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芭蕾舞剧与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异同点

合集下载

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比较各自艺术特征

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比较各自艺术特征

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比较各自艺术特征东西方舞蹈之间的差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东方看手,西方看脚.”

东西方舞蹈截然不同.它们一个注重手的多姿多彩一样,一个注重脚的千变万化。首先;西方舞蹈代表“芭蕾舞”,芭蕾舞的技术,尤其是腿脚的功夫。开,绷,直,立、轻、稳、准、美,芭蕾的八大美学原则,形成了内聚上提,放射型的用力方式,飞升彼界,轻灵飘忽的动势体态,及几何形状的动态形象。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表演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演变成有情节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舞的基本要素。这种足尖站立的技艺,把芭蕾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芭蕾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音乐性的发展。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弗拉明哥舞铿锵有力,脚法细腻多变。东欧民间舞蹈玛祖卡、高加索舞蹈,脚下功夫实在了得,热血沸腾,轰轰烈烈;欧洲地区以后衍生的宫廷舞、小步舞、探戈、狐步,强调人腿的复杂与情感变化。足球之邦拉美诸地,由于殖民混血的结果,使人民在下肢舞蹈的变化中,更是发扬光大;印、欧、非混血产生的桑巴舞、恰恰,脚法眼花缭乱,激情洋溢。

芭蕾艺术与当代民族化芭蕾的发展

芭蕾艺术与当代民族化芭蕾的发展

芭蕾艺术与当代民族化芭蕾的发展

一、芭蕾美学

(一)芭蕾审美的确立

意大利优秀的舞蹈家玛丽·塔里奥妮是历史上第一个采用足尖技术的芭蕾舞者。她的作品舞剧《仙女》于1832年3月12日在巴黎歌舞剧院舞台上首演,从此开创了“白裙芭蕾”时代,她飘逸的过膝白裙成为芭蕾舞的服装特点;足尖鞋构成了芭蕾特有的艺术标志,也是芭蕾艺术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三长一小”即长胳膊、长腿、小脑袋成为芭蕾舞蹈的形体的审美标准。塔里奥妮首创了一种轻盈飘逸的舞蹈风格,将芭蕾舞蹈的审美基础确立了下来。

(二)“开、绷、直、立”的审美规范

芭蕾自诞生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其审美标准可以用“开、绷、直、立”来概括,这一基本标准的确立是在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创办的皇家芭蕾舞学院时规定的,它与若干固定的舞姿和脚位一起,自创立之初便运用至今,构成古典芭蕾舞美学的核心。因为芭蕾艺术源自于古希腊文化,其中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人的哲学思想影响最深刻,而此二人的理论显示出了对立性,此二人两极分化的基本精神构成了西方芭蕾的审美取向:开放性、散开式、放射状的形态特征。

“开”指肩、胸、胯、膝、踝分别向外展开至最大限度;“绷”指紧绷的膝盖、脚背等;“直”指身体挺拔向上的感觉;“立”指身体重心上移,以便为高空动作做准备。

(三)中国芭蕾艺术的民族性

就像西方浪漫主义芭蕾以仙女形象来塑造一样,中国芭蕾展示的民族性主要也是由塑造人物形象来实现的,如著名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是典型的中国革命英雄形象。无论哪个国家的艺术发展与民族性都是分不开的,艺术的民族性来源于民族风俗、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等多种元素,既体现了民族的审美理想又反馈给民族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分析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分析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分析

芭蕾舞剧是西方独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形式,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便一直受到中国舞蹈创作者的继承、融合与创新,从题材选择、动作编排、音乐创作、舞美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中国化的再创造。基于此,文章就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进行分析。

标签:芭蕾;民族化;音乐舞美

1 题材选择的民族化

当芭蕾舞剧踏入中国的土地之后,受到环境和受众群改变的影响,创作者首先就得以中国化视角对芭蕾舞剧的叙事题材进行改造和选择。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雄厚的文化积淀,能从中摄取的舞剧创作素材自然也丰富多样,就现当代创作的中国芭蕾舞剧作品而言,大部分的题材主要来自对中国的戏曲、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真实(历史)事件等的改编,原因在于这些题材具备了舞剧该有的“剧”的性质,它们富有的故事情节能够直接为整个主题内容搭建骨架,使得舞剧具有可舞性。同时,摆脱“王子、公主”式的欧洲风格,而用西方芭蕾跳中国题材,也更符合本土观众的审美逻辑,从而奠定良好的观众基础。

