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外科临床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探讨用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CEG)的临床效果

探讨用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CEG)的临床效果

探讨用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CEG)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用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CEG)的临床效果。

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CEG患者80例,随机对照分组。

对照组治疗方法为3D-CRT单纯放疗,实验组治疗方法为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

对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副作用和KPS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副作用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CEG效果确切,可促进其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机体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替吉奥;3D-CRT;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CEG)食管癌结合部肿瘤为常见恶性消化道肿瘤,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在临床上常用治疗方法为三维适形放疗,也即是3D-CRT,但研究表明[1],单用该法治疗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我院探讨了用替吉奥化疗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CEG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CEG患者80例,其分组原则数字随机。

所有病例均经钡餐造影、胃镜、X线、CT等检查确诊。

对照组总例数40例,岁数36~81岁,平均岁数(58.12±6.61)岁;体重41~88kg,平均体重(62.11±11.52)kg;其中男女例数为23、17例。

其中,食管胃结合部鳞癌22例、腺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其它类型4例。

其中Ⅲ期32例,Ⅳ期8例。

实验组总例数40例,岁数36~80岁,平均岁数(58.45±6.00)岁;体重41~88kg,平均体重(62.56±11.23)kg;其中男女例数为24、16例。

30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30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2 58
吉林 医学2 0 1 3 年1 月第 3 4 卷 第2 期
3 0  ̄ l J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张宏 江 ( 安徽 省淮南市朝 阳医院肿瘤科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7 )
【 摘 要】 目的:探讨 化疗联合醋酸 甲地孕酮治疗食 管 胃结合部肿瘤 的效果 。方法 :将3 0 例 一 结合部肿 瘤患者 随机等 额分为对照组 和 试验组 , 各l 5 例 ,两组患 者均采用多西 紫杉醇 、替 吉奥方案化疗 ,另外在此 基础 上对试 验组还 , ] 服醋酸 甲地 孕酮治疗 。每 3 周 为一个治 疗 周期 ,一共 治疗 3  ̄ -  ̄ 1 期 。比较两组患者 的临床治疗疗效和不 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 的临床 放 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但是试验组 患者 的腹 泻 、血小板 下降 、白细胞 下降 、呕 吐等发生率 明显 的低于对照组 患者 ,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 P< 0 . 0 5 )。结论 :醋酸 甲
第1 ~1 4 天 。此 外 ,试 验 组在 此基 础 上 ,给 予 口服 醋酸 甲地 孕 酮
受 性 。因此 可 以作为 晚期 食管 胃结 合部 肿瘤 患者 化疗期 间有效 改
善生活 质量 的辅 助治疗 措施 。
1 5 0 m g ,2  ̄  ̄/ d ,时间 为第 1 ~1 4 天 ;每 3 周 为一 个 治疗 周期 ,一
琵 ) 质) ,改善 患者 的生 活质量 , 目前较 多 的应 用 于配合 化疗 中 。 】 。
1 . 2 治 疗 方 法 :两 组 患者 均 采取 多 西 紫杉 醇 、替 吉 奥 方案 进 行 化疗 :静脉 输液 多西 紫杉 醇3 4 m g / m ,时 间为第 1 天 和第 8 天 ;同

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规范综合治疗

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规范综合治疗
· 264 ·
述评
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4-0264-0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年 4 月 第 32 卷 第 4 期
重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规范综合治疗
季加孚,季 鑫

【摘要】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 势,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东方国家。对 于 Siewert I 型 AEG,其生物学特性和外科治疗方案更接近 于食管癌;对于 Siewert Ⅱ、Ⅲ型 AEG,外科治疗方案更接近 于胃癌。目前有两个大型的Ⅲ期临床试验比较了不同术 式的效果:Siewert I 型 AEG 建议采用经胸切除的手术;而 SiewertⅡ、Ⅲ型肿瘤建议采用开腹经食管裂孔的术式。同 时,围手术期化疗、化放疗的作用也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 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C
1 AEG 的定义和分类 食管胃结合部由远端食管、贲门及近端胃构成,但三者
的界限尚存在争议,焦点在于食管胃交界(esophagogastic junction,EGJ)的判定。目前公认的 EGJ 为食管下端纵行栅 栏状样血管末梢或胃黏膜皱襞的近侧缘[1]。在确定 EGJ 的 基 础 上 ,目 前 被 广 泛 认 可 的 分 型 方 法 是 Siewert 分 型[2]。 Siewert 分型定义肿瘤中心位于胃食管交界及远近各 5cm 范 围内的腺癌为食管胃结合部癌[1-2],并分为 I 型:远端食管 癌,肿瘤中心位于 EGJ 上 1~5 cm 处;Ⅱ型:贲门癌,肿瘤中 心位于 EGJ 上 1 cm 至下 2 cm 范围,侵犯 EGJ;Ⅲ型:贲门下 癌,肿瘤位于 EGJ 下 2~5 cm 范围,侵犯 EGJ。Siewert 分型 为进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3],对于不同类型 的 AEG,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案。

