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社会学批评角度解读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社会学批评和人文关怀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社会学批评和人文关怀【摘要】《局外人》是加缪的代表作,本文试着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和社会学的方法入手,解读这一经典,并指出面对世界的“荒诞”,加缪是怎么施以其自有的人文关怀的。
【关键词】存在主义;《局外人》;社会学批评;人文关怀
《局外人》是存在主义大师加缪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引入社会学中看待个人社会关系的理论工具,来分析造成个人悲剧命运的个人和社会因素,并从加缪的思想中找出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文关怀去面对“荒诞”悲剧。
小说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开始,以”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对我发出仇恨的喊叫声”结束。小说以这种不动声色而又蕴含内在力量的平静语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默尔索。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难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而只是莫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理解的。唯一确实的存在便是大海、阳光,而大自然却压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
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莫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
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女朋友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最终因为在妈妈葬礼上没有流泪,葬礼翌日还和女友游玩作乐而被判处极刑。
社会历史学批评
社会历史学批评
社会历史学批评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和政
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内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是社会历史学批评的一些方面:
1.结构主义:社会历史学批评了结构主义者所认为的社会结构是历史
上的不变的东西。他们认为,结构主义在分析社会历史时忽略了历史的发
展和变化,而过于强调人类行为的起居规律。
2.功能主义:社会历史学批评了功能主义的理论。他们认为,功能主
义过于强调社会制度中每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并假定每个部分都实
现了其功能。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某些部分对系统的功能并没有贡献,或者由于系统的内部或外部变化,系统功能可能会受到破坏。
3.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学批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过于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夸大了经济因素的作用,
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如文化、制度等)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4.历史主义:社会历史学批评了历史主义的理论。他们认为,历史主
义在分析社会历史发展时遵循的是历史事实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历史的
社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等的变化以及人类意志的发展。
5.资本主义文化理论的批判:社会历史学批评了资本主义文化理论的
一些观点。资本主义文化理论认为,个人主义和竞争是资本主义的原动力,而这些价值观也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然而,社会历史学家指出,资本主
义文化理论存在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及其影响。此外,历史事实显示,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并不必然与个人主
义和竞争导向的文化有关。
社会学中的社会交往理论评述
社会学中的社会交往理论评述
一、引言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人们建
立社会关系,满足各种需求,并塑造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社会学中的社会交往理论致力于研究人际关系的本质、形式和影响因素,以揭示社会交往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社会学中几个重要的社会交往理论进行评述,包括交往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
二、交往理论
交往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通信过程是人际关系中的核心。交往理论主要研究人际关系的目标、策略和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德哈维尔与沃尔瑟(1979)提出的“交往目标导向理论”。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中的目标可以分为互惠、自主、支配和抵抗四种类型。人们在交往中追求不同类型的目标,通过交往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此外,交往理论还研究了人际关系中的概念、规范和规则,以及交往对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交往理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评估他人行为的
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进行情感评估和社会属性推断的过程。比较著名的社会认知理论包括心理批评理论、情绪感知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
心理批评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会对他人的言行进行评判,并根据评判结果
对其产生情感反应。通过批评和赞美他人,个体可以在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并且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情绪感知理论则研究个体如何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达,以及这种情绪表达对交往的影响。情绪感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情绪感知来判断他人的真实感受和意图,并通过情绪表达来传递信息、影响他人的情绪和行为。情境认知理论则强调个体在交往中如何理解交往情境和他人的行为。个体通过评估情境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他人的意图和目的,并在交往中做出适当的反应。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社会谴责和社会审判的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社会谴责和社会审判的问
