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声音的变化

合集下载

幼儿园语文教案:认识四声调

幼儿园语文教案:认识四声调

幼儿园语文教案:认识四声调一、引言在幼儿园语文教育中,为了帮助幼儿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认识四声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通过学习和掌握四声调的规律,幼儿可以正确地发音、辨别和运用汉字。

本文将解析幼儿园语文教案中关于认识四声调的内容。

二、理论部分1. 什么是四声调?在汉字拼音系统中,汉语的声调有四种:平(第一声)、仄(第二声)、上(第三声)和去(第四声)。

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读音和语调,这就是四声调。

2. 幼儿初步了解四声调的方式2.1 观察与聆听通过教师现场教学或多媒体展示,在各个场景中给幼儿听到具有不同音节、不同声调变化的汉字。

2.2 分类比较让幼儿们听到同一个字在不同场景或搭配时发生变化,并引导他们聚焦于发音上,发现其中区别;再次出示并对其中变化进行解读。

3. 四声调规则3.1 平调:声音平坦,且持续时间较长,如“阿”,表示第一声平调。

3.2 仄调:声音先升后降,如“爸”,表示第二声仄调。

3.3 上调:声音先降低,然后由低到高上扬,如“妈”,表示第三声上调。

3.4 去调:声音下降曲线式走势,如“夸”,表示第四声去调。

三、教学实施部分1. 目标和目标分解1.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培养对四声调的感知能力和初步掌握不同声调的鉴别方法;进而提升他们在日常对话以及识字阅读中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1.2 目标分解- 认知目标:幼儿了解四种汉字发音的基本特点;- 应用目标:幼儿能够正确识别、区别和运用四个不同声调的汉字;-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发音和抒情演唱的兴趣。

2. 教学步骤2.1 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音频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感知四种声调的不同特点,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 引导发问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声调的认识和猜测,促进思维活跃和合作交流。

2.3 模仿朗读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汉字,根据不同声调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模仿朗读,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中巩固他们对于不同声调的理解。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产生。

1.2 教学内容:振动与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1.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振动不同物体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

1.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用手拍打桌子,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实验二:让学生摩擦尺子,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实验三:让学生吹灭蜡烛,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第二章:声音的传播2.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传播。

2.2 教学内容:固体、液体、气体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2.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音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传播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在空气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让学生在水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实验三:让学生在固体(如桌子)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第三章:声音的强与弱3.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强弱变化。

3.2 教学内容:振幅对声音强度的影响距离对声音强度的影响3.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振幅和距离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

3.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用手拍打桌子,观察和描述不同振幅下声音的强弱。

实验二:让学生远离或靠近正在发声的物体,观察和描述不同距离下声音的强弱。

第四章:声音的调与音4.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调与音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调与音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振动频率与声音调、音的关系声音的音域4.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调、音的变化。

4.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摩擦尺子,观察和描述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调、音变化。

实验二:让学生吹灭蜡烛,观察和描述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调、音变化。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3《声音的变化》资料超声波与次声波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3《声音的变化》资料超声波与次声波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耳能够听见的声音,其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

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次声波的波长较长,传播距离较远,如地震、台风、核爆炸、海啸、火箭起飞、导弹的发射都能产生次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直线传播的性能很好,可以定向发射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声纳就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的,动物中的蝙蝠,海豚都能利用超声波的这种特性来进行定位。

超声波在医学上也有应用,“B超”就是利用B型超声波来检测人体内部器官的。

另外超声波还可以粉碎小的微粒,用于表面清洗。

“超声波加湿器”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性。

为什么感冒时人的声音会改变
鼻腔是人体的一个共鸣系统。

由于鼻腔、鼻窦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所以把鼻窦比为小提琴或胡琴的共鸣箱,有共鸣箱就能使声音悦耳、和谐。

反之,感冒时鼻窦有疾患,失去了“共鸣箱”作用,悦耳的声音将会改变。

1。

新教科版小学1到6年级科学目录(包括二年级下册)