50年代初,芭蕾舞剧《鱼美人》的成功,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民族芭蕾舞剧探索的大门。它取材于传统的中国神话故事,并且广泛吸收了中国民间舞蹈素材,其民族化的理念对后来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题材的民族化直接影响着主题的民族化,在此之后的《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堪称经典之作,不仅在选材上极具中国特色,更适时地在革命时期展现出了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改革开放时期,大量取材于文学著作的优秀民族芭蕾舞剧涌现出来,为新时期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90年代到新世纪初,一批充满现代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在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如《二泉映月》、《黄河》、《春之祭》等,再到近几年的《八女投江》、《鶴魂》、《花木兰》等都各具特色,创作者们以中国故事为根基,拉近了芭蕾这个所谓的“舶来品”与中国观众之间的距离,勾画出了当前新时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多元化蓝图,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蕴和精神内涵。

浅析西方现代芭蕾的审美特征对我国现代芭蕾的影响

浅析西方现代芭蕾的审美特征对我国现代芭蕾的影响

色, 不再拘泥于西方传统的禁锢 , 但对 于 2 0世纪西方现代 芭蕾 来说走民族化的发展 路线确是必然。可以说 , 对芭蕾 变革 起到 直接与重要作用的有五个人 , 他们是美国现代舞蹈先驱邓肯 、 俄 国芭蕾 改革家福金 、 俄 国文化经纪人佳吉列夫 、 法 国印象派作曲 家德彪西和俄国新古典 主义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 从 这些艺术 家 的作品来看不难发 现, 他们 的创作都不 同程度 的受 到本 民族 文化的影响 。其中佳吉列夫 可以说是芭蕾驶向新大陆艰难航程
缺少的。
1 1 0 1 6 9 )
现代芭蕾的元素 , 这不仅是 因为芭蕾是传 自西方的艺术 , 其更深 层次 的原因是“ 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与认 同。 ” ‘ 就总体而言 , 两 者的相同点是都具有 历史的传 承因素, 不同的是受异地历史环 境及文化素养 的制约, 形成 了各 自的审美观 ” , 同西方现代芭 蕾对古典的传承一样 , 我国 的传统 民族文化也在现代芭蕾舞 中 借鉴 、 传承下来 。从新 中国的第一部舞剧《 和平鸽》 到2 0 0 8年 的 《 牡丹亭》 , 我 国芭蕾舞剧走 过了探索、 变革 、 停滞 、 复苏 、 发展等 不同时期 , 在选材上 , 我 国芭蕾舞剧分别 以革命抗 战、 历史故事 、 文学作品为题材 , 叙述我国的历史文化故事 , 在手法上也融合 了
的掌舵 人 , 他 虽 未 学 过芭 蕾 却 独具 慧 眼 , 他 结实 了许 多 俄 罗 斯 优 秀 的艺术家并把他们组织 在一起 , 把俄罗斯优 秀的文化介绍给 欧洲及世界 。由此可见 , 2 0世纪西方现代芭 蕾成 长在民族化 的 土壤里 , 从某种程度上也 为我 国现代芭蕾的发展带来了启示 。 3 继 承 文 化传 统

从西方芭蕾和中国古典舞看中西方舞蹈艺术的传承

从西方芭蕾和中国古典舞看中西方舞蹈艺术的传承

25纸 贵

的新领域。最终,人们可以把吉

林省满族旅游区、民俗村打造成

具有生态价值的旅游景观。

三、结语

满族民俗文明饱含着对自然

的感悟与智慧,是热爱自然的文

化,是保护自然的文化,是合理

利用自然的文化,是绿色生态文

化。满族渔猎文明中物我相融的

自然精神,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

颗璀璨的明珠。

通过对吉林省民族生态旅游

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模式的研究,

深化吉林省满族旅游经济的开发,

这有助于带动吉林省旅游事业的

进一步发展,打造和弘扬吉林省

特色民族旅游文化。同时,可以

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更好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经

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动力,促进我

国全面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生态化整合。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吉林乌拉满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B144)、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 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式研究与项目化实践’在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JG201703)的阶段性研究成 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晓林(1976-),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舞蹈作为八大艺术派系之一,

从远古时期人类的劳动起源说发展

至今天,全球各地已经形成了非常

庞大的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可谓百花争鸣。而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些舞蹈种类逐渐消逝,一些舞蹈

