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问题

合集下载

黄土高原灌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地质问题研究——以民和地区为例

黄土高原灌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地质问题研究——以民和地区为例
水 干 流 及其 两 侧 主要 支 流 的 源头 地 区 , 达 40 40m 。 可 2 ~ 9 m 降 雨 大部 分集 中在 7 9 , - 月 降水量 约 占全 年 的 6 %~0%, 0 8 46 ~ 月降水 量 仅 占 2 左 右 , 5% 在农 作物 生长需 水 的春 季 (~ 3 5 )降水 量更 是 稀 少 。 月 , 降水 与农作 物 生 产期 发 生错 位 , 农 田主要 靠 河川径 流灌 溉 。
ef c a s sb riain i r n lz d An o h u tia l e eo me to g iut e i o splta s mea iut a a ue sae fe tc u e y i g to n aea ay e . d frt es san be d v lp n fa rc l r ur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s ae u, o g c l l me s rr r r ur
St udyo t o lm fAgr c lg c o o yI n Pr b e O o oo ial he e Ge l g ndu e r ia i ni e sPl tau c dbyI rg to nLo s a e
Z UC u n -ne a (auy f atSi csC ia nvrtoG o i csWu a, u e407 ) H h a gx l Fcl r e e,h i sy f es e e, hn H bi 304 i t toE h c n n U e i c n
l 植被 特 点 I 3 该 区属 半荒 漠 草原 区 , 被 以低矮 的 禾本 植
研 究 区位 于 120 133 ,60 3 o0N, 在 0 o0~0 o0E 3o0~ 70 处

海南地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

海南地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7月刊43水 土 工 程DOI:10.16815/ki.11-5436/s.2022.20.024矿、乐东县抱伦金矿等大型、特大型矿床以及其他各类矿区、矿产地189个。

完成了5个1:25万图幅和51个1:5万图幅区域地质调查、海南岛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三沙市遥感地质综合调查、海南省第一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海南岛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评价等多个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海南地区环境资源优势1、气候资源优势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10℃积温8200℃。

充裕的阳光和热量,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为海南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提供了“天然的大温室”。

2、作物资源优势动植物药材资源丰富,有“天然药库”之称。

4000多种植物中可入药的多达2000余种,占全国的40%。

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

海南省热带作物资源具有作物种类多、生长繁殖快、具有较强稀缺性的优势和特色,也是海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所在。

3、土地资源优势海南本岛现有面积约3.40万平方千米,加上其他岛屿,全省土地总面积3.4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

海南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约5.32亩,远高于全国1.5亩的平均水平,而且地处热带,开发利用价值更高。

4、水资源优势海南本岛独流入海的河流共有154条,其中38条集水面积超过100 km 2。

地表水水质优良,71.2%的河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11.9%河段达Ⅲ类标准,16.9%为Ⅳ类标准,Ⅴ类或劣Ⅴ类水质未发现。

三、海南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1、土壤破坏严重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农作物损失,需使用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或不按照规定方式方法施用,则会造成土壤和作物污染,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改变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土地贫瘠、与水土流失。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分析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分析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分析戴光忠【摘要】首先介绍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然后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设性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30【总页数】4页(P12140-12143)【关键词】农业地质;农业地质环境;富硒土壤;调查进展;中国【作者】戴光忠【作者单位】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1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1]。

因此,地质工作者就必须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功能,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

地质工作服务于农业领域的需要,形成了生态农业地质学[2]。

该学科研究方向主要有3个:①研究开发或改良各种适宜地质环境的农作物;②研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对策;③评价区域农业生态地质条件,揭示各种名、特、优农林生物产品的最佳生态地质环境,以及为发展区域农林产品,对地球表生带进行最佳改造和利用。

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为查明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3]。

其中,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当前民生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

硒(Se)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第3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5],缺硒能导致癌症、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病、白内障等40多种疾病,间接导致400多种疾病。

因此,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农业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国最早发现有富硒农业地质环境的有湖北恩施州[6]、陕西紫阳县[7]、贵州开阳县与凤冈县等[8]、安徽石台县[9]。

近期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发现了一些富硒农业地质环境。

笔者将分析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的进展。

1 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进展我国富硒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程度分3种:一是零星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二是小比例尺(1∶250 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三是大比例尺(1∶50 000万或1∶10 000)农业地质环境调查。

农业地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农业地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农业地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作者:陈海龙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0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历年来湖南农业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内容,以及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初步分析探讨了农业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农业地质工作首要任务是解决现有突出的而“农学”中无法解决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地质地球化学问题。