新教科版小学1到6年级科学目录(包括二年级下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1—6年级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1.1们知道的植物1.2观察一棵植物1.3观察叶1.4这是谁的叶1.5植物是“活”的吗1.6校园里的植物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2.1在观察中比较2.2起点和终点2.3用手来测量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2.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2.6做一个测量带2.7比较测量带和尺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发现物体的特征1.2谁轻谁重1.3认识物体的形状1.4给物体分类1.5观察一瓶水1.6他们去哪里了1.7认识一袋空气第二单元动物2.1我们知道的动物2.2校园里的动物2.3观察一种动物2.4给动物建个“家”2.5观察鱼2.6给动物分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1.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1.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1.4观察月相1.5各种各样的天气1.6不同的季节1.7做大自然的孩子第二单元材料2.1我们生活的世界2.2不同材料的餐具2.3书的历史2.4神奇的纸2.5椅子不简单2.6做一顶帽子科学阅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1.1磁铁能吸引什么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1.3磁铁两极1.4磁极与方向1.5做一个指南针1.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第二单元我们自己2.1观察我们的身体2.2通过感官来发现2.3观察与比较2.4测试反应快慢2.5发现生长2.6身体的“时间胶囊”科学阅读皮肤很重要三年级上册第一单盒元植物1.1我看到了什么1.2校园的树木1.3大树和小草1.4水生植物1.5植物的叶1.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1.7植物有哪些相同点第二单元动物2.1寻访小动物2.2蜗牛2.3蚯蚓2.4蚂蚁2.5金鱼2.6动物有哪些相同点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3.1我们周围的材料3.2哪种材料硬3.3比较韧性3.4它们吸水吗3.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3.6砖瓦和陶器、瓷器3.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第四单元水和空气4.1水4.2水和食物油的比较4.3比较水的多少4.4我们周围的空气4.5空气占据空间吗4.6空气有重量吗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2种植我们的植物1.3我们先看到了根1.4种子变成了幼苗1.5茎越长越高1.6开花了,结果了1.7我们的大丰收高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2蚕的生长变化2.3蚕变了新模样2.4蛹变成了什么2.5蚕的生命周期2.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2.7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温度和水的变化3.1温度和温度计3.2测量水的温度3.3水结冰了3.4冰融化了3.5水珠从哪里来3.6水和水蒸气3.7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磁铁4.1我们知道的磁铁4.2磁铁有磁性4.3磁铁的两极4.4磁极的相互作用4.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4.6指南针4.7做一个指南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关心天气1.2天气日历1.3温度与气温1.4风向和风速1.5降水量的测量1.6云的观测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第二单元溶解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2.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5溶解的快与慢2.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2.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第三单元声音3.1听听声音3.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3声音的变化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3.5声音的传播3.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7保护我们的听力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4.1身体的结构4.2骨骼、关节和肌肉4.3运动起来会怎样4.4食物在体内的旅行4.5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4.6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2点亮小灯泡1.3简单电路1.4导体与绝缘体1.5做个小开关1.6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2.1油菜花开了2.2各种各样的花2.3花、果实和种子2.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2.5种子的萌发2.6动物的卵2.7动物的繁殖第三单元食物3.1一天的食物3.2食物的营养3.3营养要均衡3.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3.5面包发霉了3.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3.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4.1各种各样的岩石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4.3岩石的组成4.4观察、描述矿物4.5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4.6岩石、矿物和我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1种子发芽实验1.2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3蚯蚓的选择1.4食物链和食物网1.5做一个生态瓶1.6改变生态瓶1.7维护生态平衡第二单元光2.1光和影2.2阳光下的影子2.3光是怎样传播的2.4光的反射2.5光与热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2.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2.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3.1地球表面的地形3.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3.3岩石会改变模样吗3.4土壤中有什么3.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3.6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3.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运动和力4.1我们的小缆车4.2用橡皮筋作动力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4.4测量力的大小4.5运动与摩擦力4.6运动与设计4.7设计制作小赛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4造一艘小船1.5浮力1.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第二单元热2.1热起来了2.2给冷水加热2.3液体的热胀冷缩2.4空气的热胀冷缩2.5金属的热胀冷缩2.6热是怎样传递的2.7传热比赛2.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3.1时间在流逝3.2太阳钟3.3用水测量时间3.4我的水钟3.5机械摆钟3.6摆的研究3.7做一个钟摆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4.1昼夜交替现象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历史4.3证明地球在自转4.4谁先迎来黎明4.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4.6地球在公转吗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4.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1使用工具1.2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3轮轴的秘密1.4定滑轮和动滑轮1.5滑轮组1.6斜面的作用1.7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1抵抗弯曲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2.3拱形的力量2.4找拱形2.5做框架2.6建高塔2.7桥的形状和结构2.8用纸造一座“桥”第三单元能量3.1电和磁3.2电磁铁3.3电磁铁的磁力3.4神奇的小电动机3.5电能和能量3.6电能从哪里来3.7能量与太阳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4.1校园生物大搜索4.2校园生物分布图4.3多种多样的植物4.4种类繁多的动物4.5相貌各异的我们4.6原来是相关联的4.7谁选择了它们4.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1放大镜1.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3放大镜下的晶体1.4怎样放得更大1.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1.6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2.1我们身边的物质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2.5铁生锈了2.6化学变化伴随现象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2.8物质变化与我们第三单元宇宙3.1地球的卫星—月球3.2月相变化3.3我们来造“环形山”3.4日食和月食3.5太阳系3.6在星空中3.7探索宇宙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4.1一天的垃圾4.2垃圾的处理4.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4分类和回收利用4.5一天的生活用水4.6污水和污水处理4.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4.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 公开课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 公开课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公开课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学会用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产生。