种类不断演变,一些新的舞蹈种

类也不断孕育出来。

西方的芭蕾舞和中国的古典

舞便是在当地的传统艺术中孕育

出来的新舞种。不过,显而易见

的是,西方芭蕾舞在世界舞台上

浅析西方现代芭蕾的审美特征对我国现代芭蕾的影响

浅析西方现代芭蕾的审美特征对我国现代芭蕾的影响

浅析西方现代芭蕾的审美特征对我国现代芭蕾的影响

作者:阎欢

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7期

摘要:芭蕾舞孕育在欧洲的文化土壤之中,受到世界的瞩目,而我国芭蕾舞艺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的问世,我国现代芭蕾舞剧在世界芭蕾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我国芭蕾舞直接受到西方古典与现代芭蕾审美特征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其成长也伴随着欧洲社会与人文等外界因素的发展与变革。由此,本文将从我国以及现代西方芭蕾的审美特征切入,旨在研究西方现代芭蕾的文化审美对我国芭蕾的发展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我国芭蕾;西方现代芭蕾;现代艺术;审美特征

于2012年6月在保利剧院上演的中国现代芭蕾舞剧目《末代皇帝》取得圆满成功,国际在线的记者发表评论说:“让中国的皇帝、皇后踮起脚尖,用西方芭蕾语言讲述一段中国近代史,是一次创举……该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编舞突破了古典芭蕾的藩篱,将以往演员中规中矩的上肢解放出来,用现代舞蹈语汇尽情抒发艺术魅力……”[1]由此可见,尽管我国现代芭蕾正努力摆脱西方传统芭蕾在剧目、技巧上的禁锢,逐步建立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但其审美情趣与特征却仍受到西方芭蕾的影响,尤其是西方现代芭蕾,当然,这对于中国芭蕾自身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

1借鉴是创新的源泉

西方现代芭蕾舞剧《春之祭》的成功展示了传统芭蕾与现代舞的完美融合,作品《红色娘子军》让我们看到中国芭蕾舞“洋为中用”实践的成功,中西方现代芭蕾舞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借鉴是一切艺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土壤。

现在的人们把20世纪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芭蕾的影响当做分界线,把这以前的、遵循原有程式规范和风格特征的作品归为古典芭蕾,而此后的则称为“当代芭蕾”或“现代芭蕾”,其特征主要是:题材大多有别于以往的选择范畴或是在形式上进行创新与发展,肢体动作借鉴了其他舞蹈语汇和表现手法,变得更加灵活、多变与生活化。西方现代芭蕾不断地在借鉴中吸取姐妹舞种的动作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的精华,这也带动了我国现代芭蕾的发展。

西方芭蕾舞剧与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异同点

西方芭蕾舞剧与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的异同点

古典芭蕾舞经典赏析

论西方芭蕾舞剧与中国民族芭蕾舞剧

在看点上有何异同点

班级:08科文音乐表演

学号:*********

姓名:***

【摘要】芭蕾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艺术。欧美芭蕾历史虽经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也形成了各个不同流派,但它们万变不离其中,都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上,而中国芭蕾舞则与西方芭蕾有着微妙的差异它建立在中国舞,戏剧舞,民族民间舞基础之上,具有民族性。

芭蕾舞剧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三种艺术形式的密切合作造成时空一致、视听统一的艺术效果,这正是芭蕾舞剧具有独特魅力之所在。相对于欧洲芭蕾艺术的发展,我国的芭蕾舞蹈艺术发展几乎晚了3个世纪,虽然我国的芭蕾艺术起步较晚,但却呈现出超速向前发展的趋势。

外国优秀代表作品主要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仙女》、《吉赛尔》、《葛姵莉亚》等等。

中国优秀代表作品主要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牡丹亭》、《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

【关键词】芭蕾艺术、民族风格、西方芭蕾、中国芭蕾、舞蹈技巧

【正文】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宴会芭蕾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演出了《奥菲士》。当时的表演形式与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看点在于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

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对比分析

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对比分析

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对比分析

音乐在芭蕾舞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芭蕾舞剧的质量及其艺术水平与芭蕾舞剧所运用的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可以说,音乐对芭蕾舞剧的成功与发展有着关键的决定作用。18世纪以前,通常以朗诵、歌唱、杂耍等要素来阐述故事,自英国舞蹈家约翰·韦弗在《马尔斯与维纳斯的爱情》中借助音乐、舞蹈,以哑剧的形式来叙述故事,音乐与舞蹈、哑剧的结合为芭蕾成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铺平了道路,“情节芭蕾”或者说是“戏剧芭蕾”诞生。自此,芭蕾成为了仅包含音乐与舞蹈这两个要素的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芭蕾音乐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从最初的附加条件,因其独特的魅力,为芭蕾舞剧提供源源不竭的创作源泉,逐渐成为芭蕾舞剧的核心要素。