并结合某一区域“专属性”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开展“资源-产业-新农村”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有利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农业地质综合调查评价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农业地质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地质;农业经济;研究方向;湖南中图文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A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Geology—Take Hunan Agricultural Geology as an ExampleChen Hailong(Hunan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hangsha Hunan 410015)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search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geology work in Hunan Province over the years, as well as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in contents of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was preliminari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primary task of agricultural geological work was to solve the existing outstanding problems which could not be solved in "agronomy"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problems are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al natural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a certain reg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mode of agricultural geology,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s mutually promoted and interdependent by “resources industry new countryside”. It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funda mentally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geology are prospected.Keywords: agricultural geology; agricultural economy; research direction; Hunan0 引言農业地质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自从19世纪中叶法鲁(F.A.Fellow)和李希霍芬(F.V.Richthofen)最早提出农业地质一词以来,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定义。

农业地质浅析

农业地质浅析

农业地质浅析一、农业地质所谓“农业地质”是:研究大农业生长的地质背景、农业土壤地质以及促进农业发展的农用矿物岩石应用的学科.(一)开展农业地质研究的目的1、为大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划提供科学基础依据;2、为提高作物的单产和品质提供地质科学基础依据和矿物岩石应用材料;3、使地学与农学两大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促进大农业生产不断向纵深发展,为"科技兴农"增砖添瓦;(二)开展农业地质的作用农业的基础是土壤,土壤的基础是地质大农业地质学是地质与大农业紧密相结合的边缘科学,是大农业生产的基础科学,研究大农业地质学不论是对近期的大农业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科技兴农都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三)农业地质的研究内容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包括农业地质背景、国土资源的生态地球化学、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业社会经济现状、国土资源(含海洋、滩涂)的开发现状、区域地球化学和成矿区带地质地化等调查。

2.技术研究技术研究,包括调查方法与手段、质量保证体系与样品保存、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评价模型与实验检验、专题研究与区域重大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问题调研等。

3.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将资料与信息转变成数字地图,提升资料的应用范围、应用水平、应用层次,包括资源开发、国土资源管理、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决策、农业区划与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经济作物和名优土特产发展布局、食品安全、沿海滩涂水产养殖、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修复、非点源污染防治、地方病防治、生态旅游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宏观决策和可持续发展等。

二、研究进展(一)国外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国际农业地质工作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逐渐由过去只注意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地重视环境地质和地质生态工作。

着重研究地球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问题。

(二)国内农业地质研究进展2001年,我国制订了《全国农业地质发展规划要点》,启动了全国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把传统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延拓、扩大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领域,农业地质工作得到迅猛的发展,到2005年年底,农业地质调查面积覆盖了106万平方公里。

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

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

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化肥、农药、废弃物等对我国农村的土壤以及地下水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给地质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借鉴我国在国际地学界居于领先地位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启动了“覆盖中部农业主产区,重点安排东部经济区,优选西部农牧区”的全国农业地质调查项目,亦即把传统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延拓、扩大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领域。

目前,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主要目的的农业地质调查工作正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展,并且已经取得初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这是我国地质工作者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积极推进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指示精神的成功尝试。

农业地质调查的概念得到了社会认同农业地质调查涉及与耕地、牧场、林场、养殖水体等相关的基础性调查内容,其“广义的”定义应该是:开展与农业相关的所有地质工作。

由于土壤从本质上讲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维系农作物生长之根本,从这一理念出发,本文阐述的只是相对“狭义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是指:以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为调查对象、以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农林牧等地质环境为主要目的的面积性地质调查工作。

这是一项基础性地质工作,而不是替代农业、环境、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项调查工作。

农业地质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测定土壤、浅层地下水及水体中元素并查明其分布,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养殖物)—人体的生态循环过程以及相互作用,研究提出应对农业地质环境变化的对策和评价建议,建立我国重要农业区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农业体系等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山地农业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

山地农业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

山地农业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山地农业是指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形式。

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山地农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存在着很多发展的机会和潜力。

本文通过对山地农业研究文献的综述,探讨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1.山地农业的现状和问题山地农业的现状和问题是研究山地农业的重要内容。

在各国学者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山地农业面临着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低效等问题。

中国的山地农业存在着土地资源匮乏、农民收入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而印度的山地农业则面临着雨季持续时间不确定、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

2.山地农业的发展机遇和潜力山地农业的发展机遇和潜力是研究山地农业的重要方面。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山地农业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发展高品质农产品、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等产业的潜力。

3.山地农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山地农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是解决山地农业问题的关键。

