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八全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二随堂演练鲁教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2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2课时)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2.爆炸的发生及预防 (1)发生 家庭使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气等可燃性气体一旦 泄漏,且在通_风_不__良____的厨房等_有_限______空间里遇到明_火_______,就 有可能发生爆炸。 [注意] 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如气球爆炸属于 物理性爆炸,火药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 (2)预防 在加油站、化工厂、煤矿的矿井和面粉厂等场所,空 气中会含有较多的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一定要严__禁______烟火,严 格遵守安全________规程,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 烈的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 使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而引起爆炸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课堂反馈
知识点3 促进燃烧的方法
3.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合理的措
施是(B )
A.增加煤的用量
B.粉碎煤块
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 D.减少空气通入量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时发光、放热,但是不是燃烧. B、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例如铁能在氧气 中燃烧,但是不能再空气中燃烧.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正确. D、有的物质燃烧发光,而没有火焰产生. 故选C。
考查角度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考查角度2: 燃烧需要的条件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解析版)--九年级化学期末考点(鲁教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汇总精讲

【考点精讲】

考点一、燃烧与灭火

(1)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1)乙炔:

(2)碳: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 2

CO 2 ;

氧气不充足2C+O 2

2CO ;(CO 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2、灭火

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3、爆炸

(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典例1 【2020云南】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乙炔 充分燃烧

不充分燃烧 条件 氧气充足 氧气不充足

现象 蓝色火焰、放热 黄色火焰、放热、浓烈黑烟 生成物 二氧化碳和水 一氧化碳(或炭黑)、水 方程式

2C 2H 2+5O 2

2H 2O+4CO 2 2C 2H 2+3O 2

2H 2O+4CO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与燃料PPT教学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与燃料PPT教学课件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 燃料的中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 硫等
燃料燃烧时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 空气中
1. 煤的燃烧
除生成CO2外,还会产生SO2、NO2、CO、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SO2、NO2溶于雨水中形成了酸雨
2009年储量及年产量
石油 天然气

基础储量
年产量
28.33亿吨
1.89亿吨
32124亿立方米
851.7亿立方米
讨论32:61亿吨
30.5亿吨
谈一谈你对化石燃料使用与
开发有什么新的看法?
开采年限
15 38
107
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 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需要怎么做?为什么?
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 能源枯竭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新能源:
地热能
潮汐能
风能
核能
水能
太阳能
酸雨的类型
硫酸型酸雨: 硝酸型酸雨:
SO2 H2O H2SO3 O2 NO2 H2O HNO3
H2SO4
我国是用煤大国,故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破坏,枝枯叶败
雕像受酸雨腐蚀,六十年沧桑变化
酸雨的危害: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燃料与燃烧》典型例题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燃料与燃烧》典型例题

鲁教版初中化学

重点知识精选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鲁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1. 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着火点: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二)灭火的原理:(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

(1)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它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三)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四)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就越危险。

2.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典型例题】

例1: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 可以降低着火点

B. 散热的速率快

C. 木柴是可燃物

D. 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解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应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自身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发生燃烧。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

题及答案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煤焦油等产品

D.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B )

A.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电器起火:用水浇灭

D.煽风点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D )

A B C D

5.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D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6.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检验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CO2的制备

C.CO2的检验

D.CO2的存放

7.绘画功底极强的小智同学,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用如图进行了汇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B.二氧化碳能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C.碳酸饮料生产时,有一步是将二氧化碳压入水中,该操作中二氧化碳仅发生了物理变化

D.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刷在墙壁上会硬,是因为石灰浆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8.某气体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鲁教版(含答案)

[范围: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2. 2020年5月12日是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形成隔离带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

B.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4.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生活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5.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木柴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木柴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轮夯基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轮夯基题附答案

2023年中考鲁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一轮夯基题附答案鲁教版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下列自救措施中合理的是()

A.厨房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通风换气

B.火灾发生时,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沿逆风方向跑离火灾区

D.油锅着火时不要惊慌,立即用冷水浇灭

2、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乙醇D.天然气

3、21世纪初某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私家车B.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C.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D.夏季空调温度尽量调低

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CO2能灭火,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CO2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同一种元素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5、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B.随意品尝实验室药品的味道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用嘴吹灭

D.汽油、柴油等引起的火灾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6、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可燃性B.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属于纯净物D.“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7、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A.二氧化碳B.单质碳 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全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巩固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全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巩固练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初二全册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巩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

A. B.

C.