对芭蕾音乐的艺术性做出重要贡献的,不可避免地要谈及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是古典芭蕾的代表者,他最出名的三部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将交响音乐的特征引入到芭蕾音乐中,使音乐成为芭蕾舞的“灵魂”,自此音乐在芭蕾中起了主导作用。而现代芭蕾舞剧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则是斯特拉文斯基,他所创作的《春之祭》《火鸟》等作品被视为对19世纪欧洲传统音乐的颠覆和挑战,在诸多方面有着一种彻底与古典芭蕾舞剧音乐决断的决心。

据此,本文试图通过古典芭蕾代表柴可夫斯基与现代芭蕾代表斯特拉文斯基两位大师的芭蕾舞剧音乐作品,对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舞剧的音乐进行对比探析,探索芭蕾舞剧音乐的转变。

一、音乐创作背景的对比

音乐创作家的音乐创作虽然与个人特质有极大的相关性,但不可避免地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从西方芭蕾和中国古典舞看中西方舞蹈艺术的传承

从西方芭蕾和中国古典舞看中西方舞蹈艺术的传承

从西方芭蕾和中国古典舞看中西方舞蹈艺术的传承

作者:李丽莎

来源:《牡丹》2019年第02期

舞蹈作为八大艺术派系之一,从远古时期人类的劳动起源说发展至今天,全球各地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谓百花争鸣。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些舞蹈种类逐渐消逝,一些舞蹈种类不断演变,一些新的舞蹈种类也不断孕育出来。

西方的芭蕾舞和中国的古典舞便是在当地的传统艺术中孕育出来的新舞种。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西方芭蕾舞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比中国古典舞要大很多,除去一些客观因素外,其也取决于中西方在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的差异。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的分析对比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起源还是建立时间,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都有很大区别。

一、前身

中国古典舞的前身为中国古代舞,虽然也借鉴了一部分戏曲、杂技、武术等相关艺术门类的元素,但主要还是传承了中国古代舞蹈的特征。无论是最早古文献中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武》《云门》,还是盛唐时期由西域传来的敦煌舞、胡旋舞,这些都是中华传统舞蹈艺术的瑰宝,也是现在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根。但这些优秀传统舞蹈作品都因为儒家思想的禁锢和缺乏统治阶级的推崇等诸多因素而失传,人们现在只能通过相关文字和壁画等进行考察、大致领会,而无法还原其当年的风采。

反观芭蕾舞,其前身为欧洲宫廷舞,宫廷舞起源于欧洲民间流传的性格舞,兴盛于欧洲宫廷皇室,被认为是高贵的艺术,由于贵族和统治阶级的推崇和支持而流传至今,并衍生出了芭蕾舞这一新的舞种。而在西方一些芭蕾舞比较兴盛的国家,如俄罗斯,把芭蕾舞称为“古典舞蹈”,也就是说,芭蕾舞就是西方的古典舞。由此可见,芭蕾舞对其前身——欧洲宫廷舞的传

中国民族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

中国民族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

中国民族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舞蹈文化。中国民族舞和西方芭蕾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舞蹈形式。本文将

比较中国民族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历史背景、舞蹈风格、舞蹈技巧和表

现形式等方面的差异。

一、历史背景

中国民族舞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自古汉族、少数民族以及

华夏族群在婚礼、祭祀等场合中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识形态。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舞蹈风格各异,但都注重舞者的自由舞蹈技巧

和表达力。

西方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并在法国得以发展和完善。芭蕾舞距今

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而且在欧洲和美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

芭蕾舞最早是宫廷舞蹈,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严格而优雅的舞蹈形式,注重舞者的姿态、技巧和舞蹈形态。

二、舞蹈风格

中国民族舞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节奏感而闻名。不同的舞蹈形式

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汉族舞蹈、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等,每个