1.2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1.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实验法: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

1.4 教学步骤1.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确认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第二章:声音的传播2.1 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2. 学会用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传播。

2.2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传播原理2. 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1. 讲解法: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

2. 实验法: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传播。

2.4 教学步骤1. 讲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确认声音的传播与介质有关。

第三章:声音的强度3.1 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

2. 学会用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强度。

3.2 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度概念2. 实验观察声音的强度3.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声音的强度概念。

2. 实验法: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强度。

3.4 教学步骤1. 讲解声音的强度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强度声音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确认声音的强度与声音的响度有关。

第四章:声音的频率1. 了解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

2. 学会用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频率。

4.2 教学内容1. 声音的频率概念2. 实验观察声音的频率4.3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声音的频率概念。

2. 实验法:进行实验观察声音的频率。

4.4 教学步骤1. 讲解声音的频率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表格式教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单元《声音》课题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课时1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 3.3 声音与光的传播3~4年级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②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各个方向传播。

③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声音高低和强弱变化是由于振动的变化引起的;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

④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学会保护听力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科学观念通过反复弹弦乐器,知道短、细、紧的物体发出声音越高,长、粗、松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归纳出弦乐高低变化的规律。

探究实践通过让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探究影响弦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因素。

态度责任在观察琴弦发声高低变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乐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发现影响弦乐器音高的因素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设计能让弦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每组提供尤克里里、科学作业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尤克里里1.出示尤克里里,简单介绍,教师(或学生)弹奏乐曲,其它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知道尤克里里是怎样发声的么? 2.弹奏一个高音,一个低音。

提问:尤克里里的弦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你知道的吗?(预设:琴弦粗细不同、按琴弦的位置不同、弦的松紧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弦的发声规律。

2024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1.1认识春天1.2春天的变化1.3春天的动植物1.4春天的天气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1物体的形状2.2物体的颜色2.3物体的轻重2.4物体的软硬3.第三单元:探索声音3.1声音的产生3.2声音的传播3.3声音的大小3.4声音的种类4.第四单元:身边的科学4.1水的奥秘4.2水的沸腾4.3水的凝固4.4水的蒸发三、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1)认识春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知道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环境,发现春天的变化。

