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物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诗设题特点
1、描述对象有什么特点?怎样的一个形象? 注意: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不能仅仅抽象概括。 2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借物喻人;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反衬、拟人)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答案构成】 (1)概括物象特点 (2)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 (3)诗人所托之志、所言之情
送王汶宰江阴 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 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本诗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作者送王汶去江阴做官,目送小 船顺流而下,(1分)从而联想到友人将整日行于夹岸繁花似锦的 碧流中,并通过想象描述了友人即将到达的江阴市景:早上海鱼满 市,热闹繁华,晚上几声鸟鸣,更显静谧安宁。(2分)表达了诗 人对友人此去的真挚祝福。(1分) ②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1分)作者通过想象分别从视觉和听 觉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富庶、宁静的江阴城(1分):早上看到海鱼 摆满市场,热闹非凡;晚上听到声声鸟鸣,更显喧闹。(2分)表 达了作者对友人此去真挚的祝福。(1分) ③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1分)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入夜的江 阴城寂静安谧,江鸟的鸣叫更显喧闹,打破了晚上的宁静。(2分 )用鸟鸣声反衬,更显夜之静谧。(1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此去 真挚的祝福。(1分)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整体把握。(读清全诗,咏的什么物); 2、明确物象特征。(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 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环境特点,挖掘 物象内在品性); 3、分析物象所寄托的情感。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 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揣摩诗 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为何要咏此物) 4、把握表现手法。(整体:托物言志;具体常用:比兴 、象征、反衬、拟人、比喻)
怎样读懂、鉴赏咏物诗?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 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鉴赏咏物诗:从物象的外在特征到物象的内在品质,再到 诗人的描写物象的意图(情、志)及所用的手法。
例2:《步步高》P130第2题。
六、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 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 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杨伊豪、许康荣、陈泽彬、张鸿瑞、罗振铭、蔡昭妹、肖宝明、 林剑锋 上片先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再写人们 闹苏堤,都是“面”的描写;下片写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 上沾了泥,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这些都是暮春中 的一个个细节场面,都是“点”的描写。 点面结合,描写了苏堤的春暮之景,抒发惜春、伤春之情。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 情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首诗描写了山泉流淌平地时,似镜子照亮天空, 飞泻山下又如潇潇春雨的洒脱;以及山泉流入深涧、分 引小池时的灵动与澄澈(物象特征)。表现了山泉恬淡 洒脱、自守清高、的品格(物象内在品格)。诗人借咏 山泉表现了自己崇高、恬淡、自然、飘逸脱俗的高尚情 操。(诗人所言之志、所抒之情)
例2:《步步高》P129第4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句。 ②政:通“正” 。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野菊形象:生于山野,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 其香,即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二、(15湖北卷) 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吴慧兰、施金涛、梁瑞平、杜康、许康荣、徐健、罗振铭、余东 淳、范智翔
群鹤咏 (南齐)萧道成① 八风儛遥翮②,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注:①诗作于诗人镇守淮阴时,因其功勋卓著,名位日隆,颇受 猜忌,为宋明帝所疑,被调进京城,担任黄门郎,便于监视。 ②儛:通“舞”。翮(hé):本义为羽毛的根部,此代称鸟翅。 1.这首诗在描写鹤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 分析。(5分) 2.试分析此诗主要采用的抒情手法以及抒发的情感。(6分) 1.对比手法。(1分)一、二句写鹤在九天搏击八方来风,展翅 翱翔,无拘无束尽情鸣叫的自由豪迈,(2分)三、四句写鹤被困 苑中,摧折远大志向,身受羁绊,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2分) 2.托物言志或借鹤自喻。(2分)借鹤的形象表达诗人现在被召 回之后志向受损,处处受束缚的苦闷不平之情,(2分)以及对往 日那种无拘无束、胸存壮志的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2分)
一、概念解析: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
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诗歌中的物象是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 通过描写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表达他的品格节 操、思想感情。诗人塑造的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 心声。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只有一个描写对象,主要描 写物的特点;而写景诗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 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 者的思想感情;而其他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 ,渲染一种氛围,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常用手法:
托物言志、象征、拟人、比喻、对比、烘托、借物喻人 、借物抒怀、用典
三、寄托的情感:
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 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3、表达志向的; 4、抒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5、借事物讽喻的; 6、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例 1: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特点: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 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上,可分为 两个时段,首联写的是船行之时(白天),颔联写的是船 停之后(从傍晚到夜晚)。从空间上,一句一景,富于变 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 近、高、低,布置巧妙。
一草一木总关情
鉴赏诗歌中的物象
教材回顾: 《咏物诗四首》 子规 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