题
社会谴责和社会审判是当下社会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它们与法律审判不同,因为它们没有法定程序,也缺乏权威性,但是它们却能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篇文章将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社会谴责和社会审判的问题。
一、社会谴责的作用
社会谴责是指在社会群体中,某个人或某个社会群体行为不当受到非正式的谴责、惩罚或排斥等行为。社会谴责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方式,能够引起非常强烈的情感反应,当某个人或某个社会群体被社会谴责时,可能会产生羞耻、焦虑等负面情感。社会谴责具有社会批评、警示、启示、教化、教育等作用,能够使受谴责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思考如何改正,并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社会谴责的作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个人行为,也包括社会群体行为。例如,在一些事件中,某个人或某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社会谴责往往成为公众表达情感的一
种方式。社会谴责还能够对社会道德产生影响,可以使社会道德
观念得到强化和规范,为整个社会创造安全、和谐、文明的社会
环境。
二、社会审判的问题
社会审判是指在社会群体中,某个人或某个社会群体行为不当
受到非正式的审判、惩罚或排斥等行为。与社会谴责不同的是,
社会审判常常带有个人情感色彩和不公正因素。它们可能会引起
错误的判断,导致不必要的惩罚和排斥。
社会审判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主观因素过多
社会审判往往受到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判断不够客观公正。在社交网络和互联网上,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是
这些评论有时缺乏基本的事实和证据,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看法和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职场性骚扰现象
从社会学角度看待职场性骚扰现象
随着女性地位和权利的不断提高,职场性骚扰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性骚扰是指在劳动或劳动关系中,一个人以言语、行动或其他方式,对他人实施干扰、威胁、侮辱等不当行为的行为。职场性骚扰通常是寻求权力的一种手段,其实质是一种暴力的行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职场性骚扰现象的存在是历史、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文化因素
性别观念根深蒂固,是职场性骚扰现象的一大文化因素。男性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权力、控制和支配的角色,而女性则被赋予了相对较弱、依赖、被动的角色。这种文化观念在职场中得到了延续和加强:男性独揽管理和掌控职场资源,而女性则常被局限在支持、协助和执行任务等低层次工作。这种不平等结构导致了男性对权力的欲望和女性饱受打压和排挤的现实。职场性骚扰是一种通过性别歧视来表现和陈述权力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主要针对女性和少数族群。因此,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文化是促成和助长职场性骚扰的重要根源。
二、制度因素
职场性骚扰现象的多样性和严重性背后是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对于社会中的行为和反应,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依据社会习俗、
法律规范以及组织和制度的规定进行评价。职场性骚扰的制度根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职场性骚扰防范和惩戒的法律框架
虽然全球的劳动法案已经禁止性骚扰行为,但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实现法律上的“无性骚扰工作场所”。缺乏法律支持和法规的强制执行,太多的性骚扰行为被认为是表露感情、开玩笑或非常规的工作风格而没有受到有效的惩罚。
2.组织和制度性安排造成性骚扰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名词解释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是指一种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包括研究历史背景、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理解社会历史现象,并进行对其进行评价。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批评方法、历史唯心主义批评方法、历史比较批评方法、历史现象学批评方法、历史文本批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辅助研究者在不同角度上进行社会历史批评,并从中得到更为深刻的结论。
在实际研究中,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常常被用于对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人物思想等进行评价和分析。这种方法的运用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从而对现实社会的发展有所启示。同时,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也有助于促进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的发展。
1社会学批评
第一章 社会学批评方法
3 法国批评家戈德曼提出了”有意义的结构”概
念,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结构”. 何谓”有意义的结构”? 就是在文本\创造文本的个人主体\作为社 会文化的超个人主体等三重系统之间,存在着 同构的关系,从而导致意义的发生.
第一章 社会学批评方法
二 社会批评方法的核心概念
起始于19世纪的法国. 1 社会学批评作为一种自觉的批评理论,是斯 达尔夫人的首创. <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1800) <论德国>(1810)
第一章 社会学批评方法
来自百度文库 斯达尔夫人的批评观认为:
(1) 自然环境因素对文学的作用.
(2) 把文学与广义的社会制度相联系:
一 历史的存在 二 当下的存在
是指任何一种文学批 是指文学批评方法又
评方法都是在一定的 社会历史时期诞生的.
具有相对独立性,作 为一种研究方法,它 又是超时空的,具有 一定的可操作性.