在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土壤改良措施、农业机械化推广等,以提高山地农业的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山地农业的展望1.加强山地农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山地农业的科技研究是解决山地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山地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探索适应山地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优化山地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山地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山地农业的重要任务。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通过发展高品质农产品、生态旅游等产业调整山地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提高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山地农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合作加强山地农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合作能够促进山地农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的研究应加强政策和产业链合作的研究,为山地农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发展机会,促进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地质调查实施方案

农业地质调查实施方案

农业地质调查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农业地质调查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土壤、水文、地形等地质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农业地质调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目的。

1. 了解农田土壤质量,掌握土壤肥力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 调查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为农田灌溉提供科学依据;3. 研究地质地貌特征,为农业生产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支持;4. 分析农业灾害风险,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三、调查内容。

1. 土壤调查,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等;2. 水文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质、地表水情况等;3. 地质地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4. 农业灾害调查,包括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

四、调查方法。

1. 野外调查,组织调查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采集土壤、水文等样本,进行现场调查和观测;2.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化验、测定等实验室分析,获取详细的数据信息;3. 资料调查,搜集相关地质、水文、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五、调查成果应用。

1. 土壤肥力评价,根据土壤调查成果,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2. 水资源利用规划,根据水文调查成果,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3. 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地貌调查成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保障农田安全生产;4. 农业生产布局规划,根据调查成果,科学规划农田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六、总结。

农业地质调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获取准确的调查成果,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希望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能够重视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加强调查人员培训,提高调查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当今农业地质调查内容和方法