近端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近端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多项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均表明近端胃切除+DT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 是,由于这种重建方式操作复杂,国内目前尚未广泛开展。国内一项近端胃消 化道重建的回顾性研究显示DFT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好,而DTR术后 反流风险低[20],但两者的进一步对比还有待于更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近端胃癌的综合治疗
近端胃癌的综合治疗
3.针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腺癌的靶向治疗:近 端胃癌的HER2过表达率略高于远端胃癌,针对HER2阳性胃癌患者, 基于HER2靶向治疗进行的药物联合仍是主要策略,随着一系列HER2 新药的开发及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出现[24],胃癌治疗格局将出 现新的突破。
(2)术后放化疗:目前美国NCCN指南或欧洲ESMO指南均在特定情况下推荐对局部晚期胃癌在 术前或术后实施放化疗模式[21],但对于可手术切除胃癌目前不常规推荐术后放化疗,也未 明确术后辅助放化疗比单纯化疗更有优势。自INT0116试验后,多国针对胃癌标准D2根治术后 放化疗进行了多项临床研究[22],但还需更大样本量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术后放 疗适应证和放疗范围。
近端胃癌的综合治疗
▪ 变更之后的EMR/ESD适应证为:直径<2 cm的黏膜内癌(cT1a),分化型 癌,不伴溃疡;ESD绝对适应证扩大为:直径>2 cm的黏膜内癌(cT1a), 分化型癌,不伴溃疡和直径<3 cm肉眼可见的黏膜内癌(cT1a),分化 型癌,伴溃疡,但适应证的扩大不可避免会出现切缘阳性或术后病理提 示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高的病例。
近端胃癌的 诊断与治疗 进展
近端胃癌的定义及分期分型
▪ 关于近端胃癌的定义一直难以统一,传统意义上的近端胃癌通常 指贲门癌。然而,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近端胃癌的主流定义为: 发生于胃上1/3部分,包括食管胃交界线上1 cm至下5 cm、胃底及 胃小弯上1/3区域的胃癌。

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治疗

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手术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7 5 R 3
作为 消化 道常 见 的恶性肿 瘤 .食管 胃结 合 部癌 的发 病率较 高 、 预后 差 。早 期 诊断 、 早期 手术 是 提高
术后 生存率 的关 键所 在 我们 于 2 0 0 0年 3月~ 0 8 2 0
月患 者 中 . 肿 瘤复 发 .占 7 . 5 7.为 主要 原 5例 1 %(/ ) 4
应 本病 特点 。
示: 癌 2 腺 5例 , 癌 1 鳞 9例 , 肉瘤 2例 : 癌 术后 淋 巴结 送检 4 / 6例 阳性 44 1 . 术方 式 : 部病 例 均无 明显 手术 禁 忌症 . 用 2手 全 采
32早 期诊 断 : . 南于 此病 变 部位 的特 殊性 . 治疗 的预 后 远不 及食 管 中下段 癌和 胃体 癌 文献 报告[ 门癌 2 1 贲 切 除 比食 管 癌切 除术后 5年生存 率低 1 倍 本组 术 后 1 内死 亡 9例 . 年 生存 大 于 3年仅 1 4例 . 食 管 较 癌 和 胃癌 低 分析 原 因可 能 由于解剖 位置 原 因使 本 病症状 出现 晚 , 就诊 晚 : 期 抗酸 治疗 能缓 解症 状 是 早
气 管插管 气静 复合 全身 麻醉 经 左胸 切 V 2 I 6例 . 左
胸腹 联合 切 口 1 3例 , 经腹 切 口 7例 行 近 胃+ 门+ 贲 食 管下 段 切除 3 6例 . 胃+ 门 切除 6例 . 胃+ 全 贲 全 贲 门+ 胰尾 切 除 2例 .探 查 2例 常规 切 除 病 变部 脾 位+ 巴结清 扫 吻合方 式 : 淋 胃食 管主 动脉 弓下 吻合 2 8例 .胃食 管下段 吻合 8例 .空肠食 管 下段 吻合 8 例 。吻合器 吻合 3 0例 . 法缝 合 1 手 4例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效果比较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效果比较王敬旭;周少英【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4(000)02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AEG)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将180例AEG患者随机分为经胸组、经腹组和胸腹联合组,经胸组选取左第7助间后外侧切口入路;经腹组选取上腹正中切口入路;联合组先行开腹,明确病变部位后切口上延至胸部。