舞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方式。中国民族舞注重舞

蹈动作的丰富多样性,舞者需要具备灵活性和优雅的舞蹈技巧。

西方芭蕾舞注重舞者的身体姿态和技巧,追求舞者的优雅和表现力。芭蕾舞的特点是高度标准化和规范化,舞者需要具备严谨的训练和精

湛的技巧。芭蕾舞的动作较为精确和繁琐,舞者需要通过持久而艰苦的训练来达到舞蹈的完美状态。

三、舞蹈技巧

中国民族舞技巧主要包括柔韧性、协调性和表现力。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舞蹈基础和身体素质,灵活地运用身体各部分进行动作表达。例如,某些舞蹈需要舞者扭动腰部和肩部来表现某种情感,而某些舞蹈则需要舞者跃起和旋转来展现力量和优雅。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审美差异性比较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审美差异性比较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努 力推动中国古典舞走向世界舞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感谢观看
再次是宋元舞蹈阶段,这一时期舞蹈逐渐向戏曲转化,更加注重情节和人物 性格的表现,如《紫钗记》、《西厢记》等。最后是明清舞蹈阶段,这一时期舞 蹈更加市民化,表现内容也更加广泛和丰富,如《牡丹亭》、《桃花扇》等。
中国古典舞与现代舞蹈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在起源时间上,古典舞起源 于古代,而现代舞则是在20世纪初才传入中国。其次是在表现形式上,古典舞注 重技巧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而现代舞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由化的表现。最后是 在文化内涵上,古典舞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而现代舞则更加社会 问题和人类内心的探索。
未来对于中国古典舞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探讨古典舞 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以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其艺术价值。二是加强古典舞 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古典舞。三是 推动古典舞与现代舞的交流与融合,为现代舞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古代舞蹈,历经数千年 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本次演示将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进行 深入探讨,并阐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典型案例
《天鹅湖》是西方古典芭蕾舞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 剧之一。该剧以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芭蕾舞独特的动作美和音乐魅力。其中, 舞蹈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造型演绎了白天鹅和黑天鹅的形象,以及各种不 同的舞蹈场面,如群舞、双人舞、独舞等。同时,该剧也受到了不同文化和时代 的欢迎和推崇。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的比较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的比较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的比较

作者:刘婷婷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艺术门类,其历史感和民族文化特质更积淀厚重,源远流长。中西方舞蹈在表现各自文化生命经验时,鲜明地体现出了两种文化不同的心理特征。两种不同风格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底蕴与特征,本文试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在起源,发展背景与技巧和审美的比较浅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古典舞;芭蕾;技巧;审美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93-01

一、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起源上的比较

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起源中相似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中国古典舞从其起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相较于中国古典舞,相传,芭蕾最早起源于意大利,而形成于法国,十八世纪传入俄国。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才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形式,创造了足尖舞蹈技巧,发展了各种腾空跳跃和旋转技巧,并产生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芭蕾,从法语中翻译出来有三层含义,一是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二是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三是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论中西方芭蕾舞之异同

论中西方芭蕾舞之异同

神似”与“形似

论中西方芭蕾舞之异同

芭蕾——始终给我优雅、高贵、脱俗的感觉,也一直渴望穿上白天鹅的芭蕾舞裙,在舞台上哪怕唯唯诺诺的演出一次也好,恨自己只会幻想,喜欢了这么久的芭蕾竟从没有真正的打算去了解她、探究她,如果不是因为老师布置了这个题目,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会不会就这样被我拖进那如死水一潭的混沌生活中……

此习作所有与芭蕾专业相关之文字全部选自《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李永明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

我们开始吧

芭蕾(Ballet)是一门表演细腻、技艺精湛、魅力无穷、使人心旷神怡的艺术。它那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跳跃以及富有韵味的脚尖旋转常常把人们带入梦幻般的艺术世界,她的高雅与美妙堪称人类文明进步的精华,被奉为“舞蹈艺术皇冠之珠”。

芭蕾艺术从诞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人们开始总是人体的价值和作用,再加上古罗马和古希腊古典文化遗产的深远影响,意大利成为文化复兴的发源地,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猛发展,尤尤其是在艺术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芭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开始,

