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答案见后)
一、单项选择题
1.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不能体现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 汉文帝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汉武帝
2.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隋炀帝
B. 隋文帝
C. 晋惠帝
D. 秦始皇
3. 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 余杭
B. 长安
C. 涿郡
D. 江都
4.考古学家发现,含嘉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这段材料意在说明隋朝()
A. 政治清明
B. 民族融合
C. 经济发展
D. 国富民强
5. 小李家住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地点,那么他是()
A.长安人
B. 洛阳人
C. 余杭人
D. 涿郡人
6. 隋朝后期,如果有一批牡丹从洛阳沿河运往余杭,需要依次经过()
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C.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 学习历史要正确认识史实和结论的关系,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唐朝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运河的开通()
①持否定态度②持肯定态度③评价客观公正④态度比较偏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9. 观察右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10. 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 辛勤耕作
B. 参加科举考试
C. 经商致富
D. 作战立功
11.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1 000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12.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13.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A. 平等竞争 B. 注重实践
C. 分科考试
D. 以德取才
14.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B.原始农耕时代,黄河流域的居民是半坡居民
C.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二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1)以上两则材料与我国古代的哪一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关?该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
(2)材料一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了该制度对于平民百姓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制度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1-15 CABCB DCDBB CDAAD
16.
(1)科举制。隋朝。
(2)科举制可以让普通百姓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改变自
己的命运。
(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仕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各类文学艺术的发展,利于唐诗的繁荣;作为公平公正的制度,后来为世界各国的文官考试制度所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