比较3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不同上切缘长度阳性率及术后1,3,5 a生存率。

结果3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切除长度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手术切口缘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3组未行器官联合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经腹组5 a生存率明显高于经胸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3组器官联合切除生存率与无器官联合切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联合脾切除和联合胰脾切除组TNM期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结论3种临床路径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及生存率存在较大差异,在进行手术路径选择时需要结合患者病灶实际情况以及患者体质合理选择,以提高预后效果。

【总页数】3页(P2356-2358)【作者】王敬旭;周少英【作者单位】河北省鸡泽县医院,河北鸡泽057350;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相关文献】1.不同手术入路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期疗效对比2.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对患者近期安全性与远期生存期的影响3.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对比研究4.两种经腹手术入路治疗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果比较5.不同手术入路对近端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效果对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食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食管疾病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食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食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以及治疗手段的进展,医学界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就食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一、食管疾病的分类及病因研究食管疾病主要包括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炎等多种类型。

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与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开始从遗传学和基因学的角度对食管疾病进行研究,通过对食管疾病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特点进行深入探究,有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

二、食管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技术进展对于食管疾病的准确诊断,是治疗和干预的基础。

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询问、体格检查、内镜检查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为食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检测食管炎、食管癌等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此外,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应用也为食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食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食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是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病程变化的关键。

目前,对于食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炎症反应与病理改变的关系、肿瘤发生与转移的分子机制、神经调控与食管运动障碍的关联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环节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食管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规律,为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四、食管疾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研发针对不同类型的食管疾病,目前临床上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酸抑制剂、抗生素、抗炎药等常用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食管炎、食管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

而对于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药物研发领域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的应用也给食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五、食管疾病的康复与预防食管疾病的康复与预防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的长期任务。

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食管胃结合部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作者:张中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5期【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42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资料,施行全胃+贲门切除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远端食管切除21例,全胃切除+远端食管切除4例。

结果本组40例患者行手术全切除肿瘤,切除率为95.2%,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肿瘤复发者5例,食管下端癌患者与贲门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与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生存率与五年生存率比较,贲门癌患者明显高于食管下端癌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癌;贲门癌;远端食管癌目前,医学界对食管胃结合部癌尚未做出定义,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议采用食管癌或胃癌来对其进行分类,主要有Siewert分型和Liverpool分型。

而Siewert分型是目前被国际胃癌协会(IGCA)、国际食管疾病学会(ISDE)所接受,被视为公认的分型方法。

Siewert 分型可分为三型:Ⅰ型:远端食管癌,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上1~5 cm处;Ⅱ型:贲门癌,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上1 cm~下2 cm处;Ⅲ型:贲门下癌,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下2~5 cm处[1]。

临床中食管胃结合部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远端食管加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06年6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病例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6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食管胃结合部癌病例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5~76岁,病程5~14个月。

临床症状:反酸、恶心11例,剑突下疼痛31例,伴进行性吞咽困难17例。

所有患者均行经胃镜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腺癌21例,鳞癌17 例,癌肉瘤 4 例,且符合Siewert分型,食管下端癌病例22例,贲门癌病例20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远处转移,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李宇1,毕小刚21 山西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太原 030001;2 山西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指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结合部(EGJ)且在EGJ以内5 cm的腺癌,近年来,AEG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研究表明,早期AEG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我国早期AEG诊断率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进展期。

因此,对于AEG患者外科手术仍是最有效治疗方式,由于食管胃结合部位置的特殊性,特别是Siewert Ⅱ型,在手术路径、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微创技术应用及综合治疗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治疗;微创技术;综合治疗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2.028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2-0111-05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指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结合部且在EGJ以内5 cm的腺癌[1]。

日本东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研究显示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AEG占胃癌比由2.3%增至10.3%[2]。

