系。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偏执于一方面,如“有”“知人”“胜人”,可是《老子》却总是提醒世人要重视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老子》的相关知识及老子的思想主张,体会其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的特点。

同时,还要把文章中包含的哲理提炼出来,结合生活经验,看看是否有道理。

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思考老子思想处世的道理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老子的人生智慧,体会其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思想。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十分神秘,传说他的母亲怀孕八十一年才从腋下生下他。

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教学过程一、文学常识1.走近老子(观看视频有更全面详细的了解)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2.老子思想“上善若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任务单
表4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老子》四章(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9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子“有”与“无”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了解其突破常规俗见的意义,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学习
1.《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年版)
『学习任务二』借助工具书,给划线的词注音,并解释意思。
1、强行者有志
2、其脆易泮
3、起于累土
4、常于几成而败之
『学习任务三』说说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的大意,并记下疑难问题。
『学习任务四』对照阅读《老子》第二十二章,深入理解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的用意。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老子以道的观点来评价,有道者是怎样做的呢?如何理解本章的主旨?
『学习任务二』现实中,有的老师或家长特别鼓励孩子去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你对这种做法怎么看?请联系实际简要作答。
『学习任务三』如何理解“知人者与自知者”“胜人者与自胜者”?为什么说自知者、自胜者境界更高?
『学习任务四』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两句话与上文的联系?
『学习任务五』一般人“常于几成而败之”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习任务六』请你用三个成语来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并联系现实或历史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并给同学们分享。
『学习任务七』小结《老子》四章中蕴含的老子思想要义
『布置作业』
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中国文化史》)《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即是讲“对待”的关系,其中蕴含着立身处世的道理。请你梳理总结出一至三条,联系实际,以“说对待”为点的思辩性,学习理性思考,提升辩证思维品质。
3.体会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能联系实际认识生活,进行读写结合的片段写作。
4.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学做知识卡片,熟记并积累经典语句,培养文言感受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朗读《老子》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注意读准字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