第一章 社会学批评方法
一 社会学批评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 社会学批评作为一种自觉的批评理论,
(二)19世纪俄国文艺理论家在理论和具体的
批评实践中确立了这一批评方法.强调文学要” 服务于社会”. 1 别林斯基认为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而且 是为社会服务的,纯艺术并不存在. 2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命题,认 为艺术的美必须隶属于活的现实. 3 托尔斯泰将社会道德视为艺术的首要衡量 标准.
_社会批评
第一章
社会学批评
从本体论来看,文学显然不是发生于影响人类生活的意图,但当文学一旦被意
识到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力时,它便不可避免地具有了种种附加功能,相应地,
也便产生了对文学的种种期待。在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中;如果说“兴”和“怨”是文学的原初功能,则“观”和“群”则是由社会性需求所造成
的文学的附加功能。也就是说,文学除了抒发情感、宣泄积郁,也可以,并且应当能
够“考见得失”(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当与不当之处)、“群居切磋”(彼此交流以达成社
会和谐)。古罗马的贺拉斯所提出的“寓教于乐”的主张,也说明文学作用于社会的
特定功能,即文学不仅是愉悦性情的一种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维护群体利益、引
导道德规范的集团行为。因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文学的可阐释构成中,社
会的、时代的内容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就导致了对文学的社会学批评观
的形成。
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的发展及贡献
(一)文学的“环境、时代、种族”因素的提出
对文学的批评从原初开始即有社会影响及耐代认识的诉求,这种诉求也塑成了
文学的社会历史品格,成为推动文学创作的一种有力的需求性动力。但社会学批评
作为一种自觉的批评理论,应当说起始于19世纪的法国。随着大革命风潮的平息,
在法国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于文学的社会性内容,这既是对现实的逃
离,也是对现实热情的一种虚拟性实现。
最早的社会批评文本当属斯达尔夫人的一系列论述,其中最集中体现其文学思
想的则是《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1800)、《论德国》(1810)等着作。斯达
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
从社会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
作者:罗丹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4期
摘要:社会学批评是将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评判,阐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社会内容,衡量其社会效果的文学批评方法。《追风筝的人》正是一部与民族环境、国家状况、宗教文化紧密联系的作品。
关键词:社会学批评;社会环境;《追风筝的人》;解读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1-0082-01
社会学批评具有文艺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野,是文艺学和社会学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将文学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分析、评判,阐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社会内容,分析其社会传播、衡量其社会效果的文学批评方法。本文以《追风筝的人》为例,用社会学批评的方法来加以解读。无论作家艺术家风格如何不同,他无疑都是社会的一员,因而作品都是受作家所在的社会环境影响,作品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孤立的存在。研究一篇作品需要研究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或反映表现的社会内容。文学作品是社会的写照和反映,而反映社会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也往往是社会学批评家鉴定与评价作品最为重要的标准。文学作品逃脱不了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这种社会学批评角度为我们研究作家、作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作家进行分析,对作家的深入研究是深有裨益的。