当今农业地质调查内容和方法
1农 业地 质 调 查 执 行 主 要 技 术标 准
机污染 物调查 按照区域控制 、 重点解剖 的方 法, 环境 污染 比较严重 、
经济 比较发达地区重点控制, 一般地 区适 当控制, 大片农业 种植 区也 ( 1 ) 《 多 目标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 1 : 2 5 ̄) ) } ( 0 0 2 o o 5 — 0 1 ) ; ( 2 ) 《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 行) } ( D D 2 0 0 5 — 0 2 ) ; 要兼 顾。采集 的样 品类型有土壤 、 河流底泥 、 农产 品和水样共 4类 。 ( 3 ) 《 局部生态地球 化学评价技术要求( 试行) ) ) ( D D 2 0 0 8 — 0 5 ) ; 3我国农业地质调 查的主要成果 ( 4 ) 《 土地质量地球 化学评估技术要求( i R行) ) ) ( D D 2 0 0 8 — 0 6 ) ; 我 国农 业 地 质 调 查 成 果 主 要 有 以 下 1 8方 面 : ( 5 ) 《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 试行) ) ( D D 2 0 0 5 — 0 3 ) ; ( 1 ) 获得 区域 5 4 项 指标 高精度的地球化学调查数 据和区域地球 ( 6 1 《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 1 : 5 0 0 0 0 ) } D Z / T 0 0 1 1 - 1 9 9 1 ; 化学特征; ( 7 )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 B 1 5 6 1 8 — 1 9 9 5 ; ( 2 ) 获得不同成 土母质 、 不同区域 尺度 的基准值数据; f 8 1 《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水质土壤质量标准》全 国农技推广 中 ( 3 ) 不 同区域尺度的碳储量数据; 心: f 4 ) 土壤污染等级划分; ( 9 ) 《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环境 条件 } N Y 5 0 1 2 — 2 0 0 2 ; ( 5 ) 基础地质( 地层 、 构造 、 岩体) 研究; ( 6 ) 资源潜力( 固体矿产 、 液体矿产淠 价; ( 1 0 ) 《 无公害农产品r 食品) 产地环境要求》 D B 3 2 厂 r 3 4 3 . 1 — 1 9 9 9 ; ( 1 1 ) 《 粮 食 、蔬 菜 等 食 品 中 六 六 六 、滴 滴 涕 残 留量 标 准 》 ( 7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GB27 63 —81 ; ( 8 ) 土壤肥力 的评价; ( 9 1 异常物质来源与迁移转化 途径 ; ( 1 2 1 《 无公害食品系列标 准} N Y 5 0 0 1 — 2 0 0 1 一 N Y 5 0 7 3 — 2 0 0 1 ; ( 1 3 ) 《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 N Y / 3 9 1 — 2 0 0 0 ; ( 1 0 ) 异常元素生态效应 ( 营养元 素和毒害元素) ; ( 1 4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 B Z B 1 — 1 9 9 9 ; ( 1 1 ) 农作物( 水生生物) 污染程度 、 适宜 陛评估; ( 1 5 1 《 食 品中硒限量卫生标 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G B 1 3 1 0 5 — 9 1 ; ( 1 2 1 土壤毒害元素生态 风险性评估; f 1 3 ) 无公害农产品 、 绿色食品种植区评 价; f l 6 ) 《 食 品中硒 的检测方法》 中华人 民共和国 G B / T 1 2 3 9 9 ; ( 1 4 ) 特殊生态地球化学环境 与人群健康( 地方病 、 富硒土壤 、 富镓 ( 1 7 ) 《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 G B 5 0 8 4 — 9 ; ( 1 8 ) 《 绿色食 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 土壤 、 富碘土壤) ; 2 区域 生 态 地 球 化 学评 价 ( 1 5 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2 . 1概念对象 ( 1 6 ) 现代农业发展 区划;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 目标 区域地球 化学调查成果基础 上, f 1 7 ) 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 遵循 由面至点 、 由点至面的评价方法 , 选择重点 区域开展评价 , 总结 f 1 8 ) 调查与评价信息 系统 。 规律。 进而对 区域进行评价 。 4 结 论 我 国农业地质调查 主要工作有 多 目标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 区域 般按照农 田、 城市 、 河流 、 浅海 、 矿 山等生态系统 开展 评价, 同 局部生 态地球化学评价 、 土地质 量地球化 学评 时也 兼顾调查 区 的特殊生 态地球化 学问题 , 开展辐 射环境 、 有机 污 生 态地球化学评价 、 染物等相关评价 。按 照评 价区域的相对 大小划分 , 生态地球化 学评 估 。 由省 、 部合作 实施 的农业地质( 生态地球化学) 调查主要包括多 目 标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 区域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 局部 生态地球 化学 价可划分为 区域和局部两个层次 的评价 。 评价; 由全 国土壤现状调查及 污染 防治 专项 出资 的农业地 质调查主 2 . 2工作手段和方 法 要包括多 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 地球 化学评估; 由各省 ( 1 ) 异常元 素来 源及迁移转化途径 。农 田和城市生态系统 自然 异 常元素来源主要工作方法有面积性土壤测量 、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 出资的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多 目标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 局部生态 剖面测制 、 浅井 、 浅钻 , 岩石 、 土壤、 重 砂样 品 、 农作 物及其根 系土样 地球化学评价。 农 业地 质是现代地质工作主动服务于现代农业 的创 也是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 有机结合 的一次成功尝试, 必将 哺 品采集等。 河 流生 态地球化学评价主要有综合地 质地球化学剖面测 新之举, 制及浅井 、 面积性 土壤 测量, 悬浮物 、 过滤水 、 原水 、 水系( 河流) 沉积 育 出重大的科学 成果 。 物、 河漫滩或河流沉积柱 、 重砂样品采集等。 浅海 生态地球 化学评价 参 考 文 献 1 1 多目标 区域地球化 学调查规 范( 1 : 2 5 2 7 ) ( D D 2 0 0 5 — 0 1 ) . 主要有浅海沉积物 、 沉积柱 、 间隙水 、 底层海水 、 悬 浮物 、 过滤水样 品 『 2 1 区域生态地球化 学评价技术要求( 试行) ( D D 2 0 0 5 — 0 2 ) . 和生物样品采集 。 农 田生态 系统人为异常元素来源追踪主要工作方 『 法有大气 干湿沉降 、 农 田灌溉水 和农 田退水 、 化 肥和农药 等样 品采 『 3 1 土地质量地球化 学评估技术要求(  ̄ L g S - ) ( D D 2 0 0 8 — 0 6 ) . 集 。城市生态 系统有大气干湿沉降 、 降尘 、 水等样 品采集 。浅海生态 系统有典型饵料 、 药剂样 品采集。 ( 2 ) 生态效 应评价 。农 田和城市生态 系统 主要 工作方 法有 面积 性 土壤测量和农作物及其根系土 、 土壤溶液 、 土壤有效态样 品采集 。 浅海生态系统有 同站位多介质采集表层 沉积物 、 间隙水 、 底层海水 、 悬 浮物 、 过滤水和生物样 品。辐射环境 地球化学 质量评 价采用面积 性 调查 和剖面测量相 结合 的方 法, 面 积性按照一定 网度 、 剖 面按照 定点距, 现场测量 1 m高 ^ y辐 射空气吸 收剂 量率 、 土壤氡浓 度和 大气氡浓度 、 氡析 出率 , 采集土壤 、 岩石 、 植物 、 水样等各类 样品 。有

农业课题研究成果要点

农业课题研究成果要点

农业课题研究成果要点
农业课题研究成果的要点如下: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解决的问题以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2.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的进展,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并介绍研究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式。