2.讲解春天的特点,如天气变暖、植物生长、动物活跃等。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

(2)春天的变化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环境的变化,知道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春天有哪些变化。

2.讲解春天的环境变化,如气温、降雨等。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春天的环境变化。

(3)春天的动植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知道春天是生命力的象征。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动植物,发现它们的变化。

2.讲解春天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如植物开花、动物繁殖等。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记录春天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4)春天的天气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天天气的特点,知道春天天气的多变性。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春天天气的特点。

2.讲解春天天气的多变性,如晴天、雨天、温差大等。

3.组织学生观察春天的天气,记录天气变化。

2.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形状,知道不同物体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物体的形状,发现形状的多样性。

[精品]2019四年级科学上册3.3声音的变化练习教科版450

[精品]2019四年级科学上册3.3声音的变化练习教科版450

3.3声音的变化同步练习1.填空题。

(1)通过探索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量是由物体决定的,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强。

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弱。

(2)轻轻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要比重重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判断题。

(1)音量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

( )(2)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

( )(3)影响琴声音量不同的原因在于弹琴的速度。

( )3.选择题。

(1)弹钢琴,发出“咪”“发”“索”三个音,其中( )的音最低。

A.咪 B.发 C.索(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 B.响度 C.音高(3)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 )。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 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 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4)物体的长短相同,下面的选项中,( )是正确的。

A.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B.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C.一样高(5)同一个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低 C.没有变化4.连线题。

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强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弱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高轻轻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5.排序题。

(1)下面四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有多少不等的自来水,用小棒去敲击杯口都会发出声音。

请你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排列顺序。

声音由高到低排序:(2)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6.应用题。

(1)往热水瓶里灌水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

(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呢?7.【探究题·选择】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 (1)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 (1)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因此我将本节的教学内容拆分为音量和音高,用一个学时学习音高,本课借助教具、信息技术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装有不同水量的水杯发声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借助琴弦帮助学生构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的概念,进而通过播放声音高低的语音,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音高的学习,达到能运用科学知识的目的,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与第一小节《听听声音》和第四小节《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是基于《听听声音》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来探索研究的,为后面《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经过本单元前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并学会了利用音叉等物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

但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弱、缺乏系统的认知等原因,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还很懵懂。

本节课“声音的高低”的变化,以及振动频率的含义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描述听到的声音的高低,并对物体振动的快慢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频率和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3-6年级)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3-6年级)

目 录
1.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1
2.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2
3.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3
4.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4
5.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5
6.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6
7.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一览表 ┄┄┄┄┄┄┄┄┄┄7
8.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8
9.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一览表 ┄┄┄┄┄┄┄┄┄┄┄┄┄┄┄┄9
10.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实验一览表 ┄┄┄┄┄┄┄┄┄┄┄┄┄┄┄ 11
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12
1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一览表 ┄┄┄┄┄┄┄┄┄┄┄┄┄┄┄14
1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一览表 ┄┄┄┄┄┄┄┄┄┄┄┄┄┄┄16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三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三年级下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四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四年级下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五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五年级下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六年级上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
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一览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引言1.1 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1.1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现象,如水的三态变化、植物的生长等。

1.1.2 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1.3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培养科学素养。

1.2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1.2.1 科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1.2.2 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3 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知识点讲解2.1 力与运动2.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1.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3 力的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1.4 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 植物与动物2.2.1 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能进行光合作用。

2.2.2 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能自由运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2.3 植物与动物的相互关系: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帮助传粉。

2.3 声音与光2.3.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3.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如空气、水等。

2.3.3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3.4 光的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三、教学内容3.1 力与运动的教学内容3.1.1 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方法。