小说《追风筝的人》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阿米尔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剧情跨度是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全书类似自传体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和背景非常类似作者本人的经历背景。主人公阿米尔出身阿富汗上流社会,父亲经商积德,在当地非常有声望。故事从童年开始讲起,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儿子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他们两人得了冠军,哈桑为给阿米尔逐回落下的风筝,哈桑受到了一个叫阿赛夫的孩子的侮辱。这些都被阿米尔看到眼中,但是他没有勇气出面救哈桑。阿米尔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愧疚和痛苦,不再跟哈桑要好,同时嫉妒父亲总是对仆人孩子哈桑的温情而心生嫉妒,后来就想办法诬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与钱,虽然阿米尔的父亲原谅了哈桑,但是哈桑的父亲阿里(管家)还是带着哈桑离开了。随后,苏军侵略阿富汗,阿米尔的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到了美国,并将家里的房子托付一个朋友拉辛汗看护。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他找到了病重的老朋友拉辛汗,却得知一个惊天谎言,哈桑其实不是管家的亲生儿子,哈桑是自己的父亲和管家老婆所生,即儿时的伙伴其实是自己的兄弟,被从恤孤院卖到残酷侩子手阿塞夫手中的哈桑的儿子是自己的侄子。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最终他历尽艰辛,救出了侄子,并将他带回了美国的家。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②
从社会学视角浅谈当代中国“丁克”家庭
从社会学视角浅谈当代中国的“丁克”家庭
101080021 黄奕航社会学系
摘要: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类型涌现了出来,逐渐取代了传统单一的家族模式,而其中一个特殊而常见的家庭类型就是“丁克”家庭,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思考的,本文试图通过社会学视角,对“丁克”家庭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提供一种新的社会学认知。
关键词:丁克家庭社会学视角当代中国文化
古人曾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在现代青年的精神世界里似乎早已抹去记忆的烙印。就有这么一族人:他们把传宗接代抛到脑后,拥有婚姻,但不要孩子。他们拥有较好的学历背景;他们有着较高的收入水平,经常外出度假;他们几乎不用厨房,不和柴米油盐打交道;他们消费能力强,不用存钱给儿女……这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悄悄叩开中国的大门的一种非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今天他们的数量仍在增长,他们被称为“丁克”一族。
一、什么是“丁克”
丁克家庭最初在欧美国家出现,英语成为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简称“DINK”。这一概念被传入我国之后,被译为“丁克”。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夫妻双方都有工作收入,自愿不生育的家庭类型。需要强调的是,有生育能力而不愿意生育和由于生理原因无法生育的家庭是有区别的。在西方世界区别二者的有专门的英文对应,前者为”childfree”后者为”childless”。由此可见,丁克家庭的基本要素包括:夫妻双方都有收入、有生育能力、自愿不生育。“丁克”家庭在西方较为普遍。1978年英国就设立了“全英无后组织”,维护那些选择不生育这一方式的夫妇的权利。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研究中心的一篇名为《美国的家庭:1960——1990》的报告中,把“一对没有孩子的双职工”作为家庭的一种组织形式。据美国人口普查局1994年5月公布的年度分析报告,1993年美国有6180万个家庭,其中3480万个家庭无子女,“丁克”家庭已经超过家庭总数的一半以上。
社会学的理论派别与争议
社会学的理论派别与争议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涉及广
泛且复杂的领域。在这个学科中,不同的理论派别产生了多样的观点
和争议。本文将探讨社会学的理论派别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议。
一、功能主义派别
功能主义派别是社会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派别之一。它强调社会
的稳定和秩序,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成的系统。功能主
义认为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起着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功能。比如,家庭、政府、教育等社会机构都有自己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然而,功能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争议。批评者认为,功能主义
过于强调社会的稳定,忽视了社会变迁和冲突的重要性。他们指出,