一项来自我国研究数据显示,1988-2012年,AEG占胃癌比例由22.3%升至35.7%[3]。

近年来AEG发病率上升,引起胃肠外科、胸外科特别关注,并且食管胃反流病(GERD)、肥胖、饮酒和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逐渐成为AEG发病高危因素[4]。

研究表明,早期AEG 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5],但我国早期AEG诊断率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进展期。

因此,对于AEG患者外科手术仍是最有效治疗方式,由于EGJ位置特殊,AEG外科手术治疗在多学科、多中心存在很大争议,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研究,影响AEG外科治疗效果,近年来内微创技术提升、靶向治疗应用对AEG治疗有较大帮助。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手术治疗策略(2020完整版)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手术治疗策略(2020完整版)

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手术治疗策略(2020完整版)摘要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持续上升,其治疗模式较多,但是外科手术仍然是AEG综合治疗的基础。

SiewertⅠ型和Siewert Ⅲ型分别参照食管癌和胃癌的分期系统进行治疗策略的选择,而对于Siewert Ⅱ型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将对SiewertⅡ型AEG在淋巴结转移、手术入路和切除范围以及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争议,进行简要阐述。

结合当前文献以及笔者经验,建议当肿瘤浸润食管≥3 cm时,应经胸入路行彻底纵隔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当肿瘤分期较早、肿瘤长径≤4 cm、且食管受累<3 cm时可经食管裂孔近端胃切除术+食管切除术。

而消化道重建方式可据术者经验和患者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是指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上下5 cm之间并侵犯食管胃结合部的腺癌[1]。

自70年代以来,AEG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世界约80%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地区,而在新发AEG的患者中高达59%在东亚/东南亚地区[2]。

中国一项胃癌单中心登记研究发现,1988—2012年间,AEG的比例从22.3%上升到35.7%[3]。

AEG预后差,往往被发现时,已经处于进展期,据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相关数据显示,ⅠA期患者的10年存活率为65%,更晚期患者的10年存活率为3%~42%[4]。

目前,AEG的治疗模式较多,但是外科手术仍是AEG综合治疗的基础[5]。

外科手术作为AEG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完整切除肿瘤原发灶并行根治性区域淋巴结清扫是其主要目的。

Siewert分型是目前最被广泛认可的AEG分型方法,对于肿瘤术前分期和治疗策略的选择均有良好的指导意义[6]。

Siewert Ⅱ型被认为是真正的AEG,其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近1 cm至远2 cm的区域,而EGJ 上1~5 cm为Siewert Ⅰ型,EGJ下2~5 cm则为SiewertⅢ型[1]。

2022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体会与思考(全文)

2022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体会与思考(全文)

2022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体会与思考(全文)摘要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外科治疗策略中,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入路选择、肿瘤切除范围及消化道重建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尤其AEG术后消化道重建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消化道重建方式与切除范围相关。

目前,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有Roux-en-Y吻合、空肠间置法及其衍生术式,依据重建方式不同,可分为管型吻合、线型吻合以及手工吻合。

近端胃切除术后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食管胃吻合、间置空肠和双通道吻合3类,目前,国内较常用的重建方式为双通道吻合。

笔者基于间置管状胃及重建胃角抗反流的理念,提出"Giraffe"吻合,将人工胃底及His角下移,保留更多的残胃,显示了良好的胃排空及抗反流效果。

本文中,我们就AEG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选择和技术要点,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并提出,复合的抗反流机制设计,可能是未来抗反流重建方式设计的发展趋势,包括基于保留胃体中部大弯侧的胃电起搏点以增加残胃排空能力、重建的胃底及His角抗反流屏障、间置管状胃发挥缓冲带作用的理念设计的"Giraffe"吻合等。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AEG)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一项中国单中心25 年的回顾数据显示,AEG在胃腺癌中所占比例从22.3%上升到了35.7%。

日本AEG在胃腺癌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2000 年,由2.3%增加到10.0%,其中SiewertⅡ型AEG的增幅最高。

日本国家临床数据库( National Clinical Database,NCD ) 已针对AEG 开展全国病例登记工作,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AEG与胃其他部位肿瘤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迄今为止,AEG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切除范围及消化道重建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问题。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研究进展论文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研究进展论文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研究进展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全身状态较好,为联合化疗创造条件。