3.1.2 力的相互性。

3.1.3 重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认识。

3.1.4 力与运动的关系。

3.2 植物与动物的教学内容3.2.1 植物与动物的主要特征。

3.2.2 植物与动物的分类。

3.2.3 植物与动物的相互关系。

3.2.4 植物与动物的适应性。

3.3 声音与光的教学内容3.3.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3.3.2 声音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3.3.3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

everybodydiesintheirnightmares音译

everybodydiesintheirnightmares音译

everybodydiesintheirnightmares音译引言概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声音的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everybodydiesintheirnightmares" 是一首由美国说唱歌手XXXTentacion演唱的歌曲,这首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和歌词而广受欢迎。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首歌曲的歌词和音乐特点,探讨其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正文内容:1. 主题的探索1.1 内心的黑暗:歌曲通过表达主人公内心的黑暗和恐惧,探索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困惑。

1.2 死亡的无法逃避:歌曲中的"everybodydiesintheirnightmares"这一句歌词传达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每个人都无法逃避死亡的命运。

2. 歌词的情感表达2.1 孤独与绝望:歌曲中的歌词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绝望,他感到无法摆脱内心的噩梦。

2.2 痛苦与悲伤:歌曲通过悲伤的旋律和歌词,传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悲伤。

2.3 希望与救赎:尽管歌曲表达了黑暗的情感,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丝希望和对救赎的渴望。

3. 音乐特点的分析3.1 旋律的悲伤:歌曲的旋律采用了悲伤的音调和情感,通过音乐的力量进一步加强了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3.2 节奏的变化:歌曲的节奏变化多样,从缓慢的节奏到快速的节奏,再到再次回归缓慢的节奏,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歌曲所传递的情感。

3.3 声音的处理:歌曲中的声音处理技巧独特,通过合成器和混响效果等手段,使得歌曲更具层次感和吸引力。

4. 歌曲的影响力4.1 粉丝的共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引起了许多听众的共鸣,特别是那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

4.2 歌曲的流行度:"everybodydiesintheirnightmares"这首歌在发布后迅速走红,并在音乐排行榜上取得了成功。

4.3 歌曲的社会影响:歌曲通过表达内心的黑暗和痛苦,引发了人们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1-6年级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1-6年级


19
3.5
闹钟铃声在玻璃罩 中的传播
玻璃罩、闹钟、真空抽气机
20 3.6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 气球皮(或薄橡胶)、口杯、橡皮筋、细沙、碎纸

21 3.7 控制物体发声
塑料罐、豆子,纸
22 4.3 测量心跳和呼吸 喇叭筒、软管、表、肺活量检测仪
23 4.4 体验心脏的工作 洗耳球、水、烧杯
24 4.5 人体的消化器官
分组 演示 √

√ √ √
√ √

二年级上册
序 章 实验名称
主要器材
1 1.1 认识地球家园
活动手册、图片、课件
2 1.2 观察土壤
土壤、蚯蚓、观察盒、植物图片、
3 1.3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东西南北图片、早晨、中午、傍晚卡片、课件等
4 1.4 月相变化
月相图片、课件等
5 1.5 天气变化
各种天气图片、极端天气图片、课件等
21 4.2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22 4.3 谁流得更快一些 23 4.4 比较水的多少 24 4.5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三年级上册 主要器材 白纸、蜡笔、树干 狗尾草 水葫芦、金鱼藻、水槽 同种与不同种的新鲜叶子、落叶, 叶片、尺子 小棒、放大镜、蜗牛 树枝、玻璃、其他物体 蜗牛、菜叶、其他食物 蚯蚓、放大镜、白纸 浅盘、常温的水 蚂蚁、放大镜 金鱼 金鱼、滴管、红色的食用色素、金鱼藻 木条、卡纸、铁钉、塑料尺 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条 木片、金属片、纸片、滴管、白纸、放大镜 餐巾纸、玻璃杯、水、棉布、毛巾 木块、金属块、塑料、水槽 砖、陶瓷、瓦、瓷器、水槽、小刀 塑料袋、水、石头、树叶、醋、牛奶、空气 烧杯两个、试管两个、试管架、食用油、水、蜡光 纸、玻璃片、不同形状的容器 食用油、水、洗洁精、烧杯、饮料瓶 三个大小不同的杯子、烧杯、自制刻度线、量筒 塑料袋、水槽、烧杯、气球、扇子