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

早期

的芭蕾在萌芽时期,吸收了各种不同的养料,其中在戏剧结构和演出形式上,早起芭蕾借鉴了希腊的悲剧和喜剧、罗马的拟剧,乃至于中世纪的职业喜剧;罗马

精品文库

欢迎下载 2

的拟剧对芭蕾中哑剧成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初的芭蕾动作语汇,贝便是 直接搬用了当时的宫廷舞会上的舞步,以及整理吸收了以种种形式流传下来的欧 洲民间舞蹈”。此后,经过数代芭蕾舞教师、编导和演员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古 典芭蕾技术技巧越来越丰富,直到19世纪20年代,脚尖技术开始被广泛采用, 双人舞的托举技巧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古典芭蕾技术的难度和表现力得到了很 大的提高。芭蕾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却成型与法国,又在俄国达到鼎盛,最后 从各国走向世界各地。在整个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芭蕾先后经历了五大时期: 早起芭蕾时期(启蒙主义时期)、浪漫芭蕾时期、古典芭蕾时期、现代芭蕾时期, 最后是当代芭蕾时期。纵观其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它是那样的魅力无穷, 顽强的生命力活跃在世界舞坛。

从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看中国舞剧的发展

从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看中国舞剧的发展

从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看中国舞剧的发展

近几十年我国的舞剧有了很大的发展, 许多的艺术家和舞蹈团体积极开拓, 做出了瞩目的成绩, 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舞剧作品,在第二届“国家精品工程”评选中被评为十大精品剧目之一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该舞剧在音乐、舞美、舞蹈织体、服饰和一些外部因素的表现上有了很多大胆的突破,为中国舞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舞剧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简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它是根据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的同名电影改编舞剧的编剧和导演都是张艺谋,舞蹈由王新鹏和王媛媛创编, 舞剧的音乐创作者是陈其纲, 它的首演时间是2001年。

(一)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特色该剧为人们展开了一幅旧民俗风情的画面, 看戏、打麻将尽在其中, 中国特色非常鲜明。编导在注重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各种艺术门类的精华, 做到了和谐统一、情节连贯、结构紧凑、亮点不断。尤其是在舞美、音乐、舞蹈形式的表现以及对视觉语言的杰出把握上都让观众耳目一新。

1极赋民族特色的芭蕾交响音乐。舞剧《大红灯笼高高

挂》的作曲家陈其纲在大量采用京剧、民歌、民间曲调、民间打击乐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 营造出了旋律优美的双人舞音乐、京剧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 还有具有仿声效果的洗麻将、家丁挥舞乱棍的声音。音乐听似素材杂乱, 但都恰如其分、自然流畅。

2变换多彩的电影表现手段。电影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在这部舞剧中还展示出了他对视觉语言的杰出把握, 以及在空间蒙太奇和视觉心理暗示处理上的高人一筹。(1) 运用视觉暗示的手法将剧中蕴含的内容清晰低展示给了观众。开场的红灯笼不但与剧名相呼应,更重要的是红灯笼在中国代表着喜庆, 可见舞剧的开始会有喜事。而多层落地可活动的隔扇门的开合制造了不同的环境, 呈示了不同的剧情。(2) 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剧情的发展看起来更加自然生动。第一幕洞房花烛夜的段落中, 纸幕后扭曲挣扎的光影, 穿破纸幕的爆发以及大幅红布的飘落不但具有极高的视觉冲击力, 还暗示了处子花蕾被摧残的剧情, 深深蕴涵着这个夜晚的悲哀。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

舞蹈技巧的比较
中国古典舞
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强调身体的韵律和节奏感。技巧方面包括身体各部 位的独立运动,如腰部、胸部、头部等,以及各种跳跃、旋转、翻滚等高难度动 作。
西方芭蕾舞
注重身体的线条美和肌肉力量,强调身体的挺拔和稳定性。技巧方面包括各种跳 跃、旋转、平脚、抬脚等高难度动作,以及各种复杂的步伐和组合。
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
通过对不同舞蹈体系的比较和研究,可以挖掘和传承优秀 舞蹈文化,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可以为 舞蹈创作和表演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灵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两种基训体系在舞蹈风格、审 美观念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 也存在差异。
通过对两种基训的比较,可以 更好地理解不同舞蹈体系的特 色和优势,为舞蹈教育和实践 提供有益的借鉴。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促进中西舞蹈文化交流
通过加强中西舞蹈文化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认识, 推动舞蹈艺术的共同发展。
创新舞蹈教育体系
在保持各自舞蹈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和融合不同 舞蹈体系的优点,创新舞蹈教育体系,提高舞蹈教育的质 量和水平。
中国古典舞基训的训练内容
基本功
中国古典舞基训注重基本功的 练习,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柔韧 性、力量、协调性等方面的训
练。
身韵练习
通过身韵练习,掌握中国古典 舞的身法和韵律,提高表演者 的身体表现力和技术水平。