功能主义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对社会问题的影响。
二、冲突理论派别
冲突理论派别强调社会中的冲突、分歧和不平等。他们认为社会是
由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斗争和冲突所推动的。冲突理论关注社会不平等、阶级斗争和权力关系。例如,马克思主义是冲突理论的代表,强
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且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然而,冲突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批评者认为,冲突理论过于简
化社会问题,将社会现象过分解释为社会冲突的结果,忽视了社会的
其他方面。他们指出,社会中也存在合作和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冲突。
三、符号互动主义派别
符号互动主义派别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行动和互动。他们认为社会
是由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符号交流所构建的。符号互动主义注重个
体的意义构建和行为的解释。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的互动,符号互动
主义揭示了社会的意义和个体的意义构建。
然而,符号互动主义也面临一些批评。批评者认为,符号互动主义
[从丹纳的社会学视角解读余华的《活着》]活着余华
[从丹纳的社会学视角解读余华的《活
着》]活着余华
丹纳所讲的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倾向,它与生俱来,与人身体的气质和结构所包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汉民族的文化从没有中断,几千来汉民族人延续着自己种族的特征。《活着》中鲜明地表现了汉民族的这几种心理特征:亲近自然尤其是土地,坚韧隐忍,追求平和。福贵的出场轻松幽默,一个裸着脊背扶犁的老人嗓音响亮地开导一头消极的老牛:“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福贵的这句话道出了汉民族亲近自然尤其是土地的特征。大约5000年前,汉族主体华夏族就在黄河流域形成与发展,他们来源于土地,有着与土地相似颜色的皮肤,也养成了男耕女织,与陆地上的动植物友善相处的生活习惯,这个种族天生地亲近土地与动物,与土地动物融为一体。汉民族跟其他民族相比,与自然界的关系要更亲密更和谐。中国诗歌里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歌,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都是与这种心理特征息息相关的。福贵年轻时的富有是因为拥有土地与牛,贫穷是因为输光了祖宗留下的土地与牛,最终土地与牛又给了他继续生活重新开始的希望,福贵的生命与他们融合在一起。小说最后:“我看到广阔
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无论是文章的开始还是文章的结束,福贵都是站在土地的怀抱中开始和结束他的故事,他的身体和心灵也如同那广阔的土地,故事在这儿发生,灾难的故事也在那儿被无声息地承受着。所以《活着》这部小说包含着中华民族血液中对土地、自然的亲近与热爱。这让我们看这部小说,觉得亲切熟悉,如同流浪远方的孩子闻到了家乡的气息。
文学批评方法社会学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社会学批评
社会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环境、时代、种族"的因素的提出,接着是"服务于社会"功能的提出,
再次是社会因素向更深层次的结构拓进。
在社会学批评当中,有几个核心概念:环境、道德、结构。
1、环境与艺术的关系:艺术模仿环境,艺术与环境有制约关系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社会和话语。应该说,在原始社会中,自然环境的影
响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话语的环境影响更加明显。社
会环境的影响似乎还限于一种舆论环境,而话语更多创造的是一种情景,两者
都有一定的历史承继性和现实跨度影响。而艺术与环境的制约,首先是艺术受
制于环境,或者说是环境的"复生",而一旦当某种具有历史、民族、社会底蕴
的艺术形式,其艺术自身的某些规律会反过来影响到环境,甚至是给环境制定
规范。
2、道德维度的作用:真正的艺术必然是道德的,我们的原始冲动难以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因为它舍弃了升华的环节。真正的艺术作品应具有作者的
正确且合乎道德的态度、形式美和艺术家的真挚情感。在现行社会中,道德维
度的规范、劝导、监督作用似乎微乎其微,其实不然,舆论和社会群体的意识
形态力量依旧不容小觑,而在我们建设法制国家的同时,道德的维护作用在艺
术中随处可见,或者说,还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影响意识形态的继承和发展。
3、结构("有意义的结构"--戈德曼提出)
"有意义的结构":文本、创作文本的主体、作为社会文化的超个人主体,
它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不用元素之间的必要关系的聚合。
艺术作品的产生来源于一个集体,而在整个社会中存在着这个集体的利益,而创作文本的主体,即作家自身所有的利益必须和整个集体的利益,即社会文