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声现象3.3噪音习题课件教科版

202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声现象3.3噪音习题课件教科版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 钟、鞋盒。其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机械闹钟可以提供持续的、响度大小不变 的铃声。
【答案】机Leabharlann 闹钟(2)李想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 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B )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
处距鞋盒的距离 【点拨】方法A的缺点是当声音的响度相差很小时,人 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4.【中考·恩施】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 是指他们的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 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 声属于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A.Hz B.dB C.km/h D.km
8.【中考•盐城】汽车经过盐城市某噪声监测装置时鸣 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 贝指汽车喇叭声的( A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
9.【教材改编题】市区街头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如图 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B是噪声强弱的单位,72 dB会 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 B.安装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减弱噪声 C.噪声与废气、污水、有毒固体废弃 物都是当代社会的污染源 D.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点拨】利用概念辨析法解答。从物理学角度看,噪 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乐音是发声体规则振 动发出的。

减速机异响判断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减速机异响判断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减速机异响判断方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减速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中的重要传动装置。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减速机可能会出现异响问题,给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带来诸多困扰。

因此,对减速机异响问题进行判断和解决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减速机异响判断方法的概念、原理与应用,并同时着重阐述了声音特征分析方法和振动特征分析方法两种主要的判断手段。

通过这些方法的结合与应用,可以方便快捷地判断减速机是否存在异响情况,并进一步进行有效定位和解决。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涵盖了与减速机异响判断相关的重要内容。

具体而言: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概括性介绍,明确了文章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是关于减速机异响问题的详细描述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们将对减速机异响的具体表现进行描述,并深入探究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将重点介绍声音特征分析方法。

我们将讨论音频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特征参数提取算法以及异常声音识别算法的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通过减速机的声音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响情况。

第四部分是关于振动特征分析方法的详细介绍。

我们将介绍加速度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特征数据提取与分析方法以及异常振动识别算法的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通过减速机的振动特征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响情况。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主要发现和观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意义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全面介绍减速机异响判断方法,并通过声音特征分析和振动特征分析两个方面的探讨,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减速机异响问题并掌握相应的判断手段。

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该领域提供理论指导和启示,促进减速机异响问题的解决。

2. 减速机异响问题2.1 异响现象描述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

异响可以表现为噪音、颤动或杂音等,其产生原因往往与减速机内部零部件的磨损、松动、缺陷以及润滑不良等有关。

单口相声格式

单口相声格式

单口相声格式引言概述:单口相声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幽默、夸张和机智的语言表达为特点。

它通过一人扮演多个角色,运用声音、表情、动作等手段,以幽默的方式讲述故事或描绘场景,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思考。

本文将介绍单口相声的格式及其特点。

正文内容:1. 单口相声的开场(Introduction)1.1 情景引入: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2 自我介绍:相声演员会以幽默的方式介绍自己的身份、经历或特点,以增加观众的熟悉感。

1.3 打招呼:演员会与观众互动,通过问候或调侃来烘托气氛。

2. 单口相声的角色切换(Character Switching)2.1 声音变化:演员通过改变声音的音调、音量、语速等,切换不同角色的形象。

2.2 表情动作:演员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模拟不同角色的神态和动作特点。

2.3 语言特点:演员会运用不同的方言、口音或特殊语言表达,塑造角色的个性和特色。

3. 单口相声的故事情节(Storyline)3.1 情节发展:演员通过讲述故事的起承转合,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3.2 情节转折:演员会设置一些意外或反转的情节,增加观众的惊喜和笑点。

3.3 情节高潮:演员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演绎,达到笑果最大化。

4. 单口相声的段落划分(Segmentation)4.1 段落过渡:演员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之间设置过渡语句,使整个相声表演更加流畅。