4. 研究结果与讨论:详细介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或差异。

5. 创新点与贡献:强调研究的创新点和对该领域的贡献,讨论研究结果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6.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总结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7.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拓展空间。

8. 参考文献:列出研究过程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确保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9. 图表和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来直观展示研究结果,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读性和认可度。

10. 语言表达与论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论证的逻辑性,使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云南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危害研究

云南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危害研究

云南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危害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云南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及危害。

通过对瑞丽市地质背景的分析,揭示了农业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农业地质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

对于预防和治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研究成果的总结,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地质灾害的认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瑞丽市和其他类似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云南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危害、案例分析、预防措施、治理措施、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云南瑞丽市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我国边境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受地质作用影响明显。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农业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农田的毁坏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农业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复杂,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和人类的活动有关。

对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及危害进行深入研究,既有利于提升灾害预警和减灾能力,也能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的防灾措施和应对策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危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科学价值。

只有通过系统的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农业地质灾害的规律和特点,为未来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1. 通过对云南瑞丽市农业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危害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深入研究农业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可以帮助农民和相关部门更好地认识和预测潜在的灾害风险,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分析农业地质灾害的危害,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灾害的警惕意识,促使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农业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的生存安全。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和地球历史演化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质学研究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进展。

一、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进展1. 陆地调查陆地调查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野外观察、采样和测量等手段获取地质信息。

近年来,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例如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卫星遥感和航空摄影等手段,可高效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为地质地貌和构造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基础。

2. 海洋调查海洋调查是研究海底地质和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

深海潜水器、声纳测深仪、多频测深仪等海洋调查装备的发展,提高了对海底构造、海洋地质和海洋生物的了解。

此外,海洋地震测量和电磁测量等技术的应用,也为海域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3. 三维地质调查传统的地质调查大多依赖于二维平面图,而三维地质调查则通过采用现代高精度测量仪器、地质雷达、地球物理探测和地震勘探等技术,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地下地质信息。

三维地质调查的发展,为资源勘查和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二、地质分析方法与技术进展1. 地球化学技术地球化学技术通过测定地球物质中的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组成和比例,揭示地球物质的演化过程和成因。

近年来,质谱仪、电子探针和同位素质谱仪等地球化学分析设备的发展,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地球化学数据。

2. 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地球物质中元素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揭示地球物质的演化历史和过程。

近年来,包括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技术的进步,为地质演化和地质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时间框架。

3.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球物理现象和方法,通过测量地球物质的物理性质,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震勘探、重力测量和电磁测量等方法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并不断发展完善,提高了勘探效率和成像精度。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及利用一、调查分析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农业资源的调查分析及有效利用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农业资源调查分析涉及到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至关重要。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土地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成败。

对农业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至关重要。

调查需要重点关注土地的土壤肥力、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便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作物的选择。

2.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对水资源的调查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

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水质状况及可利用性,以便为农业灌溉和养殖提供依据。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

针对生物资源的调查分析需要重点关注种植作物的类型和品种、养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以便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利用。

4.气候环境气候环境对于农业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降水量、风力等,这些因素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养殖动物的健康。

对气候环境的调查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和生产指导。

二、利用方法根据土地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土地的分区规划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对于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对于土地适合养殖的地区,则可以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率。

针对水资源的调查分析,可以开展水源的修复治理和科学合理利用。

可以建设水库、水渠、水井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集约利用。

也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需要充分发挥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的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作物和养殖动物进行种植和养殖。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和养殖品种,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农业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农业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一、引言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业分析研究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农业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展开讨论。

二、目标明确在进行农业分析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比如分析某一农作物的产量变化规律,或者研究某一地区的土壤质量问题。

三、数据采集农业分析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数据采集是研究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数据,例如调查问卷、实地采样、实验数据等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例如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计算,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五、专业知识运用农业分析研究需要运用专业的知识,例如农学、农经学等领域的知识。

只有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数据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分析。

六、多角度考量在进行农业分析研究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

可以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全面的结论。

七、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农业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和规律。

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或者国家的成功经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八、建立模型在进行农业分析研究时,可以尝试建立模型,通过数学方法对问题进行建模和预测。

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九、结果与讨论在得出研究结果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详细的讨论与解释。

可以分析原因和影响,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

十、总结农业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系统的研究手段来解决问题。

只有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技巧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业分析研究是一项既庞大又复杂的任务,需要广泛应用各类科学技术与方法。

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研究前要明确目标,合理采集数据,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统计工具,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比较,建立科学的模型,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充分的讨论与总结。