以社会学批评理论解读李白的《静夜思》
以社会学批评理论解读李白的《静夜思》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里面提出了“种族、环境、时代”的原理,在这一理论中,他明确指出了与文艺发生种种联系的诸环境因素:种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等。他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无论物质方面的或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在丹纳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纵观其《艺术哲学》,我们可归纳其观点——文学作品逃脱不了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他认为,作品之所以能形成他特有的风格和特色,与他的家族,所处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笔者窃以为,这种社会学批评角度为我们研究作家、作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作家进行分析,对作家的深入研究是深有裨益的。
下面,笔者尝试着用此方法来解读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让我们再次吟咏这篇千古佳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从种族的角度解读
所谓种族,丹纳解释为“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人们带着它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且它们通常更和身体的气质与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丹纳所说的“种族”,蕴涵着两方面的内容,即“天生的和遗传的些倾向”与民族的特性,也就是所谓一个民族的“先天的特性”和“后天的特性”。“先天的特性”是“不受时间影响,在一切形势一切气候中始终存在的特征”,这是一种较为明显和稳固的特征,而“后天的特性”——民族的特性,相对来说则呈现出一种较为复杂的动态的特征。
从李白的家族看,具体情况为,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那是大唐的最西域,李白即诞生于此。李白五岁时,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故此,李白自号为青莲居士)。各种记载提及此事时均说“潜还”、“遁还”,这真是一个漂泊者的家族。李白以上五六代内,即使是平民,也一定出过一些非凡的人物。他的父亲名叫李客,这显然是一个漂泊者才有的名字,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李白在气质上至少算得上是半个胡儿。李白身上“半胡儿”的异域情调,以及家族时代流传下来的漂泊情怀使得他在刚满二十岁(公元720年)就离开家乡去游成都、访峨眉,几年后则又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而之后的整整四十年里,李白的大部分生活都在四处漂泊,四处流浪。夏立君在《在西域读李白》里面说得好,“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有诗为证。李白在他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自称为“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他从西域来,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飚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骠悍与纯粹,同时也塑造了他的游侠气质。
社会批评案例分析
社会学案例批评分析
此批评案例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卢那察尔斯基认为人的精神疾患既有社会学因素,又有病理学因素。因为,一方面精神疾患是人所处的阶级地位的变化,社会环境的恶化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它是人的机体应对外界变化所产生的合理反应,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机体反应论。当人在其熟悉的环境自然生存时,就不会产生机体上的变异,而当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时,人的机体,也即精神状态就会做出相应的回答。二、社会学因素与艺术密切相关,因为人总是要处于社会之中,客观社会经济条件之外人根本没有,人的每一举动和每一种具体思想的形成,都不能脱离社会经济条件来阐释和理解。三、人的精神疾患与艺术密切相关,卢那察尔斯基认为,艺术家的心理是“反常”的,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感受能力和以特殊方式感染他人的能力,同时还是易于冲动的人,否则他们可能感受颇多而无法将其传达给其他人。四、人的个性与艺术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个性的力量是艺术生成的根本要素之一。因为患有精神疾患的人并不是都成为了艺术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走向了顺从,只有少数人走向了艺术,这里存在着人的个性独创性问题。文学史家要充分重视艺术家的个性及其个性的社会渊源和社会影响,将个人因素置于社会网络之中。五、个性的力量固然伟大,但它不能仅仅成为纯粹私人性质的个性,个性的力量必须与相应的社会学意义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力量,过于私人化的个性不免流于庸俗。