4.2 段落设计:演员会将相声表演划分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独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4.3 段落互补:演员通过设置不同的段落,使相声表演更加丰富多样,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5. 单口相声的结尾(Conclusion)5.1 总结回顾:演员会以幽默的方式回顾整个相声表演的情节和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2 感谢观众:演员会表达对观众的感谢,并以幽默的方式与观众互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

5.3 结束语:演员以幽默的方式结束相声表演,给观众留下欢快的印象。

形容玻璃瓶碎裂的声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玻璃瓶碎裂的声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形容玻璃瓶碎裂的声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玻璃瓶碎裂的声音是一种独特且引人注目的声响,它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当玻璃瓶遭到撞击、摔落或者受到外力冲击时,会出现碎裂的情况,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独特的声音。

这些声音往往富有尖锐、刺耳、爆裂的特点,给人一种震撼和印象深刻的感觉。

玻璃瓶碎裂声音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其音调的高亢和尖锐度上,还体现在其持续时间的短暂性上。

相比其他物体的破碎声音而言,玻璃瓶碎裂声音往往更加刺耳而明显,它几乎瞬间传达出物体被摧毁的信息。

在形容玻璃瓶碎裂声音时,可以使用一系列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音质和音响特性。

例如,利用类似"尖利的"、"振耳欲聋的"、"刺骨的"等形容词,可以使读者产生如同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耳边回荡着碎裂声的声音。

此外,还可以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用以揭示玻璃瓶碎裂声音的特殊意义和引发读者对其更加深入的思考。

除了对玻璃瓶碎裂声音的形容外,我们还可以探讨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作为一种脆弱且易碎的材质,玻璃在破碎时常常被视为破裂、终结或者毁灭的象征。

因此,玻璃瓶碎裂的声音也承载着这种象征意义。

这种声音常常被用来描绘破坏、失去或者结束,可以是某种物质或者情感上的一种崩溃或碎裂。

总之,玻璃瓶碎裂的声音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它的高亢尖锐,刺耳爆裂的声响常常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其深入思考。

通过对玻璃瓶碎裂声音的形容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所传递的信息和象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对玻璃瓶碎裂声音的概述、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探讨玻璃瓶碎裂声音的特点、形容玻璃瓶碎裂声音的词汇以及玻璃瓶碎裂声音的象征意义。

结论部分将总结形容玻璃瓶碎裂声音的要点,并探讨玻璃瓶碎裂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玻璃瓶碎裂声音的感知。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3《声音的变化》资料和暖瓶有关的声音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3《声音的变化》资料和暖瓶有关的声音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和暖瓶有关的声音问题
1)向暖瓶中倒水时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
在倒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振动,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就越来越高,所以根据声音音调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是否已灌满。

(2)为什么开水倒在地上会发出“噗噗”的声音?
水煮开后,水分子的活动能力大为增加,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为减弱,这时,不仅液体表面的水分子会很快蒸发,而且液体内部的水分子也争先恐后地汽化飞出。

因此,在开水四周总是夹着这一层富于弹性的水汽,所以开水着地时会发出“噗噗”低沉的声音。

水温逐渐降低时,水分子的活动能力减弱了,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大了,液体内部的水分子不再汽化,包围着的水汽层逐渐消失,这时水着地就直接与地面接触,因而发出来的声音变清脆了。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观察比较水杯声音高低变化
杯号 预测 1 2 3 满杯水 大半杯水 半杯水 4 少半杯水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拨动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

描述。音量的单位是(
•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 慢的一个量。单位是(
• 3、你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我们已经知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声音会发生变化吗?
振动幅度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轻轻拨动尺子
2、用力拨动尺子
*观察声音的强弱,以及振动的幅度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变化
实验过程 轻轻拨动钢尺 实验 用力拨动钢尺
描述听到的声音的强弱变化 振动幅度小 声音弱(小)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强 (大)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 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发 现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分贝(dB)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 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