地球课件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探讨

地球课件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探讨

一、关于农业地质
4、药用矿物机制研究认为,药用矿物直接补充生物体缺少的、 排泄生物体过剩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使其在生物体中处于一 个正常区间值,药效由其所组成的矿物的结构和能补充的元素, 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效应所决定。被补充的元 素在生物电场的运动中引起生物磁场的波动,治病的功效既有生 化效应,又有生物物理效应,或者二者兼有。这种机制的研究又 引进了电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及电磁学的内容。这尚不包 括环境矿物应用研究所可能涉及的学科。不言而喻,随着农业地 质工作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地质实验工作也将随之深化,涉及其 他学科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和加深。
2、着重对主要污染元素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确定污染元素产生、 来源(源头)及存在状态、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等,研究污染元素在岩石 (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进行区域性迁 移、转化和循环规律等,综合有益元素特点,从总体上进行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地质环境适宜性及农业经济区评价。
一、关于农业地质
89年11月20日局长办公会决定抽调部分人员成立局矿物三料(即矿物 饲料、矿物肥料、矿物饵料)开发办公室,认真抓好支农产品的开发,科 研经费向农业地质项目倾斜。向省科技主管部门介绍我省资源情况,积极 参加省农业厅组织的有关会议,并成为山东省饲料工业协会的理事单位。 多渠道争取经费,分层次申请立项(部、省、局、队),重点在三料方面, 使其在节粮、增产、提高作物品质上发挥作用,此时涉及的范围较广,包 括矿物专用肥、土壤改良剂、果蔬保鲜剂、矿物微肥、矿物农药及载体、 系列增效肥料、经济作用及名优特果品的地质背景调查和宜种性研究。城 市郊区蔬菜种植区地质背景调查及土壤改良等近20个项目。
一、关于农业地质
3、农业化学分析,它包括土壤分析,肥料分析和植物分析,通 过这三方面的分析,研究植物营养的特性及与其有关的气候、土 壤、水质等环境条件;研究微量元素和各种离子间的协助作用和 拮抗作用;了解作物品质一稻谷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测定,花生 种子中的油分,甘蔗、甜菜汁中的糖份,水果的糖分(全糖、转 化糖、单糖、双糖)酸度、硬度、固形物、Ca—Mg总量等等;施 肥诊断中除植株形态诊断外,还需通过分析化学技术进行化学或 生理诊断。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地学问题,本书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

1.区域地质环境评价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实地调查、钻孔勘探、物探、岩土分析、水样化验等手段,搞清了整个区域地表及地下的地质环境条件,特别是对区内比较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天然地基承载力、饱和砂土液化、软土、盐碱土等方面,开展了重点研究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区,为今后黄河三角洲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城市的规划布局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海岸带的侵蚀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近30年的海岸带变迁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清水沟流路沙嘴附近海岸线、刁口地区海岸线和黄河港地区海岸线的不同类型变化规律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海岸线预测分析;对整个三角洲海岸带的侵蚀淤积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侵蚀和淤积模式。

3.石油污染调查对油气聚集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体和河流、水库、海洋、地下水等不同类型水体中石油污染的分布范围、危害程度、扩散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制定有关采油条件下的环境保护规划、供水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等提供了依据。

4.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研究了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特征、生态农业土壤环境、生态农业地质类型,进行了生态农业地质工程区划。

研究提出应对农业地质环境变化的对策和评价建议,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农业体系等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地热资源的调查对区内地热资源的形成、分布、资源量、开发利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6.地质旅游资源调查对区内的旅游地学资源、地质遗迹的种类和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布局和旅游路线进行了规划。

7.地下水环境调查对区内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分布、动态、资源量、开发与污染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包括引黄蓄水、节水、人工调蓄增加地下水可采资源、微咸水利用、污废水处理、引黄灌区尾水利用等,这些措施对于缓解黄河三角洲的供水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

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在第四纪时期发⽣在地球表层的各种地质事件及其动⼒机制的⼀门学科(是研究第四纪时期的沉积物、地层、⽣物、⽓候、冰川、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规律的学科)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历史中距现今最近的⼀个纪,延续的时间⽐较短暂,按现今多数从事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者的观点,是指距今2.60Ma以来的历史。