③减轻患者术后对化疗的反应。

④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肿瘤的可能性,早期消除全身微转移。

⑤术前治疗可使肿瘤细胞萎缩减少术中肿瘤细胞脱落和种植的危险。

新辅助放疗新辅助放疗最早应用在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中,放疗后肿瘤细胞的增值活力降低,病灶体积缩小,与周围组织的癌性粘连变为纤维性粘连,还可示肿瘤周围淋巴管及小血管闭塞,减少术中肿瘤细胞扩散及转移的机率,易于手术切除,尤其是对于瘤体较大,手术不易切除的患者。

2011年新版nccn指南规定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放疗设野范围应包括:远端食管3-5cm,左半横膈腹膜和邻近的胰体部,及高危淋巴结引流区,包括邻近的食管周围、胃周围、胰腺上、腹腔干淋巴结和脾门淋巴结。

剂量为dt45-50gy。

放疗后2周即行手术。

2.4 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是以在肿瘤细胞膜上或细胞内高表达或特异性表达的分子为靶点,按作用机制可分为信号传导阻滞、抑制血管生成、抗转移、细胞周期调节、基因治疗、免疫疫苗等。

现已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最近的基础研究发现阻断her?2 受体通路可以抑制上消化道肿瘤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在2009 年的asco会议上,van cutsem等公布了一项多中心随机iii 期临床实验,在5?fu 或卡培他滨+顺铂标准化疗方案中加入曲妥珠单抗,可使her?2 阳性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病人死亡危险降低26% ,客观有效率(orr)也显著改善(47.3% vs 34.5%)。

3 小结综上所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食管胃结合部位的解剖学特点,易发生淋巴结及血行转移。

目前对于食管胃结合部的研究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大样本临床试验,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1] devesa ss , blot wj , fraumeni jf jr. changing patterns in the in c- idence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cinoma in the united stat es[ j] .cancer, 1998, 83( 10) : 2049- 2053.[2] botterweck aa, schouten lj, volovics a, et al. trends in incidence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and gastric cardia in the europeancountries[ j] . int j epidemiol, 2000, 29( 4) : 645- 654.[3] kocher hm , linklat er k, patel s, et 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o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in south - east england [ j ] . br jsurg, 2001, 88: 1249- 1257.[4] 贺宇彤,侯浚,陈志峰等. 磁县食管癌发病率和生存率分析[ j ] .中国肿瘤,1999, 22(12) : 1434- 1435.[5] 贺宇彤,曾涌,许虹等.河北省磁县2000- 2002年恶性肿瘤生存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 1435- 1437.[6] hiroaki s, youji f, tomohi ro o, et al. dist in ct recurrence pattern and outcome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ic cardia in comparisonw ith carcinoma of other regions of the stomach [ j ] .world j s urg, 2006, 30( 10) : 1864- 1869.[7] dong y k, jae k j, s eong y r , 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c haracteri st ics and prognosis of carcin om a of the gas t ric cardia[ j ] .dig s urg, 2006, 23( 5) : 313- 318. [8]丁学伟, 王晓娜, 薛强等.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 ,17(10):770- 772.[9] 郑宗立,蔡琳.贲门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1):1345- 1347.[10] siewert jr , holscher ah, becker k, et al. cardia cancer:attempt at a therapeutically relevant classification [j]. chirurg, 1987,58(1):25- 32.[11] vande v en c, dleyn p, coosem an s w, et a.l three-f ieldlym phadenectom y and pattern of lymph node spread in t3 denocarcinom a of the d istal esophagus and the gastro- esophageal junction. eu r j card iothorac surg, 1999, 15: 769- 773.[12] 代斌,潘琳,杨晨等.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行近端与全胃切除术后生活质量比较[m].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 年2 月第31 卷第2 期,147- 149.[13] 肖建安,王青兵. 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j].医药论坛杂志,2009,30(15):26- 27.[14] dresner sm, lam b pj, bennettmk, et a.l the pattern ofm etastat iclym ph nod e d issem ination from adenocarcinom a of the esoph agogastric junction. su rgery, 2001, 129: 103- 109.[15] f re i e 3 rd. et al c lin ical cancer research: an embattled spec ies [ j] . c ancer, 1982, 50( 10): 1979- 1920.。

消化道肿瘤的诊疗进展与研究

消化道肿瘤的诊疗进展与研究

消化道肿瘤的诊疗进展与研究消化道肿瘤是指发生在胃、小肠、大肠、肝、胆道、胰腺等器官内的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消化道肿瘤的诊疗技术也不断更新和进步。