芭蕾主题分享——芭蕾和中国舞的区别

芭蕾主题分享——芭蕾和中国舞的区别

2.6日芭蕾主题分享——芭蕾舞与中国舞

一、两个舞种的定义

芭蕾

芭蕾艺术孕育在意大利,诞生在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宫廷,十八世纪在法国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期。芭蕾在近四百年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流传极广,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努力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了。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故又称脚尖舞。芭蕾(Ballet)这个词起源于意大利语(有说为“ballo”也有说是“balletto”),意为“蹦跳”。在今天西方的文献里,芭蕾有2种解释:

一是泛指一切以人体动作姿态来表现戏剧故事或心理世界的舞蹈戏剧形式;

二是专指欧洲500多年来形成的具有特定技术规范和美学情趣的古典舞蹈形式。

前者又可称“舞剧”,后者则专指“芭蕾舞剧”,学习“开绷直立”。

中国舞

中国舞:顾名思义,中国的舞蹈:是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一个“泛称”

中国舞舞种严格意义上来说分为: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汉唐舞等。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划分为13个等级,主要学习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身韵和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苗、彝族)。

二、两个舞种的特点

芭蕾:开、绷、直、立

“开”是指身体各部位向外打开。对于芭蕾舞者而言,需要打开的部位通常有“肩”、“胸”、“胯”、“膝”、“踝”,益处在于提高舞者的运动路线、扩大舞蹈范围、增加视觉效果以及表现力度。

“绷”是指脚部、膝关节及踝关节绷直。芭蕾舞者唯有将肢体各个部位均绷直,才能在观众视觉中,有效地延长肢体原有的路线。绷的原则在优秀的芭蕾舞者身上,绝不等于骨骼、韧带以及肌肉的僵直,而是一种刚柔并济的理想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芭蕾舞经典赏析

论西方芭蕾舞剧与中国民族芭蕾舞剧

在看点上有何异同点

班级:08科文音乐表演

学号:*********

姓名:***

【摘要】芭蕾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艺术。欧美芭蕾历史虽经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也形成了各个不同流派,但它们万变不离其中,都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心理结构上,而中国芭蕾舞则与西方芭蕾有着微妙的差异它建立在中国舞,戏剧舞,民族民间舞基础之上,具有民族性。

芭蕾舞剧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三种艺术形式的密切合作造成时空一致、视听统一的艺术效果,这正是芭蕾舞剧具有独特魅力之所在。相对于欧洲芭蕾艺术的发展,我国的芭蕾舞蹈艺术发展几乎晚了3个世纪,虽然我国的芭蕾艺术起步较晚,但却呈现出超速向前发展的趋势。

外国优秀代表作品主要有:《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仙女》、《吉赛尔》、《葛姵莉亚》等等。

中国优秀代表作品主要有:《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牡丹亭》、《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

【关键词】芭蕾艺术、民族风格、西方芭蕾、中国芭蕾、舞蹈技巧

【正文】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廷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变成有情节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宴会芭蕾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演出了《奥菲士》。当时的表演形式与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看点在于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

宫廷芭蕾

1581年,《皇后的喜剧芭蕾》上演。当时没有舞台,观众坐在三面墙壁的两层楼廊里,表演则在大厅的地板上进行。内容表现女妖西尔瑟如何征

服了阿波罗。它的看点在于其表演是戏剧、音乐、舞蹈、朗诵、杂技的混合体。

情节芭蕾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深刻地影响着法国芭蕾的发展。它的革新思想表现在使芭蕾象戏剧一样,表现现实生活,提倡芭蕾要有社会内容和教育意义,这就是“情节芭蕾”产生的时代背景。让·多贝瓦尔所创作的舞剧《无益谨慎》至今还在上演,成为当代各大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浪漫主义芭蕾

浪漫主义芭蕾是芭蕾发展史上“黄金时代”,在舞蹈技巧,编导艺术以及演出形式方面都经历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阶段。这个时期的芭蕾特点概括如下:

1、内容和题材的变化。超凡脱俗的仙女、幽灵代替了神话传说和古代英雄故事中的人物。反映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其中代表作有《仙女》和《吉赛尔》等等。

2、舞蹈技巧和表演都有了重大发展,脚尖舞技巧成为女舞蹈家表现手段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男子舞蹈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在演出形式上,采用了瓦斯灯的照明和大幕,改革了芭蕾服装和舞鞋,产生一种诗意轻盈的风格。