2、⽓候期:是指地质时期某⼀类⽓候占优势的时期。

间冰期:是指第四纪⽓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夹在两个冰期之间。

冰期:是第四纪期间⼀次⽓候寒冷的时期,全球性降温,冰川扩⼤。

3、冰阶:是冰期阶段中冰川发育、⽓候更为寒冷的阶段。

间冰阶:是冰期中相对温暖冰川退缩的阶段。

4、⽂化层:是指含有⽯器、陶器、铜器、铁器和村社遗址等古⼈类活动遗存的沉积层。

⽂化期:是指与⼀定的地区⽂化遗存特征相对应的时代。

5、⽶兰科维奇理论:当太阳辐射稳定(太阳常数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星对地球的摄动作⽤,引起作为流体的地球重⼒场发⽣变化,进⽽使地球的轨道偏⼼率(e)、地球倾斜度(或黄道⾯与地球⾚道⾯的交⾓,简称为黄⾚交⾓,?)和岁差(⼆分点进动,P)发⽣周期性变化,从⽽引起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及其分布产⽣变化,导致地球⽓候发⽣周期性冷暖变化。

6、新构造运动:①发⽣于新近纪⾄第四纪初的构造运动;②发⽣于第四纪的构造运动;③发⽣于新近纪—现代的构造运动;④始于上新世,甚⾄界定具体下界为340万年以来的构造运动;⑤认为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造成地表现代地形基本起伏的构造运动都称为新构造运动;⑥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

7、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质)构造变形或变位现象称为新(地质)构造。

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第四纪及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物变形等⽅⾯。

活动构造:属于新构造的范畴,或者说是新构造的⼀个分⽀,这个概念是在研究地震的过程中提出的。

⼀般认为,活动构造是指晚更新世100~120kaB.P.以来⼀直在活动,未来⼀定时期内仍可能发⽣活动的各种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被它们所围限的地壳的岩⽯圈块体。

农田分析报告

农田分析报告

农田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对农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土壤质量、气候条件、农田面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农田的综合评估,可以为农民合理规划农田的种植作物和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

一、土壤质量分析1. 土壤类型根据土壤样本分析结果,农田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和砂壤。

黄壤属于中等肥力的土壤类型,适宜种植大部分农作物。

砂壤则贫瘠,透水性好,适合种植抗旱作物。

2.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农田土壤的重要特征之一,影响着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根据测试结果,农田的土壤质地以泥壤和粉质土为主。

泥壤富含有机质,保水性好,适合种植蔬菜和水果等作物。

粉质土则疏松透气,适宜种植玉米和大豆等作物。

3. 土壤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对于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PH值的测定,发现农田土壤呈微酸性,平均PH值为6.5。

这种酸碱度适宜大部分作物的生长,但对于酸性作物如松茸和蓝莓等来说,需要进行土壤酸化处理。

二、气候条件分析1. 年降水量气候条件是农田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历年降水量的统计分析,发现农田的年降水量平均为1000毫米,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农民需要注意合理安排田间排水,以防止作物水分过多。

2.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是农田种植作物的关键气候因子之一。

根据气象数据,农田的年平均温度为20摄氏度。

这样的气温条件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但对于热带作物如香蕉和菠萝等来说,需要进一步提供保温措施。

3. 风向和风速风向和风速对于作物的传粉和光合作用等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气象站数据的分析,农田的主要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平均风速为3米/秒。

这样的风向和风速条件对农田的作物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三、农田面积分析农田面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数据,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和产量。

根据实地测量,农田总面积为5000亩。

其中耕地面积为4000亩,其余为水域和林地。

农民可以根据农田面积的分析结果,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比例,以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及主要研究问题
[摘要]在以往国内外的农业地质的发展历史上,分析了我国在的农业和地质研究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一些问题的出现,在我国的农业地质研究上有六项首要任务:规划城镇化发展及调整农业性地区结构、评价地球化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农业地质环境、规划城镇化发展、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研究及制定相关技术、开发利用有用的区域性农业生态环境和地质工程,在结尾处总结了我国农业地质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地质研究进展研究问题形势与任务
农业学和地质学本是相对古老的两门学科文明,其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和内涵。

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伴随着对农业地质的深入研究,土壤是两门学科共同拥有的研究对象,土壤也融合了农业与地质之间的关联,成为这两门学科互通的桥梁。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剧增,全国各地的地质研究工作者对于农业地质的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同时也加快了农业地质的发展。

1农业地质研究的发展
农业地质最早是由一位德国的地质学家在十九世纪中期提出来的,而近年来,农业地质体系越来越成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服务,现在,我国对于地质工作的理解概念在逐渐扩大,普遍的涉及到农村发展建设的各个领域,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环境、资源、人口的矛盾也在渐渐升华。

越来越多的农业地质问题伴随着地质学科的兴起被列入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的行列。

将农业与地质相结合,在调查的农用矿产和研究土壤学也是在地质学的指导下开始的。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地质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