在卢那察尔斯基观点中,我认为其有关心理疾患与艺术的关系的观点显得过于片面,他只看到了心理疾患有可能造就一个艺术家;没注意到艺术家也许会因心理疾患而葬送其艺术生命;也没有注意到患有心理疾患的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依然受到理性的制约。
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社会学批评
文 化 研 究 视 域 下 的社 会 学 批 评
丁 云 亮
(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 安徽 芜湖 2 10 ) 40 0
摘 要: 作为一种传统理论 与方 法, 社会学批评在 e外文论 史上 留下 了 明的印记。 e 鲜 对文学事实的多维认知和理 解, 形成多种相互联系又相互 区别 的理论范式。文化研 究思潮的兴盛, 文学观念 的更新 , 使得文学社会学批评 重新受到重视 , 并有复兴之势。有关文学本质 、 文化表征 等固有议题 , 也被赋予 了新的涵义 。
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过比较 , 发现了个体在艺 术表现时的有限性 。 他认为, 在整个欧洲文化变迁过程
收 Biblioteka Baidu 日期 :00 0 — 8 2 1— 2 2
中, 文艺复兴被看成 由整体价值 向个人主义转变的重 要阶段 , 之前的中世纪许多思维和情感受到权威主义 的万能教会 的控制 , 都呈现出整体价值性质 , 衡量艺 术 品优劣的依据不是作品的表现方式而是叙写的内 容, 文艺复兴运动改写了人们对文艺的认知, 作品成为 拥有特殊技能或感觉的个人的创造物。不过 ,文艺复 “ 兴运动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艺术的本质 , 它仅仅改变了 艺术家们的工作环境, 把他们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 , 使他们拥有了某种特殊的行动 自由”1 [, 1社会结构和“ 经 济形式” 仍然有力地左右着艺术生产的流程和格调。 文艺与社会的紧密关联 , 为现代文学批评理论拓 展思维空间提供了基础 , 同时也使文艺学学科发展获 得了新的动力。文艺家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 自身的 内部研究 以及对作家身份的外在探明, 而是有意识地 将文学纳入更广大的范围与领域进行审视。 埃斯卡皮 作为较早 的社会学批评家尖锐地指出, 像宗教 、 艺 性、 术一样 , 文学在其流变、 定型过程中, 了诸多保护 形成 性的清规戒律 , 研究作家的职业类型、 品的传播方 作 式乃至把读者当作消费者 ,颇有渎圣之嫌” “ ,但实际 上, 传统的文学观念是 “ 描述一种社会文化事实 的, 而 不是一种审美事实” 】 [。他借涂尔干“ 2 社会事实” , 概念 提出了“ 文学事实” 这一研究对象 , :凡文学事实 他说 “ 都必须有作家、 书籍和读者 , 或者说得更普通些 , 总有 创作者 、 作品和大众这三个方面”于是 , ; 文学活动不 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单一创作行为 , 而是一个互动交 流的过程 ,通过一架极其复杂的, “ 兼有艺术 、 工艺及 商业特点 的传送器 , 把身份明确的( 甚至往往是享有 盛名的) 一些人跟多少有点匿名 的( 且范围有限的) 集 体联结在一起” 】 [ 因之, 3 。 文学除了作为范畴研究 , 还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社会学批评角度解读《变形记》
【摘要】
社会学批评强调文学为社会服务的功用性,试图从“环境”、“道德”、“结构”等方面对文本意义进行内外结合的阐释以寻求“作者”“作家”“社会”三者的内在勾连,它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广阔的艺术视野。本文致力以《变形记》为模本,将其置于社会学批评理论的框架建构下解读“异化”背后的社会学内涵!【关键词】
卡夫卡社会学批评《变形记》道德
戈尔曼曾说:“小说的特点就是在一个衰变了的社会中以一种衰变了的方式寻求确切价值的故事。”这无疑为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创作做出了恰如其分的阐述。
从宏观上着眼,小说构想了推销员格里高尔离奇变成甲虫后遭冷落嫌弃的种种遭遇,直至最后死亡的惨痛经历。诚然,这是个荒诞而悲哀的故事,社会学批评中的“有意义结构”理论寓指:某一整体概念、艺术形式、社会现实间必然存在着的沟通关联,且是通向对真确价值寻求。这样其荒诞性即被赋予了理性的深刻内涵,而这深刻理性意也就是文学道德性的表现形式。
小说的主题是“变形”即“异化”,将其置于社会学批评分析的模因观中从以下三个微观角度进行剖析:
一.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
作者对自我的稳定性、可靠性、理性等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认为自我的核心不是理性而是本能欲望,因此在作品中大量表现人物意识的混沌与虚幻。格里高尔从未真正认识自己,变形前他太忙为了谋生,他不得不那么卑微,那么怯懦,在变形的过程中,人身体的各部分和他的整体是逐渐分离的,变形是荒诞不经的,它表现的主题是:丧失自我的悲哀和寻找自我的失败。格里高尔在"累人的差事”和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完全失掉了自我,他想找回生活的乐趣,自我的