本文将就消化道肿瘤的诊疗进展和研究进行探讨。

一、诊断技术的进步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如胃肠钡餐、腹部CT、MRI等。

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检查越来越成为消化道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如胃镜、直肠镜、结肠镜等。

内镜检查不仅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而且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和病理类型。

除了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现代医学技术也不断涌现,如PET-CT、光声影像学、超声内窥镜等。

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发现肿瘤部位及大小。

而光声影像学则是一种集合了光学和超声学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组织成像。

另外,超声内窥镜也可以进行组织活检和介入治疗,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大帮助。

二、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手术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也不断涌现,成为了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放射治疗是指利用高能量的电子或X射线等辐射治疗肿瘤。

早期的放疗用于消化道肿瘤可能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但现代放射治疗已经在精度和安全性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目前常用的放疗技术有三维适形放疗、强度调制放疗,可以使辐射精确照射到肿瘤部位,辐射剂量的分配更加精确。

化学治疗是指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如口服、静脉注射、局部给药等。

在临床中,化疗常常和手术、放射治疗等方法联合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几年比较新的治疗方式,其利用分子靶点抑制剂来针对肿瘤细胞内部的异常信号转导途径,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食管胃交界处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王龙;张雪(综述);刘巍(审校)【摘要】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A)有其独特的解剖学位置,同时又位于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之处,其生物学特性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诊断分型一直存在众多的争议,治疗模式在学术界也始终没有公认的“金标准”,特别是局部进展期EGJA的治疗策略更是难以抉择。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各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EGJA的治疗日益个体化,同时也凸显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对EGJA的最近进展做一综述。

%The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GJA) is located in a unique anatomical position an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squamous epithelium and the columnar epithelium.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ease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esophageal or gastric cancer. The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EGJA has been subject to controversies, and no gold standard therapeu-tic regime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especially in the choice of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EGJA. Results from large-scale clinical tri-als and imag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EGJA has been individualized. Furthermore, this problem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urrent progress in studies on EGJA.【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5页(P120-124)【关键词】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治疗;诊断;进展【作者】王龙;张雪(综述);刘巍(审校)【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市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市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石家庄市050011【正文语种】中文食管胃恶性肿瘤是一种颇具挑战性的疾病,特别是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A)近些年来发病率增长迅速,但是对于其诊断分型和治疗策略选择上的规范化还远远做不到,在具体的临床诊治层面,同一国家、地区,甚至同一家医院内部也有很大不同。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疗和治疗进展上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疗和治疗进展上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疗与治疗进展(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泛指发生于食管胃解剖交界限上下 5 cm 范畴的腺癌。

解剖交界限不能等同于齿状线,后者是食管鳞状上皮与胃柱状上皮的黏膜交界限,解剖交界限位于齿状线下方0.5~1.0 cm。

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且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因此引发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有关 AEG 的分型现在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是德国慕尼黑大学Siewert 专家提出的分型:Ⅰ型齿状线以上1~5 cm,实为食管下段腺癌;Ⅱ型齿状线上 1 cm 至交界限下 2 cm,是真正意义上的贲门癌;Ⅲ型齿状线下列 2~5 cm,实际为近端胃癌侵犯食管胃结合部[1]。

西方国家 3 型发病数相近,但是东方国家则重要以 Siewert Ⅲ型为主。

有关 AEG 的归类、TNM 分期、手术入路的选择、淋巴结清扫范畴、消化道重建以及围术期辅助治疗等方面存在较多争议。

1流行病学特性胃癌含有多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特性,饮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远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食管胃反流性疾病和肥胖是近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 30 年来,美国和北欧国家的 AEG 发病率明显上升,美国流行病学监控和最新研究成果(SEER)资料显示: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食管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 5%~10%的速度上升,但是在过去的 10 数年,日本和韩国的 AEG 和胃近端癌发病率没有明显增加[2]。

国内缺少这方面的权威数据,可能由于肥胖人口比例的快速增加,近年来 AEG 和近端胃癌的发病率呈快速增加趋势。

最新发表的涉及国内 3 家胃癌中心的 8 338 例大数据显示:近端胃癌 2 226 例占 26.7%[3]。

美国 Sloan-Kettering 癌症纪念医院的 1 039 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中,近端胃癌的比例为 49.5%,而韩国首尔国立癌中心的 7 953 例及日本国立癌中心 2 500 例胃癌切除患者的资料显示:近端胃癌的比例分别为 12.0%和 18.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