主要有三个阶段:在二十世纪中旬我国开展的农业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对盐碱地的改良、地质勘查、土壤荒漠化、侵蚀、或者土地沙化的改造与研究调查,这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在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对于农业地质的开发和调查工作进行的有声有色,丰富了农产品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了农业地质研究背景体系,在对于农业地质研究的工作中进行探索和理论总结。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业地质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土资源局在九五期间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对农业地质调查新增加了部分试点内容,十多个试点图幅分别在各个地区进行部署。

在各个平原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收益,找出了存在与人口密集区的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对于土壤的污染,并正式开展了农业地质研究计划,将农业地质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2我国农业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
2.1工作上面临的形式
农业地质的发展应顺应国际农业发展的平面式转变为立体式的发展趋势,城镇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农业迫切的需要从自给性向商品性转变,但是由于我国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比较严重,原本用来耕地使用的土地却被用作商业建设,从而浪费了资源,而有些命名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因为错误的选址而生产出来危害元素超标的农产品,每年基本上能达到上百亿的经济损失,这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质量底数数据不清不楚,对于新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布局规划依然没有合法依据。

2.2服务领域拓宽
在地层、岩石、构造、矿物等一些传统的地质学科的不断完善,为我国的地质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发批量的油田、地下水、矿床的开发,为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起初的地质工作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地质工作需从本质上由资源保障型转变为环境与资源并重型,由原始的工作服务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拓宽了服务领域,继而将农业服务拓展成为国家地质工作的首要服务。

为保障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需要,我国必须大幅度的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些地方不断出现耕地闲置、短缺现象,再加上环境的污染,我国的建设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建设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目标已经比较明确。

3主要研究问题
3.1生态地球农业地质化学评价
生态地球农业地质化学评价基本可以分为两点:局部评价和区域评价。

前者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选址和规划比较出名的品种比较优秀的农产品基地评价;后者则包括规划名优农产品布局和绿色食品的产地质量的评价。

在对调查农业地质环境计划的实施后,我们可以宏观地、系统地掌握我国农业人口密集区种植农产品的土壤环境质量,合理、科学的利用开发土地资源,适时的调整农业种植机构,对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

优势农产品在进行区域规划时,要考虑生产规模大、自然条件好、方位优势明显等优势,以土地质量安全为第一,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以便外贸出口,加大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对名优农产品基地进行调整,规划建立一个安全体系,推动全国各地名优名产品产业的发展,为有机食品建立专属基地,使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整合。

3.2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较快,我国在积极推进城镇大面积的结构调整,城郊地区和城市绵延带也不在被视为主要产粮区,而是成为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所以会有更高的要求来监督土地的质量。

国土资源局开展的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和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地质工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开发区域地质环境和生态工程
我国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仍存在潜在的优势。

改善生态环境、土地资源要循环使用,都必须进行农业地质研究工作,对其进行设计实践和研究,国家实行资源大调查和开设西部大开发项目,都为农业地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机。

3.4对污染的土壤制定修复技术和研究
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整以及对改良盐碱地的研究工作中,我国国土资源局在机制研究体系上有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人们加强自身的课外活动,各种有机和金数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对岩土和水的研究也将转化为对一些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研究,针对这项研究,应依据调查出的地质环境数据结合各类农业植物生理学、营养学的研究理论,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进行修复试验研究。

在我国,对于矿物饲料和矿物肥料的开发,尤其是在农用的基础上开发非金属矿物已获得良好的收益,但是有待提高开发的研制技术,也要注意局部有用的地质体。

对于有用地质体的开发和研究在农业地质研究课题上比较持久。

4结束语
纵观全程,我国的农业地质的发展并未成型,而农业地质的研究已经从原始的学科驱动型发展方向踏入任务驱动型发展方向道路,在上述内容中,完成农业地质的研究的主要任务,也将从理论上得到升华和总结。

无论从经济学、生态观还是系统论都对农业地质研究的发展和形成带来巨大的影响。

应用和研究全球化的科学技术,也将农业地质研究问题在物理层次的理解升华到化学层次的诠释,更大的促进了农业地质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琳,龙怀玉,刘鸣达,雷秋良,张认连.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1,2(5):16-18.
[2]刘毅.发展农业对环境影响的初探[J].知识经济,2011,2(15):18-21.
[3]罗贵荣.略论农业地质在现代大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2(5):18-20.
[4]刘杨,孙志梅,王小敏.农业地质及其与名特优农产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5(7):23-25.
[5]王瑞霞,彭培好.攀枝花农业地质背景与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9,2(8):18-20.
[6]侯春堂,李瑞敏,冯翠娥,张静.高业新.区域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内容与方
法--以河北平原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13-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