D.

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铁生

B.酿

C.食物腐

D.蜡烛燃烧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使木柴燃烧得更旺要架空些。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多木材的用

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降低木柴的着火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纸火锅”(如下图)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可不能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说明合理的是()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可不能燃烧

5.下列属于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6.公共场所的环境要靠我们一起来爱护.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7. 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定,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

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8.全球的进展面临严肃的能源问题,日前美国的科研人员领先突破了页岩气的开采技术。页岩气和天然气有着相同的要紧成分。页岩气中的要紧含有的是()

A.H

2

B.C

O

C.乙

D.CH4

9.欲使燃着的酒精灯熄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使酒精灯隔绝空气

B.只要把温度减低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C.必须使酒精灯隔绝空气同时降温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鲁教版化学八年级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是指 发生的 的氧化反应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达到着火点、 、 。正因为如此,要想灭火,只需要控制住燃烧三要素中的其中一条即可,如: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 。试着写出下列灭火的方法属于哪一种:

(1)盖灭酒精灯 (2)森林火灾中砍伐隔离带

(3)用水喷洒灭火 (4)关闭燃气灶

2、促进燃烧的方法和爆炸的概念

●促进燃烧可用2种方法① 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燃烧发生在 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受热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如H 2)或可燃性的粉尘(如:面粉颗粒)和空气充分混合后容易引起爆炸

第二节 化石燃料以及其利用

1、三大化石燃料及其所含元素

●三大化石燃料是指 、 、 ,其中 被称为工业血液, 被称为工业粮食。这三大化石燃料主要是由 、 两种元素组成,这类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这两种元素与氧元素结合,生成CO 2和H 2O ,试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天然气燃烧 ②乙炔气体燃烧

2、化石燃料的综合应用

●石油的综合利用在工业上被称为“石油的分馏”此过程的原理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根据组成中各成分的 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气化、 、煤的焦化,煤的焦化过程将煤分解为 、

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大约为0.03%,但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分析CO 2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有:①大量化石燃料的过量燃烧 ②肆意砍伐,森林面积的减少 ●针对这两条原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研究开发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复习课件

用途:用于灭火、人工降雨,用作制冷剂干冰、温室气体肥料、
化工原料,制碳酸饮料等
第3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实药反品应:原石理灰:石CaC或O大3+理2石HC和l=稀==盐Ca酸Cl2+H2O+CO2↑
○24 __C__a_(O__H__)2_+__C_O__2_=_=_=_C__a_C_O__3_↓_+__H_2_O
○25 ___2_N_a_O__H_+___C_O__2=_=__=______
_N_a_2_C_O__3_+__H_2_O_
检验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碳
Ⅴ.能与炽热的碳反应:○26 _C_O__2_+__C_=_高=_=_温=_=__2_C_O___,该反应说明 CO2 具有氧化性。
防治 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 清洁能源; (2)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注意: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可理解为:减 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第 20 页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中考复习与训练 化学·配鲁教
燃料燃烧与化碳二氧制法验室制法仪收步检验器集骤验满装方:::置法组将将::装气燃固向仪体着液上器通的不排、入木加空检澄条热气查清放型法装石在置灰集气水气密中瓶性,口、若,装石若药灰火品水焰、变熄收浑灭集浊,,证证明明已是收集CO满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

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重点)

【知识解读】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区别宏观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本身没有变化,一般只是构成物质的微

粒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

成新的分子。即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外观特征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不但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且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联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化,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

(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酸碱性)等。

三、绿色化学(热点)

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常见的污染:

污染物原因治理办法

白色

污染

塑料垃圾乱抛弃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制品,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含N、P、K