价值,但彻底失败了,变成了一只人人恐惧厌恶的大甲虫人的变形,是自我"异化”的一种写照人的习性渐渐消失,而"虫性”日益增加,
大甲虫是一个绝妙的艺术象征,它象征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处境,它象征了自我的一种怯懦,逃避和封闭。显然这里作者对这种自我的丢弃持否定厌恶的态度。因为真正的艺术必然是道德的,是本能冲动转化为文学形态的高级形式。
(二)人与人的关系:
格里高尔在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当一个人被人依赖时,他与别人的关系自然会处于正常状态。但他一朝成了大甲虫,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兄妹关系突然间发生了转变,显示出一幅极端自私、冷漠、残酷、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亲情伦理之情荡然无存。显然在金钱物质利益社会里,人性发生了“异化”,在卡夫卡笔下构建的“综合语境”之中,父亲等亲人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丑化,究其成因,我们将之放于斯达尔夫人构建的“环境”理论体系之中:“艺术模仿环境论”认为艺术作品是对创作者所处环境的模仿。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他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卡夫卡从小就感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显然在作家卡夫卡的经验世界中亲情是冷漠的,因而其也相应的折射于笔下构建的理念世界,某种程度上“变形异化”,“虫身人心”的格里高尔即是他自己的写照,通过作品控诉身边的世态炎凉。
其中的文学道德体系中的“教化”作用和第一点一样从反面让人们对书中恶行“引以为鉴”。
再者卡夫卡的生活经历等阴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综合语境”的整体性构建,从而形成其特色迥异的叙事技巧于话语建构方式,冷漠质朴的叙述方式,将作者完全从作品本身抽离出,以一种近乎“零度冷漠”化的姿态叙述着笔下令人愤慨的荒诞世界,尽情释放文学的张力。也正是因为其家庭环境的阴影对其心理上造成阴影,致使文本也弥漫着孤独感、恐惧感、负罪感,这些正是卡夫卡人格的折射。三.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运用幻觉、梦境、错觉以至扭曲,变形的手法重新把生活加以歪曲变形,使人觉得荒诞不可思议,然而透过这种迷惑才能让人看到生活的真实。他揭示的是一种普通的人类生存状况。主人公格里高尔就是典型的一例,他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一旦失去谋生的能力,不能自食其力,就犹如甲虫,遭人厌弃,造成人变虫的深层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人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逐渐变得
麻木、机械、萎缩,成为工具,成为"非人”。
显然这一“异化”现象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勾连,作家置身于环境中,其文本的创作不可能与之脱离,环境与艺术两者相互制约,艺术是环境向人显现的阐释方式,也是人借助于艺术对自身的阐述,或者基于自身立场的叙事,进而阐释环境。卡夫卡通过《变形记》这一文本叙事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另外一方面
向读者展现了奥匈帝国行将奔溃的时代图景与资本主义的嘴脸。
当然对于“道德”“真确价值”的追寻,因为社会的衰变隐藏了本质的真实,而个体的人也处于这种衰变之中,他以个体的身份将无法承担拯救这衰变的责任,他必须寻求在群体精神中找到守持真确性的源泉,并以一种与社会衰变相适应的衰变形式将其纳入一种艺术的“有意义的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带着面具扮演着种种角色,互相企求理解而又把各自内心隐秘藏得很深,当人么在夜阑人静扪心自问,为人格分裂而悲哀,深感心灵的孤独与寂寞时,我们不就看到了这些人身上有一层甲壳似的外壳吗?如此看来,格里高尔的变形折射了西方现代人的乃至社会芸芸的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独,这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这里自然凸显出了文学的道德关怀文学作品得以构建的基础即为道德标准的建立,否则文学也将丧失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而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文学必然是道德的。
《变形记》作为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不仅展现了小说主人公悲剧性命运,而且在“环境”“结构”“道德”层面反映现实,剖析社会,揭示了自我个性的丧失,世态炎凉的冷漠,社会“异化”的畸形,使现代性的小说极富时代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李佩芸《试析〈变形记〉所揭示的各类关系的异化》
《社科纵横》 2015(5)
4.任卫东《变形——对异化的逃脱》《外国文学》 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