俄罗斯芭蕾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芭蕾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

19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20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也涌现了一批编导和表演人才。

俄罗斯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从1877年首演的第一版《天鹅湖》到现在,133年时光造就了这个不朽的传奇,再多褒奖都不能概括这出芭蕾舞剧的伟大。《天鹅湖》是全世界芭蕾舞剧中演出场次最多,观众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部。由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带来的“最忠实于原创”的《天鹅湖》,今年的10月份已经在四川上演,也给我们这些热爱芭蕾艺术的学生带来了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

(一)“旋律之王”的最美注解

《天鹅湖》音乐由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他采用交响乐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许多乐曲成为传世经典。在这部芭蕾舞曲中,有如泣如诉的管乐呜咽,表达奥杰塔公主纯洁的内心世界;也有华丽明朗的舞曲,表现齐格费里德王子的阳光和活力。《天鹅湖》的音乐被评论家们称之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柴可夫斯基的作曲被评价为“首次让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柴可夫斯基那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内在、充沛的感情,使《天鹅湖》音乐具有鲜明的性格和强烈的感染力。

在《天鹅湖》中,全剧分四幕。如在第二乐章中,四小天鹅在满地银辉的夜晚湖畔,手臂交叉,用足尖跳起的轻盈优雅的小天鹅舞的这段音乐就是举世闻名的、流传颇广的《小天鹅舞曲》。这段音乐活泼、明快、朴实动人。

柴可夫斯基去世两年后,两位编导大师彼季帕和伊万诺夫重新编导了《天鹅湖》,由于他们充分理解和运用了柴可夫斯基杰出的音乐语言,演出大获成功,前苏联所有《天鹅湖》演出版本,毫无例外都来源于这个版本。从此,《天鹅湖》就再没有离开过世界芭蕾舞台。

(二)一个纯美无比的童话

《天鹅湖》故事取材于民间故事,即恶魔把美丽的少女变作天鹅,但爱情和正义的力量最终战胜邪恶。最初《天鹅湖》拥有两个不同的结局,通常是混合上演:第一个版本里王子被幻象所惑,最后与奥杰塔公主双双逝去;但在著名的圣

彼得堡版本里,尽管结尾音乐悲戚,却是个爱情战胜邪恶的大团圆结局。作为古典主义芭蕾的代表,此次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版的《天鹅湖》将结局改编成男女主人公幸福结合的大团圆。这将是一个纯美无比的童话。

(三)32个“挥鞭转”的震撼

《天鹅湖》第三幕著名的黑天鹅奥吉莉雅独舞变奏中,黑天鹅要一口气做32个被称作“挥鞭转”的单足立地旋转。这一绝技由意大利芭蕾演员皮瑞娜·莱格纳尼于1892年独创,在圣彼得堡版演出中出现。舞者以细腻的感觉、轻盈的舞姿、坚韧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诠释白天鹅和黑天鹅完全不同的心灵世界,这一绝技至今保留在《天鹅湖》中,成为衡量芭蕾演员和舞团实力的试金石。

(四)贯穿有多种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剧中还常贯穿有多种风格的舞蹈,即各个国家和民族具有特征的民间舞,统称“性格舞”。如《天鹅湖》里的西班牙舞、玛祖卡舞(波兰民间舞)、恰尔达什舞(匈牙利民间舞),它使得舞剧更加色彩纷呈、壮观美丽。芭蕾中的舞蹈格式有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独舞犹如话剧中的独白、歌剧中的咏叹调一样,长于刻画人物性格和抒发内心情感。群舞则用来渲染、烘托气氛,调剂色彩。在许多古典芭蕾舞剧中,由女演员组成的舞队排出各种几何图形,表演优雅的轮舞、圆舞,呈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舞蹈构图,往往是代表了一部舞剧的典型场景,如《天鹅湖》湖畔的“群鹅”。

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

上世纪50、60年代记录了中国人民不平凡的一段经历。那时的社会特征如今已渐渐湮没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但一部部经典好戏却始终能唤起人们对那段激情岁月的种种回想。

在中国芭蕾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芭蕾舞剧《白毛女》,2010年10月20日就在广东中山上演,让观众们再次重温昔日情怀。芭蕾舞剧《白毛女》一直是上海芭蕾舞团的扛鼎之作,该剧曾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作品舞剧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