等营养物质

滥用化肥、含P洗衣粉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课件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课件新版鲁教版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1.乙炔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呈黄色,有黑烟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火焰,集气瓶内没有黑烟
点燃
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5O2
4CO2+2H2O
2.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wenku.baidu.com②增大氧气的浓度(或使空气流动加快)。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CO+CuO △Cu+CO2 ③ 毒性: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里,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
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流遍布全身。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 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故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 地与氧气结合,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因此一氧化碳有剧毒。
课堂探究
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吗? 不一定!
这些爆炸都是什么变化?
1. 鞭炮爆炸
化学变化
2. 轮胎爆炸
物理变化
3. 气球爆炸
物理变化
4. 炸弹爆炸
化学变化
5. 煤气罐爆炸 化学变化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多识一点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能爆炸要达到的含量范围。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
氢气(H2) 一氧化碳(CO)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近两年,不少外形小巧可爱的电动小汽车﹣﹣宝骏 E100 出现在柳州街头,成为柳州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列关于该电动小汽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电能,减少尾气排放 B.外形小巧,比较容易停放

C.价格便宜,购买比较容易 D.耗能较高,污染比较严重

2.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存放考卷的房间应贴的图标是()

A. A B. B C. C D. D

3.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4.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CO2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B.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D.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5.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6.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

7.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燃料》章末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燃料》章末知识梳理+例题演练(含解析)

《燃料》章末知识梳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及没有普及的原因。

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知道温室效应。

4.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要点;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5.了解几种常见的燃料,并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6.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开发各种新能源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氢气的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最轻的气体)。

2.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水。

3. 氢气的用途: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的燃料。

【要点诠释】

1.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氢气不纯,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2.验纯的方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灯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检验。若声音很小或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3.由于氢气在制造、贮存和运输等方面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完全突破,所以氢能源还没得到广泛应用。知识点二、碳的单质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

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晶体深灰色磷片状固体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必背)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3、灭火的方法:(1)隔绝氧气

(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移走可燃物

易错点: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

二、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1、(1)氧气不充足(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一氧化碳和水

(2)氧气充足(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的优缺点

充分燃烧能充分利用资源,放热多;不充分燃烧浪费资源,放热少

2、促进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一氧化碳中毒及其预防

(1)一氧化碳的产生

点燃点燃高温

C+O

2 ====CO

2

(碳充分燃烧) 2C+O

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C+CO

2

====2CO

(2)中毒的原因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吸入人体,便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减弱。(一氧化碳有毒,是化学性质)

(3)预防: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气体体积受热膨胀。

2、分类物理爆炸:气球爆炸、锅炉爆炸、轮胎爆炸

化学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氢气燃烧爆炸

3、易燃易爆物及图标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使用优质煤、脱硫煤,在煤燃烧过程中,采取回收二氧化
硫等措施;少使用化石燃料,多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对化
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如煤的焦化、液化,石油的分馏等。
【真题体验】
1.(2022成都)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
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B )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复习与测试
PART
01




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
理;知道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促
进燃烧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PART
知道化石燃料及其重要作用, 了解化
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认识燃料
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PART
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培
养分析、加工图片信息的能力,知道
(3)实验2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点燃 2P2O5

4.(2022永州)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制取氧
气和燃烧条件探究的创新实验。如图:
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②P2O5+6NaOH═2Na3PO4+3H2O
同时放出能量,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燃料

随堂演练

1.(·威海中考)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2.(·台州中考)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3.(原创)下列有关CO2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说明它具有可燃性

C.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4.(·淄博临淄一模)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5.(·淄博周村一模)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 )

A.O2 B.N2

C.CO2 D.水蒸气

6.(·潍坊中考)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7.(·泰安中考)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8.(·青岛中考改编)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9.(·青岛莱西一模)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

(1)已知自然界中存在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这三种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2)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

(3)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

10.(·德州中考)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

因:。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

式:。

11.(·聊城中考)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 (填名称)。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用检验气体是否集满。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填“能”或“不能”)选择A为发生装置。

12.(·滨州邹平一模)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E的作用是。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3.(·淄博淄川一模)今天是实验室开放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桌前,桌上摆有下列仪器:

(1)他们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写出仪器的名称,同学们写出的仪器名称如上图所示,其中你认为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但小组的另外三位同学对此装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同学: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B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但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浪费很大;

C同学:此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实验桌上的仪器中选用一个容量较小的仪器放到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

①请把C同学选用的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

②你认为A同学说此装置不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③C同学改进的装置能解决A、B两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吗? ________。

(3)D同学认为经C同学修改后,上述装置也可用于制取氧气,此时,广口瓶内应放入的固体药品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后正放在实验台上的原因是。

14.(·滨州中考)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试看图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